GOGO文創 NO.21

Page 1

NO. 21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無痕飲食,無痕地球 環保時尚衣起來 追尋綠築跡 洪水之前 綠色奇蹟,廢棄物大變身


文 / 黃雪瑄 攝 / 黃雪瑄 美 / 謝天予


外食自備 環保餐具 簡單 又時尚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飲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是人類 生存的基本條件,也是人類的文化根源,像是台灣的傳統文化就以 「呷飽沒?」作為打招呼方式,流露出台灣人對於飲食的重視。身 處在這個人情味十足的美食王國,隨處都可以買到美味的小吃,雖 然十分便利,卻也因此製造了更多的垃圾,尤其在現今這個追求方 便的世代,外食族的數量逐漸增加,台灣每年在飲食上所製造的垃 圾量更是不容小覷! 大家是否曾經記錄過自己每天在飲食上製造了多少垃圾量呢? 塑膠袋、免洗筷、塑膠吸管、紙餐盒…,這些是外食常見的一次性 使用餐具,大多在自然環境中難以被分解,而且焚燒處理後會釋放 有毒氣體,不僅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傷害,也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 近幾年,隨著食安風波與環保觀念的崛起,無痕飲食悄悄掀起一股 風潮。無痕飲食是指「外出用餐時自備餐具,像是玻璃、陶瓷或是 不銹鋼材質製作而成的,可重複性使用,減少製造垃圾的痕跡,進 而減輕地球的負擔。」現今有愈來愈多人為響應環保而開始自備環 保餐具,有些餐飲業也漸漸結合無痕飲食的概念,只要顧客消費時 自備餐具,就享有打折或是其他優惠,在環保的同時,不只店家可 以降低成本,消費者也能吃得健康又節省荷包,最重要的是這些行 為對環境相當友善,為地球減輕不少沉重的負擔。

02


選擇內用 減少垃圾 愜意 又環保

不過,無痕飲食的缺點是,消費者自備容器可能太小, 與餐點容量不符,造成食材多餘,或是有些店家已經習慣了 原本的外帶流程及餐具使用,消費者必須與店家花更多時間 在溝通如何處理,這可能會降低店家的出餐效率,導致用餐 時間大排長龍;還有自備的餐具若為玻璃或陶瓷等熱傳導速 率較快的材質,在盛裝熱食時,店員或消費者可能有被燙傷 的風險。因此,在餐具的選擇,應盡量挑選容量適當、易盛 裝的造型、材質具隔熱效果或餐具本身附有有提把,另外, 若時間允許時盡量選擇內用,如果必須外帶時,可以避免尖 峰時刻,或是消費熟識的店家以降低溝通時間,以免影響出 餐效率。所以,請自備環保餐具的消費者,記得在響應環保 的同時,也應多為店家以及其他消費者著想,不要因此造成 了其他人的麻煩。


其實,無痕飲食的概念不是僅 能應用在自備餐具,它更可以是 「減少飲食上產生垃圾的痕跡」, 因此在家料理時也能施行無痕飲 食,像挑選新鮮與有機的食材、不 購買過度包裝的食品、適量採購避 免造成過期及浪費、自備環保袋或 重複利用塑膠袋,簡單的行為能降 低對環境的影響,為地球盡一份心 力。也許每個人對無痕飲食的定義 不同,但關鍵在於持之以恆,請勿 三分鐘熱度,抱持純粹跟風的心 態,盲從購買精緻漂亮的無痕餐 環保購物袋

具,隨著熱情的消退,那些產品將

減少

被擱置於一旁,反而造成更大的浪

塑膠袋用量

費。能讓地球永續發展的,唯有依 靠大家持續環保。

台灣早期物資缺乏,能吃飽是幸福之事,所以親朋好友見 面時才會以「呷飽沒?」作為問候語,如今吃飽早已不是問 題,現在更多人關心的是人類文化發展正蠶食鯨吞地球,造成 生態破壞,如果人類繼續忽視,世界末日可能提早來臨,因此 環保有賴於政府擬訂完善的政策、專家學者的審慎評估,更是 每個人都應該負起的責任,需要大家一起共同維護,環保並不 困難,我們可以從生活中一些簡單的行為來降低地球的傷害, 而飲食是最簡單、最貼近人類的生活,讓我們一起從無痕飲食 開始,留下一個沒有傷痕的美麗地球吧!

04


環保 文/丁建榕 美/楊欣庭 繪/楊欣庭

面對全球暖化及各式環境危機,各行各 業也在為世界做出貢獻,服裝設計界同樣用 自己的方式努力。大多數人提起時尚,多半 會想起過季即棄的快速時尚,發展到現在甚 至變成一周一個潮流,過氣的商品立刻丟 棄,造成大量資源浪費。環保時尚正是服裝 設計界的新潮流,以對環境友善的方式設計 服飾,從原料的生產、材質的選擇到舊物回 收,透過各種方式表現對地球的熱愛。 對環保時尚的說法有多種,諸如道德時 尚及綠時尚等,透過不同的方向來反思。如 道德時尚,就是以公平貿易為出發點,快速 時尚由於需要大量且便宜的貨源,多半會委 託第三世界的工廠製作,工廠為了搶單於是 降低自身的報價,便將成本轉嫁到員工上, 例如雇用童工。公平貿易便是以第三方組織 進行監督,並以人道的做法來生產。綠時尚 則是以有機生產為例,衣物原物料以棉花為 主,而有機生產便是無施加農藥及化肥,透 過有機肥料、自然耕種和生物防治等方式來 降低種植期對環境的污染,並用革新手法降 低清洗、染色棉花時產生的廢水。


但任何概念產生時都會出現弊端, 許多廠商因應環保時尚的興起,推出了 許多以環保之名來提高售價的商品。透 過環保的手段生產固然會造成成本的上 升,但有些不良業者在提高價格之餘也 不忘增加利潤,例如透過隱瞞資訊造成 資訊不對等,在缺乏監督的國家生產, 消費者無法看見生產線上的血淚,只能 在商店中看著美輪美奐的綠色商品,標 籤上寫著究竟是以何種理念來生產。

設計師陳劭彥倫敦 時裝週參展作品

環保時尚的概念尚處於發展期,無 數的新科技及原料正被發明出來,一個 前途良好的產業可以鼓勵廠商投入更多 資源去研發,用回收塑料來製成的涼感 球衣,以易分解材質製作的球鞋不但更 輕盈,也無須擔憂百年後依然存在的廢 棄物。將過季的產品分解回收再利用, 並搭配有機材料,為那些被快速時尚吞 噬的物件進行再造,讓時尚可以兼具環 保。追求美麗是人的天性,但不妨在購 買時為百年後的世界考慮。

圖片來源:SHAO YEN

06




Before the Flood 文 / 許芷澐 美 / 朱家興

人類 曾度過石器時代、黑暗時代 現在 我們要活在未來。


《洪水來臨前》(Before the Flood),以「洪水」來警醒世人全球 暖化的議題刻不容緩,由知名影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現身說法,影片中 大片崩解溶化的冰原伴隨玉碎般的聲響墜入海洋中,震撼人心的景象意在 喚醒我們身為地球公民的意識,所有人類、生物的母親正呼喊著我們拯救 她,透過實際數據和與氣候暖化的專業學者面談,揭露當權者與經濟學家 不敢說的真相,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於片頭便直言道 :「我們現在所面對 的氣候變遷是真實事件,不是一部電影,我們不能假裝知道結局,我們請 求你保護它,否則我們所珍愛的生物、一切,將成為歷史。」 在這科技和文明都處於巔峰的時代,人們不斷汲取所有已知的資源, 研究顯示自十八世紀以來,短短三五百年間,我們消耗的資源近乎是從人 類出現開始的總和,燃燒太多石油,太多煤炭,經濟、科技高速發展背後 所帶來的隱患正逐漸發酵。無可否認,這一場醞釀許久的洪水正向我們滾 滾而來,沒有任何神祇或超級英雄可以出手阻擋,它正悄無聲息地一寸寸 淹上我們的土地,洪水來臨前這部記錄影片更記錄地球上許多角落的人們 正因氣候變遷所苦,不曾乾涸的綠洲被黃沙埋沒;不曾有過水患的城市成 為水鄉澤國,使觀眾全程目睹這場氣候暖化帶來的毀滅性影響,呼籲社會 大眾反省並一同思考可行的解決方式。 至今仍有許多人認為氣候暖化不過是危言聳聽,只不過是環保人士的 託辭,他們不願承認地球的包容將罄,但現代的科學研究數據已明確顯示 真相。在文明最顛峰的某一天,寧靜的洪水漫過腳踝、肚腹、頸項最終將 人類滅頂於沒有節制的貪婪汪洋,氣候變遷是一個極其重要卻急迫性不那 麼明顯的議題,但不能因為它不迫在眉睫便當作它不存在。 極盡繁華的城市,卻帶來最寂寞的北極熊,碎裂的冰山雪原,沒有足 夠的冰層供他們捕獵,使牠們的矯健身軀變得極其瘦弱,牠們飢餓無比甚 至自相殘殺以止飢餓,這些生存於極地的美麗白色巨獸恐怕在將來只能夠 陳列於博物館中,以供後世弔唁。

10


綠色奇蹟 廢棄物大變身 資源有限而慾望無 窮,這是自新世紀以來 人們最擔憂的一件事,悲觀 主義者認為隨著人口的持續飆 升與第一世界國家的資源浪費,人 類在踏上新的宜居星球前就會耗盡資 源。無數有志之士也為了避免這個危機 而努力著,將資源回收再利用便是在整 體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一條突破的 道路。而資源回收又可以分為兩 種,一是將其再次化為資源, 或者賦予廢棄物嶄新的靈 魂。

文/丁建榕

美/劉嘉珍

▼ Boxed water公司產品

一般常見的資源 回收便是將廢棄物進行 分解,取出其中可以再利 用的原料,以降低廢棄物的 數量,減少在處理廢棄物時所造 成的成本。例如澳洲一間回收業者 將輪胎這種高回收成本的廢棄物,透 過破壞性乾餾技術將輪胎轉換為鋼 再例如美國一間 材、柴油以及碳,改革了原本耗 以環保為出發點的新創 時耗能、流程複雜且設備維 公司Boxed water,他們 護不易的輪胎回收業,並 用紙盒來取代瓶裝水,主打 獲得愛迪生獎的肯定。 以百分之百可回收的包裝,且長 方形的紙盒相較於圓筒造型的塑膠 包裝,在運送上可以更有效的運用空 間並降低碳足跡,該公司也承諾會將 全年百分之一的收入捐給美國森林 基金會。理想與現實相結合, 降低生活中對地球造成的負 擔。


▼ 環境藝術品

將廢棄物重製成 藝術品則是許多藝術家 在對環境做出貢獻時常用 的方式。環境藝術分為以天 然材料來製作,並給予藝術作品 時效性,降低藝術對環境帶來的衝 擊;以及將人造物透過組合及轉換概 念來提醒大眾對於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主要是用在教育及警告世人,例如將 用過的寶特瓶、易開罐及光碟片等 資源回收的再利 製作成公共空間的擺設,不論是 用是人類共同的大業, 國內外的藝術家,或者政府開 雖然並非人人都有能力參與 辦的環境藝術節,都是透過 到環保技術的提升,或用巧手 這個形式來提高大眾對 將廢棄物轉變成藝術品,但在每 於生態保育的重視。 一次購買商品的過程中,你可以選擇 對環境更加友善的產品,使用可自然分 解的材質等。而在丟棄時也可以遵照 政府規定的資源回收流程,讓資源 可以更加有效率地送到技術持有 者手上,而不是變成焚化爐 上的一縷戴奧辛。

▲ 環境藝術品 ▲ 環境藝術品 圖片來源:http://boxedwaterisbetter.com/ http://rogerchouinard.com/

12



編輯群 發 行 / 國 立 屏 東 大 學 發 行 人 / 葉晉嘉 編輯單位 / 文 化 創 意 產 業 學 系 系 學 會 發行日期 / 1 0 6 . 0 5

會 (副) 長 / 鍾 易 璉 黃 旭 菁 部 (副) 長 / 張 景 棠 陳 雅 琪 主 編 / 黃 雪 瑄 謝 天 予 文字撰稿 / 黃 雪 瑄 丁 建 榕 陳 識 伃 許 芷 澐 排版設計 / 謝 天 予 楊 欣 庭 謝 蕙 如 朱 家 興 劉 嘉 珍 校 址 / 屏 東 市 民 生 路 4 - 1 8 號

電 話 / 0 8 - 7 2 2 6 1 4 1 3 # 3 5 7 0 1 承 印 / 香 遠 出 版 社 GOGO文創信箱 / newgogocultural@gmail.com 電 子 書 / https://issuu.com/npuecci 贊助單位 / 國 立 屏 東 大 學

您的資助,將是我們前往夢想的一大助力。

匯款郵局 ︰ 屏 東 林 森 路 郵 局 匯款帳號 ︰ 0071028 0557712 匯款戶名 ︰ 國立屏東大學 文化創意產業學系 系學會 發放地點 ︰ 國立屏東大學課指組 / 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系辦


請愛護這本刊物,或者正確回收它。 Please preserve this magazine, or recycle it.

第21期「GOGO文創」,加入了一批新血, 感謝有大家的努力,豐富了這一期的系刊。 本期以「環保文化」為主要概念,推廣讀者們 減少生態破壞、增加資源再利用的想法,雖然環保 意識早已倡導多年,但人類的作為依然嚴重殘害著 環境;有首歌寫道︰「地球還殘喘,人就創作末 日,又何必等到,上帝沒收。」如同提醒我們若持 續漠視環境破壞的問題,大自然終究會反撲,所以 現在就跟著我們的文字,一起來了解環保的重要, 以及當代生活有多少創新的環保行動吧! 最後,感謝系主任的支持,也謝謝每位讀者, 我們期許這期的系刊能帶給社會一些反思,讓大家 更珍惜身邊的資源。 文創系會長 鍾易璉

國立屏東大學GoGo文創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