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文創 NO.13

Page 1

GOGO私語:台灣不需要文創? 日青藝創──文創起飛 南臺灣文創力量──把HO覓留在家鄉 構築文化新台幣──白屋與新台灣壁畫隊 台灣普羅旺斯──禮納里部落 在三地門看見「琉」星──古琉坊 文創職涯,實習是關鍵?

13

NO.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文/呂慈芸 攝/王俊麟 美/張振杰、吳欣郿 前兩年,張大春在文創學界內丟了顆大石,引起軒然大波。《關於狗 屁文創產業》清楚指明張大春對台灣文創產業的不滿,他認為打著文創名 號出來的學生,對社會並無實質助益。事實真是如此? 最近與陸生談論到有關兩地文創系所的差異。中國每個文創學系各有 主軸領域,然而因過度導向專業化,使文創成了舊有學系招生的噱頭。事 實上,換湯不換藥。台灣的文創系融入各界課程,使學生能接觸到多元的 領域。但樣樣通即是樣樣不精,於是產生了張大春一文所述的求職者,在 任何領域上都無法立足。究竟,台灣的文創教育方向是否正確呢?雖然, 許多事都需要交由時間解答,但現階段的台灣的確缺乏能夠整合各領域的 人才。而要完全透過台灣教育培養出文創人才,實際上也是困難的。 討論到台灣文創仍未成熟的發展後,想分享一個頗有哲理的故事。早期 獵人捕捉猴子有種特殊的方法。獵人會在樹洞內放進許多水果,猴子聞香便 會伸手去抓洞內的食物。一旦握住食物,猴子的手便無法掙脫出樹洞。在不 放棄水果的同時,猴子會拼命掙扎將手伸出樹洞,直到人類將牠抓起獵殺為 止。會提到這個故事,是希望能透過GOGO文創重新思索文創的價值以及 定位,而並非純粹按著台灣目前社會的思想,將自己困在傳統的思維中,像 抓取水果的猴子,以為有所收穫,其實是將自己逼入險境。

01


第十三期GOGO文創訪談了幾位很有意思的跨領域文化人,希望能透 過他們豐富的經驗、想法,開拓出更寬闊的眼界。就如同HO覓的創辦人簡 瑞鴻先生所提及的,要在文創領域紮根首先得除去自身內心的狹隘。白屋 團隊的多角化經營、日青工作坊老闆的通路連結、八八風災後禮納里社區 的營造,每一處都用到文創跨產業整合的概念每一處都需要跨越多元的領 域。所以,文創真如同張大春所說的一無是處嗎?我認為絕對不是。

在最後附上屏東教育大學文創系學生對於產業聯結的想法,以及對業 界實習的看法,雖然目前對文創學界的批判聲不斷,且大學生的能力也有 限,然而從困難中掙扎出的種芽才最值得讓人期待。希望大家能看到我們 一點一滴的努力,和每天的成長。文創即是生活經驗點滴的累積,這是此 次所有受訪人都認可的觀點。若台灣文創每天都有新的累積,相信將來可 以爆發出一飛衝天的力量。

02


文/葉亭儀 攝/日青、郭雅瑜 美/何玉霞 現在,文創當道,很多人都在問,文創是 什麼?老一輩的人不懂文創,覺得做文創養不 活自己;年輕一輩的人半懂文創,覺得做文創 就是把商品創意化。走訪一趟日青藝創,發現 文創其實很簡單,有故事,有情感,能與生活 做連結,就是日青所希冀的文創。 日青藝創成立於2012年年底,日青的女 主人洪菁珮小姐經由「高雄文創人才回流進駐 計畫」,開啟了她在南部耕耘文化,挖掘在地 文化和文創的路途。日青主要從事的工作是在 串連在地文創、傳統工藝、社區等資源,設計 創發在地文創商品,化身成一個中介者的角 色,挖掘南部的創意設計人才和傳統工藝者, 給予他們一個開放的平台,重新包裝和定位產 品,發現更多在地文化的可能性,提供一個地 方給南部喜歡文創商品的人和南部設計師發揮 的通路。

木湯匙

手工肥皂

在這個空間不大的工作室裡,可以看出日 青想要推廣各種被人們所忽視的文化和文創商 品,他們想推動的不單單只是自家擺設的商 品,而是更多在地文化的再發現與藝文活動活 絡,在小小的空間裡,其實紮實得填滿了對於 文化的關愛。

03

左二 日青老闆娘


對於自己商店裡的產品,女主人認為文創產品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和人的生 活作連結,她認為文創產品,最重要的就是兼顧美觀和實用。文創和生活是否 能做良好的連結,是日青最看重和在意的事。就像女主人所提及的,英國的茶 和橄欖油,它們從產品的包裝和產品的種類,都是可以和當地生活做連結,對 於每一種茶品和橄欖油都是用心經營,每一次的品嚐都是一種品味生活的樂 趣,產品不再只是實用或只是美觀,而是結合在一起,貼近著生活。這就是反 觀於台灣文創所缺乏,也是日青正在積極努力的區塊,日青希望的是文創普及 到每個人生活中,不一定只有懂文創的人才去購買。 店內的商品,都是女主人走訪了許多文創市集,洽談多方的通路和管道, 尋找出自己覺得有價值,有情感溫度的商品,與創作者接洽,重新定位商品, 做品牌包裝,開創新的銷售通路,賦予商品的獨特性,像是把木湯匙和手工肥 皂,做新的定位,發展出一個新的故事,木湯匙和手工肥皂的價值和故事性就 提高了。店裡還另開設了體驗課程,讓大家都能參與製作過程,從中體會到設 計者的用心。透過這一連串設計者與顧客的交流,文創商品的情感性和故事性 都增加了,它也就不同於一般商品,而是更有情感溫度的產品。 日青藝創是個很有情感溫暖的店家,不管你是不是懂得什麼是文創,不管 你是不是喜歡文創商品,女主人都很歡迎你的到來,因為日青是一個值得深深 品味的地方。

門外的公告版

室內的擺設

日 日

文創商品

地址: 高雄市鳳山區光遠路238巷10號後門

04


南臺

灣文創力量 把

留在家鄉

文/陳湘綺、呂慈芸 攝影/陳湘綺 美/陳天馨 當受訪者回覆的不是答案,而是更巨大的問題時,我們該如何接下反彈 的問號?採訪「HO覓藝文實驗研究所」創辦人─簡瑞鴻先生的那一天,就以 反思目前台灣的文創做為開始。 台灣現階段的文化創意產業太過拘限於將商品精緻化,而導致「文創」 只是流行的用詞。生活無一處不是文創,然而當其被眾人炒熱時,反而會失 去它的本質。就因如此,簡瑞鴻先生雖然提供屏東在地一個醞釀藝文、文創 的空間,在平日中卻不會隨意提及文創這兩個字。這不等同於他不重視這個 新興的產業型態,「融合相關產業並加值多元文化」,文創的根本理念不時在 訪談中被強調。 結合各類文化及產業,必定需跨越其所牽涉的領域。產業、文化要如何 跨的漂亮?HO覓、大號文創及紅橘新創雖同為一個創辦者所成立,但他們 的專業卻不盡相同,就像一個多元經營的公司,運用不同的手法、創意,企 圖為南部文化打造一個更開闊的視野。對未來文創人而言,眼界的寬窄、生 活經驗累積的多寡便是其中最關鍵的要素,「不同的嘗試對文創系的學生尤 其重要。」列一張不想做的事情清單,便可明白道理雖然人人會說,卻只有 少數幾人做得起來。若能卸下成見,認真去體驗各方事物,相信有趣的事情 便會因應而生。

HO覓藝文實驗研究所外觀

05


10月的南藝講堂

2F 的活動空間

許多人的偏見認為豐富的文創僅止於台北,然而換個面向思考,南部文創 市場不但未進入飽和,且留有許多可發展的空間。在地尚有許多有價值的文化 特質、藝術發展未被發覺,簡瑞鴻先生認為屏東已具備基本藝文素養,所以創 建了 HO 覓藝文實驗所。「抱怨屏東無聊的那些人,怎麼不去做一些有趣的事, 一起讓屏東好玩呢?」環境條件許可下,留在自己喜歡的地方發展,為家鄉注 入新力,何不是另一種發揮創意的新挑戰? 富有人文氣息的餐廳、咖啡等在屏東如雨後春筍的冒出,市區的餐飲業早 已進入超飽和的狀態,但似乎很少人會思索屏東市區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屏東 雖然已經有如「HO覓藝文實驗研究所」的空間開拓在地藝文,但坦言之,高屏 地區仍非常缺少這方面的發展。若透過文創整合在地資源,明確知道市場缺乏 的是什麼,又或者嘗試各種不同型態的「行動」,結合大專院校相關科系,實 際為土地帶來另一種活力,運用企業的專業與學生的熱情,在一次次的「實 驗」之後,侷限於各自發展的框架必定逐漸消失,若這些都是有利於台灣土地 的發展,一步一重山,南臺灣的文創力量肯定會無限擴大。

地址:屏東市中山路 58-3 號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omispace

06


文、攝/蔡秉昀

美/林怡伶

地理位置與來往種族造就台灣人性格的堅強韌性,近年面對外 來文化是否迷失了?進口糖業的競爭,本土糖業沒落,糖廠空間被 閒置下來。一波波都市改造計畫推動,離開家鄉打拼的孩子,發覺 記憶裡的那片土地即將消失,四處奔波,讓白屋藝術村與橋頭招待 所這個別具意義時代的場所一起存在。 與鋼筋水泥相較之下,木造物有著更接近自然的質感。白屋其 實是ByWood的音譯,除了是藝術村這片基地的名字,同時也是移 地計畫的重要物。什麼是台灣的顏色呢?白屋有一項移地計畫,旗 下的新台灣壁畫隊邀請台灣本土藝術家「蓋白屋」,將代表台灣顏 色、意象表現出來,彩繪、製作在十八片木板上拼裝成為一棟「白 屋」。大木板有一塊與之呼應的小正方形木板,讓人一眼明白藝術 家的理念,會心一笑。 組裝起來的「白屋」很隨性,它可以是一個展覽空間,展期七 天或是更久之後,拆解開便成了一幅幅畫作。每到新地點蓋白屋, 藝術家便會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歷史,尋找靈感,使用或長或短的 時間創作,作品亦有可能隨著時間推移改變顏色。新台壁的藝術家 也會與國外藝術家交換,在彼此的國度留下眼中的異國情懷。

白屋外觀

07


新台壁想要讓人們找回書寫的能力,自由自在圖畫,而不是將寫限制於 寫「字」,並回歸人性本質,讓藝術有更多可能性,而不單單只是在一個空 間內。藝術其實是每個人的本能,不應該被侷限於某種形式。 當「白屋」飄洋過海到日本、義大利,新台壁的藝術家們會詢問當地居 民對於台灣的印象,將他們的印象具現化。藝術家不僅僅只是將作品畫在木 板上,也會與社區合作,進行社區營造的彩繪,可以凝聚居民意識或是撫慰 曾經受重創的心靈,譬如在311海嘯重災區的那座「白屋」,以它鮮明的色 彩活化災難的陰霾,引領居民重新走出戶外,起到藝術治療的功用。 熟悉的人逝去會感傷緬懷,熟悉的事物不復存在,我們是冷眼旁觀,亦 或復原保存?我們是否應該摒棄舊有的事物,去追逐新時代產物?新台壁的 理念讓我們省思自身對於文化的使命,台灣的每個角落都有著許多故事,等 著被展現、挖掘再造,期待人們能保有自我,以最樸實真誠的心去構築屬於 自己的文化新台幣。

白屋藝廊空間

新台壁藝術家畫的白屋骨架

高雄市橋頭區興糖路四巷1號 (出橋頭糖廠捷運站)

08


文、攝/吳思蝶 美/陳威豪

2009年8月8日,霧台鄉好茶村、瑪家 鄉瑪家村、三地門鄉大社村遭到莫拉克颱 風重創,在行政院重建會安排下,世界展 望會緊急援建「禮納里」永久屋部落,意 為「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 方」以及「等待恩典的地方」。這個地方 有一個特別的點,這裡並不是單一族群的 部落,而是包含了兩個族群:好茶的魯凱 族以及瑪家與大社的排灣族。 入住永久屋的族人,其實無法適應這 種制式的環境與空間,所以行政院原住民 委員會補助每戶自行美化家屋,透過不同 材料、圖騰、植栽、神話故事等元素,營 造自己所認同的空間,不但對這個部落有 參與感,也多了認同感。

住家


年輕人大多外移至都市工作,部落裡只剩 老年人從事編織與接待家庭的工作,以好茶村 為例:未來,部落將以獨有的文化藝術,創造 潛力豐沛市場,融入部落歷史以及文化記憶, 開發魯凱族特色文化商品,同時,藉此產業發 展培育更多青年學習與傳承文化,為部落注入 年輕活力。

糧倉

這裡是個與當地的原住民文化結合,進而 發展觀光的地方。禮納里社區經過四年的努 力,成立了台灣第一個原住民「旅遊產業發展 策略聯盟」,期望能讓青年回流就業,使社區 永續發展,運用人文歷史與環境資源,提供一 種旅遊新選擇。所以他們提供住宿接待家庭, 還有各種DIY體驗課程(石頭彩繪、琉璃串 珠、皮雕等),部落接待家庭也有開發各種生 活化商品,例如:名信片、馬克杯、盤子、杯 墊等,上面有各種代表原住民的圖騰。 融入,是一個抽象的詞,如何在新的環境 下融入原有的傳統文化,再加以創新,運用各 種當地資源,重新再起,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 課題。事實上,禮納里算是個成功的案例了, 期待能將知名度再提高,讓更多人知道這塊土 地的美以及人們的熱情,讓來過的人都能愛上 這個地方。

歡迎碑

石板屋

雖然每一棟永久屋外觀都大同小異,但是 經過巧思布置以及裝飾,每一棟都各有特色, 每家的門口都鋪了石板,進去要脫鞋子呢!有 機會來這個世外桃源般的部落走走吧!體驗原 住民的生活,成為他們的家人。


文、攝/林映廷 美/黃彥薰

三地門不僅是看流星雨的好地 方,還充斥著許多吸引人的文創商 店。古琉坊,便是其中之一。乍看名 字會以為這是原住民琉璃珠的專賣 店,但事實上是販賣排灣族手工服 飾,提供相關手作創作家發表窗口, 並結合咖啡廳的店。 當初古琉坊負責人賴麗春小姐, 一手打理整間店舖。排灣族媳婦的她 有感於原住民有許多藝術精品,卻沒 有適當的銷售管道。因此,對於原住 民服飾非常有興趣的她,冒出了一個 想法:是否能夠改良成現代服飾卻又 保持著傳統之美?再加上現實生活能 夠減少族人開銷與增進家中收入來源 的考量,她開始經營了古琉坊。 經營店鋪至今為止面臨最大的困 難:就是創作。賴小姐表示如果想要 把傳統文化找回來,做出復刻品的作 品,就必須深入了解傳統文化。本為 漢人的她,為了製作出傳統的原住民 服飾,研究了許多過去資料。人不該 侷限在自己的時代與觀念。她堅持純 手工的理念,一針一針仿擬古早編織 法,並改良製作出一個保留傳統的全 新作品。

11

左上 古琉坊特藏的收集品 右上 門口有著原住民模特兒迎接 左下 店內隨處可見原住民的服飾與飾品 右下 商品車同時也是其他創作家的展覽車


後方咖啡吧台 訪問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賴小姐對 傳統文化與重視創新的熱忱。至於未來 的規劃,高齡六十的她表示,比起思考 未來經營模式,其實她覺得更應該做的 是推舉後輩!她希望能夠把古琉坊文創 商店轉型成藝術展覽空間的形式,擺放 藝術品然後提供其他創作家寄賣與宣傳 的平台。而她計畫自己會另外開一間 店,專門接訂單替客戶製作衣服,繼續 自己的興趣。

「如果已經走出自己的人能用母雞 帶小雞的方式,那麼整個地區就能夠發 展起來,互助合作,就更能夠推廣自己 的理念、發展出更好的環境,而不是各 做各的,互不關心。」古琉坊的店長賴 麗春小姐,從自身開始,期許能夠幫助 更多後輩,給他們一個機會。或許,在 不久的未來,我們可以看見三地門全新 的樣貌,如同夜空閃爍的流星,古琉坊 在這用熱情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在三地門,其實能夠看見不少手工 藝品或是文創商店。但可惜的是太過於 分散,如果可以加以規劃,或許可以變 成一個特別的街道──原住民文創商店 街,或是能夠匯集各式各樣有關原住民 的食衣住行商店,整合成一個綜合性地 區。有了當地的特色與文化,無疑可以 吸引人潮,進而發展得更好。

地址: 屏東縣內埔鄉水門村成功路31號

12


文/李季寰 攝/古都基金會 美/吳姿萱

關於文創的工作,囊括了多種不同領域,為了在畢業前找到自己真正想做 的事,實習非常重要。 這次我們找到在臺南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實習的陳宜欣與張文瑄,看 看最近在臺南不斷發酵的文創,如何膨脹。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簡稱「古都基金會」於1999年成立。近期他 們將老屋保護與再生的概念傳給普羅大眾,進而推出「老屋欣力」的運動。 文瑄有意到古都實習,因此在學期初便開始調查有關古都的實習工作。寄 發履歷表後,古都便會公佈面試時間,招收新的實習生進入基金會。 實習生處理業務主要分三大項:一、台南部分區域房屋田調清查──今年暑 假將台南市一些區域的房屋作名目策整理,分類出各建築物功用。二、商品推 廣設計行銷──替古都商業品牌「Goodo好務」開設網路販售平台以及構思產 品故事。三、路克米主題刊物與老屋採訪──古都基金會刊物「路克米」新一期 的主題「府城好咖」便是採訪台南各不同模式的咖啡店,包含獨立小咖啡館和 台南區中高價位連鎖咖啡、家庭式小店等等。

13


如同宜欣所說:「古都是一個小小的 基金會,但要做的事情卻很多。」這個暑 假,為了將老屋融入現代生活,他們除了 進行「老屋欣力」,還幫忙辦活動、採 訪、在網路商店上架古都的產品、整理基 金會的新家和老屋,及幫忙想新商品的點 子。為了季刊「路克米」的發行,他們規 畫一個關於咖啡的活動週。有咖啡館老闆 的經驗分享,以及專業老師教授自製咖啡 染布以及咖啡渣手工皂。 文瑄表示這個暑期實習最讓他開心的是接觸到了不同領域的人事物,如與輔 導員到成功大學和工業設計系的同學討論咖啡渣與麻布袋的創意運用,並到各個 不同家咖啡廳進行採訪。

實習結束後,文瑄說古都讓她用新的眼光去看待每一棟老屋。跟著基金會的 同事和輔導員們整建一棟老屋、藉由古都認識有不同理想的朋友,都是先前不曾 有過的經驗。在研發產品的過程中,而古都讓宜欣看到文創不單只是創新,賦與 商品故事並傳承文化是更為重要的事情。

實習是難得的經驗。先確立好自己想參與的單位,再珍惜並盡力完成實習, 才可以學的更多。不同單位,有不同的工作內容,但也因為多元的工作內容,才 可以學到不一樣的東西。實習前先問問系上學長姐的經驗,衡量一下自己想要學 習什麼,而做好覺悟後就盡力去做吧!

14


這是一份充滿溫度的刊物,挖掘各種人事物的深層價值, 採訪報導多方面的文創產業。 這個讓學生成長發揮的園地, 是由一群喜愛台灣文創的熱血青年所耕種著。 現在,GoGo文創需要您的支持與灌溉, 讓這塊夢想的園地得以延續下去,並更加茁壯。 文創系會長 李昀珊 匯款局號:屏東林森路郵局 匯款帳號:0071028 0557712 匯款戶名: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學系 系學會 發放地點: 屏東火車站、高雄火車站、屏東美術館、屏教大圖書館、介壽圖書館、 民生路85度C、廣東路85度C、勁琦拉麵、圓石、HO覓、日青工作坊

發行/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 發行人/施百俊 編輯單位/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系學會 發行日期/2013/11/14 會〈副〉長/李昀珊 鄭宇傑 主編/呂慈芸 文字撰稿/葉亭儀、陳湘綺、呂慈芸、林映廷、 李季寰、吳思蝶、蔡秉昀 排版設計/陳亦婷、黃彥薰、林怡伶、陳威豪、 張振杰、何玉霞、陳天馨、吳姿萱、 吳欣郿 校址/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電話/08 – 72261413#35701 承印/洁信印刷 GOGO文創信箱/newgogocultural@gmail.com 贊助單位/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