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文創 NO.12

Page 1


文/蔡秉昀 攝/ 屏教文創系 美/黃彥薰

01


展場

展品導覽

「文創是在做什麼?」初次提及自 己是屏東教育大學文創系的學生時,總 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進入文創領域將近 一年的我們,面對這個問題,仍很難給 出明確的答案。於是,在艷陽高照的日 子,走了一趟青春設計節,找尋文創的 影子。 青春設計節,前身為「南部青年創 意設計科系聯展」近年來慢慢發展成 熟,開始受到矚目,讓南部設計相關系 所的學生能夠在此交流,拿出自己耗費 多時的成果,也透過觀賞別人的作品, 來增進自我的知能;廠商亦可在此與中 意的作品作接洽,達到產學合作的流 通。 屏教大文創系第一年亮相參展及參 賽,這是很特別的第一次,九位學長姐 組成「文盲.文忙.文芒」團隊,以代 表大學生活的3個B:Blind (盲)、 Busy (忙)、Bright (芒)為理念, 受到老師的鼓勵,堅定參展的意志,希 望為留下大學生活留下最後代表,拿出 自己想要表達的文創讓大眾認識:一個 整合性的產業,不單單只是在設計上創 新,而是舊有的東西賦予它新的故事。

配合系上課程以及影視界的小流 行,策展團隊用微電影來做這次主要 的展品,其中再以工藝作品和有故事 性的照片做搭配。學長姐這一次的突 破,對學弟妹是一個勇於對外的嘗 試,可以思考更多文創的可能性,以 及未來文創的走向。策展團隊表示, 文創產業不能一成不變,需要破除既 定體制的僵化,理想不應該只是理 想,必須去闖蕩、去付諸行動、去實 踐自己的夢想。從大一開始,多方參 加展覽與競賽,累積實務經驗與內 涵,可以幫助自己找到明確方向,對 於畢業之後的規畫有很大助益。 也許是因為設計學群居多,在青 春設計節看到的作品,並沒有完整、 具體的統合從生產到行銷之間的過 程。政府法令公告15+1項產業為文創 的範圍,要如何將所有的資訊與元素 整合起來,給予舊有東西新的價值? 文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個無 形的文化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故事 又如何轉化成有形的實物?文創涉獵 範圍廣泛,不論是哪種知識都需要不 斷地進行吸收、整合。但文創的優勢 或許就出在這裡,藉由思考、融合各 方面的領域,找出更寬闊的視野以及 更貼近人性的角度,來照耀我們的文 化以及生活。

地點:駁二藝術特區/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1號

02


文、攝/林映廷 美/陳天馨 隱藏秘密小隔間

二樓的設計空間

老李藝術工作坊,位在商家其中,小小的藝 術桃花源為屏東注入一股新活力。老李—這個帶 點幽默感的名字,如同身邊的鄰居,這正是當初 兩位創立者—郭奕辰和陳建利,所期望藝術帶給 人的感受。他們強調其實不一定要很正式才能夠 欣賞美,即使是平常生活也可以很貼近藝術。

一樓的小專櫃

訪談的過程中,空氣洋溢著愉快輕鬆的氛 圍,就如同老李這個展覽空間一樣,兩位同為屏 東人的大學同學,懷抱著相同理想:「希望能夠 為屏東注入藝術的活力。」這個念頭讓他們決定 在屏東市開創一間藝術工作坊來推廣藝術活動, 希冀屏東居民可以不用大費周章也能夠欣賞展 覽。

0303

認為老屋有它存在的價值,因此成立老李藝 術空間時選擇了屏東市內的老屋,對於隔壁就是 排骨便當店,不但不以為意,反而笑說:「這樣 不是很有親和力嗎?大家買完排骨還可以順便進 來逛逛啊!」這種隨和的特質也正是老李吸引人 的原因之一。


一樓牆面作品展示

二樓溫馨休息室

二樓商品展示

一踏入老李工作坊,映入眼簾的是只留下鋼筋骨架的天花板,這 樣的巧思是他們不希望天花板讓人有壓迫感,期盼能營造出一種空 曠、清新感。一樓主要規劃為展示空間,每個月會定期展出不同的展 覽,作品主要放置在牆上,讓人能夠沿著牆悠然地遨翔在藝術之中。 到了二樓,溫暖的色調灑落其中,裡頭擺放著沙發和座椅,這裡 規劃成了休息空間,其設計動機主要是希望能夠在欣賞展覽的同時, 能跟朋友在這裡一起交流討論,或是閒暇之時能夠來這度過一段悠閒 時光。老李藝術工作坊保持老屋原本樣貌,設計成能夠盡情展出的藝 術空間,隨處可見的懷舊痕跡,成了極有趣味的裝飾。屋內的牆壁是 前屋主拆成一半,像座小迷宮般充滿著冒險的驚喜感。原來老屋的韻 味加上他們自己的佈置,讓老李這個空間成為讓人流連忘返的小天 地。 小編時常拜訪老李,待在這裡彷彿身處在自己家中,內心充滿平 靜與自在,繁忙的生活,讓我們都遺忘美的存在。簡單在那裡欣賞一 件藝術作品,或是看一篇文章,悠哉度過一個下午,其實也是一種生 活藝術!或許,就是因為創立者如此親切,才能營造這樣自在的氛圍 吧?如果有空,不妨去參觀看看,老李一定會熱情地歡迎你的到來。

老李藝術生活 地址:屏東市林森路27-2號

04


文、攝 / 張伊臻 美 / 楊宗曄

「愛河是一條長長、雕刻高雄時光的膠捲,高雄電影館以其熾熱光芒,向著世界 上映,這一段段影集、影人盛聚的故事。」高雄市電影館的文宣在著墨處,輕輕融化 了人們心底的冰霜,汲汲營營的生活壓力下,有多久沒有享受電影帶來的最原始的感 動呢?走一趟高雄電影館尋回遺失已久的記憶吧! 坐落於鹽埕區一角,充滿藝文氣息的建築在愛河的滋潤下,顯現風情萬種的姿 態。高雄市電影館,一個文藝青年與電影愛好者假日遊憩的天堂,2011年以「高雄市 電影圖書館」之名降臨愛河延畔之後,與歷史博物館、駁二藝術特區、光榮碼頭等藝 文景觀連結成一條高雄獨有的文化公車路線。秉持著「落實文創有價,提供完善放映 與鼓勵大眾入館」的精神,高雄市電影館配合時代的腳步,除了提供放映措施與閱讀 沙龍外,也推出一系列拍攝影片或電影心得分享會等講座。推動台灣人對電影的熱忱 同時,高雄電影館也保留了國內外50、60年代的經典老電影,不僅成了中老年人緬懷 回憶的最佳場所,更是年輕族群接觸復古文化的起點。

05


高雄市電影館內部設計簡單而優雅,清新的環境使人不由自主地壓低音量談話, 僅僅三層樓高的建築卻詳盡地劃分成一樓的藝文空間、二樓個人視聽室及小型放映室 與三樓的放映區。未來,高雄市電影館將併購對面老舊的愛河飯店並重新規劃,將高 雄市電影館擴建並增加更多藏書與影片,為近年來興起的台灣國片市場打造一座獨步 全台的國民戲院。 配合市內以及國內外的藝文活動,高雄市電影館會不定期推出新主題並舉辦與民 眾互動式的活動。為了迎接溫情五月,近期影展主題──「我親愛的…」便推出一系列 探討愛情不同面貌,以及有關自我實現的愛情做為主題影片。另外,還規劃了「我在 ─1980導演短片選」索票影展,以80年代出生的創作者角度傳達影像觀點。甚至為了 活絡影視新血,高雄電影館也配合舉辦青春影展等等活動,展現了高雄致力於推廣電 影文化的決心。 從日治時代只作為政治宣傳工具的電影,到戒嚴時期被嚴格受限的電影,至今不 管是哪一類型的電影都有類似高雄市電影館的單位去珍藏它們。舊片、新片,只要能 觸動人心的都是部好片。只要有一個不帶偏見色彩的地方收藏這些老電影,有一個肯 付出心力贊助、推廣新電影的地方,在影視這條漫長的路上,我們除了可以昂首向前 之外,也可以隨時往回品嚐過往的那些好時光。

地址:高雄市鹽埕區河西路10號

06


瘋狂 達

術館 美 東 屏 在 利

文、攝/吳思蝶 美/陳亦婷

07


著名的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 2013年4月20日至2013年6月9日在屏東美術館 開展囉!此次屏東美術館以「莫名其妙!超現實主義在台灣/藝術教育展」為主 題,希望能透過與台灣超現實主義的連結,讓參觀的人明白超現實主義是什麼,並 了解達利成為大師的原因。這次展覽特別著重在藝術教育的部分,對先前在高雄展 出的「瘋狂達利」有更進一步的解讀。 一般觀眾看了達利的超現實主義作品,通常只覺得奇幻怪誕,卻不知何以致 此,其實達利是善於將幻想與奇幻視覺化的能手,平凡的事物經過他的巧手一揮, 立刻變得詭奇且具有深刻的意義。典型的達利作品,時常利用模糊曖昧的視覺形 象,製造偏執狂式的奇想,而震撼人心。 一走進大門就令人驚訝,一顆比人還高的鳳梨就映入眼簾,往右走進101展 區,右邊牆上掛著五幅達利的原作,分別是《金色Calf》、《燃燒的長頸鹿》、 《嘴》、《天使的幻想-空心的拇指頭》與《命運之輪》,而其他角落擺放的是各 個國內超現實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小編最喜歡的是賴建銘先生所作的裝置藝術 《呷.土豆》,在一個杯盤狼藉的茶几上堆滿花生果仁及花生殼還有一些茶具,仔 細看每顆花生果仁都有著不一樣的臉孔,簡介上說:「吃的過程已經結束,一段相 聚時光的殘骸,而沒有被展示出來是那閒聊之餘的八卦是非。」背後的含意令人印 象深刻。而展場中間是有關超現實主義的介紹,其中也包含超現實主義在台灣的發 展歷史,為了呼應主題,看板形狀也很「奇幻」.在102展區是可以讓參觀者實際 動手體驗創作。 屏東市長葉壽山說許多人常常在看過超現實主義的畫後,還是一頭霧水,「莫 名其妙」畫中到底訴說什麼?藝術家有想表達的意境,欣賞者也能有自己的啟發, 這也是藝術可貴之處。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導民眾親近藝術,對藝術產生興趣, 進而讓藝術生活化,使生活更有質感! 那要如何將藝術帶入生活呢?這就需要靠文創的思維,將藝術透過與文創的結 合,使其更貼近生活,像是設計系列生活用品,融入超現實主義元素,讓使用者感 覺到有趣又有質感,為生活多灑點趣味的調味料,讓藝術與人的距離拉得更近!

《呷.土豆》

《天使的幻想-空心的拇指頭》

《燃燒的長頸鹿》

08


文/呂慈芸 攝/呂慈芸、原傳社 美/陳威豪 「參加這次的比賽,對你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沒有影響啊!因為原住民的文化和跳舞早已是 我生活的一部分。」真正的生活不就是追求自己的目 標嗎?我竟把他們對自己理想的付出視為影響日常的 一部分,是該何等羞慚啊! 這次原住民族文化傳承社參加的原住民族樂舞競 賽主要分成兩部分,一為傳統舞蹈,另一為現代舞, 兩者各有其困難之處。 需要一邊跳舞一邊歌唱是傳統舞最困難的一個環 節,然在舞蹈完美呈現之前,都需要事前萬全的準 備,為了將最真實的阿美族傳統舞蹈搬上舞台,此次 團長陳郁妊和原傳社社長陳競創先例,深入位於台東 最北端的以旺部落進行田野調查。陳競學姊表示進行 田調最棘手的問題是與當地耆老溝通。「因為部落長 老與我們語言不通,在溝通上只好不斷磨合才能了解 彼此的意思。」「而且,當初我們把社團原本的那套 舞蹈跳給當地居民看的時候,因為錯誤太多,那些部 落長老都在笑我們。」提起田調的困難,社長陳競和 團長陳郁妊不但不沮喪反而輕鬆的笑道。

09 09

賽前禱告


她們認為做田調就是為了要改正之前舞蹈的錯誤,如果 不去接受他人指導,自怨自艾,那麼只會讓社團在原地踏 步,況且,若不將社團的錯誤改正,那麼這些錯誤便會一直 影響社團。 原傳社社長陳競是本次現代舞的編劇,她將自身經驗融 入本次現代舞劇上,將離鄉背井到城市求學、工作的原住民 的掙扎心理搬上台。「從前生活週遭都是自己習慣的族人、 原住民朋友,然而到都市求學後,我熟悉的一切都消失了。 陌生的環境中,我自然地產生一種被孤立的心態。」陳競學 姊娓娓道來的經歷卻與本次擔任現代舞男主角的浩然完全不 一樣。「我從小到大都住在自己熟悉的部落裡。」如此矛 盾,導致浩然在練習初期一直無法揣摩到劇中人物的內心想 法。 然而,浩然本身的努力加上他人從旁的協助,現代舞的 挫折期終究是突破!問起浩然如何撞破這道障礙時,浩然便 提起舞蹈教練一句值得深思的話:「順著自己的心走。」 當大學生充斥著嗆部長、打LOL、熬夜爆肝等負面標籤 時,仍是有像郁妊學姊、陳競學姊、江浩然這樣的人,肯為 自己的目標,付出大量時間以及心血。他們為何可以做到一 般大學生做不到的事呢?就順著自己的心走吧!

跑步熱身

男生練舞

女生練舞

比賽實錄

合照留影

1010


11


12


影展播映暨座談‧屏教場 文/翁采寧 攝/落山風社 美/何玉霞 蒼茫下誰無語徘徊,怨懟又無奈。而誰探身照明,又看見怎樣的臉龐?月末,富 含深意的520隔夜,屏教大圖書館7樓的小角落裡,一群人聚在一起,看艾未未點一盞 燈,照探他眼中的中國。 艾未未是中國極具爭議性的一名當代藝術家,活躍於各個不同的領域:建築、策 展、攝影、電影,以及對社會文化的評論。那一晚,視聽教室的布幕上播映著《艾未 未‧草泥馬》,透過導演陳愛麗兩年多來的貼身紀錄,看到艾未未在揭露社會上的腐敗 事件並聲援如劉曉波等維權人士時,中國政府當局對其打壓。他挨過傷、被監視和軟 禁、部落格被強制關閉、工作室遭到強拆、被追繳高額的稅款和罰款,但艾未未依然 持續行動,用他的方式來維護並爭取公民基本權益。

13

會議過程


影片中除了記錄艾未未的行動,也拍出他的一些創作過程和藝術作品,而其 中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是他將一個漢朝的瓦罐摔碎,並以分解動作的方式拍 攝成一系列的照片。這件作品表達艾未未對於傳統文化的想法。處於一個新世界 中,艾未未不想耽溺於過去,環境提供他一個重建知識的機會,便毫不猶豫地放 開手,讓陳腐的思想掉落、而後零散。地上那些碎裂的陶片,透過兩個鏡頭、一 個海岸,依然尖銳地刺著人心,衝擊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的思想和觀念。 此次的電影播映是由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主辦,並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 會發展學系和落山風社所協辦。影片播映後的座談會上,邀請到兩位與談人徐明 瀚、黃以曦老師,兩人首先對電影做些補充說明,之後便讓觀眾自由發問並與之 討論。在此其間兩位與談人也點出,紀錄片離真實其實是有一段距離的,因為記 錄片在拍攝時,會以其特定的角度呈現事件的發生,但這也不代表我們就得完全 否認、不去看影片裡對事件的描繪與陳述。 或許每個人看完《艾未未‧草泥馬》後,對於影片內容的理解與想法都不盡 相同,但這正是因為觀看影片的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思 考。影片後段,艾未未在上海的工作室面臨強拆的命運,便籌劃一場河蟹宴,邀 請大家來吃河蟹,以此表達他的工作室被中國政府「和諧」了(河蟹諧音和諧, 中國網民用以調侃其政府所打造的和諧社會)。而什麼樣的社會才是真正的和諧 呢?或許這正是《艾未未‧草泥馬》這部片所帶給我們最深刻的省思。

14


驪歌響起的季節,又是充滿祝福與不捨的時刻,已經有滿腹夢想的文創 人,帶著GOGO文創夢想的種子,出發到世界上各個角落,以文創人如日般 的熱情及鋼鐵般強韌的精神,用心灌溉、栽培,期待它的發芽、成長、茁 壯。這是一段未完的旅程,需要您,與我們一同完成,給予文創人不只是作 夢,還有實踐夢的機會,誰說追夢的路上是孤獨的,相信有您的支持與鼓 勵,才能讓文創的孩子,朝目標越來越近,成為文創前進的力量吧 ! 文創系會長 董欣婷 匯款局號:屏東林森路郵局 匯款帳號:0071028 0557712 匯款戶名: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學系 系學會 發放地點:屏東火車站、莎露餐廳、勁崎拉麵、阿緱、圓石、屏中、屏女、 屏東美術館、屏教大圖書館、介壽圖書館、民生路85度C、廣東路85度C、 好望角、老李工作室

編輯群 發行/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 發行人/易毅成 編輯單位/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系學會 發行日期/2013/06/12 會〈副〉長/董欣婷 陳湘綺 主編/陳威豪 文字撰稿/張伊臻、林映廷、吳思蝶、蔡秉昀、葉亭儀、呂慈芸、翁采寧 美術設計/黃彥薰、楊宗曄、林怡伶、何玉霞、陳天馨、張振杰、陳威豪、 陳亦婷 校址/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電話/08 – 72261413#35701 承印/洁信企業社 GOGO文創信箱/newgogocultural@gmail.com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