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文創 NO.11

Page 1


01


02


文、攝/吳思蝶 美/黃彥薰 武德殿是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建築 ,當時每一郡都有一棟以上,據載其 建築於全台有70多棟。以台北和台南 最多,而高雄則是五州中最少的,推 測可能是高雄州的人口與日裔居台人 數不多的緣故。接下來,我們就來認 識它吧!

03

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曾經建 造許多武道場。日本領台初期,為了 訓練日本軍警武藝戰技以維護地方治 安,在台灣各地的警察機關附近建造 日本傳統社殿式樣建築風格的「武德 殿」,又稱為「武德會演武場」。此 外,軍隊、刑務所、學校等機關團體 ,也紛紛設立武道場,以培訓武道。 其演武場內幾乎都設有木製神龕,神 龕內奉祀武神「神武天皇」,早晚管 理人持清茶敬奉,舉凡各項活動所需 儀式皆以此為核心,凸顯其信仰的重 要性。

走到高雄武德殿的大門前, 木地板上擺放著「請脫鞋」的木 牌,踏入殿內,身穿日本傳統劍 道服飾的人正揮舞著劍法,其道 場與日治時期的用途相去不遠, 也是全台唯一承襲日本傳統文化 的武德殿,並在此開班授課,例 如:花道、茶道、太鼓等,其外 表紅磚黑瓦以及羅馬式的大門廊 柱,是和洋混合式建築,而牆面 上箭與箭靶的標誌,更是其獨有 的特色。


目前由「社團法人劍道文化促 進會」負責經營管理,以文化、體 育、獨特性、教育性、地方性為主 要方向,在此可購買到具日本文化 的文創商品,像是頭巾、御守、扇 子、繪馬等,商品上皆印有武德殿 的字體,而其中令小編印象較深的 是印有可愛插圖的頭巾,劍道服裝 通常會在綁上頭巾再戴上頭盔,而 這上面印著穿著劍道服的Q版人物 插圖更凸顯設計者的用心,另外可 寫下祈福心願的繪馬,能讓到此參 訪的遊客親自繫在殿前的大榕樹下 ,體驗各式日本風情。

羅馬式的柱子

武德殿寬敞的內部,仍然繼續練著劍道

高雄武德殿現在是全台武德 殿裡修復保存最完整的古蹟之一 ,老舊建築能透過修復與妥善的 規畫管理,重新注入新活力,其 清幽的環境,適合大家一同來修 養身心,賞玩人文風景。近年高 雄市政府文化局推廣將「社區文 化資產」,結合哈瑪星文化資源 ,成為「文化旅遊」重要一環, 目前提供「哈瑪星文化公車」的 服務,若想一睹其雄偉壯麗的風 采,就趕快啟程吧!

特殊標誌:箭與箭靶

04


屏東美術館,前身為屏東市公所,早期屏東尚未有美術中心或美術館 ,政府決定把這改建為屏東美術館,以推廣文藝落實生活,期望提升屏東 居民的文化涵養。

踏入

空間 經過復古日式的木門,映入眼簾的是充滿歐式風 格的階梯與吊燈。一樓分為兩個展區,主要是規劃成 國際化的展覽,透過展覽讓觀眾能夠看見不同的藝術 世界。二樓則是規劃成在地化藝術,連結屏東當地藝 術,看見這裡最質樸與美麗的一面。在地與國際,聽 起來是兩個對比的詞,但是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空間利用──從處室變為互 動區的子母間

05

屏東美術館,仍舊維持舊有建築特色,僅進行美 化、燈具的改變以及空間等修繕,充分的利用各個空 間。舉例來說,201室有個子母間,其原為市長室, 透過再造,成了遊戲互動室。另外有多功能研習室, 時常舉辦講座與放映影片的空間,如果把中間的拉門 闔上就成了兩間房,另一間則可做為閱覽室,擺放著 許多文藝書籍可供大家閱覽,為善用空間的典範。

採用西式巴洛克風格佈置的一樓展場

充滿在地質樸感的二樓展區


—屏東美術館 文/ 林映廷 攝、美 / 何玉霞

策 畫

新未來

一樓的規劃除展區外,還有休憩區與藝文商店,目前還尚未開放。原先 館方最初規劃成文創精品商店;後來決定成為結合藝術的咖啡廳空間。此外 ,其後頭空曠的廣場,將有兩種利用方式:表演場地與市集。表演場地除了 請專業團體之外,也開放給學生團體表演;市集則是可細分成創意市集與跳 蚤市集,成為假日提供休閒娛樂的好去處。透過人與人的互動,讓屏東美術 館不只是單純的藝術展覽,而是能夠透過各種方式讓生活與藝術邂逅。

看見美 視

屏東美術館的展覽基本上會不定期更換,除了展覽也會舉辦講座,像 是「典範藝術家三月特展:蔡水林」,是屏東當地代表的藝術家,藉由寄 託在作品的情感與故事,去體驗屏東土地;而「雙港傳奇」展覽,則是請 東港與鹿港的雕刻家合作展現出木雕作品。「在地與他方的力量」展覽與 「記憶與想像」展覽,其中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透過他們視點看 見屬於屏東的記憶。 抱著一顆單純的心,透過不同作家的眼,去感受他們內心的世界。如 果有空,不妨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去屏東美術館走一走,享受不一樣的 時光!

屏東美術館 地址:屏東市中正路74號

06


耕種藝畝文化田 藝文意識小聚場

文/張伊臻 攝/蔡秉昀 美/張振杰 隱身在高雄文化中心一角的御書房,濃厚茶香中淡淡飄散一股藝術氣 息 —–十五號,高雄在地藝文團隊進修的大日子。三月十五號的講師—– 金枝演社劇團的行政總監—–游蕙芬老師以穩重但充滿趣味的口吻,將表 演藝術活靈活現地呈現在你我眼前,兩小時的演講中充滿高潮內容毫無冷 場,隨時張大雙耳深怕遺漏老師口中的每段精華!老師在演講末的最後一 句話深深烙印在心中—–「順流逆流,無論在藝術上選擇往何處流,只要 熱情與堅持便是一股清流。」 GOGO文創十分榮幸地邀請到 1510 藝文意識小聚場的負責人李宥蓁 老師與金崇慧執行長與我們分享小聚場的經驗甘苦談—–15,藝文的諧音 ,象徵了每月十五號為自我藝文知識充電的寶貴時間,更重要的是老師們 對於高雄藝文的關心與照顧,希望能藉由每月固定自我充電的機會,提升 高雄藝文團隊的精神水準、更期望能將在地的藝文人才結成一張緊密的文 化藝術網絡!「在表演藝術裡,每個人都是顆獨到色彩的糖果,將各色糖 果丟進水中,唯有糖果溶解才能加倍完美。」

07

李宥蓁老師(左)和金崇慧老師(右), 暢談1510的精神與理念


宥蓁老師藝術網絡與崇慧老師的糖果理論,不 謀而合地將她們殷切期盼著藝術人交流互動的心願 表露無遺,小編心想這也是老師們自稱農夫的原因 吧!播種文化種子、在1510藝文意識小聚場施肥 、成長。 講到每月十五號的小聚,台上講師與台下學生 總是交流到欲罷不能的那刻,二位老師臉上幸福而 滿足的笑容,不僅透露出心中那股對高雄藝文表演 的熱情,更間接道出願意為表演藝術赴湯蹈火的精 神;即使參與的群眾並非原本期望的藝術工作人員 ,但能夠讓學生們有更進一步認識藝文界的機會, 甚至促使藝文意識發展的萌芽讓團隊感到非常幸福 和感動。

如此有意義的聚會講座,卻受限於時間、 金錢、甚至群眾的熱情,只希望能趁著現在表 演藝術團隊邁入校園的風氣將藝術訊息導入校 園,喚醒莘莘學子內心深處的藝文意識,為台 灣播種嶄新的藝文種子…… 一談到未來邁進的方向,崇慧老師以遺憾 卻不放棄的口吻說著,起先取名1510藝文意識 小聚場的原因,不僅是每月十五號固定的進修 講座,更是期待廣泛的興趣能在社團內搭建起 交流的橋樑,10兩個字暗藏著老師們對於小聚 場的冀望—–每月利用更多的時間一起看電影、 欣賞展覽,也曾每三個月舉辦成員間的心得分 享會,讓個人知識增進、更讓藝文愛好精神有 溫暖的歸宿。悠閒的十五號夜晚,拂著高雄夜 晚沁人心脾的徐徐微風,到文化中心斜對面的 御書房享受一場藝文譜出的意識饗宴吧!

1510藝文意識小聚場

時間:每個月15號19:00

地點:高雄市苓雅區和平一路149-14號

08


櫥窗裡介紹著傳統客家產房情景

文、攝/ 蔡秉昀 美/陳天馨

客 家 生 命 力 │生 生 不 息

【生生不息】,你看過了嗎?現於屏東六堆客家文化 園區熱烈展出囉!策展團隊花費許多心力設計,起始於蛋 殼裡的幼苗,結束於成長茁壯的生命樹,裡裡外外,都能 看到其心血結晶,緊緊扣住展覽主題。踏進明亮的展場, 感應式的文字招呼著我們,穿過門樓,蛋殼裡的綠芽吸引 目光,可以靠在懷胎十月的媽媽肚子上聽嬰兒的心跳、逗 弄寶寶,感受新生命的力量。繞過隔板,進入家庭的核心 ,在這裡隱藏著可愛胎神以及懷孕的禁忌,像是不可以搬 重物、動剪刀等等。 新生兒出生的第三天,要撿「膽石」來「洗三朝」, 搓搓頭、背和肚子,希望孩子平平安安長大,之後還有十 二朝,隨歲數成長有不同的禮俗,現場看到與哈密瓜一樣 大的膽石,不知道這個膽石的主人膽子有沒有這麼大呢? 小孩子很重要,媽媽也很辛苦,「藏間角」便是客家媽媽 坐月子的地方,這裡頭一定會有大風草的製品來幫助媽媽 調養身體,大風草外表平凡,效果卻不凡,以前客家人的 院子總是會種上些許。

展場蛋殼綠芽象徵生命的萌芽

09

ok

Bo


出口處的生命樹呼應了入口處的蛋殼盆栽 ,透過大家的分享,讓客家文化繼續傳承,貼 滿留言葉片讓生命樹成長茁壯。大多數人寫下 平安快樂等吉祥話,其中一張不顯眼的葉片上 寫著:「長大我希望當很好的媽媽。」小編猜 想這是一位可愛妹妹留下的心願。展場半開放 式空間其實暗藏玄機,以「孕育」為設計的軸 心概念,讓展覽產生隱形的動線,形成生命的 脈動,帶著觀者流暢、完整地走完展覽,走幾 步就要繞過突出的隔板,若是從上面俯瞰,加 上外牆,形成一個大大圓圓的新丁粄,隱喻客 家文化生生不息。 生命樹留言

互動式機台

感覺上展出的物品似乎沒有很豐富,那是 因為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成立時間還算年輕,沒 有屬於自己的文物收藏,需要透過向民間徵集 的方式來擴充展品,這次能夠擁有很多文物擺 設豐富其內容,都是得到各方朋友、收藏家的 熱心協助。觀眾們不一定會把展場的所有內容 都看完,但是在當下的感動、得到的知識或是 親子間的親密回憶,這些就是展覽值得的收穫 。互動遊戲讓展覽增加趣味性,拿護照蓋章, 拍照email給自己,在生命樹下留言打卡還有 紀念小卡可以帶回家呢!小編認為這是一個可 以簡單認識客家生育文化的好機會,讓傳統繼 續留傳下去,閒暇之餘,來感受客家生育文化 的魅力吧!

展覽:生生不息 時間:2013/02/02~06/09 地點:屏東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展覽廳

10


客家本色 藍衫之美

文/鄭郁芬、葉亭儀、呂慈芸 攝/林怡伶、葉亭儀 美/林怡伶

「你知道藍衫是什麼嗎?」在接觸藍衫前,我們這樣問了班上一位客家人。「藍山 咖啡?」傳統事物被愈來愈多人遺忘,然而在人們對傳統稀薄的認識中,仍是有家老店 ,踩著自己的步伐,要讓更多人看到客家文化之美,它便是位於美濃永安老街上的錦興 行。

戀戀藍衫情

謝景來師傅自17歲開始學習製作藍衫,年紀漸長 後,由兒、媳接下父親經營藍衫店。兩人的注入不僅減 輕了老師傅的工作壓力,更為傳統藍衫帶來新的氣象。 儘管謝景來師傅已辭世,謝國耀與妻子鍾鳳嬌仍致力於 推廣傳統的客家藍衫,與走在永安老街上的每一個過客 ,訴說他們對於藍衫的眷戀故事。

步履「藍衫」─ 客家的記憶

「客家人」一支作客他鄉的民族,中原南下,經過 六次的遷徙,他們衍生了一套族群特有的生存方式。堂 號讓他們辨識彼此;土樓,讓他們保護自己的家。這些 方式有族群想保留自我且與族人共存的精神在。此外, 開墾也是客家人的任務之一,儘管分配給他們是偏遠山 區的土地,他們仍是秉著客家的「硬頸」精神(註一) ,努力奮鬥,而這些可貴的特質都會展現在藍衫上。

大襠褲,可陪伴客 家人一生的褲子

開襠褲,屬於客家 的兒時記憶

09 11


樸實的藍色,染於吸汗的棉布上,不僅 不易弄髒且表露他們的敬天性格;直筒寬大 的藍衫不但便於農作活動,且可以不論身型 變化穿上好幾年。耐磨又耐穿的藍衫,彰顯 客家人刻苦堅毅的精神。藍衫在穿著上分成 少女、少婦和老奶奶,從穿著便可辨認身分 ,而男人則可分成對襟(圖一)和琵琶襟。 另外,藍衫在設計上其實和土樓的樣子是相 關的,頗具巧思(註二)。值得一提的是, 與北客家不同,美濃保留著傳統的長袖設計 ,再經由反摺形成口袋,由此可知藍衫和客 家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新興商品

從衣著便可看出年齡的藍衫

「文化也可以輕鬆起來。」藍衫在謝國 耀師傅眼中不只是客家的傳統文化產物,更 是能夠普及於世的智慧結晶。由店內擺售的 花色布包、鴨舌帽、頭巾來看,不難察覺國 耀老師想以文創的方式,讓更多人看到老店 的新生命以及老故事。經營至今,連外國人 在離開台灣前,都會帶上一件藍衫,說是客 家意識和精神感動了每一位來到老店的人們 一點也不虛假!謝國耀師傅感嘆現今成衣總 少了手工的細緻,然而文化將穿過層層華麗 的包裝,使傳統的質樸被看見。

與兩位老師合影

景興堂 地址:高雄縣美濃鎮永安路177號

12


文/李季寰 攝/張伊臻 美/楊宗曄 每個人一定都會有那麼一件自己喜愛的T-shirt,也許是有紀念價值的班服, 也許是獨一無二的設計感吸引你。關於T-shirt,我們總有很多故事可以講,走過屏 東市的某個轉角,衣學院和 T-shirt的故事正在進行中。

衣學院

十分有個性的裝潢, 就像藝術家的個人工作室

13

騎車經過青島街時,就被衣學院店 內有個性的擺設吸引,不同於其他訂製 T-shirt的店家給人輸出店印象,衣學院 就像藝術家的個人工作室般;衣學院是 老闆陳俊信和弟弟陳俊傑十五年前創立 ,專門提供有關訂製T-shirt的服務,包 括設計T-shirt或為知名品牌代工。目前 店面是由老闆負責接洽和設計,工廠製 作方面則是由老闆的弟弟負責。

之所以創立衣學院,其實要從大學 說起,老闆讀的是中文系,大學時代就 在雜誌社工作,但對美術有興趣的他同 時也在成衣公司待過,對於布料和衣服 的市場並不陌生。至於設計這一塊,是 當時就讀設計相關設計的僑生,想成立 工作室,但苦於中文不好,找他幫忙文 書工作,於是僑生跟他學中文,他也從 僑生們的身上學到所謂設計和完稿。


在這些經驗的累積下,促使老闆和弟 弟回屏東老家開立衣學院,這不是莽撞的 冒險,而是發揮自己所長將夢想實踐!

除了設計衣服之外,其他設計案多半 都是受熟人所託,像是進門就看到的「鳳 梨源」紙箱,老闆說是他幫一個回屏東努 力種鳳梨的年輕人設計的,他笑說:「看 他一個年輕人,還願意回到屏東吃苦,就 覺得很想幫忙他做些什麼!」雖然是義務 幫忙,但年輕人每週都載一箱鳳梨送他, 他認為這樣的友誼比賺錢更有價值。 「其實我不會只把客戶當客戶!」常 有學生和老闆熟了,下課就抓著書到店裡 讀;畢業後讀設計相關科系的學生,則成 為老闆的工作好夥伴,平面設計case就直 接交給他們。在衣學院,滿滿人情味讓客 戶不只是客戶、讓T-shirt不再只是一件衣服 。

衣學院 屏東市忠孝路175號一樓

一進門就看得到的鳳梨源紙箱!

衣服製作的稿圖

老闆住在枋寮,每天要開 很久的車到屏東店面,這麼多 年來,衣學院已經不只是一份 工作,更是一種生活。衣學院 裡,一件T-shirt的背後有很多 的故事可以說,有回憶、也有 正在醞釀的相遇,生活中的食 衣住行,就像蔣勳在天地有大 美中談到的,細細品味,平凡 小事也可以是最美的藝術。

1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