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學聲 NO.31

Page 1

NO. 31

Issue 校園該說誰的故事? 褪去包袱 舊空間新詮釋的可能

Culture 用實力說話的運動場 女性球員奮勇向前

Gallery 記「疫」猶新 防疫時期校園百態


3


∣Editorial

新聞無畏,消息無偏。 ── 鄭南榕

今年 5 月 3 日「世界新聞自由日」,正值新冠肺炎肆 虐全球,「打擊假新聞」成了多國政府侵害新聞自由 的萬用瑞士刀 : 中國公民記者深入武漢調查卻下落不 明、埃及新聞網站總編輯因質疑政府病例數字而被逮 捕,無數新聞工作者如同第一線公衛人員,仍在不懈 地奮戰。國際特赦組織也在 5 月 3 日發布調查報告指 出,公衛危機時刻特別需要自由流通、公開透明的資 訊,開羅當局應立即停止鎮壓媒體。在民主自由的時 代,《政大學聲》不會停下洞察政大校園脈動的腳步, 將持續執筆寫下每個發生於政大的重要事件,隨時按 下快門紀錄一個個關鍵時刻。 曾經聽過有人用「黨校」來稱呼政大嗎?即便已走入 歷史,黨校的稱號仍廣為人知。現今政大校園裡,也 還有不少建築的命名,都是為了紀念中央黨務學校、 中央政治學校時期的重要人物;而掌握空間命名的權 力,也就掌握了詮釋空間與歷史的權力。隨著時空推 進,在自由民主的社會裡,校園空間除了反映過去的 歷史,有沒有表述新世代精神的可能呢? 在政大體育館因疫情限制出入的期間,我們仍然可以 看見各個運動代表隊在球場中馳騁的身影,而在數量

豐富的運動代表隊中,卻僅有籃球、羽球、桌球、網 球、排球等五個項目,設有全女性的運動代表隊。雖 然運動不再是男性的專利,但由生理性別不同所衍生 出的種種難題,是否會成為女性運動員們在場上的阻 礙?又如今的運動場上還存在哪些不平等的現象?現 在,《學聲》將帶您一探政大體育館中的性平大小事, 瞭解女性運動員們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 2019 新冠病毒(COVID-19)於今年(2020)初突然爆 發,短短幾週,疫情與其所帶來的不安、焦慮也水漲 船高,並在 2 月時來到第一個高峰,各級學校並因此 延後開學。歐美各國確診人數飆升、紛紛祭出封城令, 從搶購物資的恐慌,到如今人人稍可喘息,因應疫情 起伏,政大推行了哪些措施?本期《學聲》將以一日 動線的編排方式,回顧半學期下來,在疾病之下,政 大如何與之對抗,師生又如何自處。 如同鄭南榕的名言所說:「新聞無畏,消息無偏」, 未來《學聲》仍會無畏要求,秉持客觀中立的精神, 論點理性多元、正反俱呈,並且謹慎求證,展現媒體 「第四權」的功能,持續為政大學生書寫校園中的大 小事,獻給每個關心校園的你。

1


CONTENTS


ISSUE 04 校園該說誰的故事?

褪去包袱 舊空間新詮釋的可能 06 承載政大人共同記憶 橫跨時代的校園建築 10 空間就是權力 再譯深植日常的威權語境 12 建構空間新意義 校園場域想像的翻轉 15 尋找空間多元價值 仍須持續對話

CULTURE 16 用實力說話的運動場

——女性球員奮勇向前 20 衝鋒陷陣的絆腳石:生理差距成場上阻礙 22 深埋於紅土的性別偏見:女性在棒球場上舉步維艱 25 當常識走火入魔 被性別刻板的你我 29 踏出性別框架 在場上就是享受運動 !

GALLERY 30 記「疫」猶新——防疫時期校園百態 42 升高「心」的溫度—— 疫情險峻似嚴冬長罩 人情炭火暖人心窩 43 特別收錄——「愛在瘟疫蔓延時」


∣Issue

校園該說誰的故事? 褪去包袱 舊空間新詮釋的可能 你曾經聽過有人用「黨校」來稱呼政大嗎?創立於民國16年的「中央黨 務學校」,隸屬於中國國民黨,後經合併,成為今天的政治大學;即便 早已走入歷史,黨校的稱號仍廣為人知。現今政大校園裡,也還有不少 建築的命名,都是為了紀念創校初期的重要人物。隨著時空推進,空間 除了反映過去散落的歷史,有沒有表述新世代精神的可能?

記者/邱芮盈、郭宇璇、李昀璇、許靜之 編輯/甄曌珞 攝影/趙姿涵、林立雅

4


5


∣Issue

承載政大人共同記憶 橫跨時代的校園建築 政

大校園群山環繞,各式建築錯落其中,人 群在空間中穿梭,於多雨潮濕的天氣裡, 流動成時間的風景。你可曾察覺,校園中的數棟 建築被冠以過去人物的姓名,將在歷史長廊裡恆 常保有一席之地。

一進入校園,映入眼簾的就是志希樓、果夫樓和 四維堂。「那年代政大人的共同記憶,就是從這 裡開始發跡,」總務長顏玉明說道。政大在台復 校初期,台灣正值美援時期,四維堂、果夫樓、 志希樓的興建經費因此有了著落,是校園中最早 建成的三棟建築。

6

2月24日,台北市文資審議委員會召開第123次會 議,基於建築技術、佈局和興建背景具歷史意義 等原因,決議將登錄政大校園內的志希樓、果夫 樓和四維堂為「歷史建築」。 「學校在文化資產保存的考量之下,所以申請指 定。」總務長顏玉明表示,《文化資產保存法》 第15條規定,如需改建已達50年的建物,都必須 經過文資價值評估,「雖然沒有改建志希、果夫 樓的想法,但他們擁有50年的歷史,在校內是具 有特殊意義的建物。」 校方在提案過程強調,志希樓、果夫樓和四維堂 的結構和建築特色,也提及其興建的歷史背景, 「美援時期興建的建物,蠻多都已經被指定為文 化資產。」顏玉明表示。


「在過去,政大的教育長就等同是校長的意思。」 顏玉明解釋,果夫樓在民國46年落成,是為紀念曾 任中央政治學校教育長的陳果夫;志希樓在民國48 年落成,則是紀念羅家倫。羅家倫不僅曾在中央黨 務學校、中央政治學校任職,政大在台復校後,也 曾任兩學期教職。

民國38年,校務隨著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政府遷 台而停擺。直到民國43年,教育部倡議政治大學在 台復校,經行政院轉呈總統核定,成立復校籌備委 員會,由總統核派余井塘和張道藩等10人擔任籌備 委員;隔年,奉蔣介石之令,任命陳大齊為第一任 校長。

每天生活的校園內,除了果夫、志希樓,其實還有 著許多以「人名」命名的建築。你認識這些人嗎? 陳果夫、羅家倫所任職的兩所學校,和今天國立政 治大學的關係又是什麼呢?

政大前身的「中央政治學校」、「中央黨務學校」 ,都隸屬於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在訓政時期, 也是培育政治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隨著和他校 合併改為國立大學,黨的管轄權力也就此過繼至教 育部。

民國16年,「中央黨務學校」創立於南京,由蔣介 石擔任校長,教務主任、副主任則分別由戴傳賢和 羅家倫擔任,而後改組為「中央政治學校」,再與 「中央幹部學校」合併為「國立政治大學」。

在台復校的「國立政治大學」,漸漸發展出自由學 風、培育社會中堅人才,如今更為台灣人文社會領 域的指標大學。然校內仍不乏以黨校時期重要人物 為名的建築,如余井塘、張道藩、戴季陶等,皆於 過去負責校務,也於黨內擔任要職。

7


∣Issue

落成時間

民國46年

紀念人物

陳果夫

經歷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監察院副院長

校務

中央黨務學校總務主任 中央政治學校代理教育長

果夫樓

落成時間

民國64年

紀念人物

余井塘

經歷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行政院副院長內政部長

校務

中央黨務學校教授 中央政治學校教務主任

教 育 學 院

井塘樓

落成時間

民國71年

紀念人物

張道藩

經歷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中華民國立法院長

校務

中央政治學校教務主任 中央政治學校教育長

道藩樓

8


落成時間

民國48年

紀念人物

羅家倫(字志希)

經歷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考試院副院長

校務

中央黨務學校教務主任 中央政治學校教育長 政大復校後擔任教職

志希樓

季 陶 樓

落成時間

民國76年

紀念人物

戴傳賢(字季陶)

經歷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中華民國國旗歌作詞者 考試院院長

校務

中央黨務學校教務主任 中央政治學校校務委員

季陶樓

落成時間

民國72年

紀念人物

陳大齊(字百年)

經歷

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

校務

政大在台復校後首任校長 制定政大校徽 政治大學專任教授

百年樓

紀念創校初期人物建築一覽 9


∣Issue

空間就是權力 再譯深植日常的威權語境 隨著時間推進,大眾對過往的歷史陌生,校園內 建築名稱承載的紀念意義,如今幾乎也僅作為建 築的代名詞。然而,建築命名及空間對人的影 響,其實遠大於此。

使用威權時代人物命名的建築或街道,看似無足 輕重,但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黃舒楣說 明,歷史意識潛移默化於日常,一處空間或建物 的命名也能影響社會的集體記憶。她舉例,台灣 以「中正路」為名的街道相當多,附近又經常是 商圈,因而鑲嵌進許多人的成長記憶裡,成為公 共歷史。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以下簡稱促轉會)主任委 員楊翠,則引述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畢恆 達之著作《空間就是權力》,說明空間是身體的 延伸,也是社會文化與政治權力的操演。楊翠認 為,威權時期建造或命名空間的人,即是掌握權 力的代表。 「處理威權象徵」作為轉型正義的一環,公共空 間的命名時常是討論焦點。政大校園中的志希 樓、果夫樓等紀念對象,雖在中央政治學校、中 央黨務學校時期推行過校務,卻也都是威權時代 裡的黨國政要。 黃舒楣認為,更名或拆除與否並非關鍵,而是要 更全面地檢視該人物的歷史定位。政大野火陣線

10

社長林冠甫也提出質疑,「這些人物過去真的滿 滿都是勳功嗎?」 「很多人不會注意走進的這棟樓,到底叫什麼名 字。」黃舒楣指出,如此的漠然本身就是很大的 問題,多數人長期的理所當然,容易導致歷史傷 痛一再被漠視。

蔣中正銅像是否應該遷移的議題,在校園內就引 發過不少討論。政大校內原有兩座銅像,分別位 於中正圖書館及後山。民國107年1月校務會議 中,決定遷移中正圖書館內的銅像,而最終在該 年10月正式移置於由蔣中正夫人創社的華興育幼 院中。 時任校務委員的台史所教授曾士榮說明,當時學 校排議討論後成立銅像委員會、舉辦公聽會並架 設網路討論平台iConcern。銅像委員會成員負責 撰寫不同面向的論述文章,師生都能參與討論。

「那時候有三個方案,一個是都不遷,一個是遷 一尊,一個是兩個都遷,」曾士榮解釋,「投票 結果遷兩尊是多數的,但主張都不遷的只是稍微 少了一些,也是相當多。」在進入銅像委員會表 決後,則變成遷移一座成為最高票,但是學生代 表大多贊成兩座都遷移,後來校務會議討論後, 經表決決議遷移一座。


歷經八次校務會議、三次公聽會與無數次討論, 最終在第195次校務會議,兩次無記名投票通過遷 移一尊銅像。「有人認為他是創校校長應該要留 下來,也有人認為他在現代史的形象相當爭議。 」面對無法讓所有人滿意的結果,曾士榮則表 示:「它畢竟是經過校園的公開討論和表決。」 「我覺得那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行為,」林 冠甫認為,校方在銅像周圍豎立物理屏障是治 標不治本,「大家心裡對他的不滿並不會因為這 樣一個玻璃帷幕而弭平。」而見證成功遷移一座 銅像到現在加蓋玻璃圍欄,曾士榮則表明失望之 情,「很像往前進兩步又倒退一些的感覺。」 在銅像遷移前,野火陣線也曾於中正圖書館內舉 辦「蔣介石功過並陳紀念展」,以體制外的方 式,在空間中展示各種不同的聲音。展場以紙蓮 花佈置,引來校友「霸場」、發生衝突。由下而 上發起轉型正義的呼聲,雖處處受阻、成本浩 大,然而這正是對話得以開展的契機。 「之前有一個阿姨是前國民黨的國大代表,一直 說『你們不能這樣講啊!我們的這個先總統,蔣 公先生來台灣帶了多少黃金和十大建設。』」林 冠甫分享一位政大校友向野火陣線提出的控訴, 而這也是校園多元意見中存在的質疑。

11


∣Issue

建構空間新意義 校園場域想像的翻轉

「它的效益是很驚人的,」黃舒楣也指出,連儂 牆的存在會影響所有經過的人,「會看到、會駐 足,對空間當然有很大的影響。」 108年6月,為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政大學生在 綜院發起了連儂牆,牆上大大小小、錯落有致的 紙張,就像是自始多元的現代聲音,在政大校園 空間中開展。 「連儂牆用這樣直接能接觸的方式,讓更多的同 學接收到事實的資訊,」林冠甫說明,政大連儂 牆位於校內最大院館,觸及人數多,能使過去未 必在意相關議題的人留心並取得資訊,「這種資 訊未必是要有立場的,但是這樣的資訊可以提供 一個管道讓他們開始去了解,我覺得這是政大這 片連儂牆提供給大家最大的幫助。」 港生Z(化名)則表示,自己偶爾會張貼新資訊到 牆上,盼能讓更多政大學生關注現況。「反送中 這個議題可能離大部分同學有點遠,但是對我們 香港人來講很近很近。」Z認為,如果能有更多人 願意了解資訊、願意表態,都是對港人很重要的 支持。

12

除了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政大連儂牆上也曾出 現過不同聲音,簡體字樣的「支持香港警察、反 對踐踏法治」等標語,引發廣大迴響,隨即出現 其他貼文回覆,如野火則貼上「享受言論自由, 很棒吧」的圖文。 「如果你不願意捍衛自由民主,甚至以此之名去 打壓別人的意見,那不是極其荒謬嗎?」林冠甫 批駁,連儂牆是保護人權的留言場域,歡迎每個 人盡量運用,「但更應該思考,到底有沒有理解 台灣人、香港人、澳門人等很多的朋友,在這邊 貼連儂牆的用意。」他認為,如果缺乏對話、只 是一味謾罵,則顯得可惜。 「這一大面的牆其實很震撼,給我們被撐住的感 覺,」Z解釋,即使牆上有各種不同立場的留言, 一方面能夠活絡校園裡的討論與思考,一方面能 把大家的聲音具象化,也給予了自己相當程度的 心理支持。


得到900多位學生支持。

位於台南市的國立成功大學,則有校園空間命名 的爭議與討論。成大於102年進行校園改建,將成 功、勝利兩校區之間圍牆拆除,拆除後的空地形 成一個廣場。學務處委由學生社團聯合會辦理廣 場名稱網路投票,在學生及教職員3800餘人中, 「南榕廣場」一名獲得971票的最高票。 然而,成大校方以校園應恪遵政治中立,及空間 命名另有規定為由,於103年1月15日的校務會議 取消廣場命名,引發學生不滿。4月7日,成大異 議性社團零貳社將印有「南榕廣場」字樣及鄭南 榕照片的立牌,綁在大學路的號誌燈柱上,並自 行舉辦揭牌儀式,兩天後被校方拆除。 「南榕」的命名意象,除了源於成大位於台灣南 部,及校內有知名榕樹地標外,更有意紀念校友 鄭南榕為言論自由奮鬥的精神。事隔五年,適逢 言論自由日30周年,成大學生會及零貳社等數名 代表,發起「難容南榕:南榕廣場正名連署」,

108年3月27日,內政部與成大共同舉辦言論自 由研討會,學生於觀眾席舉著「正名南榕廣場」 的大字報,進行無聲的陳抗。「這顯然是非常荒 謬的,」成大前學生會長陳佑維無奈道:「學校 大方承認鄭南榕是校友,打著他的名義舉辦研討 會,卻忽略南榕廣場這個議題。」 可惜的是,第二次行動仍然無疾而終。「我們原 先就沒有要走體制內的提案方式。」陳佑維表 示,由於102年此事在校務會議已胎死腹中,因 此,提交這次行動的連署書,僅為給校方壓力。 陳佑維也補充,雖然在校方的正式名稱裡,該 廣場仍然沒有名字,但在102年事發之後,所有 學生都將那裡稱作「南榕廣場」,他自信地說: 「這是這場運動實質上最成功的一點,它在體制 外、所謂的庶民文化裡取得了勝利。」 「我們是誰、我們怎麼認知,決定我們的空間叫 什麼。」陳佑維認為,空間的名稱不僅僅只是名 字,還是意識形態及居民認同的延伸。

13


∣Issue

我們營造新的校園空間, 同時也塑造學生作為主體的想像。 ̶​̶楊翠

14


尋找空間多元價值 仍須持續對話 「空間之於政治,對我來說不是掛勾不掛勾的問 題,而是空間本身就是政治的一部份。」黃舒楣 解釋,當台灣人談到「認同政治」,都會先想到 國族認同或省籍認同,然而,人們的成長環境其 實也與認同息息相關。 「生活經驗裡的地景會形成特定記憶,而這些記 憶會影響認同,」黃舒楣舉例,外省第三代常 有和長輩相異的認同,是由於其成長的空間經驗 已十分迥異,「空間和環境會影響自我認同的形 塑。」 黃舒楣認為,學校作為教育與學術活動的場域, 比起城市中的空間或街道,其核心意義更清晰。 校園公共空間的樣貌,其實關乎於大學的自我定 位、展現歷史的方式,而這些都仍須回歸到校內 師生的討論。 林冠甫呼籲,為了讓校園建築、銅像的歷史脈絡 能被理解,政大應成立專門單位,主動發起討論 或以課程的方式推動。「不是要求學校告訴大家 要拆,」他強調,首要之務就是讓想像與對話進 行。楊翠也鼓勵校園自主發起對話機制,「我們

營造新的校園空間,同時也塑造了學生作為主體 的想像。」 「這個時代的學生該相信他們是主體。」楊翠說 道,當學生由下而上發起討論,一定會有反對的 聲音出現、無法被理解,「但我也認為很多事情 不一定要一次到位,第一重要的就是溝通跟對 話。」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對話一旦開展,就已 經產生意義。 楊翠更強調,「威權象徵絕對不能簡化為『拆或 不拆』二元對立的議題,這並不助於轉型正義的 論述。」從討論中看見不同意見根深蒂固之處, 方能找到實踐路徑的困難。 「政大是一所頂尖的人文大學,師生在校園裡學 習、授課或討論,背後反映的就是自由開放、尊 重人權的核心價值。」曾士榮說道。 除了回望前人積累的步伐,多加意識並重審當代 校園空間價值,也是當今政大面對的課題之一。 當對話得以開展、相互理解,可塑而彈性的大學 校園,方能隨著時代反映多元價值。

15


∣Culture

用實力說話的運動場 女性球員奮勇向前 政大女性運動代表隊的球員們,散發著朝氣與活力,在球場上 大汗淋漓地奔跑著。排球、羽球、棒球等多項運動,已不再是 男性的專利,但由生理性別不同所衍生出的種種難題,是否會 成為女性運動員們在場上的阻礙?運動場上是否又曾出現哪些 不平等的現象?現在,《學聲》將帶您一探政大體育館中的性 平大小事,瞭解女性運動員們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

記者/黃韋筑、林子芸、徐平、李宜恬 編輯/詹和臻、廖翊帆 攝影/林亭、李瑩瑩、李怡嫻

16


17


∣Culture

18


(由左至右依序為)周鈺潔、洪雅雯、王雅慧

(由左至右依序為)陳心喻、胡宇鈞、邱竹銥

19


∣Culture

衝鋒陷陣的絆腳石:生理差距成場上阻礙

年三月,政大雄鷹籃球隊在大專院校籃球 運動聯賽(UBA)拿下公開一級第五名的佳 績,成功引起校內師生熱烈的討論、關注,但若 將時間倒回2017年,當年政大校女排取得公開二 級冠軍,成功拿下晉級門票,成為校內首支晉升 公開一級的女性運動代表隊,這樣傑出的表現卻 少有人注意,其中的落差令人納悶。 此外,將視線轉向運動場,發現在政大數量豐富 的運動代表隊中,僅籃球、羽球、桌球、網球、 排球等五個項目,設有全女性的運動代表隊。因 此,這次我們將聚焦於政大的女性運動員,分享 她們在球場上揮灑青春的故事。 一般而言,正式的運動競賽為求公平,在賽制設 計上一開始就會劃分量級,並區分為男子組和女 子組,但在特定情境下男女同框,女性選手在場 上與同量級的男性選手抗衡,常因明顯感受到彼 此在體型、力氣與速度等方面的落差,而陷入苦 戰,那麼,在「生理差距」這一主題上,政大的 女球員們的詮釋與感受又是如何呢?

在政大體育館內,校女排球員們踩著穩定的步 伐,奮力地揮舞雙臂。紮著波浪捲髮、目光炯炯 有神的洪雅雯,笑著提起男女的生理差別:「他 們(男球員)都長很高。」同為校女排球員的王 雅慧接著談道:「也跳很高,反應也比較快。」 有著十年以上排球資歷的她,理所當然地說著。 除了清楚可見的身高差距,校女羽球員陳心喻認 為,「力氣」也有很大的不同,「主要還是臂力 比較不夠。」心理系系棒少數的女性棒球員陳筱 勻憶起之前系壘比賽時,遇到一位沒有接受過棒 球訓練的男生,「他一揮,那個球就直接飛出去 超遠,就是有些差異所在。」當時的陳筱勻內心 震驚不已,看著這位還只是棒球生手的男同學, 她覺得好像自己再怎麼努力,都難以企及他的高 度。 「還有速度啊,一定都有差。」校女羽球員胡宇 鈞快速地說道,撇除身高與力量,速度也是影響 比賽結果的關鍵,前桌球國手、統計二溫睿玲分 享:「男生腳比較長可以一步跨台,我就要跑個 兩步。」直覺的反應、無庸置疑的語氣,可見「 生理差距」是從事各種球類的女性運動員們一直 以來最深刻的體會。

20


有時男球員可能會因為不信任女隊友的能力,頻 繁去幫對方接球,「男生在旁邊,他就會一直想 要主動幫你接,他們會覺得你不行。」校女排球 員周鈺潔有些不耐地說。對此,洪雅雯則回應: 「應該沒有到輕視那麼誇張。」不過面對男球員 好意的幫助,仍然讓她們感覺煩躁,「就會覺得 那你幹嘛不相信我?」王雅慧直截了當地說,眼 神散發著不滿。 有別於校女排球員單純不被男隊友信任的情景, 校女羽球員則曾切身體會來自男球員的輕視。陳 心喻分享,在校外零打場練習時,由於現場民眾 多是付費前來運動,因此多數人希望對打時可以 球來球往,但男女身高、速度上的不同,常出現 男對手對女球員感到不耐煩的情況。「他就是會 表現出不開心,就很不認真的感覺。」陳心喻無 奈嘆道。 此外,羽球場上常用來突襲對手的「婊球」,也 經常讓女性陷入弱勢的境地,男球員憑藉臂力優 勢,可以多次將球打到對手場域的邊際線,而女 性在往後接球時,容易因此失去重心。胡宇鈞回 想她在校外體育館打球的經歷,有些不平地說: 「男生就會特別去婊女生球,因為比較矮。」零 打場上男性對手輕蔑的態度,以及頻繁的殺球,

即使令人氣餒,校女羽球員們仍選擇在球場上默 默堅持。 不過,身為女性運動員,在面對被輕視,或技不 如人的經驗時,仍不免有陷入低潮的時候。在男 女混合比賽的棒球隊裡,陳筱勻偶爾會感到無 力,她坦言:「當我表現得不好的時候,會特別 告訴自己,反正我是女生,能力沒有那麼好自然 比較打不到。」生理差距的衝擊曾讓她渴望能在 全女性的隊伍中打球,「我也有想過如果有女生 球隊可以打,我才不要待在這,我覺得這是Level 差距很大的感覺。」當委屈感襲來時,陳筱勻不 自覺地以女性的身分來安慰自己。 身為前桌球國手的溫睿玲在職業比賽中也常感到 力不從心,她嘆道:「打男女混打的時候會有點 無力感,就是覺得我怎麼都打不死他。」 不論是哪種球類運動,在球場上勇往直前的女性 運動員們,皆對男女身體上的差距有深刻體會, 從身高、力量到速度的不同,她們早已司空見 慣。而這些生理差異,也是常造成女性被男球員 輕視、不信任的主要原因,對此,球員們抑或積 極面對,抑或失望氣餒,卻仍希冀能透過努力, 在球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一般稱為跨步,移位幅度

若想和校外球館內已季繳費

又高又遠的長球,常用來突

大,近抬快攻打法的選手較

或月繳費的隊伍一起打球,

擊使人偏離重心。

常運用這種步法對付離身體

則需按次付費給該隊伍。

稍遠的來球。

21


∣Culture

不同特性的球類運動,皆需克服相對應的生理差 距,隨著運動不再是男性的專利,體壇上可見越 來越多女性運動員們優異的表現。不過在臺灣, 發展最久也最受矚目的體育項目 棒球,卻鮮 少有女性球員的身影。臺灣首位女性棒球裁判劉 柏君認為,臺灣棒球發跡於日本殖民時期,受到 當時傳統性別刻板印象影響,這項運動長期由男 性所主導,但她發現:「日本現在女子棒球其實 已經發展得很好,甚至有女子職棒。」然而臺灣 女子棒球無論人數、資源,都仍與男子棒球存在 著差距。

政大校棒指導老師王清欉直指棒球與其他球類的 差別:「棒球速度比較快,很危險,男生可能就 比較適合。」劉柏君則表示,由於棒球對裝備、 場地的要求較高,比賽又有組隊人數限制,因此 「門檻比較高,不像籃球有一顆球就能打了。」 再加上目前臺灣棒球場域中的男性球員數量遠大 於女性,「女生會認為那不是我的運動。」她略 顯無奈地說。 心理系系棒球員陳筱勻分享,在她的棒球生涯 中,雖然並無經歷強烈的性別歧視,卻時常感 受到球場上隱藏著許多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她提 及,不少以男性為主的運動隊伍,在招新時常會 註明「也歡迎女生來當球經哦!」,但她認為球

22


員、球經的身分本無性別限制,「女生也可以當 球員啊!」於是,她曾連續兩年向政大校棒球員 反映,請他們更改用詞,校棒也立即調整文稿。 除了球隊招新時習慣將女性認定為只能擔當球經 的角色之外,在2018年政大系際盃棒球比賽中, 當時的棒球轉播組更策劃了一項系列報導 「場邊嬌點」,專門採訪現場的女觀眾、女球 經。陳筱勻憶起當時看到企劃時的心情:「難道 女生只能以這種方式在球場上被看見嗎?」雖然 從事棒球運動的女性人數相對少,但她不希望大 家一想到棒球,就下意識地認為女生只能是場邊 的啦啦隊或觀眾。 女性不只難以「球員」的身分被認可,連考取、 擔任無特殊性別限制的棒球裁判也困難重重。從 小喜歡和父親一起看棒球的劉柏君,自小學起就 曾以球員、志工、中華隊翻譯等多重身分,活躍 於棒球領域中。2006年她決定報考棒球C級裁判講 習,卻屢屢遭主辦方勸退,主辦方工作人員甚至 對她說:「就算考過了也不會有人讓你去實習! 」儘管氣憤,她仍不願放棄報考機會。 即使劉柏君成功克服種種質疑,成為臺灣第一位 女性棒球裁判.但在她執法初期仍遇諸多惡意, 她舉例道:「會被說那個女生坐過的椅子我不想 坐,或妳是女生不能碰球。」

心理系系棒球員陳筱勻在比賽中拚搏,揮棒、跑壘, 盡力抓住每個獲勝的機會。圖/陳筱勻提供

23


∣Culture

棒球不僅是臺灣的國球,也是國內唯一的職業運 動項目,多年來職業棒球隊湧入大量資源贊助, 如經費、設備等;臺灣青棒、少棒比賽也維持良 好發展。然而「女子棒球」卻多年不受重視。 「基本上女子棒球隊現在運作都是靠自己啦。」 劉柏君直言女子棒球的現況,因社會關注度較 低,導致女子棒球隊長期缺乏資金,球員必須自 主募款,甚至自掏腰包解決球隊相關支出。資源 如此短缺的情況下,不但不利於球員能力的訓 練,也進而影響比賽中她們所展現的實力。雖然 女子棒球從2001年世界盃引發棒球熱潮以來,陸 續發展了十餘年,卻依然遲遲無法走出無穩定資 金注入的困境。 劉柏君推廣女子棒球多年,回顧一路走來的成 效:「我是覺得開始有一些關注,但是還有很長 的距離,因為現在女性的棒球人口還不夠多。」 為了增加女性從事棒球運動的人數,她曾於2017 年和台北市政府協商,由市府撥款,舉辦女子少 棒體驗營等活動,提供更多女學生接觸棒球的機 會,「希望可以把這個環境弄得更友善的話,這 個運動人口就會增加。」

24

反觀政大校園中女子棒球的推行,由於曾有學生 在課間被棒球打到受傷,導致棒球課程全面停 開,但過去棒球課自開課起,即訂下了「不收女 生」的規定,王清欉解釋主要怕產生安全問題。 對此,陳筱勻建議:「如果學校能提供類似初 級體驗的體育課,那麼想打棒球的女生會不會 變多?」王清欉便回應,未來若重新開設棒球課 程,可能會考慮是否調整為男女合班。此外,劉 柏君也呼籲,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可以成立 女子組,「一方面可以達到推廣的意義,女生也 可以展現她有的球技。」 女子棒球發展至今,仍受到主流社會先入為主的 觀念影響,棒球被認為是較適合男性的運動,「 (推廣女子棒球)最主要的困難是大家會覺得沒 必要,會說啊又沒有女生在打棒球。」劉柏君談 及,社會的刻板印象可能間接導致女子棒球沒有 足夠資源充分發展,而在缺乏經費、設備與場地 的瓶頸下,女性棒球員也因此難以獲得嶄露頭角 的機會,長久下來,女性在棒球場域中依然難以 打破刻板印象築起的高牆。


臺灣棒球受發展脈絡、球類特性,及長久以來的 社會氛圍等多重因素影響,造成今日場上多由男 性稱霸,女性棲身場邊或場外的局面;然而,在 目前仍由男性主導的棒球場上,女性若不甘被定 型為球經、球迷的角色,並試圖以球員、裁判等 專業身分踏入球場,往往會因挑戰了該領域的傳 統價值,而觸動社會性別刻板印象的敏感神經。

子組競賽,關注度普遍無法與男子組相提並論。

「是真的,女生比賽普遍沒那麼好看。」校女排 洪雅雯不以為意地笑著,繪聲描述起過去看球 賽,第一場是男生,下一場換女生觀眾走光的經 驗,並帶出在這背後,由於多數人認為,女性選 手先天生理條件較弱勢,相比男性更難在講求力 量、速度的競技型運動中,做出好的發揮,也因 此在同級別的賽事中,被認為「較不精彩」的女

「以同量級的選手來看,(女生)有些先天 的能力……一些體能的差異……」王清欉仔 細措辭後,謹慎地說:「是比較不足啦。」 他解釋,因為棒、壘球的規則本身就不同,快 速壘球需要跑的距離較短,在考量女性生理條 件的情況下,他認為,如果是在同一個場地下 進行,女生打壘球的精彩度,會比打棒球高。

然而,放在高度性別化的棒球運動裡,「女子賽 事較不精彩?」的辯證,除了男女先天的生理差 異,還須延伸出更繁複的討論。從體壇現階段的 狀況來看,男生較常打棒球,而女生則比較常打 壘球。兩者雖然大致上相似,但棒球的劇烈程度 和技術難度都高於壘球,因此部分比賽細節, 如:競賽規則、場地規格和比賽局數等,略有不 同。

校女羽邱竹銥奮力地揮舞著球拍。圖/林亭攝

25


∣Culture

但針對「女子棒球隊在臺灣發展受挫,可能是因 女生組賽事較男子組不精彩」的說法,劉柏君 不甚認同地反駁道:「精彩度並非棒球運動裡唯 一的重點。」她也反問,如果依此標準,全世界 只有大聯盟有資格打棒球,政大體育社團打不贏 別校、打得不夠精彩,就必須收掉嗎?她強調: 「不能以他(選手)表現的好壞,作為拒絕他參 與、否定他對這項運動熱忱的理由。」 不過礙於學界始終缺乏「賽事精彩度與先天生理 關聯性」的研究,無法進一步驗證類似說法的真 實性;然而,將賽事精彩度歸因先天生理,並以 此合理化「女子體育賽事較不受觀眾青睞」的說 法,無形中強調了「性別」對選手的影響,但其 他潛在的結構問題,如:「國內至今沒有甲級女 子組棒球比賽;在特定運動項目中,性別會影響 一個人能否在場上以專業身分被認可。」卻一直 未得到充分討論與解釋。

「女子賽事較不精彩」是運動場上常見的性別刻 板印象,而在體育相關的討論中也存在放大性別 影響力、略過結構問題不談的痕跡。若以性別研 究的角度來看,新聞系副教授康庭瑜指出,性別 刻板印象的產生和固化,是因為人過於相信大現 象、整體性的描述,所以在實際碰到個體時,常 忽略考量他真實的狀況。 康庭瑜舉例,一般人普遍認為,男性擅長知識交 換,女性擅長情感辨認,「但這只是一個性別的 平均得分。」假設今天有一份工作需要情感溝 通,若面試者抱有上述對「男女擅長能力」的既 定印象,在評選適任工作者時,便容易直接認定 「男性不適任」或「女性一定比男性適任」,康

在體育館內,可以看到校女排洪雅雯專注地練習托球。圖/李瑩瑩攝

26


庭瑜認為這兩種結論都是荒謬的,「因為很可能 在所有應徵者中,最會情感溝通的是男生。」 康庭瑜接著點出,「常識」裡往往藏著陷阱,會 誘使人做出不精確的判斷。「像『女生體能一定 不如男生』就是一個粗糙的說法。」她解釋,在 預測體能狀況、運動能力或任何其他技能時,需 考慮的因素很多,如:年齡、身高、肌肉強度、 基因等,「性別」只是其中一個變項,只以一個 變項推論結果不一定準確,因此她內斂地表示, 「女生體能一定不如男生」的說法,「過度強 調了性別的預測能力,在科學上是不精確的。」 此外,性別刻板的眼光也並非全都來自外界。 前桌球國手溫睿玲回憶在全女隊受訓時,觀察 到相比男性選手,女性選手似乎更需要被照顧 到情緒。她表示,面對賽前的高壓很容易發生 情緒崩潰,「女生練一練就開始哭,教練可能 要特別安慰她,但男生好像比較能壓抑情緒 繼續狂練。」她提及,或許是因為「男生比 較偏向處理事情,而女生比較會鑽牛角尖。」 然而,同樣是全女隊的環境,校女籃教練鍾忻 宸卻有不一樣的解讀。在擔任校女籃教練前, 曾帶過政大雄鷹的他指出,球員情緒是否需要 被照顧,主要還是看球員的個性。他溫溫地解 釋,其實男女球員都有個性細膩和不拘小節的

類型,「比例上男生可能大剌剌的多一點, 但也只是比例,實際帶隊都需要去注意(球 員情緒)這塊。」語畢他認真地說:「都是要 花時間慢慢了解他,才不會跟選手有隔閡。」 從球員、教練的親身經歷,可以發現性別對人的 影響力常被過度放大,除了可能造成不精確的判 斷外,在部分情境中,「性別」也可能成為導致 待遇不平等的元兇。以棒球為例,傳統上由男性 主導,長期以場外身分參與棒球的女性,試圖轉 換身分為場上球員、裁判時,「有時候也不是惡 意,但因為妳(女性)在裡面是少數,他們會不知 道怎麼面對妳。」劉柏君指出,棒球圈對女性的 不友善,可能是因為不存在先例,不知道如何看 待女性突然的身分轉換,可能下意識衍生出不信 任女性在場上的專業,或以「性別」為由將女性 排除在外等問題。 回歸根本,刻板印象原先都是被社會所認可的 「常識」,然而以「工作性別化」的例子做引, 康庭瑜指出:「人對『哪個性別擅長什麼』的想 像太單一了。」有時候人對從事一個職業需要什 麼能力的想像,本身就是性別刻板印象,「被傳 統性別定位框限住,較難想像別的能力在那個職 業裡也適用。」而僵化性別常識對個人造成的困 境,在球場與職場中皆屬同理,一旦矯枉過正, 便容易成為框限住人的想像、限縮對彼此的理解 的「性別刻板印象」。

27


∣Culture

28


凡是人皆無法自外於「性別」的種種,面對性別 刻板印象戳弄,除了叫屈,更重要的或許是充分 理解自身處境、調整心態以及對現況做出回應。 女性選手偶爾會為生理差距感到灰心,對此,校 女羽教練楊瑞珠回應:「每個選手特色不同,不 是說一定怎樣就比較好;選手要去想:『怎麼在 場上把特色發揮出來』。」她也認為,如果可以 試著用更樂觀的心態重塑自我價值,就不需要因 性別而妄自菲薄。 說起剛加入心理系系棒的自己,陳筱勻有些不好 意思,因為觀摩、比較的對象都是男性,她坦言 體能差異曾令她自卑,久了也變成消極練習的藉 口。但回顧過去幾年,「明明其他球員在比賽 時,從沒因為我是女生而輕視或禮讓,」講到這 她忽然抬起頭,在鼓舞之外,不無幾分自嘲意味 地說:「根本沒什麼好看不起自己的啊!」 校女羽球員陳心喻提起剛摸羽球的頭幾年,常在 零打場上感受到對手輕蔑的態度,但秉持「被看 輕那就看回去」的精神,她在悲憤中擰出力量, 說出「想要給他好看!」的語氣堅定自信,但也 不忘保持客觀的心,「要跳脫出那個委屈感,如 果太執著於『對方為什麼對我不公平』,就沒辦 法追隨你真正想要的東西。」

同為校女羽球員,邱竹銥回憶第一年在場上給學 長揹,到第三年卻換她揹人的改變,有些感動地 說:「每一年的進步自己看得到。」隨後,像要 為自己總結這幾年在場上所學到的,她真誠道, 在場上不可以有「男生應該讓自己」的心態,「 慢慢來,有天對方主動來擊掌、跟你說good或謝 謝,這就是妳的成長。」 「就像我的生命一樣啊。」講起最愛的棒球,劉 柏君的語氣是醺醺然的陶醉,談到國中想成為球 員,被師長以「妳是女生所以不行」為由拒絕的 經驗,她沒有顯露出太多感傷或遺憾,「那時候 就是接受,也沒想太多。」而在更認識性別議題 後,當年的不合理待遇也沒有使她懊惱,反而更 加堅定她對棒球的喜愛,「從沒想過放棄,因為 那時候已經放棄過一次了。」她溫柔說道,性別 平等,本就不是要追求什麼都跟男生一樣。「女 孩子有時候不要太自我設限,妳也可以去爭取看 看。」 人是一種「性」的存在,這無可否認,「但同時 也是很多其他的存在,像情感、專業表現等等」 康庭瑜所言,切中球員們的心境,縱使挫折但不 氣餒,她們銘記自己喜歡運動的初心,在幽谷中 蓄積能量、持續成長,待「性別魔/婊球」再次 飛向自己,她們將閃亮回擊。

29


∣Gallery

記「疫」猶新──防

30


防疫時期校園百態 疫情籠罩,校園的各個空間拉上了名為防疫措施的封條,從校門、院館到圖書館及 宿舍,不只景物與以往有異,通勤時或在教室中也可以觀察到,人與人的互動正悄 無聲息地變化著。熟悉的校園畫面漸漸地改變面貌,《學聲》就此用鏡頭捕捉每一 個片刻,留存一幀幀只屬於現在的相片。 記者/林立雅、游九思 攝影/張愷丰、陳重宇、趙姿涵 編輯/陳子瑜 特別銘謝/邱海鳴

31


∣Gallery

2

月新冠疫情爆發,從一開始的超商口罩被搶購一空, 到之後的口罩實名制上路致使藥局門庭若市。各單位 為了防疫,陸續推出相關防疫政策。而大專院校為防範疫 情,紛紛延後開學。但開學後,學生們仍須踏出家門,面 對因疫情而起的改變。

32


配合防疫,公車也實施強制戴口罩的政策。圖/邱海鳴攝

通勤 疫情越顯嚴重,街上愈來愈多人戴上口罩,公 車、捷運如今更強制規定必須全程配戴口罩,但 大眾運輸工具仍存在一定風險,而非住宿生無可 避免地必須日日面對。 「幾乎沒有人碰扶手,要碰也會把衣服拉起來、 隔著一層衣服。」民族一劉昱邵一邊示範如何隔 著衣服碰觸扶手,一邊描述通勤時間在捷運上觀 察到的景象,「以往(即使)過了巔峰時間,我 從港墘要搭到大安才有位置坐,但現在隔一站就 有位置坐。」他補充道。為疫情所憂,人們開始 減少待在密閉空間、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搭車 人數因而大幅減少。

33


∣Gallery 配合防疫,學校採取單一出入口的管制。圖/邱海鳴攝

校門 下了公車,就來到校園防疫戰的第一道關卡:校 門。而剛開學時校門口一如往昔,難以察覺校園 因疫情的改變,「那時候給人還沒完全準備好的 感覺。」傳院一孫瑀謙說。開學第一週時,校方 並未於校門口量測體溫,而是在四維堂前設置體 溫站,待學生自行前去量測,僅此便讓不少學生 認為,學校尚未規劃出完善的防疫政策卻匆匆開 學。 為加強防疫管控,在開學一週後,校方開始於正 門和麥側為每位學生量測體溫。「證件拿出來、 帽子摘下來喔……」一入校即可聽見身穿藍色制 服的駐警隊人員提醒學生們。「覺得駐警隊的叔 叔阿姨比較辛苦,現在常常都要站一整天」中文

34

一馬同學(化名)說。特殊時期使得駐警隊人員 一天常要站立12小時;不過,駐警隊阿姨並無怨 言,在炎熱的天氣,語帶關心地叮嚀同學多喝水 後,以一句「同學們很配合啦!」微笑帶過。 不只駐警隊需長時間站立,接近上課時間,學生 也需花費一定時間排隊。孫瑀謙指出排隊人潮雖 會延遲進入學校的速度,「有點小麻煩,但至少 可以把有點發燒跡象的人擋在外面。」然而到了 晚間,「封了側門,但是(正)門口也沒有在量 體溫,做了一沒有做二。」孫瑀謙指出校方許多 防疫政策做得並不完整,有許多漏洞。不過,因 應疫情升溫,總務處也已延長正門、麥側及東側 門的體溫量測時間。


學生課後紛紛離去,何時台灣也能走出疫情出口?圖/邱海鳴攝

學生魚貫進入綜院量測體溫。圖/陳重宇攝

35


∣Gallery

疫情升溫,課堂多採遠距進行授課。圖/邱海鳴攝

不比校門或院館出入口,人群流動速度快、空間 也相對開放,課堂中,許多學生必須在同一教室 待上數個小時,一度引起學生議論。雖教務處近 期要求,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課堂須全程配戴口 罩,卻仍難消除師生擔憂。 「學校的環境沒有很通風,每個人都想脫(口 罩)又不敢脫,在那邊ㄍㄧㄥ,大家都愈來愈難 受。」劉昱邵有些無奈地形容現在上課的情形。 孫瑀謙則稱很多老師為拉開學生之間距離,會換

36

至空間較大的教室,「雖然不知道有沒有實際幫 助,但心理方面也比較安心。」 在人擠人的教室中,疫情帶來不小的恐懼與擔 憂,也因此,人人各個變得謹小慎微,生怕一有 疏漏便被病毒鑽了漏洞。「他(友人)經常和我 說為什麼你手都直接摸臉口鼻,沒有洗手就直接 摸這樣很容易出事。」法律四張德威描述同學提 醒他的模樣,且稱同學不斷清潔桌子和口罩,不 出四天便會用完一瓶50到150毫升的酒精。同時,


教室 孫瑀謙則觀察到,有些人從早到晚都沒有戴口 罩,令她有些擔心。 疫情當前,人人都盡其所能地在教室內保持社交 距離,讓課堂互動及授課方式有所改變,「請同 學座位和我保持兩行距離是我的要求。」新聞系 教授方念萱正色地稱道,除此之外,她也表示, 為配合陸生需求,碩博班課程會以台生在班上 課、陸生視訊的形式進行。

部分學科基於防疫考量,開始實施遠距教學。 圖/張愷丰攝

但遠距教學相比實體上課,總是「比較少互動, 也比較容易不專心。」地政三董主心談起使用 google hangout meet遠距上課的經驗,師生互 不見彼此,少了臨場的互動,學生更無法即時發 問,大大影響上課品質。董主心也笑著提到遠距 上課時發生的小插曲,「發生斷線但老師不知 道,」後來經由同學打電話告知,老師才發現自 己對著無人的遠端說了許久。

學期初學校暫停使用大教室的政策,導致諸多課程人數溢出,學生被迫站在教室之外上課。圖/邱海鳴攝

37


∣Gallery

以往下課後,學生們紛紛前往圖書館休息,或預 習、複習課業。中午過後總是有著許多身影的綜 院圖書館(以下簡稱綜圖),如今座位區的椅子 被全數抬上桌面,空蕩蕩的地面讓圖書館顯得更 加冷清。 各圖書館為應對疫情做出許多調整,校方表明經 教育部視察,綜圖為高度密閉空間,因此完全禁 止滯留館內。「但卻容許工作人員、清潔人員還 有其他讀者進去借書,代表它其實能忍受一定的 人數在裡面。」法律四張德威認為圖書館進出口 的閘門其實就可以做到流量管制還有人事管制, 綜圖的開放方式讓他難以接受。 另外,校方表示為降低人員接觸的機會和時間, 因此夜間不開放中正圖書館地下室,但張德威質 疑:「晚上12點到早上8點之間根本不會有什麼 人。」且校方稱將於夜間進行打掃,「實際上打 掃的時間是早上8點,工作人員來之後。」張德威 覺得校方提出的理由不夠充分。

因防疫度禁止開放內閱,綜圖館內將椅子倒置在桌上。 圖/陳重宇攝

38


期中考前,在圖書館讀書的學生戴口罩保護自己。圖/陳重宇攝

39


∣Gallery

除教室和圖書館外,宿舍內因人數眾多,且又為 密閉空間,在防疫期間難免引起群聚感染的疑 慮,孫瑀謙說起開學時,家人因憂心學校環境, 希望她不要住宿。「這種情況被家人一講覺得 好像也是有點危險。」對宿舍環境有所顧慮的孫 瑀謙,開學後有一段時間都以每天通勤的方式上 學。 馬同學也認為針對宿舍防疫的措施,確實做得不 夠完善,「它(學校)把側門封住、希望我們從 正門進去,然後自行量測體溫。」但她表示:「 大家都直接走進去(不會自行量體溫)。」孫瑀 謙也指出:「只開放一個門出入,但有人從裡面 幫你開門就一樣可以進去,或說要杜絕訪客也沒 做到,很多人有看到外人在裡面。」 「只有少部分的同學宿舍會消毒,大家還是蠻自 在地坐在交誼廳。」馬同學覺得大家回宿舍反 而放下戒心,幾乎不會戴上口罩。「我上禮拜感 冒,戴著口罩、坐在交誼廳吹頭髮,就是被當作 奇怪的人。」她以自己的經歷,說明不少舍友較 無防疫意識,不懈防疫的同學甚至會遭側目。

40


宿舍 莊外宿舍內同學量測體溫。圖/陳重宇攝

41


∣Gallery

對正就讀大學的學生們而言,是有記憶 以來第一次經歷如此大規模的疾病流 行,防疫氛圍倏忽擴散至,將人們裹得 密不透風。疾病打破了原先安穩的日 常,甚至攪亂了生涯規劃,激起各種的 情緒。 這並不是個輕鬆快樂的時期,但在嚴峻 的情形下,駐警隊的辛勞、朋友間的叮 嚀與關心……這些原本不起眼的小事, 反倒顯得異常難能可貴;於是我們期勉 自己能夠記得,彼此是如何一起構造防 疫時期的生活方式、如何對抗疫情,以 及如何互相幫助與陪伴。

42


特別獻映

愛在瘟疫蔓延時 MRT

沒戴口罩會罰錢!

好險好險

忘記帶口罩了!

給!口罩!

要來不及了嗚嗚嗚......

儘管在人人自危的境況中,仍有人願意向周遭施以援手。 和周圍正在發生的種種相比,或許這種溫暖的時刻才是真正能在心中定格到很久以後的。 43


總編輯  李宜恬  副總編輯 許靜之 攝影主任 林 亭 記者

李昀璇 郭宇璇 邱芮盈 游九思

林立雅 黃韋筑 林子芸 徐 平    編輯 甄

攝影

珞 廖翊帆 詹和臻 陳子瑜

趙姿涵 李瑩瑩 陳重宇 張愷丰 李怡嫻  特別銘謝

林昱辰 邱海鳴 孫晨哲 出版 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

粉絲專頁

官方網站


3


Issue 校園該說誰的故事? 褪去包袱 舊空間新詮釋的可能

Culture 用實力說話的運動場 女性球員奮勇向前

Gallery 記「疫」猶新 防疫時期校園百態

NO. 31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