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的話
這時代需要真理 這時代需要真理
我們該如何描述當今的時代呢?如果從 2023 年各國選出的代表字來看,經濟壓力、通貨膨 脹、物資需求、國際危機、復甦重振、娛樂運 動等,都是當今許多國家和人民的關注點。在 挑選去年的年度字時,澳大利亞提出了 Matilda(澳洲女足球隊的別名) 字,代表 這樂天派國對運動的鍾情,德國選出了 Krisenmodus (危機模式),代表典型德國 人的高危意識。中國評出了「振」字,日本選 出了「稅」字,台灣提出了「缺」字,馬來西 亞挑了「貴」字,各國雖有自身不同的選字過 程、焦點導向和歷史經歷,不能完全平行做出 對比,但不知是否可以從這些年度字裡 瞥亞 洲人對經濟處境的敏感。
雖然不同的民情國事使各界對2023年的回憶 有異,但是在許多不同中有 個非常有趣的相 似點,就是對「人工智能」(AI)的關注。中
國列出ChatGPT為其2023年的國際詞,澳大 利亞最權威的《麥格理辭典》(Macquarie Dictionary)人民投票和在加拿大被廣泛使用 的《柯林斯辭典》(CollinsDictionary)都 選了AI「人工智能」為年度詞。另外,英國的 《劍橋辭典》(CambridgeDictionary)和 美國的《韋氏辭典》(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所列的年度詞都與「人工智 能」有關。[1]
在市場上,「人工智能」相關的產品百花齊 放。在學術界,AI或ChatGPT更是教育機構進 行大量投資、研發和培訓的內容。
ChristianityToday 於去年10月更推出了 篇 文章提到「人工智能會塑造你的靈魂」( “AI willshapeyoursoul”)。[2] 我們開始目睹 人工智能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娛樂方式、工 作方式、學習方式,甚至改變詞彙的定義。去 年11月15日,英國《劍橋辭典》選出的年度字 為 hallucinate(產生幻覺)。此字被兩本不 同的字典選為年度字,強調它所代表的新意: 「電腦幻覺」,指人工智能產生的虛假信息。
[3] 此文報導說「人工智能產生的幻覺已經對現 實世界帶來了影響。 美國 家律師事務所因為 使用ChatGPT進行法律研究,而在法庭上引用 了虛構的案例。」有趣的是,《韋氏辭典》於 11月27日推出的年度詞為 Authentic (真 實)。這是去年許多人在此字典裡查找的字。
《韋氏辭典》的特邀編輯 PeterSokolowski 解釋說:「我們把2023年視為真實性面對危機 的 年。」[4] 借助多種人工智能工具,撒謊行 騙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容易。在過去的 年裡, 人們對許多深度造假的訊息、圖片、視頻的日 益加增感到擔憂。當世人面對許多的假信息 時,就會對真實性更加的看重。隨著科技操縱 現實的能力不斷提高,人們更加渴慕尋找真 相。
主任的話
面對這樣的 個時代,基督徒有什麼特別的信 息?在人們飢渴追尋「真實」的時代,基督的 真理是最佳的解渴聖品。不知道主的門徒們是 否預備好面對這樣的 個時代?當「人工智 能」不斷在積極塑造人的靈魂時,基督徒是否 可以及時並敏銳的回應?你對真理有清楚的認 識嗎?你在傳講真理嗎?
神學教育力求促進信徒對上帝的認識,透過聖 經與時代的互動,反思並整理上帝對這個時代 的信息,削尖信徒對神心意的理解和應用。舊 智能」也能「傳福音」的時代,你能明辨真 理,分別真假嗎?你是否聽見神的呼聲,在這 個巨變及真假難辨的時代傳遞真理、活出真 理?
約的先知信息流露耶和華神對其百姓適時代的 牧養;保羅、彼得、雅各等新約作者為他們的 教會深度思考福音的時代意義和應用,引導門 徒們出世入世做基督門徒。今天我們同樣極度 需要認識神,忠於福音的門徒們認真鑽研聖 經,為教會做深度的思考,好恰當的對這個新 穎的時代傳講福音。
在這個魚目混珠,「人工
[1] https://www.babbel.com/en/magazine/2023-words-of-the-year [2]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2023/october/artificial-intelligence-robots-soul-formation.html [3] https://www.cam.ac.uk/research/news/cambridge-dictionary-names-hallucinate-word-of-the-year-2023。 [4]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2795099/Merriam-Webster-word-year-2023-results-winner-runnerup.html
這時代需要真理
但那空墳卻能證明救主活著? 胡武傑老師
原文知識 讀經的靈魂之窗 洪情霞老師
第一學期 新生入學感言2024
感謝神,讓我能進入神學院接受神學訓練,也感謝牧長和弟兄姐 妹們多年來的鼓勵和代禱。
回想在過去的歲月裡雖然經歷過許多不如意的事,但神的恩典常 伴隨著我。可以服事神是我向神多年來所許的願,願意在學院裡 好好的學習,能夠成為主合用的器皿。
我拿甚麼報答耶和華向我所賜的
切厚恩?我要舉起救恩的杯, 稱揚耶和華的名。(詩116:12-13)
請為新生們獻身的心志感恩, 也為他們專心的學習、教會的 實習、生活的需要、身體的健 康和家庭的支持等代禱。
感謝神的帶領,感謝老師們的鼓勵和幫助,我已經 學習了 年半的課程,在這些課程中,都看到神的 作為。在上歷史課和看書當中,認識了神在歷史中 的作為。這些課程都使我學會反思、可以獨立的思 考,生命得到成長和擴張。
吳得姆 - 教牧學學⼠ (海外⽣)
昨天在神家的服事,今天MST的裝備,明天神國 度的奉獻。在神的帶領下與弟兄姊妹彼此相愛, 互相扶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回應呼召活出 使命, 同跑盡那當跑的路,守住那所信的道, 打勝那美好的仗!向著標竿直跑,為要得著基督 為至寶。
朱雪明 教牧學學⼠
感謝主,能夠進入MST學習裝備,這是 神的恩典。在我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是 基督的愛安慰了我,並把我帶到了 MST。因為基督的信仰讓我有平安的 心,也讓我開始慢慢的適應現在的生活 了。當我重新回到課堂,相信神會給我 充實的學習和生活,求神帶領我走祂所 喜悅的道路,感謝主。
2018年第 次踏進MST至今,2024年又繼續學習,既 是老生又是新生,所學知識只是不及神學海洋的 滴 水。 這裡看到了自己的有限,也感受到神極大的恩典同 在,也獲得了 群為天路奔波的同路人,感謝神給我這 次機會,讓我從零開始學習,重新整頓我的生命 。
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還能重返校園。當我再次踏進校園來面試的時候, 12年前來神學院旁聽的 幕幕浮現在我腦海裡,令我感慨萬千。
感慨上帝在這期間對我的帶領是何等的奇妙,讓我 步步走在祂所命定 的正路中。
相信在未來的學習當中,祂能讓我更多的認識祂,也更多的認識自己。
從聖靈而來最初的感動至今正式就讀,已有幾年之 久,如今我仍會想起那份感動帶來的喜樂。繞了這 麼大圈,回到了感動初次萌發的地方,這都在主的 計劃之中。願日後所走的每 步,都在祢恩手之 下,最終到達祢命定之處。
⾼凱 - 神學學⼠ 洪淑貞 - 神學學⼠(榮譽學位) 許庭瑜 - 學⼠後道學⽂憑
感謝神,讓我能夠進來神學院裝備自己,以前對於神學 院只有滿滿的害怕,總覺得這是準備要當傳道人的事 情,但透過不斷的認識神、經歷神、讀祂的話語,才明 白這是身為基督徒的義務,或者更貼切的應該說,這是 身為 個想認真跟隨神的門徒所應該在乎的事情:裝備 自己成為合乎主用的器皿!感謝神,在神沒有難成的事 情,我相信恩典夠我用,也相信上帝爸爸會引領我走這 條路!
在過去牧會過程中,多數都在輔導知識上進修,這些進修對於 我個人的成長確實很有幫助;不過在這兩三年中我的人生進入 了 個幽谷中,為了讓自己脫離綑鎖,我學習了 些進深禱告
靈修的方法,更加看見自己內在生命的枯乾,我停下了工作, 於是到了澳洲,在這 年中我在休息和學習,還有等待神的帶 領;我雖仍未看清神對我未來的指引,但神帶領了我再進深神 學,這是我人生另 個起步點,我懷著雀躍又戰兢的心情面對 新的學習,也期待著與師長同學建立 份新的友誼和關係。
20年前我對傳福音的同學敬而遠之,10年前我受
洗成為主的子民,現在我蒙召入學深入學習主的 話語。非常感恩,儘管我軟弱過,迷惑過,小信 過,但主的愛始終不離不棄,祂 直在指引我, 陶造我,預備我。我願意追隨主,學習祂的樣 式,走祂領我的路。
⼠ 戴維愛 - 學⼠後
感謝神!感謝老師們、牧長以及家人的支持,我可以繼續神 學的旅程。神
步 步建立我的信心的根基,讓我從對神學 裝備的渴望,到確定奉獻成為主的僕人,都經歷到神對我的 試煉和信實。
雖然前方的道路充滿了挑戰,但我相信神的美 善和信實,我立志願意迎難而上,靠著神剛強壯膽不懼怕, 因為我的神必與我同在。
啟程,向著神所賜的應許之地 出發! 啟程,向著神所指的迦南美地 進發! 雖然在以往的日子,
我曾走過乾旱無水之地,但神早已為我預備了天上的嗎哪; 也曾行過黑暗迷惘的幽谷,卻有耶和華的雲柱火柱為我引航。
(出40:34-38) 如今靠主得勝的我, 將更加剛強壯膽,無愧主恩, 向著神所指示的標竿直跑,再進發!
李勇男 - 學⼠後道學⽂憑
歡迎新講師
洪情霞老師
各位讀者好,非常榮幸能夠加入墨爾 本神學院中文部這個大家庭。部份讀 者對我其實並不陌生,因為過去 年 半我是中文部的客座老師。感謝神學 院的老師、同工和同學們過去 年半 對我的疼愛,給我帶來了很多美好的 回憶。
我來自澳門,祖籍福建,感恩在年紀 還小的時候就認識主,在大學蒙召要 全職服事。神在大學基督徒團契裡面 向我啟示,讓我發現我當時在教會教 導兒童和中學生的時候,我不過像臺 投影機 樣,把手上的教材毫無過濾 的傳遞給他們,其實我根本不懂自己 在教甚麼。我想要對我的服事對象負 責任,更好的教導真理,讓更多的兒 童和青少年在真理中成長。所以在我 進神學院的時候,我以為神學畢業以 後我會回去當個兒童主日學老師或者 青少年團契導師,我從來沒想過自己 會當神學院老師。
我在神學院的最後 年,神呼召我去 宣教。當我在禱告和跟 些宣教機構 聊我在宣教工場可以做甚麼的時候, 些弟兄姊妹鼓勵我考慮做培訓的工 作,於是我才決定讀博。感恩墨神在 我讀博的第二年聯繫我,因此,我這 個主日學老師變成 位神學院老師。
感謝神把你帶到我們當中。我知 道你的博⼠研究已經基本完成 了,接下來你有甚麼計劃嗎?
我為此也花了很多時間禱告。神給我的異象 是:興起新 代能忠心分解及教導神話語的華 人信徒領袖。為此,我盼望在我有限的人生中 可以繼續參與華人神學教育工作,為華人信徒 提供研經(尤其是用希伯來文來研經)的材 料。我也盼望在我的服事當中,有機會鼓勵年 輕的華人信徒興起作主工,讓教會不斷層,能 夠薪火相傳。
胡武傑老師
胡⽼師你好,歡迎你加⼊墨爾本神學院中⽂部。 請你也介紹⼀下⾃⼰,是甚麼讓你⾛上神學教育 的道路?
我來自馬來西亞,在美國就讀大學時歸向主,在美國中部的基督工 人中心受了門徒訓練的裝備,並於大學畢業前獻身做全時間傳道 人。
當時在基督工人中心受裝備的屬靈經歷及成長,使我願意在裝備的事工上服事,得以造就信徒。
蹉跎了二十載,我以約拿式的步伐進入墨爾本神學院修讀道學碩士,期間在華人神學研究中心擔 任研究助理,有機會任教 些短期課程,從中對教學的認識獲益不淺,經老師們的鼓勵和指導, 在道碩課程結束後,進深神學碩士的學習,逐漸進入神學教育事工的領域。為更加有效及全面在 這事工中服事,我計劃在6至12個月內提交報讀博士學位的論文提綱,並能在五年內完成。
講師隨筆
講師隨筆
但那空墳卻能證明
但那空墳卻能證明 救主活著? 救主活著?
《因他活著》這首詩歌中的歌詞「但那空墳卻 能證明救主活著」[1],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也 是復活節期間經常頌唱的詩歌。從耶穌基督復 活的敘事中,這句歌詞「但那空墳卻能證明救 主活著」,是發現空墳墓的婦女們和門徒們的 宣告嗎?讓我們重新回到聖經,從四福音的記 載,看看發現空墳墓的婦女們和門徒們,他們 是如何回應的。
從馬太的記載中[2],婦女們到墳墓時,看到天 使把封著墓口的石頭給滾開了,並且天使告訴 她們被釘的耶穌不在墳墓,已經從死人中復活 了,還邀請她們看看墳墓。
馬太沒有告訴我們 婦女們有沒有去看墳墓的情況,只說出婦女們 又害怕又歡喜的反應,然後去告訴門徒。我們 不知道她們到底有沒有看到空墳墓? 馬太還有記載另 組人對空墳墓的另 種反 應。[3] 看守的兵丁把所經歷的事告訴祭司長, 這 組的人, 方行賄, 方受賄,把空墳墓 的事件,說成門徒將耶穌的屍體偷取,埋沒真 相。空墳墓對無關緊要、不願相信復活、甚至 敵對的人而言,完全沒有任何意義,而且可以 因著任何利益而被扭曲!
馬可和馬太對於婦女們到墳墓所經歷的記 載,沒有太大的差別。然而,馬可的敘述裡 [4],婦女們進了墳墓,是馬太沒有提到的, 而且天使和婦女的對話,不像是在墳墓裡。
反觀,馬可告訴我們與婦女們對話的是 個 穿著白袍在墳墓裡的少年人,內容與馬太大 體上相似,但更重要的是馬可記述婦女們從 墳墓裡出來時,反應是又發抖又驚奇,害怕 到 個程度,連發生甚麼事也不告訴人。在 馬可的敘述裡,空墳墓對婦女們並沒有帶來 耶穌復活的證據。
另 方面,路加對空墳墓的記述[5]要比馬太 和馬可的篇幅多 些,不但有婦女們的反 應,也有門徒們的反應。路加同樣記述了婦 女們進了石頭已從墳墓滾開的墓穴裡,且更 詳細說明她們沒有見到耶穌的身體,而且還 在墓穴裡的二人說完話後想起耶穌的話,更 是把這事告訴了門徒們。從她們的行動中, 我們至少可以說她們相信耶穌復活了,因為 二人的說話使她們想起耶穌的話,並且去傳 述耶穌復活。這不是因為空墳墓的關係,而 是那二人的宣告!
至於那 些聽見婦女們傳述的門徒們,對於婦 女們的話根本不屑 顧。以當時的文化,女人 的供證在法院或公堂是最不被接納的。[6] 所 以,我們看到門徒們把她們的話當成謊言。然 而,好奇的彼得卻跑到墳墓前,往墳墓裡去 看,並沒有進到墳墓裡,看到了細麻布,沒看 到耶穌的遺體就走了,但是心中對所發生的事 感到驚愕。從路加這 段的記敘,當門徒們聽 到關於空墳墓及婦女們遇見的事蹟,當彼得親 眼看到耶穌的遺體不在墳墓裡,這些門徒都不 會認為甚至相信耶穌復活,只當是胡言亂語, 心中驚愕!
約翰對耶穌復活的敘事[7]對比馬太、馬可和路 加的記敘是有些差異的。首先,去到墳墓的只 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其二,她看見封著墓口的 石頭滾開了,就去找彼得和那個門徒,似乎沒 有進到墳墓裡;其三,從她和兩位門徒的對話 中,我們看到耶穌的遺體不在墳墓裡,不知所 蹤。隨後,兩位門徒都跑到墳墓,進到墳墓 裡,看到只有細麻布,沒有耶穌的遺體,就信 了馬利亞的話。約翰更解釋說他們不明白耶穌 必要從死裡復活。在這 段的敘事裡,我們看 到空墳墓為馬利亞和兩位門徒帶來的只有耶穌 的遺體不在墳墓裡,不知道到哪裡去,更不用 說耶穌從死裡復活了! 兩位門徒回到自己的住處,但對馬利亞而言, 她不離不棄,誓要找到耶穌的身體,站在墳墓 外面哭。當正在哭泣的她聽到坐在墳墓裡的天 使的慰問時,她回覆不知耶穌遺體的去向,就 轉身離開了。隨即見到復活的耶穌卻認不得 他,即使耶穌與她對話,她也只關心耶穌遺體
講師隨筆
的去向,直到耶穌叫她的名字,她才把耶穌認 出來。這
段經文顯示,馬利亞對空墳墓情 況,完全沒有意識到耶穌的復活, 直專注在 耶穌的遺體到底去了哪裡,好把它取回來膏抹 安葬。
從四福音對耶穌復活的敘述,空墳墓[8]並沒
有為到訪的婦女們或門徒們提供任何關於耶穌 復活的依據,只帶來害怕、驚愕、不安、遲 疑、迷茫!常理告訴我們,非活物不能自己移 動,它只能留在同 處,除非有另 活物將它 移走。我們看到空墳墓對耶穌遺體的去向的推 測有不同的可能,或婦女們去錯了墳墓、或根 本沒有人去看耶穌的墳墓、或掌權的將它移走 了、或門徒們把它偷走了、或亞利馬太的約瑟 或尼哥底母把它取走了等等。[9] 從以上檢閱 耶穌復活的事件,耶穌復活的證據並不是空墳 墓,卻是天使的宣告促使婦女想起耶穌的話, 而更重要的是復活的耶穌多次向婦女們和門徒 們顯現!
由此可見「但那空墳卻能證明救主活著」並不 能單獨成為耶穌復活最基要的證據,聖經中的 話語、天使的宣告、耶穌的顯現才是耶穌復活 最有力的證據。願我們能在神的話語上多多紮 根、多花時間、更深的研讀,以致我們的信仰 生命是尋求理解的,是充滿激情的,是堅定不 移的。
[1] 英文歌詞原為Anemptygraveistheretoprovemysaviourlives 有些中文歌詞為「那空墳墓就是我得救的記號」。
[2] 太28:1-8
[3] 太28:11-15
[4] 可16:1-8;由於有古卷並沒有9至20節的經文,本文省略這 段經文的研究。
[5] 路24:1-12
[6]NormanL.Geisler, “Resurrection,EvidenceFor” inBakerEncyclopediaofChristianApologetics(GrandRapids, MI:BakerBooks,1999),651。
[7] 約20:1-18
[8] 此文只針對空墳墓的課題,對於婦女或婦女們、時間、時間發生的順序等,並不是此文所關注的。
[9]NormanL.Geisler, “Resurrection,AlternateTheoriesof” inBakerEncyclopediaofChristianApologetics (GrandRapids,MI:BakerBooks,1999),644-45
隨筆
筆者經常跟人說:當我們讀外語聖經的時候,我們彷彿在看外語電影,有畫面但看不懂。當我們讀 母語聖經的時候,我們彷彿在看母語但低清的電影,看得懂,但畫面感有限。不過當我們讀原文聖 經的時候,我們彷彿在看3D甚至IMAX電影。原文知識彷彿是我們去電影院戴的3D眼鏡;我們的 原文知識掌握得越好,我們看的電影越立體。本文嘗試舉例說明原文知識如何豐富我們對聖經的理 解。
講
師隨筆
初階的原文知識幫助我們分析詞彙的意義。不說不知道,聖經有超過五十個關於罪的表 述。舊約中較常用的字根包括:「 」指犯錯、不達標,可以是無心之失,也可以是明 知故犯;「 」指故意、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犯錯,可以是大罪,也可以是小錯; 「 」有背叛、反抗、造反的意思,指故意抵抗神或抵抗人的叛逆。[1] 新約中較常 見的字有「ἁμαρτία」(不達標)、「ἀδικία」(不公義;不公平)、「ἀνομία」 (不符合律法或規範),以及「παραβάσις」(越界)。[2] 上述原文字 般都翻譯成 「罪」、「惡」、「過犯」等,字義非常單 。許多次當筆者向從未接觸過福音的朋友 傳福音時,每當聊到罪他們都覺得事不關己,因為按照現代社會的標準,他們不是罪 人。詞彙窮乏使我們輕視罪惡,但聖經大量的表述提醒我們,聖潔的神重視罪,而且在 祂的眼裡罪不分大小,也不管故意程度或者干犯的對象是誰。
字義分析或許不足以驅動我們去學習原文,因為 這個工作主要靠字典來完成。在現今科技社會, 查字典真的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何必花時 間學習原文?然而,進階的原文知識可以幫助我 們做句法、段落及篇章分析,使我們更全面、立 體的研讀聖經。舉例而言,馬可福音第 至十章 重覆使用「καὶεὐθὺς」(緊接著)來敘事,彷 彿在用兩倍速播放耶穌的生平。從第十 章耶穌 榮耀進聖城開始,敘事以「日」為單位。到第十
四章耶穌被賣的前夕開始,敘事以「小時」為單 位,緩速描寫耶穌在世上的最後時光。作者刻意 藉著這樣的節奏改變來幫助讀者聚焦耶穌的受難 與復活。[3] 進階的原文知識幫助我們欣賞聖經 原本就有、卻在翻譯中丟失了的畫面。原文學習 雖然要花很多精力和時間,但非常值得,因為原 文知識使我們可以更全面的理解神寶貴的話語。
[1] 這些希伯來文字根按照上下文的行文需要,以名詞或動詞等形式出現。文中所列的字義,參考了以下字典:TheBrownDriver-BriggsHebrewandEnglishLexicon、TheHebrewandAramaicLexiconoftheOldTestament、New InternationalDictionaryofOldTestamentTheology&Exegesis。
[2] 文中所列的希臘文字的字義,參考了以下字典:AGreek-EnglishLexiconoftheNewTestamentandOtherEarly ChristianLiterature、NewInternationalDictionaryofNewTestamentTheology&Exegesis。
[3] 參D Rhoads,J DeweyandD Michie,MarkasStory:AnIntroductiontotheNarrativeofaGospel (Minneapolis:AugsburgFortress,1999),47。
學院動態 學院動態
2023第⼆學期開放 ⽇
暨 聖 經 譯 本 展 覽
中文部在2023年10月10日星期二舉辦了第二 學期的開放日暨聖經譯本展覽,當天有超過50 位的華人教會弟兄姊妹前來參加,體驗神學生 的校園生活。還透過歷史講座 「諄諄聖言 入神州」及聖經譯本展覽開闊了大家的屬靈視 野。讓我們不禁滿心讚美感謝神!祂是掌管歷 史的神!祂使我們從歷史的進程及視角得到提 醒,從而活出福音的真義。
第廿六屆畢業感恩禮拜已於2024年2月17日圓滿舉行。當天有超過300位的 來賓出席,場面熱鬧溫馨。今年,有 位來自香港的畢業生 - 陳振耀傳道, 他是本院與香港牧職神學院多年合辦課程以來的眾多畢業生之 ,他和家人 能出席典禮,意義非凡! 余宇熙牧師/教授在典禮中勉勵畢業生們畢業後,要繼續扎根真理,不忘初 心,凡事尋求等侯神;在服事的挑戰中經歷神的大能,以信心仰賴救贖我 們、呼召我們的主,並忠心服事祂,成為教會的祝福!
與香港牧職神學院合辦課程 畢業生 - 陳振耀傳道
2024年3月5日舉行了師生同樂日BrunchontheLawn, 該活動是全校性的重要活動之 ,讓中、英文部老師、同 工、同學在 個輕鬆愉快的氣氛下,享受美食,遊戲聯誼; 促進了不同文化交流,彰顯了在基督裡的合 。
活動安排:
MST 校友會活動 - 特別嘉賓分享交流會
MST 校友會活動 - 特別嘉賓分享交流會
日期:四月二十二日 (星期 ) 日期:四月二十二日 (星期 )
時間:上午10:00-12:00時間:上午10:00-12:00
10:00-10:10:敬拜禱告
10:10-10:40:戴院長分享
10:40-11:10:問答環節
11:15-12:00:自由午餐
校友會消息 校友會消息 主 裡 祝 賀
團契時間:每月第二週的星期一 下午13:00-14:30
團契方式:通過線上Zoom進行或線下 團契內容:
1)主題式討論、分享
2)事奉上和信仰上分享,見證與討論
3)為校友的需要禱告
4)每季度不定期舉行線下實體活動
歡迎校友們參加每月的線上生命團契。為方 便校友彼此聯繫,目前已建立的校友會的各 個群組保持不變。但若有意參加生命團契的 校友可以與校友會主席邢嘯珉牧師聯繫,電 話:0452 303 016 。
特別嘉賓:戴繼宗院長 (JAMESHUDSONTAYLORIV)
嘉賓簡介
出生地:台灣屏東縣,是內地會(現稱海外基督 使團)創辦人戴德生的第五代世孫, 1990年開
始加入海外基督使團,在大陸及海外華人地區 從事宣教動員工作,近年來致力於推動跨文化 宣教及培肓宣教領袖。
從事工作: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中華福音 神 學研究學院校長。
著作:《中國跨文化宣教的覺醒與前瞻》
裡 祝 賀
第20屆畢業生,陳澤毅校友於2023年11
第20屆畢業生,陳澤毅校友於2023年11
月25日按立為聖公會聖多馬堂牧師。 月25日按立為聖公會聖多馬堂牧師。
第25屆畢業生,賀志濤校友於2023年11 第25屆畢業生,賀志濤校友於2023年11
月25日按立為聖公會Doncaster聖三 月25日按立為聖公會Doncaster聖三 堂牧師。 堂牧師。
第26屆畢業生,陳小瑾校友於2024年2 第26屆畢業生,陳小瑾校友於2024年2 月10日按立為聖公會威夫利谷堂會吏。 月10日按立為聖公會威夫利谷堂會吏。
第19屆畢業生,李永良校友於2024年4
第19屆畢業生,李永良校友於2024年4
月14日按立為荊棘火國際佈道會牧師。 月14日按立為荊棘火國際佈道會牧師。
『這是我的⾝體、我的⾎所⽴的新約』:聖餐與最後的晚餐 體驗 華 ⼈ 神 學
感謝神的恩典!洪情霞老師於2024年2月加入華人神學研究中心,成為中心的研究員, 使到我們的研究工作能夠錦上添花!
研究中心已於2024年2月至3月完成了耕心線上課程(八)「『這是我的身體、我的血所 立的新約』:聖餐與最後的晚餐」,分別由陳廷忠老師、邵施施傳道、洪情霞老師及胡 武傑傳道講述,從舊約聖經到第二聖殿的猶太文獻到耶穌在最後晚餐的言辭與行動結 連,重新思考聖餐的意義。此課程的最後 課(3月27日)在墨爾本神學院禮堂實體舉行 「體驗逾越節的晚餐」,讓學員們同聚 堂,能更深體會和明白逾越節的含義,當晚共 有60人參與此盛會。
此外,研究中心也於2月17日墨爾本神學院中文部第26屆畢業感恩禮拜中推介了新書 《如鷹攪巢、如燕菢雛》,這是為陳廷忠老師七十壽慶的論文集。此書收集了12位師生 的論文,論述舊約、兩約之間、新約、教會歷史、神學、教會服事的課題。
第九次的耕心線上課程系列將於下半年開 辦,此次的課程是關於「山」,課程名稱 為「我要向眾山舉目」,定在8月7,14,
21, 28日;9月4日的週三晚上上課,分 別由陳廷忠老師、洪情霞老師、邵施施傳 道、胡武傑傳道及彭俊傑弟兄講述。欲參 加此課程,可掃瞄下圖二維碼報名。
若要詢問更多有關研究中心的事工及短期課 程,可以電郵至 info.cscc@mst.edu.au 獲取更多詳情。
綠
今年的首次活動已於12/3(星期二)下午
1:30在MST舉行,當天參加的姐妹共22 位。除了歡迎新成員的加入,大家自我介 紹;也特別為即將到香港宣教的Tina(李 永良牧師的師母)禱告,透過廖師母對她 的訪談,可明白師母在教會事奉中的角 色,許多姐妹也感謝Tina師母過去的幫 助,最終大家同心按手為她的宣教前程求 主引導保守。除此之外,校友Elsa也帶領 大家作敬拜操,大家 邊唱 邊跳,在歡 樂和笑聲中結束此次聚會。
會中宣佈 項好消息,許久未舉辦的早餐 會將在31/8(星期六)上午9:30在MST 舉行,並得到墨爾本區華人衛理公會的協 辦,屆時會督夫人林賀立平師母將主講信 息《巾幗僕人》,敬請大家期待並預留時 間參加。
今年綠洲團契會盡量配合學校上課時間 來活動,下次聚會將在23/4(星期二) 下午1:30在MST舉行。希望能幫助同學 在忙碌的課業中有放鬆的時刻。每次聚 會時間地點都會在綠洲團契群組中公 佈。
過去,綠洲團契已透過廖師母開辦多 次《馨香女人十大信念 》的課程,每週 次,每期共十次,已幫助許多姐妹及 家庭。今年六月中旬,將開始新的課 程,有意參加者請聯繫廖師母。
聯繫人:
廖師母(俞美釵)0422411137
張師母(吳素玉)0405050588
許李雪花 (Phoebe)0398817800
(內線2)
俞翠嬋 牧師/博士 中文部主任
1. 假期中拜訪了 家國外神學院,看見他們多年來的 成長,見證神在逼迫和困境中的供應,也看見神家的忠 僕們如何為了神國拓展而無私的擺上。祈求神繼續供應 資源和異象,也得到提醒在澳洲這塊自由的土地上如何 把握機會宣揚福音。
2. 這個學期參與三門課程的教學:「耶穌與福音書」 (線上及混合課)、「屬靈塑造指引 與他人接連」 (線上課),「符類福音書:路加福音」(希臘文班) 及「符類福音書:路加福音」作業和批改,求神供應智 慧,幫助同學們有更好的學習。
3 為學校需要物色第二代事工的導師禱告,求神為我 們預備合適的人才及指引方向。
4. 為劉老師國內外的宣教培訓和旅途禱告,求神預備 人心,使祂自己的福音能夠被更清晰的傳講和應用。
陳廷忠 牧師/博士
高級講師/華人神學研究中心主任
今年上半年比較忙碌,主要是因為要在下半年修長假,必須將 年 的工作擠在半年中。今年適逢我們的結婚四十周年,也實在想要找 機會休息 下(30年在學院的教學中,只在2002年休過長假,為 了完成聖經注釋工作)。今年也是我事奉的 個里程碑,因為被邀 請作著名的港九培靈研經會的講員,倍覺戰兢又興奮。這個聚會將 於8月1-10日在香港舉行,到時會在網絡上直播到全球各地。之 後,還會在香港多間教會中講道。
這學期最興奮的是能完成了《耶利米書》注釋,將在《靈風聖經注 釋》系列中出版。我也能再次開設個人最喜愛的新約《路加福音》 課程,與同學們沉浸在路加綺麗的文學和神學中。此外,還在研究 中心的課程中講解耶穌最後晚餐與聖餐的意義,自己也獲益良多。 五月份又迎來另 輪的靈修會,在聖公會中擔任講員,當然還有每 主日到不同教會的講道。感恩的是,主讓我能保持身心靈的健康, 能在特別繁忙的事工中,存著享受和感恩的心來事奉。
林子淳 博士 高級講師
在疫情過後本年重新開始參與實體學術會議,在1月14-18日 作為主辦委員會成員之 ,出席悉尼舉辦的第十四屆國際潘霍 華研究會議並發表論文。這四年 度的會議有超過百位學者從 世界各地出席,場面熱鬧且討論深入。子淳繼後將參與其他國 際會議,求主保守 切安排。
校內工作方面,中文部的MTh課程雖然已經設立,並能接受 學生在校外修讀,但如何在這基礎上再開設更高等的課程,在 以英語為主的澳洲並不容易進行。祈求上主引領,讓我們有智 慧和毅力去處理,為本地及普世華人教會培訓更多人材,為主 所用。
廖玉強 牧師/博士 講師
主要的事奉與禱告需要: 感謝主的保守和帶領,讓師 母與我繼續在中文部、中文 部輔助性的團體和眾教會中 參與服事,與神學生和信徒 們在知識和生命上 同成 長。
1、廖老師:
1.1 教課的服事:教會歷史(I)(混合班和純網路班);基督教崇拜學(混合班與網路班);基督 教崇拜學Capstone;屬靈塑造指引(4) 與服事的關係;實地事奉實踐。
1.2 網課錄製:基督教崇拜學課程
1.3 教會講臺服事:多個墨爾本華人教會(主要是中文/普通話)
1.4 學生牧養和關顧學生會等事工。
2、廖師母:參與綠洲小組的事工(特為神學生太太、女神學生、女傳道和師母而設的團體)。此 外,她也有份參與康安(GospelCan)的事工,以及關顧牧養患癌的肢體,也負責網路查經班和姐 妹們的栽培性課程。
願我們繼續「在我們的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長進。願榮耀歸給他。從現在直到永遠。 阿們。」(彼後3:18)
洪情霞老師 ─ 講師
今年除了神學院的服事增加了以外,在教會 的事奉也增多了,求主幫助我適應新的服事 崗位,做好祂託付的事情。另外,我七月份 將會去臺灣,在亞洲聖經學會年會上發表論 文
張耿華牧師
趁著復活節假期,我們和家鄉來的親戚到黃金海 岸度假,並到Brisbane 參加親戚婚禮,享受美 好的時光。
請為我們的身心靈代禱,求主賜智慧愛心耐心, 讓我們和兒孫輩有更美好的交流。
這學期在墨爾本神學院的服事,還是擔任義務 「院牧」,也參與俞主任「耶穌與福音書」課程 的網絡教練(eCoach),並帶領 班「屬靈塑 造指引 與自己的關係」。請為我們在神學院 的服事代禱。
胡武傑傳道 講師
感謝神能在這學期的教學:舊約基礎、 神學治學法與學術寫作。謝謝陳老師在 去年讓我能在舊約的課目中能有實習及 觀摩的機會,今年仍然在誠惶誠恐的心 情下嘗試更多的教課,求主憐憫。同 時,也感謝神在華人神學研究中心的課 程與出版能順利完成,願主引領下學期 的課程及文集的出版。
做好音樂事工,就是做好了敬拜嗎?如何是神所喜悅的 敬拜呢?新 期的墨神證書課程將探討教會的音樂事工 與敬拜的關係及意義,藉著理論篇與實踐篇共進的學 習,幫助信徒用正確的心態,並在真理中敬拜創造主!
日期:2024年7月15、17、22、24、29、31日(逢星期 、三) 時間:6:45pm-8:45pm 地點:MSTWantirna 主講:賀立平老師 學費:每科$330 旁聽學費:每科$220 「墨神證書」(MSTCCertificate),此證書乃MST內部證書,非ACT證書。
之
「探討基督徒如何⾯對 及處理情緒和壓⼒」 2024年10
課程要求
課程以12小時上課及12小時作業為標準。
課程注重生命實踐和事奉操練,因此沒有專文寫作和考試要求,作業佈置主要以實踐及閱讀為主。有 些課程 只安排了10個小時課堂,屆時老師會和學員協商後繼的「作業彙報課」( 大約 個月後 ),幫助學員在累積了 初步的實際操作經驗後,得到進 步的指引和回饋。 完成8門科目就可獲得「墨神證書」( MSTCCertificate )。
學費
「墨神證書」( MSTCCertificate )乃MST內部證書,非ACT證書。每科$330。每科均開放旁聽,旁聽學費:每 科$220。
查詢相關課程,歡迎致電本院: 0398817800( 內線2)或電郵 reception.chinese@mst.edu.au
直以來,蒙神的恩典和華人眾教會的鼓勵,我們得到多 直以來,蒙神的恩典和華人眾教會的鼓勵,我們得到多 間教會樂意開放主日講台,讓學院的講師能在弟兄姊妹當 間教會樂意開放主日講台,讓學院的講師能在弟兄姊妹當 中傳遞中文神學教育負擔。我們深盼各教會能繼續開放主 中傳遞中文神學教育負擔。我們深盼各教會能繼續開放主 日講台,作為神學主日,以便和弟兄姊妹分享神學教育的 日講台,作為神學主日,以便和弟兄姊妹分享神學教育的 異象和負擔;若蒙惠允,請和學院辦公室聯絡,以便安排 異象和負擔;若蒙惠允,請和學院辦公室聯絡,以便安排 講員。 講員。
財 務 狀 況 財 務 狀 況
我們中文部經費的來源除了從學費的收入外,也需要各華人教會和個別基督徒為中文神學教育奉 獻。2024年中文部的經費預算為A$1,500,000 (包括華人神學研究中心、網絡課程及啟動第二代 事工的預算)。感謝神!也感謝墨爾本眾教會、校友及同學們的禱告及支持,2023年度的財政達 標,收支平衡。請繼續和我們 起在神面前仰望和記念。
我們學院已獲得澳洲稅務局的批准,成為奉獻免稅領受者(DeductibleGiftRecipient),弟兄姊 妹給予我們的奉獻,從澳幣二元起,可獲得免稅!
奉獻款項支票抬頭 ChequePayableto:MelbourneSchoolofTheology
或銀行轉帳(請電郵通知鄺弟兄 dkwong@mst.edu.au)
銀行:NationalAustraliaBank
帳戶名稱:MelbourneSchoolofTheology
帳戶號碼:BSB083004AccountNo:568441693
(請於Reference處註明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