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P MAGBOOK #5 - PLAYFUL ISSUE - AVRIL 2025

Page 1


Playful Issue

主管单位 SUPERVISOR I 经济日报社 The Economic Daily

主办单位 ORGANIZER I 经济日报社 The Economic Daily

运营单位 PUBLISHER I 《艺术与设计》杂志社有限公司 Art and Design Publishing House Co.ltd. 编辑单位 I 《艺术与设计》编辑部 Art and Design Editorial Dept.

总编 EDITOR IN CHIEF, DIRECTOR GENERAL I 钱竹 Qian Zhu

副总编 VICE DIRECTOR GENERAL I 李红菲 Li Hong Fei

编辑部主任 MANAGING EDITOR I 姜钰洁 September Jiang / Tel: 010-8351 5488

编辑部副主任 VICE MANAGING EDITOR I 秦雨晨 Qin Yu Chen / Tel: 010-8351 5488

责任编辑 EDITORIAL OFFICE I 张倩倩 Zhang Qianqian

发行部 DISTRIBUTION

孙军辉 Sun Jun Hui / Tel: 010-6857 0906 I 陈成 Chen Cheng / Tel: 010-6857 0906

总发行 GROSS ISSUANCE I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报刊发行局

新媒体部 NEW MEDIA DEPARTMENT I 佟浩宾 Tong Hao Bin

CN11-3909/J(国内统一刊号)

ISSN 1008-2832(国际标准刊号)

本刊法律顾问 LEGAL ADVISER I 魏巍 Wei Wei

读者服务部 READERS’ INQUIRY DPT. I Tel: 010-6858 7265

投稿热线&邮箱 CONTRIBUTION HOTLINE & E-MAIL

Tel: 010-6857 0923 / E-Mail: artanddesign1997@163.com

艺术与设计 理论》投稿邮箱:lihongfei@vip.163.com

COPYRIGHT BY ART AND DESIGN PUBLISHING HOUSE ©

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社地址 ADDRESS

北京/ 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东街2号经济日报社2号楼 邮编:100054 / Tel: 010-6858 7265

艺术与设计的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西工商厂字第8039号(1-1)

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开展2022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工作的通知》(国新出发电【2023】6号),

我单位已对持新版新闻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我单位核验新闻记者证人员进行公示,公示期2023年2月27日-2023年3月7日。

举报电话:010-8313 8953

已领取新闻记者证名单:

钱竹、李红菲、姜雪、王蕊、张慧娟、姜钰洁、郭红书、杨迪、吉丽

艺术与设计》杂志社有限公司 2023年2月27日

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成员杂志 ART AND DESIGN PUBLISHING HOUSE MEMBER

北京 SKP SKP BEIJING

北京华联 (SKP) 百货有限公司

BEIJING HUALIAN (SKP)

DEPARTMENT STORE CO., LTD

北京市朝阳区大望桥 邮编 100025

DAWANG BRIDGE,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5, CHINA

电话 TEL: +86 (10) 6530 5888

WWW SKP-BEIJING COM

营业时间 OPENING HOURS: 10:00-22:00

西安 SKP SKP XI ’ AN

华联 SKP 陕西 百货有限公司

HUALIAN SKP (SHAANXI)

DEPARTMENT STORE CO., LTD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长安北路 邮编 710061

CHANG ’ AN NORTH ROAD, BEILIN DISTRICT, XI ’ AN, SHAANXI 710061, CHINA

电话 TEL: +86 (29) 8573 5888

营业时间 OPENING HOURS: 10:00-22:00

成都 SKP SKP CHENGDU

成都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

CHENGDU HUALIAN (SKP)

DEPARTMENT STORE CO., LTD

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

邮编 610000

NORTH SECTION OF TIANFU AVENUE, CHENGDU 610000, CHINA

电话 TEL: +86 (28) 6838 5888

营业时间 OPENING HOURS: 10:00-22:00

武汉 SKP SKP WUHAN

武汉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

WUHAN HUALIAN(SKP)

DEPARTMENT STORE CO.,LTD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沙湖大道18号

邮编 430062

NO.18 SHAHU AVENUE,WUCHANG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62,CHINA

电话 TEL:+86(27)5961 5888

营业时间 OPENING HOURS:10:00-22:00

CREATED BY 概念设计 MIXT(E) ÉDITIONS 22, rue Saint-Augustin 75002 Paris France + 33 (0)1 83 95 42 08

CREATIVE DIRECTORS 创意总监 Christian Ravera, Bertrand Bras

EDITORIAL DIRECTOR 总负责人 Tiziana Humler-Ravera

EDITOR IN CHIEF 主编 Nathalie Fraser

PARIS EDITORIAL REPRESENTATIVE 巴黎杂志运营总代理 Yasmin Kayser

PROJECT DIRECTOR/EDITORIAL COORDINATOR / ICONOGRAPHER 项目总监/编辑统筹/图像采集师 Patrick Hanzo

ART DIRECTOR 美术总监 Bérengère Marcé

PRODUCTION AND CASTING MANAGER 拍摄统筹经理/选角指导 Véronique Chaubin

PHOTOGRAPHER 摄影 Federica Simoni STYLIST 造型 Céline Laviolette

CONTRIBUTORS 撰稿人

Sophie Abriat, Aitor Alfonso, Caroline Boudehen, Martin Daubigny, Alexandre d’Eymiard, Caroline Hamelle, Déborah Malet, Colette Marc, Chiara Mezzalama, Vincent de Saint-Thibault, Nicolas Salomon, Florence Vaudron

COPYWRITERS / TRANSLATION 文案编辑/翻译校对 Ling Monge, Yirong Wu

TRANSLATION 翻译 Xinnan Deng Billioud, Rong Wu

FASHION COORDINATOR 造型统筹 Lucy Debrigode

CHINAADVERTISING REPRESENTATIVE 中国区广告总代理 祺山广告传媒(上海)有限公司 CESANAMEDIA INTL. AD. (SHANGHAI) CO. LTD.

PRESIDENT 总裁 Fausto Tatarella

GENERAL MANAGER 总经理 Maggie Li

上海 SHANGHAI: +86 (21) 5677 0895

北京 BEIJING: +86 (10) 6952 1122

BUSINESS DEVELOPMENT DIRECTOR 业务发展总监 Sabrina Li

AD COORDINATOR 广告统筹 Emily Ji

REPROGRAPHICS 分色制版 Wands, Paris PRINTING COMPANY 承印 北京利丰雅高长城印刷有限公司

020 I

LET US PLAY 人生,尽情玩耍吧

ICONIC

026 I

028 I

030 I

036 I

038 I

042 I

CHOPARD: HAPPY DIAMONDS

欢舞晶钻

TWILLY D’HERMÈS 亮丽丝意

USM DESIGN 现代家具经典

TREASURE ISLAND BY VAN CLEEF& ARPELS

金银岛传说

LOUIS VUITTON X MURAKAMI 欢愉相随

ALAÏA: LE TECKEL CLUTCH 腊肠犬包

058

LEARN

044 I

098 I

TOP 10 PLAYFUL LOOKS 创意时尚玩家

LOEWE LOVES TO PLAY 就是爱玩

I

I

I

I

I

LET’S COLLABORATE!

一起合作吧!

FURNITURE WONDERLAND

绮趣家具乐园

THE WORLD IS HER PLAYGROUND 世界是她的游乐场

GAME OF KOONS

戏法艺术空间:杰夫·昆斯

WE ARE ONA: POP-UP ART 快闪食艺

LA DOLCE VITA

时尚故事:甜蜜生活

CHARMING BAGS

心选包挂

THE HAPPY GUY 快乐的设计顽童

THE CIRCLE OF LIFE

环环相承

DANCE TO PLAY

游戏之舞

A LEGENDE ON THE TRACKS

铁道传奇

ROMA AMOR

爱在罗马

LET US PLAY

人生,尽情玩耍吧

游戏,远非孩童专属 。生活中渴望“松弛感”的成年人们听到这样 的说法应该会觉得十分欣喜吧?“玩”本就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存在,它不仅赋予我们一片自由空间,甚至还教会我们如何直面人生

以六根景观水柱组成的  生机之塔”,是成都 SKP 的 标志性景观之 。 每当夜幕降临,景观水柱 便会上演五光十色的夜景灯光秀, 创造出充满趣味又 富有视觉张力的城市图景。

撰文 主编 NATHALIE FRASER.

2024年10月初的巴黎时装周期间,业内大咖们出人意料地

集体出走市中心,奔赴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时尚之旅。通常情

况下,若想说服记者和名流们离开城区甚至近郊,必须得有

足够充分的理由:要么是受全球当红设计师的邀请,要么是

为前往别具一格的办秀场地,或者二者兼具 而这场时装

秀确实是同时满足了以上两个要素。创意双人组 ARNAUD

VAILLANT 和 S É B ASTIEN MEYER 联 合 创 始 的品牌

COPERNI,无疑是当今时尚界最令人瞩目的品牌之一;这

次,他们史无前例地将2025年春夏大秀选址在巴黎迪士尼

乐园!该系列本身的魅力已足以让观众席上充满童心的“大

孩子”们心动神驰,而梦幻般的秀场氛围,以及 场把园内

游乐设施开放给来宾的疯狂秀后派对,更是让这场大秀成

为了本季最为可圈可点、令人难忘的盛会之 。毕竟,就算是

时尚达人和行业大咖,在马不停蹄的日程中,又有谁不渴望

摘掉面具,尽兴地“玩”上片刻呢?

若想把日常生活的枯燥乏味抛诸脑后,那么痛快地“玩”一把

无疑是最佳方案;SKP 深谙此道,在零售中巧妙融入了各种

各样的沉浸式体验元素(RETAILTAINMENT),为顾客带来

层出不穷的趣味体验。走进北京、成都、西安或武汉的 SKP

购物的乐趣,和馆内丰富多彩、不断焕新的休闲娱乐体验,总

能让人们找回童真、放飞童心。作为家庭出行的不二之选

SKP 充满科技感的国际影城、优美的景观园林、充满生机

的水 塔喷泉、各种各样的艺术展览和卡 通 IP 的惊喜现身

比如作为2024年圣诞节成都 SKP 圣诞树设计元素的炙手

可热的 IP 形象 LABUBU),都为人们提供了逃离繁琐日常

的通道。同时,各种精品店铺、餐厅和咖啡馆,更让 SKP 俨

然变身为一座丰富多元的终极休闲目的地,使顾客们得以

欢享味蕾和视觉的双 重体 验。步入 SKP,就仿佛开启 场

沉浸式的玩趣体 验,在日常繁忙的快节奏生活中插入一段

轻松愉悦的休闲时光,毫无疑问这也定会为顾客们留下值得

珍藏的美好回忆。

然而,除了那些自我犒赏的短暂闲暇之外,我们还是不禁会

问, “游戏”在当代社会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在成年人的

眼中,游戏往往带有 丝微妙的负面色彩 不论是投注金

钱的博彩游戏,还是容易让人沉溺于虚拟世界的网络游戏

抑或是打发通勤和其他碎片时间的手机游戏,游戏似乎总是 催人“上瘾”且让人难以自拔。然而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样的玩耍

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他们正是在游戏中逐步理解成 人世界的运作方式 在玩耍时模仿大人的基本行为(如

做饭、上班、照顾孩子等),同时也学习了解社会的规则(如遵

守规 定、接受 失败等)。玩耍是人类最基 本、最原始的本

能之一,其出现甚至可能早于语言。在史前洞穴中,考古学

家曾发现过动物骨拐、骰子以及其他可能用于游戏的物品

和遗迹 。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桌 游可以追 溯到美索不达 米 亚时代,这款游戏名为“乌尔王族局戏” ,装饰精美,工艺精 湛;而风靡至今的西洋双陆棋也已有约3000多年的历史;同 样历史悠久的还有围棋这款黑白棋子对弈的策略游戏。此 外,庞贝古城也曾出土过棋盘遗迹,而古希腊陶器上的绘画 中还出现过阿喀琉斯和大埃阿斯投掷骰子的场景,仿佛是 在以游戏的方式映射二者发动特洛伊之战。古希腊语和汉语 中都对“游戏” 词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语言区分:儿童游戏

和那些纯粹以娱乐为目的的游戏,以及成年人眼中涉及奖赏

机制的比赛竞争型“游戏” ,在词汇上是有所区分的:拉丁文 中有 ALEA 与 AGON,分别意为“随机游戏”与“竞技游戏”

而汉语中亦有“玩”与“争”的区别。

由此可见,童年是无忧无虑、尽情玩耍的时代 而步入成年

生活便似乎化作了一场持续不断的竞争,轻松愉快不复,甚

至难获实质的“奖励”回馈。在冗杂日常和精神负担的双重

挤压之下,我们不得不直面生活与社会的变动无常,游戏于

是便显得好像无关紧要,似乎成了只属于孩子们的特权,或

是只存在于那些我们早已无暇享受的休闲时光。但事实并非

如此,其实只需回顾古代哲学,或投入片刻玩乐时光,我们

就会重新领悟到游戏所能给予我们的一切重要意义。伟大

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游戏是个人迎战复杂生活的

最佳方式 在其名作《法律篇》中,他甚至暗示游戏是生

活目标的 种形态。据说他曾观察到:想要通过一小时了解 一个人,观其游戏胜于促膝长谈!如前文提及,围棋是人类

文明中最古老的游戏之一(其历史可以上溯到3000多年前)

至今仍有超2000万活跃玩家,其中大多数来自亚洲。围棋

的规则看似简单 无非是用己方棋子围住对方棋子,占地 多者胜出 但棋局的策略却变化无穷。其实在最初,围棋

是为了给未来的将士演练兵法所设计的,棋盘即是战略沙

盘,兵法精髓尽在落子之间。

游戏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们关注和思考

北京 SKP 的 RENDEZ-VOUS KIDS

儿童书店拥有舒适 的空间,并充满了有趣的 设计元素,是亲子 出行的理想目的地之一。

SKP 旗下的 SKP-S

再次突破了零售和娱乐的 界限,邀请顾客们

共同开启一场超越时空的 沉浸式消费体验之旅。

的议题。1938年,荷兰学者约翰 赫伊津哈出版了著作《游

戏的人》,并在书中系统论述了游戏的社会功能。他深入剖

析了人类的“游戏者”特性、促使人类参与游戏的不同原因

利害和游戏的分类等等话题 。他也指出,同为游戏 ,玩耍

和竞技是有所区别的。对此他解释说,当游戏关乎生死存亡

时,它便不再是真正的“游戏”——比如古罗马时代的角斗

士,生死取决于竞技结果,游戏本质便因此受到异化。同时

他认为游戏也是一种“自主行为”——看似多余,但实际上

对人类来说却不可或缺,因为游戏可以提供或者启发现实

生活中有用的经验与技能。赫伊津哈还在文中提出了另一个

重要概念——“魔法圈” ,在“魔法圈”中,玩家进行游戏并

遵循相应的规则。这个“魔法圈”既可以是体育场,也可以是

游戏桌,甚至可以只是粉笔在人行道上画的 个圈 不论

何种形式,这个场域都界定了出入游戏的边界。

在当代 生 活中,相 较 于 带 有 实 体 桌面或棋盘的传统模拟

游戏,虚拟游戏和数字游戏的场域,或者说“魔法圈” ,有时

更加难以界定。尽管电子游戏常因画面的暴力元素和不够深

刻的立意而饱受争议,但其内在逻辑却暗含现实启示。美国

犹他大学哲学教授 C THI NGUYEN 认为,电子游戏可被视为

种“精神瑜伽” ,或者说某种心灵修炼。在电子游戏中,玩

家必须做出道德选择和快速决策。这种模拟训练有助于提升 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变能力,使其在面对类似情形时能够

更加从容地应对。这一伦理道德新视角的引入,为打电游这 种常被视为打发时间甚至浪费时间的活动,重新赋予了价值 和意义。诚然,比起那些更加经典和优雅、文化价值显著的 兴趣爱好 如绘画、陶艺、音乐等,电子游戏和大多数其他

游戏一样,在价值权重和文化地位方面,并未取得同等程度

的认可。然而,游戏界与文化界之间并非截然分隔,二者的界

限正在逐渐消融。以2019年遭遇火灾而不久前重新开放的

巴黎圣母院为例 法国电子游戏领军企业育碧在2014年首

发的游戏《刺客信条:大革命》中,曾巨细无遗地复现了巴黎

圣母院的全貌。甚至曾有传言称,该游戏中的建模数据或将

被用于圣母院的修缮工程。不过事实上,育碧对此重建项目的 真正贡献更主要在于50万欧元的捐款。除此之外,这款游戏

也间接提升了人们对文化与建筑的关注程度,功不可没。

自古以来,社会、文化和游戏便息息相关。如我们所见,世界

上最古老的棋类之一,围棋,当初就是为兵法启蒙而生。而

在20世纪,围棋也同样深深吸引了一批先锋文学运动的成 员,他们以富有趣味性和实验性的方式来探索语言与写作 这其中便包括潜在文学工坊“乌力波”。该文学团体成立于

20世纪60年代初,由法国诗人、作家雷蒙·格诺等人共同创 办。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坊的影响力逐渐扩展到意大利和

美国文学界,还吸引了法国著名小说家、重度围棋迷乔治 佩

雷克 他与 PIERRE LUSSON、JACQUES ROUBAUD

联合出版了 PETIT TRAITÉ INVITANT À LA DÉCOUVERTE DE L'ART SUBTIL DU GO(中文可译为“围棋艺术探微” 一书。在其文学生涯中,乔治 佩雷克始终尝试将游戏与写作

相结合,可谓文字游戏高手。例如,他的长篇小说《消失》整

部作品都没有出现法语中最常见的字母“E”;再比如,在其 概念性杰作《人生拼图版》中,他更是根据“骑士”一子在

国际象棋中的行棋步法,来安排作品的章节结构。而近年

来,美国当代艺术大师马修 巴尼也广泛借鉴游戏,尤其是

电子游戏,为其沉浸式艺术作品注入了别具一格的创意表

达;此外,华裔艺术家高航等当代新锐艺术家也将虚拟游戏

视为创作媒介与灵感来源。

无论是像围棋或国际象棋那 样的“烧脑”策略类,还 是像

糖果传奇那 样的休闲娱乐类,游戏始终提醒着我们,日常

生活中需要一些“松弛感” ,特别是当我们变得过于严肃时

这 点便显得更为重要。同样是2025春夏时装周期间,就

在 COPERNI 迪士尼之旅的几天之前,BOTTEGA VENETA 曾邀请来宾们坐在与意大利家具品牌 ZANOTTA 联手打造

的超 大皮沙发上观秀。这些沙发以抽象的动物形态呈现

宛如一只只巨大的玩偶,时髦亮眼。这可能是破天 荒的头

次,秀场观众席的吸睛程度堪比 T 台,而这些单个标价约 7000欧元的沙发也 随即售罄。这 妙 趣 横生的创意来自 时任品牌艺术总监的 MATTHIEU BLAZY,而不久前他已

正式接棒 CHANEL,成为后者的新任掌门人。念旧的时尚 粉丝们肯定还记得另一位曾在 CHANEL 担此重任的传奇 人物 KARL LAGERFELD。在品牌历年来标志性的巴黎

大皇宫秀场上,他总是钟心于为来宾布置各种充满奇思妙想

的场景:火箭发射台、超级市场、旋转木马、飞机机舱、街边

酒馆 对时尚爱好者们来说,这些秀场无异于他们这群  大孩子”们的游乐园。不难看出,游戏“魔法圈”的存在,常

常超乎于我们的想象,无所不至

CHOPARD HAPPY DIAMONDS

欢舞晶钻

撰文 NICOLAS SALOMON

您可曾想象 过,珠 宝 腕 表世 家 CHOPARD 旗下HAPPY

DIAMONDS系列的灵感来源竟然是水 更确切地说,是

瀑布飞溅而出的水花?没错,确实有些出人意料。

上世纪70年代,CHOPARD 还是一家小型制表厂。自1963年

起,卡尔 舍费尔和他的妻子卡琳接手工厂 ,专注打造高精准

腕表,但他们始终无法找到 款能让品牌脱颖而出的亮点作

品。工坊团队中有位名叫 RONALD KUROWSKI 的年轻设计

师,经常在乡间散步,借此寻找灵感。某天,正在德国黑森林

中散步的他,无意间来到了一道气势磅礴的瀑布前,眼前的 景色令他震撼不已。在阳光的照耀下,飞溅出的每 滴水珠都

像镜面一般折射出璀璨光芒。当阳光穿过水珠时,就像是穿

过钻石的切面一样发生衍射,闪烁发光。他牢牢抓住了这个迸 发的灵感,随即回到车间开始构思并动手实验。他想让钻石

像瀑布中飞溅的水滴一般,在腕表中自由地旋转。

为了让钻石摆脱传统镶嵌工艺的束缚,同时避免高硬度钻石在

滑动时刮花表盘玻璃,RONALD KUROWSKI 想出了一个令人

拍案叫绝的创意点子:他把每 颗晶钻都镶嵌于底部略微凸

起的金质圆柱体凹槽底座中。如此 来,被底座包覆着的多颗

美钻可以在表盘上自由活动,在两片蓝宝石水晶表镜间相互碰

撞、盘旋飞舞。第二天,RONALD KUROWSKI 立刻向表厂管

理团队提交了自己的心血成果。“自由无羁的钻石更快乐!”卡

琳 舍费尔大感惊喜并感叹道。正是由于这些闪闪发光的快乐

钻石,该系列被命名为 HAPPYDIAMONDS,并于1976年 举

拿下被誉为珠宝界奥斯卡的巴登巴登金玫瑰大奖。最初,这些

钻石只是男士腕表上的装饰品,但很快,它就在不断推陈出新

的系列中,以璀璨炫目的光芒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舍费尔家族 也因此声名鹊起。很快,HAPPY DIAMONDS这场始于腕表

界的革新,让 CHOPARD 的珠宝事业也迎来了腾飞时刻。 作为品牌掌门人卡尔和卡琳的女儿,卡罗琳 舍费尔在完成艺 术专业训练后,进入家族企业的珠宝部门。她对这些创新钻 石工艺非常着迷,同时,她也对马戏艺术充满热爱。1985年 这场创意的碰撞催生了 HAPPY DIAMONDS系列下首件小丑 S 形象的作品。小丑圆滚滚的腹部融入了自由灵动的彩钻设计 这件充满实验色彩的作品 鸣惊人,打破常规,并迅速催生出 了更多创意作品,比如大象、瓢虫、泰迪熊等,以及备受品牌

钟情的爱心元素新作。

自此,HAPPY DIAMONDS系列便承载着独立、俏皮和轻盈 S

的精神,不断推陈出新,演绎创意变幻。多年来,它已发展成 为足以象征品牌的标志性系列:CHOPARD 先是推出了首款

将精钢与钻石结合的腕表 HAPPY SPORT,随后又陆续推出 T HAPPY SPIRIT 和 VERY CHOPARD 等经典系列。2015年 D

问世的 HAPPY HEARTS 系列则承载了这个珠宝世家的两大

经典元素:灵动的钻石与爱心。除了珍贵材质以外,色彩也成 为了系列设计中的重要元素,绿松石、缟玛瑙和珍珠母贝等

被巧妙运用于爱心造型之中,与镶嵌着灵动钻石的爱心和

镂空爱心等相映成趣。

追求独立的 CHOPARD,通过光芒四射的晶莹美钻,一如

既往地耕耘着自己独 无二的品牌个性。随着臻美新作的 陆续亮相,这个珠宝世家的家族版图不断扩张,后代传人也

陆续投身其中,让品牌在旺多姆广场持续光彩照人。

TWILLY D’HERMÈS

亮丽丝意

撰文 MARTIN DAUBIGNY

自2017年诞生以来,TWILLY D'HERMÈS爱马仕丝意系列

已迅速成为当代年轻女孩的标志性香水。她们大胆前卫,自由 不羁,用自己的方式打破常规,向全世界展现着欢愉而灿烂

的风采。“我观察这些年轻女孩的生活,发现她们与 HERMÈS 的自由精神之间有着天然的共鸣,”品牌首席调 香师克 莉 丝汀·娜杰乐说道,“她们坚持自己的节奏,谱写属于自己的 乐章。她们玩转 HERM È S 经典方巾的方式,和 HERM È S 工坊对丝绸工艺的大胆诠释也不谋而合,充分体现着二者对 自由的共同追求。” 作为青春活力和生命喜悦的象征,TWILLY D'HERMÈS丝意 系列的每款香水都巧妙融合了清新自然的香调与神秘的辛 香,平衡而个性鲜明,创造出现代感十足又充满女性魅力的

嗅觉体验。姜是这个系列的核心成分,贯穿始终。“姜的香 气具有独特迷人的女性特质,它带有花香的馥郁,洋溢着 欢乐氛围,同时也呈现出俏皮和率真的个性,”克莉丝汀 娜 杰乐解释道。TWILLY D'HERMÈS 丝意系列的最新力作 是 TUTTI TWILLY 丝意荔韵。在这款全新香水中,荔枝的 醇美圆柔与麝香的和暖温存相互交织,使欢乐的气息更加浓 郁,同时也增添了迷人的甜美感与清新活力。作为对爱马仕 丝绸工艺与其经典真丝方巾系列的致敬,每瓶香水的瓶颈上 都装点着一条手工系上的独一无二的彩色 TWILLY 丝带。毫 无疑问,TWILLY D'HERMÈS 丝意系列为香水世界增添了 一丝俏皮灵动的趣味,散发着青春自在而灵动的魅力。如此 充满活力和感染力的香气,让人如何抗拒?

USM DESIGN

现代家具经典

撰文 ALEXANDRE D'EYMIARD

USM HALLER模块化家具以其简约的线条和镀铬的框架为 R

特点,辨识度极高,被誉作当代家居设计的标杆。自1988年 以来,它一直被公认为“应用艺术作品”,彰显着隽永美学和

创新工艺的完美结合。如同成年人版本的积木游戏,USM 的

模块化属性使它能够完美适配于办公室或别墅住家等各种

空间,以真正实现配置多元化和功能最大化。“在 USM,顾客 就是空间设计师,”品牌北美区总裁 JON THORSON 打趣

道,“他们掌握了主导权,可以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完全契合 个人需求的家居方案。”

USM 于1885年由 ULRICH SCHÄRER 在其出生地瑞士小镇 明辛根 MÜNSINGEN 创立,其品牌名称“USM”即取自其

创始人和创始地的首字母。最初,该公司只是一家小型的五金 工厂。直到1961年,创始人的孙子 PAUL SCHÄRER JR 加入 家族企业。拥有工程师文凭的他志存高远,新官上任便首先 宣布要对原始工厂进行现代化改造。为此,PAUL SCHÄRER 委托瑞士建筑师 FRITZ HALLER设计了一栋新型综合性建 筑,以适应企业后续发展的需求。FRITZ HALLER 采用钢框 结构系统,结合不同尺寸规格的模块化组件,开创了一种风格

设计隽永、功能完整的 USM HALLER 模块化家具,适合搭配各种属性的室内空间, 一如这组多媒体收纳柜 完美融入当代风格的客厅之内。

USM 于2025年邀请 ARMANDO  CABRAL 跨界合作, 借由这位鞋履设计师的 个人视角重新诠释经典模块化家具系列, 并在纽约展出联名成果。

左页:自从 USM HALLER 系统诞生以来,此家具品牌便与艺术世界 保持着密切的互动。此为 陶艺家 ADELIE DUCASSE 受品牌之邀, 通过其灯具装置作品与设计家具对话。

1966年,瑞士建筑师

FRITZ HALLER 向外界展示他所构思 的家具模型。USM HALLER系统 通过专利连接球、镀铬钢管以及 共14色选择的烤漆钢板,以“点、线、面” 的逻辑组装出千变万化的收纳系统。

右页:USM HALLER系统的 模块化设计为定制家具提供各种可能性, 还可以结合置物柜、 收纳和工作空间等不同功能。

创新、灵活多变的建筑结构。而 PAUL SCHÄRER 被该设计

理念深深吸引,并渴望在室内设计中延续这种工艺智慧和

建筑美学。两人因此携手合作,在家具设计中秉持类似的

创作理念,运用镀铬钢管结构,并搭配各色烤漆钢板,最终

共同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独创式的,完全可模块化的家具系统

而当中真正掀起了一场家具设计革命,并且至今仍然被视为

传奇发明的,要属其支架结构中的连 接球元件。这些六孔

球,让钢管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连接起来,无限延展了家具的

组合方式和功能性,从而也成就了这个模块化系统。

最初,USM 家具只是为家族企业内部的办公空间而设计

的。但这种极简优雅的家具设计很快便脱颖而出,凭借其利

落的几何线条与精妙的模块化系统,获得了当时建筑杂志的 众好评。接着,它也很快就引起了品牌客户们的关注。例

如,巴黎的罗斯柴尔德银行为其办公大楼一次性订购了600套

工位。这是 USM 接手的第一个大型合作项目,也促使品牌开

始批量化生产这款家具。如今,USM HALLER系列已成为

室内收纳方案的经典选择,被广泛应用于办公室、事务所、代

理公司、店铺等商业空间,且深受设计爱好者青睐,频频出 现在品位考究的家居装饰中。而在时尚领域,COPERNI 曾

在 场时装发布会上以此系列作为布景元素,并在之后将其

推广为品牌全球旗舰店与快闪店的空间设计标配。

事实上,USM HALLER 模块化家具系统如今的风靡程度

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现代主义的比例和极简主义的细节设

计,赋予其永不过时的美感,让它可以自然融入各种环境场

景,始终散发着饱含品牌初心的摩登气息。关于品牌成功的

秘诀,USM 法国地区首席执行官 LAURENT CROCHET 解

释道:“USM 家具所追求的,是与周遭环境的和谐相容,而非

视觉霸权。镀铬钢管组件并不像传统金属那样冰冷生硬,反

而会映照出周遭环境的色彩,这 点对建筑设计师而言格

外有趣。它的设计理念承袭包豪斯运动,强调家具设计应以

功能性和实用性为上,这种理念流行至今,经久不衰。它具有

种避繁就简的美,设计完全以实际用途为出发点。”

可持续性也是 USM 系统家具的 大特点。模块化设计赋予

了家具无限的灵活组合可能,让它成为真正的“长寿”家具

系统的组装结构始终未变,这就意味着那些于上世纪60年代 生产的组件,至今仍然能够与当代最新的 USM 组件无缝兼 容并自由组合。此外,钢材本身也是一种高度可回收再利用的 材料,烤漆工艺中也不需要使用任何溶剂或是重金属。“无论

是个人住家场所,还是企业办公空间,即便需要搬迁,也不 会面临旧家具无法满足新空间的问题,因为 USM 能够适

应各种不断变化的需求。比起传统家具的维修方式,USM

要轻松方便得多了,受损的组件元素都可以直接拆卸更换

所以,30年前购入的 USM 家具如今依然耐用,可谓是超值 投资。”LAURENT CROCHET 总结道。凭借着其跨代际的

生命周期与传承价值,先锋家具 USM HALLER,注定经典

TREASURE ISLAND

BYVA V N CLEEF & ARPELS

金银岛传说

撰文 NICOLAS SALOMON

巴黎旺多姆广场的其他品牌相比,VAN CLEEF & ARPELS

采用了迥然不同的创作手法,以不同的故事为主题创作珠

宝,并因此大获成功。从法国童话《驴皮公主》到莎士比亚和

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品牌直在文学经典中汲取灵感,无

需明星或网红代言,便足以 成就精彩的主题珠 宝系列。其

最新杰作 TREASURE ISLAND BY VAN CLEEF & ARPELS

系列便是受英国小说家罗伯特 路易斯 史蒂文森的著名

历险小说《金银岛》启发而创作的。这部作品讲述了18世纪 中叶,英国布里斯托 所客栈老板的儿子吉姆·霍金斯

所经历的 场大冒险。小说中,当海盗们在客栈里互相争斗

时,年轻的主人公在其中名海盗的行李箱中发现了一张无

人岛藏宝图,上面标示着大批赃物财宝的藏匿地点。于是

少年决定踏上探险之路,但就在他抵达骄阳似火的无人岛

时,那里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枪战,世外桃源瞬间变成了火

拼现场。如今,VAN CLEEF & ARPELS 通过珠宝作品,不仅

展现了该小说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还将重新演绎了其中

提到的许多物品与场景。

如同一部传奇冒险故事,VAN CLEEF & ARPELS 这全新 系列 TREASURE ISLAND BY VAN CLEEF & ARPELS将

世界各地的壮丽风景和珍奇异宝与珠宝的设计相结合,以

三部曲的形式展开了一场奇幻旅程。

第篇章中,这个珠宝世家从各种水手绳结与航海工具汲取

灵感,扬帆起航,也借此致敬航海精神。在作品中,渐变的

蓝绿色交织 辉映,描绘出深 邃多变的海洋景色,也 呈现了

艳阳午后时的浮光跃金,和月光星空下的波光粼粼。

第二章则是对大自然的赞歌,这也是 VAN CLEEF & ARPELS

最擅长的主题 。作品中通过描绘彩虹般的贝壳,色调丰富

的娇艳花朵和挺拔树木,来彰显原生态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和郁郁葱葱。

第三章也是最终章,讲述了一段世界寻宝旅程,从哥伦布航 海时代前的辉煌 历史,到神秘瑰丽的亚洲奇境,都 化身为

灵动的异域风情珠宝作品。此高级珠宝系列中的可拆卸式

胸针PALMIER MYSTÉRIEUX(中文可译为“神秘棕榈”)

更是璀璨三部曲的完美 点睛之作:镶有美钻的帆船,金光 灿烂的旭日和饰满珍宝的百宝箱,这些图腾元素皆以金质

打造而成,可与珠宝的主体底座任意轮替组合。VAN CLEEF & ARPELS 运用1933年获得专利的独家“隐密式镶嵌工艺”

将祖母绿宝石刻画成苍翠的棕榈叶片,与含有刻纹的玫瑰金

树干形成对比,更显细腻质感。工匠们通过镜面抛光、锤揲

刻纹和金珠等黄金加工手法打造作品,将历史珠宝工坊的 精湛工艺体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金银岛》这最初面向青少年的经典读物,珠宝世家 VAN CLEEF & ARPELS 悄然开启了顾客的记忆之门,唤醒了

大家对幸福童年的共同回忆。

LOUIS VUITTON X MURAKAMI

欢愉相随

撰文 NATHALIE FRASER

20年前,时尚龙头品牌 LOUIS VUITTON 与日本艺术家村上隆

首次联名。如今,他们再次携手释放创意能量,共同创作了又

欢乐迸发, 色彩绚丽的全新纪念系列。

时间轴拉回2000年代初期。当时的 LOUIS VUITTON 早已是 享誉国际的巴黎奢侈品大牌,以其精湛卓越的制箱工艺闻名

1997年,在美国设计师 MARC JACOBS 的带领之下,品牌发

布了旗下首个时装作品。MARC JACOBS 不仅是一位极富创

意的时装设计师,还是一位当代艺术的资深爱好者。在那时

艺术和时尚虽属相关领域,却尚未建立起真正具体的关联

在领军为 LOUIS VUITTON 设计作品时,MARC JACOBS

打破桎梏,首次搭建起了T台与画廊之间的桥梁。他先是邀请

了街头艺术家 STEPHEN SPROUSE,以大胆的涂鸦风格重新

演绎了品牌的经典老花图案 MONOGRAM,开创业界先河

接着,他又在2003年结识了日本艺术家村上隆,后者以缤纷

色彩和“卡哇伊”的艺术风格而闻名,而这场邂逅也促成了品

牌更大规模的艺术联名合作。艺术家大胆颠覆 MONOGRAM 的经典双色调,以彩虹般的潘通色谱重新诠释了品牌的标 志性手袋。2005年,村上隆再次与此法国品牌联合打造了

LOUIS VUITTON X MURAKAMI 合作系列,以樱桃图案元 素致敬了日本的樱花文化。该系列大获成功,也引领 LOUIS VUITTON 开启与艺术领域联名合作的浪潮。随后,品牌还 携手了同样来自日本的草间弥生,以及来自美国的杰夫 昆斯 辛迪·舍曼和理查德·普林斯等人,发布联名作品。其他著名 时装屋纷纷效仿,使当代艺术与时尚的交汇不再是短暂的灵 感碰撞,而成为了彼此长期共生的创造力舞台。往后的二十 年里,时尚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愈发密不可分。2014年,位于 巴黎近郊布洛涅森林中的路易威登基金会艺术中心正式落 成。这座雄伟壮观的博物馆的建筑主体,由当代解构主义

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亲自操刀设计,彰显了LVMH 集团总裁

兼CEO 贝纳·阿尔诺对艺术创作不遗余力的推广。事实上 村上隆的许多艺术作品也已成为该基金会典藏系列的一部 分,进一步印证了这位艺术家与品牌之间的深厚情缘。

为纪念20年前的旗开得胜,2025年,LOUIS VUITTON 邀请

村上隆再续前缘,共同打造全新联名系列,谱写灵动新篇章

而这一次,LOUIS VUITTON X MURAKAMI 联名系列,不再

局限于皮具,而是延伸到了品牌的方方面面。这位日本艺术家

日本艺术家村上隆与

法国时装屋 LOUIS VUITTON

时隔20年,

再次携手发布联名项目。

村上隆将个人的 缤纷艺术语言,包括笔下的 人物和微笑太阳花 等经典形象都融入在 最新联名系列中, 设计出滑板、 CAPUCINES BB 手袋、 NEVERFULL手袋、 钥匙扣等新作。 右页:在此联名系列的 盛大发布之际, LOUIS VUITTON 于巴黎旗舰店中展示艺术家 的标志性公仔人物作品。

不但为 SPEEDY、DAUPHINE、CARRYALL和 ALMA等经典

包袋注入了其缤纷欢乐的艺术风格,还将创意魔法拓展到全

品类:太阳镜、丝巾、钥匙扣、行李箱等单品,都装点着村上隆

标 志性的 斑 斓 色彩和 IP 形象 ,例 如可爱的 超 扁 平熊 猫

PANDA SUPERFLAT。从收藏版WARDROBE硬箱、棒球

帽,到凉鞋、芭蕾舞鞋等多款鞋履,处处都呈现着缤纷的色

彩,焕新点亮了 LOUIS VUITTON 的时尚衣橱。本次合作还延

伸到了香水系列,超扁平熊猫跃上香水瓶身标签,搭配彩色

MONOGRAM 老花的旅行装香水盒,都让人眼前一亮。

这场联名的时尚盛会将以两幕剧的形式分梯上演:2025年

初,首批合作系列已率先登陆 LOUIS VUITTON 全球各大门

店,而另一个以樱花作为设计灵感的主题联名系列则选定在

春季发布,以呼应在日本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樱花季。整

个联名系列共推出逾200件单品,规模盛大,充分彰显了此

次合作的非凡意义。对村上隆个人而言,这场再度合作属于

是水到渠成。“20年,一眨眼就过去了!”这位调皮机灵又总是

怀抱着童真欢乐精神的艺术家感叹道。

在本次联名项目中,村上隆通过360°全方位的创意表达,倾

力呈现他的艺术构想。作为盛会启动的重要环节,其巨型雕

塑作品 FLOWER PARENT AND CHILD远渡重洋,从京都

运抵 巴黎,在 路易威登基金会艺术中心门前的 JARDIN

D’ACCLIMATATION 主题游乐园盛大展出,成为万众瞩目

的焦点 。此外,这位艺术 家 还 特地为此 合 作重新修复了

双 方首次联名期间所拍 摄的两部影片 SUPERFLAT MONOGRAM 以及 SUPERFLAT FIRST LOVE,这些影

片将在品牌全球各家精品店中展映。不 仅如此,门店现场 还 策划了许多精 彩 有 趣的活动,让访客能 够沉 浸式 探 索 LOUIS VUITTON X MURAKAMI 合作系列的奥秘,甚至 有机会获得以村上隆设计的标志性角色和 MONOGRAM 图案打造的主题纪念品。 为充分演绎本系列构想下的趣意盎然又缤纷多姿的时尚世 界,LOUIS VUITTON 邀请美国明星演员赞达亚担任其形 象代言人。她出镜的广告大片由知名摄影师双 人组 INEZ & VINOODH 掌镜,璀璨亮相于全球各大广告屏幕。此外 村上隆也亲自执导了两支生动有趣的短片。在这两支短片 中,赞达亚与艺术家笔下的标志性角色和各种视觉元素自在 互动,尽情玩耍,展示了此次合作欢乐的精神。

这个由巴黎顶级奢 侈品牌 与 东京知名艺术家携手打造的 全新联名系列,一如形象短片中呈现的那样,宛如 剂快乐能 量的强心针:两个看似南辕北辙的创意世界借此产生了精彩 碰撞,并因而迸发出神奇的创意火花,释放无限潜能。回溯 2000年代初期发布的首批联名作品,如今件件都已跻身收藏 等级。而2025年这 焕新回归的系列,小至钥匙扣环,大到 经典硬箱,每件单品都毋庸置疑将会很快迎来它的幸运主人

ALAÏA LE TECKEL CLUTCH

腊肠犬包

撰文 COLETTE MARC

造访 ALAÏA 先生位于巴黎市中心玛黑区的工作室,势必会看 到这位传奇时装设计师被一群爱犬簇拥着的温馨画面。在他 2017年离世后,接任品牌创意总监的 PIETER MULIER,同 样也是一位爱狗人士,总是与“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形影不 离。在为 ALA Ï A 构思全新包款时,PIETER MULIER 延续了 品牌一贯的女性优雅和精致美学,同时结合工坊的精湛匠艺 和创意灵感,巧妙地将“一如忠犬,终生伴行”的陪伴理念 注入了设计之中。就这样,LE TECKEL腊肠犬包诞生了。这系列 L

包袋拥有利落简约的建筑感线条,以精湛的折叠工艺塑造而

成,包身修长,使人联想到热情活泼的腊肠犬。提手、拉链 开 合以及内置小镜,每一处细节都能体现设计师的匠心

旨在将这 款包打造 成为能够陪伴每 位 女性出席任意场 合

的完美伴侣。它在皮革材质和配色上也有多种选择,但无论

是哪一款,都会像腊肠犬一样忠心不渝地守护陪伴它的主人

TOP 10 PLAYFUL LOOKS

创意时尚玩家

在时尚这个宛如“棋局”的竞技场上,设计师们总是不忘提醒我们,时装作品也可以像创意游戏 一般充满轻松、趣味和生命的喜悦感!

撰文 SOPHIE ABRIAT.

2019 THOM BROWNE BR OWNE

A LEX A NDER MCQUEEN

2008 JE A N-CH A RLES DE C A STELB A J A C

COMME DES G A R ÇONS

MAISON MAR GIEL A

2024

NOIR KEI NINOMIYA

CHRISTI A N L A CR OIX

在1985年10月8 日 出 版 的《 女装 日报 》中那篇名为

LAGERFELD的专访里,卡尔 拉格斐曾说过: “时尚是一场

没有规则的游戏。”它是一个可以颠覆、打破、重新定义规则

的场域,是一种叛逆和实验的表现形式 在这里,似乎

切都有可能。对那些喜欢挑战传统思维、质疑固有规范

探讨外在表象的设计师而言,时尚作为 种娱乐方式,向来

就是一片激发创意的沃土。融入了奇趣符号和游戏元素的

系列作品,更是贯穿整个时尚史的脉络,并持续为之注入活

力。设计师们则犹如“游戏大师” ,在秀场这个充满无限可能

的舞台上相互“对弈”。

包括伊尔莎 斯奇培尔莉、让 夏尔 德 卡斯 泰尔巴雅克

和让- 保罗 高缇耶,都曾在作品中玩转过一些看似纯属娱

乐、实则超越单纯美学表达的文化符号。这是因为在时尚的

语境下, “游戏”其实并不只是一味地追求好玩或是简单地创

造欢笑,它同时也代表着我们对于自由、机遇、身份认同甚

至是人类生存状态等的深度思索。通过本文,SKP 将带领

大家聚焦这些充满玩味奇趣又极富象征意义的时尚廓形 深入探讨其中的寓意。

自由颂歌

在艰难时期,时尚总是格外奢华, ”深受超现实主义影响 的女性设计师伊尔莎·斯奇培尔莉生前经常如是说。这句话

以幽默的态度间接提醒人们,奢华世界本就如同 场精心

编排的“戏剧”。而“玩味时尚” ,恰恰也代表了一种自由无

虑的心态;它使人们得以跳出成人世界的规训,摆脱限制和

束缚,甚至重新定义这场“游戏”的规则。这种理念在某些

设计师的创作方式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通过在作品中

融入非传统元素,挑战时尚固有的框架限制;通过“玩转

不同的形状、鲜艳的色彩和多元的材质,把原本用于塑造

社会规范”的时尚,变成了一个表达想法和发挥创意的无限

想象空间。此精神在 CHRISTIAN LACROIX 令人惊艳的

时装作品中展露无遗。此高定品牌以华丽的风格、精致的手 工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始终将“时尚”视为 间创意实验 室;在这里,它得以突破固有框架,解构传统符号,创造出 个丰富多彩、无拘无束、绮丽梦幻的视觉世界。饱和的视觉

冲击力是品牌设计师克里斯汀 拉克鲁瓦经常玩转的美学理

念:富有张力和量感的廓形,亮眼夺目的色彩选择,华丽繁复

的褶裥垂坠,以及锦上添花的花朵或是立体刺绣元素,他通

过这些手法共同营造出 种梦幻绮丽的视觉盛宴。

游戏,还意味着对僵化社会规范的批判性反思。在某些时尚 作品中,打破传统着装规则象征着叛逆的态度,设计师似乎

借此呼喊: “大家请注意,我们有能力解构外界对我们的想

象。”设计师川久保玲为个人品牌 COMME DES GARÇONS 设计的狂欢派对风作品便是如此:这些廓形令人惊叹,或者 更确切地说,带有充满挑衅感的耐人寻味。另一方面,游戏

也是自由解放的象征。这一理念贯穿于 JEREMY SCOTT

的数个系列作品:品牌设计师杰瑞米 斯科特经常通过重新

演绎流行文化和荒诞幽默,来强调摆脱社会束缚的必要性 而比利时设计师 WALTER VAN BEIRENDONCK 创作的 时装廓形更是非同寻常:他的作品大胆荒诞,其手法经常可

媲美行为艺术。他将设计作为 种创意表达的工具,为时装

作品注入了一丝怪诞的奇趣。再来看看英国设计师 MATTY BOVAN:他设计的戏剧感廓形从徐徐拉开的舞台帷幕中走 出,以“戏中戏”的手法,隐喻并诠释了时尚的本质,即一个

变幻莫测的、个体自我与社会角色界限模糊交织的世界。这

样的设计手法不仅是对“时尚表演”这一概念的解构,也是 在拷问社会的期待,挑战“时尚游戏”的既定规则和范式

探索童真

玩味时尚”也常常被视作回归童年岁月的 种方式。在那段

时光里,游戏是无拘无束的大冒险。它以最纯粹的形式,体

现了情感的自由释放和对世界的天真探索。 些设计师将

玩具、拼图、玩偶或是其他童年物件作为设计元素融入时装

作品,借此反映出他们对于简单和真实的追求。这样的创意

手法不仅是一种风格选择,更是一种态度宣言:在充满世故

的成人世界中,永远保持童真与纯粹。

作为在流行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孩子”,设计师让-夏尔 德 卡

斯泰尔巴雅克曾使用海绵、泰迪熊玩偶、乐高积木和笑脸符

号等元素,为品牌 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 构

想出不计其数的服装和配饰作品。而日本设计师二宫启通过

个人品牌 NOIR KEI NINOMIYA 呈现的,则是纯粹的天真烂

漫。他在创作时常常加入带有童年意象的元素,例如网纱蓬蓬

裙和彩色橡皮筋等。同时,他的设计中还融入着稚气的线条 但其目的并非是让造型变“可爱” ,而是希望借此唤起那份最

初的纯粹,即 种尚未受到复杂成人世界影响的纯洁初心。

关于偶然性和权力的隐喻

时装秀场上,设计师们还通过玩转扑克牌、骰子或棋子等

布景元素,来探讨偶然性与机 遇的概念 。游戏人人皆可参

与,但结果输赢却始终不可预测,这种不确定性赋予了个体

行为 丝脆弱的意味 。于是,游戏因此 成为了人生的 种

隐喻:我们始终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游走 。而这 概念也

和时尚的本质相互呼应:宛如 场纸牌游戏,时尚可以被人

为地操控、改变,但有时候,某些事件或选择却可能会完全

超出我们的控制范围。比如,THOM BROWNE 成功糅合

了精准剪裁的绅士优雅美学和极致张扬的现代风格,从而

创作出繁复精致又天马行空的独特造型。顺带 提,品牌

设计师汤姆·布朗从经济学系毕业后先是成为演员,时尚界

并不在其原本的生涯轨迹之内,设计生涯之所以开启竟然纯

属“意外” ,犹如是上天给他开的一个玩笑。

还有 些设 计师则将 国 际象棋 元素融入了自己的创意作

品。国际象棋代表着策略、智慧和战术,但同时也象征着冲

突与对立。这些概念贯穿于时尚界,尤其体现在秀场这座

时尚 竞技 场”上 的较 量 之中。亚历山 大 麦 昆 设 计的 ALEXANDER MCQUEEN 2005春夏系列便是一个开宗 明义的范例。该系列名为 IT’S ONLY A GAME(中文译为“只

是 场游 戏”),其秀 场开创性地 呈现了一个巨型真人棋 局 。各个 造型在 超 大 尺寸的棋盘格上依 次 亮 相 ,暗 喻 着

时尚产业的运作逻辑和生态,即 场精心布局的“权力博

弈”游戏 ,而有权力的地方自然也 就少不了由此而生的掌

控 。在 MAISON MARGIELA 2018高定时装发布会上 品牌创意总监约翰 加利亚诺将模特 们打造为“新数字人 类”。她们 戴着金 属感的 V R 眼 镜 ,包里 配放着平板电脑

小腿 上 则 用特 殊 装置固 定着手机 。这 些 手机设 定为视 频

模式,角度精准地朝着秀场前排观众进行实时拍摄,在时尚

T台上玩起 场“角色反转”的游戏。

LA DOLCE VITA

甜蜜生活

摄影 FEDERICA SIMONI. 造型 CÉLINE LAVIOLETTE.

编绳网眼设计上衣及裤子 ALAIA.

JACQUEMUS.

LONGCHAMP X K.JACQUES.

LE ROND CARRE

链条肩带针织连衣裙、金属饰件粒纹小牛皮革手袋 SCHIAPARELLI. 左页:拉菲草钩编 POLO 衫、亚麻长裤 DOLCE  &  GABBANA.

棉麻混纺背心外套及半裙 BRUNELLO CUCINELLI,网眼皮革厚底凉鞋 CHRISTIAN LOUBOUTIN.

左页:LE TECKEL CLUTCH 皮革手拿包 ALAIA.

短 版无袖上衣 、针 织半裙 HERMES,ICE CUBE 镶钻吊坠玫瑰金项链 CHOPARD, JOSEPHINE AIGRETTE 约瑟芬皇后系列白鹭镶钻玫瑰金项链 CHAUMET. 右页:不 对 称设计 树 脂手镯 、 多款不 对 称设计金属手镯 SAINT LAURENT BY ANTHONY VACCARELLO.

连衣裙

LONGCHAMP,“草坪上的方巾”90真丝方巾 HERMES,
SAINT LAURENT BY ANTHONY VACCARELLO.
CELINE BY HEDI SLIMANE.

针织上衣、造型太阳镜 CHLOE,GRAIN DE CAFE 镶钻18K 金项链及同系列耳环 CARTIER.

PENCIL CAT 蟒蛇皮手提包 LANVIN.

MOONSHINE
OMEGA.
FENDI.

纺 衬衫及长裤 ZEGNA.

短 裤、厚底系带鞋、吊饰耳环 CHANEL. 左页:羊毛混

斜 纹 软呢外套及

发妆 EMILIE GREEN.

模特 LALA OLSSON @ NEXT MANAGEMENT,LUCAS BARSKI @ PREMIUM MODELS.

摄影助理 GIUSEPPE TERILLI,LOICK JUNAY. 造型助理 CHLOE GASQUET. 监制经理 AUGUSTIN GARRONE.

LOVES LOEWE

TO PLAY

就是爱玩

撰文 NATHALIE FRASER.

LOEWE 向来以匠心创意 而著称。品牌现任总监 JONATHAN ANDERSON 不负使命,以精湛的工艺 为基础不断地推陈出新, 竭力延续独特的品牌 DNA。

SAGA 时尚传奇

凭借着创意总监乔纳森·安德森的 超凡创意,西班牙殿堂级品牌  LOEWE 成为了奇思妙想与精湛匠艺 交织碰撞的理想乐园。

初闻乍看之下,这个故事确实充满了矛盾和碰撞:一方是以

精湛皮革工艺闻名的西班牙历史时装屋,另一方则是天马行

空、才华横溢的英伦新锐设计师。在时尚龙头集团 LVMH 的

牵线下,二者自2013年起携手共创,成就了21世纪时装界最

梦幻动人的传奇故事之 。

乔纳森 安德 森的设计天 赋早在学生时代便锋 芒毕露,毕

业后,其个人品牌便凭借“狂而不野”的细腻风格,成为了众

所瞩目的焦点。这位才华横溢的设计师,能从现代艺术、当

代建筑 甚至 是漫 画人物 等主题中汲取灵感,同 时也 从未

掩饰过自己对于“CRAFT” (匠艺,即手工艺术和工艺)的热

爱。而这也正是 LOEWE 自品牌诞生以来的核心理念之

19世纪末,一群马德里皮匠成立了工坊,随后德裔西班牙人

ENRIQUE LOEWE ROESSBERG 加入其中,并最终收购

工坊,创建了自己的同名品牌。数十年来,LOEWE 凭借匠心

妙思和创造力脱颖而出,并以惊艳的橱窗艺术陈列、品牌

与 建筑设 计的 密 切连 接等特 色 闻名于 世 。到1990 年代

品牌正式加入 LVMH 集团,也从此巩固了它在全球奢侈品

领域的翘楚 地位 。

乔纳森 安德森最初以视觉陈列设计师的身份涉足时尚领

域,早在伦敦时装学院求学期间,他便凭借独特的创意视

角崭露头角。进入 LOEWE 后,他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并迅

速确立了个人风格:以无懈可击的优 雅气韵,融合西 班牙

式的炙热 激情与英式幽默感,让品牌焕 发出别样的风 貌 与此同时,他对手工艺的热情有增无减:他承袭发扬了这家

马德里历史工坊的精湛技艺,设计出许多工艺精妙、技法复 杂的作品。比如,他早期设计中的标志性包袋 PUZZLE 拼图

包,包体采用精巧的拼接结构,充分彰显了创意总 监本人

总是信手拈来的幽默感。此后,LOEWE 还推出了“大象包”

并陆续扩展至鲸 鱼、兔子、环蛇、鸽子、水獭、仓鼠等各种

动物造 型 手 袋 ,仿佛 打造了一座 妙 趣 横 生 的动物园 。此

可爱动物系列”多为品牌与艺术家的合作项目,而这也正

是乔纳 森 安德 森的热情所在 。无论是限量系列、艺术装

置,还是书籍,甚至形象广告大片,他始终乐此不疲地探索

时尚与视觉艺术之间的无限可能。在广告大片拍摄中,他也 一向无惧打破常规,不拘泥于传统的年龄或外貌标准,经

常邀请自己喜爱的演员出镜 。其中最动人心弦的 位便是

玛吉 史密斯,这位英国国宝级艺术家曾出演《唐顿庄园

和《哈利 波特》,深 受 观 众喜爱 。她于 88岁大寿之际为

LOEWE 2024春夏系列拍摄了形象广告,这组作品不仅致敬

了她的非凡人生,也是她离世前最后的时尚影像之 。

乔纳森 安德森很小就接触到了“挑战”和“游戏”的概念

其父亲威利 安德森曾担任爱尔兰橄榄球国家队的队长,而

这 成就源自他从小立定的志向目标。尽管在农场中长大的

威利 安德森小时候并没有机会参与这种热门运动,但他还

是凭借不懈努力达成了目标。退役后,他选择转行教练,而他

的儿子则遗传了他坚韧不服输的个性。

在某种程度上,乔纳森 安德森也将品牌创意总监的角色视 作“教练” 般的存在。他同时主理 LOEWE 和个人同名品牌

JW ANDERSON,游走于巴黎、伦敦以及马德里之间。虽然

工作节奏紧凑,但他还是不忘在繁忙之中预留放松休息的机

会与空间。2016年,他发起 LOEWE CRAFT PRIZE(罗意威

工艺奖),既是对手工艺这 品牌核心基因的致敬,也表达了

其作为收藏家的个人信仰 他坦言自己对“他人用双手亲

自创造的一切”充满热情。每年,罗意威工艺奖都会表彰一项

手工艺作品,创作类型不限,可以是陶艺、刺绣、编织、玻璃

工艺等等。这些充满人文气息的匠心之作,与 LOEWE 各个 作品系列有着许多内在联系:获奖作品经常亮相 LOEWE 的 秀场布景,或是 经过抽丝剥茧,将其工艺技术融入在品牌

配饰系列中,将皮革、织物、金属和藤草等巧妙地编织或是

拼接,呈现出既富有创意又极具优雅格调的匠艺臻品。

材质与灵感的对比碰撞,也是 LOEWE 独树 帜的美学密码 之 。短短数年间,乔纳森 安德森的工作室围绕诸多不同

文化展开了跨界探索:以中国明清时期的瓷器美学为主题

打造了中国单色釉系列;携手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在设计中

融入经典动画人物和电影对话;为蕾哈娜和碧昂丝设计舞台

服装,不断拓展创意边界。与此同时,品牌还坚持开发成衣

系列,每 件作品皆是难能可贵的工艺结晶,充分彰显视觉

张力与匠心工序,在奇幻视效与精湛工艺的交融中,持续带 来 惊喜:例如以气球 、超 大 热带花 朵 或 是手掌图案为印 花

元素的连衣裙,打破常规廓形,赋予服装趣味性;或是以气

球、护身符为装饰元素的无厘头鞋履,屡屡突破想象。为了彰

显2023男装春夏系列当季的绿色主题,他甚至与生物设计师

联手合作,发布了一系列“会发芽长草”的实验性质单品。而

这也代表着乔纳森·安德森为 LOEWE 旗下各系列作品所

注入的正面力量:凭借着幽默和趣味手法,带领我们重新思

考自然、环保回收和循环再利用等社会与环境核心议题,并

期盼通过时尚奢侈品作为引子,激发公众的深度思考。

无论是那些如今已成为 LOEWE 品牌标志的可爱包挂,还是 与品牌、工匠以及艺术家们长达12年的跨界合作成果,乔纳

森·安德森始终在证明:时尚在令人向往的同时,也能兼具

智慧与幽默。这彰显了作为 位真正的艺术大师所应当具备

的稀缺特质:才华横溢,却从不故作严肃。

时装设计师 JONATHAN ANDERSON 于2013年接任 LOEWE 创意总监至今,引领品牌前进。

JONATHAN ANDERSON 巧妙结合了西班牙的 热情色彩和英式的冷感幽默, 为 LOEWE 设计出 优雅又带有一丝狂野的作品。

LET’S COLLABORATE!

一起合作吧!

单家品牌虽好,

两家合作更佳!自2000年代初

以来,时尚联名项目

赋予了设计师们许多携手

共创“爆款”的机会。

无论是百年世家老牌、

大众品牌、艺术家或小众品牌,

都纷纷热衷于跨界合作,

风格碰撞之中成就了许多令人

惊喜的奇思创意。

而这股潮流远未结束 束……

撰文 COLETTE MARC.

意大利时装屋 MIU MIU

与法国品牌 PETIT BATEAU 携手

合作,前者的品牌 LOGO 与

后者红色小帆船标志并排亮相,让此一

联名项目系列在本季备受瞩目。

CLARE WAIGHT KELLER为UNIQLO设计

UNIQLO: C 系列,TIFFANY & CO.与 NIKE推出合作项目, HERMES与APPLE WATCH共同 发布联名款……时尚高端品牌与平价消费品牌的 结盟例子可以说是与日俱增。

2004年11月12日的早晨,时尚界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盛

事。全球各地的 H&M 门店外都大排长龙,众多时尚爱好者

翘首以待,只为抢先选购这家以快时尚著称的瑞典品牌与

CHANEL 传奇创意总监 KARL LAGERFELD 合作推出的

最新产品系列。这次奢侈品牌与大众品牌的联名合作可以说

是全球首创,并且效果一鸣惊人:H&M 的大门刚刚打开,所

有的商品就被一扫而空;据当时的电视新闻报导称,人们在

货架前疯狂抢购,有的顾客甚至直接从衣架上扯下长裙,直

到购物袋全部塞满后才心满意足地离开。自此,联名合作的

狂热时代正式开启

20年后,奢侈品牌和一线设计师与其他让人意想不到的合

作对象联名已不再是新鲜事。每 季,都会有各种联名胶囊

系列(系列名称中常有“X”符号作为标志)相继登陆,并获得了

不同程度的成功。作为最早开启这股潮流的品牌,H&M 持续

推出各种大牌联名系列,先后携手过 MUGLER、BALMAIN

COMME DES GARÇONS、ISABEL MARANT、LANVIN

MAISON MARGIELA 等风格各异的顶尖设计师品牌。为

了纪念首个联名项目二十周年这一历史性时刻,H&M 更是

于2024年底,限量复刻了历届联名的标志性中古单品。与

此同时,UNIQLO 等其他大众品牌也加入了这场联名热潮

这家日本快时尚巨头更倾向于长期合作,定期推出与 IN ÈS

DE LA FRESSANGE、JW ANDERSON 和 JIL SANDER

的联名系列,并邀请 CHRISTOPHE LEMAIRE 和 CLARE

WAIGHT KELLER 等国际设计师携手打造专属服装线。值

得注意的是,奢侈品牌过去对于与大众消费品牌的合作并不

热衷,而这波跨界风潮则让它们紧随快时尚品牌的脚步,纷

纷积极破圈推出联名项目。如今,每当品牌发布限量联名系列

之际,便经常能看见潮流爱好者在全球门店门口大排长龙

这甚至已经演变成了时尚图景的一部分。

然而,在持续不断的合作热潮中,最重要的其实是懂得如何

创造惊喜,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众多奢侈品牌中,LOUIS

VUITTON 是最早行动的先锋之 。起初,它与 STEPHEN

SPROUSE、村上隆(其标志性的合作系列 LOUIS VUITTON

X MURAKAMI 已于今年焕新回归)、草间弥生等艺术家合作

推出皮具。随后,它又与其他品牌联手发布了更加出人意料

的作品,例如2017年 LV 男装系列与 SUPREME 的合作,将 两个截然不同但又备受追捧的时尚宇宙巧妙融合,奉上了一场

名副其实的创意盛宴。这次合作不负众望,不 仅 呈现出了

融合LV经典 MONOGRAM 图案和 SUPREME 标志性亮红色

的服装,还设计了专门用于携带滑板、黑胶唱片或 DJ 唱盘的 整套定制皮具。正是这种颠覆性的碰撞,让此次联名真正

成为了现象级潮流。当两个原本毫无关联的品牌被巧妙结合

再加以对产品工艺和营销叙事的精雕细琢, 场席卷全球的

时尚热潮便随之诞生。当时,LOUIS VUITTON 男装系列由

已故的创意总监 VIRGIL ABLOH 掌舵。他是一位具有360

视野,且懂得如何打造现象级合作的大师:他还曾经为 IKEA

重新设计了品牌经典的蓝色购物袋以及家具和家居配饰,于

2019年重磅发布新作并掀起了一阵时尚热潮。

在百花齐放的时尚界中,品牌往往通过联名合作来彰显彼此 之间的默契与共鸣。2021年到2022年间,这种全新的联结

方式,让各大创意总监们得以游戏化地探索品牌基因,在这 个不断从自身文化与历史中汲取灵感的行业里,挑战符号 与标识的极限。于是,开云集团最炙手可热的两个时尚品牌 GUCCI 和 BALENCIAGA 之间的配饰合作系列便问世了。另

一个奇特的“混血”品牌 FENDACE,也是两个风格迥然的 意大利时尚品牌 VERSACE 和 FENDI 碰撞出的 火花。通过打造史诗级的时装秀和爆款作品,FENDACE 结 合了 VERSACE 和 FENDI 的明星款式与经典设计,呈现了

系列充满幽默感的联名单品,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时尚

实验,这 创举至今依然无人能够超越

有些时候,联名合作是基于品牌在美学风格和创意视角的 共同价值 观 。以世家品牌 HERM È S 为例,对于这 类合作

活动向来“不感冒”的它,却破例携手同样以简约风格和精

细做工闻名的苹果公司,为 APPLE WATCH 设计了表带

NIKE 与TIFFANY 的“联姻”也同样优雅:用蒂芙尼蓝点缀

鞋 身上的倒勾 LOGO。202 5 年夏季,以古典芭蕾起家的 REPETTO 将与前卫设计师 MARINE SERRE 合作,双方以

运动感和可持续时尚等共同价值观为主题,联手打造胶囊

系列。MIU MIU 和 PETIT BATEAU 也联手推出了一系列的针

织单品。MIU MIU 由 MIUCCIA PRADA 成立,而位于法国

特鲁瓦的 PETIT BATEAU 以生产高品质 T 恤及童装闻名

这次合作结合了二者的特色,展现了它们所共有的清新优

雅以及对工艺水平的追求。2022年,BIRKENSTOCK 与

MANOLO BLAHNIK  这两个风格迥异的品牌的联手合 作,更是充满了趣 味与反差,堪称一绝:前者以健 康 舒适 的“勃肯鞋”闻名,而后者则以尖头细高跟鞋著称,它们的 合作正好契合了人们对于鞋履舒适性的需求趋势,也开启了 BIRKENSTOCK 日后与 RICK OWENS 和 DIOR 等时尚 大牌的创意结盟。但提到“联名之王”,则非 BALENCIAGA 的创意总监 DEMNA GVASALIA莫属。他总是不断制造 惊喜,与各种意想不到的品牌携手合作,例如以动画片《辛 普森一家》为灵感的时装秀,或者与ADIDAS、SCHOLL LAMBORGHINI、UNDER ARMOUR 和 CROCS 等各类 国际品牌的跨界联名。

未来还会有其他品牌或时尚人士投身联名合作吗?答案是 肯定的。设计师和品牌商们一定会凭借自己的前瞻胆识一次 又一次地给我们带来惊喜。

CHARMING BAGS

心选包挂

毛绒玩具、珍珠、丝带、玩偶……

如今,搭配各种个性化挂饰的包袋正风靡全球。

从奢侈品到大众产品市场,几乎所有品牌 都加入了这一行列。这股风潮究竟为何突然席卷时尚界? 请跟随 SKP 杂志,一起深入解读这一流行趋势。

撰文 CAROLINE HAMELLE.

摄影 FEDERICA SIMONI. 造型 CÉLINE LAVIOLETTE.

25粒纹小牛皮链条手袋 CHANEL,包挂饰品私人提供.

棉麻混纺背心外套及半裙 BRUNELLO CUCINELLI、 CHANEL

VIVIENNE 狐狸毛包饰 LOUIS VUITTON,  其他包挂饰品私人提供.

永远都不嫌多!”法国 TIKTOK 时尚博主 @LILYSLILAH 在

自己的皮革手袋上挂了十几个挂饰后,依然如是感叹道。目

前,在她的包袋上,有 只小泰迪熊玩偶 几条串珠链 一对

樱桃,还有一颗星星......她在视频中询问粉丝们: “如果我

再加上一只小兔子玩偶 会不会太夸张?”事实上,这个问题

显得有些多余,因为在手袋挂饰的世界里,越丰富才越有型

多多益善。在 TIKTOK 上,许多年轻女性都在# BAGCHARM

中文可译为“包挂”)这 话题下发布视频,展示自己“开箱

这些可爱小饰品的过程 。这 是一个幸福感爆棚的时刻:包

装纸的沙沙声 拉链袋打开时的嗤拉声 指甲轻划袋子的唰

唰声 挂饰碰撞的清脆叮当声,配合视频背景中此起彼伏惊

喜感叹声——“哇,我的天哪,这也太可爱了吧” ,宛如一场

ASMR 沉浸式体验。还有什么能比开箱这些小饰品更令人

开心的呢  法国《费加罗报》最近 发表的 篇文章也指出

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 PINTEREST 上,“BAG CHARMS”这

一关键词的搜索量在过去一年内增加了270%。博主们通过

开箱视频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化包挂收藏,相关内容流量不

断,持续火爆。

这股包挂热潮显然为奢侈品牌带来了福音,因为他们可以借

此向年轻消费者提供入门级单品。同时,品牌也看中了这些

挂饰令人“上瘾”的属性,他们希望 顾客们能够将其视为不

可或缺的收藏品。此外,设计师们也借势天马行空地发挥创

意,将这一热潮不断推高。例如,以幽默著称的 JONATHAN

ANDERSON 为 LOEWE 设计了一系列梦幻感十足的包包

挂饰,例如仓鼠、抱在章鱼身上的男孩、柯基犬、松狮犬、趴

在鲸鱼身上的男孩、考拉和刺猬等等。这些挂饰均由毛毡

制成,搭配品牌经典的 LOGO 钥匙圈,别具 格,十分灵

动。PRADA 则玩起了角色扮演,给白色泰迪熊换上不同的造

型,或者把机器人打造成“时尚明星”,让人们忍不住把它们

收集起来,像奖牌一样装饰在包包上。

而 LOUIS VUITTON  则将品牌吉祥物 VIVIENNE 打造

成了一个包挂 明 星:她可以以 圣诞 老人 的 形象来 迎 接年

终节日季,也可以变身可爱毛 球,或是换 上滑雪服。同时

LOUIS VUITTON X MURAKAMI 联名系列中,超 扁平

熊猫 PANDA SUPERFLAT 也 成为了风 靡一时的包挂 之

选。而意大利品牌 FENDI 甚至为挂饰专门设计了不同材质

和颜色的链条,方便消费者随心 搭配 。此外,一些挂 饰更

是 火 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被各大平价品牌竞 相模仿,比

如 COACH 的樱桃挂饰。

自2023年12月在洛杉矶举办2024年早秋系列时装秀以来

BALENCIAGA  推出了一款与 好 莱坞著名购物街同名的 新款手袋 RODEO。这 款专为个 性化定制而设计的手袋

其两侧 的折叠 式 袼褙 经 过 加 固 处 理,以让 顾客可以 随心 所欲 地装点所有心仪的 饰品 。考虑 周到的品牌艺术 总 监

DEMNA GVASALIA 甚至还专门为这款手袋设计了一整套

挂饰,其中就包括一个名为 PIGALLE 的多元素挂饰,为包袋

增添更多的独特色彩。

那么,在手袋上悬挂 大量挂饰的创意是从何而来的呢?自

古以来,人类作为 种充满信仰和仪式感的物种,就常通过

各种护身符和护身物品来避邪,以祈求力量 好运或精神与

物质上的庇佑。对此,各位时装设计师们也深信不疑。例如

嘉柏丽尔 香奈儿女士就曾在她的金链子上添加护身饰件

以保护自己免受一切负能量的侵扰。也正因如此,她个人所

属的狮子座和其幸运数字5才会成为 CHANEL 品牌的重要 元素。CHRISTIAN DIOR 也相信这种“命运的指引”。据说 他在为自己的时装品牌筹集资金时,曾偶然踢到一块星星

形状的金属片,于是他就把这块金属片保存了起来,并将其 作为 DIOR 品牌的标志之 。很显然,包挂热潮之所以再次

兴起,是因为现代人也希望能够得到某种形式的保护。与此

同时,# BAGCHARM 风潮也可被视为 种对“静奢风”的

叛逆回应。在当下极简高雅、低调奢华的美学潮流中,这种

装饰繁复、视效喧闹的挂饰堆砌,可以说是打破甚至颠覆 了传统手袋以整洁精致为美的准则,也因此受到人们的欢

迎。比如,一只 HERM È S BIRKIN 手袋,单独背时优雅克

制,但 旦在肩带上挂满各种饰品,就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风格,透露出 丝叛逆和玩味的魅力。

真正将 HERMÈS BIRKIN手袋变成“文化图腾”的,是其最

初的灵感缪斯,简 柏金女士。这位已故的英国传奇女歌手

经常会用丝带、珠串,甚至联 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

和其他慈善机构的贴纸来装饰自己的手袋。她还开创了在

包包手柄 上缠 绕 丝巾的 潮 流,这一做法在 社 交 媒 体上被

广泛传播,引得人们争相模仿。人们甚至 用“I’VE JANE

BIRKINIFIED MY BAG” (我把我的手袋‘简 柏金’化了)来

形容这股手袋 DIY 风潮。当然,能直接 步到位拥有 BIRKIN

手袋,并在其之上实践这一趋势的人最幸运。在各大社交平台

上,年轻女性们争相发挥创意,精挑细选每一款小饰品,只为

让自己的手袋与众不同。比起 充满神秘 感的护身符,如今

包挂更像是一个温暖治愈的可爱物件,就像法国作家马塞

尔 普鲁斯特笔下的玛德琳蛋 糕那 样,能够唤起人们的情

感记忆和童年回忆,是 种彰显个性的方式。

位博主曾说: “我不想和别人一样。”而要想独 无二,最

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己动手制作。JONATHAN ANDERSON

在 LOEWE 精品店内开设了一个“饰品吧”,让时尚人士们可

以在那里定制属于自己的个性挂件。心灵手巧的巴黎设计师

KITESY MARTIN 则推出了一系列可以改造升级的经典设

计,同时还开放预约,让顾客来到她的工作室,亲自设计并

制作属于自己的珠宝或挂饰。例如,在一个金属扣上编织绳

结,再点缀些许大颗银珠,一个独 无二的包挂就做成了。在

过去,人们会穿上印有自己最喜欢的摇滚乐队头像的 T 恤来

表达自我,而在今天,手袋和包挂则成为了我们的个性宣言 钟情之物

革 腰 带、 LV BIKER 皮 革 手 袋、 MY VIVIENNE 狐狸 毛 包饰 、

衣 及半裙 、 链条皮

针 织无袖上

色 串珠包饰及草莓包饰 LOUIS VUITTON , 游 戏机 包挂私人提供.

双层链条金属

: BRIEFCASE 亮泽皮 革 手 袋  PRADA, 包挂饰品私人提供.

左页

摄 影助 理 GIUSEPPE TERILLI LOICK, JUNAY. 造型助 理 CHLOE GASQUET.

FURNITUREWONDERL A ND

撰文 ALEXANDRE D’EYMIARD.

设计必须一本正经吗?对于认识和

了解意大利先锋品牌 GUFRAM 的人来说,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近六十年来,

GUFRAM 一直致力于打造兼具实用性

和趣味性的家具作品,

呈现了诸多业界经典的标志性杰作……

无论是让人产生躺进草丛感觉的PRATONE沙发,

造型宛如希腊柱的ATTICA休闲椅,GUFRAM与设计工作室

SUPERTOYS合作所发布的最新作品 FLOWIE休闲椅(右页),还是貌似水泥墙上裂缝、

仿佛可以让人穿越维度的BROKEN MIRROR落地镜,

品牌旗下的家具设计总是充满妙思奇趣。

不拘一格、趣味十足、实验先锋、大胆无畏、经典隽永 属

于 GUFRAM 的形容词 不 胜 枚 举。作 为先 锋家具设计品 牌,GUFRAM 颠覆了室内设计的传统,其传奇篇章始于

20世纪6 0年代:当时,二战期间及战后出生的“婴儿潮一 代”陆续步入成年,许多领域的价值观念都随之发生巨大变

革,设计自然也不例外。它摆脱了昔日盛行于室内家居设计的 形式主义桎梏,大胆宣称要在功能性之外亦服务于美学,从 而催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意浪潮。另一方面,太空探索的

兴起,也激 发了人们对未来主义风格的向往,以几何造型 为主的家居设计因此迎来热潮。同时,塑料行业的快速 发 展降低了这些特殊造型家具的制造成本,并为之提供了丰 富的颜色选择。在繁荣经济和乐观时代精神的双重推动下  家具设计变得更波普化、趣味化,其线条圆润流畅,色彩多 元甚至有时呈现迷幻风格,与过去的传统流派形成了鲜明

的 对比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史上许 多 经典之作

应运 而 生:比如以 合 成树脂压模注 塑 成型的一体 化 单

椅 PANTON CHAIR,因其鲜艳的橙色而成为经典的小凳子

TAM TAM,以及造型独特的 BALL CHAIR(球椅,又名“太

空椅”)和 BUBBLE CHAIR(泡泡椅) 这些作品不仅成 为当时设计革新的象征,也在不断被重新诠释,历久弥新,成 为经典中的经典。

在这个充 满 创新灵感 和自由精神的时期里,意大利家 具

制造公司 GUGLIERMETTO FRATELLI MOBILE 创立了 品牌 GUFRAM。该品牌被定位成公司旗下的创意实验室 在这里,公司得以探 索和尝试生 产与 时俱 进的创新家具  GUFRAM 重新定义了实用性的概念,并模糊了当代艺术、设

计、家具与装饰品等不同领域之间的界限。1972年,纽约 现代艺术博物馆 MOMA 举办了一场以意大利设计为主题的 特展,GUFRAM 多件家具参展,并在展后被纳入永久馆藏 系列,备受国际认同。GUFRAM 也由此被正式载入家具设 计的史册,其标志性作品相继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瑞 士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巴黎蓬皮杜中心和美国丹佛艺术博 物馆等著名博物馆收藏。与此同时,GUFRAM 还以其不羁 玩味的设计风格,悄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室内空间

波普艺术和工艺秘技的结晶

GUFRAM 的成功不仅仅归功于风格,还与其独家创新技术

GUFLAC 密切相关。GUFLAC 的技术秘诀和可口可乐的原料

配方一样,至今始终被严格保密。作为首批与品牌合作的艺术

家之一,PIERO GILARDI 回忆道: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制

作全包覆式家具对设计师们而言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其布料

内衬的制作程序相当繁复,经常难以完成。”而 GUFLAC 技

术则彻底革新了这 切:该技术能够通过聚氨酯发泡工艺,制

成 种弹性饰面材料,并且根据实际需求定制颜色。这种创新

材质不仅耐磨防刮,而且富有韧性、触感柔软,使设计师们

得以突破传统家具制造工艺对造型的限制,尽情发挥创意。时

至今日,GUFLAC 技术仍被广泛应用,为家居设计带来源源 不断的可能性。

GUFRAM 的另一大品牌特色在于,自公司诞生以来,创始团

队便坚定推行跨界合作,积极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创意人才

参与家具设计。1967年,意大利著名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

图利奥 雷吉将四次函数的数学图像转化成三维立体形态

设计出休闲座椅 DETECMA。不久之后,GUFRAM 又委托

建筑系学生团体 STUDIO65,为米兰美容沙龙设计 款定

制沙发。这个深受美式波普艺术和绘画影响的小团体,构思

出了名为 BOCCA(意大利语中意为“嘴巴”)的红唇造型沙

发,其设计灵感源自西班牙超现实主义大师萨尔瓦多 达利

绘于1935年的画作 VISAGE DE MAE WEST UTILISABLE

COMME APPARTEMENT(中文译为“可作为公寓布局参考

的梅·韦斯特的面孔”)。性感红唇一般的线条形态,象征着过

眼烟云的名气、冶艳迷人的魅力,以及当时由媒体形塑出来

并流行于美式大众文化中的女性标准化形象。同年,20世纪

抽象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关键人物,智利艺术先驱

罗伯托 马塔,发布了集座椅功能和雕塑艺术于一身的家具作

品 MAGRITTA,以致敬勒内 马格里特的画作《人类之子》和

超现实主义运动。他巧妙融合了勒内 马格里特作品中的两个

标志性元素,黑色圆顶礼帽与青苹果,并打破常规比例,发掘

出两个物件之间出人意料的联系,令人耳目一新。以上这两件

经典家具之作在2020年迎来问世50周年纪念,如今已成为

经典标志,并在当代家具设计界稳居重要的 席之地。

GUFRAM 出品的另一个代表作是1972年问世的 CACTUS

仙人掌衣帽架,由 GUIDO DROCCO 和 FRANCO MELLO

联手设计打造。无论被摆放在何处,CACTUS总是能够成为

众所瞩目的焦点,以至于常常令人忘记它最初是一个衣帽架

这只大型仙人掌摆件,既“奇葩”又逗趣,也从不只忠于其作

为实用家具的“本分”。GUIDO DROCCO 在回忆创作灵感时

说道: “那是一个阴沉沉的冬日,FRANCO 来到我位于都灵

萨奇大道上的家里做客。外头天气灰暗又冷飕飕,我们于是

开始“挖空”脑袋,想“挖”出 个能够让人联想到阳光且温

暖人心的东西。我们想要打破传统,寻找 种与传统相关但

又不拘一格的物件形态。”仙人掌衣帽架便由此诞生,它 经

推出就大获成功,并且成为后世设计师竞相致敬与重新演绎

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括英国设计师 PAUL SMITH 的渐变色版

本,还有受到安迪 沃霍尔艺术风格启发的三原色版本

家居新篇章

尽管 GUFRAM 于2012年被收购,但品牌还是始终坚持其

贯的“创意实验室”精神。除了复刻或是重新演绎旗下的经典

系列之外,新团队延续了品牌 直以来的幽默与巧思,不断

重新定义家具的概念。现任品牌总监 CHARLEY VEZZA 就

此解释道:“GUFRAM 的品牌灵魂在于它的反 潮流 精神

艺术与时尚实验团体 MSCHF 重新诠释 GUFRAM

的历史性代表作,发布了全新限量版的CUT PRATONE, 于2024年在纽约贝浩登画廊展出。

右页:PAUL SMITH 也与 GUFRAM 推出联名合作项目, 呈现这位英国时装设计师个人视角下的CACTUS衣帽架。

品牌始终将诙谐

搞怪的精神体现于

家具设计之中,

例如本页的希腊柱 系列座椅和茶几,

或是在前卫艺术杂志 TOILETPAPER

团队幽默演绎下

的肥皂休闲椅等等, 都是创意佳例。

图片来源:版权所有, courtesy from gufram

以及‘反设计’的设计态度。接手 GUFRAM 时,我们真正了解

到了它对收藏家、记者和顾客们的意义。我们无法重现波普 艺术浪潮,但是可以从品牌 DNA 抽丝剥茧,延续其幽默和 讽刺的基因。因此,我们持续开展新的合作项目,唯 目标 便是希望借此举动,延续创造大胆前卫的当代设计标志性 作品。”品牌首席运营官 AXEL IBERTI 也在 旁补充说明道  CHARLEY VEZZA 对于品牌的愿景既多元又纯粹,这与 品牌的创立初心如出 辙。像当年第 代的主理团队一样,他 懂得如何与设计师们沟通对话,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开放式的 创意实验空间——他们彼此心意相通。”

2014年,GUFRAM 发布了 SOAP(肥皂)一款形似肥皂的 休闲椅凳新作,由同样来自意大利的摄影师 PIERPAOLO FERRARI 和当代艺术家 MAURIZIO CATTELAN 联手设计 而成。他们两人同时也是 TOILETPAPER 刊物的联合创办 人 这本讽刺幽默、脑洞大开的前卫流行艺术杂志深受各 界欢迎。2017年,纽约双人组设计师 SNARKITECTURE 为

GUFRAM 构思了作品 BROKEN MIRROR(中文可译为“破 镜”)。这款镜子的框架以软质聚氨酯制成,乍眼看去像是 混凝土材质,实际上触感却意外柔软。镜面上的“裂缝” ,像

是墙上一扇通往异次元的裂隙,既能映照出房间内的四周环 境,又似乎另辟出了 条通往他处的密道。这面镜子仿佛一扇 神秘之窗,让人们得以窥探另一个世界,以超现实的手法重

新演绎了人们对“穿越”的想象与憧憬。

而 GUFRAM 品牌的最新项目,要属与 SUPERTOYS 的联 名合作系列。SUPERTOYS 是 MERLE FLÜ GGE 和 JOB MOUWEN 在2018年于鹿特丹共同创建的设计工作室,以

其充满的泡泡质感、圆润可爱的设计风格而闻名。其创作 宣言为:打造激进式的“极致可爱”。该工作室目前已发布的 作品涵盖配饰、灯具及家具等多个品类,其造型灵感来源

于毛绒 玩偶,凭借日式美学的可爱风格,加上梦幻的粉嫩

色调,以及那些“萌”到让人“想咬一口”的小动物元素,唤

起 人们对纯真无暇的童年世界的回忆,可谓是为“卡哇伊

美学”的爱好者们量身打造 。而此次的联名项目 FLOWIE  中文可译为“小花花”),是一个色彩鲜艳的户外家具系列 融合了扶手椅、花 朵和宠物等多种元素。这些作品一如既

往地 延续品牌理念 ,始 终以手工定制;不同的是,其材质

换成了 GUFLAC ULTRA 这是 GUFRAM 五十多年前 研发出的 GUFLAC材料的2.0升级版,能够为户外家具提供 绝佳的防水耐用性能。

毋庸 置 疑,G UFRAM 始 终 捍卫着品牌使命,在家具设 计

领域推陈出新,为人们的家居环境持续注入幽默风趣的时 尚态度。当 GUFRAM 旗下的这些作品集合汇聚在 起时 会令人仿佛置身于《爱丽丝梦游仙境》中一般,感受到无穷

的奇幻体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用它们填满整个住 宅寓所;有时,只需要一件经典单品作为点缀,就足以为日常 生活增添俏皮感,让你的家居空间焕然 新,并彰显出主人

作为设计美学“行家”的独到品味

快乐的设计顽童

THE HAPPY GUY

西班牙设计师 JAIME HAYÓN 是其个人工作室 HAYON STUDIO 的创始人及主理人。20多年来,面对千篇一律的潮流风向,他从不随波逐流, 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创造了许多张扬 奔放的混搭风格作品,并为其注入了满满的幽默气息。

撰文 DÉBORAH MALET.

JAIME HAYON 在位于 西班牙的个人工作室,为灯具作品 FORMAKAMI完成上色, 此工作照摄于2019年。

左页:ROCKING HOT DOG 中文可译为“热狗摇椅”)是 JAIME HAYON 与荷兰设计师 NIENKE KLUNDER 联手创作的 雕塑系列之 ,通过幽默的 手法玩转美国文化中的经典符号。

2009年,JAIME HAYON

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 呈献了巨型装置 THE TOURNAMENT 中文可译为“棋局”)。

高达2米的陶瓷棋子上彩绘着

呼应英国文化符号的图案,

国际象棋棋盘则以

碧莎马赛克镶嵌而成。

右页:艺术家为纪念西班牙

家具品牌 BD BARCELONA DESIGN 创立40周年, 而定制的40个花瓶作品之 。

JAIME HAYÓN 自21世纪初登上国际设计舞台以来便备受瞩

目,关于他的种种评论长期不绝于耳。例如,一直有人称他为

设计界的佩德罗 阿莫多瓦”,认为他与这位西班牙国宝级

先锋派名导齐名。对此,JAIME HAYÓN 本人在2023年接

受法国《世界报》采访时,曾略带自豪地解释道: “可能是因

为我们都来自西班牙,都热爱浓烈大胆的色彩,作品也都带

有超现实主义和国际性的风格吧!”此外,人们还会不自觉

地把 JAIME HAYÓN 和 LA MOVIDA 运动联系在 起。LA

MOVIDA 在马德里俚语中意为“派对”,是20世纪80年代初

在西 班牙兴起的 场自由主义 文化运动。当时,在佛朗哥

统治时期结束后,LA MOVIDA 运动打破了传统的审美和色

彩准则,掀起了一场文化 狂潮。在电影界,导演佩德罗 阿

莫多瓦便是这 运动的代表人物之 。他以经典作品《情迷

高跟鞋》和最新作品《隔壁房间》而闻名,风格大胆,充满超

现实主义元素;而 JAIME HAYÓN 则是在设计领域延续了这

股自由奔放的艺术精神。不过,这位五十多岁的设计师的创意

影响力可绝不止在西班牙境内。2007年,《时代周刊》将他评

选为21世纪最优秀的设计师之 :他在家具、绘画和巨型雕

塑等领域中均有极高的造诣,创作涉猎广泛,才华横溢,不拘 一格。与包豪斯学派“理性 至 上”的刚硬 风格和北欧极简 主义有所不同,JAIME HAYÓN 秉持了幽默诙谐的设计理念

并深受80年代意 大利 米兰 孟菲 斯流派的影响 。该流派由

埃托·索特萨斯提出,挑战了二战后“好设计运动”所确立的传

统美学范式,在设计界“异军突起”。JAIME HAYÓN 坚决拒

绝被限定在某个特定领域,他游刃玩转于艺术、设计和装饰

等多个领域之间, “趣味高于功能”是他唯 信奉的设计准则

紧跟潮流,踏浪前行

我的父母是餐馆老板,他们原本希望我像其他两个兄弟

一样从事银行或房地产行业。2023年,这位设计师向法国

世界报》坦言:“上世纪90年代,马德里 还不存在设计学

院,我和父母都不了解这门学科。”16岁时,JAIME HAYÓN

选择奔赴未来,前往加利福尼亚留学一年。他在那里学会

了玩滑板和冲浪,并发现了自己的语言天赋:除了英语和西

班牙语,他还学会了法语。更重要的是,他在美国艺术中心

设计学院的 次对外开放日活动中,探索到了自己未 来想 从事的行业。返回马德里后,JAIME HAYÓ N迅速开始了 精彩纷呈的名校生涯:他先是考入了欧洲设计学院刚在西

班牙首都开设的分校,成为该校首届学生。随后,他又进入

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深造,并于1997年加入创意应

用实验机构 FABRICA。该机构由成衣品牌 BENETTON的

创始人 LUCIANO BENETTON 以及意大利先锋摄影大师

OLIVIERO TOSCANI(于2025年1月13日去世)共同创立

FABRICA 位于意大利特雷维索 座17世纪的威尼斯别墅内

该建筑由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修复。这里汇聚和孕育了来自

各个领域的年轻才俊:摄影师、插画家、作家、广告人、电影制 作人、音乐家、平面艺术家、IT 高手,当然,还有设计师。在这里 JAIME HAYÓN 担任了四年的设计部门主管,直到2003年 才离开。同年,他在伦敦的 DAVID GILL GALLERY 画廊 举办了首次个人装置艺术展 MEDITERRANEAN DIGITAL BAROQUE(中文可译为“地中海数字巴洛克”)。在这场展 览中,他向公众大胆呈现了色彩绚丽的波普风仙人掌,以及 在奇幻想象宇宙中进化而成的“超音速猪”。他曾表示: “这次 展览的成功举办,让我对自己的作品建立了信心,也标志着 我个人设计生涯的开端。”至此,HAYÓN 的风格已初具雏形

儿童游戏

即便 JAIME HAYÓN 的设计风格十分特立独行,但这丝毫没 有影响他受到家具制造商、画廊、奢侈品牌和酒店的青睐。自

JAIME HAYON 于

2021年以充满奇幻动物 的丛林之旅为主题, 举办了首次主题艺术展 COSMOTIK JUNGLE 中文可译为宇宙丛林)”。

左页:艺术家把虚幻的 奇兽造型结合建筑作品, 设计出三座他称之为 ARCHISCULPTURES” 的建筑雕塑,此为 其中之 。这些斑斓 的作品将香港海运大厦 露天广场变成 座 超乎想象的大型游乐园。

2001年创立 HAYON STUDIO 工作室以来,他曾收到过来自

众多知名品牌的橄榄枝,比如 BD BARCELONA DESIGN

CASSINA、FRITZ HANSEN、&TRADITION、MAGIS

BACCARAT、PIPER - HEIDSIECK、SWAROVSKI

和 LLADRÓ 等;他还涉足时尚领域,合作时尚品牌 ZARA

和 CAMPER;同时,他也参与了诸多酒店及餐饮方面的项

目,包括巴黎蓬皮杜中心的 CAF É CENTRAL、马德 里的

BARCELO TORRE 酒店、巴伦西亚的 CASA CLARITA 和

曼谷的 THE STANDARD 酒店等。JAIME EHAYÓN 的灵

感 源 泉 从不 是 秘 密 :滑 板 文化、漫 画 世界 ,以 及 最 重 要

的 童年记忆。他善于挖掘深植于大众集体记忆中的经典

意象,也正是因此,他的作品不仅能打动成年人,也同样能

够吸引孩子们的目光

JAIME HAYÓN 从喜马拉雅山雪人 YETI 的传说中汲取灵

感,创作出一群色彩斑斓、俏皮可爱的动物形象。他借此展

现了一种自发性的创造力,让自己内心的童真得以表达,同时

也唤醒了观者(无论是成人还是孩童)内心深处的童趣。他

的作品面向所有人,努力让设计美学更具亲和力、更加普及

化。他作品中随处可见的丰富色彩和圆润造型,便是这一理

念的直接体现。例如,他在系列作品 MON CIRQUE(中文

可译为“我的马戏团”,作于2006年)中,用夸张浑圆的花瓶

造型,来演绎马戏团小丑丰满幽默的形象。他的其他作品还

包括 PING PONG 镜子、SETAGO 台灯、为意大利陶瓷家饰

品牌 BOSA 设计的 BAILE 面具壁饰和 THEATREHAYON 花 瓶系 列,以 及为西 班牙 家具公司 BD BARCELONA

DESIGN 设计的 EXPLORER边桌等。相比过于尖锐和死板

的直角,这位设计师更喜爱令人舒适的圆润形状。为了通过

媒体推广自己的作品,JAIME HAYÓN 甚至不惜亲身上阵

将自己打扮成兔子、小丑或外星人……“我承认,我活在自己

的世界里,尽量不去想太多。我每天都热情洋溢地起床,告

诉自己这又将是美好的 天。”他在2022年接受西班牙在线

杂志 CC/MAGAZINE 采访时这样说道。这种极具感染力的

快乐态度,为他赢得了“设计界的笑脸(SMILEY)”的称号

华尔街日报》在过去十年中 直以此称呼他,并进 步指

出,他成功的秘诀之 就是这样的乐观主义。他创作的形

象,甚至是他手臂上的纹身,也总是在对我们微笑或俏皮地

眨眼。乐观的态度深植于这位西班牙设计师的 DNA 之中,他

在2019年与 BD BARCELONA DESIGN 合作项目的发布会

上解释道: “小物件不仅具有装饰功能,还可以承载艺术与

情感价值,并且能够体现幽默感。”不过,JAIME HAYÓN 其

实并不只聚焦小物,他的野心远比我们所想象的更加宏大

创意狂想曲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JAIME HAYÓN 的创意想法过于疯狂

2009年的伦敦设计节上,他在特拉法尔加广场的中央布置了

一个巨型棋盘装置作品 THE TOURNAMENT(中文可译为

棋局”)。2019年,他在奥地利蒂罗尔州为 SWAROVSKI 打

造了一座镶有1500万颗水晶的旋转木马。在宣传视频中,他

一边乘坐旋转木马,一边笑着说道: “在创作时,我希望自己 可以尽情释放自我,不想拘泥于任何限制。 ”而这位艺术家

2018年于香港举办的个人展览“JAIME HAYÓN 奇想宇宙  则更加天马行空:他在 海港城海运大厦的露天 广场上,设

计了三个分别以马戏团帐篷、鸭子和兔子为造 型元素的建

筑雕塑,打造出了一座大型儿童游乐场。这 展览呼应了他

2016年在亚特兰大高等艺术博物馆举办的项目:在那里,他

通过四个巨型木构建筑,打造了一个老少咸宜的玩耍乐园

其实,JAIME HAYÓN 的想象力不仅体现在他的装置艺术 中,在他的家具设计上也展现得淋漓尽致。2009年,他设计了

款模仿纽约建筑外形、极具孟菲斯风格的餐边柜;后来,在

系列作品 AMERICAN CHÂTEAU(中文可译为“美式城堡”

该系列被称为“法国凡尔赛宫与迪士尼乐园的结合”)中,他

还设计了一款带有马鞍、可以骑乘的热狗摇椅。那么,怎样才

能使这位“顽童”设计师“安静”下来呢?“我的目标之一是更 加专注于我的艺术,创作更多的绘画作品, ”他在接受 CC/ MAGAZINE采访时表示,“绘画是我目前做得最多的事情

我非常喜欢画画,它让我很放松。”

值得注意的是,JAIME HAYÓN 的绘画中同样也充满了各

种色彩与形状。地中海文化是他的作品中经常蕴含的一个

重要元素。他借此探索自身的文化 根 源,并且致敬那些对

他有所影响的前辈艺术家,例如西班牙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萨尔瓦多 达利和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建筑师安东尼奥 高

迪。JAIME HAYÓN 的画作中,还可以看到一些与法国作家

兼 艺 术 家 让 谷克 多相 似 的 笔 触特征 ,以 及对 法国 画 家

亨利 马蒂斯风格的大胆色块的偏爱 这两位艺术家都

曾迷恋于蔚蓝海岸及其地中海南部绚丽的色彩,而这种热

烈、自由的色彩运用,也在 HAYÓN 的创作中得到了延续。另

外值得 提的是,JAIME HAYÓN丰富缤纷的色彩美学,也

在与一些北欧品牌合作时为其极简风格注入了一种全新的诠

释:在与 FRITZ HANSEN 和& TRADITION 等设计公司合

作时,他创造了一种名为“SOUTH SCANDINAVIAN”(中文

可译为“南斯堪的纳维亚”)的新风格,打破了以往北欧风格

中米色的单色霸权,为其注入了更具活力的色彩体系。色彩

的狂欢不仅渗透于 JAIME HAYÓN 的作品,也深深影响着

他的日常生活。2018年,在接受瑞士《时代报》的采访时,他

分享了自己如何用颜色管理日常行程: “在我的行程表里,每

一类任务和活动都有专属的颜色。粉色代表需要进行出差

调研,例如这个月,我要去意大利参观制作丝绸印花的工作

室;荧光绿代表我在巴伦西亚;而荧光绿和金丝雀黄搭配

时,就代表这是我和孩子们共享的家庭时光。我会去接他们

放学,一起玩滑板,背着背包,寻找适合的地方坐下来画画。

JAIME HAYON 在2017年米兰设计周 所发布的装置作品STONE AGE FOLK 中文可译为“石器时代的民俗”), 通过万花筒式的投影效果诠释了植物、动物和 民俗等艺术家个人所热爱的主题。

JAIME HAYON 摄于作品THE BIRDS 中文译为“鸟类”)前。这件壁毯作品在2013年举办的 EYES ON NATURE: WALL HANGINGS 中文可译为“放眼大自然:壁饰艺术”)展览中首次亮相, 现为荷兰蒂尔堡纺织博物馆典藏系列。

左页:其作品THE ANSWERS IN THE CLOUDS 中文可译为“答案就在云朵里”,作于2022年)的局部细节。

环环相承

CIRCLE OF LIFE THECIR

法国艺术家

AURÉLIE FRETTI 接触

陶艺和雕塑并不算早, 但她坦言, 继广告和传播职业 生涯之后,这个创作领域 让她得以重拾欢笑。

而促使 AURÉLIE FRETTI 完美转换职业生涯赛道 并且产生深刻情绪 转变的,则是她情有独钟 的图案:麻花纹。

撰文 DÉBORAH MALET.

AURELIE FRETTI 摄于其大型壁画之前。

这件作品名为 L’EMERGENCE DE LA BABKA 中文译为巴布卡的浮现), 让人不禁想起古代 意大利宫殿的浮雕风格。

BABKA系列以

AURELIE FRETTI童年 记忆中的波兰传统甜点 巴布卡为主题,并且成为 其标志性创作,化身为 桌灯、壁灯和墙壁挂饰等 不同类型的作品。

当我们今年 月中旬联系 AURÉLIE FRETTI 进行采访时,她

正忙着在工作室里给火炉添薪加柴,身边围绕着她的三只狗

12岁的法国斗牛犬 RITA ,10岁的黑色布列塔尼猎犬 NINO

和7岁的德国短毛指示犬 GINA。虽然冬日阳光难得 见,但

工作室里的寒意却完全掩盖不了主人散发的温暖与热情,42岁

的她从内到外都洋溢着 种欢乐的气息。这座由老农舍翻修

改造而成的小“世外桃源”,坐落于法国东南部吕贝隆山区里

风景如画的小村庄塞尼翁,AURÉLIE 家人都住在这里,包

括她的丈夫 SACHA、他们的两个孩子 7岁的 ANOUK

和6岁的 ANDRÉ A,还有她的几只狗。

在选定于此安家落户之前,AUR ÉLIE 也经历过东徙西迁的 人生:她的童年时期在法国东部度过,对于出身普通家庭的

她而言,接受教育和追求稳定的职业是实现社会阶级跃升的

最佳途径。她先是在南锡读了巴黎 HEC 高等商学院的预科

班,接着来到南法,在马赛攻读商学院,最后落脚巴黎正式

进入职场。AUR ÉLIE 陆续在广告巨头法国阳狮集团等多间 广告公关公司里取得了要职,担任项目主管,随后还晋升为

客户总监。虽然这并非 AUR ÉLIE 的志向或梦想职业,但这

段工作历程至少让她得以接触到创意领域。对此,她表示

与插画家、摄影师、平面设计师等创意人士的接触,对我来

说是一种间接体验艺术的方式。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画画,总

是很想要做手工 我还记得,有 次我跟妈妈说,长大以

后想要成为画家,只不过这个心愿很快就被我遗忘了。”多

年来,这 切始终被 AUR É LIE 深藏心底,直到她与丈夫

SACHA 相遇时,这些想法才又得以重获释放。SACHA 是

法国眼镜潮牌 JIMMY FAIRLY 的联合创始人,拥有“自由奔

放的灵魂”。他不仅帮助 AUR ÉLIE 彻底摆脱了“冒名顶替者

综合症” ,还激发了她的冒险精神。

过去,我不论做什么都觉得自己 无是处。多亏了他,我才

领会到了‘桥到船头自然直’的道理 事情总会有解决的

办法,人生也总是有其他的路可以选择。”而 AUR ÉLIE 后来

选择踏上的,则是雕塑艺术家之旅。2018年,她决定收拾行

装,带着丈夫和爱犬,搬到距离巴黎38公里、位于蒙福尔拉

莫利小镇附近的朗布依埃森林中生活。这片宁静幽深的“地

球绿肺” ,宛如一个疗愈身心的茧,在 AURÉLIE 经历了职业

倦态之后,恰逢其时地帮助她重新审视自己的幸福感和心理

健康。这次生活方式的彻底转变让她走近“慢生活” ,在精神

上也开始重新关注生活的本质,她补充解释道: “在这座被

大自然四周环抱着的落地窗房子里,我们终于迈向了人生的

新阶段 我们有了两个孩子,并彻底重新审视了我们的生

活方式,这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那时起,人生茅塞

顿开,翻开了一个永恒的新篇章。

装点着赤陶浮雕艺术品和白陶壁灯的起居空间。

右页:以麻花手柄茶杯作为灵感的花瓶,通过错视艺术手法为日常生活增添情趣。

崭新游乐场

AUR ÉLIE 继续娓娓道来: “这种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的生活方

式,成为了我进行深刻自我反思的开端。城市生活让我们承受

了太多焦虑,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来自四面八方的需求、被

迫进行的各种社交,都让当时的我们身心交瘁。然而,对于

一个居住在偏远之处的新生儿家庭,日常生活也确实并不

容易。作为一个不是特别有条有理的人,这次变化连我自己

都为之感到惊讶。独自面对这一切,让我重新找到了自信,同

时也为我的思维新辟了一条道路,使我将过去‘我什么事都

做不好’的固执想法抛诸脑后。”在产假期间,AUR ÉLIE 仍

然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为传播及广告公司提供服务;同时,她

决定报名陶器陶艺工作坊。“人们往往低估了这类工作坊所能

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它让各世代的人们得以因缘际会,相遇

交流。”她强调道。

最初,AURÉLIE 只是想借机放松一下心情、结交一些朋友,却

没想到因此在各种层面都收获了立竿见影式的益处: “我重新

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从各个意义上来说都是如此。”这项

工坊 活动让 她变得更加从容,对这位年轻女士而言,这堪

称 种救赎,家里的紧张氛围和容易走神的情况在此后都

明显减少了。同时,她发现自己很快就迷上了这门艺术: “我

很快就轻松上手陶艺了,但其实其中最令我着迷的是 雕塑

的过程。通过双手的力量捏塑陶土的形状,让我觉得很有成

就感。起初,工作坊的老师注意到我在传统陶艺课中表现得

有些兴致索然。于是有 天,她便建议我用陶土捏塑出自己

脚的形状。我从来没有接触过人体雕塑,但最终的成果竟还

挺令人满意的,”AURÉLIE 动情且自豪地回忆道。

随后,她毫不犹豫地报名注册了提供各类工艺职业培训课

程的凡尔赛学院,在两年制学程中,她每个月还会抽出一个

周末,自发前往法国各地参加人体模特工作坊的进修。从

2020年起,一切渐渐初现雏形:AUR ÉLIE 开始在社交媒体

上发布个人创作,并在40岁生日时收到了一台陶窑,这对她

来说是一个“有着极为重要意义”的礼物;接着,在2022年

AUR ÉLIE 获得当代设计策展人 CHIARA COLOMBINI 的 邀请,加入后者所创立的电商平台,这 举动大大加速了她

的职业转型计划。AURÉLIE 的个人工作室品牌 DI FRETTO

由此正式诞生。

麻花元素与美食记忆

自2023年与 家人(包括 她的宠物狗们)定居吕贝隆以来

AUR ÉLIE 开始雕琢个人的艺术风格。通过使用木材、石膏和

失蜡铸造工艺等,她将手边的各种材料塑造成型;其中,她

对于麻花纹尤其迷恋。她首先将这种造型元素以超大比例应

用在釉彩杯的手柄设计上,接着陆续应用到花瓶、蛋杯、灯

座等各类作品。最早关注她的粉丝中,有 LOLA RYKIEL(作家

NATHALIE RYKIEL 的女儿,也是已故著名时装设计师

SONIA RYKIEL 的孙女),还有服饰及家居品牌 MAKE MY

LEMONADE 的创意总监 LISA GACHET。

我最开始的创作从实用性着手,因为这样能够触及到更广

泛的受众群体。比如,我为超大手柄茶杯作品开发出了有趣

的新功能 既可以把它挂在手肘上当作陶瓷手提包,装咖

啡豆,也可以变成笔筒 …”AURÉLIE 如此强调道。

同时,在与心理分析师不断探讨她的作品的过程中,AURÉLIE

也 逐渐拼凑出了一幅意义深 远的家族 文化图谱: “我对于 人体的痴迷源于古代雕像,这可以回溯到我父亲的意大利

血 统 ;而麻 花 纹则 使 我回想 起 波 兰 外 祖母 亲 亲手制 作 的 巴布卡’布里欧修甜面包 。我的心理分析师还解释,这种

造型纹路同时也会让人联想到寓意着生命的 DNA 螺旋结

构。”近两年以来,这个风靡各地的麻花‘巴布卡’面包成为 了 AUR ÉLIE 的重要创作主题,被她称为其“心头好”。她通 过不同的材料和规模,将麻花元素诠释得淋漓尽致,并且乐 此不疲。她笑着表示: “我最近对于大型作品特别感兴趣。我

很喜欢石膏这种材料,但现在也在尝试用压缩泡沫创作大型

雕塑,之后再用树脂浇覆表面。”2024年,AUR ÉLIE 发布了

件长3米、宽2米的巴布卡浮雕墙面作品,她期待之后能够

延续此主题,继续探索各种创作的可能性:“这个地区艺术家

云集。附近的阿普特是以传统混色彩陶工艺闻名的陶瓷名

镇。这里的人们拥有毋庸置疑的精湛技术。”

AURÉLIE 今年的新项目,包括了一个以“巴布卡”为灵感主题  与当地木匠合作发布的木制家具系列,以及另一个疯狂的创 作构想——“巴布卡”大型雕塑装置。她再次笑着说: “我指 的‘大型’,是比我还要高的那种!在我的设想中,这件创作

将被陈列于大自然环境中,以圆弧金属板打造而成,所以我

理想的合作伙伴会是 名锅匠。”

法国二十世 纪名导作 家马瑟·巴 纽笔下的 作 品总是以他

家乡南法的风光为故事背景,而 AUR É LIE 名下这片坐拥

200 棵橄榄树的土地 ,则正 是 这 般田园景 色的现实写照

AURÉLIE 期待能够将这座“人间游乐场”般的土地变得更加

丰富多彩,她计划为家里再添置两头驴和一群母鸡。“我天生

就是一个属于土地和生命的女孩!”她总结道。

与此同时,AUR É LIE 也正在个人工作室里规 划打造一个

专属于孩子们的活动空间: “我的职业有个很大的优势

它不但充满乐趣,还能够让全家人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欢乐

趣味时光,共享天伦之乐。”

AURELIE举家 搬迁到法国南部生活, 已经一年多了。

当地的自然人文纹理 和独特光线都 成为其灵感来源。

世界是她的游乐场

THE WORLD IS HER PLAYGROUND

现居阿拉斯加的艺术家 PAOLA PIVI,其作品以色彩斑斓的动物、

超大号的装置和富有趣味性的布景为主要特色。她所构筑的奇幻艺术世界, 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探讨了人类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动物是 PAOLA PIVI  作品中的常见主题。

这位意大利艺术家经常将 人类的行为模式套用 在动物身上,例如其作品  I WAS BORN THIS WAY  中文可译为“我天生如此”, 作于2019年)中的北极熊。

UNTITLED (DONKEY)《无题(驴)》, 作于2003年。这件摄影作品是 PAOLA PIVI 以动物 与超现实场景为主题的系列之一, 为同年举行的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而创作。

PAOLA PIVI 是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当代艺术家。她以诙谐

有趣 又富含诗意的作品,在国际艺术舞台上脱 颖而出,独

树一帜。出生在1970年代初期的她,致力于探索以惊奇、幽

默和游戏为特点的艺术语言,将物体、空间和创意转化为装

置,不仅营造出 种引人惊叹与思考的沉浸式体验,同时还

探讨着各种社会及全球性议题。PAOLA PIVI 的作品曾在

威尼斯双年展、巴黎东京宫和上海外滩美术馆等著名艺术

活动及 场所 中展出,并不 断 影 响 和 激 励着新 代的

艺术家。她目前由 PERROTIN 画廊(巴黎、纽约、香港、首尔

东京)和 MASSIMO DE CARLO 画廊(米兰、伦敦、香港)代

理。在1999年,她曾荣获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

共赴玩趣之约

装置、雕塑、摄影 PAOLA PIVI 的创作游走于波普艺

术、色彩鲜艳的充气作品和缤纷雕塑之间,并以俏皮的方

式去解构那些往往令人焦 虑的 社会和 环 境 议 题 。她 经常

利用珍珠、鸟羽、北极熊、金鱼、斑马、鸵鸟和鳄鱼等动物 元素,通过布景把它们展示在与其自然生长环境不符的地 方。这种错位营造出了不合常理的戏剧性画面,而这样怪诞 的风格 也贯穿了她的作品 。例如她在2003年发布的摄 影 作品 UNTITLED (ZEBRAS)《无题(斑马)》中,两只斑马 站立在 片皑皑白雪之上;或是她的同年之作 UNTITLED (DONKEY)《无题(驴)》里, 头驴独自坐在小汽艇上,漂

浮于茫茫大海之中 这同时也是 PAOLA 最有名的摄影

作品之 ,其荒诞性打破了我们的惯常认知,引导观者思考 关于自由、驯化和归属等深层概念。

PAOLA PIVI 的创作以“反转颠覆”为核心理念,这 点在她

的摄影、行为艺术和装置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这些作品充满

视觉张力,却也不咄咄逼人,而是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引导观众

进入其艺术世界。工程师出身的 PAOLA 表示,自己曾在24岁

时机缘巧合进入米兰布拉雷国立美术学院,但最终并未完成

学业。1997年,她将 辆当时最大型号的运输卡车侧翻在地

该摄影作品名为 CAMION,中文可译为“重型卡车”),进行了

场实验性的挑战。自此,PAOLA PIVI 的艺术之旅从未间断  两年之后,她和 MONICA BONVICINI、BRUNA ESPOSITO

LUISA LAMBRI 以及 GRAZIA TODERI 等意大利艺术家,共 同荣获了1999年威尼斯双年展最佳国家馆金狮奖。

PAOLA PIVI 年轻时就已经在 些堪称“当代艺术实验室”的 场所展出过作品,其中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PS1分馆

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和巴黎东京宫等。

不按常理出牌

PAOLA PIVI 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以“错位效应”为创作核 心。她擅长使用日常或怪诞的元素来打造似乎违背逻辑和 重力法则的作品。在其装置和雕塑作品中,她经常将日常物

件或生活元素融入到意想不到的布景之中,以创造现实与梦 境交错的效果,令人难辨真伪。在 ALICUDI PROJECT(中文

PAOLA PIVI 于2024年 加拿大卡尔加里艺术馆举办的  COME CHECK IT OUT”

中文可译为“来看看吧”) 展览 景。北极熊是

此艺术家的标志性艺术语汇, 这种充满童趣的创作 手法也让她备受关注和支持。

blaine campbell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perrotin

可译为“阿利库迪岛项目” ,作于2001年)这件作品中,她以

1:1的比例扫描和打印了西西里附近小岛阿利库迪岛的局部

影像,将自然景观转化为了一件巨大的装置艺术作品。为了吸

引人们关注这低调却壮丽的自然景观,她还巧妙地为其搭配

了一些富有异域风情的动物,形成了奇异的对比。另一个极

具代表性的例子是 I WISH I AM FISH(中文可译为“我希望

自己是只鱼”,作于2009年)。在此作品中真实尺寸的飞机

或是以不合常理的姿态被呈现,或是在极其荒诞的地点中

出现,仿佛是在挑战重力法则。这些装置作品都在提醒世人

艺术可以变成一个无限自由的游乐场,人们可以在其中重塑

物理世界的既定法则。不过,PAOLA PIVI 也非常注重影像

的真实性:她拒绝对图像进行数字加工,坚持使用胶片相

机,并以传统方式进行冲印。她试图通过摄影捕捉创意成为

现实的那个瞬间,将灵感定格并具像化,最终成为艺术作品

狂欢式反转与巨型雕塑

从2013年起,PAOLA PIVI 还开始创作彩色羽饰的北极熊 系列雕塑。这些北极熊个个摆着滑稽的姿势,让人联想到

二十世纪的马戏表演和各种“网络梗图”。尽管她的作品很

萌”,充 满童 趣,但这位现长 居于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的

艺术家也在思考:随着冰盖消融,这些被她在艺术作品中赋

予羽毛的北极熊,要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呢?。对此她解释道

我很喜欢熊,可以说是完全被它们吸引并深深着迷。而且

我住在山边,每天与它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事实上,人类

和动物之间有着悠久深厚的联系,这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那 时,我们与 它们 共 存 共 生,关 系 密 切 。”在她创作 于

2006年的系列摄影作品 FFFFFFFFFFFFFFFFFFF 中,主角

是一只深陷于鲜奶油堆里的鳄鱼。而她的另一件作品 ONE

CUP OF CAPPUCINO THEN I GO(中文可译为“喝完 杯

卡布奇诺我就走” ,作于2007年)则呈现了一匹在数百杯卡布

奇诺咖啡中行走的豹子。五颜六色的巨型装置、庞大的广告

板、公共空间中的雕塑项目、数量惊人的食材原料、置于超现

实布景和地点中的动物...... PAOLA PIVI 的创作总是不合常

规,践行着 种极致之美,融合了狂欢式的反转异想,甚至充

斥着怪诞与荒谬的色彩。

借“游戏”参与创作

对 PAOLA PIVI 而言,游戏不仅是一个创作主题,更是一种

吸引观众深度参与的艺术手法。她的作品通常会让观众积极

加入其中,成为“创作者”或“游戏者”。例如,在前文所提的

作品 ONE CUP OF CAPPUCCINO THEN I GO 中,她在

地上摆着密密麻麻、整齐排列的卡布奇诺咖啡杯,又安排了

只花豹穿梭其中,出人意料地将日常生活场景和野生动物

的闪现相互结合,通过简单的对比表现手法,引发观众思考

生活常规的瞬变性和永恒性;凭借这样既精准又充满巧思

的艺术复现,她将日常场景变成了一场感知游戏,引导人们

反思自身与时间及物品之间的关系。同样,在作品 DID YOU KNOW I AM SINGLE?(中文可译为“你知道我单身吗” ,作 于2010年)中,她打造了一个沉浸式互动空间。整个区域摆

满床垫和靠垫,观众可以在这里放松、跳跃或玩耍。这件装

置颠覆了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传统关系,创造了一个鼓励 触摸、感受和玩耍的新型环境,与主流艺术世界“不可触碰

的刻板规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 PAOLA PIVI 的作品中, “幽默”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她的作品经常带有 丝荒诞感,在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还

能引起观众对社会陈规的反思。她所创造的布景乍看之下

常令人匪夷所思,实际上却蕴含深意。例如,在作品 HOW I ROLL(中文可译为“我如何转动” ,作于2012年)中,一架观光

飞机在隐形机械装置的作用下持续旋转着。这件作品呈现

的荒诞 场景虽然令人 莞尔,但却能引发人们对能源、发明 和“动中有静”悖论的思考

游戏与实验自由

PAOLA PIVI 的作品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突破材料和

媒介的限制。她的装置艺术结合活体动物、工业制品和人造

饰件,构建出 系列全新的生态系统,使艺术表现得以突破

形式的束缚。在她的系列作品 WE ARE THE BABY GANG

中文可译为“我们是宝宝帮” ,作于2013年)中,周身覆盖着

彩色羽毛的北极熊,化身成为魔幻超现实主义世界的主角

这样的“混合生物”游走于自然与人工之间的边界,将观众

带入一场富有想象力的游戏,暗示一切皆有可能。这种创作

方式彰显出了艺术家天马行空的创意自由,以及她从不受

单一风格或主题限制的创作方式。

PAOLA PIVI 将游戏作为 种通用语言,借此让艺术重新

回归其最初的使命,即令人着迷、创造惊奇和引发思考。她以

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提醒人们,即使身处纷繁复杂的世界

大家也依然可以借助游戏来实现创作自由,并且相互理解

ONE CUP OF CAPPUCINO THEN I GO(中文可译为“喝完一杯 卡布奇诺我就走”)

是 PAOLA PIVI 于2007年发布的作品, 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和野生动物的 闪现结合手法,挑战观众的感知体验。

左页:PAOLA PIVI 在2008年举办了 名为“I DID IT AGAIN”的装置艺术展, 以调皮的北极熊为主题。

GAME OF KOONS

戏法艺术空间

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 ,美国艺术家杰夫·昆斯以超大型艺术作品闻名, 当代最具影 艺术家之 艺术家杰夫·昆斯以超大型艺术作品 , 游走于精致审美趣味与文化象征主义的边界之间。 游走于精致 趣味与文化象征主义的边界之间。

撰文 CAROLINE BOUDEHEN.

JEFF KOONS于作品前留影。

这件作品为MONKEY TRAIN(中文 可译为“猴子火车”)系列之 , 通过明快的用色和大型的构图,让人 联想起童年时光和充气玩具。

JEFF KOONS 的巨型雕塑作品 SEATED BALLERINA(中文可译为“坐着的 芭蕾舞者”)延续了其气球主题, 在2017年落座于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右页: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于2014年 为此艺术家举办了大型回顾展,其标志性作品 MOON(LIGHTBLUE)亦为展品之 。

杰夫·昆斯大胆融合流行文化和艺术领域,以充满挑衅意味 的作品闻名,是当代最具代表性且影响最为深远的艺术家之 。他的风格大胆前卫,甚至颠覆性地模糊了艺术、消费和 娱乐之间的界限。他的作品兼具趣味性和批判性,促使人们对 当代社会中的纯真,肤浅和欲望机制等各种复杂概念进行反 思。而这位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和他的创作理念一样充满戏剧 性。他从九岁起开始临摹大师作品,并由他身为室内设计师 的父亲在自家店铺中出售。20世纪80年代初,杰夫·昆斯在

马里兰艺术学院求学,同时也在纽约华尔街做交易员,为自己 的艺术创作筹集资金。自1980年首次举办个展以来,他的

作品便被世界各地的画廊、博物馆和文化机构争相展出,还

被 加 利福 尼 亚 州洛 杉 矶的 布罗 德 艺术 基金会、纽约古根

海姆博物馆和伦敦泰特美术馆等许多著名机构纳入收藏

趣味横生又通俗易懂的美学密码 这位年逾七旬的美国艺术家,以其巨型而光亮的雕塑作品而 闻名,常常从日常物品、玩具和流行文化符号中汲取灵感。作 于1994年至2000年间的《气球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 作品充分彰显了他对物体的“转译”之术。在这件作品中,艺

术家用镜面 不锈钢材质精妙复刻了原本短暂易碎的气球

造型,将孩童手里的“瞬时”玩具变成了一座“永恒”的超大

雕塑。这样的“转译”呈现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妙趣横生的体

验,能够激发起他们的童年回忆和无限惊奇。

杰夫 昆斯的作品在视觉和情感上都极富亲和力,这 特点

在他探索“游戏”类艺术主题的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鲜艳

的色彩、熟悉的造型和镜面的外观,共同营造出 种沉浸式

的观赏体验。尽管他的作品常常被贴上“媚俗”的标签,但这

些作品被创作出来,远不仅仅是为了取悦大众,更是旨在引发 人们对高雅与庸俗、严肃与轻佻等相对审美概念的深度思考

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将流行符号转译为当代社会常态的象征性表达,是杰夫 昆斯 为自己设定的创作原则,这样的身份认同也让他得以在艺术

史上拥有 席之地。继马塞尔 杜尚之后,当代艺术经历了一些

变化。波普艺术成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其核心

在于挖掘来自日常用品(大多为大众化生产的消费品)的灵

感,并通过艺术的方式赋予它们新的魅力。例如,安迪 沃霍

尔将普通的汤罐头作为创作意象,罗伊 利希滕斯坦将连环 画局部放大,并把它们直接搬进画廊和博物馆展览,赋予

这些物品全新的艺术价值。在这一背景下,从20世纪80年代 起,杰夫 昆斯开始在视觉艺术领域崭露头角。从那时起,他

持 续围 绕 那些乍看之下或许 普通的物品进 行 创作 。但和

同时代的其他艺术家一样,他其实是在用这些看似平凡的物

品,来探索在一个信息化与视觉影像泛滥的时代背景下,艺

术到底承载了怎样的意义与价值。

游戏:对日常概念的趣味探讨

杰夫·昆斯的作品可被视为 种提问:是 对当代社会所 珍

视的某些观念的质疑,也是对我们赋予这些观念的地位的 反思。这些观念 尤其体现在日常生 活中的普通物品上,而

永恒、奢华或平凡则是他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然而,与

大众对“当代艺术”可能抱有的刻板印象不同,他的作品并

不追求严肃的表达或晦涩的哲思,反而以俏皮轻松及浅显

通俗见长。不过,这些作品虽然乍看之下充满欢乐,无忧无虑

但其中不乏批判意味。通过童年玩具和游戏物品,他将矛头

指向消费社会的过度膨胀及其对人们消费欲望的刺激。他

的充气雕 塑 INFLATABLES《 充气》系列和超 大 型玩具

COLORING BOOK《彩色书》 为JEFF KOONS的另一代表作,于2011年 展示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中庭。

左图:不锈钢镜面雕塑作品 BALLOON DOG《气球狗》作为其 最著名的艺术创作之一, 于2022年在洛杉矶布罗德博物馆展出。

JEFF KOONS于2008年 受邀在法国凡尔赛宫展出其标志性作品, 让古典主义碰撞波普艺术, 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独特对话。

右页:这位当代艺术家 以儿童再熟悉不过的塑形粘土为灵感, 创作出 共含有27件作品的 铝合金雕塑系列PLAY-DOH《橡皮泥》, 并因此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CELEBRATION《庆典》系列,都凸显了人们对工业化消费品

的崇拜与迷恋。在杰夫·昆斯的艺术世界中,他以游戏为媒 介,来谴责某些现代价值观的空洞虚无。他的作品探讨了人与

物质财富之间的关系,也展示了流行文化是如何将简单物品 转化为声望和欲望的象征的。看似轻松玩味的作品背后,往

往隐藏着对艺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商品化及表象性的深刻批判

审美价值与游戏

在作于1986年的 LUXURY AND DEGRADATION《奢侈

与堕落》中,杰夫 昆斯用不锈钢材料打造了一些调制鸡尾酒

的器皿。在他看来,这种亮质材料是“营造 种虚假奢华感

的理想选择 它通俗、廉价,甚至带有某种视觉上的毒性

令人迷失其中”。而在1988年创作 BANALITY《平庸》时

艺术家则邀请了一些德国和意大利的工匠,以瓷器的形式

来描绘流行文化,电影和学院派艺术(其中包括达 芬奇的 致敬 )。这些瓷像最 后 成为 系 列 具 有 强 烈 反 差 的 混 合

体,集 美术 、玩具、恶趣味、媚俗和流行文化等 各 种元素

于 身。杰夫 昆斯希望能借助这些瓷像作品来解放固有

思维,打破传统审美规范,鼓励人们摒弃偏见,以更加开放

的态度来接受这些新风格,而不过分关注雕像本身所呈现或

许看起来有些肤浅的内容。杰夫 昆斯以“流行乐天王”为 主题创作了 MICHAEL JACKSON AND BUBBLES《迈克

尔 杰克逊与他的宠物猩猩》,为此系列画下句点。

对杰 夫 昆斯来说,游戏不 仅 是一个主题概念 ,更是一种

沉浸式的体验。其作品通过巨型尺寸和镜面效果,引导观众

在感官和视觉层面进行互动。例如,在《气球狗》中,艺术装 置反射出了观众扭曲而放大的倒影。这类镜像游戏在轻松 幽默的氛围中引导人们自省,鼓励观众自我观察甚至大方自 嘲。同样,在 PLAY-DOH《橡皮泥》系列中,艺术家逼真地

重现了橡皮泥团,将儿童的粘土作品变成大型铝合金雕塑 装置。这件作品宛如一场感知游戏,让观众在惊叹于视觉

错觉的同时,也对其巧夺天工的工艺技术产生好奇。

返璞归真

这位美国艺术家经常表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唤醒 未泯的天真和纯洁。他从有趣的日常物件中发掘灵感,试 图重现 另一种乐观积极的 世界观 。这种艺术 追求在他的

BANALITY《平庸》及 CELEBRATION《庆典》系列作品 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那些原本稀疏平常的物品,在他的创作

下,都被赋予了超越日常的意义,最终成为象征欢乐和纯真 的通用符号。

杰夫·昆斯的艺术以游戏为通用语言,将观众与复杂的主题 联系起来,从而模糊了艺术、商业和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

无论是被解读为对天真烂漫的礼赞,还是对消费社会的微妙

批判,他的作品总能激发人们的反应,引起其对话,并时常

令人会心 笑。通过对“游戏”这 主题的探索,杰夫 昆斯

提醒人们,艺术和游戏一样,可以兼具轻盈的外形与深刻的

内涵,可以看似琐碎无用实则却不可或缺。今后,他的作品

将会一如既往地挑战审美标准和品位界限,激发人们的内在

渴望,从而彰显艺术的象征性价值与标志性地位。

DANCE TO

PLAY

游戏之舞

瑞典鬼才编舞家 ALEXANDER EKMAN 以其风趣幽默、

视觉冲击力极强的舞蹈作品,邀请观众共舞,唤醒内心深处的那份童真。

访谈整理 FLORENCE VAUDRON.

ALEXANDER EKMAN于2014年

重新诠释了

家喻户晓的芭蕾舞剧

天鹅湖》。

水,作为此舞剧的 核心元素,与舞者们 产生精彩对话。

这位编舞家 通过其芭蕾舞剧作品 CACTI(中文 可译为“仙人掌”), 用自嘲反讽的 方式重新思考当代舞 本身的属性。

当代舞蹈界有个广为流传的经典场景:在巴黎歌剧院的舞台 上,绿色小球如同倾盆大雨般从天而降;到中场休息时,这

些小球咚隆咚隆地,尽数滚进了舞台前方的管弦乐池里。此

场景便出自 ALEXANDER EKMAN 之手。他擅长玩转视觉

效果,深谙如何用极具冲击力的舞蹈语言触达观众的内心

在这部作品中,帷幕徐徐拉开,白色舞台映入眼帘,音乐家们

站在隔层之上,天花板上吊满了一排排立方体。随后,这些

立方体缓缓降下,成为不同剧幕中的道具。舞剧的第 幕,展

示的是童年游戏与纯真世界。舞蹈演员被分成几组,像小学

生一样,在舞台上尽情玩耍、探索、喧闹,而另一旁的“学监

则在严厉地注视着他们,显然已被眼前这混乱又欢腾的场

景搞得有些手足无措。这是 场自由与束缚之间的博弈。而

这幕戏剧性的场景,体现的正是整部芭蕾舞剧的主旨:如果

成长意味着要学会适应模式化的生活,那成年人该如何继

续保持自由和童真?如何继续像孩童般去探索和创造呢?在

面对生活中的不公与暴力时,我们又该如何坚守那份童心?

ALEXANDER EKMAN 出生于瑞典希斯塔,是当代舞蹈界

最负 盛名的 编 舞家之 。凭借 着充 满视 觉张力的 编 舞 表

达和引人深思的叙事风格,他的芭蕾舞作品在业界广受追

捧。2017年,他受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艺术总监 AUR ÉLIE DUPONT 之邀,创作了舞剧 PLAY(中文可译为“玩耍”)。此

后他的合作邀约不断,并屡获成功,尤其是还担任了2024年 巴黎残奥会的编舞工作。对他而言,舞蹈如同 场游戏,让 人得以重拾内心的童真,并学会不必事事都过于严肃对待  这样的游戏,一但开始了便让人着迷!

您是如何成为舞蹈演员的?这是您一直以来的梦想吗? 我是个天生的舞者,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灵魂上,舞蹈对 我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记得自己从小就开始跳舞 了。小时候,我搭建过一些小剧场,创作和演出自己的节目

我很幸运,因为我的父母洞察到了这 点,并给予了我极大 的支持。他们为我报名参加舞蹈学校,于是 切就这样自然

而然地发展了下去。我在瑞典皇家芭蕾舞团跳了一年舞,然

后加入了荷兰舞蹈剧院,因为我更喜欢现代舞。通过他们的

试镜之后,我在那里观看了许多表演,并受到了一些当代舞

编舞家的启迪,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在荷兰舞蹈剧院

跳了五年舞,然后很快,在23岁那年我就开始从事编舞了。

您是如何从舞蹈演员转型成为编舞家的?

起初,我创作了一些小规模的舞蹈表演。随着观众热烈的反响

与支持,我逐渐得到了更多机会。在 次聚会上,我结识了一 位剧作家。因为在创作方面很有共识,我们开始合作。我既负

责编舞,也担任舞者,但我尽量不去刻意区分这两个角色。我

始终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成为 名舞者需要多少的付出与投

入。昔日的舞者身份对我而言是一种宝贵的经历,让我能设身

处地地为表演者着想,这也成为了我创作过程中的 大优势

在舞蹈音乐剧 作品PLAY(中文可 译为“玩耍”)中, ALEXANDER EKMAN 通过宛如 倾盆大雨般降下的 小绿球、悬挂于天花板 上的大方块、 气球游戏和追逐赛 等元素,带领 我们回到童年时光, 也借此探讨童真 在成长过程中的意义。

您对芭蕾舞进行创新,并为歌剧带来了新的美学元素,使其

在表现形式上更接近于戏剧和现代舞。在这个过程中,您是

怎样与各种艺术表演机构合作的?是否遇到过困难?

我自己的舞蹈语 言,是 在 荷兰 舞蹈剧院建 构 起 来 的 。当

AUR É LIE DUPONT 邀请我与巴黎歌剧院合作时,她给了

我完全的创作自由,所以在表达和坚持我的个人美学理念

方面,我并没有真正遇到过阻碍。我非常敬佩巴黎歌剧院团

队的工作态度和艺术创造力。就表演机构而言,我发现每个

机构都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和独特的运作方式。我需要理解

并适应它们的调性。例如,德国人非常严谨,很难在那里进

行一些较为大胆的创新;但在斯德哥尔摩却可以,因为那里

的环境整体思想更前卫。有时候,表演机构会想要简化工 作,但他们并不了解这样做会对编舞和研究产生什么样的

影响。事实上,在保守的世界里 进行创新是一件很有趣的 事。因为 定的阻力反而能够激发创作灵感,令人兴奋;反 之,如果一切都唾手可得,那很快就会变得枯燥无趣。

本期 SKP 杂志的主题是“PLAYFUL”——嬉游玩趣。而您

的类似主题作品 PLAY创作于2017年,并于同年在巴黎歌剧

院首次上演,造就了一曲名副其实的欢乐颂。可以谈谈这出

舞剧的创作历程吗?

我想通过这部作品探讨游戏的意义:为什么游戏对儿童而言

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长大成人后我们却难再嬉戏?我们

如何才能在一生中持续“玩耍”下去?这就是这件作品所要表

达的信息:怎样把游戏进行到底。对于游戏,人们可以有许多

不同的解读。例如,当 名交易员穿上西装去上班时,他其实

就是在扮演一个角色。事实上,成年人无时无刻都在“游戏”

只是他们自己未必总是能够意识到这 点。创意方面,要让

舞蹈演员在舞台上即兴发挥地“玩”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情。最初的几场表演很不稳定,且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然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巡演次数的增加,舞蹈演员们感受到

了来自观 众的“肯定” ,在 表演时便“玩”得越 来越自然和 尽兴。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这部舞剧才拥有了完整的意义

在接受巴黎歌剧院的一次采访时,您曾引用了一个来自佛教 箴言的观点: “游戏是另一种形式的喜悦”。那么在这个充满 不公正和暴力的世界里,您是如何保持童心和快乐的? 现在您谈到这个问题,我才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多地去“玩”

如今,游戏对我而言已经不再是像从前一样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毕竟,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是如此充满艰难,而作为成年人

我们不得不直面这种残酷。在我看来,跳舞、穿上戏服、创作

表演和举办派对等等,都能帮助我们保持童心。如果您可以

进入这样的“游戏”状态,重拾童真,您定会感到不可思议。那

是另 种形式的冥想,一种令人放松且充满治愈力量的释放

您受邀为2024年残奥会开幕式设计了舞剧。面对这么大规

模的项目,您是如何筹备的?

在我职业生涯中,这是迄今为止要求最严格、最具挑战性的

项目。无论在创意构思、个人投入还是安全规范方面,我都面

临许多挑战。我们甚至需要向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 马克龙

本人汇报每个阶段的筹备成果!为了迎接这 挑战,我以一

个运动员的心态来对待自己,每天早晨练习瑜伽,晚上早早

入睡。在这长达11个月的时间里,我几乎与外界“断联”!我

的主要目标是向全世界传递残疾人的心声,在展示其力量

的同时,也要揭示他们所遭受的偏见与困境。表演结束后,我 从残奥会运动员那里得到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积极反馈

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并为我们的团队和作品感到自豪。

您曾与世界各地的许多芭蕾舞团及博物馆合作,甚至还曾与

艾丽西亚·凯斯这样的国际巨星合作。在如此多样的工作环 境中,您是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不同合作模式的?

其实我并没有刻意去调整自己。我所做的只是努力凸显合作

对象的才华,尽可能创造出最美好的艺术表达形式。作为

名艺术家,我认为在艺术表演中保持本我至关重要,不要让

自己过多地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如果我们彼此之间影响过 度,艺术创作到最后会变得千篇 律。

舞蹈编排创作的现状有什么看法?

我对艺术的要求很高,千万别和我 起去剧院!我和“地狱

厨神”戈登 拉姆齐一样,非常严格!我很喜欢奥地利舞蹈家

FLORENTINA HOLZINGER ,因为她的现代舞作品非常

大胆。有时,她的表演甚至有种怪奇感,但我非常钦佩她的

勇气和胆识。当然,我也很喜欢德国现代舞编导大师皮娜

鲍什。目前,在商演领域中,我们目睹了许多有趣的创新与

突破。但相较之下,在歌剧和戏剧领域,似乎变化并不大。

可以谈谈您未来的计划吗?

目前我正在筹建自己的工作室。我想组建一个团队,进一步

探索装置艺术和偶发艺术等非戏剧形式的艺术创作。我想与

自己真正欣赏的人合作,去打造更多类似于“集体创作”的

作品。当你与才华横溢又心有灵犀的人合作 时,你就可以

走得更远,而这个过程本身也会是一种享受。有时,孤独于

编舞家而言,可能是一种负担,因此我想改变这种现状。

PLAY作为巴黎 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的合作舞剧, 自从于2017年上演以来, 始终广受好评。这个由40多位 舞者参与演出的作品展现 了无限的想象力,尤其打动人心。

ALEXANDER EKMAN以出色的 舞台节奏感和 另类的诙谐幽默感 而著称,是当代 艺术界最令人期待的 编舞师之 。 他曾与全球超过45个 舞团合作,参与了 舞蹈剧场、歌剧、电影等 不同形式的创作。

WE ARE ONA: POP-UP ART

快闪食艺

先锋饮食文化团队 WE ARE ONA 汇聚了全球餐饮界的顶尖创意 人才,通过 场场定制晚宴项目,将快闪概念餐厅升华为了兼具 趣味性和艺术感的极致体验。

由此先锋团队创始人

LUCA PRONZATO主办的 每 场晚宴都见证了

美好的聚会时光。此为 他与合作伙伴、 时装界重量级秀场名导 ALEXANDRE DE BETAK 在晚宴中的合影。

撰文 AITOR ALFONSO.

WE ARE ONA 团队深谙如何在不同寻常的选址打造餐桌艺

术,且总是能够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不论是在墨西哥的酒店

屋顶露台、巴塞尔的废弃储水库、米兰的旧火车仓库、洛杉矶

的装饰艺术风大楼,还是巴黎顶层天台下法国传奇摄影师

纳达尔昔日的工作室……他们每年在全球各地举办超过一百场

美食活动,为 CHANEL、SAINT LAURENT 和 JACQUEMUS

等时装品牌定制私人晚宴,也在重要的文艺盛会期间负责公

众餐饮。这些快闪餐厅成功的秘诀在于 WE ARE ONA 团队

全方位的创意手法:将别具一格的空间设计、才华 横溢的

厨师及侍酒师团队、华丽典雅的餐桌美学、精巧雅致的花艺

装置等各种元素完美融合,创造出细腻又温馨的用餐氛围

WE ARE ONA 团队近年来推出了不少亮眼的项目,其中包

括于2023年 PARIS INTERNATIONALE(中文译为“巴黎

国际艺术博览会”)期间举办的快闪餐厅。明星设计师 HARRY

NURIEV 和米其林星级主厨、柏林 KIN DEE 餐厅创始人

DALAD KAMBHU 都受邀参加了这次特别活动,两人联手

打造了一个未来感十足又充满颠覆性的用餐场景:该厨房完

全由不锈钢构成,空间内还安置着 座由多个不锈钢水槽堆

叠而成的大型金字塔喷泉装置,让在座的宾客们仿佛置身于

台正处于长时洗涤程序的洗碗机之中,带来了极具冲击力

的超现实体验。

在这个笼罩于粉色霓虹灯光下的空间场景中,晚宴由女主厨

精心准备,以泰式风味品鉴菜单为特色 。这种极简而又饶

富趣味的风格巧妙展现了餐饮世界鲜为人知的幕后一面

HARRY NURIEV 解释道: “我的灵感来自于厨房,这里是餐

厅的机要重地。主厨在这个秘境中施展烹饪魔法,而我则将

其推到了舞台的前排。我喜欢将那些平时藏而不露的事物

改造并展现出来,创造出一个常人原本无法看见的场景。”

最近,在2024年12月,WE ARE ONA 团队入驻了一个巴黎

奥斯曼豪宅建筑的翻新项目,这间公寓俯瞰着巴黎的杜乐

丽花园。在工地现场,四周尽是裸露的墙面、塑料布和脚手

架,而正中央却摆着午餐桌,宛如 场“建筑工地上的奢华

美食盛宴”。时装秀名导 ALEXANDRE DE BETAK 与法国

新秀主厨 ALEXIS BIJAOUI 携手合作,在这个既充满小资

气息又带有末世疮痍感的场所中,呈献出了令人惊艳的料

理作品。菜单上仅仅标注着食材元素:西洋梨搭配杏仁奶油

和花粉,根茎类蔬菜搭配开心果、青辣椒和枸杞;洋姜搭配

榛果和天然酵母;以及整只烤乳猪……每道创意佳肴都堪称

21世纪新料理艺术的魅力演绎。

自2019年以来,WE ARE ONA 汇聚各方人士,包括主厨、侍

酒师、工匠、设计师和艺术家等,形成了一个心态开放、富有国

际视野的创意群体,并围绕团队创始人 LUCA PRONZATO

展开了精彩的多元合作。这位刚过而立 之年的侍酒师,曾

在丹麦哥本哈根著名的米其林三星餐厅 NOMA 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并在此后决定重新定义餐厅的概念 让餐厅

WE ARE ONA 在 创始人 LUCA PRONZATO 的 带领下,在国际 餐饮文化舞台上大放异彩 他们以打造前所未有的用餐体验 而闻名,例如这场在洛杉矶 弗里兹艺术博览会之际 选址停车场所举办的快闪晚宴

为了与巴塞尔艺术博览会首次 合作的快闪餐厅项目,WE ARE ONA 和法国装饰艺术家 PIERRE MARIE 联手,以神话 故事中的生物中为灵感元素, 设计出这个沉浸式的用餐空间, 对话米其林星级主厨师 SAYAKA SAWAGUCHI的料理艺术。

2024年12月,WE ARE ONA 与 ALEXANDRE DE BETAK 以及 主厨 ALEXIS BIJAOUI 携手合作,入驻正在翻新中的 巴黎典型豪宅公寓中打造快闪餐厅 独特的工地现场氛围 同时作为用餐体验的一部分

月,这段试水经历最终大获成功。自那时起,WE ARE ONA

的原创模式开始在各大城市开花结果,与巴塞尔、阿尔勒

洛杉矶和威尼斯的艺术、设计及建筑展会接轨,也在巴黎和

纽约时装周上频繁亮相。LUCA PRONZATO 凭借其敏锐

的时代洞察力,将艺术、时尚和美食领域巧妙地串联了起来

对此他解释道: “这些领域本质上都属于创意产业,彼此息息

相关。在 ONA 团队里,除了厨师之外,陶艺家、木匠和设计师

也同样是该美食体验项目中的核心角色。因此,加入国际文化

盛会的周边活动行列,几乎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LUCA PRONZATO 在快闪餐厅活动中积攒了许多难忘的

回忆,其中,他特别提到了纽约的那场活动 活动地点位

于某座大楼的28层,俯瞰着城市全景,像电影般如梦如幻

他回忆道: “我们当时是在曼哈顿金融区的 座大厦里,设计师

HARRY NURIEV 构思了这个地面铺饰着银色亮片的梦幻

场景 。”凭借这种都 市 繁 华夜 晚的独特氛围感,这场活动

在 INSTAGRAM 上引起了广泛关注。WE ARE ONA不仅

创造美食体验,更志在开启城市探索之旅,让当地居民能够

踏入平时难以进入的建筑物,通过一顿饭的时间为他们带来

全新的视角和感官体验,进而重新探索自己所在的城市,审

视身处的日常环境。

LUCA PRONZATO 继续补充道: “在纽约的快闪活动中,由

法国明星主厨 MORY SACKO 负责现场8道菜肴的美食体验

他后来还入选了美国权威杂志《时代》的百大人物名单,并成

为封面人物。 ”聚焦菜单,这顿饭的开胃菜是蔬食天妇罗,随

后呈上的菜肴有酥皮绿咖喱蘑菇汤、鸡汤拉面、突尼斯塔吉

锅风味香煎龙利鱼等,最后以坦桑尼亚黑巧克力搭配芥末冰

淇淋划下句点。这种融合了精湛烹饪技巧和世界饮食文化灵

感的料理艺术,与活动现场的独特氛围交相辉映、完美契合

当被问及为何这些来自全球各地的厨师 们 会愿意暂 时离

开原本工作的餐厅、追 随他投 入 这些快闪活动时,LUCA

PRONZATO 明确表示: “传统餐厅对于厨师的专业培训和

长期发展来说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基础,而快闪餐厅则提供 了一个让他们展现自己无限创造力的绝佳契机。两者相辅相

不再是一成不变、常驻固定的场所,而是成为 个轻松、具

有流动性和团体凝聚力的创意平台。“我热爱传统餐厅,但 我设想的是一个更为平等的餐饮模式,一个在全球各地自由

表达创意想法的青年人才社群。对我而言,有这么多出类拔 萃的人才,如果单单只经营一家餐厅,那未免也太局限了!

LUCA 笑道。

作为这个美食团队的核心领导人,LUCA PRONZATO 引领

着当代饮食新浪潮(ONA 在加泰罗尼亚语中意指“浪潮”) 在丹麦时,他通过餐厨工作接触过来自40多个不同国家的 同事,这让他萌生了织构人才网络的想法。他召集前同事们

起开启新旅程,成功说服了一家位于里斯本郊外的海滩餐

厅,使其同意让他们这支充满热情的团队驻点经营长达三个

成!”将当代烹饪艺术的边界推向更远处,带领其突破舒适

区,这也正是 WE ARE ONA 所追求的目标与挑战。

作为 位活力充沛的创业家,古灵精怪的 LUCA PRONZATO

创意十足,他还与伴侣 CLARA CORNET 携手推出了品牌 CANETTA。该品牌旗下推广的,是由他们的酿酒人好友们

所酿制的自然酒,185毫升独立罐装,相当于一杯半葡萄酒

的量 。这 产品采用创新的铝罐包 装设计,无需开瓶器即

可打开,轻巧便携且可回收,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轻松品尝

高品质葡萄酒的理想新选择。这个副线项目同样秉承了让

WE ARE ONA 快闪概念餐厅大获成功的核心价值观

创新力、现代性和高标准 或许,这便是精致餐饮文化的

未来发展趋势?

威尼斯辛普朗

东方快车私人套房

L’OBSERVATOIRE

天文台号)中的 长沙发,让旅客能够

放松心情,沿途

欣赏从巴黎到威尼斯 的美丽景色。

左页:穿着蓝色传统 制服的车掌一发号

司令,这班旅游专列便

启程出发。

A LEGEND ON THE TRA R CKS 铁道传奇

威尼斯辛普朗东方快车,名列世界顶级传奇色彩的旅游专列。登上列车  让人唤起了另一个世纪的旅行景象和氛围记忆, 如著名小说家阿加 莎 克里斯蒂笔下作品的场景。如今,此历史专列在艺术家 JR 的创意视 角诠释之下,通过现代设计以及独创风格,得以与当代世界华丽接轨  撰文 VINCENT DE SAINT-THIBAULT.

天文台号套房里

的古典茶室,

中有壁炉,上有天窗,

营造出温馨的 私密空间。

右页:这间全新 套房由法国艺术家

JR 操刀设计,

以微缩火车模型

作为书墙装饰元素,

而模型车厢中

还播映着仿真的 乘客动态影片。

从踏上站台的那 刻起,魔幻般的旅程便已开启。在巴黎

东站宏伟壮观的玻璃穹顶之下,这部传奇蓝色列车静静停

靠,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时间回到1833年,这里正是它

踏上首航旅程的起点。而今天,则只有少数受邀的幸运旅客

能够登乘这班复航列车。数周前,我们收到专人快递派送到

手的白色礼盒,烫银 LOGO 低调而精致,里面装有珍贵的

车票和详尽的行程信息单,以及两张充满复古情怀的行李

标签 是的,就是这趟东方快车的邀请函。这趟列车的

名字本身便是冒险和优雅的代名词,让人不禁联想起那个旅

途本身与目的地同等重要的时代。最初,这列火车载着贵族

名流,由伦敦途经巴黎驶往伊斯坦布尔。从那里,乘客们还

可以继续他们的旅程,前往巴格达或是阿勒颇等更遥远的

目的地,探索文明古国的瑰宝 。搭乘这趟东方快车是当时

横 跨欧洲最 理 想最可靠的方 式,车组人员会全程 悉心照

料,守护旅客们的安全。作为“铁道传奇” ,这趟列车的历史

也因曾经那些声名显赫的非凡乘客而熠熠生辉:冒险家、国

家特工、作家、大使、君主、王子 在此相遇相逢的名人

们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例如日后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阿

拉伯的劳伦斯、女高音歌 唱家玛利亚 卡拉 斯、文坛大师

列夫 托尔斯泰,以及不得不提的的这位“侦探小说女王

阿加莎 克里斯蒂 1929年,她所搭乘的列车因为 场

大雪而停驶了长达10天,她的文学灵感由此受到启发,创作

出了赫尔克里 波洛系列推理小说中最著名的一部,这也让

东方快车的传奇更添光彩。

全新奢华车厢套房 L’OBSERVATOIRE

威尼斯辛普朗东方快车不仅承载着辉煌的历史,且始终不

断焕新。列车上精美的装饰艺术风格车厢始造于1926年至

1949年之间,现已悉数修复,其中 节套房卧铺车厢尤其

引人注目。此套房车厢位于列车最前端,由法国知名艺术家

JR 构思设计而成,是全车最富现代性和空间感的套房。它曾

于2024年威尼斯当代艺术双年展上首次亮相,如今终于敞

开大门,向那些追求极致私享与奢华体验的旅人们开放。该

私人套房名为 L’OBSERVATOIRE(中文可译为“天文台号”)

其设计灵感源自天文景观台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地的珍宝

阁;同时,艺术家 JR 本人对于火车的深厚热情更是其中不可

或缺的灵魂元素。

JR  的童年时光可以说是在巴黎地铁中度过的,透 过车厢

的 玻 璃 窗 户,他 观 察 着外界千 变 万化 的风景 。早在职 业

生涯 初期 ,他 便意识 到 列 车不 仅能 够承载 旅 程 ,更 能承

载艺术,于 是 他 选 择在地铁站墙 面的 路 线图 上 展示他 的

个人摄影作品。不久后,JR 将这一理念扩展至了更大的规

模 ——他在肯尼亚的火车车厢外贴上了巨型的眼睛图案

并在作品 MIND THE GAP  中文译为“小心缝隙”)与 EYE

CONTACT(中文译为“眼神交会”)中,让数百节微型列车

同步移动,以拼接出更宏大的图像。

如同这些作品一样,这个车厢套房也或多或少呈现着他生

命故事中的重要部分。“人们可以通过‘天文台号’走进我想 象中的世界,”JR 说道, “宾客们不仅能潜入艺术家的私人

天地,还能于此享受全球最顶奢的套房服务 在旅途中

体会这样创意灵感交汇的美好过程,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独特 体验。”这间双人套房舒适宽敞,并且到处都体现着艺术家 的匠心巧思。错视画、暗门密道、寻宝游戏等细节设计,时时

刻刻提醒着这趟奢华专列的乘客们不要过于严肃,而要保

持幽默的心态。“在构思这节车厢概念时,我利用了所有的

犄角空间来设置隐藏元素,整个房间的体验就仿佛 场寻宝

游戏。”JR 补充道。

眼睛,作为这位艺术家最钟爱的元素,在车厢中随处可见

彩绘玻璃窗上,镶着红眸图案;细木镶嵌图里,藏着疑问之

目;天花板上更是开着一扇犹如眼睛的圆形天窗,让 旅客

得以透过它仰望天空和星光,同时也借此呼应了房间“天文

景观台”的主题概念。其中最令人惊艳的设计,莫过于客厅

中那座摆满了精致藏书以及 JR 精选黑胶收藏的雅致书架

而这座书架背后,还藏有 道通往密室的暗门……如同魔法 世界里那样,只需轻轻触动,这道暗门便会悄然开启,而后

映入眼帘的则是一间古典茶室。茶室四周是弧形书墙,壁炉

里的火焰轻轻跳跃,散发着温暖的气息;书墙上摆放着一列

微缩火车模型,堪称 件精美的微型艺术杰作。JR 进一步解

释道: “如果仔细观察火车模型的窗户,你可以透过它看到车 厢内的乘客动态。在某 刻,其中 位乘客会将 张字条贴

在窗户上,字条上写着某本书的书名。接着,如果你到房间的 书架上找出这本书,就能发现夹在书里的另一张字条,而这

另一张字条上的线索又会指引你去寻找房间里的另一个隐 藏物件……”从各种设计细节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艺术家在

创作这个项目时的童趣与巧思,这在 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

体验,重新定义了旅途中的奇遇感。

天文台号”的诞生历时三年,是数百名工匠精心打造的杰 作。他们用圆鳞木片、皮革、锌板等不同材质装饰墙面,并 手工定制了一只精致华丽的高脚珐琅浴缸,让它宛如艺术品

般庄重而典雅地占据着房间的 隅。“这些车厢跨越了许许 多多的岁月和时代,而我则希望在保留深厚历史联结的同 时,以一个创新的视角来诠释它们,”JR 总结道, “我的作品 与威尼斯辛普朗东方快车都具有鲜明的手工艺特色。通过

天文台号’ ,我希望自己能够像1920年代的那些艺术家们

一样,打造出 件永恒流传的艺术作品。虽然我在‘天文台号 中融入了一些21世纪才存在的现代元素,但是手工艺的基本

原则是古今 辙、永恒不变的。”

走进美梦

威尼斯辛普朗东方快车上的管家们身着传统蓝色制服,在

精心修复的历史车厢里穿梭忙碌,安顿行李:小件的被送进

旅客的私人包厢,大件的则被安置于行李专属车厢。萨克斯

演奏家在现场吹奏着令人舒畅愉悦的曲目,迎接着百余位

受邀搭乘这趟独享专列前往威尼斯的旅客。这次旅程宛如

场精心策划的戏剧演出,由整班车组人员竭诚演绎着各自

的角色,带领旅客跨越时空,让他们忘记自己原有的身份,化

身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傍晚五点,列车缓缓启程,节奏缓慢

而沉静,十分独特。车窗外,巴黎城市的图景渐行渐远,取而

代之的是夕阳映照下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接着,是时候

换 上正装享受晚餐了。行驶中的列车摇摇晃晃,我们沿着

走廊穿越车厢,缓缓前往餐车,不时与其他旅客擦肩而过。仿

佛是为了呼应东方快车的神秘氛围,每位旅客都精心打扮

主动参与这场“表演” ,或西装革履,或身着吸烟装、晚礼裙

等华服,盛装赴宴,尽显优雅。晚宴菜单由米其林星级主厨

JEAN IMBERT 精心打造,灵感源自经典的威尼斯特色菜

肴;这位主厨和 JR 一样热衷于打破常规,为旅途增添趣味

性。在列车上准备一顿精致的美食餐点绝非易事:除了厨房 空间狭小之外,行驶期间的颠簸也让烹饪变成了一项有趣的

挑战。“比如,想要在列车上烘烤法式蛋奶酥(又称“舒芙

蕾”)就是几乎不可能的,一旦列车晃动得太厉害,它就会立

刻塌掉。”主厨笑着说道。

晚餐过后,我们前往名为3674号的酒吧车厢。这里可以说

是整列车的心脏地带,漫溢着轻松而欢快的气氛。服务员们

穿梭于旅客之间,音乐家们演奏着美国、法国及意大利等地

的名歌,并邀请众人一同欢唱。我们手持鸡尾酒,用磕磕绊

绊的意大利语哼着熟悉的旋律,与其他旅客交流互动;他们

和我们 样兴奋且激动,共同沉浸在东方快车的传奇氛围之

中 这是他们中许多人梦寐以求多年才终于成真的旅行 体验。“搭乘威尼斯辛普朗东方快车,就像是参与一部持续

24小时的戏剧表演,”专列总经理 PASCAL DEYROLLE 如

是说, “不论是车组工作人员还是旅客,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

之间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我们都是这场‘表演’的一部分,也

借此共同演绎了那个铁道旅行的黄金时代。毕竟,豪奢之旅

本身不就是一种沉浸式的戏剧体验吗?这类慢节奏的旅行,让

我们得以从短暂地日常生活中抽身,远离平时的喧嚣。”

当午夜钟声响起,夜宵盛宴犹如魔法般展开。列车在夜色中

缓行,窗外 片夜深人静,偶见行经村庄里的星点灯光;而

窗内则是另一番景象:香槟、龙虾卷、松露三明治,各种各样

的美食在旅客们的舌尖翻滚,使其味蕾沉醉。深夜,我们回

到私人车厢,原本的座椅已被调整为了舒适的卧铺,轻晃的

列车犹如摇篮,轻轻摇着我们进入梦乡。隔天早上,当车厢 侍应敲门送上我们预约的早餐时,窗外已然是另一番光景

阿尔卑斯山脉的雄伟身影尽收眼底,我们即将穿越辛普朗

隧道,前往意大利的大湖区,而这 专列的名字也正是从此

隧道而来。这趟超越时空的非凡旅程尚未落幕,我们还有

整天的时间才到达威尼斯,此前足以好好享受体验路途中的

美好。等到抵达威尼斯之后,一艘预定好的水上出租船将在

码头迎接我们,送我们前往酒店,开启下 段精彩旅程

当夜幕降临,车厢内 弥漫着优雅盛情的气氛。 名为3674号的 酒吧车厢里琴音流转, 钢琴师弹奏着美国、 法国和意大利各地的经典 乐曲,旅客们纷纷前来 小酌鸡尾酒,共享美好时光。

ROMA AMOR

爱在罗马

作家基娅拉 梅扎拉玛(CHIARA MEZZALAMA)出生于罗马。通过本短篇散文, 她将邀请并带领我们一道去这座城市深处漫步,体验一场独特的寻宝之旅,揭秘当地人私藏清单上 的“打卡”地点:哪里能品尝到最醇正的意式浓缩咖啡?哪里的时令特色 美食最地道?哪家的意式冰淇淋最美味?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角落等着我们去发掘探索?

罗马凭借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他们闲逛于迷人的街巷中,或是漫步在拥有圣天使桥和圣彼得大教堂圆顶美景的河岸边,体验意式“甜蜜生活”。

早晨的意式浓缩咖啡, 中午的小餐馆美味午餐, 傍晚时分的开胃酒, 晚间与朋友 共享晚餐……都是罗马 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这将是漫长的 天。

往往你越是急切地期待着什么,时间就越会放慢它的脚步。

今晚他就要来了。

我终于可以向他介绍我出生的地方,那条位于罗马古城中

心 的 老街:老街是在文艺复兴 时期 由 教 皇 尤 里乌 斯二世

GIULIO II)下令修建的,而我的名字朱利亚(GUILIA),与

教皇之名本属同源。在我成长的年代,这里曾是 片平民区

与如今游人如织的景象大相径庭。许多曾经的小商铺已不

见踪迹,好在仍有 些老酒吧可以供人驻足喝杯咖啡。在

罗马,没有 杯好咖啡,要怎么开始新的 天呢?

我走向 SANT’EUSTACHIO 鹿角咖啡馆,那里弥漫着烘

焙咖啡豆的甘醇香气。当我把胳膊肘支在锌皮吧台上等待服

务时,注意到有位女士向我投来微笑。她神态略显局促,外

套口袋里露出一本旅游指南,显然是个外国游客。我回以微

笑,她随即用英语问我最喜欢的咖啡是什么,因为她感觉每

个人点的咖啡都不一样。于是我向她解释,其实每个罗马人都 有自己的咖啡习惯。就我个人而言,我最喜欢 MACCHIATO

CALDO(热玛奇朵),就 是在浓缩咖啡里 加 上 朵热 奶 泡 。但 意式 咖啡 的种 类 远 不止于 此 :光 是意式 浓缩 就 有

R ISTRETTO、ESPRESSO、LUNGO  三种,另外还有

MACCHIATO FREDDO(冷玛奇朵),和装在玻璃杯中的

AL VETRO 浓缩。我们很容易辨认出店里哪些是常客,因为

他们点单时只需要喊一声“IL SOLITO”,意思是“跟平常

样”。店里的咖啡师们手脚麻利,而且总是爱跟顾客开玩笑

这位女士告诉我她叫罗斯,并向我伸出手。这是她第 次来

到罗马。这座城市令她惊艳,却也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因为这里有太多值得 看的东西:太多的教堂、纪念雕塑和

宫殿。这座古老的城市,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永恒之城” ,真

的能走遍吗?

即使是像我这样土生土长的罗马人,时不时也还会发现 些

新的地方。我如此安慰她。

这将是漫长的 天,他晚上才能到。

于是我提议陪罗斯一起四处走走 。她很开心,并立即为我

俩的咖啡买了单。我们离万神殿不远,这给了我 个重游故

地的好机会。这座建筑是我最喜欢的古迹之 ,穹顶直径达

43.5米,气势恢宏,在公元一世纪左右由哈德良皇帝主持建

造。穹顶中央开有 个圆形天窗, 柱光线从那里倾泻而下

我在罗斯耳边轻声说: “如果你在圣灵降临节那天来访,便能

见证‘玫瑰花瓣雨’的传统盛典仪式,接收幸运的洗礼。”接

着我们步行来到石头广场,这 是另一处我挚爱的地方。广

场上 矗 立着 哈 德良神庙的11根巨 大石柱 。这片广场 宛 如 个露天沙龙,非常适合与朋友会面小聚。我向罗斯提议去

SALOTTO  42鸡尾酒吧歇歇脚,点上 杯酒,一边享受这片

美景,一边静静小憩。

罗马之美的真正秘密在于“光” :那是一种金色的、明媚的

辉煌的光,永远不会令人感到厌倦。这抹光辉自古以来就

吸引了无数艺术家,促使他们纷纷来到罗马寻找灵感。尽管

有时酷暑难当 夏日的罗马十分炎热,只有等到夜幕降

临,海风夹杂着花香和海盐的气息吹拂而过,才能带来些许

凉意和舒缓——但这座城市的光辉始终如 。

说到清凉,我提议去看看几处喷泉。

罗斯欣然同意。“我最喜欢水声了,”她说, “它就像城市的音

乐 当然,排在钟声之后!”

话音未落,罗马圣依纳爵堂的钟声便悠然响起。在罗马,无

需手表,钟声自会告诉你时间。

喷泉之王当属罗马许愿池 特雷维喷泉。清澈的水花飞

洒在灵感来自于海洋神话的喷泉雕塑上,其中包括美人鱼

海神”特里同、贝壳、骏马、仙女以及各种各样的神灵等意

象。人们向这些雕塑投掷硬币来祈愿。“你得背对着喷泉,闭 上眼,用右手把硬币从左肩上向后扔过去,如果硬币落入池中

回访罗马’的愿望便会实现。”罗斯照做了。她也许不知道,每 个月从喷泉中收集的数千欧元,都会被用于慈善事业。

纳沃纳广场上的三座喷泉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四河喷泉出自

艺术家吉安 洛伦佐 贝尼尼之手,修建于17世纪中叶巴洛克

风格的鼎盛时期,象征着四大洲的四条主要河流;摩尔人

喷泉勾勒的则是一名水手与海豚搏斗的场景;还有海神喷

泉,由粉红色大理石雕刻而成,典雅秀美。为迎接2025年

全球基督徒的大禧年盛典,所有喷泉都经过了精心修缮。在

罗斯赞叹的注视下,它们无不光彩照人,熠熠生辉 。

不过,还有 座喷泉我想带你去看看,犹太区的乌龟喷泉  我从小就喜欢。”

于是,我们来到了老城区 处最古老、最迷人的街区,贵族

府邸与古罗马遗迹在这里穿插交织,犹太教堂静静伫立其 间。在奥塔维亚柱廊的长椅上,老人们沐浴在暖阳之中,用 口地道的罗马方言聊着家常。他们聊天气,聊政治,聊食

谱,还聊他们的儿女和孙辈们。罗斯饶有兴致地倾听,恨不

得能听懂他们的对话从而加入这场热烈的闲谈。

你不觉得有点饿吗?”我问她, “要想融入罗马,吃饭可比

学意大利语容易多了。而且,这里正是品尝地道罗马犹太料

理的好地方。NONNA BETTA 和 IL GIARDINO ROMANO

这两家餐厅你更想去哪 家?”现在是初春,正是吃洋蓟的时

节。晴日渐暖的季节里,在户外用餐属实让人身心愉快。炸洋

蓟的花瓣在齿间脆裂作响,配上半杯白葡萄酒,悠然惬意。

而我的心思早已飘向他,再过几个小时他就要到了。我能感受

到心跳的加速。我多想把这份激动告诉罗斯,告诉她我的生活

即将迎来怎样的变化,但我们毕竟刚刚认识,不好交浅言深

美味的午餐过后,我们再次启程 。我想带她去看的地方实

在太 多了:台伯岛、特 拉 斯提 弗列区、能俯 瞰城 市美 景的

贾尼科洛山丘、藏有罗马传奇巴洛克画家卡拉瓦乔画作的静

谧教堂、古罗马城市广场、帕拉蒂尼山、斗兽场、卡比托利欧

广场……这座城市实在是令人目不暇接,我甚至因此有些

眩晕”。有时候我真心觉得,即使对罗马居民来说,这里也有

太多地方可以逛了。那么不如这样吧,就让我们脚步随心,任

意东西 漫无目的的闲逛永远是最好的选择。我们走入

幽深的小巷,穿过可爱的小广场,每 个转角都有吸睛的迷

人细节:开满鲜花的窗台、嵌在房屋外墙中的柱子、小祭坛上

寓意守护的圣母像。我指给罗斯看那些遍布城市角落的贵族

家徽,正是这些显赫家族缔造了罗马的辉煌:法尔内塞家族

的百合花、巴贝里尼家族的蜜蜂、博尔盖塞家族的鹰或龙。他

们的后代很多至今仍住在那些富丽堂皇的宫殿中,而另外

些宫殿则已变成博物馆,比如博尔盖塞美术馆或潘菲利宫

潘菲利宫无疑是我最喜爱的博物馆之 ,游客相对较少,我

向罗斯提议过去看看。步入宫殿,内部装饰的繁丽奢华程度

令人咋舌:鎏金木雕工艺、巨型水晶吊灯、数不清的镜子和

壁画装饰,以及让人叹为观止的画作收藏,其中最著名的便

是迭戈 委拉斯开兹为教皇英诺森十世所绘制的肖像名作

罗斯被这些作品深深震撼,目瞪口呆。

是时候歇一下了!现在是意式冰淇淋时间。我的选择困难症再

次发作,因为每个罗马人都有自己最钟情的冰淇淋铺。NEVE

DI LATTE、FATAMORGANA、FASSI 还是 GÜNTHER?榛

果、黑巧、开心果,还是树莓、杏子、甜瓜?加不加鲜奶油?没所

谓了,反正每个都好吃得要命。

我开始越来越频繁地看表:我和他约定的时间就快到了。我

越来越兴奋,而罗斯看起来已经有些疲惫。她今日的糖分和

审美摄入量已经达到饱和了吗?

但在夜幕降临之前,我们还有最后一件事必须得完成:登高俯

瞰这座城市。最佳的观景点分别位于罗马城的两端:一个是

贾尼科洛山的全景露台,另一个是美第奇别墅的花园。不

过,我们也可以换 种方式,在市中心某家豪华酒店的屋顶酒

吧,一边享受开胃酒,一边欣赏壮丽的城市全景。比如宝格丽

酒店的露台,站在那里,罗马城 望无边,满是屋顶、穹窿和

鲜花绽放的露台, 切尽收眼底,仿佛触手可及。这座城市 独 无二的景色,值得无数次不知疲倦的贪恋凝视。远处,圣

彼得大教堂的圆顶在漫天红霞中雄据着地平线。是时候和罗斯

说再见了。在这个意想不到的日子里,我即兴发挥当了一把导 游,顺便也再次感受到了自己对罗马的炽爱。罗斯不停地向

我道谢。我们手拿阿佩罗橙光鸡尾酒,微笑着合影留念。临别

前,我给了她一个地址,推荐她今晚可去一家小馆用餐。

去 L’OSTERIA DA FORTUNATA 吧,你肯定不会失望的,那

里有全罗马最棒的奶油培根意面!”

马上就是晚上八点了,我得走了。怀揣着欣喜又忐忑、迫切又

好奇的心情,我走向人民广场。 切会顺利吗?他会喜欢我

吗?我能照顾好他吗?我在方尖碑前坐下,但马上又站了起

来,坐立不安,像热锅上的蚂蚁。我四下张望,琢磨着他会从

哪个方向过来。

罗马城中的巷弄之间, 尽是一道道的迷人风景。

正在这时,我看见了他。 只小狗,黑白杂间的小卷毛,蜷在

我哥哥的肘弯里——他的小狗当了妈妈,生下的 窝宝宝

里,这 只是属于我的。看到这个小可爱,我心都化了。他名叫

阿慕 AMOR,在意大利语中代表“爱” ,而且倒过来就呼应着

我最爱的城市罗马 ROMA 的名字。我把阿慕抱起来,他的毛

柔软极了。他随即嗅了嗅我。

从此,我就有了更充分的理由,在罗马城里游逛与漫步。我们

将 起探索这座城市,在每 条小街小巷留下属于我们的足

迹。AMOR,你会嗅遍所有的气味,而我则会对每一个角落了

如指掌。这不就是所谓的 LA DOLCE VITA(甜蜜人生)嘛!

基娅拉·梅扎拉玛,小说家,著作包括 LEJARDIN PERSAN(波斯花园)、APRÈSLAPLUIE(雨后), 其新作 DANSLACHAMBREFORÊT(森林房间) 预计于2025年夏季出版。她还创作了一些儿童绘本,其中《五颜六色 的瓦伦丁》已发行中译版本,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始建于公元前一世纪的 万神殿令人惊叹, 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

左页:驾驶古董型 阿尔法·罗密欧在街头兜风, 享受别样的罗马风情。

在罗马小住几日,是体验意式“甜蜜生活”的最佳方式。“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 是意大利生活艺术的精髓,这 概念集松弛惬意、愉悦享受、美丽和优雅于一体,因20世纪60年代 传奇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的同名影片风靡全球,从此成为意式风情的经典象征之 。

1酒店

多数顶奢酒店在罗马都设有分店,而罗马

宝格丽酒店堪称豪华酒店的典范,其屋

顶酒吧更是坐拥令人惊艳的壮丽风景

与之相比,芬迪私人套房酒店则显得更

具独特私密性。该酒店仅有7间套房,装

饰奢华,位于 FENDI 品牌旗舰店的楼上

坐落于罗马时尚精品区,其建筑物前身是

幢历史悠久的贵族府邸。而偏好休闲

氛围的旅客,可以选择意式复古装潢的

G-ROUGH 设计酒店或主打养生理念的

SIX SENSES ROME罗马六善酒店。此外

THE HOXTON ROME(罗马霍克斯顿

酒店)也不容错过;在这里,本地人与游

客汇聚,其露台更是大家举办聚会时的

首选地点。与前几个酒店相比,不过,如

果您想要一场真正独 无二的入住体验 不妨选择 VILLA MÉDICIS:这座气势宏 伟的历史名邸,居高临下俯瞰全城,距离

著名的西班牙广场台阶仅几步之遥,充 满古典氛围,是许多艺术家长期以来的 驻地,如今也向少数幸运宾客敞开大门

BVLGARI 罗马宝格丽酒店 www.bulgarihotels.com

FENDI 芬迪私人套房酒店 www.fendiprivatesuites.com

SIX SENSES 罗马六善酒店 www.sixsenses.com

THE HOXTON 罗马霍克斯顿酒店 www.thehoxton.com

VILLA MEDICIS 历史名邸 www.villamedici.it

2 咖啡馆

意大利人在两件事上特别追求完美:一件

是煮意大利面时的 AL DENTE(指口感

筋道,略带嚼劲),另一件就是咖啡。本 文作者作家基娅拉·梅扎拉玛对万神殿 旁的 SANT’EUSTACHIO 鹿角咖啡馆

情有独钟,这绝非偶然:这家传奇咖啡

馆沿用秘制配方烘焙阿拉比卡咖啡豆

加以超细研磨,最后制出顺滑细腻的意

式浓缩咖啡,因其卓越的咖啡品质,被

路易威登旅游指南》列入罗马顶尖咖 啡馆名单。由此再往前几步就是TAZZA D’ORO,号称是罗马咖啡单日销 量 之

最 。文学爱好 者们 可能 还会想去探访 西 班牙广场附近的 ANTICO CAFF È GRECO。它是罗马当地历史最悠久的 文学咖啡馆,众多名人都曾光顾这里 不过,本地人中目前最流行的,则是去  ROSCIOLI 咖啡馆享用冰摇咖啡,或是

浓缩咖啡马天尼 EXPRESSO MARTINI

款由伏特加、浓缩咖啡、咖啡味利口

酒和糖浆调制而成的鸡尾酒)。

SANT’EUSTACHIO 鹿角咖啡馆 www.caffesanteustachio.com

TAZZA D’ORO 咖啡馆 www.tazzadorocoffeeshop.com

ANTICO CAFFÈ GRECO 文学咖啡馆 www.anticocaffegreco.eu

ROSCIOLI 咖啡馆 www.roscioli.com

3 美食假期

提到意大利,人们自然会想起 GELATO

意式冰淇淋。但在奶油冰淇淋和清爽雪葩 两类产品之间,究竟该怎么选呢?在 NEVE

DI LATTE,顾客无需抉择 这家店 同时提供这两种选项,并坚持匠心工艺

与可持续理念,精选有机原料制作冰淇

淋,并根据时令季节提供不同口味。另

家不容错过的名店 FATAMORGANA 则将品质与创意集于一身,还推出让人 怦然心动的新颖组合,例如罗勒、蜂蜜配

核桃,西洋梨配生姜,芝士蛋糕配蓝莓酱

等等。您还可以去 GÜNTHER GELATO 歇歇脚。这家冰淇淋店以亲切笑容和天 然配方征服了整个罗马,既提供经典口

味,也有创新口味可供选择。除此之外  最古老的冰淇淋店 FASSI 也非常值得 去。自1920年创立以来,这家店始终人 气不减。SAMPIETRINO 的招牌巧克力

冰砖,其灵感来自于罗马街道上铺设的

砖块,别具特色,也值得尝鲜!

NEVE DI LATTE www.nevedilatte.it

FATAMORGANA www.fmgelato.com

GÜNTHER GELATO www.gunthergelatoitaliano.com

FASSI www.gelateriafassi.com

4 餐厅

如 果 您想和 作者 样,轻 松享用一顿

融合犹太与意大利风味的午餐,不妨选

择 NONNA BETTA 或 IL GIARDINO ROMANO。这两家餐厅深受当地居民喜

爱,气氛温馨宜人。如果您想寻找更精致

的用餐体验,并远离城市的喧嚣,不妨在

罗马传奇奢华酒店 HOTEL DE RUSSIE

的花园预订用餐。另 个可品尝正宗罗

马美食的理想去处是 L'OSTERIA DA

FORTUNATA,无论是午餐或晚餐,这里

的意大利面全部使用顶级食材且在顾客

面前现场制作,让人食指大动。此外,凭

借美味佳肴而声名远扬的 ROCCO 餐

厅也值得前往,它备受意大利演员兼导

演 VAL E RIA GOLINO 的喜爱,也是 路易威登旅游指南》推荐的餐厅之

NONNA BETTA www.nonnabetta.it

GIARDINO ROMANO www.ilgiardinoromano.com

HOTEL DE RUSSIE www.roccofortehotels.com

OSTERIA DA FORTUNATA www.osteriadafortunata.it

ROCCO 餐厅

5 餐前酒时光

在 罗马旅 行期间,不 妨让自己 沉 浸在

APERITIVO(意式餐前小酌)的魅力中

吧 这是一种地道的意大利社交仪 式,当地人习惯与朋友在晚餐前相聚  一边畅谈,一边享受美酒和微醺的美好 您可以前往 SALOTTO  42,这是一家深 受当地年轻人喜爱的私人俱乐部酒吧。

而对于喜欢优雅静谧氛围的人,豪华酒 店的酒吧无疑是理想之选。本文作者偏 爱罗马宝格丽酒店内的酒吧,而另 些 人则喜欢 LOCARNO 酒店的花园中庭酒 吧,顾客经常会目睹世界各地的记者在

此采访名人与演员。位于百年传奇酒店

HOTEL EDEN 顶层的 GIARDINO BAR

酒吧则以隐秘 性和 绝佳 视 野闻名,是 相当不错的稳妥之选。万豪集团 ROME

EDITION 罗马艾迪逊酒店下的 JADE BAR 酒吧则以地下酒吧(SPEAKEASY) 风格营造出了神秘迷人的氛围。

SALOTTO 42私人俱乐部酒吧 www salotto42.superbexperience com

LOCARNO HOTEL 内花园中庭酒吧 www.hotellocarno.com

HOTEL  EDEN 内 GIARDINO  BAR 酒吧 www.dorchestercollection.com/rome/ hotel-eden

HOTEL ROME EDITION 内 JADE BAR 酒吧 www.marriott.com

BVLGARI 罗马宝格丽酒店顶楼酒吧 www.bulgarihotels.com

6 旅游观光

来到罗马,当然不能错过那些世界闻名

的重要景点:斗兽场、万神殿、特雷维喷 泉、古罗马广场和西斯廷教堂。除此之

外,还有许多其他值得 游的宝地,例如 美第奇别墅及其迷人花园、建于16世纪 并记录着意大利历代伟大王朝历史的

多里亚 潘菲利美术馆、博尔盖塞别墅 及其法式 花园、被 视为文艺复兴 时期 最美建筑之 的法尔内西纳别墅。当代

艺术爱好者可以前往由建筑师扎哈 哈 迪德设计的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 馆,或是近期才开幕的 FONDAZIONE NICOLA DEL ROSCIO 美术馆 在 其同 栋大楼里,还有著名的高古轩画 廊。如果您想深入了解独树一帜的意大利 电影史,则可将著名的 CINECITTÀ 电 影制片厂加入旅游计划。

旅游指南

自从1998年推出以来

路易威登旅游指南  精心甄选每座城 市的

最佳地址和最新潮流

已成为旅客们最佳的出 行伴侣。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