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諾月報-2025(06)-308期

Page 1


基金介紹

發行人│張文信

門諾公益

免付費電話│0800-057746

全球資訊網│www.mch.org.tw

E-mail│welcome@mch.org.tw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

局版臺誌字第4441號

2025 年 05 月 第 307 期

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所屬機構 97059 花蓮縣花蓮市民權路44號

機構法人焦點 1

“ 我希望我們能有更多願意留在東部、 願意投入偏鄉醫療的年輕醫師。 ” —— 邱琮朗醫師

從腦瘤刀鋒 走向細胞再生

神經外科醫師不只是一場手術的提供者, 更是一段漫長醫病關係的陪伴者。 ”

邱琮朗的醫療願景:「讓偏鄉也能享有世界級醫療」

文│王文傑 照片提供│邱琮朗 副院長

在神經外科深耕超過三十年,現任為門諾醫 院副院長的邱琮朗醫師,成功執刀1600多例腦 瘤手術,是無數患者口中的「神手醫師」。他選擇 留在東部,選擇走一條難走卻充滿希望的路;從 顯微鏡下的腦瘤切除,到推動幹細胞治療、AI精 準醫療與智慧手術,他用不變的初心與持續進化 的專業,為在地醫療開闢另一種可能。

我想幫助像我家人那樣的病人 「當年家人因為腦部疾病北上就醫,幸好遇到 一位很棒的神經外科醫師,讓我從小就在心裡埋 下『當醫生』的願望。」邱琮朗回憶起當初選擇神經 外科的起點,是來自一次對醫師人性的深刻感動。

邱琮朗說,醫學院就讀時,他發現自己喜歡 動態、挑戰高的工作環境,也樂於接受突發的情 境,神經外科自然而然成為他願意全力投入的專 業。「神經外科的變化多端,永遠不無聊;尤其是 腦瘤開刀,能很快看到效果,病人頭痛、癲癇的 症狀解除,整個人都不一樣了。」

1600多例腦瘤手術, 背後是長達20年的病人陪伴 「我很幸運,這麼多年來一直專注在我最喜歡 的領域。」邱琮朗道,自己目前已累積約1600多 例腦瘤手術的經驗,每一位患者術後的追蹤與回 診,都讓他有深刻的使命感。

邱琮朗表示,開刀不是只有當下處理完就結 束,後續5年、10年,甚至20年的追蹤,才是 對病人的承諾。他強調,神經外科醫師不只是一 場手術的提供者,更是一段漫長醫病關係的陪伴 者。有許多病人因為開刀重獲新生,回到工作崗 位、成家立業,甚至將下一代帶來看診,「他們健 康地生活,就是對我最好的回報。」

醫療科技進展太慢?那就自己去念博士! 然而,神經外科也面臨諸多瓶頸,尤其是對 於惡性腦瘤,目前的治療成效仍不盡理想。

邱琮朗坦言,有時候覺得我們開刀開得很 好,有些病人卻還是撐不過3年 (接續第四版)

病人抗癌旅程的導航者與守護者

文‧攝影│高雅雯 組長

在醫院走廊的一隅,白髮蒼蒼的伯伯靜靜坐 著,身旁一位白袍醫療人員陪伴傾聽、耐心解說。 她不是醫師,卻是這段抗癌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 盞明燈——癌症個案管理師。

她讓人在面對病痛與未知時不再孤單。正如 《詩篇》23篇:「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 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對許多罹癌者而言,她 就是那位「與我同在」的人。

如天使般的同行者

癌症中心

請支持 安寧療護暨 癌症防治基金

肺癌伯伯的見證

黃伯伯是退休司機,某次久咳就醫,診斷為 肺腺癌第三期。聽到結果那一刻,如墜黑暗深淵, 眼前一片茫然。「伯伯,我是癌症個管師,我會陪 您走這段路,不要怕。」這句話成了抗癌旅程的第 一道光。從安排檢查、解說報告,到照護副作用 與心理陪伴,個管師不只是協助就醫,更是他的 同行者與代禱者。每次住院或回診,她都細心記 下他的習慣與憂慮,不厭其煩地安撫與鼓勵。「我 一輩子開車找路,現在卻迷路了,是妳幫我找回 方向。」黃伯伯感動地說。他的女兒也分享:「我 們一家不知該如何面對,還好有妳手把手教我們, 不只提供資訊,更是用心在幫助我們。」半年後腫 瘤縮小,伯伯進入追蹤階段。那天回診時,他特

癌症治療牽涉多科別、多階段、多決策,每 位病人面對疾病的能力與資源也各不相同。癌症 個管師就像神差派在病人身邊的「使者」,以同理 與專業,助他們走出迷霧。在病人尚未能接受病 情時,她是第一位出現的支持者。溫柔地安撫情 緒,正如《箴言》所言:「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 蘋果在銀網子裡。」她協調醫療流程、避免延誤, 安排檢查、回診、追蹤與用藥,讓病人「行在正路, 不至迷失」。如《以賽亞書》所說:「你或向左、或 向右,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 其間。』」更重要的是,要主動發掘病人的需要, 串連癌症資源中心、心理師、營養師、復健師與 社區資源,不只解決醫療問題,更照顧人心。正 如《加拉太書》所勉勵:「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 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地帶來自己做的小十字架送給癌症個管師,感謝 她「像耶穌一樣陪我走過死蔭幽谷」。

實踐病人為中心的愛

若沒有癌症個管師,病人往往在資訊混亂、 流程重複與情緒崩潰中茫然無助。她們的出現, 不只補位,更是補心,填補制度觸及不到的人性 與關懷。她們提升的不只是病人滿意度,更促進 整體醫療系統的效率與良善。許多醫師與護理師 也坦言:「有了個管師,病人的配合度更高,我們 也能專注於治療本身。」

文│張慧敏 攝影│楊子霆

門諾醫院復健科從107年開始,就開始投入 運動防護專案,目前在12間國高中提供服務,為 學生在各種賽事中的運動安全把關,由專業的物 理治療師免費義診隨隊出賽,尤其是許多運動選 手都來自花蓮,門諾非常希望能幫小小運動員們 圓夢,出隊的物理治療師們可說是背後的影子英 雄。

門諾物理治療師隨隊服務,守護每場賽事

物理治療師楊子霆,這次跟隨花蓮海星高中 及美崙國中的學生選手,前往台南參加全國中等 學校運動會,這趟隨隊支援的行程長達8天,在 這段期間,楊子霆治療師全程陪伴在選手身邊, 為他們的健康和表現提供專業協助。

楊子霆治療師說,隨隊比賽能夠陪伴孩子們 完成全中運的賽程,是非常有意義的。這次選手

們成績亮眼,全力以赴並取得佳績,在「卡巴迪項 目」分別獲得2金和2銅,能跟著孩子們獲得這份 榮耀他感到非常的開心。

他強調在比賽正式開始前,有一項重要的準 備工作,就是為選手們進行「貼紥」。這項任務需 要瞭解學生身體肌肉的狀況,其中包括,預防貼 紮是針對肌肉支持及關節的穩定,還有保護性貼 紮,是針對有傷受的關節給予肌肉穩定。子霆雖 然很簡單的跟我們分享,但共有40多個孩子中冇 20多位的選手需要進行貼紥,這項貼紮大約需要 花上兩個小時才能全部完成。

運動防護的主要目的在於比賽時不論是賽 前、賽中以及比賽結束後的每各階段,能即時發 現選手是否有運動傷害,例如肌肉緊繃、輕微扭 傷或疼痛等等。

《馬太福音》說:「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 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個管 師的每一個微笑、每通電話、每段解釋,不只是 職責,更是對神 的服事與愛的見, 正如耶穌手腳的 延伸,她們不是拯 救者,卻總提醒 病人:「放心,你 不會是一個人。」

偏鄉體育夢想不中斷! 門諾持續啟動運動防護專案

請支持 門諾運動 防護專案

門諾運動防護全方位, 讓運動夢想不中斷

「這段時間也辛苦子霆了,一個人要完成選手 的照顧。」物理治療組組長林美秀特別感謝子霆完 成任務,目前有12間國、高中提出運動防護的需 要,門諾團隊也幾乎每日都會到學校為學生進行 檢查及治療。

花蓮偏鄉 的孩子都很努 力,門諾醫院也 希望成為他們的 夢想之翼,帶著 他們一起飛向運 動的殿堂。

門諾非常希望能幫小小運動員們

如果傷害能即時的處理,讓選手能維持正常 發揮,那會是每個選手最期待的狀態。子霆的隨 隊不僅瞭解選手的身體狀況,給予適度的放鬆及 治療,確保選手在生理或心理上,都能獲得支持 迎接比賽的挑戰,學校及選手都對門諾醫院充滿 感謝。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