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 2022.10 景觀 NEWSLETTER 資料來源:郭瓊瑩提供



SEMINAR//活動快訊 page002 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報名時間 徵件至2022年11月2日(三)17:00止 徵件辦法 http://www.landscape.org.tw/news/announce/684 「2022第十屆台灣景觀大獎」徵件倒數! MAIL landscape.org@gmail.com 網站 http://www.landscape.org.tw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理事長 鄧婉君 wanjiunteng@gmail.com 副理事長 黃祺峯 golden.park@msa.hinet.net 副理事長 潘一如 lingopan@ms2.hinet.net 副理事長 鄧 浩 hao@proginc.com.tw Editor TILA Newsletter 祕書處 李怡萱 主辦單位 星濱山共創工作室 講師資訊 野再設計景觀設計師/賴映如 、 走・探索去藝術實驗室主理人/Milla Lee 講座時間 111年11月19日(六) 14:00-16:00 講座地點 星濱海港學校(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393巷30號2樓) 報名連結 https://reurl.cc/dWEKny 【星濱山講座】山中會客室-藝術教育:歡迎光臨森的藝術舞台


NEWSLETTER 3 第22屆國家文藝獎 建築類得獎者 研究報告專 郭瓊瑩 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 系主任 IFLA-APR世界景觀建築師聯盟 亞太區主席 No.134 October 郭中端景觀建築家,大學在台灣受過建 築專業訓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碩博 士過程中,她另外拓展吸收了更寬廣的環境 規劃設計之養分與思惟,並參與相關自然河 川水環境之田野調查工作,這時期也奠立了 她走向「建築」以外更寬闊之環境景觀與生 態保全復育之新向度。是以,自日本回國後 第一個參與的工作即是象集團在宜蘭的冬山 河設計之在地監造。經常看見她穿著牛仔褲 與雨鞋、戴著斗笠在工地中奔走,和師傅們 交流對話,討論施工細節,包括一磚一石。 堅持環境正義理念,正是她近40年一路走 來始 終如一之身影寫照。 景觀建築家 郭中端 永遠充滿鬥志與大地關懷之景觀建築家。 (資料來源: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郭瓊瑩提供




NEWSLETTER4 No.134 October 「冬山河」之景觀設計,在昔時陳定南縣長慧眼之政策引導下,重視與宜蘭鄉土紋理及水與綠系統規劃, 且率先提出了近十年完整之中長程計畫,也掀起了國內對大尺度非都市型親水與自然美學親近之風潮。包 括首創之社區小學生共同參與之水岸階梯拼貼共創經驗,修復水岸濱溪帶綠廊;不作過多設施但重視細節, 儘量留白之景觀設計理念之奠基。 郭中端所參與過之景觀設計案光譜非常寬廣,包括宜蘭明池、日月潭水岸再生、集集車埕木業遺址活 化再生、新竹頭前溪人工濕地營造、高雄中都濕地復育、卑南史前博物館之景觀設計、陽明山日式溫泉宿 舍之調查、陽明山前山及後山公園景觀改造、北投溪水岸之修景、新竹市護城河還水於大自然之再生設計, 乃至刻正進行中之太平洋國家景觀道路之設計、板橋林家花園庭園景觀之修復再生與國定古蹟台北鐵道博 物館之園區景觀設計……。 明池案(資料來源: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






NEWSLETTER 5 每一個案子對她而言都同等重要,無關經費與尺度之大小,只要她答應接受委託,勢必全力以赴,每 作一個案子都像在孕育一個新生兒一樣。也因此,跑工地幾乎勤於一般資深設計公司之負責人,更身兼「工 地主任」;也因她在乎細節以及對環境之友善,「打掉重鍊」經常苦了施工單位。但她並非只用「口」作設計, 她通常會於現地和施工者共同解決問題,想盡方法突破法令規章、經費與民意之限制,也因此諸多「創新」 點子經常在克服困境中油然而生——包括新竹南寮漁港之魚鱗天梯(消波塊)、新竹頭前溪人工濕地不同過 濾池中之生態棲地多樣性自然營造,還有新竹護城河讓被水泥包被之老樹樹根再一一與土壤、空氣接觸獲 得新生,形塑曲折蜿蜒之都市水岸綠廊。 No.134 October 新竹護城河案(資料來源: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 新竹南寮海岸案(資料來源: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 新竹頭前溪案(資料來源: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









NEWSLETTER6 No.134 October 陽明山前後山公園案(資料來源: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 車埕木業遺產保存案(資料來源: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




NEWSLETTER 7 No.134 October 高雄中都濕地案(資料來源: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 已屆從心所欲之齡,惟一路走來依然持續創作,且不斷與時俱進,在她的專業生涯辭典中從未有「退休」 一辭。在過往執業過程中經常以環境正義挑戰公務系統與業主價值觀之落差,她永遠勇於說實話,重視基 地DNA之聲息與再現。為此,「理山理水」、「親水護土」是她的創作信仰,且持續關注無聲之土地、生 物與弱勢族群,更是她不斷創新之支撐與靈感來源。在設計新竹南寮漁港時,她關注外籍漁工之生活福祉; 執行高雄中油煉油廠舊建物調查時,她勇於踰界倡議關切工業遺產與老宿舍聚落之完整保全及現存老樹之 保存;居住在北投磺溪畔時,她更帶頭參與磺溪保護、社區營造以及向市政府爭取磺溪水岸生態工法應用 之試點……。 她所走過的路均沒有固定企業化之SOP,也因此經常求好心切,不斷自我修正變更設計,卻常因違背 合約而被罰款。而這些對她而言已是常例,但她更在乎的是對的事情必須堅持,而不對的事情只要尚有機 會,一定設法避免排除之。經常因專業關係有機會和她討論景觀執業之困境以及作為景觀專業者應有所堅持 且必須勇於突破之毅力,這些過程中之點點滴滴令人欽佩。







NEWSLETTER8 No.134 October 八田與一紀念公園案(資料來源: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下排)、郭瓊瑩攝(上排)) 台南德元埤荷蘭村案(資料來源: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










NEWSLETTER 9 她關注原鄉部落文化,在三地門的小公園設計她深入和鄉長、部落青年藝術家交流深談,甚而引導他 們的創意得以融入有形的空間設計中。她開朗樂觀的個性永遠像個大海綿,不斷吸收各種文化、各種風俗 習慣,俾以真正再現於每一個獨一的個案中,幾乎是量身訂作。她經常受邀評圖評審,亦由於其真性情, 會說出令人不悅耳的忠告,甚而激辯,雖然也因此飽受批評,然而她總說:「對的事情就是要認真落實, 馬虎不得。」這個求真求善求美之精神永遠燃燒著,也一直影響著其所培育出來的工作夥伴,暨所有曾共 事過的施工夥伴,凡被她要求過的工班反過來會感謝她的不屈不撓、堅持與對品質之要求,此亦間接奉獻 了另類在職教育訓練。 每一個規劃設計案她均堅持親自參 與,包括自理念之構成、踏勘乃至上山 下海的各種工地監造。對「親水護土」 之信念也讓她相當堅持必須回歸土地紋 理之脈絡,包括找出基地原有之水路、 綠廊、風廊乃至生物通道……,這亦更強 化了其「設計解決問題」之信念與開創 性。而回歸土地本質本性之專業良知亦 衍生出其設計與大地互動之原真藝術美 感。 關懷在地永遠是郭中端對解決問題初衷之重視。(資料來源:郭瓊瑩攝) No.134 October 北投溫泉親水公園案(資料來源: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上排)、郭瓊瑩攝(下排))







NEWSLETTER10 在台灣當代景觀建築專業界,郭中端正代表了跨世代跨界融合之新典範,也是執著設計倫理之標竿。 除了規劃設計作品之品質與精神信念外,她最令人折服的是作為「國家文化藝術」典範者,乃為其相信真理, 相信科學,堅持細節,堅持品質,追求卓越,不斷挑戰自我與追求人性化設計服務之赤誠。相信這份專業 者之執著、求真求是之堅持以及永遠敞開心胸向各界請益(不分年齡、族群、性別)之誠摯謙遜態度,自信 中洋溢著永遠年輕求知之熱情與韌力,而此亦正是景觀建築專業界暨作為國家文藝傳承創新值得尊敬學習 的典範。 No.134 October 2022笫22屆國家文藝獎建築類得獎者郭中端獲蔡総統親自頒獎,由郭瓊瑩教授擔任引言人,潘冀建築師擔任頒獎人。 (資料來源:郭瓊瑩提供)





NEWSLETTER 11 新書推薦 本書討論城市文明的範疇以古希臘羅馬與商 周文明作為起點,旁及相關時空或相似類型案 例;歐亞大陸與地中海沿岸城市為主要脈絡, 再以全球各地重要相關案例為輔助。本書城市 故事的時間與地理跟臺灣相關時,會將焦點轉 移到與臺灣相關的脈絡或案例,這對本地讀者 比較有共鳴,也可以就近安排參訪。 改變城市的設計思考 1999年至今,範圍遍及日本全國,從都市街 區、高級住宅到人口外移的偏鄉、島嶼;再 到社區公園、大型森林公園、兒童遊樂場,以 及醫院、百貨公司,甚至水壩、木材加工廠, 還有抽象的「祭典」、「地震避難程序規畫」、 「小學生的課後時間」……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及詳實記錄,值得建築、都市計畫、社區營 造、空間景觀設計、街區再生等相關領域人 士、學生,以及每個追求理想社會的我們參 考借鏡。 家是最能讓人放鬆的場域,要住得舒適,除 了美觀、格調,最重要的是符合「人」的舒 適需求,所以大至不浪費空間的樓板挑高、 下樓梯時最小壓迫高度差,小至最合用的餐 桌椅尺寸、常見家電尺寸、自行車的收納、 浴室無障礙空間等,全都以精致繪圖與尺寸 說明呈現,讓設計、建築師可以快速找到尺 寸規畫參考依據。一般人光看圖就是種享受。 本書將協助初學者處理第一要務:環境因素, 找到最適合你的植物伴侶。並詳盡介紹64種 植物的生長特性和栽種環境,從常見的多肉 植物、超人氣的鹿角蕨和空氣鳳梨,到珍稀 罕見的塊根植物一應具足,也會介紹栽種的 容器及居家布置的技巧和工具,並公開多名 植物達人的綠活空間,不論是初學者、曾經 的黑手指或是有經驗的綠手指,都能在本書 中得到充足的資訊,感受植栽的魅力,一起 創造與綠意共生的優植生活。 社區設計 一輩子用得上的尺寸事典,全能住 宅裝修必備 植物優先! 活動快訊 2022第十二屆景觀師專業培訓學程 獨立單元現正報名中! ▍單元七 非都市地區景觀改造設計 授課講師:鄧浩 課程時間:10月25日(二) 18:30 ~ 21:30 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210050928501717280553 ▍單元八 景觀植物與綠化設計 授課講師:陳建名 課程時間:10月27日(四) 18:30 ~ 21:30 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210050946408758812700 其他單元報名連結>> https://www.accupass.com/organizer/detail/1601070114298937371720 2022 第十二屆景觀師專業培訓學程完整辦法官方連結>> http://landscape.org.tw/news/announce/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