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之鏈 課題 交通船班次少_ 居民運送物資不易 學童上學通勤不便 遊客觀光意願低
臺灣
馬祖列島
莒光鄉
氣候影響航班_ 每年2到5月為霧季 能見度不到1公尺 海象不佳即停航 對策 解決交通問題,連帶提升觀光效益
莒光兩島,離島中的離島,為閩江出海口外的兩座小島,自古以來相依為命。 以牽手的意象轉化為橋的單元形式,串聯而成鏈接起莒光兩島的浮島橋。
以四個單元組為一體,模組化拼接成浮島橋。既有氣囊產生浮力更擁有潮汐發電、 海洋垃圾清理收集之功能。
南竿
07:00 11:00 14:20 船程約50分鐘
TAPE A 西莒 07:30 10:00 14:00 17:10 船程約10分鐘
東莒
開發潮汐發電潛力約為一萬千瓦,一顆LED的實際耗電量約為0.08瓦特。 發電量可供本身夜間照明之用電。
馬祖各島航線 每日由南竿開往莒光的船班僅三班, 莒光兩島之間的交通船,一天僅四班。
TAPE B
5 4 3
飄浮阻擋物利用洋流收集塑膠垃圾,垃圾經攔截後再收集起來之後做處理。
2 1(公尺)
台灣各地潮差比較 經濟性理想潮差為五公尺以上,臺灣西岸平均潮差為 三點五公尺,最大潮差在金門、馬祖可達五公尺。 TAPE C 夏季 南海海流
西莒
扇葉運轉速度緩慢,約每分鐘旋轉十二次,不會傷害到經過的海洋生物。
冬季 中國沿岸流
東莒
洋流流向 馬祖海域是東海與南海海區交接地帶,季節性地 受到夏天南海水團北上及冬天的閩浙沿岸冷水流 南下的影響,形成暖流與寒流南北交會。
西莒 菜埔澳 坤坵沙灘 山海一家 東莒燈塔
青帆港
福正聚落 猛澳港
東莒
大埔石刻
景點分布 港口為重要交通節點、主要磯釣點、藍眼淚觀賞點, 也是島上重要觀光景點的匯聚點。
軍人
居民
遊客
釣客
使用者分析 莒光兩島居民約五百人,島上駐軍約四百人, 年遊客量約四萬五千人,年釣客量約三百人。 9 8 7 6 5 4 3 2 1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歷年平均每月霧日數 每年二月至五月,每月超過六天能見度不及一公里,稱為馬祖的霧季。 12 10 8 6 4 2 0 (萬)
87年
90年
95年
100年
103年
歷年遊客量 自民國八三年解軍管後始開放觀光,推行賞藍眼淚觀光後,遊客數連年上升。
TAP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