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pei Airport to A.I.R Park
松山機場地區再生計畫
隨著台北城市的發展,松山機場的存廢成為議題 松山機場已深陷城市的中心,再加上機場捷運的開通及桃園第三航廈的建蓋,如今廢除議題已逐漸 受到重視。機場廢除以後要做什麼呢?許多不同的團體皆期待這塊土地位為台北的未來創造新的發展契機 基地位置
歷史
台灣
台北市
NOW
TARGET 計畫目標
基地現況
基地分析
位置
水文
隨著城市的發展,而深陷城市中 心,航高造成周邊發展受限,良 好的位置應做更有效率的用途。
截彎取直、仰賴人工排水系統導致 暴雨容易淹水,汙染及堤防的構築 築使人與水互動低。
生態
活動
高度人工的活動環境導致生態的 破壞,同時城市發展導致現綠地 發展空間不足。
位於台北市的精華地段卻是被屬於 擁有特定行為的機場佔據。
A I R Park
Athletics 運動
研究過北市歷史發展脈絡後 我們決定打造一個包含運動 、產業、河岸的複合型公園 ,背負責任讓台北城市成為 一個宜居的城市,並且同時 提升台北市國際地位。
由單一轉化為多元的使用空間,同時提升台北市民的健 康水平與休閒環境。
Industry 產業
航高解禁並由新的產業發展帶促使都市更新,帶動台北 城的第三、四級產業,使其成為一個數位科技及觀光的 國際都市。
SITE
Riparian 河岸
廢除契機
1979 桃園機場完工
2007 台灣高鐵通車
2015 復興航空235班機 墜毀於基隆河
2015 預定機場捷運線
2020 預定桃園中正機場
台北─桃園完工
由原本人工構築的排水及滯洪堤防,改造成為一條能夠 兼具生態、防洪、教育、休憩的近自然水岸。
基地位置 商業發展 綠帶 水文 儀典性道路 文化軸道 高架道路 重要地標
第三航廈完工
HOW
PROCESS
計畫手法
分期概念圖 STEP 1
建造台北中心運動公園
以巨蛋體育場為主,周邊體育場為輔,打造良好多樣化的運動空間。規劃新文化教育廣場,並保留原 有部分機場跑道做為城市熱氣球、直升機觀光節點、大型活動廣場等,鼓勵台北市民從事健康休閒戶 外活動。
Athletics 文化教育廣場
巨蛋體育場
運動空間
機場跑道保留區
綠色生活社區
城市願景館
國際大飯店
濕地水域
河濱生活綠帶
STEP 4
工廠拆遷航廈再生 重要地標開始新建 大樓及旅館招標
重要地標完成 商辦大樓及旅館完工
STEP 3
基隆河岸初步整治
植栽生長完全 公園綠帶完成
商辦大樓及旅館進駐 周邊交通建設完成
STEP 4
人工溼地復育開始
人工溼地及生態復育 排水設施完工
跑道保留園區
規劃大範圍的溼地水域 ,拉近生活與河岸的距 離,同時成為台北特有 的濕地景觀。
LAYER1
LAYER2
LAYER3
LAYER4
LAYER5
LAYER6
綠色生活帶 原有民生社區改建成 蝶型住宅,加強採光 ,同時增加綠色機能 、推廣都市農園,提 高生活品質。
地下排水管
堤防
過濾層
建築墊高
含水層
(M)
2020
透水性鋪面
都市排水系統
植栽槽
滯洪池
植栽
5
3
創新產業育成園區
城市願景館/巨蛋體育場
接續城市發展帶並採 用中高密度開發,形 成都市與綠帶的緩衝 地帶。
延伸敦化南北路重要性,將 原航廈保留改造為台北城市 願景館,並興建巨蛋體育場 ,使其成為重要節點,同時 提升國際地位。
flood
200年重現期
highest
50年重現期
high
夏季水位
mean
春、秋季水位
low
冬季水位
2030
Recovery
2040
Develope
2 1 0
城市發展區
低密度發展區
公園(主要活動區)
不會淹水的區域,結合現有都市排 不會淹水的區域,鋪面改為透 水系統,運用地下排水管,將都市 水性鋪面。降雨時雨水透過鋪 廢水排入濕地淨化。 面及過濾層初步過濾後,經由 含水層排入濕地淨化。
設計理念
Dismantle
Water Level:
濕地植栽
4
公園(草坡護岸)
濕地水域
高洪水位防治區域,鋪面為透水性 洪水位防治區域,運用較緩的草坡護 鋪面。建築墊高,並設立滯洪池調 岸防止河水暴漲,同時種植多樣化的 節洪峰,減緩水患帶來的衝擊。 植栽增加土壤保水力。
基隆河
運用濕地原有功能增加土壤保水力, 原有基隆河河段,將河道寬度變 並且同時達到淨化、生態、教育、休 窄,並使河岸常水位寬度延伸至 憩等功能。 濕地。
A O
SITE PLAN 平面配置圖
美麗華
放上飯店
明 水 路
圓山大飯店
台北美福大飯店
敬 業 三 路
樂群二路
北 安 路
田園風景區
堤頂
大道
大 直 橋
基隆河
濕地步道
跑道保留區 樂群一路
濕地教育中心 食物森林 美堤河濱公園
中山高速公路 濕地步道
滯洪池
田園風景區
跑道保留區
濕地水域
濕地教育中心
重 慶 北 路
濕地生態復育穩定
滯水防洪概念圖 濕地水域
保留部分原機場跑道 做為開放活動區域, 並以田園可食地景、 蓄洪池及地標建物延 伸跑道意象。
CONCEPT
整地完成
STEP 3
STEP 2
考量從低水位到暴雨水位及其可淹水範圍配置活動區域,運用破堤及灘地高低變化地勢高低讓公園不 但能近水休憩同時也能達到防洪的效果,更能減少高堤防造成城市阻礙。新增不同樣態的河岸休憩空 間,增加活動多樣性。
滯洪池
分區配置概念圖
STEP 2
STEP 1
STEP 4
全面初整地 植栽計畫完成
航廈保留及改造
打造基隆河生態防洪系統
Riparian 食物森林
STEP 1
拆遷原有工廠,並沿民權東路打造新的創新產業育成園區,興建國際飯店,期待產業轉型帶動新商業 契機。原有民生社區臨河住宅更新並改造成綠色生活社區,提高居住品質。另外主航廈改造為城市願 景館,增建觀景台,可一覽基隆河及城市景觀,建立市民認同並行銷台北市 。
Industry
STEP 3
機場跑道拆除
導入產業轉型育成園區 創新產業育成園區
STEP 2
中 山 北 路
兒童遊戲空間 文化推廣教育廣場
運動空間
巨蛋體育場
食物森林
綠色生活社區
城市願景館
新 生 北 路
國際飯店 橋
H
大 民權
民
產業育成園區
族
東
民權東路
建 國 北 路
城市願景館
巨蛋體育場
路
民權東路
敦 化 北 路
光 復 北 路
新 中 街
三 民 路
產業育成園區
塔 悠 路
綠色生活社區
2050
M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