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Cons i de r a t eRe s ul t sForEl de r
齡活的城市
人行道的高差與路面不平整的 危險、不方便性。
突然的噪音對高齡者造成驚嚇。
燈光照明對高齡者的 重要性。
高齡者對於廁所的 需求
TheFut ur eConc e r ns
高齡者需要更長的穿越道路時間。
經訪談結果,公園綠地對高齡者來說 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休息場所。
經統計,高齡者每行走510分鐘就 有停下休息的必要性。
Age -f r i e ndl yc i t y議題刻不容緩!! 基地位置:台北市大安區 仁愛路四段、大安路一段
大安路一段
Out doorTr a f f i cSol ut i on
基地位於台北市老人比例最高的地點
Shar e dSpac e
公園綠地
人工肛門廁所 台灣大腸癌為全台第一的癌症致死率, 人工肛門廁所的需求可是越來越大。 臨近仁愛醫院,成為示範區。
仁愛醫院 符合使用者的高度而設 的平台。
符合高齡者不便深蹲、彎腰
減少人行道的高差,汽機車與人共享一個道路。 Changi ngI nc l ude:
Spa c ef orRe s tSol ut i on
仁愛路四段
透視圖 讓斑馬線增加創意性。利用一群老人走過 的圖畫,希望能使駕駛者經過時能減速慢 行。
人行道高差移除
增加行道樹的家也使整 個空間更綠化,更舒適
頂視圖
駕駛被迫減速
人的用路權變大
號誌燈除增加秒數亦增加老人、輪 椅使用者的圖像,成為一個尊重不 同使用者的視覺景觀。
夜間斑馬線及道路兩旁選擇反光材料使 用路人能輕易辨識道路。
50c m
40c m
符合輪椅使用者的觸碰高度 主要人行空間
街道傢俱設計成不同高 度,適合不同的使用者。 鋪面止滑的考量
擋車阻移除
其中有內凹的空間提供
輪椅的使用者可以
仁愛醫院前
在其中直接的與他人更 150c m 觸覺鋪面阻隔
每50公尺, 就有向外突出的休息點。
部分街道向外增加空間區
提供高齡者曬太陽休憩的場所。
因為在醫院附近,考量多數輪椅使用者。 綠地休息區,小公園
所有的設施都是符合其使用者的高度。研究顯示,與綠 植栽的接觸可以觸發心靈健康。
花台內設計凹槽 提供輪椅使用者 放腳的地方,方 便接近植栽。
緊密的相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