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雙月刊》第七期 2020/10

Page 1

Nadketan No Vazey Do Pongso

歡迎自由索取

2020 October.

No.7

蛻變中 的 蘭 嶼 回顧蘭恩專題

再見,蘭恩幼兒園

看見過去.Iwawalam ta 部落巡迴影展 專欄文章邀稿 涼台上的日子-部落孩童的陪伴 島內公共議題

部落海權爭議與衝突

在地上作畫-淺談國土計畫 鄉民投稿

雅美族對於大自然現象的知識( 上 )


不知不覺這年過去了一半,《 蘭嶼雙月刊 》也來到了第七期, 這段時間謝謝島上的族人及親朋好友們給予鼓

勵與肯定, 這期屆臨新學年開始, 透過蘭恩幼兒園轉型為教保中心的故事來回顧一個時代, 當時因應時代所

需,讓蘭嶼的孩子銜接上國民義務教育,所以創辦了蘭恩幼兒園,陪伴蘭嶼 41 年的時間。

如今轉型也象徵迎接新的時代,與此同時我們轉身望向現在的自己( 蘭嶼 ), 我們身邊多了許多現代生活與傳 統規範的挑戰, 這期特別感謝前《 蘭嶼雙週刊 》記者張育菁及朗島部落青年王小姐, 同時也謝謝本期的受訪

者,因為有你們讓月刊內容完整。Ayoy !編輯室


蘭恩文教

基金會執行長

Syaman Jyapakto 夏曼賈巴度

發行人

陳宇嘉

主編

Si Ranap 鄭芸萱

插畫

Si Misega 新普西

總編輯 美術編輯 攝影

Sinan Misiva 吳淑美 Si Matnaw 蕭祺真

Sinan Misiva 吳淑美 Si Ranap 鄭芸萱 陳彥銓

發行單位

財團法人蘭嶼廣播電台

地址

95241 臺東縣蘭嶼鄉紅頭村漁人 147 號

臉書粉絲專頁 印刷

16 | 島內公共議題 ¹ 部落海權爭議與衝突 ² 在地上作畫-淺談國土計畫

23 | Pongso no tao 鄉訊 八 ~ 九月島內鄉訊

補助單位

官方網站

14 |專欄文章邀稿 涼台上的日子-部落孩童的陪伴

20 | 鄉民投稿 雅美族對於大自然現象的知識( 上 )

指導單位

電話

02 | 回顧蘭恩專題 ¹ 再見,蘭恩幼兒園 ² 看見過去.Iwawalam ta 部落巡迴影展

089-732073

本期刊圖文未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

http://www.lanan.org.tw

蘭嶼蘭恩傳媒網

漢曜彩色印刷廣場有限公司 目錄| 01


回顧蘭恩專題 |

|

02


蘭恩幼兒園 回顧系列

回顧蘭恩專題|

03


|回顧蘭恩專題| 再見,蘭恩幼兒園系列

再見, 蘭恩幼兒園

蘭恩幼兒園轉型教保中心 牽著爸媽的手,參加人生第一場畢業典禮,家 長們穿著傳統服飾出席盛會,會場樹枝拱門、 氣球陪襯相當溫馨、可愛,7 月蘭恩幼兒園舉 辦第四十一屆畢業典禮,相較於以往不同的地 方是,這是蘭恩幼兒園末代畢業生,因為這學 年開始,蘭恩幼兒園即轉型為「 蘭嶼部落互助 教保服務中心 」,可以和鄰近部落結合,相關 活動課程設計。 前蘭恩幼兒園行政人員表示,礙於地理、環境 條件以及法令因素,離島的師資較不好徵聘,而 轉型成教保中心後,可以讓有族語認證的部落 族人到學校擔任老師,屆時教學方法也會以當 地文化為主;任職幼兒園 20 多年的曾秀妹老 師認為,轉型教保中心後,其實教學內容、方 式與先前沒有很大的差異,並解釋道民國 80 多年左右,蘭恩就出了自己的雅美文化教材,當 年為了讓孩子們更貼近雅美( 達悟 )傳統文化學 04

習,創辦人林茂安董事長,在部落耆老的協助 下,在幼兒園前蓋了傳統地下屋並進行傳統落 成儀式,而孩子就一旁觀看過程。 今 年 8 月 蘭 恩 幼 兒 園 走 入 歷 史, 更 名「 蘭 嶼 部落互助教保服務中心 」,教保中心邱主任表 示,將透過開家長會,遴選出五名學生家長作 為教保中心家長委員,並和中心老師討論文化 課程走向,未來大家會帶孩子走出教室,頻繁 出現在部落中,在生活體驗中學習部落傳統文 化,希望透過這樣的潛移默化,讓孩子在文化 情境中學習成長。

A

B C

🄰 家長牽著孩子參加人生第一場畢業典禮

🄱 蘭恩幼兒園走入歷史,今年 8 月更名為「 蘭 嶼部落互助教保服務中心 」 🄲 蘭恩師生走進地瓜園體驗種地瓜


回顧蘭恩專題|

05


D E F 🄳 民國 68 年,蘭恩幼兒園實驗班開課

🄴 約民國 71 年,蘭兒幼兒園第一屆師 生合影 🄵 蘭恩幼兒園草創期義工群合影

06


蘭恩同工牽水管、 拉山水至水塔

一個轉念 在心中埋下一顆種子 說 到 蘭 恩, 大 多 數 蘭 嶼 人 都 會 提 及 蘭 恩 幼 兒 園, 民 國 六 十 六 年, 蘭 恩 創 辦 人 林 茂 安( 林 哥 )因 著 禱 告 來 到 了 蘭 嶼, 在 那 個 沒 水、 沒 電 的 蘭 嶼, 寄 居 在 友 人 的 地 下 屋 中, 某 次 在 部 落 散 步, 目 睹 海 邊 發 生 一 起 孩 童 溺 水 意 外 事 件, 讓 他 感 受 到 文 化 衝 擊, 因 為 在 蘭 嶼 的 傳 統 觀 念 裡, 是 很 忌 諱 接 近 已 離 去 的 人, 他 回 想 著, 當 自 己 獨 自 將 孩 童 從 海 浪 中 抱 回 岸 上 時, 其 他 圍 觀 的 人 立 即 離 開 現 場, 這 樣 的 場 面 讓 他 心 生 一 個 念 頭, 蘭 嶼 的 孩 子 需 要 陪 伴, 其 次 是 在 國 小 擔 任 代 課 老 師 時, 發 現 孩 子 們 在 銜 接 國 小 義 務 教 育 上, 有 無 法 適 應 的 情 況, 在 和 友 人 雙 連 幼 稚 園 的 蔡 秀 卿 老 師 鼓 勵、協助下;民國 68 年初,宇宙光雜誌計畫 在母親節辦義賣活動,義賣所得 10 萬元,全 數 捐 給 林 茂 安 來 創 建 幼 稚 園, 同 年 夏 天 蘭 嶼 有 了 島 上 第 一 所 幼 稚 園, 蘭 恩 幼 稚 園 實 驗 班 開課,開始進行試教、試讀階段。

蘭恩幼稚園原址為經濟部礦業研究所一間廢 棄 房 子, 並 由 籃 球 國 手 洪 濬 正 帶 領 籃 球 隊 來 整 理 環 境, 刷 洗 牛 糞、 砍 野 波 蘿、 從 山 上 接 水 管 引 山 泉 水, 接 著 由 藝 專 美 術 科 學 生 粉 刷 彩 繪 牆 面, 在 各 界 的 愛 心 協 力 下, 合 力 將 空 間整理。 幼 稚 園 首 任 園 長 為 郭 姿 美, 同 時 也 是 創 辦 人 林 茂 安 林 哥 的 妻 子, 回 憶 草 創 初 起, 過 了 兩 年 八 個 月 點 蠟 燭, 沒 水 去 山 上 拉 水 管 的 日 子, 克 服 了 基 本 設 施 問 題, 接 著 就 是 招 生 了,郭姐( 郭姿美老師 )坦言,一開始並不知 道 房 子 鄰 近 部 落 墳 場, 因 為 族 人 忌 諱, 剛 始 都 會 到 部 落 找 孩 子 來 幼 兒 園, 而 孩 子 來 到 蘭 恩 第 一 件 事, 就 是 去 溪 邊 洗 澡 並 換 上 新 的 乾 淨 衣 服 上 課, 郭 姐 說 道, 剛 開 始 島 上 衛 生 條 件 較 差, 所 以 比 較 著 重 於 衛 生 教 育, 再 者 是 幼 童 的 常 規 訓 練; 林 宜 鈴 老 師 回 憶, 當 年 孩 子們與大自然的互動、結合更勝於老師們,笑 稱「 老師都還沒碰到海水,孩子們已經在水裡 游 泳 了 」, 但 最 令 他 印 象 深 刻, 是 有 天 在 部 回顧蘭恩專題|

07


落看見腳受傷的孩子,傷口被刮得很深且沒有 經過處理,但是冰棒的滋味讓他忘記疼痛,一 旁的孩子們還投以羨慕的眼光看著,這一幕、 也在這一刻決定要在蘭恩陪伴蘭嶼的孩子。而 另一外將蒙特梭利教學帶進蘭恩的蘇意慧老 師,她和蘭恩的相遇起始於一場教會募款,起 初是學商的她,後來去國外學幼教,回國後將 蒙特梭利一系列的教具帶進蘭恩,透過蒙式教 學引導孩子,提升孩子的自主能力。另一位不 得不提的是曾秀妹老師,在蘭恩幼兒園任職 20 餘年,早期透過花蓮的基督教芥菜總會學習保

母職能,學成後民國 68 年返鄉,前後離開幼 兒園三次,直至今日仍站在第一線教學現場。

走過 41 年 建地下屋營造文化學習場域

竟 是 怎 麼 帶 入 教 學 內 容 的? 民 國 69 年蘭恩只招收漁人、紅頭的孩子,早 期沒娃娃車接送,師生們都用走路的 方式接送,有交通車後招收椰油部 落孩童,隔年在野銀部落開設「蘭 恩幼兒園」分校,服務東清、野銀 的孩子,曾老師表示,印象中蘭恩幼兒園最多 招收過 76 位幼童,相當於現今島上一間小學 的人數。

蘭恩幼兒園除了採用台灣本土 化教學外,民國 79 年增加雅美 文化教學課程,在那個蘭嶼人口 急速外流至台灣工作的年代,讓 學童認識成長環境,進而接納、肯定自己的文 化,並在族人同工的協助下,民國 82 年編印 《 蘭恩幼稚園雅美文化教材 》故事篇,同時配 合教學需要,蓋了傳統地下屋,舉行傳統落成 儀式,營造文化學習空間。 蘇意慧老師提到,當年文化課程教案,都會和 族人同工們一起討論,也因為這樣大家有了緊 密結合、教學默契,曾秀妹老師說,當年我們 的文化課程、主題式教學、蒙特梭利教學融合 得很好,當時教育廳長官還不停請教,蘭恩究 08

今年七月中,郭姿美老師、蘇意慧老師以及林 宜鈴老師,一起回蘭嶼蘭恩娘家,大家坐在一 起 回 憶 創 立 時 的 點 滴, 回 顧 那 個 不 便 利 的 年 代,聽起來辛苦,但說著說著又笑了,看見大 家 臉 上 滿 滿 的 欣 慰 及 感 動, 在 土 地 上 播 種 發 芽,並且在蘭嶼茁壯生長,結出了蘭恩文教基 金會、蘭嶼雙週刊、蘭嶼廣播電台、蘭嶼文物 館等豐碩的果實。

「 永遠滿足上帝所安排的現在,不斷尋找上帝 所預備的未來。」這句話摘自《宇宙光雜誌》 第 84 期林哥( 林茂安 )的採訪,他解釋道,這 句話是陪伴他在島上度過孤單歲月的秘訣。回 想創辦蘭恩幼兒園點滴,林哥表示,當年除了 因應政府政策所需,成立幼兒園銜接國小課程 是很不得已的狀態,倘若孩子們沒有準備好, 直接進入台灣的教育體系,認為對蘭嶼的孩子


🄶 蘭恩草創元老老師們,從左至右分別為曾秀妹老師、郭姿美老師、蘇意慧老師、林宜鈴老師 🄷 蘭恩幼兒園編印的文化教材

🄸 為孩子蓋一間地下屋,學習族群文化、營造學習場域

🄹 透過部落耆老教導,帶蘭恩的孩子認識 mingananana 漁夫慰勞節

回顧蘭恩專題|

09


今年 7 月末代蘭恩幼兒園畢業典禮,109 學年 轉型為「蘭嶼部落互助教保服務中心」

很不公平,差異只是教育環境不同而已,並指 出學習台灣的東西( 教育 ),也不能忘記自己的 東西( 文化 )。 蘭恩幼兒園創立於民國 68 年 10 月,期間臨時 搭建的房屋還曾遇風災倒塌,那段期間同工們 利用下班時間綁鋼筋、重建幼兒園房舍。首任 園長郭姐表示,自己不曾想過在蘭嶼一待就是 18 年,對於「 蘭恩幼兒園 」有很深厚的感情, 面對幼兒園轉型,給予肯定及祝福,開心見到 許多族人投入在蘭恩讓事工延續。 一路走來,蘭恩受到社會各界許多幫助,郭姐 說,這樣的轉型是一件很好的事,證明我們( 蘭 嶼 )自己人有能力可以獨立接起來了,加上目 前社會氛圍開始重視本土文化,對蘭恩來說是 一件好事。 蘭恩幼兒園的創立,從台灣戒嚴到台灣解嚴, 但唯一不變的是,堅持走上文化教育課程,早 在教育部推行鄉土教育正式設科前,蘭恩老師 10

們就已經在為文化課程教材做準備,大家一步 一步慢慢走,誰也沒想到 41 年後的今天,轉 型為「 蘭嶼部落互助教保服務中心 」,利用部 落、社區互助精神,讓自己的族人教導自己的 孩子,也透過前人的努力,累積下來許多文化 教材、教案供後人接力使用,回首這些年走過 歲月旅程,蘭恩陪伴蘭嶼這座島成長、經歷時 代轉變,林哥感性的說道「 我不喜歡蘭恩被稱 為『 對蘭嶼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蘭恩的同仁, 應該要自我期許,我們是陪伴蘭嶼的人一起成 長的,潛移默化的陪伴大家 」,會這樣說,除 了是對於機構未來的期許外,更多的是勉勵蘭 恩同工與島上族人們,一同面對變遷中急速發 展下的蘭嶼,正在面臨的世代挑戰。 照片提供

蘭恩文教基金會

蘭嶼雙週刊雜誌社 陳彥銓

採訪撰稿

Si Ranap 鄭芸萱


|回顧蘭恩專題| 部落巡迴影展

看見過去

Iwawalam ta

Iwawalam ta 部 落 巡 迴 影 展, 在 8/21 ~ 8/29 舉 行, 看 著 過 去 的 影像紀錄,觀影過程中部落族人有 笑、有淚,一起回憶當時的場景。 這次蘭恩文教基金會整理出六部豐 年祭及蘭恩幼兒園回顧、漁人飛魚 汛期紀錄影像共八部影片,利用一 週 的 時 間 巡 迴 到 部 落 播 映, 但 巧 遇颱風過境,打亂原本在各部落廣 場播映的行程,一連六天臨時更換 不同場地,但是仍舊不減部族人興 致, 六 場 部 落 巡 迴, 一 共 吸 引 近 200 位族人到場觀影。

Iwawalam ta 部落巡迴影展,播映早期由《蘭嶼雙週刊》 記者拍攝的文化祭儀影片;圖為漁人部落播放情形。

回顧蘭恩專題|

11


看 著 20 多 年 前 的 影 像, 大 家 一 起 回 憶 當 年東清的景色、樣貌。

八部影片播映圓滿落幕 首 站 漁 人 部 落, 看 著 20 年 前 mivaci 的 舞 蹈,有部落婦女當場就跟著合唱起來,同場加 映 sira do kavolaw do Iratay 四對槳大船最 後的巡禮,家族成員耆老謝加水現身分享,當 年 最 後 巡 禮 時 的 回 憶, 這 天 勾 起 了 許 多 漁 人 部落記憶。 第 二 站 東 清 部 落, 播 放 1994 年 mivaci, 也 是影展中,紀錄最完整的一部影片,從小米播 種、 收 割、mivaci 當 天 實 況, 都 有 完 整 的 紀 錄, 其 中 還 特 別 紀 錄 了 部 落 男 子 集 體 去 捕 撈 mazangvonong( 梭魚 )的畫面,據耆老黃堅 里表示,相傳部落只要開墾、收割小米田,就 會吸引 mazangvonong 來到部落鄰近海域。 第 三 場 野 銀 部 落, 是 豐 年 祭 影 像 紀 錄 中 年 代 最 久 遠 的 一 部( 1991 年 ), 大 家 專 注 地 看 著 過 去 的 影 像, 不 時 低 語 討 論 指 認 親 戚 及 年 輕 的 自 己。 第 四 場 來 到 紅 頭, 有 父 女 檔 一 起 來 觀 影, 過 程 中 父 親 不 斷 指 向 螢 幕 和 女 兒 介 紹 親人,一旁的 akes( 阿嬤 )不時補充當時的情 形,場面相當溫馨。 12

第五站椰油,1992 那年大家在泥濘、大雨中 載 歌 載 舞, 其 中 發 生 許 多 舞 蹈 小 狀 況, 令 在 場的觀影的大家笑聲不斷。最後一站朗島,吸 引 許 多 部 落 青 年 到 場, 看 著 當 年 的 長 輩 們 在 小 小 的 教 會 廣 場 上 mivaci、valacingi( 頭 髮 舞 ),其中動作整齊劃一的「 勇士舞 」,令在 場 的 大 家 目 不 轉 睛, 就 這 樣 影 展 在 部 落 族 人 的 笑 聲 中, 結 束 了 長 達 一 週 的 播 映。 蘭 恩 文 教 基 金 會 指 出, 早 期 蘭 嶼 雙 週 刊 記 者 拍 攝 文 化 紀 錄 影 像, 在 2005 年 左 右, 影 像 母 帶 經 過 交 通 大 學 郭 良 文 教 授 團 隊 數 位 化 後, 納 入 蘭 嶼 雙 週 刊 文 化 典 藏 資 料, 塵 封 近 20、30 年 時 間, 今 年 五 月 底 開 始 籌 備, 期 間 不 停 向 週刊前輩及部落族人討論,最終以 iwawalam ta( 譯:我們的文化 )為方向,將六部部落豐 年 祭 母 帶 影 像 整 理, 並 由 四 位 部 落 青 年 及 蘭 恩 志 工 協 力 剪 輯 完 成。 蘭 恩 並 表 示, 這 次 活 動除了是回饋部落族人對於蘭恩的照顧外,也 希 望 透 過 影 片 展 出, 喚 起 大 家 對 於 部 落 文 化 祭儀的記憶。 攝影

莊皓倫

採訪撰稿

Si Ranap 鄭芸萱


A

B

🄰 有不少族人攜家帶眷來觀影;圖為東清部落

C

D

🄲 就算場地受限,但野銀部落族人仍到場看觀影

E

F

🄴 椰油部落場次,放映 1992 年椰油豐年祭

🄱 連續一週的影展,也吸引不少遊客到場觀看

🄳 觀影過程中,每個人眼神專注看著過去影像紀錄;圖為紅頭部落 🄵 原朗島部落場次,有許多青年帶著家人到場觀影,場面溫馨

回顧蘭恩專題|

13


|專欄文章邀稿|

涼台上的日子

部落裡的 陪伴

月 初, 為 了 籌 備 族 語 師 資 學 分 班 結 業 式,我正在酷熱下緊鑼密鼓的帶著耳機 剪輯影片。突然,門外一位陌生女子看著我,嘴 巴一張一合像是在跟我講話,我拿掉耳機向外 探頭,就看到 2 歲的 Tayoto 可愛迷人的笑容。 女子說,一開始 Tayoto 說要帶她去看雞,後來 過了一會兒,Tayoto 便帶著她來找我了! 我 住 在 部 落 裡 一 間 沒 有 冷 氣 的 鐵 皮 屋, 經 過 房 東 同 意, 整 修 了 涼 台, 開 始 使 用 涼 台 的 空 間,也常常在涼台上辦活動。原本是希望透過 活化傳統空間,創造部落的孩子在傳統空間裡 的生活經驗,得以和祖輩們的生活經驗有所連 結,沒想到卻意外變成孩子們無聊時找樂子的 地方,開啟了我在部落的工作,也開始了我跟 部落孩子的交流。 可以找樂子的鐵皮屋 不用去學校、沒有夏令營的時間,部落的孩子 成群結隊地在部落裡探險。有些年紀比較小或 者落單的小孩,則會繞到我這兒找樂子。在我 14

有空的時候,我們的對話總是這樣開啟的。

「 你們要去哪裡呢? 」 「 沒有啊!很無聊。 」 「 那我們來做……好嗎? 」 「 好啊! 」 有一次買的一包糯米粉沒收好,被老鼠咬了一 個大洞。孩子們來找樂子的時候,我拿出糯米 粉,讓他們輪流攪拌捏成團,並且加上一點顏 料,就變成好玩的黏土。他們可以依照自己的 想像捏出各式各樣的東西,即便捏得很醜也沒 關係,因為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依照當下的情境以及家裡有的材料,三年來, 我跟孩子們一起做過好多事,舉凡生火、煮柴 燒綠豆湯、玩扮家家酒、做鬆餅、做果凍、捏 麵團、寫作業、共餐、畫畫、吹泡泡、玩水、 透過鏡子的折射看日全蝕、擦油漆、看書、看


🄰 涼台是部落的社交場所,但在育菁跟孩子們心中卻 是玩樂的地方,所有的故事都從玩耍開始 🄱 部落的孩子,只要有空閒就會來找育菁玩耍

🄲 可以找樂子的鐵皮屋,糯米粉變黏土,快樂最重要

電影、彩繪包包……,甚至我們還一起搭公車 環島呢! 部落孩子的陪伴據點 一天傍晚,一群孩子擁簇著部落裡的小男孩來 找我,他們七嘴八舌的說著小男孩的傷口是如 何產生的,希望我可以幫他擦藥。雖然小孩的 家很近,但是遇到這種事我通常還是先為受傷 的孩子做簡單的包紮。 每個小孩在不同時間點所需要的陪伴是不一樣 的。有的時候突然某個孩子心血來潮,需要你 陪他寫作業,也有的時候他們想要自己親手做 自己的點心,既可以打發時間又可以自己做吃 的填飽肚子;有的時候,孩子們只是來聊天, 彼此關心。 部落陪伴並非取代家庭功能 當然也不是每次孩子們找的時候我都有空,如 果他們不急,而我當下手邊正有事在忙,我們

便會約定要一起玩樂的時間,請孩子們先讓我 忙完工作。所以有時候會看見我在家工作打電 腦,一群孩子在涼台上等待的景象。 陪伴在部落裡的陪伴,並非要取代家庭功能, 而是強化部落的照護系統。在大家上班或上山 的時間裡,在家工作的我,可以在孩子們需要 的時候伸出援手,或者陪他們一起想辦法、出 主意,即便大多時候是解決孩子們的無聊。 在 部 落 裡 陪 伴 孩 子, 並 不 是 無 止 盡 的 給 予 溺 愛,而是和孩子們建立關係。這是當時開始經 營空間時沒有想過的事,我希望他們在這裡是 自由的,利用有限的資源,可以盡情地發揮想 像力與創造力,去相信並發現許多可能。

張育菁

前《 蘭 嶼 雙 週 刊 》 記 者, 目 前 定居於朗島部落。

專欄文章邀稿|

15


|島內公共議題|

部落海權 爭議與衝突

蘭嶼空間.場域蛻變

• 島上北方部落的飛魚季 今年 4 月份,蘭嶼正值飛魚季期間,有民眾在 朗島部落海域 ii pakabaneng 進行水肺潛水,不 料此舉卻引發族人不滿,認為已違反朗島部落 公約規定,飛魚季期間禁止在部落規定的範圍 內,進行浮潛、潛水等行為,雙方對峙爭辯界 線,有部落族人出面勸導,不料卻演變為肢體 衝突,此舉引發部落間對於觀光行為觸犯飛魚 季期間禁忌反感,隨後 4 月 21 日朗島召開部 落會議,並再次重申部落公約;而據部落族人 16


朗島部落飛魚季告示牌

表示,此事件雙方當事人已達成和解,也為這 起事件畫下句點。 部落傳統海域治理的規範,蘭嶼六個部落中,在 飛 魚 季 期 間 有 明 確 公 告 的 有 Imorod 紅 頭 及 Iraraley 朗島部落,其中朗島部落是透過 2006 年 部 落 公 約 擬 定, 規 範 觀 光 季 期 間 部 落 海 域 休閒遊憩等經濟活動,避免影響觸犯飛魚季禁 忌,舉例來說像是:影響捕撈飛魚海域的水上 摩托車事件、禁止民眾在部落( 規定範圍內 )浮 潛、潛水海域進行游憩行為,隨著蘭嶼觀光日

趨興盛,為了避免衝突事件不斷發生,朗島部 落在 2016 年 2 月,再次召開部落會議,並針 對部落公約進行第二次修訂。 • 從海域衝突看部落治理 朗島部落公約,在 2006 年經部落會議擬定,10 年 後 再 次 修 訂 公 約 內 容, 時 隔 4 年 後 因 為 一 起衝突事件,再次開啟部落族人間的對話,然 而隨著蘭嶼觀光蓬勃發展,這些行之有年的窠 臼,一度造成島上族人關注、熱議。以朗島部 島內公共議題|

17


四年前水上摩托車干擾飛魚海域事件,蘭嶼海權議題再次被檢 視,進而影響縣府及海委會對於這幾年在蘭嶼飛魚季護漁政策

落今年 4 月這起事件為例,當代達悟( 雅美 ) 族群所面臨的處境,除了一般社會大眾對原住 民族傳統文化、禁忌規範的不理解外,還能看 到現今土地管制法令框架下,限縮傳統海域空 間邏輯,讓傳統海域權利內容,無法有效轉譯 跟實踐。 當蘭嶼發生跨海域捕撈、揹氣瓶漁獵、觀光遊 憩行為,傳統海域要如何治理,其傳統機制與 政府政策之間的理解認知上,又將要如何研擬 對 策 來 推 動 可 行 的 規 劃 方 式。 以 這 次 事 件 來 看,在傳統領域範圍衝突界定上,部落內部間 有無法解決的難題,缺乏權利賦予與正當性( 地 方制度 ),再者原住民傳統海域管理尚無法源 依據,行政位階無實質管轄治理權限。從個人 ( 族人 )、部落( 團體 )乃至於整個族群( 群體 ) 間的衝突,更多的是權責機構間權力衝突。 • 達悟( 雅美 )族面臨的當代挑戰 關於傳統價值的自我崩解,同樣是當前原住民 主題性的真實展現。這些現象不只在於社會結 構造成的制約,更反映當前原住民自我主體的 18

真實意志。以蘭嶼漁團機制與飛魚季期間,禁 忌如何有效治理蘭嶼海洋資源時,同樣,也有 揹氣瓶、手持魚槍潛入海牴觸傳統禁忌來利用 海洋生態的達悟( 雅美 )人,這些也是自我意志 的展現,卻也是最真實的處境與挑戰。 回歸到傳統治理機制建構上,治理機制的消亡 或許能給予重建的機會,有些卻也能重啟傳統 機制來處理,不過更多的是,無法透過傳統機 制處理的現代性問題,像是商業買賣捕撈、觀 光人潮、土地流失、外來資本侵略等等,無法 有效的管控跟規範。部落在面對現有的法令缺 陷以及內部衝突時,除依循傳統機制的禁制及 公約外,又要如何因應現代性挑戰,才能有新 的治理方向呢?( 完 )

si Manhevek

朗 島 部 落 青 年, 喜 歡 觀 察 島 嶼 公共事務。


|島內公共議題| 蘭嶼的空間治理歷史爬梳

在地上作畫 —

淺談國土計畫 朗島說明會

月初臺東縣政府委託的國土規畫團隊─ 遠圖數位科技有限公司在蘭嶼展開巡迴 說明會,表達縣府協助增劃部落建地的範圍,以 解套長久以來蘭嶼房屋不符法規的情形。對此 朗 島 村 民 謝 路 人 在 會 議 中 表 示, 在 國 家 來 之 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了,雖你們立 意良善,但是什麼時候土地變成國家的了?揭 示國土規畫中的政府及原住民族間的不對等關 係。時代變遷,每個時代皆有對於土地和空間 的不同需求,政府每隔一段時間,會檢視政策 並提出修正。「 國土計畫 」要解決的,主要是 土地分區使用問題,依照目前及未來數年後可 能的需求,修正或重新劃設範圍設定該區塊的 土地利用方式。

9

「 國土計畫法 」自 2016 年公布實施後,並預 計在 4-6 年由縣市政府公告實施「 直轄市、縣 市的國土計畫 」。而剛開完的說明會,正是為 了縣市政府針對原住民族土地空間規劃之需而 辦理的。遺憾的是,每當國家面對原住民族的 土地問題總是落入「 國家框架 」的思維,架空 原住民族對土地及空間的自然主權。朗島村民 郭健平表示,規劃團隊不了解族人的傳統土地

制度,也不清楚部落的實際範圍,更遑論劃設 建地範圍後,可能造成財團入侵一一擊破收購 族人的土地……等隱憂。 達悟族在蘭嶼的歷史久遠,直到清代末年才被 劃入現今中華民國的版圖,二次世界大戰後蘭 嶼指揮部進駐蘭嶼,徵收土地、開設農場;而 後 1991 年國家公園法、2011 年海洋國家公 園、2013 年蘭嶼特定區計畫、2014 臺東縣區 域計畫,直至 2020 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 原住民族只能被動等著政府規劃方的諮詢同 意,卻沒有否決權。「 當我們的祖先在這裡的 時候,中華民國在哪裡? 」東清七號地對臺東 縣政府的抗爭中,東清部落族人張海嶼的話語 還錚錚地響著。當國家談轉型正義時,原住民 族空間治理的實質主權卻在應有的位階上與政 府對話並未獲得尊重。未來原住民土地的衝突 恐將會愈演愈烈,甚至是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 一切的解方,誠如朗島耆老謝加輝對縣府的規 劃團隊所說:「 我內心想說的話還很多,但是 等你們的政府來了之後,我們再談吧! 」 照片提供 / 撰文

張育菁 島內公共議題|

19


雨、雲的描述

|鄉民投稿|

風、季風的描述

周宗經

浪、海洋的描述 地震、土砂、房屋的描述

雅美族 對大自然現象的 知識 ( 上篇 )

引起颱風是有人在風 口山野開墾。

星星、日子的描述

地震是 大蛇捆住地球的柱子 搖動而引起的。

引來強烈的東北季 引強風來是有人建高

風,是有人在風口山

式的涼台。

域 mikangin 開墾或 砍樹、草等。

海流從礁岸往海洋, 無虞,不易船釣 owab。

下大雨成洪水是有人 在河邊生火。

引起大浪是有人在 海邊灘頭是打碎 namisil。

下不停的雨水是有人

下毛毛雨是讓蘆葦花

天上的雲朵,呈現黑

在涼台打搧 ( 搧風 )

地震從右往左,

用鍋 vanga 接雨水。

imokaw 發芽生長。

色,下雨即將到來。

引來颱風。

招福。

強勁的東北季風,

急流礁溝之海水,

海流從外海偏向右

海流從外海偏向左

方向,魚多 ased

方向,魚少 ased

amakeng。

aisak。

打落芒草花 mamozas

颱風來的預兆。

so imokaw。

Maziyod zawang。

20

海流從外海偏向右方 向,魚多 ased。


海漲潮退潮是 地球下

cinodotodo 螃蟹,

有四根大柱子撐住。

在海中作深呼吸運動 而起的。

海岸無限平靜無魚可 釣。Malinak。

海岸小浪, 魚多易岸釣。 Maksoksoi。

南南東風 keytawan,

南風 teylaod,

風浪大,不易船釣。

魚多怡人。

北風 keylawdan, 陣風、魚多、怡人; 強風魚少擾人。

海平浪靜時, 西南方突出如帽的雲 朵,西南風快速增強 之標示。

東北風 kemanna, 陣風、魚多、怡人。

西南風 kavalatan, 陣風魚多, 強風不易船釣。

西北風 西風 kasariyanna, 強風無魚。

rakowa key lawdan, 強風、魚少、擾人。

北北東風

北風雲朵快速移動到

西南風,

likeyailaod,

南方,表示颱風即將

雲朵形式是斜式的,

魚多、怡人。

到來。

風力逐漸增強。

經過風口山時,

海岸大浪,魚少,

務必放上白岩石

岸釣兇多吉少。

ahan,引青天。

Mazda。

海平浪靜的海面, 如有油路的劃面,

層層多雲,天氣冷,

不論風從何處來,

不易下海捕魚。

風力快速增強。

引起大浪 是有人把 teyngi 帶在船上捕魚。

東風 kakoviyan, 風吹冷魚少, 不易船釣。

海流平靜,魚多, 易海中捕魚 matken。

東南風 kasomozan, 陣陣風吹魚多怡人。

鄉民投稿| 21


西南方有一顆亮星星,

下午起彩虹

懶惰的人留在家

pasdepen no somoho,她下海後,

minanangirang,

maid o araw ,

不上山工作。

大船才可以出海捕撈飛魚。

明天好天氣。

mangen o aep。

冬天晝短夜長, mangen o malaw, maid o aep。

北極星

如果漁場的海岸

minamanabteng,

沙灘,堆滿大石頭,

是族人引在海洋中

表示今年有很多大魚

捕魚歸航的標誌。

可得。

東南方有幾顆星 minasadangan, 如果這星星旁邊圍「? 」很多小星星, 表示今年的飛魚很多。

每月的上旬和下旬

多雲天氣,突然出現

matazing,不易外海

陽光,是海岸邊魚多

船釣飛魚、鬼頭刀。

的時刻。

海岸礁溝的海水, 漩渦堆出百公尺, 表示大浪即將到來。

22

夏天晝長夜短,

早上下雨是讓

如果漁場的海岸沙灘,堆滿砂、小石, 表示該部落富裕。相反的,沙灘是凹型的, 表示飢餓。

東方有幾顆

早上有彩虹

minamoron,如燈閃

風口山野,不可以砍

minanangirang,

亮的光亮,是今年有

樹等等。

中午下雨起風, irasenna。

颱風的示號。

每月的 15 日 跟 30 日是大滿潮, 海岸生物極少,不易抓螃蟹等等。 外海捕魚亦同, 又海流很強,不易船釣。

天邊的景色, 呈現粉紅色的顏色, 表示乾旱期間。

興建房屋,門朝向日出方向, 夏天不可以建涼台,引來颱風,

迎來家庭人員的幸福,

ji mitatagakal do teyka ta makangin。

不可以朝向西方日落方向, 引來家中不好的運勢。


| Pongso no tao 鄉訊| 島內大小記事

八 ~ 九月 島內鄉訊

8

月記事

▼台東縣府建置高精度數值 3D 數位地籍圖, 呈現 地形地貌, 作為各項政策規劃、建設發展等人文

研究基本資料。

▼朗島部落李姓男子,今年 3 月疑似撿到龍涎香,友 人幫他鑑定真偽採樣送驗, 直至本刊截稿, 仍沒

下文。

▼原民會 8/13 預告「 姓名條例第九條解釋令 」草 案, 雅美( 達悟 )族人傳統名字變更不受姓名條 例規定 3 次數的限制。

▼今年暑假離島遊客激增, 有來蘭嶼遊玩的攝影師 記錄下, 蘭嶼出現珊瑚礁白化現象, 照片一公布 引發網路熱議。

▼ 🄰 🄱 🄲 8/24 ~ 8/29 蘭 恩 舉 辦「 Iwawalam ta 部落巡迴影展 」,將早期《 蘭嶼雙週刊 》記者們所

記錄的影像整理,並由 4 位部落青年及蘭恩志工、

同工協力剪輯, 至各部落播映豐年祭影像紀錄。

A B C

🄰Iwawalam ta 部落巡迴影展,漁人場 🄱Iwawalam ta 部落巡迴影展,紅頭場 🄲Iwawalam ta 部落巡迴影展,朗島場

Pongso no tao 鄉訊|

23


▼ 🄳🄴🄵8/29 由 野 銀 部 落 青 年 kanen 發 起 辦 理 「 Inawan Culture Festival 伊納萬文化祭 」, 以蘭

嶼傳統文化為首, 活動內容結合淨灘、海洋保育 講座、音樂表演、手作市集等, 推廣達悟族人文 化及環境保護。

▼ 8/5 ~ 8/7 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辦理「 蘭嶼地 下屋模型創意工作坊 」, 教導地下屋原理、模型 製作、家屋落成禮儀分享。

9

▼ 9/4 由蘭嶼青年行動聯盟主辦「 原住民族國土畫

全攻略 -蘭嶼工作坊 」 ,在紅頭協會辦公室舉行。

月記事

▼ 9/5 十 年 前 由 東 清 部 落 族 人 打 造 的 18 人 拼 板 舟「 拜訪號 」, 即日起在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展出。

▼ 9/7 由台大地理系博士候選人林嘉男,在朗島天

主堂舉辦「 蘭嶼權威統治時期轉型正義 」初步報 告說明會。

▼台東縣環境教育中心 9/8 ~ 12, 在東清夜市推

D

E

F

廣環保餐具, 在廣場上設立借用站, 提供餐具借 用給遊客及店家, 歸還後交由志工清洗, 一連五 天為東清夜市減少不少塑膠及紙袋垃圾。

🄳 伊納萬文化祭,號召民眾淨灘

🄴 伊納萬文化祭,由野銀部落青年主辦 🄵 除了淨灘、市集外,伊納萬文化祭還 架設舞台,有音樂演出

24

圖 / 文整理:蘭恩傳媒網


線上捐款平台

可線上選擇多元的捐款方式。 掃描右方 QR code 亦或上網 搜尋:蘭恩基金會捐款平台 捐款方式:

7-11 ibon 序號 / 信用卡 / 超商條碼單 /

Web-ATM( 需讀卡機且僅限用 IE 瀏覽器 ) ● 銀行或 ATM 轉帳

國泰世華銀行 臺東分行

戶名|財團法人基督教蘭恩文教基金會 代號| 013

帳號| 102-03-500612-2

轉帳後請來信至| Lanan732073@gmail.com

( 告 知 捐 款 人 姓 名、 金 額、 帳 號 後 五 碼 及 捐 助 至 蘭 恩 傳 媒,以便確認收款。 ) ● 劃線支票、匯票

抬頭|財團法人基督教蘭恩文教基金會

( 請加註「 禁止背書轉讓 」,寄至本位:95241 台東縣蘭 嶼鄉紅頭村漁人 147 號 ) ● 郵政劃撥

戶名|財團法人基督教蘭恩文教基金會 帳號| 06567104

為表達感謝與回饋,凡捐款金額達 500 元以上,即可索取 一本雙月刊,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關於|蘭恩文教基金會

蘭恩業務:

蘭恩事業單位:

1979 年蘭恩文教基金會成立,是蘭嶼第一個本土基金

蘭嶼部落互助教保服務中心

財團法人蘭恩文教基金會

嶼廣播電台、《 蘭嶼雙週刊 》 ( 現改蘭嶼雙月刊 ),也

蘭嶼雙月刊 & 蘭恩傳媒網

財團法人蘭嶼廣播電台

會,期後創辦全國第一個政府立案的原住民幼兒園、蘭 是首個供原民長者居家服務送餐的機構。體察蘭嶼社會

現況與需要,蘭恩期待教育工作能與文化傳承更緊密結

合,傳播服務能更多元豐富、更貼切族人需求。

蘭嶼廣播電台 蘭嶼文物館

長照 C 站服務據點 青少年活動中心

蘭嶼部落互助教保服務中心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