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雙月刊》第六期 2020/07

Page 1

歡迎自由索取

2020 Jul.

No.6

椰油國小 轉型

實驗小學

Nadketan No Vazey Do Pongso

文化傳承專題

椰油國小轉型實驗小學

族語 TAO

學分班 20

人 5 結業

用族語說上帝的話︱族語聖經翻譯

族語師資培訓

大家一起學

旺季的小島

專欄文章邀稿

在熟悉的地方成為陌生人︱民族教育

島內公共議題

民宿合法化.蘭嶼觀光新頁

鄉民投稿.學生園地

我的校園生活

每週三的期待

海光粼粼的饅頭山下


台灣在新冠肺炎疫情趨緩的階段,蘭嶼的五、六月活動像下雨過後茂盛茁壯的雜草一樣多,《蘭嶼雙月刊》 不知不覺迎來第六期,這次主題為教育文化,從島上的教育議題出發,孩子們現在所受的教育,將會是未來 10、20 年後的蘭嶼社會現況,然而 Pongso no tao 觀光蓬勃發展的現今,我們又該如何迎接現代化的挑戰。

這次題目可能讀的會有點累,但這塊土地何嘗不是正在與我們一起經歷變化呢?感謝協助本期受訪的部 落耆老、叔叔、阿姨、哥哥、姊姊們,謝謝你們對於雙月刊的信任和肯定,讓我們有那麼完整豐富的內 容,Ayoy !謝謝。 編輯室


蘭恩文教

基金會執行長

Syaman Jyapakto 夏曼賈巴度

發行人

陳宇嘉

主編

Si Ranap 鄭芸萱

總編輯 美術編輯 插畫 攝影

Sinan Misiva 吳淑美 Si Matnaw 蕭祺真 Si Misega 新普西

Sinan Misiva 吳淑美

Si Ranap 鄭芸萱 陳彥銓

02 | 文化傳承專題 ¹ 椰油國小轉型實驗小學 ² 用族語說上帝的話―族語聖經翻譯 ³ 族語師資培訓 20 學分班 5 人結業 14 |大家一起學 TAO 族語 旺季的小島 15 |專欄文章邀稿 在熟悉的地方成為陌生人―民族教育

指導單位

18 | 島內公共議題 民宿合法化.蘭嶼觀光新頁

補助單位

22 | 鄉民投稿.學生園地 ¹ 我的校園生活 ² 每週三的期待 ³ 海光粼粼的饅頭山下

發行單位

財團法人蘭嶼廣播電台

地址

95241 臺東縣蘭嶼鄉紅頭村漁人 147 號

電話

官方網站

臉書粉絲專頁 印刷

089-732073

25 | Pongso no tao 鄉訊 五 ~ 七月島內鄉訊

http://www.lanan.org.tw

蘭嶼蘭恩傳媒網

漢曜彩色印刷廣場有限公司

本期刊圖文未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 目錄| 01


|落實文化教育| 椰油國小

椰油國小轉型

實驗小學

02


島上首間

民族實驗小學

文化傳承專題 |

|

文化傳承專題| 03


「 老師鹽巴在哪裡? 」

「 你的這三刀切錯方向了,來你看好,我再教你一次! 」

五月中椰油國小師生們,齊聚在學校廚房旁的空地學習處理飛

魚,部落文化老師被學生圍繞著,而學校老師在孩子身後圍了 一圈,觀察孩子學習情況,大家被濃濃的飛魚腥味包裹著,這

是一堂處理飛魚的課程,從魚身剖開腹部展開魚身取內臟,到 椰油國小文化課 教導處理飛魚

04

抹鹽掛上曬魚架,學生們遵循文化老師教導學習。今年 8 月椰

油國小將會轉型為民族實驗教育小學,這也是蘭嶼島上第一間 轉型為實驗教育的國小。


109 學年椰油國小將轉型成 民族實驗小學

育部《實驗教育三法》在 106 年修正草 案三讀通過,根據原民會 107 學年原住 民族教育調查統計,目前原鄉共有 24 間學校 型態民族實驗小學,學校將原民文化教材、族 語、民族傳統知識融入課程中進行教學。 而今年 8 月椰油國小將轉型為民族實驗小 學,校本課程定位以「 雅美民族實驗教育課程 」 為主,以希望海洋、健康山林、感恩祭儀、創 新藝術為願景,並以雅美全人教育「 共勞、共 榮、共享 」延伸五大構面,蘭嶼典藏( 生態文 學 )、蘭嶼製造( 文化傳統 )、雅美慶豐收( 農 場勞動 )、蘭嶼無國界( 藝術創作 )、蘭嶼海洋 奇緣( 海洋運動 ),進行課程教材、教案設計。 椰油國小校長陳淑雯表示,其教學策略為跨域 主 題 學 習、 部 落 教 室 實 習、 勞 動 實 作、 活 動 創作、社區共學,面對這樣龐大的文化資料整 備,她坦言確實壓力都很大,尤其目前又是民 族實驗小學籌備階段,老師們時常利用下班時 間開教案研討會相當辛苦,陳校長說會堅持這

份 理 想, 是 希 望 透 過 校 定 課 程 讓 學 生 能 夠 深 刻 愛 上 自 己 的 土 地, 學 校 則 是 像 鷹 架 作 用 一 樣,讓孩子一步步往上爬。面對學校這樣的轉 變,在椰小任教的雅美( 達悟 )籍教師,教導 主 任 Syamen Walamen 周 家 輝 說, 盼 望 透 過 主題教學探索,讓孩子有好奇心去學習,並引 導學生反思問題。 轉 型 後 的 椰 小( 椰 油 國 小 )每 週 利 用 10 小 時 上雅美民族教育課程,現任椰油國小家長會副 會 長 賴 淑 芬 表 示, 期 待 這 樣 的 轉 型, 坦 言 從 前 學 生 時 代, 主 要 學 習 內 容 是 以 漢 族 文 化 為 主,加上蘭嶼的孩子幾乎都在國中畢業後離開 蘭嶼,相對學習文化的環境被壓縮,希望這樣 課程設計,能讓孩子更認識自己、增加自身的 文化認同。 和學校合作 4 年的文化老師,同是椰油部落族 人的王傑明則表示,自己之所以會在學校從事 文化教學工作,也是想教導學生處理飛魚的傳 統知識,想藉由自身經驗傳承給學生。 文化傳承專題| 05


處理完飛魚後,滿有成就感的學生

班級每週 10 節 雅美( 達悟 )民族課程 椰油國小校長陳淑雯表示,轉型後學校將利用 體育、藝術、綜合課程、彈性課程時間,教導 雅美文化教育課程,並不會調動、影響基本學 科國文、英文、數學等教育部定課程,陳校長 強調民族教育不是全面的課程,只是每週 10 堂課拿去教文化課程,還是會顧及到學生的基 本學科。同時說明小教端的教學,主要是讓孩 子去探索、啟發好奇心學習。 目前椰小的教學團隊,在籌備民族教育一年時 間針對教師開許多增能課程,總共撰寫 100 多 件教案,老師們利用課餘時間,在旁觀察部落 文化祭儀、請教部落族人、翻閱文獻反覆確認 比對,回到辦公桌再將其文化知識整理彙整,與 學校課程結合,撰打自編教案、教材。 Syamen Walamen 周 家 輝 主 任 表 示, 教 科 書 提供教學方向,但像是社會課本上的社區文化 僅提到台灣的文化,那跟蘭嶼個別文化有什麼 06

關係?拉回「 蘭嶼 」去思考,回到生命經驗、 生活環境情境,他( 學生 )才會有共同感知去 感受,透過學校有系統課程架構的機制,讓學 生學到屬於在地的知識。雖然很多老師是外地 人,但這樣從旁學習,也是一種多元文化學習。 最 後 Syamen Walamen 周 家 輝 主 任 強 調, 椰 小的民族教育課程,希望培育孩子( 學生 )成為 一個具有強烈文化認同的人,他( 學生 )長大後 能思考公共議題,在未來能為社會貢獻、付出 自身的專業技能知識。 自編教案及教師穩定性 部落與學校共同的挑戰 而學校課程轉型,與社區間的結合、互動有著 重要連結。「 像現在那個班級就是請耆老入班 教學,來認識野菜。 」在椰小校園內,部落的 人在校園走動教學,Syamen Walamen 周家輝 主任說,每個老師有 12 節可用耆老入班模式 教學,任課老師則在一旁協同教學,兩位老師 也會在教課前共同討論主題核心。籌備初期可 以發現,學校老師須兼顧教學及教材編制工作


量可說是相當龐大;而第一線老師是否充滿教 學熱忱,且對原民文化有興趣,也成為民族教 育持續推動的關鍵-「 教師的穩定性 」。 106 年《偏鄉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條文明 定任期時間,偏鄉校長是 4 年一任期、偏鄉任 教老師須服務 6 年才得申請介聘轉調,現任蘭 嶼國小校長的 Syamen Womzas 指出,文化祭 典要參與多次才能理解文化內涵,可能五、六 年後才慢慢體驗出什麼是重要的,只用眼觀察 的人,他不會了解這些文化意涵。然而究竟孩 子們( 學生 )真正能學到什麼?又該如何去實驗 呢?陳校長坦言,畢竟是第一年上路,部落文 化和學校實際教導內容難免有落差,其中又以 部落社區族人進入學校教學現場的意願,為首 當其衝的問題。

部落耆老入班教學。學校轉型與 社區間的結合、互動有著重要性

文化傳承專題| 07


椰油國小處理飛魚課程 學生認真學習中

雅美( 達悟 )籍教師少 民族知識體系待完整建立 原本也將跟著椰油國小轉型做民族實驗教育 的 蘭 嶼 國 小, 在 計 畫 申 請 複 審 階 段 就 煞 車 暫 緩, 蘭 小( 蘭 嶼 國 小 )校 長 Syamen Womzas 說,考量到學校當地( 雅美;達悟 )籍老師很 少,教案準備上有難度所以暫緩,並提到目前 蘭小雅美( 達悟 )籍老師僅三位正式老師,認為 雅美( 達悟 )籍老師有一定的斷層,過去曾向 教育部、台東縣府反應,儘管保送名額每年都 在,但近年來仍沒看到雅美( 達悟 )族的孩子就 讀師範學校,Syamen Womzas 校長認為,民 族實驗教育中,雅美( 達悟 )籍老師有他的重要 性,強調在地籍老師是文化運行下的生活者,比 外地老師更具備當地文化優勢去直接了解,有 08

利於文化課程設計。其中學校人力是否充足及 部落社區現代化,都會直接影響學校民族教育 運作。 椰油國小陳校長期盼,學生們透過學習文化的 動機,來增進與家庭成員間的親子互動;家長 會副會長賴淑芬笑說,有時會被孩子問倒,必 要時還需要查閱文獻資料回答疑問。對於文化 的學習熱忱,究竟該如何教導呢?「實驗教育 困 難 的 是, 我 們 自 己 的 族 群 沒 有 一 個 經 過 整 理、很完整的知識系統 」, Syamen Womzas 校 長 這 樣 說 道 並 提 出 解 釋, 學 校 的 校 長、 老 師 們 會 以 自 身 生 長 環 境、 社 會 氛 圍或 專 業 背 景 來 判 定, 什 麼 是 重 要 值 得 教 學 的, 但 這 未 必 跟 我 們 族 群 有 著 同 樣 的 認 知。 至 於 為 何 蘭 嶼至今仍無法系統性的歸納整理族群文化知


雅美(達悟)籍師資少,有賴以部落族人 讓學校老師跨文化撰寫教案

識 系 統,Syamen Womzas 校 長 指 出, 不 同 部落間仍保留一些文化差異,像是口音、名稱 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文化大多以口傳居 多,沒有文字記載,傳遞者會強調「 這是從我 的某某祖先聽來的 」,以示對自己的言論負責 任、並非隨便杜撰,這點對雅美( 達悟 )族群 來說相當重要。 雖然整理族群知識系統過程較繁雜,但目前島 上已成立語推組織探討彙整此議題,不過究竟 我們雅美( 達悟 )的孩子需要先備足夠的基本學 力知識?還是一個會說族語留在島上工作的青 年? Syamen Womzas 校長以自身經驗觀察指 出,現代需要的是跨域整合領域的人才,強調團 隊合作的重要性,並解釋回歸到雅美( 達悟 )族 群的傳統漁團組織來看,我們的文化核心是「合

作 」,舉凡所有傳統祭典,都需要家族甚至整個 部落、全島族人的參與、幫忙。一個十多歲的小 學生,背負社會期待及文化傳承,我們現在所面 臨教育議題,用深硬的文字( 轉譯 )及繁雜的結 構、制度( 法令 ),層層的架住彼此。而這一代 迎接的教育挑戰,影響的是蘭嶼十年、二十年後 島上的社會狀態,而孩子們又將會以什麼樣的思 維、樣貌,在未來蘭嶼島上永續文化生活,有待 時間觀察。 攝影

Sinan Misiva 吳淑美

Si Ranap 鄭芸萱

Si Kasomzang 王震祈 採訪撰稿

Si Ranap 鄭芸萱 文化傳承專題| 09


|文化傳承專題| 雅美族語聖經翻譯

用族語說 上帝的話

雅美( 達悟 )族語有聲聖經 年初供網路下載 2019 年 2 月中,在台灣聖經公會、聽信真道 國際事工、中華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帶領、統 籌,找來島上 8 位部落族人成立錄音隊錄製達 悟( 雅美 )族語版有聲聖經,展開為期兩個月 製作工程,在朗島教友施拿保家完成錄製;而 這次所錄製的新約聖經,是由朗島部落的王榮 基傳道與東清部落張海嶼牧師共同協力完成翻 譯,這些過程歷經政府國語化政策、學習羅馬 拼音、手稿文字紀錄、轉換電子檔,再到現今 的達悟語聖經有聲書,簡單的一個按鈕下載,聽 見了說了好幾世代地的達悟( 雅美 )族語。 翻譯、教學、背族語單字 王榮基傳道憶:「 不容易! 」 民國 75 年台灣聖經公會來玉山神學院拜訪蘭 嶼學生,表示要去蘭嶼翻譯雅美( 達悟 )族語聖 經;王傳道說當時 SIL * 在 島上遭到部分居民質 疑,認為外國人不見得懂雅美( 達悟 )語相當排 10

斥,眼看 SIL 很灰心,王傳道見狀不但給予鼓 勵,並時常邀請 SIL 到家中吃飯,這樣的因緣 際遇下,王傳道民國 76 年畢業前夕被引薦,在 台灣聖經公會擔當母語聖經翻譯員。看似順遂 的翻譯工作,實際執行卻面臨不少挑戰。他坦 言,當年有不少人認為他年紀輕輕,不適任這 重 責 大 任, 於 是 他 從 族 語 單 字 學 起, 一 天 一 字紀錄死背,翻譯聖經同步教導教會弟兄姊妹 羅馬拼音,他說那一段相當不容易,歷經一年 後,因工作量導致身體不堪負荷,需要休養,便 向聖經公會引薦當時的張海嶼傳道,就這樣兩 人開始了翻譯雅美( 達悟 )族語聖經道路。 13 位審查委員族語聖經翻譯耗時約 7 年 回 憶 翻 譯 新 約 聖 經 工 作, 張 牧 師 坦 言 難 度 高,像從民國 77 年接任直到 81 年才完成,島 上教派、各部落方言來回比對多次,最終考量 到人力資源因素,達成共識才一起整合翻譯。 張牧師說當時長老教會、蘭嶼天主教、蘭嶼神 召會三方開會討論,並推派 13 位教友擔任審


查委員,當中像是王榮基傳道,就從翻譯工作 轉任行政、教學甚至再轉任審查委員,雅美( 達 悟 )語聖經在 83 年發行,隔年舉辦感恩禮拜 吸引 600 位教友前來祝賀,呂金妹師母說,民 國 72 年島上推廣羅馬拼音,接著說道當時長 輩並沒有排斥,反倒很認真學習,並笑稱書皮 都 快 被 翻 到 爛 掉 了。 然 而 誰 也 沒 想 到 在, 約 40 年後的今天,因科技而催生了「 達悟語聖經 有聲書 」。 舊約聖經翻譯進行中 語言透過現代科技保留

今年初開始網路供下載, 聆聽上帝的話語,保留族群語言

中華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秘書長馮家熙說,除 了 閱 讀 聖 經 外, 現 在 能 用 聽 的 來 了 解 神 的 話,對於視力退化的長者來說更方便閱讀,而 在 面 臨 全 球 化 現 今, 語 言 的 保 存 顯 得 相 相 當 重 要, 因 為 語 言 與 文 化 息 息 相 關。 呂 金 妹 師 母這樣說道:「 因為羅馬字拼音除了能將語言 變成書寫文字外,當時的政府正在推廣國語政 策,其中教會還曾一度被禁止不能使用羅馬拼 音。 」歷經了時代的變遷,學校開始請部落族

文化傳承專題| 11


朗島部落王榮基傳道,除了從事 族語聖經翻譯外,同時也協助專 家學者製作許多族語教材

人擔任母語老師,島上的年輕人也開始慢慢的 在學習自己的語言,而目前團隊也正在著手進 行舊約聖經翻譯工作,秘書長馮家熙坦言,現 在 主 要 翻 譯 大 多 為 長 者, 較 不 熟 悉 電 腦 作 業,仍在評估是否需增派人力。最後張牧師強 調,有聲聖經除了能讓教友更認識上帝外,也 能從中聽到一些較深奧艱深的達悟( 雅美 )詞 彙;王傳道則說道,神的話是世界的希望,盼 望族人透過族語更貼近神。兩人解釋道,不管 是 閱 讀 神 的 訓 誡、 話 語, 還 是 年 輕 人 學 習 族 語,都會有一定幫助,同時透過現代科技,讓 我們的語言能被永久保留。 攝影 / 採訪撰文 *

在長老教會、蘭嶼天主教、蘭嶼神召 會三方達共識後,才完成的雅美族 語聖經( 新約 )

Si Ranap 鄭芸萱

SIL( Summer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世界少數民族

語言研究院:一個國際性、非牟利、宗教性的科學 組織,主要研習、開發及記錄較鮮為人知的語言,藉 以推廣語言學知識、推動世界識字率及扶助少數族 裔的語言發展。 12

達悟有聲聖經下載


族語師資培訓 20 學分班結業學員

|文化傳承專題| 蘭嶼首屆族語師資培訓學員結業

族語 師資培訓 20 學分班 5 人結業

東 大 學「 原 住 民 族 語 言 台 東 學 習 中 心 」,107 年底在蘭嶼開設「 達悟雅美族 語學習班 」,教導羅馬拼音,隨後隔年 108 年 2 月開設第一期族語師資培訓 20 學分班,18 位 學 員 報 名 有 學 校 老 師、 族 語 老 師 及 部 落 青 年, 一 年 半 課 程 學 習,6 月 19 日 在 蘭 恩 舉 辦 結業典禮,共有 5 人結業,分別是東清 Sinan Likdem 謝和英、野銀 Sinan Matahaw 董蘭英、 朗島 Sinan Manidong 郭月桂,以及非本族籍的 學校老師,椰油國小胡育嘉老師、蘭嶼高中郭 德揚老師。 台東大學原住民族語言台東學習中心,開設了 阿美、卑南、排灣、魯凱、布農、雅美達悟族 語,6 族的族語學習班及族語師資 20 學分班。 原住民語言台東學習中心助理張育菁表示,族 語 師 培 20 學 分 班 共 有 4 個 學 期, 課 程 內 容 從基礎族語到理論課程「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概 論 」、「 族語結構 」,實作教學「族語教材與教 法 」、「 族語教學觀摩及教學實習 」等等,共有 一年半的課程時間規劃。儘管陸續有同學暫停 修業,但仍不澆熄 Sinan Manidong 郭月桂老

師學習的心,結業典禮當天,她穿著傳統服盛 裝出席,擁有 10 多年族語教學經驗的她,在 部落青年鼓勵下,報名師資 20 學分班,並以 60 多歲的高齡跟著晚輩們學習,她坦言後期課 程,族語教案撰寫課程很吃力,好在有學校年 輕老師協力幫忙,此外她也喜歡觀摩課程,可 以看到不同老師的教學方式,並且學習如何跟 學生互動,本身就很喜歡族語的她表示,自己 已經 60 多歲,希望能有後輩接棒族語教學的 工作。 台東大學原住民族教育及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 任熊同鑫表示,族語師資培訓 20 學分班除了 增加文化老師的教育專長外,對於族語老師們 在學校應聘上,相對來講較有保障一點,特別 提到這次蘭嶼場的結業典禮,5 人中就有 2 人 是非原民的學員,希望藉此能鼓勵年輕人學習 族語,吸引更多有志從事族語教育工作的年輕 族人投入。 攝影 / 採訪撰文

Si Ranap 鄭芸萱 文化傳承專題| 13


|大家一起學 TAO 族語| macinanao tamo do ciriciring no Tao

旺季的 小島 A

sino sira oito a ya mai ?

B

tao sira do ilaod.

A B

A B

A B

A B 14

那些( 來蘭嶼 )人是誰呀? 他們是台灣人。

sya milingalingay do Pongso ta ?

他們要在我們的島( 蘭嶼 )觀光嗎?

noon, sia amlivon a milingalingay.

是的,他們要環島觀光。

ya aro o rana koangkoangke a ya mai siciaikoa ya.

現在越來越多觀光客來( 蘭嶼 )了。

noon nan !

是呀!

ya aro o rana siciaikoa ya mipananazangan a tao.

現在也很多人在做生意了。

ipakanezpi pa no tao do PONGSO.

達悟( 雅美 )人賺錢的機會。

ya aro o rana o ya iseysanan.

民宿也變多了。

nonan, ta jiateyaro o tao yam ai milingalingay. 是啊,因為來觀光的人非常多。

misirisiring so ciriciring no TAO 族語對話 語推員 Si Manpang


|專欄文章邀稿| 臺東縣立蘭嶼高級中學 鍾楚紅老師

跨過民族的大民族 教育與在地化的民 族教育

在熟悉的地方 成為陌生的人

「 老師,為什麼我們要學中國的地理?我們又 不是中國人… 」

問:「 如果可以選擇要學的內容,你們認為學校應

「 ……也許是因為要反攻大陸吧,讓我們學習 敵方的地形、氣候好能在有一天收復中國大陸 」

所當然的回應,點醒了我這個明明是當地人卻教授

「 誰的中國大陸?我們是中華民族? 」 國中學生的問題過於犀利且猝不及防,一個閃 神就會掉入深淵……

101 年回到蘭嶼教書的日子至今已逼近 10 個 年 頭; 前 面 幾 年, 學 生 只 要 接 觸 中國地理就會問「 為什麼要學中國的地理? 」 我也是打哈哈的回答過去,但自我在學校開始 讀書念字從來沒有人跟我說學中國地理要做什 麼,該不會是真的想要反攻大陸吧…。 我接著

該要教什麼? 」,學生絲毫沒有思考的停頓時間直 接了當地回:「 當然是學蘭嶼的地理啊! 」簡潔又理 他族文化給當地孩子的地理老師,我這樣不就是在 打著當地人的身分幫他族同化我們的小孩嗎?

我開始思考到底為什麼從小到大所學的知識一 直都是非本族的知識比例佔了將近所有知識的

99.99%,尤其是地理!在共 6 冊、幾百行、幾千字 的課本裡,蘭嶼會出現在課本裡面只有大概不到 20 個字,「 …火山島,例如蘭嶼以及… 」、「 台灣東部

區域,有豐富的原民文化,例如蘭嶼的雅美族( 達

悟族 )」;蘭嶼有這麼豐富的自然環境與優美的人文 特色,我的課堂內卻礙於進度壓力與教材緣故只有 這幾句能講?這個感覺就像是在路上遇到一起長大 的朋友卻無話可說的尷尬與陌生感。

專欄文章邀稿| 15


A

B

107 學年蘭嶼高中正式將民族教育課程放進學 校教育裡,而我是這學年( 108 學年 )才接觸 到民族教育的課程,雖說是民族教育課程但一 般課程也一直都在同步進行中,也就是說學生 兼顧著民族教育的課程與一般教育的課程,老 師們也一邊教著自己的專業科目一邊學習蘭嶼 ( 對他們來說是他族 )的文化,並將所學到的文 化知識融合一般教育課程再產出課程架構,這 個過程不管是對學生還是台上的老師都是一項 艱鉅的挑戰。

課堂提出希望大家在眾人面前表達想法與介紹 國家,不說別人,我一定是先逃走、請假一個 禮拜的第一人,上台講話對那時候的我來說根 本就是噩夢!

接觸民族教育將近一年的時間,我觀察 107 學 年就接觸民族教育的學生們與未接觸民族教育 的學生們的上課氛圍與主動性以及對自己的自 信心,很明顯地,受民族教育薰陶的孩子們能 夠更大方的展現自己並且對於老師下達的任務 都有勇於嘗試的自信,以最近的例子來說,國 二下的地理課剛好學到的知識是「 南亞與東南 亞 」,本章節只有短短 10 頁的內容但裡頭包 含 了 2 個 區 域 的 地 形、 氣 候、 產 業、 人 文 還 有 10 幾個國家還有無數張圖,基本上課本整 個版面圖片 50%、文字也佔 50%,可想而知 內容極盡簡略再簡略;我想與其強加知識給學 生不如讓學生將知識整理並在課堂內報告給同 學,我可以想像,在我的國中時期若有老師在 16

「 ……我需要你們每人認領這章節一個國家做 成對班上同學的 5 分鐘口頭報告,不限形式,用 你們最能掌握的方式完成就好。 」 「 這麼好,那我要報告馬來西亞。 」 「 我要講新加坡喔!不要跟我搶! 」 「 我是泰國,我先定了喔! 」 「 老師,我可以講菲律賓嗎…? 」 28 位學生( 國二 )對於未知的領域躍躍欲試,這 個報告不只考驗學生上台報告的表達能力,更 需要的是在這資訊量爆炸多的時代,學習如何 擷取並判斷網路上的資訊是否堪用,將查詢到 的各種資料加以整理並濃縮成精簡的報告,這 其 實 是 很 多 人 一 輩 子 的 功 課; 說 到 要 上 台 報 告,學生也只是說:「 簡單啦,我們民族課都 有報告過了! 」對於這樣的回覆大概就是我這


C

🄰108-1 民族教育成果展展示與解說

🄱Rayon—辨認樹材與採 zazawan 用木材 🄲 文學課程—文字的力量

幾年感受最強烈的一次。真的好有自信!! 初起步的民族教育,不乏有人問起「 學民族教 育要幹嘛,以後找得到好工作嗎? 」、「 民族 教育是不是帶學生學傳統生活、過傳統生活,這 樣要怎麼跟別人競爭?文化在外面的環境根本 就沒有用。 」學校推廣民族教育就像正常的一 般教育一樣,並不是為了可以找到好工作而學 或教,也不是教了民族教育就要孩子過著傳統 的生活,傳統文化裡面包含了各種無法評量的 生活態度與人格培養,舉凡本校的願景裡的學 習基本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人我關係、公共 參與,這些無法評量的項目正是過去與未來最 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但也不是國、英、數、社、 自這些一般課程不重要,只是民族教育的重要 程度剛好可以跟這些一般課程並駕,但民族教 育有一點遠遠勝過一般教育,是學生們在學習 的過程中感受更多的快樂。 成功的教育方式是學生能快樂學習的同時,老 師也能教授重要的知識與概念,這些知識與概 念會成為學生看待這個社會的價值觀。 教育的本質是提供機會給自己的未來,但這個 機會能否善用是要靠自己;我自己在國高中的

地理成績一直都是在及格邊緣,但我回來當了 地理老師?!

「 what ??一個地理及格邊緣的人去教地理?」 未來是多變的,誰能想到現在學的各種知識未 來就一定會用到或一定用不到,但教育不可能 停擺,所以充實最基本的能力是必須的,未來 需要的人才不是在一般課程死讀書或很會念書 的人,這個在很多企業家的生命經驗裡都可以 得到佐證,教育教的是帶得走的能力,民族教 育與一般教育的融合剛好可以符合這個願景。 註:9 年一貫下的國二地理教材有三分之二都是中

國的內容,其餘國家短短的 4、5 行或不會在教材內。

Si Awongen 鍾楚紅 老師 來自 Iraraley 朗島部落

畢業於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目 前 於 蘭 中 任 教 9 年, 教 授 科 目 社 會、 地 理 以 及 部 分 文 化 教 育 課程。

專欄文章邀稿| 17


|島內公共議題|

民宿合法化 蘭嶼觀光新頁

部落民宿合法化

• 17 家業者取得民宿合法登記

今年 6 月底為止蘭嶼有 17 家業者取得民宿合法 登記。圖為台東縣府舉辦蘭嶼合法民宿記者會

18

蘭嶼近幾年觀光業興盛,而島上土地屬原住民 族保留地,地目幾乎都不是建地,因此地上物 沒有執照,因故無法申請民宿登記。交通部觀 光局在 106 年修訂《 民宿管理辦法 》,並有條 件放寬民宿條件,以建築結構安全鑑定證明文 件,替代建築使用執照;而因應中央修法,台 東縣府今年 2 月也發布《 臺東縣原住民族地區 民宿結構安全鑑定標準 》,並以專案計畫形式 輔 導 蘭 嶼 民 宿 業 者, 規 劃 建 築 師 團 隊 前 往 蘭 嶼, 協 助 結 構 安 全 鑑 定; 截 至 6 月 底 止, 目 前蘭嶼島上共有 17 家民宿取得合法登記,目 前該建築師團隊仍在執行專案中,預計在年底 完成第一批民宿業者申請案。台東縣府觀光管 理科課員劉書豪表示,考量到近年蘭嶼觀光發


展迅速,《 民宿管理辦法 》修訂後,也曾多次 到蘭嶼召開合法化說明會了解現況。直到去年 中,再度至蘭嶼召開會議,說明此次將委託專 業建築師團隊,來認定建築結構跟消防設備問 題,說明會後收到 87 份意願申請單,初步審 查以「 地目為建地 」業者為首要基準,符合條 件者 25 家成為第一階段輔導對象。 • 申請 10 多年 終於拿到民宿登記證 從事民宿業近 20 多年的「 小島生活民宿 」,前 身為「 蘭嶼渡假休閒中心 」,目前交由家族第 二代經營,民宿主人鍾少康說道,自己與妻子 在 2012 年 返 鄉、 接 管 民 宿, 印 象 中 民 國 86 年左右家中開始經營民宿,當時父母親就有意 申請合法民宿登記,但礙於原保地及相關法令

受限,對於當年個別戶申請困難重重,直至今 日 縣 府 增 修 條 文、 輔 導 民 宿 業 者 才 申 請 到 登 記證,這張證書前後等待了 20 多年終於拿到 手,但鍾少康坦言,比起拿到登記證的當下,最 興奮的還是在於通過審核,成為首批輔導的業 者。像這樣第二代子女經營民宿的案例中,在 觀光產業逐漸在變化的蘭嶼,從早期將家中閒 置 房 間 作 為 接 待 客 人 使 用, 到 現 今 蓋 一 間 民 宿,這樣的模式也影響著許多族人紛紛投向觀 光產業,像是朗島部落的 Manaken 瑪娜根民 宿,民宿主人鍾媽媽說,原本只因孩子成家需 要蓋房子,但在親戚友人的建議下,蓋了二樓 作為民宿使用,民宿營業至今 3 年,偶然聽聞 鄉公所辦理民宿合法說明會,抱持姑且一試想 法申請,相關的民宿法令、法條、文件資料都 交由子女、媳婦處理,申請過程資料補件花費 島內公共議題| 19


了半年時間往返台東蘭嶼兩地,終於在今年 4 月拿到民宿登記證,鍾媽媽感性說,申請名單 很多人,自己算是運氣很好能申請到,部落街 坊鄰居聽聞到此事,也前來向她請教申請問題。

樣的機會很難得;家中從事民宿業十年的東清 部 落 楊 小 姐 說, 民 宿 合 法 對 業 者 來 比 較 有 保 障,加上今年有同業申請成功案例,希望自己 家也能夠申請上這一批次。

台東縣府輔導蘭嶼民宿業者取得合法登記,有 這樣的先例,6 月 17 日再度前往蘭嶼召開民 宿合法化說明會,共吸引近 80 家民宿業者到 場,考量到計畫經費因素,本次說明會僅提供 16 家民宿業者名額,而現場鄉民提出疑問,其 中大多聚焦在土地地目問題,因為蘭嶼傳統土 地的取得,必須徵詢家族意見決議共識,才能 到鄉公所申請他項權利的原保地使用權狀,紅 頭古魯民宿老闆娘小容解釋道,蘭嶼的傳統文 化中,父母還在世時提出土地所有權移轉的問 題是很忌諱的,需要不斷的溝通、解釋,自己 也不曾想過有天會成功申請合法民宿,能有這

根據台東縣府資料統計,目前蘭嶼島上共有約 150 間民宿( 含背包客房 ),面對島上觀光發 展迅速,觀光人潮也連帶轉變了島上的就業型 態,許多族人紛紛經營餐廳、導覽、手工藝品 等觀光休閒產業,近年更是吸引了不少蘭嶼青 年踴躍返鄉創業。

20

• 蘭嶼開放半世紀 現代化的挑戰 根據蘭嶼鄉公所近代歷史資料顯示,蘭嶼在民 國 56 年( 1967 年 )撤除山地管制,正式對外 開放觀光,接續幾年後蘭嶼輪始航、臺灣航空


9 人 空 中 巴 士 航 行 台 東、 蘭 嶼, 就 在 民 國 59 年首個外來業者「蘭嶼觀光育樂公司」進駐,設 立島上第一間觀光旅館「 蘭嶼別館 」。有了海、 陸交通運輸,島上的公共建設也同步進行,後 續出現開元港、機場擴建、環島公路整修水泥 路面開通,改善了離島蘭嶼的交通問題。而期 間也因著蘭嶼的自然生態及文化特殊性,在民 國 74 年一度被政府規劃為國家公園,多次召 開會議溝通協調,營建署仍無法與雅美( 達悟 ) 族人取得共識,國家公園也因此無疾而終。 蘭嶼的文化獨特性及豐富的自然環境資源,至 今仍吸引不少民眾遊玩、甚至是居住,民國 84 至 89 年左右族人發起海砂屋自救會,抗議水 泥國宅設計不良,後來政府補助每戶 45 萬整 建房子,這樣的政策促使引族人返鄉蓋自己的 房子,掀起一波旅台青年返鄉潮,但是回到蘭

A

D C

B

E

嶼後如何維持生計成為一大挑戰,蘭恩文教基 金會在民國 85 年辦理「 民宿餐飲管理班 」,教 導 民 宿 經 營、 觀 光 導 遊、 餐 飲 管 理 等 專 業 知 識,有 11 位學員結業,對照現今 24 年後的蘭 嶼,已經有百間民宿、浮潛潛水業、夜觀等休 閒產業,甚至是便利超商進駐。蘭嶼民宿合法 化有了法律上的保障,但順應了現代需求是否 也就意味著,將逐漸失去蘭嶼雅美( 達悟 )族對 於土地使用的自理權,以及祖先所傳授的傳統 文化觀念?但值得確定的是,我們始終在傳統 慣習與現代生活中游移不定,究竟蘭嶼需要怎 樣的觀光發展,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攝影

si Ranap 鄭芸萱、陳彥銓

採訪撰稿

si Ranap 鄭芸萱

🄰 民宿申請了 10 年,直到家族第二代孩子接手經營才終於拿到登記證 🄱 經營民宿多年,終於拿到的登記證

🄲 蘭嶼的文化獨特性吸引不少遊客前來遊玩,近年也出現許多特色民宿(圖為瑪娜根民宿樓梯) 🄳 受觀光發展影響,許多族人返鄉從事旅遊業

🄴 蘭嶼首間觀光旅館,同時也是蘭嶼島上首個外來業者進駐

島內公共議題| 21


|鄉民投稿.學生園地| 小島文藝創作

饅頭山下的

校園時光 我的校園生活 蘭嶼高中 中四 Si Manlikod 簡欣妤

高一,一年的適應高中、國中的不同。深深影響了我接下來的高中生 活,不過學校的民族教育課程,也讓我更親近自己的文化,很多對文

化的歸屬及認同感,也在這個時候產生,讓我更想為了自己的族群盡 一份心力,讓更多族人可以更認同自己的文化。

國中與高中的課程差異性很大,國中就是一般的學科及各科領域,那 時常常對課程感到枯燥乏味,但高中上了民族課後,有許多文化的實 作課及戶外學習的課程都伴隨著我們在高中的課程裡,學習到更多親

近文化的生活課題,雖然因為這樣許多正課的安排都改成民族課,對

真正想要讀書的同學來說是個威脅,但經過民族課的洗禮後,像殺飛 魚、做飛魚架、飛魚繩、做芋頭糕…等等,讓我在學校上課時,時不 時就想把學到這些文化的喜悅分享給家裡人知道。

雖 然 課 程 的 開 始 時 我 對 文 化 課 有 點 憂 心, 因 為 自 己 不 太 熟 悉 傳 統 文 化,深怕被文化老師及同學們唾棄,但在在幾次的民族文化課堂中,漸

漸的發現自己的潛能,原來自己可以做一個道地的達悟人,這樣的學 習環境充實了我在學校足足每個禮拜的五天,也讓我在學校裡可以在 學習國、英、數的同時,讓文化( 民族課程 )在這其中默默的陪襯,高

中的課程,讓我不再因為上課而煩惱,更因為有民族教育的陪伴,讓 每天的課程及學校生活都變得更加精彩萬分。 22


每週三的期待 鄉民投稿 Si Nganahen 謝潔心

如 果 現 在 還 是 學 生 的 你, 應 該 會 知 道 每 個 禮 拜 三 下 午 會 幹

嘛? 沒 錯! 就 是 社 團 課! 距 離 國 中 畢 業 已 整 整 十 五 年, 記 得 每 天 在 乏 味 的 課 堂 中, 最 期 待 的 就 是 每 週 三 下 午 的 社 團 時

間, 國 中 三 年 期 間 曾 經 參 加 過 吉 他 社、 毛 巾 瑜 珈 社、 廣 播 社、 排 球 社、 桌 遊 社、 電 影 賞 析、 毛 線 DIY 等 社 團, 會 喜 歡 社 團 課 是 因 為 可 以 選 擇 自 己 有 興 趣、 想 學 習 的 事, 讓 整 天

都 陷 在 國 英 數 等 深 淵 裡 面, 至 少 可 以「 逃 出 來 」 吸 收 新 的 人 事 物。 記得一年級時參加吉他社,那時學長、姐們很喜歡彈吉他,所以社團 差不多有 30 人以上,老師還會有期末評鑑,所以大家都很認真的學

習,那時的社團一點都不馬虎;二年級的毛巾瑜珈課,單純覺得新鮮 想上上看,而且會用到流汗,讓身體健康點也不錯;三年級參加了廣

播社,也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社團,那時的指導老師是現在的陳淑貞 主任,她教了我們如何分析一首歌,從歌曲的旋律、曲風、歌詞要傳

達的故事,以及跟大眾介紹時的咬字、發音練習。我們各自找了自己 喜歡的歌開始做功課( 分析 ),紙上寫滿了筆記然後給老師潤稿,確認

完後就開始「實習」。每到中午,廣播社會派一人到學務處,拿著廣播 器開始介紹要放的歌曲( 學校的午餐時間都會放音樂 ),講完後就播音

樂了,這對我來說是很特別的經驗,因為我們準備的很認真,全校又 聽著你如何介紹音樂,就像交了一個成果,很新鮮、緊張又興奮,我

們從零開始學習,到了解廣播應有的基本觀念,何況實做更完整了社 團的意義,所以我非常謝謝小貞老師的教導。

很 奇 妙 的, 在 我 回 蘭 嶼 工 作 前, 知 道 蘭 恩 有 個 廣 播 電 台, 那 時 就 很 想 做 看 看, 所 以 當 電 台 在 徵 節 目 主 持 人, 我 二 話 不 說 就 寫 了 節 目 企

劃 給 台 長, 也 順 利 的 開 了 自 己 的 廣 播 節 目 叫「Nganahen 的 Music

story」,主要是介紹歌曲的故事、分享蘭嶼時事,偶爾教一些母語,節

目大概播了三年,雖然不多人知道,但每次都錄得很開心,每一首歌

都會做功課,就像延續國中學習的態度一樣,沒有想到我能學以致用。 所以!希望現在的學生們可以好好把握那短短兩堂的社團時光,因為 你永遠不知道你所學的會在哪個時機用上,相信會是非常有幫助的!

鄉民投稿.學生園地| 23


海光粼粼的饅頭山下 鄉民投稿 Si Maksail

初 中, 我 的 教 育 環 境 是 這 樣 的, 左 側 是 充 滿 層 次 翠 綠 的 山 巒,右側是陽光折射刺眼的蔚藍太平洋,是外人心中夢幻不 實的學習環境,夏日總會遇見成群的海豚家族,在饅頭山的

外海樂游,老師還會讓我們在欄杆外頭跟牠們揮揮手,甚至是一起拍 手、吹口哨引起牠們的注意,如果幸運的海豚聽到歡呼及拍手聲,會 興奮的跳躍出海,跟我們 Say Hi。

那日,是穿制服的禮拜三,又是一個越睡越熱的正午,午休結束鐘聲 響 起, 看 見 同 學 臉 上 除 了 手 印、 桌 印 甚 至 字 印, 還 有 汗 流 浹 背 的 樣 子, 到 底 是 睡 得 多 狼 狽, 而 我 們 的 夏 日 總 是 這 樣 的。 午 後 的 第 一 節

課,老師點名完,班上少了三位同學,由於我們絕大部分的學生都來 自外村,所以都是住宿生,不可能回到自己的村落,在老師一一的詢 問下,才知道他們三個,因為天氣太熱,跑去饅頭山下游泳,也游得

太盡興了,沒注意到上課鐘聲,正當老師要去活逮人時,他們也已經

上岸,在宿舍前跟舍監央求回寢室洗澡,從教室望著那濕漉漉的少年 們呀,手上還有些貝類和五爪貝,他們看似認真的跟老師說這是要孝 敬父母,老師也不好說不行,因為這是蘭嶼孩子會做的,不是嗎?! 總把海裡捕撈的好料分享給家人。

晚自習時聽見男生討論貝類的去向,他們說「 誒!今天才禮拜三還不 能回家,等到禮拜五放學,那些貝類都會死掉捏! 」,所以他們不捨

的還是將貝類,在晚餐集合前的空檔,一起放回海裡了,看著他們平

常內向又愛耍酷,害羞跟班上同學互動,竟有這一面,有夠可愛又單 純的!

每當有人問起我最難忘的求學階段,我總是不假思索的回答「國中」 ,是

啊!海豚激起海光粼粼的碎影,少年們的無憂,潛水來的貝類,老師

的無奈認同,都成為我求學生涯中想著想著會笑的回憶,最獨一也美 好的一部份。 24


| Pongso no tao 鄉訊| 島內大小記事

五 ~ 七月 島內鄉訊

5

🄰 天涯海角電影院在蘭嶼高中

▼ 5/7 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擬在椰油建置雷達測站,並召開說明會。

月記事

▼ 5/19 遊客在社群網站張貼,蘭嶼環島公路旁設置鳥籠,疑似違法誘捕 巴丹綠繡眼,蘭嶼分駐所呈報鄉公所,台東縣府表示已要求該名男子至 縣府說明,將釐清是否要勸導或開罰。

▼ 5/28 蘭嶼鄉公所公告,台東縣府交觀處協調公車業者市區客運,提供 預約班次繞駛依莎婻會館接駁服務,試辦期間 6 月至 8 月,若成效好 將採固定班次辦理。(依莎婻會館繞駛路線資訊請參閱 28 頁)

6

▼ 6/2 蘭恩與 Skyline Film 屋頂電影院,共同辦理仲夏音樂會,全程配戴

耳機,來聆聽蘭嶼傳統歌謠以及 DJ 刷盤混音電音,吸引近 200 為民眾

月記事

到場。

▼ 🄰 6/3 ~ 6/4 國影中心辦理第三年的天涯海角電影院,首站來到蘭嶼

高中,播放國影中心修復影片,侯孝賢導演的《風兒踢躂踩》,以及泰 雅族陳潔瑤導演的《漂流遇見你》,兩天共吸引約近 400 位鄉民到場 觀影。

▼ 6/9 蘭嶼鄉公所公告,島上 17 家合法民宿業者: 東清:Zokang 鯊魚家驛站 椰油:優遊民宿

朗島:瑪娜根、蘭嶼老山羊的家

野銀:蘭嶼福亞嗯民宿、星晴亞築民宿、服恩民宿 紅頭:小島生活、古魯民宿、雅娜背包客棧民宿

漁人:海波浪民宿、蘭嶼月台民宿、貝殼屋民宿、飛魚民宿、伊娜薇 接待之家、蘭嶼鄉村民宿、星夜民宿

Pongso no tao 鄉訊|

25


6

▼ 🄱 6/9 衛福部醫福會到東清國小視聽室,召開蘭嶼醫院籌建說明會,現 場鄉民踴躍發言,是否蓋醫院待鄉衛福部研商評估。

月記事

▼ 6/17 台東縣府至鄉公所召開民宿合法化說明會,預計篩選 16 家業者 進行輔導。

▼ 6/21 台東縣府社會處辦理「敬老好視力公益專案 - 蘭嶼鄉長者滿費驗 光配鏡活動」。

▼ 🄲 6/21 副總統賴清德前往蘭嶼,首站參訪野銀地下屋並拜訪耆老林 新羽。

▼ 🄳 🄴 6/22 紅頭部落睽違 10 年,再辦理「蘭嶼飛魚季慶典 - Apiya

Vehan 好月節小米豐收祭」。副總統賴清德、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 交通部次長陳彥伯、衛福部次長薛瑞元、立委劉櫂豪、伍麗華、陳瑩也 共同隨行參與,同時台東縣長饒慶鈴及新北市前市長朱立倫也受邀到現 場觀禮。

▼ 🄵 6/26 東清部落睽違 26 年,再次辦理小米收穫祭,吸引許多旅台青 年參與。

7

26

▼ 7/19 ~ 7/25 蘭嶼鄉公所辦理,海上救生訓練及安救生員初( 複 )訓 活動。

月記事

▼ 7/27 ~ 7/28 第二屆蘭嶼盃比賽,詳情洽紅頭部落青年志培。 圖 / 文整理:蘭恩傳媒網

🄱 衛福部蘭嶼籌建醫院說明會 🄲 副總統賴清德首次造訪蘭嶼


я╝д я╝е F

ЁЯД│ ч┤ЕщанщГишР╜х░Пч▒│ш▒РцФ╢ченя╝ИчЕзчЙЗцПРф╛ЫшФбчжохоЙя╝Й

ЁЯД┤ ч┤ЕщанщГишР╜х░Пч▒│ш▒РцФ╢ченя╝НщанщлошИЮя╝ИчЕзчЙЗцПРф╛ЫшФбчжохоЙя╝Й ЁЯД╡ цЭ▒ц╕ЕщГишР╜х░Пч▒│цФ╢чйлчен

Pongso no tao щДЙшиКя╜Ь

27


普 悠瑪 客運 依 莎婻 會館繞駛路線資訊

28


線上捐款平台

可線上選擇多元的捐款方式。 掃描右方 QR code 亦或上網 搜尋 _ 蘭恩基金會捐款平台 捐款方式:

7-11 ibon 序號 / 信用卡 / 超商條碼單 /

Web-ATM( 需讀卡機且僅限用 IE 瀏覽器 ) ● 銀行或 ATM 轉帳

國泰世華銀行 臺東分行

戶名|財團法人基督教蘭恩文教基金會 代號| 013

帳號| 102-03-500612-2

轉帳後請來信至| Lanan732073@gmail.com

( 告 知 捐 款 人 姓 名、 金 額、 帳 號 後 五 碼 及 捐 助 至 蘭 恩 傳 媒,以便確認收款。 ) ● 劃線支票、匯票

抬頭|財團法人基督教蘭恩文教基金會

( 請加註「 禁止背書轉讓 」,寄至本位 _95241 台東縣蘭 嶼鄉紅頭村漁人 147 號 ) ● 郵政劃撥

戶名|財團法人基督教蘭恩文教基金會 帳號| 06567104

為表達感謝與回饋,凡捐款金額達 500 元以上,即可索取 一本雙月刊,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關於|蘭恩文教基金會 1979 年 蘭 恩 文 教 基 金 會 成 立, 是 蘭 嶼 第 一 個 本 土 基 金

蘭恩事業單位:

廣播電台、《 蘭嶼雙週刊 》 ( 現改蘭嶼雙月刊 ),也是首個

財團法人蘭恩文教基金會

蘭嶼雙月刊 & 蘭恩傳媒

臺東縣私立蘭恩幼兒園

長照 C 站服務據點

會,期後創辦全國第一個政府立案的原住民幼兒園、蘭嶼 供原民長者居家服務送餐的機構。體察蘭嶼社會現況與需

要,蘭恩期待教育工作能與文化傳承更緊密結合,傳播服 務能更多元豐富、更貼切族人需求。

財團法人蘭嶼廣播電台 蘭嶼廣播電台

蘭恩幼兒園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