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雙月刊》第五期 2020/05

Page 1

Nadketan No Vazey Do Pongso

點石儀式︱點祭血祝福詞

傳統文化專題

招魚祭

有一種味道,叫做 wawa 招 \ 魚祭讓文化延續

鄉民投稿.學生園地

文章閱讀:女人在飛魚季的工作

族語 大家一起學 TAO 情境對話:飛魚季的招魚祭

meyvanwa

島內公共議題

部落的

科普專欄文章

― Syapen Kaleywen do Iratay

No.5

安全帽戴頭上的環島公路

Ko raralahen imo a vato a ya ko nirarala no vinyay a pakapinteken mo yaken, akman ko so vato ito so ︵ pintek ︶ , kownownay ipanlanlag mo yaken, ta simasaka kawan am mangey kapa todwen imo.

2020

飛魚︱大地賜給蘭嶼的神秘禮物

招魚祭

歡迎自由索取


引言| Cireng na ni aman Jyapakto 接任蘭恩深感 pongso no tao( 蘭嶼 )也與大環境進行 滾動式演變, 這樣的演變和彈性, 影響我們傳統的思 維面,且會是當今蘭嶼重要的產物。

創造蘭恩基金會前身( 基督教蘭恩服務協會 ), 是有無

數個愛心園丁灌溉的花園, 如基督書院山地工作會;

全國各大專院校年輕學子, 透過每年寒暑假來陪伴達

悟孩童閱讀課輔及才藝培訓, 暨無以千計之愛心人士 捐款資助, 建構了蘭恩的 40 年。自 1985 年成立《蘭 嶼 雙 週 刊 》30 年 後, 因 應 網 路 普 及 化, 現 今 改 為 雙

月刊之雜誌, 特因在肺炎疫情瀰漫之際, 從事採編人 員,格外加倍辛苦了。

蘭 恩 一 直 以 推 行 島 嶼 民 族 文 化 教 育 為 基 石, 但 進 入

2020 年, 耆老凋零, 帶走了傳統資產, 希冀藉由雙月 刊的傳揚推廣, 並透過文字記錄、影像呈現、活動體

驗, 強化在地之美。總之, 繼續堅持為歷史、文化、 族語推動, 發展提出企劃, 好讓蘭嶼達悟人不在是寂

寞的文化民族, 達悟文化的存續, 可使世界的文化而 不大同。

蘭恩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夏曼.賈巴度

《蘭嶼雙月刊》停刊近一年時間, 期間經歷會內工作調整, 讓我們不停地討論究竟要如何呈現具蘭嶼「在地 性」的報導,同時反思在浩瀚的網路大海上,我們要如何的逆著風向轉彎調整尋找航道。

本期主題為招魚祭 meyvanwa( 朗島部落口音 ), 從編採會議到實際執行, 過程就像是開墾整地一樣, 把內心 想法的石頭丟掉, 又像是將雜草曝曬、燒毀, 聽母語來灌溉自己, 以文化的養分讓自己茁壯, 感謝協助受訪

本期雙月刊的部落耆老、叔叔阿姨們, 還有在路上碰到面給予鼓勵的你們, 因為有你們, 我們才得以有那麼 豐富完整的內容,Ayoy 謝謝。編輯室


蘭恩文教

基金會執行長

Syaman Jyapakto 夏曼賈巴度

發行人

陳宇嘉

主編

Si Ranap 鄭芸萱

插畫

Siruku Kungkuwan 王薏文

文化顧問

Syapen Monut 周朝結

總編輯 美術編輯 攝影

族語顧問

Sinan Misiva 吳淑美 Si Matnaw 蕭祺真

Si Ranap 鄭芸萱

Syaman Macinanao 謝永泉

指導單位

發行單位

財團法人蘭嶼廣播電台

地址

95241 臺東縣蘭嶼鄉紅頭村漁人 147 號

官方網站

臉書粉絲專頁 印刷

10 | 科普專欄文章 飛魚―大地賜給蘭嶼的神秘禮物 12 | 島內公共議題 安全帽戴頭上的環島公路 17 | 鄉民投稿.學生園地 有一種味道,叫做 wawa 招魚祭 招魚祭讓文化延續 20 | 大家一起學 TAO 族語 情境對話:飛魚季的招魚祭 文章閱讀:女人在飛魚季的工作

補助單位

電話

02 | 傳統文化專題 點石儀式―點祭血祝福詞 部落的 meyvanwa*

089-732073

22 | 小島鄉訊 二 ~ 四月島內鄉訊

http://www.lanan.org.tw

* 族語譯:招魚祭

樺舍印前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其族語參考 Iraraley 朗島部落口音。

蘭嶼蘭恩傳媒

本期刊圖文未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 目錄| 01


Ko raralahen imo a vato a ya ko nirarala no vinyay a pakapinteken mo yaken, akman ko so vato ito so kownownay(pintek ), ipanlanlag mo yaken, ta simasaka kawan am mangey kapa todwen imo. ― Syapen Kaleywen do Iratay 漁人部落耆老 謝加水

語意 | 這是我們的港灣,我用祭

血來祝福今年飛魚季可以很平 安、平順,也希望每年我都可以

來參加招魚祭。

02


傳統文化專題 | |

點石儀式

| 點祭血祝福詞

傳統文化專題| 03


|傳統文化專題| 招魚祭

部落的 meyvanwa 紅頭部落招魚祭

04

雙手召喚飛魚進入傳統漁場, 祭祀用 的雞血沾點在鵝卵石上, 引導魚群靠

近部落灘頭。傳說紅頭部落祖先, 在 初見到飛魚捕捉回家後, 便混著其他

貝 類 一 起 烹 煮, 隔 天 大 家 陸 續 得 怪

病, 於 是 蘭 嶼 海 神 Si Omima 便 託 付 飛魚王教導紅頭部落耆老祖先分辨飛 魚種類及其食用方式, 耆老回部落轉

述後果然就沒在生病了, 為了感謝飛 魚王, 爾後紅頭部落便舉行一系列盛 大祭儀感謝飛魚王, 而看到紅頭部落 有豐收漁獲後, 島上各部落族人也到

紅頭去學習、請教相關飛魚季文化規

範,這個祭典也成了現今最具雅美( 達 悟)族代表祭典―飛魚季。


朗島部落耆老,告誡飛魚季相關規範

飛魚王有約定的 Imorod 紅頭部落

朗島部落 約早上八、九點進行 meyvanwa

今年農曆初一( 1/25 )破曉,紅頭部落耆老、 青年們,穿著傳統禮服配戴傳統首飾,前往部 落灘頭舉行招魚祭,今年紅頭有兩艘船在灘頭 舉 行 meyvanwa, 分 別 是 Syapen Monut 耆 老周朝結家族的雙人拼板舟及五對槳協會的十 人 大 船 公 家 船, 耆 老 周 朝 結 說, 外 來 文 化 影 響,早期的部落漁團組織抓飛魚的模式已逐漸 消失,由協會造的大船取代前者,傳統船團模 式變成部落男子集體捕撈。

Iraraley 朗島部落,各家族準備好牲畜、器皿、 茅草後,在部落灘頭聚集,今年朗島部落招魚 祭 共 有 5 對 槳 十 人 船 4 艘, 以 及 1 艘 2 對 槳 二人船,共 5 艘拼板舟,而主要領祭船則是協 會的公家船 5 對槳十人大船。相較於其他部落 皆在清晨進行 meyvanwa,朗島部落大多在早 上八、九點進行,原因是考量到讓年輕學生參 與,從事文史工作的謝永泉強調,當中的文化 意涵仍舊沒改變。高舉雙手招呼飛魚洄游後,接 著部落耆老告誡飛魚季古訓、規範,從事文史 工作的謝永泉老師轉述,朗島部落耆老 Syapen Kodan 施清嶼說:「飛魚季節抓到新鮮飛魚不 能 剪 翅、 魚 尾、 真 空 包 裝, 在 papatow 之 後 曬飛魚乾剪刺剪尾才能這樣做。」就是希望大 家依照飛魚季傳統時序來度過,以此提醒中生 代族人,並教導新一代年輕人傳統祭儀禁忌。 這個場合部落將會依照長幼順序發言,來表達 對 今 年 飛 魚 季 的 看 法。 謝 永 泉 老 師 提 到, 如 meyvanwa 上 部 落 耆 老 不 在 告 誡 古 訓、 規 範 時,恐怕會影響整個飛魚季文化延續。

招魚祭當天,部落男子圍坐在兩艘船邊,聽取 飛魚季期間耆老的古訓及相關重要禁忌,隨後 面向海面高舉雙手召喚飛魚,手指沾雞血點在 灘 頭 的 鵝 卵 石, 吸 引 飛 魚 來 到 部 落 的 灘 頭。 在儀式前耆老周朝結也對著現場的青年勉勵 說,飛魚季期間不要放網、禁止灘頭丟石頭、 也不要拿魚槍到近海射魚,期間更禁止網其他 魚 類, 只 抓 飛 魚、 鬼 頭 刀 和 其 他 洄 游 大 型 魚 類,希望大家能以身作則,遵守祖先和飛魚王 的約定。

傳統文化專題| 05


今年漁人部落的招 魚祭現場,照片由鄉 民提供

東清部落出海招飛魚 lomwas a manara so among no rayon 東清部落,今年有 13 艘2對槳二人船、5 對 槳 十 人 船 1 艘, 而 今 年 則 由 sira do avak(耆 老 Syapen Mavivo)家族的 5 對槳大船 lomwas a manara so among no rayon 主 領, 東 清 耆 老黃杜混說,在傳統 meyvanwa 儀式中,招魚 祭當天只有大船能擺在灘頭,面向海方由最右 邊的船團擔任 makahaod 領祭船,並決定整個 部落 rayon 飛魚季的時序,但現今很少家族在 造船了,加上東清今年只有 1 艘十人船,所以 sira do avak 5 對槳大船,就代表村莊出海去 招飛魚,不過決定祭儀式時間仍是照部落耆老 共識決定。 而出海招飛魚儀式,由各家族船主列隊走向堤 防,與海上十人大船相對應,岸邊族人揮舞雞 隻、 海 中 船 上 領 祭 者 高 舉 雙 手 揮 舞, 東 清 每 年 都 會 進 行 lomwas a manara so among no rayon 出海招飛魚,兩邊在不同地點朝向飛魚 游經的方向,召喚祂們游進東清部落海域,耆 06

老黃杜混回憶道,曾經部落有 9 艘 5 對槳十人 船,當年還會因為主祭船 makahaod 擺放的位 置吵架,因為灘頭最右邊的主祭船,能夠先代 表部落出海,緊接著其他家族才可以出海捕撈 飛魚。 近 30、40 年沒有家族大船的漁人部落 漁 人 部 落 耆 老 謝 加 水 表 示, 今 年 漁 人 部 落 meyvanwa 的灘頭上,有 5 對槳十人船 1 艘,二 人船、一人船共約有 6 艘參與祭典,而這次的 makahaod 飛魚季領祭團則是由漁人協會 5 對 槳十人大船擔任,meyvanwa 招魚祭的日期由 部落耆依照傳統夜曆及月亮圓缺決定。 耆 老 謝 加 水 回 憶 道:「 距 離 上 次 部 落 有 家 族 大 船 已 經 是 30、40 年 前 了, 所 以 直 到 近 幾 年,鄉公所開始推廣各部落派隊伍參加划船比 賽的海洋盃,如今協會使用的這艘 5 對槳十人 船是三、四年前造的。」接著說道:「現代化 的影響,十多年前部落青年開始外出工作,漁 團組織文化型態也逐漸受到影響改變。」


meyvanwa 招魚祭的 vanwa 灘頭 meyvanwa 一 艘 艘 船 整 齊 排 列 在 海 灘 上, 紅 頭 耆 老 周 朝 結 說, 面 向 大 海 通 常 最 右 邊 的 都 會是大船,在傳統上來說稱為「makahaod」 飛魚季領祭漁團家族,耆老周朝結並進一步解 釋,以前 meyvanwa 當天只能先擺出大船,起 碼 要 三 對 槳 以 上 才 可 以 到 vanwa 祭 拜, 而 過 去造船都是由家族的漁團組織來造船,自從海 砂屋改變了部落的居住 方式後,漁團組織逐漸 被瓦解,大家也開始不太造船了,像是今年就 是由紅頭社區發展協會的公家船擔任部落領祭 船隻。而從今年各部落的 meyvanwa 中,除了 東清部落是由 sira do avat 家族的 5 對槳十人 船外,像是紅頭、漁人、椰油、朗島、野銀今 年都是由協會的公家船擔任領祭船,紅頭耆老 周朝結說,這樣的現象可能是因為國宅造成的 部落居住環境外,加上部落青年開始往台灣本 島謀生打工;受到現代化的衝擊影響,招魚祭 有些文化儀式也跟著改變,像是飛魚季儀式中 有分為大船祭跟小船祭,耆老謝加水說最早的 meyvanwa 當天是只能推出大船的,但是因著 時代的改變,漁人部落造大船的家族也變少了。

東清部落出海招飛魚

耆老謝加水回憶說,他最後看到漁人家族船團 下水,是在民國 70 多年左右,那是一艘 4 對 槳的八人大船,當時還請來電視台拍攝作文化 紀錄。

傳統文化專題| 07


每年 meyvanwa 上的擺放位 置,可以觀察出近年文化上 的轉變

蘭嶼的土地歷經日據時代、戰後退輔會、核廢 料放置等,時代環境的轉換,影響族人對於山 海地景認知的傳統觀念;民國 60 年小型機場 開放民用、民國 74 年台電全島供電,開始有 飛機、貨船等外來文化,耆老們坦承很擔心雅 美( 達悟 )傳統文化會逐漸消失,紅頭耆老周 朝結說,建議年輕族人可以學習傳統古謠,並 進一步解釋道古謠裡頭的歌詞很多都是根據當 時的情境而即興作詞的,如果當下聽不懂可以 事後問;而漁人耆老謝加水則是建議年輕族人 要學習文化,可以先從羅馬拼音學起,在家也 盡量多講族語,因為懂了族語會溝通了,才能 更深入地去認識文化;而東清耆老黃杜混則是 期許,可以在部落祭典儀式上聽現場吟唱的古 謠,裡面的迎賓答唱,也可以聽到很多對自己、 家族的冀望,當中也會聽到一些很深奧的古語。 08

而 退 休 後 潛 心 學 習 傳 統 文 化 的 東 清 Syaman Nagezeb 黃 阿 忠 觀 察 指 出, 近 5 年 來 meyvanwa 看到很多年輕人回來參與,但如果 真的想要學習的話,除了親身參與整個飛魚季 外,實際做、請教長輩也很重要。正因如此,飛 魚 季 期 間 的 文 化 儀 式 很 嚴 謹 繁 瑣, 其 中 細 節 隱藏著很多雅美( 達悟 )族群的傳統道德倫理 觀,更可以看到本族群對於自然環境敬畏。 受訪者

Syapen Mount 周朝結

Syapen Kaleowan 謝加水

Syapen Panikeden 黃杜混

Syaman Macinanao 謝永泉 Syaman Nagezeb 黃阿忠 採訪 / 攝影

Si Ranap 鄭芸萱


A D G

B E H

C

🄰 婦女視角,招魚祭進行中旁邊的婦女,則觀察各家男 子傳統背心上紋路的織工

🄴 沾祭血的石頭

🄲 點祭血儀式後的東清部落灘頭

🄷 盛裝觀禮的朗島部落 ina 們

F

🄱 最早舉行招魚祭的紅頭部落

I

🄳 到船屋裡幫小船點祭血祝福出入平安的朗島部落 maran

🄵 朗島部落青年在招魚祭上用茅草燒豬毛

🄶 招魚祭現場可以看到許多青年學子學習文化知識 🄸 跳脫傳統黑白紅繽紛的拼板舟

傳統文化專題| 09


|科普專欄文章| 國立中山大學 張水鍇教授

飛魚 大地賜給蘭嶼的神秘禮物

魚,原本沒沒無聞、只深根於蘭嶼達悟 族核心文化中,但經過這幾年各地「飛 魚季」的商業洗禮後,已變得赫赫有名。然而 飛魚季熱潮會退,飛魚對蘭嶼重要性卻不會衰 減;牠是大地賜給蘭嶼孕育傳統優美文化與延 續族人基本生計的神秘禮物。 飛魚全世界曾紀錄 81 種,而我們的研究室多 年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就有 29 種,大概佔了世 界飛魚種的 35%,在小小的台灣海域中,這個 比例相當高。其中最多是出現在蘭嶼和綠島之 間、以及基隆與宜蘭外海中。而在蘭嶼海域,因 為外人不能出海調查,所以無從得知是不是也 和綠島一樣有近 20 種。從蘭嶼的岸邊調查可 以知道蘭嶼的主要種是飛魚季最早大量出現的 Sosowowon 白鰭飛魚( 大約佔 35% ),這種魚 整個台灣東部都有,其他地方也在捕撈;再來 是當地數量最多的 Papatawon 紅斑鰭飛魚( 和 Matezetezem so panid 合計大約佔 60% ),這 種魚只出現在蘭嶼,是蘭嶼的特色種。而稱為 飛魚王的 Mavaheng so panid 黑鰭飛魚在蘭嶼 很少,在其他地方比較多。蘭嶼另外也有少量 的 Karararkpen no arayo 尖頭細身飛魚,這種 魚就是基隆外海每年大量捕撈的飛魚卵的產卵 魚。飛魚耳朵裡有三對稱作「耳石」的東西,它 們原是控制魚的聽覺和平衡,但也可以用來判 斷魚的年齡和它們是什麼時候出生的。 10

根 據 這 些 耳 石, 我 們 知 道 Sosowowon 和 Papatawon 的 壽 命 都 在 兩 歲 以 內, 而 且 Sosowowon 的壽命比較長。兩種魚的幼魚都長 得很快,到成熟之後開始變很慢,那時吃的食 物主要都是為準備繁殖下一代。它們最大可以 長到 30 幾公分,而且母魚都比公魚大,壽命也 較長一些。出現在蘭嶼的 Sosowowon 大概是 25–35 公分長,包括半歲到 1 歲多的魚,上半 年捕到的魚大部分都是在前一年上半年或更早 出生的,但也發現有一小部分是下半年出生的; 而 Papatawon 大概是 25 – 32 公分長,大約是 半年到 10 個月大,大部分是在下半年冬天出生 的。從飛魚腹中性腺的卵粒大小,可以判斷飛 魚是不是準備要產卵。依據兩年的調查,我們 發現到蘭嶼的 Sosowowon 和 Papatawon 都是 準備要產卵的,也就是牠們到蘭嶼的主要目的 可能是為產卵,可能是因為蘭嶼溫度適合,又 有一些水流較緩、食物又豐富的區域,適合牠 們繁殖下一代,至於是那些區域,仍需要進一 步調查。牠們可以多次排卵,性腺中同時有成 熟卵和半成熟卵,成熟卵排出後,半成熟卵很 快長大,再繼續排。估計 Sosowowon 一次可以 排 3 萬多顆卵,而 Papatawon 可以排 5、6 萬 顆卵,比 Sosowowon 多,但壽命較短。 另外,前面說到 Sosowowon 主要在上半年出 生,推測可能大部分魚都在飛魚季末尾出生,漁


A

B

C

場可能就在蘭嶼或更北的海域;而有趣的是,還 有一小群是在下半年出生,產卵場應該就不在 蘭 嶼。 同 樣 地,Papatawon 既 然 是 6 月 前 來 蘭嶼產卵,但牠們又不是在 6 月出生,而是在 10、11 月才出生,因此也可推測牠們一生洄游 路徑上可能還有別的產卵場。雖然還需要更具 體的證據,但可以確定蘭嶼是重要產卵場,保 護這個產卵場對保護飛魚資源將非常重要。 這 些 飛 魚 是 由 南 方 隨 著 黑 潮 游 過 來, 菲 律 賓 巴 丹 島 都 有 發 現 這 兩 種 魚; 牠 們 離 開 蘭 嶼 之 後,Sosowowon 應該是沿著台灣往北洄游到日 本,而 Papatawon 則在蘭嶼以北就沒發現。但 牠們之後往哪裡洄游,至今還沒有科學調查。 另外,每種飛魚有牠習慣的生活水層,過去的 調查認為 Mavaheng so panid、Sosowowon 和 Karararkpen no arayo 比較均勻分布在 2.4 公 尺 以 上, 而 Papatawon、Sanisi 比 較 多 在 1.2 公尺以上,Kalalaw 則比較多在 2.4 公尺以下。 這些飛魚的食物都是一些很小的浮游生物,有 些也會吃些小魚、小螃蟹或水母。因為牠們的 食物會隨著適合的水溫移動,而且黑潮有時比 較靠岸,有時又比較離岸,因此飛魚的分布也 會 隨 著 改 變, 造 成 洄 游 到 蘭 嶼 的 飛 魚 數 量 變 化很大。黑潮水溫和主流位置過去已有一些研 究,若能有飛魚分布和水溫、黑潮水流等之關 係的科學研究,就能降低這種不確定性。 對於這種可愛的飛魚,科學上還有許多故事,但 也還有更多不清楚的。這些可能都與達悟的傳 統智慧有關,還留待更多科學家與族人的合作 來解開。

張水鍇 教授 🄰 Kalalaw 斑鰭飛魚的三對耳石

🄱 Papatawon 紅 斑 鰭 飛 魚 耳 石 上 的 輪 紋, 每 一條紋代表一天 🄲 張水鍇研究室養殖的 Papatawon 紅斑鰭飛 魚幼魚

現為國立中山大學海洋事務所教 授、海巡署海洋環境保護及保育

專業諮詢委員。研究專長:漁業 資源評估與管理、漁業生態、漁 業統計、海洋資源保育。

科普專欄文章| 11


年初發生一起嚴重交通事故,導致機車 騎士傷重不治身亡,為了避免類似交通 事故再次發生,蘭嶼分駐所加強宣導,提醒鄉 民騎機車務必戴安全帽,不要無照駕駛、也不 要駕駛報廢車輛。

蘭 嶼 分 駐 所 所 長 翁 敬 舜 說, 掛 車 牌 的 車 輛 有 強 制 責 任 險 及 第 三 人 責 任 險, 在 發 生 事 故 時 可以理賠對方減輕經濟負擔;配戴安全帽則可 以 保 護 自 身 安 全, 對 於 駕 駛 人 來 說 是 基 本 保 障;今年二月起蘭嶼分駐所等四所派出所執行 路檢,二到三月間違規取締有 60~70 件,其 中 以 未 戴 安 全 帽 比 例 最 高, 紅 頭 村 民 陽 小 姐 說,島上賣帽安全帽的地方較少,像自家只有 兩頂安全帽,考量路檢頻繁現在都開車代步。 椰 油 村 民 蕭 先 生 說, 家 中 有 在 經 營 機 車 租 賃,所以跟孩子要了一頂來使用。但眼看夏天 腳 步 逼 近, 炎 炎 夏 日, 部 落 居 民 紛 紛 反 應 戴 安 全 帽 很 不 習 慣, 又 重 又 熱 的 不 方 便, 路 檢

臨檢 照片由台東縣政府警察局台東分局蘭嶼分駐所提供

12

|島內公共議題| 小島交通

安全帽戴頭上的 環島公路


機車臨檢 照片由台東縣政府警察 局台東分局蘭嶼分駐所提供

頻繁的今天,在不願意被開罰單的情況下,大 家也逐漸習慣了外出騎車戴安全帽。 • 戴安全帽 騎車減速慢行 注意道路安全 漁人部落青年馬昂說,臨檢太頻繁了,現在會 放安全帽在車廂就怕忘記。而家住椰油蕭先生 說早期以腳踏車代步,約民國 70 年部落有人 買 機 車 很 方 便, 在 妻 子 建 議 下 買 了 第 一 台 摩 托車,而活動範圍也只騎到鄰近部落的農田、 農會採買等等,如今實施戴安全帽,對於短程 代步車來講,反覆戴脫安全帽很不方便。 受 到 蘭 嶼 觀 光 發 展 影 響 島 上 汽 機 車 變 多, 除 了 須 遵 守 交 通 規 則 外, 也 會 在 部 落 的 危 險 路 段減速慢行。說到部落危險路段,漁人青年馬 昂說,漁人轉角 11 號民宿到福冠便當店的這 段,坡度大、上坡處又是轉彎,不熟悉路況容 易 擦 撞。 紅 頭 村 居 民 陽 小 姐 也 提 到, 衛 生 所 到阿國修車行的轉彎處,該岔路中間兩邊高、

島內公共議題| 13


因應觀光發展不少鄉民買汽車方便接送

14


低落差大,如果雙方都往鄉公所前進,沒特別 注意的話,一不小心有可能會發生擦撞甚至對 撞。 而椰油村王先生也說,自己家鄰近馬路,前面 是蘭嶼高中到美佳欣餐館的大轉彎,每到旺季 該路段車禍事故頻傳,經常再三叮囑遊客行經 部落一定要小心慢行。 • 無 牌 照 汽、 機 車 輛 上 路 最 高 罰 緩 新 台 幣 10800 元 根 據 交 通 部 統 計, 蘭 嶼 目 前 有 4955 輛 機 車 牌 照 登 記, 汽 車 牌 照 登 記 1059 輛, 看 似 汽 機車數量懸殊,但實際上蘭嶼環島公路,仍有 許多無牌照汽車行駛,多年前蘭嶼就曾執行首 次的安全帽、車輛牌照臨檢;警方強調,強制 執行戴安全帽用意是為了行車人身安全,也提 醒鄉民不要駕駛沒牌照的汽、機車,台東監理 站王智成專員指出,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 例 第 12 條, 未 領 用 牌 照 的 車 輛( 含 機 車 )禁 止行駛,並罰緩新台幣 3600 至 10800 元,並 解釋不論是鄉道還是縣道,一旦在道路行駛就 必須遵守法規。 王專員強調,現今蘭嶼觀光遊玩人潮眾多,如 果 駕 駛 無 牌 照 車 輛 和 遊 客 發 生 交 通 事 故, 釐 清 肇 事 責 任 同 時, 少 了 車 輛 強 制 險 等 基 本 保 障,鬧上法院時可能理虧,提醒鄉民切勿以身 試法,行車上路一定要駕駛有牌照的車輛。 採訪 / 攝影

Si Ranap 鄭芸萱

島內公共議題| 15


A

B

🄰 蘭嶼鄉衛生所下坡銜接環島公路叉路落差大

🄱 機場至漁人部落轉彎處也是部落居民口中的危險路段 🄲 蘭恩門口前的大轉成視線死角須減速慢行

16

C


|鄉民投稿.學生園地| 小島文藝創作

從大海 來的恩典 有一種味道,叫做 wawa 鄉民投稿 蘭眼睛

有時候 , 人的感官並不總是只在當下 , 它們可以穿越時間 , 跨越空間 的 , 再次去感受 , 並重新被定義。

Wawa , 大海 , 無論你怎麼稱呼 , 都無損於她的美麗與浩瀚;關於那 些有她的時光 ,像五爪貝光澤璀璨般地鑲嵌於記憶之海裡…那一天 ,在

海邊 , 從品嚐一口魔鬼海膽開始 , 一股對自然與生命的敬畏之心由衷 升起;當時日暖浪平 , 我們心血來潮地往海裡跳 , 接連發現了兩、三

個魔鬼海膽 , 來回比對確認大小後 , 選定最大的一個 , 閉氣下潛 , 用 鉤子勾起 , 帶回岸上除刺、破殼 , 以海水清洗海膽肉 , 然後 , 盡可能

使用舌頭的每一寸去感受每一口的滋味。

那並不是我第一次吃到魔鬼海膽 , 也是曾經收到友人贈與的一大麻布 袋沉甸甸 , 當時的我不覺美味 , 也沒有感動 , 更多的是對於腥味的嫌

惡;那並不是我第一次捕獲魔鬼海膽 , 也是曾經與部落的姐姐們一同 在月圓的夜海裡 , 撈了一大籃滿滿 , 當時的我初學會自潛 , 靈魂被征 服大海的慾望填滿 , 海獲只是滿足戰績的工具。

但那一個下午 , 在海邊發生的那一次捕獲與品嚐 , 轉化了這一切。我

重新認識了魔鬼海膽的滋味 , 好像在此之前我從未吃過;我開始意識

到捕撈的意義 , 是為了讓人更加珍惜生命、敬畏天地。在那一個下午 之後 , 一種名為 wawa 的味道 , 讓我學會在每一次捕獲與品嚐時 , 用

生命去感謝生命。

鄉民投稿.學生園地| 17


招魚祭 蘭嶼高中 中三乙 Si Matahaw 周筠如

一大早被溫暖的陽光給喚醒, 讓人不得不爬到窗外看看今天美麗的日

出, 金黃色的陽光照在穿著傳統服還戴上了銀盔的老人身上, 好像在閃

爍的樣子,使得每個穿上傳統服的男人們更加的帥氣、耀眼。

趕緊梳妝打扮,和朋友一起前往灘頭,許多長輩、叔叔們,還有國高中、

小學的男生們都已抵達灘頭, 等人差不多到了後, 長老開始宣布部落重

要事務,邊殺豬、燒豬,準備祭品。再來就是吟唱,耆老在唱的時候,氣

氛非常莊嚴盛重, 好像穿越了時光機的隧道到了從前。祭典舉行的意 義, 就是祈求今年漁獲量豐收, 然後在四 ~ 六月就可以開始捕飛魚, 且 不能捕獲其他魚類。

其實這和我想像中的招魚祭有點不同, 想像中:每個男人都會穿著傳統 服, 結果沒有每個人都穿, 而且穿一般服裝的還占比較多;以為我們村

的會像其他村的一樣, 每個女生會盛裝打扮在灘頭上看著, 結果根本沒 有。就像許多的我以為, 都成為了曾經…。許多該遵守的習俗都已被遺

忘, 成了過去式, 真的很難過。希望在進行任何傳統祭典的同時, 也能

找回過去該被保存的文化,且深深的烙印在族人們心中。

那些遵守且維護禁忌的族人們, 我心存感激, 也希望往後招魚祭的禁

忌,遊客也和我們一起遵守,讓文化不要那麼快消失。現在人會覺得禁忌

很阻礙,東不能做、西不能做,可是卻沒想過這些都是祖先們維護傳統秩 序的方法,在怎麼樣我們都還要遵守並堅信著。

18


招魚祭讓文化延續 蘭嶼高中 中三乙 Si Meypana 湄巴納

招魚祭攏聚達悟族人們, 讓他們有心去認識文化, 文化對一個族群非常 重要, 文化是一個社會的核心。我希望透過這個節日, 點醒更多離鄉背

井或是在都市長大的人, 想起自己文化的根來自哪裡, 用招魚祭來讓文 化世代傳承,讓時代不要走入歷史。

招魚祭這一天是達悟族人們最忙碌的一天, 女人一早就要起來準備一家

族的餐點, 男人也要準備好祭典的服飾和物件, 這是神聖的一天, 神奇

而神聖的一天,只要一個流程錯了,便會影響這整年的運勢和漁獲量,所 以必須謹慎執行。

招魚祭其實就是飛魚季前一天, 它是用來象徵飛魚季的開始,2 月到 6

月是飛魚季的時節,過了就不得再捕撈飛魚,但飛魚卻可以吃到十月,吃 到十月的意思就是在十月會有一個飛魚終食祭, 在那之前補的飛魚可以

食用, 在那之後就不得食用必須丟棄或餵豬, 這也是文化的智慧吧 ! 有 這終食祭目的是說, 捕夠吃就好, 貪多也沒用;達悟族人用這種方式延

續文化, 還能間接維護海洋資源, 我不禁想起某些地方的濫捕行為造成

漁業衰退, 然而現今的世人必須向達悟族看齊, 這就是祖先要讓後代子 孫謹記大自然是上天給的禮物,讓生態得以循環。

招魚祭讓我們形成漁團組織, 也形成了一個文化概念。它不單單是一個 傳統, 而是一個無形卻有利, 引領著達悟人們的文化得以生根, 在廣闊

的世界刻下一個穩固的文化基礎。

鄉民投稿.學生園地| 19


|大家一起學 TAO 族語| macinanao tamo do ciriciring no Tao

飛魚季的 招魚祭 mivanwa do rayon 飛魚季的招魚祭 misirisiring so ciriciring no TAO 族語對話 語推員 Si Manpang

A B A B A B A B A

20

mivanwa siciaraw ya. 今天是招魚祭。 ikong vazay do mivanwa? 招魚季祭要做什麼事呢? mohsok sira moakay do taw. 人們要到海邊灘頭。 manawag so among? 招喚魚( 飛魚 )嗎?

noon. 是的。 apia mohsok mavakes do taw? 女人可以下去海邊嗎 ? bekan! 不可以! ta ikongo? 為什麼呢? ta makaniaw. 因為很忌諱( 禁忌 )。


vazay no mavakes do rayoy o iwawalam no TA O d o r a y o n ya am, teyaro o vazavazay aka no kaniao do panlagan do rayoy ya. aro ya makdeng a vazay am, maday a moakay a ya mapivazay sya, tana mapisinsinmo so zazazawan a, mataw do kalaodan do wawa a, manaing a maneyray s aka no mansansaad so libangbang, ori teykazikna no moakay do rayon ya.o makman sang a vazavazay am aro rana ya ni padket do vako a ya macita rana siciakoa ya do tizibi. o ya malavat pa jia apereh am, vazay no mavakes do rayon ya, mapisinsinmo sira so ileylamnay do papataw ya, ta ikaglaw o kadoan vaay aka no anak a moakay aka no kaketeh a moakay akano zipozipos a moakay,kaglaw da sira mangay mataw do kalaodan a momoakay. makapia maneneyngi o mavakes, a no mateyka rana ri am minganangana rana, mangmay rana mavakes so nimay, asa ka lalig am kanen no moakay, toytoyonen da no nimataw a ni mapo do karayoan ri, o asa ka lalig am kanen da rana do makokoyab ri, ori Ka zikna no mavakes ya a. ikadoa na dang am,no mamareng o tao ya do pamarengan so kanen am, manma o mavakes a mangap do kareyan so kanen, ikadoa na araw am,mangay rana do kasngenan mangap so maparenga so kanen, ikatlo na araw am, ori rana ipamareng so kanen. no mangap so kanen am, rarako a kanen a to paterek ka, ta asa am kanen da, asa am otwan da do wawa.

女人在飛魚季的工作 關於飛魚季文,有很多節日細節和儀 式禁忌要注意,很多重要的工作是男 性在做,無論是準備曬魚架、出海捕 魚、處理飛魚、曬飛魚等等,所以男 人在飛魚季節是最辛苦的,不過已經 很多相關記錄可以在文章報導以及影 像記錄看的到。 在這裡簡要談的是,女性在飛魚季期 間會做的工作,女人們在飛魚季期間 papataw 很重要工作是要準備很多( 食 材 )照顧家的事,以慰勞男人們出海 捕的辛勞,疼惜丈夫、兒子和親戚男 子們,在外海捕魚的辛勞。 女人要開始很認真抓陸蟹( 凶狠圓軸 蟹 ), 然 後 在 慰 勞 節 女 人 要 搗 芋 頭 糕,進行一個祈福感恩儀式,以慰勞 男人出海捕大魚回來,有一大盤( 芋 頭糕 )是給男人吃的,另一盤是下午 吃的,所以女人也非常辛苦。 另 外, 達 悟 族 在 舉 行 宴 慶 祭 儀 的 時 候,女人首先會到比較遠的田地採挖 主食,第二天再到比較近的田地挖主 食, 第 三 天 就 是 舉 行 慶 典 祭 儀 的 日 子。所採挖祭儀用的主食,比較大的 食材要另外分別,一份是男人在祭典 吃的,另一份是男人出海捕魚要帶的 便餐。

大家一起學 TAO 族語| 21


|小島鄉訊|

3

二 四月 ~ 島內鄉訊

島內大小記事

▼蘭恩舉辦「達悟歌謠吟唱班暨秋 日手作坊」成果發表會,學員分

享心得。

▼ 東 清「 雅 布 書 卡 嫩 居 家 護 理

所」,錄製新冠肺炎雅美( 達悟 ) 語防疫宣導短片,提供家中長輩 認識新冠肺炎。

▼「達悟語有聲聖經」今年初開始

在網路上架,讓族人以便利易懂 的方式聆聽上帝的話。

▼ 🄲 世界展望會蘭嶼中心與蘭嶼 十二籃,共同舉辦乾洗手 DIY 課

2

程,因應離島防疫物資不足,提 倡動手作。

月記事

▼原定 4/25 舉行的鄉運,受疫情

影響將延期至 9 月辦理, 日期 由蘭嶼鄉公所另定擇期公告。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蘭嶼鄉公所

3/26 召集在地機關學校等衛政

▼各部落舉辦招魚祭,吸引許多春 節返鄉青年參與。

▼ 🄰 東清 Syaman kimong 謝福生 先 生 舉 行,peykavangan( 雙 人 拼板舟 )下水禮。

▼ 🄱 海 巡 署 設 立「 通 訊 諮 詢 平

台」, 兩艘巡防艇進駐蘭嶼, 加 強飛魚季海域巡護。

22

4

月記事

單位,進行疫情情境推演,了解 各單位分工及橫向聯繫管道。 ▼ 漁 人 部 落 於 3/29 舉 辦

meynganangana,慰勞辛苦捕撈 飛魚的家中男性。

月記事

▼蘭嶼鄉公所公告,即日起進出公 所洽公, 須配合防疫工作戴口

罩、量體溫。

▼ 🄴 紅 頭 社 區 發 展 協 會 4/6 公 告,從旅人餐廳旁的河流到青青 草原老人岩一帶,禁止從事任何 浮潛、自潛、深潛等活動,避免 漁船及水下活動造成衝撞。

▼ 🄵 蘭嶼鄉原家中心 4/11, 舉 辦島嶼社福單位小市集,讓鄉民 更認識島上社福單位。

▼ 蘭 嶼 鄉 公 所 舉 辦「109 年 度

鬼頭刀魚拖釣技賽」最高獎金 4000 元,詳情洽蘭嶼鄉公所民 政課及各村村長、理事長。

▼台東縣關懷生命協會 4/17-18

兩天,將在紅頭協會舉辦免費犬 貓節育活動,一律採報名制,不 受理現場報名。

▼ 台 東 縣 動 物 防 疫 所,4/23 至 4/25 日派員來蘭嶼,辦理犬貓

狂犬疫苗巡迴預防免付費,詳細 時間洽各村辦公處。

▼ 野 銀 社 區 發 展 協 會 4/18 舉 辦

▼ 🄳 本月底進入傳統歲時祭儀

「海洋之子釣魚比賽」, 分為釣 魚個人組、親子組, 以及抓 sisi

慰勞家中辛苦捕撈飛魚的男性。

資料來源:蘭恩傳媒

papatow 釣鬼頭刀月份,而各部 落 也 陸 續 舉 行 meynganangana

組。


A

B

🄰 東清 Syaman kimong 謝福生先生舉辦雙人拼板舟下水禮

C

D

🄲 因應新冠肺炎,蘭嶼十二籃辦理乾洗手活動

E

F

🄱 海巡署護漁專案提升,2 艘巡防艇進駐蘭嶼

🄳 3 月底島上進入 papatow 釣鬼頭刀月份接連進入 meynganangana 慰勞節

🄴 紅頭部落 4 月 6 日到 4 月 25 日,附近海域禁止浮潛、自潛、深潛活動

🄵 原家中心社福小市集,吸引許多長輩參與

達悟有聲聖經下載 小島鄉訊| 23


活動更動 ! 上 島 響 影 情 疫 受 ■ ■ ■

因應疫情,蘭嶼鄉公所、蘭嶼機場實施防疫管制,進出將測量體溫、酒精消毒。

疫情影響,原定 4/25 鄉運日期,將延至 9 月辦理,日期另訂後將公告。 台東監理站原定 3/26、3/27 下鄉巡迴服務延期辦理。 ( 詳情請洽監理站 賴小姐 089-311539 分機 101 )

24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花蓮分署,原定 3/26「行政執行離島便民服務站」活動取消。


線上捐款平台

可線上選擇多元的捐款方式。 掃描右方 QR code 亦或上網 搜尋 _ 蘭恩基金會捐款平台 捐款方式:

7-11 ibon 序號 / 信用卡 / 超商條碼單 /

Web-ATM( 需讀卡機且僅限用 IE 瀏覽器 ) ● 銀行或 ATM 轉帳

國泰世華銀行 臺東分行

戶名|財團法人基督教蘭恩文教基金會 代號| 013

帳號| 102-03-500612-2

轉帳後請來信至| Lanan732073@gmail.com

( 告 知 捐 款 人 姓 名、 金 額、 帳 號 後 五 碼 及 捐 助 至 蘭 恩 傳 媒,以便確認收款。 ) ● 劃線支票、匯票

抬頭|財團法人基督教蘭恩文教基金會

( 請加註「 禁止背書轉讓 」,寄至本位 _95241 台東縣蘭嶼 鄉紅頭村漁人 147 號 ) ● 郵政劃撥

戶名|財團法人基督教蘭恩文教基金會 帳號| 06567104

為表達感謝與回饋,凡捐款金額達 500 元以上,即可索取 一本雙月刊,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關於|蘭恩文教基金會 1979 年 蘭 恩 文 教 基 金 會 成 立, 是 蘭 嶼 第 一 個 本 土 基 金

蘭恩事業單位:

廣播電台、《 蘭嶼雙週刊 》 ( 現改蘭嶼雙月刊 ),也是首個

財團法人蘭恩文教基金會

蘭嶼雙月刊 & 蘭恩傳媒

臺東縣私立蘭恩幼兒園

長照 C 站服務據點

會,期後創辦全國第一個政府立案的原住民幼兒園、蘭嶼 供原民長者居家服務送餐的機構。體察蘭嶼社會現況與需

要,蘭恩期待教育工作能與文化傳承更緊密結合,傳播服 務能更多元豐富、更貼切族人需求。

財團法人蘭嶼廣播電台 蘭嶼廣播電台

蘭恩幼兒園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