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Writings | Magazine Review

Page 1

生 活 空 間

NO MA G A Z I N E , NO LI F E

撰文:巧詩

攝影:徐子豪

部分圖片由 Underscore Magazine 提供

每期先以獨立音樂人的訪問開章,第二期有來

藝術專欄 Focus,利用純粹的圖片視覺來展示

Conversation 欄 目 則 請 來 不 同 藝 術 家、 時 裝

自 冰 島 音 樂 人 Ólafur Arnalds 的 訪 問 和 音 樂

裝置,營造出儼如短片般的效果。

界的創意人分享作品背後的故事。沒有深奧的

試聽。

專用名詞,簡簡單單地把讀者帶進藝術家的世 界中。

來 自 新 加 坡 設 計 團 隊 H J G H E R 的 自 資 獨 立 刊 物 《 U n d e r s c o r e 》, 為 不 定 期 雜 誌 , 以 獨 立 創 作 的 態 度 創 刊 , 將 生 活 和 設 計 並 行 , 貫 徹 始 終 地 利 用 個 人 化 的 題  材,由一個城市、一首歌曲、一組藝術作品,甚至是與創作人的對話,一層一層 地 伸 延 至 與 不 同 城 市 的 對 話。 這 本 近 乎 獨 立 唱 片 的 刊 物, 富 藝 術 性 的 視 覺 排 版、 深 度 J o u r n a l 形 式 的 文 章 ,如 一 道 清 泉 ,道 出 人 們 心 中 那 些 無 以 名 狀 的 觸 覺 之 外 , 也在說明當下的出版世界可以不需要採用地域性劃分,只需要找到彼此有共通性 想法和喜好的同道人,足矣。

UNDERSCORE

獨立與閱讀同行

,是 來 " __ ", 下 劃 線(Underscore)

當中有三條人生真理:沒有最完美,沒有

為首要考量。 」甚至是帶有廣告成份的版

自打字機上的標點符號,含有不同的用法

永恆,更沒有結局。我們明白生命有限,

面,如介紹一家新加坡的家具店 Space、

和意思。可以代表留白,也可以代表自由

因此更需要去選擇如何生活,如何選擇前

Absolute Volka 或自家開發的單車 Cloud、

題,"fill in the blanks",任由讀者發揮各種

路,用心出發去生活,因為我們認為生命

Rain、Mist 和 Dew 等,亦堅持從雜誌的價

各樣的想像和感受 。

中無為比有為更重要。 」延伸出來的內容多

值觀出發,以知性的角度切入介紹消費品,

元化且具深度。

談品牌歷史、製作過程和創作思維。主編

《Underscore》 第 一 期 創 刊 號, 先 從 空 白(Emptiness) 的 概 念 說 起, 「萬物 皆從一個想法、概念開始,我們特意把第

「我們打從一開 Justin Long 向我們展示:

平平實實  只做自己

始就拒絕商業化,我們的文字和照片,不

一期的封面留白,就是想把自己延伸出外

每期《Underscore》都不厭其煩地先

在的世界,以概念、視覺、聲音、文字來

把主題說得清楚明白,從內容選材、文字

信從心出發說故事,在世界某個角落中,

表達我們最忠誠、內在、獨特、自我的一

到美術設計都堅持要與主題同行。翻開雜

自會有喜好、看法相近的人聆聽或回應,

面。 」在首頁編者的話如是說,靈感來自

誌,可發現恰如其份的圖文比例,約 A4

以欄目 Neighbourhood 為例子,由在赫爾

日 本 設 計 師 原 研 哉 的 話 "Emptiness is a

左右的尺寸,跟輕軟具質感的紙材和優美

辛基踏單車,到洛桑的公園生活或愛爾蘭

vessel waiting to be filled."。隨刊更配備鉛

的視覺配合得宜。不要喧囂華麗的包裝,

的近郊風光,從表面看來就像一般雜誌中

筆一枝,邀請讀者一同把想法寫進雜誌內

平平實實的只做自己, 「我們相信設計與內

的旅遊版面,然而,進深一個層次地看,

頁六版的留白空間,開宗明義地說明這是

容必須要互相合作,才能發揮作用,從設

這些其實是來自作者對他們居住環境的熱

一本 "Journal",而不是坊間普通的一本雜

計、視覺風格、紙張到音樂,都是以內容

愛,純粹、直接且不造作。 」

是為了要銷售什麼東西而做的,我們只相

誌。 第二期則以 "Constant" 為主題,談的 是我們應該如何選擇生活。從音樂、藝術、 時裝設計、不同城市的社區、甚至切爾諾 貝爾核電廠附近人們的生活。封面採用的 就是一隻繪自切爾諾貝爾核電廠附近島嶼

Governor's Stable 的花背甲蟲。蟲子的外 殼和翅膀因為被核輻射影響,變成畸型, 在 科 學 藝 術 家 Cornelia Hess-Honegger

有別於商業雜誌充斥廣告的版面,《Underscore》每個章節的開版都用上一幅意境深遠的相片,擴闊讀者的眼光,讓人打開胸懷。

20

(左)《Underscore》的第一期,主 題 是 "Emptiness"。 簡 潔 的 設 計, 加上輕巧的書度,方便閱讀。 (右)《Underscore》的第二期,主 題則是 "Constant",封面用上科學 藝 術 家 Cornelia Hess-Honegger

的筆下,呈現了一幅美麗卻哀愁的意象。

筆 下 的 輻 射 甲 蟲, 探 討 人 們 應 該 如

「wabi sai(侘寂)是一種理解生活的態度,

何生活的命題。

21


生 活 空 間

NO MA G A Z I N E , NO LI F E 第一期已售罄,主編 Justin Long 選來這篇給我們分享,是與樂隊 Sigur Rós 主唱 Jónsi 和伴侶 Alex 的訪問,當中談及彼此的藝術、 音樂、食譜。(圖片由 Underscore Magazine 提供)

以音樂領航 翻雜誌,是一件可以很私密的事情。在 家裏、咖啡館、候機室的角落裏,只要一本 具可讀性高的文章、圖像賞心悅目的刊物在

業雜誌走下坡,在設計業界多年的 Justin

階段的作品亦不少,然而這裏也有最好的

認為自資出版就是為了要創造新鮮、有趣,

機會去發展,因為對於我們來說,重要的

而且結構緊扣的新模式。

還是內容和質素,是不是來自新加坡並不

HJGHER 於 2006 年由 Justin Long 和

是重要,反而如何去反思作為人類應該如

手,就可以悠悠閒閒地享受一個專屬於自己

美 術 總 監 Jerry Goh 成 立, 《Underscore》

和這本刊物的時刻。 《Underscore》就是一

是工作室在商業設計項目以外的自家創作,

本這樣子的刊物,閱讀的時候,不,應該

一 手 包 辦 出 版、 內 容、 設 計、 撰 文 到 銷

三期將於九月面世,屆時也許可看到團隊

說是進入《Underscore》的世界,還有可

售。靈感源自二人鍾愛的不同出版物和雜

對 "Underscore" 的第三種演繹。

以享受與文章風格相近的音樂,聲文並馳

誌,如 Elein Fleiss 的《Purple Journal》輕

地享受閱讀。

巧的書度,簡樸的設計和新聞性的文章;

讀者可先在雜誌的網站下載歌曲,然

何去生活, 如何守護價值觀才是最關鍵的。 」 每 年 出 版 一 期 的《Underscore》 ,第

《Fantastic Man》風趣的文字、耐看的設計

後依據每篇專題文章左下角標示的歌名

版面、賞心悅目的時裝大片; 《Apartamento》

和樂者或樂團的名字,與文字一起閱讀。

西班牙式的熱誠、真切的創意;還有 Acne

例 如 與 冰 島 音 樂 人 Ólafur Arnalds、 樂 隊

Paper 具深度的文章和優越的視覺。因此在

65daysofstatic 的訪問,會配上他們歌曲

《Underscore》之中,不難發現到這些雜誌

另一個有意思之處

作品。Cornelia Hess-Honegger 的插畫則

的影響,特別是在內容與設計方向。

是文章配樂,因此

是 Dustin O'Halloran 的 Opus 13 鋼琴獨奏。

「我們在 2007 年開始手籌備,透過

歌曲選擇從搖滾、電子、清新、鋼琴曲都

網路邀請不同的創意人合作, 《Underscore》

有,大部分以獨立廠牌音樂為主,不分國

就是一個平台,讓我們去結識、集合不同

界、語言或類型。 「Underscore 的另一個

志趣相投的朋友。直至 2009 年 Stephanie

意思是背景配樂,對於我們來說音樂和閱

Peh 加入編輯團隊,我們才於九月的新加

讀是不可分割的,選音樂,就如同選擇紙

坡設計節中首次推出第一期。 」出版至今,

張、書度尺寸、藝術風格般重要,可以為

雜誌曾參加東京設計周活動外,在 D&AD

文章定下重要的韻律和調子。 」

和 ADC 設計比賽中也分別得到雜誌設計

《Underscore》 的

每篇文章開頁的左 下角,都可找到相 配的音樂曲子,每 期 共 有 12 首, 可 於網站下載聆聽。

獎項,是新加坡的新冒起的設計單位之一。

新加坡的獨立出版 獨立出版,跟獨立音樂、時裝、設計

第 二 期 的 時 裝 部 分, 除 了 有 獨 立 設 計 師 Lee Cotter 的 訪 問 之 外, 拍攝時裝造型照也從衣服的肌理 入手,配上 The Antlers 的音樂,

談起新加坡設計面貌,Justin 說: 「新加坡 市面上的雜誌大部分是商業較多。 《WERK》

工作室一樣,都是因為厭倦主流運作,想

和 Work 的《Guerillazine》 則 算 是 最 出 名

要突破,渴求新東西的出現。眼下的出版

和成功的兩家,然而在獨立創意工業或出

Underscore Magazine

業正在面臨改革階段,獨立媒體崛起,商

版來說,還屬於起初階段,抄襲、實驗性

網址:www.underscoremagazine.com

Yang Tang 操刀的攝影,構成富 藝術感的作品。

2010 年《Underscore》參加 Tokyo DesignTide 的活動照片。(圖片由 Underscore Magazine 提供)

《Underscore 》的藝術總監 Jerry Goh(左)和主編 Justin Long(右) (圖片由 Underscore Magazine 提供)

《Underscore》 的 Advertorial 也 做 得 出 色, 以 專 題 手 法 包 裝, 介紹來自新加坡的生活家具店 Space 和自家開發的單車系列。

22

23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