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Wildlife E-mag vol07

Page 1

香港自然生態論壇 出版 www.HKWildlife.net

07

FEB 2012

識你老鼠? 毛蘭在香港 我的野蠻鄰居 獨賞螢不如眾賞螢 香港常見蛇類初探2 香港的原生淡水鯰魚 南天銀河鐵道之夜(下) 遊走英國約克郡

劃 者 計 份 海 持 填 正 真

港 香

生 海洋

喊 呼 的 物



目錄 編輯小語

ii

HKWildlife 編輯組

封面專題

1

填海計劃 真正持份者 香港海洋生物的呼喊

黃志俊

2012年2月‧第七期 封面:

蟲蟲覓覓

賴氏犁齒鳚(Entomacrodus stellifer lighti ) 利用已死的藤

8 14

壼作棲身之所。 (Photo:黃志俊)

獨賞螢不如眾賞螢

饒戈

華艷色蟌交尾圖片實錄

清心

木林森處

18 22

P.1

毛蘭在香港

mathew

講講沼澤的故事

狸早

在水中央

36 40

香港的原生淡水鯰魚

Tony Nip and H.T. CHENG

薄荷-海洋保育之旅

Ray So

冷暖爬蟲間

46

香港常見蛇類初探2

abnormal

我們都是哺乳類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乃非賣品。每期雜誌可 在 www.hkwildlife.net/Blog/ 免費下載。香 港自然生態雜誌版權屬香港自然生態論壇

49

識你老鼠?

blackdogto

擔天望地

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印。如有違反, 香港自然生態論壇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56

各位讀者如對本刊有任何意見,

異地風情

歡迎電郵至 editor@hkwildlife.net

62 72

出版:香港自然生態論壇 www.hkwildlife.net

ISSN 2075-6259

南天銀河鐵道之夜(下)

kingarthur

遊走英國約克郡

雀仔To

我的野蠻鄰居

狸早


編輯小語

經常聽到有人說「經濟發展與保育要取

請問屠夫先生,這是甚麼道理的平衡?

得平衡」,這冠冕堂皇的說話讓人聽得

你就只有那麼的一隻牛,這樣下去終有

舒服,似乎理所當然,但實質又是否就

一天牠會死在你的手裡,到時你又可以

是如此?

靠甚麼生活?可惜屠夫先生看到的就只

自人類出現以來,大自然就不斷被蠶食 著,地球不斷被侵害,但未能發出半句

有眼前的鈔票,將來如何就留待將來去 解決好了。

抗議,而貪婪的人類不斷巧取豪奪,卻

平衡是雙方面的,經濟固然要發展,大

仍然抱怨保育會令經濟發展蒙受損害。

自然也需要生存空間,這樣才是真正的

情況就如一隻不懂哼半句的牛,活生生 地被綁在柱子上,一個屠夫在旁邊把牠 的肉一片一片割下來叫賣,牛身上的肉 越來越少, 而屠夫的刀卻完全沒有停,口 裡還一邊說:「為了我的生活,大家要

平衡,否則就只是一堆美麗的謊話,情 況就如今天的香港,到處都看到聽見各 種發展政策和計劃,不斷破壞僅餘的自 然生態,屠夫們卻仍然大聲疾呼聲稱這 就叫做平衡。

取得平衡,將就一下讓我繼續割吧!」

錦田消失中的水牛群

編輯組成員 專業顧問/撰稿人/客席編輯:sttsim, SimFish, littlelittle, 清心, Greendevil, Gary Chow, cchristina, Decapoda 鳥類版

ii

編輯:Bonnie

昆蟲版

主編:貓魔鈴

編輯:colin, chickenold

植物版

主編:mathew

編輯:getmore88, Sundew

水生版

主編:SimFish

編輯:jasonpoon, dolphin-lover

綜合版

主編:Blackdogto

編輯:BWA, Greendevil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校對: Sundew, dolphin-lover, mathew, getmore88, BWA 排版: 貓魔鈴 宣傳片製作:神經肚, 特別懶散


封面專題

劃 者 計 份 海 持 填 真 正

海 港 香

物 生 洋

喊 呼 的 撰

攝 文、

影:

黃志

望透過以下的文 章,令政府和公 眾對香港海洋多

一點了解,再討論是否應 該再在維港以外填海還是 如現時的計劃,從25個中 揀10個來毀滅!

 海 葵 與 小 丑 魚 的 關 係 正 好 反 映 人 與 海 洋 的 關係,是不可分離的。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1


封面專題

二、三十年前的香港海洋,成群 大魚與清澈海水的景象會否復見 呢?(此相攝於詩巴丹)

現時的海洋生態

一群斑馬蝶和眾多的紫海膽

漸見曙光的海洋生態

在西貢海域不難看見。

香港的海水質素自九十年代加強水污染管制,同時工廠北移, 農業式微,海水的質素越見改善,特別是香港東部、南部和西 部等主要的水域,較差的只有后海灣水質管制區,主因受到源 1

自本港和深圳河一些未有接駁公共水渠的污染物影響 。另外, 近十年來基本上大型的填海工程都已陸續完成如迪士尼、科學 園、數碼港等,填海、挖泥等帶來的污染問題亦 幾乎消失,所以現在的海洋生物有著前所未有的 良好環境,讓牠們休養生息。今年年底,香港的 海域更會全面禁止破壞力大的拖網捕魚,代表著 香港的海床能保持不被干擾,為眾多的海洋生物 提供安穩的環境,讓我們的漁業有再次興起的機 會,昔日的豐富海洋生態能重現香江。 當環保署、渠務署等政府部門大灑金錢為香港的

 藍圈八爪魚

海水質素和海洋生態盡力的同時,為何土木工程 拓展署會倒行逆施,計劃進行以填海、建造人工島的方案,來 增加土地?這些方案都會直接奪去海洋生物的棲息地,挖泥、 運 沙 、 填 海 等 的 工 程 將 為 香 港 的 海 水 質 素 帶 來 嚴 重 的 負面 影 響,白白地浪費了現在我們所負出的努力。

1. 環 境 保 護 署 2 0 1 0 , 香 港 海 水 水 質 報 告 。 2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四月的香港半開揚水域,有不同種類的 海藻生長,這是在白腊一帶海域。


逐一擊破 ﹣可考慮的填海地點 ⎗侫ㄖ䘬⠓㴟⛘溆 Possible Reclamation Sites

C8 ⣏❼ⶍ㤕恐 Tai Po Industrial Estate

D4 凡䀋 Shuen Wan

C9 ⣏❼㺀 Tai Po Kau C10 楔㕁㯜 Ma Liu Shui

D1 漵溻䀀 Lung Kwu Tan

C1 Ⱇ攨40⋨ Ⱇ攨 ⋨ Tuen Mun Area 40

C2 Ⱇ攨27⋨ Ⱇ攨 ⋨ Tuen Mun Area 27

D5 䁷㹒㱁 Wu Kai Sha

C3 曺漵柕 Tsing Lung Tau

⠓㴟朊䧵 Reclamation Area

D2 ⣏㪾㴴 Tai Lam Chung

⮷ ŔŮŢŭŭġĩIJıĮ ŔŮŢŭŭġĩIJıĮijĺġũŢġġ℔枫 ijĺġũŢġġ ℔枫Ī ℔枫Ī ᷕ ŎŦťŪŶŮġĩĴıĮ ŎŦťŪŶŮġĩĴıĮĺĺ ũŢġġ℔枫 ũŢġġ ℔枫Ī ℔枫Ī

C5 㫋㽛 Sunny Bay C4 ⮷垼䀋 Siu Ho Wan

C6 曺堋大⋿ Southwest Tsing Yi

D3 戨䣎䀋⊿ Silver Mine Bay North C7 戨䣎䀋⋿ Silver Mine Bay South

A1 ╄曰㳚大 Hei Ling Chau West

B1 ✒㳚 – ╄曰㳚 Peng Chau – Hei Ling Chau

D6 ⮯幵㽛131⋨ ⋨ ⮯幵㽛 Tseung Kwan O Area 131

C11 㱁䀋 Sandy Bay

⣏ ōŢųŨŦġĩĿ IJıı ũŢġġ℔枫 ũŢġġ ℔枫Ī ℔枫Ī

C13 ⮯幵㽛㜙 Tseung Kwan O East

䓚栆ȸ 䓚栆ȸṢⶍⲞ㕡㟰 Category A (Artificial island) ḁ栆ȸ ḁ栆ȸ忋Ⲟ㕡㟰 Category B (Reclamation to connect islands)

A3 ⋿ᷓ⊿ Lamma North

D7 䞛㽛䞛䣎⟜ Shek O Quarry C12 ⋿ᷓ䞛䣎⟜ Lamma Quarry

A2 攟㳚⋿ South Cheung Chau

B2 坢㳚 Beaufort Island

᷁栆ȸ ᷁栆ȸ㕤Ṣⶍㆾ㚦⍿㓡≽ 㴟Ⱡ䵓⠓㴟 Category C (Reclamation upon artificial or disturbed shoreline) ᶩ栆ȸ ᶩ栆ȸ㕤⣑䃞Ữ朆⍿ᾅ嬟 㴟Ⱡ䵓⠓㴟 Category D (Reclamation upon natural but not protected shoreline)

取自土木工程拓展署的諮詢文件

真的是可考慮填海地點嗎? 大家可曾想過,政府推出的25個可考慮的填海地點, 是如何揀選出來的嗎?我相信是由一班工程師們,坐在 辦公室裡,透過參閱報告,網上搜尋,再圍著一幅香港 的大地圖,指指點點地討論出這25個地點來,至於創 新的人工島、連島方案,當然是由他們的團隊創出來的 先河,希望給香港市民嶄新的看法,不想與五十年前移 山填海的模式有任何的連繫。我是讀環境科學的,在過 去的日子裡,我與香港的海洋有著不解的緣份,有坐著 船上尋覓海豚的影蹤的年月,有潛入海裡監察珊瑚的情 況,更有為香港海岸的生物爭取生存的空間,所以,我 想以這個角度來審視這25個填海地點的可行性。若果在 這次的諮詢過程中,我不為香港的海洋生物發聲,我實 在是過不了自己,對不起曾與我一起並肩保護海洋的戰 友,亦有負所有熱愛、欣賞香港海洋生態的朋友們。

 未 來 若 再 次 填 海 , 像 這 樣 的 天 然 海 岸 還 會 剩下多少呢?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3


封面專題

香港東北吐露港 建議中的漁業保護區 有五個建議填海地點是位處吐露港﹣船灣、 大埔工業邨、大埔滘、馬料水和烏溪沙,根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海洋保育的建議,吐露港 連同赤門海峽應列作漁業保護區,即禁止一 切的捕魚活動,讓海洋生物在這屏蔽而穩定 的環境中,作繁殖及育幼的場所,額外的填 海活動,定必會破壞近岸的海岸生態,令魚 類及其他海岸生物消失。

 取自世界自然基金會網頁

船灣、烏溪沙生態不容忽視 雖然我沒有花上時間在船灣和烏溪沙的天然海岸 2

尋找生物,但在船灣附近的龍尾灘 竟然也能發 現超過二百種的海岸生物,故此,我不能低估這 些在同一個內海,相類近的天然海岸的生態價 值。龍尾已被不合理地將會發展成人工沙灘(其 實也是填海的一種),希望船灣和烏溪沙不會步 其後塵。

黑珊瑚在吐露港一帶頗常見,但要 長至這 般 大 也 要 很 多 年 的 時 間 。

2 .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論 壇 2 0 0 8 小泥灘.大發現﹣龍尾潮間生物圖鑑 w w w. h k w i l d l i fe. n e t / l u n gmei 4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在2001年間,大型的單獨鹿角珊瑚

南面水域

在蒲苔島受到挖泥的影響。

將軍澳

大 潭 灣內海

螺洲與蒲台的海峽

雖然這裡大部份的海岸已受不同程

石澳石礦場現已停用,位處的大潭

這裡是香港最深水域的海峽,達69

度的干擾,將軍澳很大的土地也是

灣是港島少數的屏蔽海灣,最北端

米深,是昔日爆炸品的傾倒區。由

填海所得,但這不代表這裡的海洋

更有紅樹林生長,由於大潭灣有石

於這裡海流很急,故有一種香港少

生態早已不存在,其實因為這裡的

澳和赤柱半島包圍,所以灣內風浪

見,世界罕有的「桌形珊瑚」生

水質不算太差,加上位處維港的東

不大,適合石珊瑚的生長,同時,

長,在那裡有些超過二米直徑,即

面,海水流動較大,只要海床有合

亦為魚類提供眾多的棲息地,下圖

年歲已過百。這種單獨鹿角珊瑚對

適的基本質素,網柳珊瑚仍能生長

是攝於石澳石礦場附近的水域,顯

抗沉積物的能力較低,故填海挖泥

得健康與頗具規模,下圖是攝於將

示 一 尾 成年的紅鬚魚。

工程定必為其帶來威脅。

軍澳天 然 岩 岸 的 海 床 。

網柳珊瑚科能適應在水流強和濁

根據香港珊瑚魚一書,紅鬚魚是

水環境,這一小群是在2005年將

罕見品種,這張相片是攝於2003

軍澳 水 域 拍 得 的 。

年 在 石澳石礦場一帶的水域。

桌狀珊瑚﹣單獨鹿角珊瑚在世界 其他地方罕見。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5


封面專題

南丫島、長洲和坪洲

白腰燕鷗較常在過境季節出沒於 南丫島海峽。

南丫島一帶水域 春秋遷徒季節,這一帶的海域成為不少過境鳥或候鳥覓食及休 息的地點。填海或建人工島會減少牠們慣常的覓食地,同時會 令魚獲減少,直接影響牠們的生存。

坪洲﹣喜靈洲連島 在坪洲與喜靈洲一帶的淺海區域,曾發現一種香港罕見的柳海 筆,那些地區由於海水較混濁,水流較急,而且經常有船隻停 泊或經過,故甚少潛水員在那裡拍攝或記錄,我不希望在未認 識這裡的海洋生態前,牠們已被填埋在人工島下。

長洲南 香港南面水域,是一種常年居住在香港,但較少人認識的江豚 出沒地點,由於牠們習性怕羞,也沒有像中華白海豚的吸引外 貌,故沒有太多人在意牠的存在。你希望牠們的生境地進一步 消失嗎?你希望日後有機會看見牠時,像下圖一樣是擱淺、死 亡在沙灘上嗎?請留下海洋給牠們,海洋本屬牠們的,而非用 作發展的地點。

柳海筆在交椅洲水域發現, 即於坪洲和喜靈洲之間。 6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 擱淺在沙灘上的江豚,你還想看到更多的嗎?


趕盡殺絕﹣中華白海豚 可 以 留 給 牠 一 個 戲 水 的 地 方 嗎? 中華白海豚在香港出沒的水域雖然集中在西面海域(即珠江河口 東面),但牠們的游動能力強,同時可能基於覓食的原因,可能 出沒的地點,由青龍頭一直沿青山公路到龍鼓灘,至於大嶼山以 北,則有機會由欣澳至小蠔灣,故現時的填海地點都直接破壞牠 們的覓食和棲息地。更重要的是,港珠澳大橋、機場第三條跑道 都事在必行,這些累計的影響,真的有可能趕絕中華白海豚。你 想你的子孫只能在照片看見牠們嗎?

請大家廣傳香港海洋生物的呼喊,並且 向土木工程拓展署強烈反對任何的填海 工程,還海洋生物一個家。 e m a i l : l a n d s u p p ly @ c e d d .g o v.h k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7


蟲蟲覓覓

橙螢和窗螢在冬季大埔滘夜空劃出螢光軌跡

8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撰文、攝影:饒戈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牛郎織女星。」 唐朝詩人杜牧的《秋夕詩》,寫於一千二百年前。

獨賞螢 不如眾賞

9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蟲蟲覓覓 昆蟲作為地球上品種最繁多、形態最多 樣性的動物,自古已是人類觀賞、從中 找尋藝術創作靈感和娛樂的對象,拿著 相機拍攝昆蟲之美就是現代流行的一 種表達方式。螢火蟲乃黑夜中最常見、 最矚目的發光生物,自然格外吸引。香 港近年開始有人喜歡夜闖山林、尋覓黑 夜中的點點螢光,或是沉醉於那神秘浪 漫意境,或是用相機和其他方法為它們 做記錄。有同樣慾望的人很多,但大多 數都沒有足夠的野外探索經驗和技巧, 於是就衍生商業性螢火蟲導賞服務 。 幾年間,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忽然變成最 受歡迎的大眾賞螢地方,每逢星期五、

大埔滘自然護理區近年成為最熱門的賞螢地點

六、日、公眾假期的晚上,總是人頭湧 湧、熱鬧非常;以停泊在松仔園的旅遊巴士數目

1. 走同一條路徑,由松仔園入口沿石屎路上行,到達

估計,同一時間進入大埔滘自然護理區賞螢的人

管理站選左邊路徑(紅路和藍路),經過公廁,再前

數有時多達二、三百人,習慣單獨或小眾式享受

行約 70 米到達溪邊,然後原路折返。

晚間自然探索的人,碰上這種場面,當然感覺煩 擾。近來開始有聲音指責這些賞螢團對螢火蟲生 態造成嚴重干擾,令區內螢火蟲數目銳減。這些 指 控 並 沒 有 提 供 相 關 科 學 研 究 數 據 支 持 , 現 階段 很難令人信服。就這個指控,筆者亦多次觀察這 些導賞團的行動,初步發覺以下幾個共同特點:

2. 導遊找到遠距離放光的螢火蟲就會通知團友,指示 位置讓團友觀看;如果是近距離或路邊的螢火蟲, 就安排團友幾個幾個的輪流觀賞和拍照。 3. 在夏季,賞螢活動時間多是晚上 8-9 時;在冬季賞, 螢活動時間多是晚上 7-8 時。 4. 在石屎路上行走時,只有少量電筒是開啟的,觀看 螢火蟲時則全部在場人士都會關掉電筒,或許不關 電筒會被其他人責罵。 5. 團友都很易滿足,看到一兩隻就收貨,看到十數隻 更會得意洋洋、讚不絕口。

大埔滘常見的窗螢幼蟲 10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溪邊植物上的穹宇螢 發出耀眼螢光 簡單分析,在4-9月,上述路段上可以看見的螢火蟲

響。多次觀察,亦未見導遊把螢火蟲弄到手中,或縱

主 要 是 溪 旁 植 物 上 靜 止 不 動 、 但 會 發 出 閃 動 而 耀眼螢

容團友這樣做。或者,導遊比其他人更珍惜那些螢

光 的 穹 宇 螢 及 在 溪 邊 濕 潤 石 塊 上 間 歇 地 發 放 螢 光的穹

火蟲 — 今晚看見的螢火蟲被團友玩死了,明晚、下

宇 螢 幼 蟲 , 間 中 亦 可 在 兩 旁 斜 坡 上 遇 見 幾 條 尾 部發出

星期的團怎麼辦?亦在此申報,我不是導遊,亦從未

兩點螢光的窗螢幼蟲在走動;在11月,多會看見橙

做過商業螢火蟲導賞 (免費帶朋友去賞螢就試過十數

螢 在 離 地 面 幾 米 之 內 的 空 中 劃 過 , 並 發 出 間 歇 而不閃

次 ) ,與導遊公司亦無任何瓜葛。

動 的 螢 光 , 同 時 亦 多 會 遇 見 體 型 較 大 的 窗 螢 以 同樣方 式 出 現 , 偶 然 亦 能 看 到 全 身 發 出 微 弱 螢 光 的 雙 色垂鬚 螢 雌 蟲 躺 在 斜 坡 泥 土 上 。 大 批 賞 螢 客 的 出 現 和 拍照無 疑會對在該區域活動的螢火蟲造成一定滋擾,但被 滋擾的螢火蟲個體數量其實不多,由幾隻到幾十隻 不 等 ; 況 且 , 賞 螢 客 沿 石 屎 路 行 走 亦 不 會 對 附 近樹林 內 螢 火 蟲 幼 蟲 覓 食 場 造 成 生 境 破 壞 , 情 況 就 如 假日白 天 有 大 批 行 山 客 、 影 鳥 影 蝶 人 士 走 進 區 內 , 對 區內生 態 構 成 滋 擾 , 但 似 乎 距 離 不 能 接 受 的 程 度 還 很 遠。另 外,雖然大埔滘自然護理區螢火蟲品種多達13種(筆 者未發表的個人紀錄),佔全港25個品種(筆者未發表 的 個 人 紀 錄 ) 的一 半 , 但 賞 螢 團 活 動 地 區 基 本 上 就 只 有上述4種,其餘9種的活動範圍遠離該區,不受影

全身發出微弱螢光的 雌性雙色垂鬚螢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11


蟲蟲覓覓

害群之馬(包括導遊和團友)當然會有,要提升整 體賞螢質素,可從幾方面入手: 1. 在熱門賞螢路線上建立導賞資料板,講解正 確賞螢方法和區內螢火蟲生態資料。資料板 可以是按鈕發微弱光的燈箱,甚至是熱能感 應,有人接近就自動開啟。 2. 製訂賞螢守則,推動安全、高質、不破壞自然 的賞螢活動。 3. 加強培訓導遊。 4. 在賞螢旺季,派職員在區內巡查,一方面協助 市民、確保安全,另一方面防止不當行為。 5. 研究是否需要設定同一時間進入保育區內的賞 螢人數上限。 6. 考慮在區內打造螢火蟲公園,將相關硬件和軟 件配套完善化。 7. 研究開發更多其他賞螢地點的可行性。

雌性橙螢

12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溪邊濕潤石塊上的穹宇螢 幼蟲發出點點綠光

自然資源是社會共同擁有的,每個人應有同等權利去 欣賞、從中獲取快樂和知識,不會因為付鈔購買導賞 服務而降低權利,亦不會因為擁有豐富自然探索技巧 和經驗就提升權利。要推動螢火蟲保育,就要促使更 多普羅大眾成為同路人,用螢火蟲之光感染、說服大 眾,勝過千言萬語。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13


蟲蟲覓覓

華艷 色蟌 交尾圖片實錄 撰文、攝影:清心

2011年

9月27日上午,我 一如往常帶著學生

到大帽山川龍附近的一條小支流進行河 溪考察,約於十一時,我留意到在一段 水流較快的地點,同時有三斑鼻蟌和華 艷色蟌的出現。華艷色蟌停在河溪中的 石頭上,不時展示其色彩艷麗,具金屬 反光綠色的後翅,牠引起了我的注意。

14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不久,我也發現了華艷色蟌的雌性停留 在石頭上,沒有特別的舉動。當我太接 近拍攝的時候,牠也和往常一樣,驚飛 後往附近的石頭停棲,但怎樣也是環繞 在約五米的範圍內。

由於這段河溪沒有太多的大樹遮蔽,所以河溪上長有 菖蒲和山麥冬等植物,而接近山邊的荒廢農地,則有 薇甘菊生長至浸入河水中。突然看見雄性的華艷色蟌 像跌落河溪一樣,展開後翅展示其艷麗而極具光澤 的閃綠色,而尾巴則向上彎曲,這樣的動作重覆了數 次,而且位置都在有植物浸在水裡的地方。

雄性飛離水面,跟著有雌性在剛才 的位置上產卵。雄性停留在附近的 植 物,監視雌性的一舉一動。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15


蟲蟲覓覓

這次的產卵只維持了很短的時間,而 雌性也只是浸了頭部和尾部在水中。

雄性再一次展示其後 翅,位置與剛才的只有 些少差別,水流應較慢 的地方,牠停在水面及 植物根部的時間亦較剛 才較長時間。

雌性已沿著莖潛入 水中,只有小部分 的翅膀露出水面。

雄性停止展示後翅, 但仍留在原處。

雌性已急不及待在沿著 薇甘菊浸在水中的莖上 產卵。

16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我利用閃燈減少水面的反光, 可以見到產卵中的華艷色蟌。

後記

最後,牠整隻潛入了水中, 整個過程維持了數分鐘。

雖然華艷色蟌很常見,而那地方也是我常到的河溪,但能一睹這

種奇突的繁殖行為,真的令我很高興,大自然就是這樣一個令人

充滿驚喜的地方。而這次的記錄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包括我沒

有很專注的觀察和記錄整個繁殖的每個細節(如潛水時間就不太

確定),也沒有看到他們交尾的情況,另外,文獻有記載雄性展

示後翅時會如落葉般,隨水漂到較低位置,然後再次重覆動作, 我也沒有觀察到。亦有外國記錄雄性會有對抗入侵雄性的行為, 而若雌性被入侵雄性驅趕,那守衛者會選擇守住地盤,而不去監 視飛離的雌性產卵等行為,我也沒有記錄。這些我相信亦是大自 然的奧秘,令我日後見到相同的情況,仍有值得留意的地方。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17


蘭 毛

木林森處

在香港 撰文: mathew 攝影:小晴子、 kili0 1 、 kinson 、 mathew 、 NickH 、 ssm a r

最新刊行的《 Flora of Hong Kong 》 Volume 4 (FoHK) 及論壇內的照片, 藉此與大家分享一些植物分類的情況。

按《香港植物名錄 2004 》及 FoHK 記載,香港有 五種毛蘭屬 (Er ia ) 的蘭花。分別為:  半柱毛蘭 ( 方頭蘭 ) E. cor ner i Rchb. f.  香港毛蘭 E. gagnepainii A. D. Hawkes & A. H. He l l e r  白綿毛蘭 E. lasiopetala (Willd.) Or merod  玫瑰毛蘭 E. rosea Lindl.  小毛蘭 E. sinica (Lindl.) Lindl.  對莖毛蘭 E. pusilla (Gr iff.) Lindl. 於《 Flora of Hong Kong 》 Volume 4 歸併入 E. sinica .

18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除了香港毛蘭外,一眾網友已經在論壇 分 享 了 其 餘 四種毛蘭的各種美態。

半 柱 毛 蘭 方( 頭 蘭 )

Eria corneri

©ssmar

很喜歡方頭蘭這名字,完完全全 描 述 了 這 品 種 的 形 態 特 徵。

四方形的假鱗莖在香港一眾蘭花 中與眾不同。

香港毛蘭

©NickH

香港毛蘭模式標本採自雲南。既然不是在香港發現,

Eria gagnepainii

又何以用香港為名?實在難以想像是在什麼情況下命

名 為 “香港”毛蘭。

在找到相關資料前,暫時把此謎團先放在一旁。無論 對於論壇或是小弟而言,仍未有機會一睹它的風采。 雖有記錄列出發現地點為沙田,可惜就是遇不到。唯 有與大家分享在其他地點的照片吧:中國植物圖像庫 h t t p : / /www.plantphoto.cn/tu.aspx?id=24502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19


木林森處

Eria lasiopetala

白綿毛蘭

©kinson

雖然 John Lindley 是根據香花毛蘭 (E. javanica (Swar tz) Blume; E. stellata Lindley)結構訂 定此屬,不過白綿毛蘭卻是毛蘭屬名字由來的原 因。從照片中可看出植株上有多少毛。

© 小晴子

Eria rosea

玫瑰毛蘭

©mathew

玫瑰毛蘭花朵顏色亮麗,生境要求亦與 其他毛蘭不同,故此很容易會誤認為是 另一屬的蘭花。正正是它要求的生境幫 ©NickH

助了它在香港存活下來,否則好大機會 在過度採摘下與香港話別。

20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小毛蘭

Eria sinica

©kili01

選小毛蘭及對莖毛蘭是香港最細小的蘭花可謂當之無 愧。港幣壹毫硬幣的面積已經足夠10-20棵個體生長。 由於體形微細,而且經常與苔蘚為伍,早年只記錄了 小毛蘭一種。

©mathew

對莖毛蘭

Eria pusilla

©NickH

直至1997年才發現對 莖毛蘭也在香港生長。 h t t p : / / w w w. h k u . h k / ecology/porcupine/ p o r 1 7 / f l o ra . h t m#er ia ©kinson

在2009年出版的英文版中國植物誌《Flora of

姑勿論FoC的立論基礎,從香港六種毛蘭外形

China 》 (FoC) Volume 25 中 http://hua.huh.

上或許已有人感到它們之間差異甚大。雖然用

har vard.edu/china/mss/volume25/index.

營養部份區別植物有其不足之處,但細看FoC

htm 從新編列毛蘭屬,以香港的五種毛蘭為

的分類方法,並不是單從營養部份判斷。

例,把白綿毛蘭 E. lasiopetala 更名為 白綿 絨蘭 Dendrolir ium lasiopetalum ,對莖毛蘭

至於為何較後出版的FoHK有另一見解,在

E. pusilla 及 小毛蘭 E. sinica 歸併為 蛤蘭

Fo H K 並 未 有 解 釋 , 若 有 讀 者 瞭 解 其 中 關 鍵 , 還

Conchidium pusillum ,玫瑰毛蘭 E. rosea

望不吝賜教。

更名為 玫瑰宿苞蘭 Cr yptochilus roseus 。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21


木林森處

講 講 沼澤 的故 事 撰文

22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攝

影:

狸早


吧,狸又來了。作為東北 的狸,若說能夠帶給大家 一些不同的東西,也無非

是 溫 帶 闊 葉 林、接近北極圈植物的苔 原 植 物 、 早 春類短命植物,再就是北 方 的 大 沼 澤 了。 前 幾 天 剛 從 沼澤回來,今天給大家講

■ 潛水植物和浮葉性植物把湖底抬高之

一 講 東 北 沼 地的故事 ~

後,挺水植物就開始入侵,此時陸地 侵佔湖水的速度開始變快~澤瀉、菖

狸這次講的“濕地”可不是山溪和湖岸這種 小規模。在東北寒冷的森林中,散落了許多

蒲、蘆葦、香蒲、各種苔草,都是這 種情況。圖中是菖蒲。

不大不小的濕地,由於稻田的侵襲,很多濕 地逐日被開墾、分割成小塊。一般來說,步 行一小時也就到頭了。不過還是留存有一些 很大的。(曾經去過全國最大的森林沼澤, 步 行 一 小 時 竟然沒進入沼澤的核心區……)

先談談沼澤從何而來? 沼澤最經典的形成過程,是這樣的:一個邊緣平緩的淺湖 泊,其中的腐葉爛草、草根、泥土堆積,最終湖底不斷升 高、湖面的漂浮物愈發厚實,最終湖泊被填滿,成了過度潮 濕的大草甸。這種淺湖形成的沼澤是很安全的。

■ 六十萬年前,這裡有大規模的火山爆發,慢慢火山 口積水,形成了這個大而深的陡岸湖,湖北側有一 小片新生的沼澤。想想萬年之後,這裡就會成為一 片綠油油的、危險的陡岸沼澤。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23


木林森處

■ 左面的黃花是荇菜,而旁邊的水 下的植物是狐尾藻和金魚藻。這 些都是北方湖水中常見的潛水植 物。因為漂浮植物的有機物積累 量很少,所以潛水植物才真正算 是湖水變沼澤的重要先鋒。

■ 荇菜.這是中國北方常見的浮葉性植物,比 起蘆葦,能夠生活在更深一些的水中。

■ 苔草,和當地人稱為“馬口魚”的小魚群。

24

■ 湖中以各種苔草為主,見到幾種香蒲、

■ 漂浮物和升高的湖底為喜濕灌木造

荇菜。湖面升高的地方偶爾有形成塔頭

勢。觀察了一下,其中最主要的灌木

的苔草。能夠看到苔草的殘體飄浮於水

是粉紅色花的繡線菊;主要的喬木是

上。這就是沼澤最初的樣子。

白樺。沒細看不知道有沒有油樺。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不 過 , 如 果 這 個 湖 很 深 、 岸 邊 也 不 夠 平 緩 ( 就 是所謂

黑龍江有些地方,稱呼這種能吞噬生命的沼澤為

“ 陡 崖 湖 泊 沼 澤 化 ” , 湖 面 漂 浮 物 與 升 高 的 湖 底之間

“大醬缸”。從這稱呼也能感覺到:當地人認為吞

沒 有 填 滿 , 而 是 留 有 空 隙 —— 這 樣 的 濕 地 就 很 危 險

噬人的是泥潭,但其實,如同流沙的危險不是因為

了!湖面漂浮物很厚實,綠茸茸就像一片無害的草

沙;沼澤的危險也不是因為泥,而是安靜臥在飄筏之

地,就連人類都能在上面行走,所以初看感覺不到

下的湖水。

危險。但若不幸踩到漂浮物很薄的地方,就會沉下 去,被永遠封在沼澤內的水層中。

■ 這裡是完全形成的沼澤。綠色的苔草覆蓋了整個 地面,看似平整,但是地下是淺淺的水坑和苔草 根莖形成的塔頭墩,走起來很累。

■ 這裡是一處平緩岸邊的淺水湖形成的 沼澤,在萬年以前,這裡的水面面積 不亞於前面那個湖,但如今已被侵蝕 殆盡 , 只 餘 下 幾 十 平 的 水 面 。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25


木林森處 因為沒什麽人去,所以沼澤裡的植物和鳥 類情況都很好,秋季還常有動物出沒。不 過,對於一般人來說,上面說的兩種沼澤 看上去都差不多,所以奉勸大家,絕對不 要進入陌生的沼澤!如果非要進去,一定 要查好資料、細細詢問過當地人,而且不 能獨自前往,最好有當地山民作嚮導。

除了湖泊能變成沼澤之外,草地和森林也 能夠變化為沼澤。因為洪水氾濫或多雨, 導致森林和草原過度潮濕,把土壤中的空 氣排擠掉,於是地面的腐草爛枝就開始積 累。慢慢地,喜歡潮濕而又能夠形成塔頭 的苔草和泥炭蘚佔了優勢,越來越多。腐 草的吸水能力就不說了,泥炭蘚能吸收自 身重量十多倍的水分,遠超過脫脂棉球, 而高低不平的塔頭地貌使水更不易從林中 流走。於是這樣,情況愈演愈烈,牲畜喜 食的牧草都窒息而死,樹木也因為缺氧缺 養變得形容猥瑣,生長緩慢,幾千年都長 不了兩人高。最終,適合放牧的草原和盛 產木材的森林,變成了經濟價值不大的沼 澤和森林沼澤。

■ 吸飽了水分的泥炭蘚。泥炭蘚的生長 極其緩慢,據說也是以千年為單位。

26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 給大家看看塔頭。此處是山間長期 浸水的山溪,苔草為了讓生長點得 到足夠的空氣,生長點逐漸上移, 舊的根莖和爛草形成了堆狀物,春 季裡嫩綠的新芽就從草堆上生出。 看著不起眼,但每一叢塔頭都是 老爺爺了。據說塔頭要千年才能形 成 , 大 一 些 的 有 時 候 有近萬年。

雖然沼澤的生態意義很大,但是木材用林 和畜牧用草地是當地人的經濟基礎,所以 如果出現草原沼澤化和森林沼澤化,實在 算不上什麽好事。狸曾聽朋友講過,某處 山區退耕還林,太急於求成,不注重生 態學原理,結果導致了明顯的森林沼澤 化 —— 樹 木 生 長 極 度 不 良 , 多 有 死 亡 。 這 樣的退耕成果,顯然達不到最初還林的預 期。

■ 沼澤中的一些泥炭蘚會形成“蘚丘”,最矮的蘚丘與地面平齊(圖中 的就是),最高的高約一米,已生長近萬年。蘚丘高出地面卻能保持 潮濕,所以是很多生物的落腳點。中國原生的“蔓越莓”就攀爬在蘚 丘之上;狹葉杜香、圓葉茅膏菜也很喜歡生長在蘚丘上。圖中看到的 樹 木是油樺幼苗,沼澤裡最常見的灌木。地上攀爬的就是蔓越莓。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27


木林森處

組成沼澤的植物

■ 這是鼓囊苔草。下面的塔頭被新草遮蓋住了。

沼澤中最多的植物是“草”。具體點說,是 莎草科的苔草屬。

各種各樣的苔草是沼澤地裡無縫不鑽的居 民,其中數目最多的是形成塔頭的苔草。毛 果苔草、鼓囊苔草、烏拉苔草、塔頭苔草和 漂筏苔草都是沼澤中的大戶,它們的生長點 高出水面,能接觸到充足的空氣,因而在缺 氧的沼澤中長勢極佳。上面說過,每一叢塔 頭都是老爺爺了。據說塔頭要千年才能形 成,大一些的有時候有近萬年。

“塔頭”的名字從何而來?山裡人都叫他們 作“踏頭墩子”,因為有些老塔頭遠高出水

■ 好像是羊鬍子苔草。也有很多苔草不形成塔頭,零星 生在沼澤中。其中有幾種苔草的花果上有白色絨毛。

面,山裡人經常踩在他們上面走過沼澤。尤 其是一些有危險的沼澤,踩著塔頭行走幾乎 是最安全的方法了——其實也是一點都不安 全的,踩翻一個你就死了……所以千萬不要 進不熟悉的沼澤才是真正的萬全之法。 ■ 這是六月初,蘆葦 還是嫩芽。

■ 濕地中禾本科植物比起莎草科,少許多。不 過蘆葦還是經常出現的。這是七月份生長正 旺盛的蘆葦,比旁邊的苔草高出很多。

28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 五月中旬,在一處小濕地的入口拍攝。這張圖片 可以清楚看到物候——白樺剛剛發芽,草也剛長 出來。站在旁邊的鳥是黃喉鵐,它們在東北被稱 為“黃豆瓣”,在濕地旁邊的田裡覓食。

隨便說一下烏拉苔草。教科書上說,東北三 ■ 六月初,新的蘆葦還是嫩芽,去年的蘆葦枯桿仍

寶是“人參、貂皮、鹿茸角”,但是,在舊

然立在沼澤中。黑喉石鵖攀在蘆葦桿上唱歌,不

時東北的採藥人和獵人眼裡,東北三寶是

很怕人。

“人參、貂皮、烏拉草”。人參和貂皮是他 們的生財之道,但烏拉草即使再貧賤,也決 不能去掉。

為便於跟蹤獸跡、取得最好的毛皮,舊時 的獵人們常選擇冬季上山,若是沒有好的 保暖,-20℃以下的低溫加上大風、厚雪濕 腳,肯定會嚴重凍傷腳的!不過幸好有烏拉 苔草。獵人們從草叢上摘取一束舊年的乾燥 烏拉苔草莖葉,用棒槌細細搗碎成纖維,整 束墊在一種寬大的靴子裡(這種靴子被稱為 靰鞡)。出門穿上這個,就能吸汗保暖,不 被凍傷,而成本極低。穿一次弄濕了,只要 把草絮掏出來烤乾,或者再搞一束來,就好 了。因此在早年闖關東的人們眼裡,烏拉草 能同人參貂皮並列,也不足為奇。

【好吧其實我沒拍過烏拉草,大家好奇就去 google 吧……】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29


木林森處

■ 這 是 沼 澤 中 灌 木 豐 富 的 地 方 , 灌 木 主 要 是油樺。

沼澤中除了草,還有零星的灌木。油樺、沼 柳是最常見的;還有薔薇科的繡線菊,很矮 小(不過20cm)的越橘柳;另外,沼澤中 也 有 許 多 北 方 的 小 漿 果 樹 ——藍 靛 果 忍 冬 、 篤斯越橘、越橘、蔓越莓,在沼澤中都非常 常見。這也是沼澤在野生動物眼裡的魅力所 在 ——這 個 我 們 之 後 再 說 。

■ 油樺的植株,一人多 高的小灌木,生長緩 慢,經常有枯枝。

30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 繼 續 油 樺 灌木叢。

■ 越橘柳,因為葉片有點像越橘得名。 這個柳樹很矮小,不足20cm高,從 沒見過大的。

沼澤中樹木很少,一般只有白樺和落葉松, 而且多數生長不良,被當地人稱為“小老 樹”。因為缺氧缺營養,濕地中的樹木即使 生長千年,也只有十米不到,乾瘦,枯枝極 多,完全不能作為木材。以前去森林沼澤時 候下雨沒帶相機,所以暫時沒辦法放照片 了。

■ 沼 柳 和 油 樺 差不多大小。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31


木林森處

浸水的天然花園 從五月尾開始,一直到七月尾結束,濕地植 物在短短的春夏忙著開花,杜鵑、鳶尾、百 合、蘭花,每走上十幾米就會有新的亮點。

先看鳶尾~東北的濕地裡最常見莫過於燕子 花、玉蟬花兩種。

■ 玉蟬花花色深紫, 花被中間的三角形

鳶尾和百合都是夏花,春天的沼澤有睡菜和

花紋是鮮黃色的。

驢蹄草。

它們被日本人培育 ■ 燕子花花色深藍,每一片外花被

成數千的園藝品

中間有一個白色三角形花紋。

種,稱為“花菖 蒲”。

■ 毛茛科的驢蹄草,據說因為葉子 的形狀得名。這張照片的驢蹄草 生 活 在 小 溪 裡 —— 沼 澤 的 確 太 難 拍 照了,都混在雜草裡。

■ 睡菜的花像雪花

■ 睡菜。葉子是三片小葉的複葉, 夜裡會閉合起來,所以是“睡” 沼澤中的睡菜也混在苔草叢中, 不過偶爾有些生長在小水窪中。

32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 也有野生的山黧豆(香豌豆)。

■ 這種百合在東北植物檢索表被稱 ■ 前一年的鳶尾果殼。

為“大花百合”,只生長在沼澤

■ 老鸛草有兩種。忘記這個是什麽

裡 , 不過花實在談不上大。

了,貌似是腫節老鸛草。

■ 密花舌唇蘭局部。 話說這個跟廣東和 香港的密花舌唇蘭 似 乎 完 全 不同 。

■ 蘭花也有,這個在東 北植物檢索表上稱為 密 花舌 唇 蘭。

■ 朱蘭唇瓣上的流蘇很有趣。

■ 朱蘭喜歡潮濕。其實平常所 見的朱蘭花開甚小。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33


木林森處

■ 篤斯越橘的花

談談沼澤在動物眼中的魅力所在吧 雖然植物種類非常特殊,但是沼澤裡面並沒 有特殊的動物居住。住在河流和湖泊裡的動 物有時會搬去沼澤,森林裡的獸類也會在沼 澤覓食。

沼澤的泥土浸水缺氧,千年沉積的蛋白質都 無法分解為植物可用的氮素,因而生產力不 大。不過,動物們最懼怕的人類,也是極少 進入沼澤地中的。狸常去的幾處沼澤,當

■ 篤斯越橘是秋季的漿果,屬於藍莓的一種,小一些,我還從沒 拍攝過它的果實,不過這次見了很多花,小小的,鈴鐺一樣。

地人都稱之為“大甸子”,而幾乎不會進 入 ——裡 面 沒 有 野 菜 、 沒 有 蕨 、 沒 有 蘑 菇 、 無法製陷阱打獵、有泥有水、走起來很辛 苦。

當地人若要進入沼澤,只是因為春季有野鴨 子在裡面產卵(主要是綠頭鴨斑嘴鴨)、夏 末的“甸果”、秋天的“篤斯”。大多數時 間裡,對動物來說,沼澤都是安靜而安全 的。 ■ 盛夏,最早結果的漿果有忍冬科的藍靛果 忍冬。它的果實形狀是很奇怪的長形,湖

■ 蔓越莓的花蕾

藍色帶一層白霜,嘗起來味道略酸苦, 微微甜。山裡人都叫這個做“甸果”或 ■ 蔓越莓剛開放

者 “熊瞎子果”——他們都認為熊很喜歡 這種果實。在沼澤邊緣和外面潮濕的山林 裡,平均每行走十米就能遇見七八顆藍靛 果。這個季節的 野獸應該很 幸福吧。 ■ 蘚丘上生有野生的蔓越 莓,同它們生活在一起 的還有一種紅色螞蟻, 咬人很痛。

34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 狹葉杜香,能看到 葉子上的腺點。

■ 開花了的狹葉杜香,這次去 沼澤是在它的花期早期。

■ 狹葉杜香,杜鵑花科 的。也生長在蘚丘上。 這個不結果,不過葉子 有很好聞的香味。

■ 蔓越莓花開第 一天的時候, 花瓣是平的。 ■ 蔓越莓花開過幾天之後, 花瓣就慢慢反折過去了。

另外,沼澤地裡的灌木,有近半都能結漿 果!從狐狸到狗熊(如果熊還沒被全打死 的話)都會來沼澤補充糖分。

原文來自: http://www.hkwildlife.net/viewthread. php?tid=67522

編按: 感謝狸早與大家分享多采多姿的沼澤植物 並容許在電子雜誌刊載。

希望各位能夠享受這片沼澤。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35


在水中央

前漁護署報 導了兩種香港 的淡水鯰魚新記

錄;其實,正如他們所說,這兩種都 不似是香港的原生魚,相信只是在引 入東江水時一併輸進香港。那末,香 港究竟有多少原生淡水鯰?及牠們 在香港的情況又如何?筆者現 在就同大家講解。

香港的

原生淡水鯰魚 Native Freshwater Catfishes of Hong Kong Tony NIP and H.T. CHENG

36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糙鯰

Pterocryptis anomala 學 名 Species Name

Pterocryptis anomala

中文名 Chinese Name

糙鯰、糙隱鰭鯰、坑鯰

本地情況 Local Status

不久前香港的這種鯰魚的學名才由 P.

cochinchinensis 更改為 P. anomala (Ng and Chan 2005);是十分常見的魚,常 於清澈溪流的上游遇見。 Species name recently revised (from P.

cochinchinensis to P. anomala ; Ng and Chan 2005); a very common species in the upper section of clean streams.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37


在水中央

塘虱

Clarias fuscus

三線擬鱨

Pseudobagrus trilineatus

白線紋胸鮡

Glyptothorax pallozonum 38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學 名 Species Name

Clarias fuscus

中文名 Chinese Name

塘虱、胡子鯰、鬍鯰

本地情況 Local Status

常見的魚,但似乎越來越少。 可於平緩溪澗或靜止水域遇 上,甚少長過一呎。常在市區 或郊區水渠見到的巨型塘虱 (有時可達一米!),多為 C.

gariepinus (革鬍鯰、尖齒鬍 鯰),為非洲引入的外來種, 相信已對本地生態帶來十分壞 的影響。

革鬍鯰 C. gariepinus 身形巨大,為外來種(exotic)。

Common, but population seems to be declining; found in slow-flowing streams and lentic waters; usually less than one foot long. Another huge (can be nearly one metre long!), similar-looking species, which can commonly be found in urban/ rural channels, is an exotic from Africa – C. gariepinus ; this exotic species is believed to have an adverse ecological effect on local aquatic habitats.

學 名 Species Name

Pseudobagrus trilineatus

中文名 Chinese Name

三線擬鱨

本地情況 Local Status

罕見的魚,棲息於溪澗,極度 需要保護。

以上四種就是香港本土的淡水鯰形目魚類,

Rare species; lives in streams;

雖然大家在野外仍有可能見到其他鯰形目,

species of high conservation

如在黃竹坑水塘常見的琵琶魚,漁護署的名

concern.

錄亦包括了一些怪怪的記錄,如電鯰,本地 的釣魚雜誌或報紙亦不時報導在水塘釣獲什 麼巨形鯰魚,如狗仔鯨、虎紋鴨嘴等,但牠 們都不是香港原產,全都只是水族愛好者逸 放 的 。 而 上 文 提 及 的 C. g a r i e p i nu s , 則 應 是養殖業的棄養種。作者呼籲各有關人士不

學 名 Species Name

Glyptothorax pallozonum

中文名 Chinese Name

白線紋胸鮡

本地情況 Local Status

要再放這些魚進去野外水體,因這些外來種 會與本土物種競爭,所帶來的生態影響十分 深遠。

極度罕見的魚,棲息於溪澗, 極度需要保護。

參考文獻 Ng, H.H. and Chan, B.P.-L. (2005) Revalidation and

Extremely rare species; lives

redescription of Pterocryptis anomala (Herre, 1933),

in streams; species of high

a catfish (Teleostei: Siluridae) from southern China.

conservation concern.

Zootaxa 1060: 51-64.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39


在水中央

薄荷

撰文: Ray So 攝影: Ray So 、 Helen Fon g

海洋保育之旅 ■ 菲 律 賓 眼 鏡 猴 P h i l i p p i n e Ta r s i er (Tarsius syr ichta ) 薄 荷 島 的 鎮 島 之 寶, 島 上 到 處 可 見 其 紀念 品供遊客購買。

© H e l e n Fo n g

律 賓 的 薄 荷 島 (Bohol Island, 又稱保和島)與其

對出的海洋是熱帶地方的旅遊勝地,大 家腦中可能第一時間浮現陽光與海灘的畫面。今 次為大家介紹的,可不是薄荷島有甚麼吃喝玩樂 的好地方,卻是在當地的另類體驗。今年五月我 和一位同學有幸得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贊助, 一起到當地體驗鯨鯊 (Whale Shar k) 和鯨豚 的保育工作。

■ 飛旋海豚 Spinner Dolphin (Stenella longirostris ) - 薄荷海常見的海豚 © Helen Fo n g

40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 Doc Ale 在平靜而廣闊 的薄荷海上找尋鯨豚和 鯨鯊的蹤影

© Ray S o

■ 這 簡 陋 的 漁 船 就 是 用 作 鯨豚調查的艇隻,再多 o © R ay S

兩個人就要翻了!

去時為五月尾,趕緊在當地鯨鯊出沒和鯨豚

來報到,就廣結人緣,且幸得當地同道好友

最活躍的季尾尋其蹤影。話說薄荷海雖不是

相助,於薄荷島南面海岸成立「研究所」。

甚麼廣闊海洋,離岸不遠卻有深海溝將富含

說的「研究所」不是甚麼高科技的劃時代建

營養物的海水帶入淺水區,以致大量浮游生

築,而是一處可放置研究器材和滿足起居飲

物得以繁衍,而這些正是當地海洋生物多樣

食的海邊旅店。在海上研究需要的船艇,亦

性的「原材料」--鯨鯊和部分鯨魚吃的正是

只得從市政府和漁民租借得來的簡陋漁船

浮游生物,而不少海豚品種亦在這高產海域

(見圖)。雖然如此,幸好有來自非牟利機

覓得充足的食物。難怪 Doc Ale 會選薄荷

構的資助,得以在當地招募另一全職研究

海為研究和保育的對象。Doc Ale是我們獲

員 T c h a 。 設 備 不能 盡 善 盡 美 , D o c A l e 和

安排跟隨的研究員,他隻身由家鄉意大利到

Tcha 兩人卻非常熱愛在此的研究工作。

來菲律賓,為的就是這裡的大型海洋脊椎動 物,包括鯨鯊、鯨豚、海龜等。Doc Ale 初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41


在水中央 © Helen Fong

與海洋動物 一起工作

■ 瓜頭鯨 Melon-headed Whale (Peponocephala electra )

© H e l e n Fo n g

© H e l e n Fo n g

我們把握機會多拍牠們的背鰭,其後 以鰭上的傷痕與破損和過往的記錄比 較,以認出不同的個體。不說不知, 原來記錄資料的過程對初學者而言可 ■ 瓜頭鯨 Melon-headed Whale

說是「不可能任務」,因在海豚出現

(P e p o n o c e p h a l a e l e c t r a )

的短短十多分鐘內,要數族群數量、

- 薄荷海最常見的海豚之一

記錄行為、拍下每一個體的背鰭和放 下水裡用的錄音機記錄海豚高頻的叫

海上的生態調查不可不說。一個地方的基線生態資

聲。還有,這些都是在搖擺不定的小

料是研究以至保育一個地方的最基本要素。薄荷

漁船上進行的!

海過往只進行過簡單的生態調查,錄得十一種鯨 豚,包括飛旋海豚 (Spinner Dolphin) 、樽鼻海豚 (Bottlenose Dolphin) 、瓜頭鯨 (Melon-headed Whale) 、布氏鯨 (Bryde's Whale) 和抹香鯨 (Sperm Whale) 等。但種群的資料,如族群數量、 組成、繁殖情況、行為等,都未有深入的研究。又 如鯨鯊攝食的到底包含什麼浮游生物呢?這些正是 D o c A l e 和 T c ha 想 要 一 一 解 答 的 問 題 。

其後數次調查,我們記錄到另外數個品種,包括飛 旋 海 豚 、 柏 氏 中 喙 鯨 ( B l a i nv i l l e ' s B e a ke d W h a l e ) 和短肢領航鯨 (Shor t-finned Pilot Whale) ,當中 柏氏中喙鯨如其他中喙鯨一樣,都是會潛入深海捕食 墨魚,記錄非常少。在第二天的海上調查,我們更有 幸遇見研究項目的另一主角—鯨鯊!這鯨鯊是一只未 成年的雄性,卻已長逾四米。很高興能跳到水中靠 近牠,親眼看見牠龐大的身軀和感受與牠同游的和

42

天 有 不 測 之 風 雲 。 我 們 抵 達 後 足 足 十 天 才 第 一 次乘船

諧。靠近牠的主要目的其實是要以水底相機拍下牠胸

出 海 做 調 查 。 薄 荷 海 一 帶 的 鯨 豚 以 瓜 頭 鯨 和 飛 旋海豚

鰭後的斑紋(如非 拍下斑紋以作辨認,就不鼓勵游

最 常 見 。 第 一 天 我 們 就 遇 見 瓜 頭 鯨 ( 雖 名 叫 鯨 ,實為

近鯨鯊,阻礙牠覓食),和辨認海豚個體的原理一

海 豚 ) , 牠 們 不 算 是 非 常 活 躍 , 我 們 慢 慢 靠 近 ,得以

樣,判別這是哪條鯨鯊、曾在哪裡出現過。結果網上

近 距 離 觀 察 : 牠 們 時 而 於 水 面 休 息 , 時 而 將 頭 伸出水

一對,發現牠是新記錄的個體。海中的小男孩,多謝

面窺看船上的我們,有時更大半個身體躍出水面。

你為同類的保育出一分力!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 Ray So

■ 觸鬚蓑 鮋 Spotfin Lionfish (Pterois antennata ) - 都是 於 Pamilacan Island 看到

© Ray So

■ 細 斑 躄 魚 F r eckled Frogfish (Antennarius coccineus ) - 在 薄 荷 海 中的一個寧靜小島 P a m i l a c a n Island 看到!

■ 綠 海 龜 G r e e n T u r t l e (Chelonia mydas ) 在薄荷海頗常見

© R ay S o

■ 鯨 鯊 W h a l e S h a r k (Rhincodon typus ) - 這是一條逾四米長的雄鯊,卻並未成年。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43


在水中央

和當地人 一起工作 保育海洋生物及自然環境,與當地人 合作絕對是成功的要訣。終日躲在實 驗室裡做研究、不和外界溝通,對保 育工作沒一點好處,反而更拒人於千 里之外。我們在當地的第十六天清 晨,還未睡醒,Tcha 突然衡進房來, 說附近海岸有鯨鯊擱淺,半小時後要 © R ay S o

到達現場指揮拯救工作。原來當天有 漁民發現有一條逾四米長的鯨鯊纏於魚網中,將其拖到近岸解 網。我們還帶點睡意,跳下車,看到現場情況﹕圍觀的數十個當 地 人 , 很 多 拿 著 手 機 拍 攝 , 卻 不 知 如 何 是好。 Doc Ale 和 Tcha

■ 製 造 實 體 大 小 海 豚 模型,用以巡遊, 亦是海豚節的其中 一項活動。

立刻指揮拯救,並取得珍貴的鯨鯊組織樣本。得十數個壯漢抬呀 舉呀,終於幫助鯨鯊重回較深水區。堅強的鯨鯊自游離岸,拯救 工作大獲成功。若不是 Doc Ale 和 Tcha 在當地宣揚鯨鯊保育 日子有功,很可能被困的鯨鯊就此成為刀下亡魂,以天九翅的身 份命喪某某聯婚酒席上了;又若非他們早於當地社區建立人際網 絡 , 有 心 的 當 地 人 亦 難 以 即 時 聯 絡 到 D oc Ale 拯救鯨鯊。

■ Doc Ale和Tcha指揮 拯救擱淺的鯨鯊 44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 Hele n Fo n g


■ 於 當 地 一 所 中 學 外 牆剛完成的油畫, 是當地第一屆海豚 © Ray So

節的一部分。

保育 離不 開與 人接 觸。 我 們遇 不少 人, 到 也交 到不 友。 少好 你看 ,我 們( 膚色 的 )已 完全 融入 當地了 !

一點感想

D oc Al e 和 Tc ha 在 當 地 的 工作,除生活日 常開支外,並沒 薪酬,賺得的是 有額外的 投身保育工作的 滿足和充實感。 這個百分之百為 而奮鬥,全情投 理想 身保育工作,是 很多香港人連想 也不敢的生活。 懷著熾熱的心, 在很多時很冰冷 的世界裡推行保 育工作,一點也 律賓人口之多和 不容易。菲 增長之快,相信 對當地自然環境 和 資 源 壓力不少。加上 盛行的政府,和 貪污 人們往往只追求 短期獲利(如近 來在當地大力發 勢頭下,機場、 展旅遊業的 豪華酒店等陸續 建成),保育工 作 更 是 困難重重。眼見 多困難和阻力, 那麼 一般人會想,何 來會有人投身或 支持保育行列呢 這樣的人正是越 ?事實上, 來 越 多 , 而 D oc Al e 和 Tc ha 就 是好例子。 保育,在我看來

,絕不是紙上談

兵,而是一番又

一番有血有淚的

奮鬥呢!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45


香港常見

冷暖爬蟲間

知道各位還記得香港自 然生態雜誌的第一期 嗎?該期的香港常見蛇

類初探介紹了三種香港常見蛇類, 今次小弟大膽簡述另外三種香港常 見蛇類給讀者們認識,而這三種蛇 類均屬夜棲性。這三種蛇為:

橫紋鈍頭蛇 (無毒)

初 探 2

白唇竹葉青(青竹蛇)

銀環蛇

(有毒)

(劇毒)

橫紋 鈍 頭 蛇

Pareas margaritophorus

先 談 橫 紋 鈍 頭 蛇 (Pareas margar itophor us ) 此品種屬游蛇科(Colubridae)的鈍頭蛇屬 ( Pa r e a s ) , 習 慣 生 活 於 低 海 拔 的 地 方 , 小 型 蛇 類,身長10-60cm,體色呈深灰色,身上有多

撰文、攝影:

列由黑白各半的鱗片組成的不規則橫紋,腹部 白色為主伴有黑點。

abnor mal

習慣多於靠山農地/闊葉林地下生活,低海拔的數 量較多,以小型軟體動物為食,如蝸牛及蛞蝓。 其動作緩慢,性情溫馴,絕不試圖咬人。只可惜由 於其體色暗淡,加上體型細小,不時會發生因為人 們看不見而被踩死或輾死的意外。 46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銀環 蛇

Bungarus multicinctus 第 二 種 要 介 紹 的蛇: 銀 環 蛇 (Bungar us multicinctus )毒牙雖短小,但卻 是 本 港 陸 生 最 毒的蛇類,屬眼鏡蛇科成員 (Elapide) 環蛇 屬 (Bungar us ) ( 此科的成員均擁有致命的毒液 ) 。不少人會誤 以 為 中 華 眼 鏡 蛇 (Naja atra ) 為本港最毒的蛇,實則不然,銀環蛇的 神 經 毒 素 比 中 國眼鏡蛇還要毒兩倍。本地曾有數宗致命案例,外地有 不 少 致 命 及 嚴 重中毒案例。

受驚的銀 環 蛇 把 頭 部 藏 於 蛇 身 下

其 半 數 致 死 量 L D 50 為: 注 入 皮 下 : ~ 0 . 107mg/kg ; 注 入 靜 脈 : ~ 0 . 113mg/kg ; 注 入 腹 膜 : ~ 0 . 08mg/kg 可 見 其 毒 性 非 常高! 銀環蛇頭部橢圓形,身長 30-170cm,中型蛇類,幼

幼體頭部兩側呈白色

體頭部白色,成體則為黑色。身上有35-60個白色環帶(有時前半部的白色環帶會 可見脊上有一列特大六角型鱗 片,無毒的細白環蛇及福清白環 蛇是沒有 此 列 特 大 六 角 型 鱗 片 。

呈微黃色),脊骨經常隆起(高脊稜),橫切面則呈三角型,脊上有一列大六角型鱗 片 ( 重 要 特 徵 , 可與近似種細白環蛇及福清白環蛇區別 ) ,腹部呈白色或灰白色。 銀環蛇的生境非常多樣化,由灌木叢至山區闊葉林地均可見其蹤影。主要捕食其 他 蛇 類 , 亦 會 捕食蜥蝪等小型動物。 可幸的是,銀環蛇性情溫馴,除非受到嚴重騷擾或威脅時才會開口咬人。一般情 況下,銀環蛇受驚都只會以高速逃走或將頭藏於蛇身下。銀環蛇始終為劇毒蛇, 一 般 人 如 遇 見 銀環蛇亦應保持一定距離以保安全。 被銀環蛇咬傷,傷口並不會腫脹或痛楚,中毒徵狀開始出現時間平均為0.5-4小 時,延誤救治可致命。中毒徵狀包括瞳孔放大,眼部肌肉/頸部/上下顎等癱

銀環蛇的 蛇 皮 : 更 清 楚 看 到 該 列 特大六角型脊鱗

瘓 , 呼 吸 及 吞 嚥困難等。 中 藥 “ 金 錢 白 花蛇”便是用銀環蛇所製而成。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47


冷暖爬蟲間

白 唇竹葉 青

Trimeresurus albolabris 最後一種要介紹的蛇: 白 唇 竹 葉 青 (Tr imeresur us albolabr is ) 青竹蛇,相信各位都聽得耳熟能詳,香港絕 雄性白唇竹葉青

大部份的蛇咬傷個案都是由青竹蛇所造成。 青 竹 蛇 屬 於 蝰 蛇 科 ( V i p e r i d a e ) 竹 葉 青 屬 (Tr imeresur us ) , 香 港 有 另 外 兩 種 蝰 蛇 科 成 員 , 但 很 罕 有 且 局 限 分佈,只有青 竹 蛇 極 為 常 見 。 由 低 地 灌 木 叢 至 較 高 海 拔 的 草 原均常見。 白唇竹葉青成體體長約為50-90cm,中 型蛇類,體色青綠,頭呈三角型,眼晴多 為橙黃色,頭部密舖細小鱗片,腹部黃白 色,尾部赤紅色。性情兇惡,稍有騷擾/ 接近即會作出攻擊。毒牙亦非常之長,可 輕易刺穿一般衣物。牠們主要捕食鳥類, 鼠 類 等 小型脊椎動物,亦會捕食兩棲類。 青竹蛇經常伏於植物上等待/伏擊獵物, 並可在同一位置停留三至四天,停留位置 頭部鱗片非常細小密集

一般較低(離地1-3米),但筆者亦曾見過白

唇竹葉青爬上十數米高的樹上。青竹蛇有頰窩,能探測其他動物的體溫及外界 熱 能 , 並 對 熱 能 非 常 敏 感 , 甚至 以 強 光 電 筒 以 較 近 距 離 照 射 牠 , 都 足 以 令 其 張 口發動攻擊。 青竹蛇咬傷甚少致命,但傷口會劇痛及紅腫,青竹蛇口腔內亦佈滿綠膿桿菌, 被咬傷容易造成傷口感染而出現壞疽。

最後 林

讀者,假如 希望提醒各位

被修剪等工 ,例如進行植

蛇存在。如果

牠們打死, 到蛇亦不應將

活動範 們離開自己的

48

作時,應先用

清楚是否有 棍等物件檢查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需要進入叢

只需要驅趕牠

圍便可以了。

雌性白唇竹葉青 紅色箭咀標示出頰窩位置


我們都是哺乳類

識你 老

撰文、攝影: blackdogto

? 鼠,當這個名字活在童話世界裡,可以成為深受小朋 友愛戴的明星,可以令香港政府誓死為牠開山劈石建 造主題樂園。老鼠,當回到現實世界,卻成為人人痛

恨萬分的仇敵,各方想盡辦法都要將牠煎皮拆骨。在不同的世 界,有著不同的待遇,老鼠這種生物究竟是甚麼一回事? 其實「鼠」是囓齒目(Rodentia)動物的統稱,而與人們結怨甚 深的「老鼠」, 可是指當中鼠科 Mur idae 的一些鼠類。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49


我們都是哺乳類

水豚 Capybara (學名:Hydrochaer us hydrochaer is )

囓齒目 Rodentia

是世上最大形的囓齒目動物

囓齒目是物種最豐富,數量最多的哺乳類動物,全球約 有2000種。換句話說,平均每5種哺乳類動物當中,就 有2種是屬於囓齒目。牠們驚人的繁殖力,加上強悍的適 應能力,令牠們差不多可以在世上所有生境生存。例如 有住在雪地下的旅鼠(Lemming)、住在沙漠中的沙漠鼠 (Gerbil)、樹上跳躍的松鼠(Squirrel)、游水築霸的河狸 (Beaver) ,甚至是終日在地底,過著如社會性昆蟲生活 的裸隱鼠(Mole Rat),各式各樣的生活模式和生境,都顯 得囓齒目成員相當多樣化。世上最大的囓齒動物是居南美 洲 亞 馬 遜 沼 澤 的 水 豚 ( C a py b a ra ) , 身 長 可 達 1 .3 公尺。

囓齒目牙齒結構簡圖

© eling

顧名思義,囓齒目動物最大的特徵在於牠們的牙 齒。牠們擁有大而呈鑿子狀的前齒(門牙),還會 不斷生長。門牙後方沒有犬齒,取而代之的是一個 名為「齒虛位」(diastema)的空隙。而臼齒則是 囓齒目動物分類的一個重要依據。 囓齒目可分為松鼠亞目(Sciurognathi)-即 我們普通認知的老鼠、松鼠等,和豪豬亞目 (Hystricognathi)-即豪豬或其他身型普遍較大的 囓齒目。 本港大約有10種囓蟲目,其中包括一種屬豪豬亞目 的東亞豪豬 East Asian Porcupine (有關東亞豪豬 的介紹可參考本誌第五期《黑狗遊記- Khao Yai 哺 乳類觀察小記錄》一文),另外9種都是屬於松鼠

鼠 類 臼 齒 頂 部 構 圖 , 形 狀 與坑溝形態

亞目。

是分類的重要指標之一

香港囓齒目動物列 表 中文名稱

50

赤腹松鼠

Pallas's Squirrel

學名 Callosciurus erythraeus

針毛鼠

Chesnut Spiny Rat

Bandicota indica

板齒鼠

Greater Bandicoot Rat

Niviventer fulvescens

印支林鼠

Indochinese Forest Rat

Rattus andamanensis

屋頂鼠

Roof Rat

Rattus rattus

褐家鼠

Brown Rat

Rattus norvegicus

黃胸鼠

Asiatic House Rat

Rattus tanezumi

田鼷鼠

Ryukyu Mouse

Mus caroli

小家鼠

House Mouse

Mus musculus

東亞豪豬

East Asian Porcupine

Hystrix brachyuran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英文名稱


喜歡郊遊的朋友一定對本港的赤腹松鼠 Pallas's Squirrel 不會陌生,牠們喜歡在 大樹間快速奔跑,部份松鼠甚至已經適應 了市區的環境,例如會在市區的公園進食 餵貓者投放的乾糧,亦會在香港公園的大 鳥籠籠頂穿梭。原來本地的松鼠族群,一 直以來都被視為是外來物種,而且居住於 港島的族群和新界九龍的族群更被指是兩 個不同亞種,當中究竟涉及怎麼樣的人為 引進或地理分化,就真的不得而知了。 在 市 區 公 園 進 食 貓 糧 的 赤 腹 松 鼠 Pallas's Squirrel

言 歸 正 傳 , 本 文 主 角 是 囓 齒 目 的 鼠 科 成 員 ( 後 稱鼠類),以下將作簡單介紹。

過街老鼠 鼠類的分類十分複雜,很多鼠類的長相都極之相似,分辨牠們的方法可能要靠毛色、尾巴比例等 等,但很多時候,單憑外觀特徵是不能夠把牠們分辨的。而事實上,很多種類的鼠都是以牙齒形 態 、 D N A 排 序 等 來 命 名 , 而 當 中 也 不 乏 有 中 間型或雜交種的存在,令野外辨認鼠類變得不可能。 香港兩種比較大機會在郊外遇到的鼠類包括印

印支林鼠 Indochinese Forest Rat

支 林 鼠 I n d o c h i n e s e Fo r e s t R a t 和 針 毛 鼠 Ch e s nu t S p i ny R a t , 這 兩 種 鼠 類 都 是 比 較 喜 好於郊外林區,不過一如其他大部份哺乳類動 物一樣,要觀察牠們倒是有很大的難度。

© 甲蟲

針 毛 鼠 C h e s nu t Spiny Rat

© 甲蟲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51


我們都是哺乳類

老鼠一 家 五 口 躲 在 家 居 雪 櫃 頂

而居住在我們身邊,最為人所熟悉的「過街老鼠」或「坑渠老鼠」, 大 概 就 是 屋 頂 鼠 ( 黑 家 鼠 ) R o o f R a t 和 褐 家 鼠 B r ow n R a t 兩 種 。 兩 種 鼠 的 外 型 極 度 相 似 ,主要分別如下: 屋頂鼠(黑家鼠)Roof Rat

褐家鼠 Brown Rat

體型較小(16-21cm)

體型較大(19-26cm)

耳朵較長

耳朵較短

尾巴比例較長

尾巴比例較短 體型碩大,耳朵比例較短, 可能是褐家鼠 Brown Rat

體型較 小 , 耳 朵 和 尾 巴 比 例 較 長 , 可能是 屋 頂 鼠 R o o f R a t

無論如何,這兩種 Rattus 屬的鼠類已經成功入侵了全球各地,隨著輪船穿洲過省,差不多 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會有牠們的蹤跡。牠們驚人的繁殖力和破壞力,迅速成為人類社會的 「害獸」,破壞農作物、破壞各種設施,同時亦會傳播病毒,歷史上著名的「黑死病」亦被 指是來自屋頂鼠身上的跳蚤。老鼠這個名字已經被全世界人所唾罵。人人「聞鼠喪膽」, 一旦發現鼠蹤定必大開殺戒,如臨 大敵。假如生擒,必用盡各種酷刑處 之,當中的仇恨,表露無違。 疫病的傳播,歸根究底其實問題也在 於人口密度過高,環境衛生惡劣所 致。如果我們可以控制人口密度,減 少製造垃圾,做好環境衛生,病毒根 本不會那麼容易散播,將全盤責任歸 咎於老鼠,似乎是極不恰當的行為。 52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吃了毒鼠藥而奄奄一息 的老鼠


忍辱負重 其實鼠類對地球的貢獻是非常之 大,亦是地球最重要的其中一種動 物。這一點就從牠們可觀的物種數 量証明到。首先,鼠類食性雜,偏 好都市廢物,對固體廢物的處理起 了很大作用,牠們可以將大型有機 廢物快速地分解轉化。試想像,假 如地球沒有老鼠,我們居住的環境 就很快會被垃圾堆所淹沒呢。

老鼠喜愛在垃圾桶內進食,其實 間接幫助我們清理廚餘。

另外,鼠類是食物鏈中重要的一員,多種 蛇類、猛禽、食肉動物(例如各種貓科動 物、犬科動物、熊科動物等)都是以鼠類 為牠們的主要食物來源,牠們的生存與鼠 類的數目息息相關,所以一個平衡的生態 系統必定要有相當數目的鼠類。

1

2

1 貓頭鷹是著名的捕鼠專家, 圖為北鷹鴞 Nor ther n Boobok ( 學名:Ninox scutulata )

2 鼠類亦是普通鵟 Common Buzzard (學名:Buteo buteo )的重要食糧

3 從英文名已經得知, 水律 Common Rat Snake (學名:Ptyas mucosus )

3

特別喜好捕食鼠類

對於人類健康和科研來說,鼠類的貢獻更加是讚人熱淚!由於鼠類與 人 類 的 基 因 極 為 相 似 , 「 白老鼠」

(註一)

被大量繁殖被充當實驗品。活生

生的白老鼠被人殘酷地施以可怕的測試,默默地承受著無盡的痛苦, 從 來 卻 沒 有 人 會 憐 憫 或 感 激牠們所做的犧牲。

( 註 一 ) 實 驗 用 的 白 老 鼠 主 要 是 兩 種 鼠 類 的 白化型,分別是小家鼠 House Mouse 和褐家鼠 Brown Rat , 兩種都已遍佈全球。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53


我們都是哺乳類

鼩形目 Soricimorpha 當然,不得否認,老鼠對人類社會確實帶來不少負面影響,也難怪人 們對牠們恨之入骨。但很無辜地,卻有另一類小型生物一直被人誤以 為是鼠類,背負著這污名,一直被人誤解著。牠們就是鼩鼱 Shrews 。 全球約有384種鼩鼱,至於香港則有兩種,分別是較為常見的臭鼩 M u s k S h r ew ( 學 名 : S u n c u s m u r i n u s ) 和 灰 麝 鼩 G r ey S h r ew ( 學 名 :Crocidura attenuata ) 。 鼩鼱在外型和行為上的確和鼠類十分相似,但牠們其實是屬於鼩形目 S o r i c i m o r p h a 的 鼩 鼱 科 S o r i c i d a e 動 物 (註二)。 實 際 上 , 我 們 人 類 與 鼠類的親緣關係,遠比鼩鼱和鼠類之間更接近,要知道老鼠是我們人 類 的 近親呢! 鼩鼱常在枯葉堆底層活動,夜行性為主,通常獨居,主要捕食昆蟲, 在岩岸發現的臭鼩, 探頭觀察環境。

亦會捕食蚯蚓等無脊椎動物。牠們的眼睛退化,視力較差,用聽覺、 嗅 覺 和觸覺去捕捉獵物。由於牠們的新陳代謝率高,故此食量很大。

( 註 二 ) 一 直 以 來 鼩 鼱 與 其 他 近 親 ( 如 刺 猬 等 ) , 都 歸 立 於 食 蟲 目 I n s e c t i vo ra 之 下 , 但 近 年 的 研 究 指 出 牠 們 應 該 再 細 分 為 幾 個 目 , 包 括 鼩 形 目和猬形目 Er inaceomor pha 等。 54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要分辨鼠和鼩,其實是十分簡單,單憑外表已經可以分辨, 牠們之間的分別如下: 鼩鼱 Shrew

鼠 Mouse

眼睛很小

眼睛較大

嘴喙較尖長

嘴喙較短

門牙呈鉗狀,緊隨是一列單尖齒

門牙呈鑿子狀,緊隨是一個齒虛位

前肢有5趾

前肢有4趾

通常獨居

通常群居 鼠類嘴喙較短,眼睛較大, 前肢有 4 趾。

鼩鼱嘴喙尖長,眼睛很小, 前肢有5趾。 一如鼠類,鼩鼱的分類亦是相當的困難,比較可靠的方法是要 檢查屍體的牙齒。鼩鼱的牙齒比較特別,牠們擁有上下各一對 如鉗子的彎曲大門牙,緊隨其後是一列三至五顆細小的單尖齒 (U n i c u s p i d s ) , 這 些 牙 齒 的 數 目 和 形 狀 成 為 了分類的重要指標。 從臭鼩屍體可看出牠們特別的牙齒排列

殺錯良民 鼩鼱在本港分佈甚廣,數量頗 多,但認識牠的人卻少之又 少。相信絕大部份的人只會把 牠當作鼠類去看待。鼩鼱被人 「點錯相」而追殺的例子不

鼩鼱屍體

少,特別是牠們的視力差,警

誰是害獸?

覺性也相對低。幸運的是,牠 們極少會被市面上的捕鼠器所活捉,否則牠們的命運會更加坎

總結來說,無論是我們所認定的「害獸」

坷。但值得一提的是,大量殺蟲劑的使用,對這種偏好進食昆

抑或是無辜受牽連的鼩鼱,任何一種生物

蟲的動物來說,很可能會帶來嚴重的衝擊,有毒物質的積蓄,

都有牠們的在大自然的價值和益處。世上

對牠們來說可以是致命的。

並沒有真正的害蟲害獸,假如我們真的要

也許是因為脫離不了「老鼠」的污名,鼩鼱竟然沒有受到香港 法例第170章《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所保護。在本土野生哺乳 類動物之中,除了牠們之外,就只有鼠類和野豬,這群普遍被

定義的話,其實人類本身絕對就是最可怕 的害獸,我們為地球帶來的破壞遠遠超於 世上任何一種生物。

人所定義的害獸,是沒有受到該條例所保護。換句話說,鼩鼱

滅鼠工作的確是有理由去實行,但我們在

似乎已經與「害獸」齊名了。這一點倒令人費解,很難想像這

殲滅牠們的同時,其實有沒有去尊重牠們

種愛吃昆蟲、沒有任何攻擊性或破壞力的細小生物會與害獸之

的存在呢?最少我們也要問問自己,你認

名 扯 上 關 係 。 是 無 知 ? 抑 或 是 無 視 ? 誰 可 以 為 牠們做個平反?

識牠們嗎?

參考文獻

克拉頓 柏 克 ( 2 0 0 3 ) 自 然 珍 藏 系 列 : 哺乳 動 物 圖 鑑 , 貓 頭 鷹 出 版 社 石仲堂 ( 2 0 0 6 ) 香 港 陸 上 哺 乳 動 物 圖 鑑 , 天 地 圖 書 Fiona A . R e i d ( 2 0 0 6 ) A F i e l d G u i d e To M a m m a l s o f N o r t h A m e r i c a , H o u g h t o n M i f f l i n C o m p a ny David W. M a c d o n a l d ( 2 0 0 9 ) T h e E n c y c l o p e d i a O f M a m m a l s, O x fo r d U 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55


擔天望地

下 撰文、攝影: kingar thur

56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Sheppar ton 過了三天斗轉星移的日與夜之後,我帶著半開平合的雙眼,神智不清地上路 向 大 洋 路 南 下 , 一 路 開 開 停 停 ( 飲 食 風 景 ) 約 六 小 時 後 到 達 目 的 地 A p o llo B ay 的 另 一 間 B i g 4 , 面 對 正 東 面 南 大 洋 的 水 平 線筆者也暫時回復了精神,準備晚上再戰夜空,但問題是

旅館地點和海邊較黑暗的位置相隔了不少附近的燈火,加上已經疲憊不堪,所以入夜後筆者等人只帶 了 一 台 小 型 赤 道 儀 駕 車 到 對 面 海 邊 , 找 了 一 處 避開 Apollo Bay 和背後公路往來交通光害的大樹邊作 為開鏡地點,雖然地點非常開陽又有無敵海景在前,但始終沒有像 Sheppar ton 般的後勤基地就在 隔鄰的方便,加上在泥沙草地上亦只能用廣角鏡拍些天文風景照啦,另一令人失望的是大氣條件真的 比預期差,雖然是萬 里無雲,但水平線上

背山面海的營地,若不是燈光

營地面對東方水平方向,

問 題 這 兒 可 真 是 天 堂 呢!

樹邊就是拍攝地點。

卻可見一層明顯的灰 塵……唯一可想到的 理由可能是附近一路 所見的農地秋收後焚 燒禾草的結果吧!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57


擔天望地

天蠍座內我的至愛 星雲 NGC6231

話雖如此,但當看見半人馬座和天蠍座方向的銀河從海上昇起時的情景,衆 人亦不禁大呼“温豆腐"!再細看海面上反照著銀河的光芒,呵!嘩嘩嘩不 得了!回想起來當地人真會認為我們這群少見多怪的人是傻瓜吧!拍了數張 銀河上水後,我將鏡頭指自南天極準備來個南天拱極星流跡,但忽然從小鎮 方向有一開著大射燈(小船?)從右至左橫過水面,真不幸但又無奈因為我 們的位置也實在太接近附近的交通和燈光,尤其背後更是車來車往,好不熱 鬧……但最不幸的是隨著晚間的濕度開始上昇時,露水又再來探訪,在當地 又找不到暖包這東西(我們曾嘗試買了一包黄豆用微波爐加熱後,包上金 屬紙再塞在襪內作為臨時保温除濕用,但始終作用不大。),到了差不多半 夜 , 終 於 一 ( 鏡 ) 頭 霧 水 時 亦唯有投降收工回去啦!

天蝎座心宿二附近的調色 盆氣體雲 Rho Ophiuchi N e bu l a , 但 曝 光 不 足 。

58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從水平線昇起的銀河中心單張5分鐘 景像,但降露令我終於要放棄繼續 因為之後的影象都被“水淹”了。

LMC 大麥哲倫雲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59


擔天望地 但回到小屋後再檢視之前拍的影象時,竟有新 的發現:影象中的水平線上右方出現了一片暗 暗的紅光,我當時第一個反應是:來自 Apollo B ay 的 燈 光 污 染 ? 但 細 看 卻 發 現 紅 光 是 位 於 水 平 塵 埃 層 之 上 方 天 空 , 再 想 想 …… 哈 哈 ! 原 來 是無心插柳地拍了淡淡南極光!雖然是目視不 能見,但卻在長時間曝光後出現在影象中,想 不到我在旅程出發前不切實際的希望目標竟成 真了,心情真像中了獎呢! 在 Big 4 營屋前最後的星流跡拍攝地,真有點想像不到, 但這正正顯示了清澈的大氣的利害可行性。

A p o l l o B ay 6 x 5 分 鐘 曝 光 合 成 , 若 不 是

s t a r t ra i l 1 南 天 極 星 流 跡

用多次短曝光時間再合成的話,右方

5 分鐘單張曝光

的燈光恐 怕 早 就 將 天 空 完 全 爆 。

60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第 二 晚 在 A p o l l o B ay , 亦 是 最 後 一 晚 的 星 空 , 因 為 翌 日 一 早 就 要 收 拾 一 切 回 去 Melbour ne ,所以只能晚餐後再跑到海邊同一位置,架起迷你赤道儀再拍從 海上昇起的銀河,但很快濃濃的露水就迫我提前“打道回府",心有不甘,於 是在營屋前架了相機,在三脚架上再拍南天的供極星流跡,設定曝光單張為5 分鐘×12次(即共一小時曝光),完成後看看:成功!沒有露水在鏡頭上,雖 然這位置更受燈光影響,但也可接受囉!而這亦是今次南天之旅的最後一組夜 空 照 , 因 為 回到 Melbour ne 就是人造光的天下啦!

一回到香港首要做的就是下載 star trail 這軟件,因為無可避免地在這數碼世 代要合成長時間星流跡它是最方便易用的影象合成工具,尤其當背景天空受一 定光害影響,例如香港就更能令光害的影響得以降低(而之後發覺此軟件用來 合成螢火蟲的光跡亦同樣適合!);而第二件事就是買了一部已經改作天文攝 影 用 的 4 5 0 D …… 又 是 另 一 向 現 實 低 頭 的 結 果 ! 當 然 只 要 環 境 適 合 , 我 是 會 繼 續 使 用 色 彩 更真實鮮豔的菲林方法。

star trail2 南天極星流跡 5 分 鐘 曝 光 x 12 合成後

這次星空之旅並不算十分理想,大氣條件我只能評為10份之6分,亦要顧 及同行友人喜好,所以沒有深入澳洲內陸絕對黑暗夜空的地點致光害成為 最主要問題,而且對氣候變化和器材的預備亦有不足,但這些經驗會於 2012年11月的北澳之行會有一定的幫助,在這片南十字星海的國度下, 澳洲始終都是星之子要一睹那壯麗無匹的南天星空最佳地點,只是希望在 C a i r n s 日 蝕 團 時 我 還 記 得 南天的對極軸方法吧!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61


異地風情

國 英 走 遊 撰文、攝影:雀仔 TO

烏鶇

62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烏灰銀

鷗 大山雀

家麻雀

生第一次的旅行就到了英國的約克郡 (Yorkshire),一個看起來相當古 舊的地方。7日的行程中主要都留在

York,也到過東岸的海邊小鎮Whitby,以及在 倫敦逛過大半天。整個行程以欣賞歷史文化和生態 為主,細看一下不能在香港欣賞的事物。

乘火車時窗外的風景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63


異地風情

01

03

02

64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04

05


Yo r k 是 個 充 滿 了 古 樸 氣 息 的 地 方 , 約 在 公 元 7 0 年 就 已 經 存 在 , 單 單 是 市 中 心 的 C i t y Wa l l s 便 有 二 千 年 的 歷 史 。 整 個 Yo r k 擁 有 上 千 座 古 蹟 以 及 具 有 歷 史 價 值 的 建 築 , 這 裡 沒 有 幾 座 建 築 物 是 像 香 港 的 那 般 現 代 化 的 , 走 到 Yo r k , 彷 彿 回 到 了 過 去 , 自 己 就 身在中世紀的歐洲。隨便走走,一點也不難找到古蹟或者是歷史建築物,也許應該 說 很 難 找 不 到 這 些 建 築 。 當 中 以 Yo r k M i n s t e r 較 為 有 名 , Yo r k M i n s t e r 的 特 別 之 處 除 了 是 有 歷 史 價 值 之 外 , 就 是 它 是 整 個 Yo r k 中 最 高 的 建 築 物 , 高 3 1 米 。 生 活 在 香 港 這 麼 久 , 只 會 看 到 建 築 物 在 鬥 高 , 身 邊 的 新 聞 老 是 圍 繞 發 展 或 是 屏 風 樓 , 但 Yo r k 卻 完 全 不 同 , 據 友 人 說 , 當 地 的 c ouncil 定下 Yor k 的新建築物不能比 Yor k Minster 高。 看到的新式建築物普遍只有兩、三層高,而高的建築大部份都是歷史建築,當中以 宗 教 建 築 物 為 主 。 也 許 香 港 始 終 是個地少人多的地方,樓高是必然的事。

06

08

01

位 於 Yo r k M u s e u m G a r den 內的修道院遺址

02

英國的郵筒

03

City Ar t Gallery

04

C i t y Wa l l s ( 於 Yo r k M u s eum Garden 內的角度 )

05

The King's Manor ,於 1270 年建成,當時主要為鄰近 St. Mar y's Abbey 的修道院院士提供住屋

06

疣鼻天鵝

07

R i ve r O u s e 有 很 多 水 鳥 ,基本都不怕人,甚至很主動游過來

08

古 建 築 裡 開 設 了 c a fe

07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65


異地風情 Yo r k 實 在 是 在 各 方 面 跟 香 港 有 很大的分別,特別是古蹟及歷史 建築的保育與活化方面,真的不 禁 從 心 覺 得 Yo r k 的 做 得 很 好 。 那裡的活化和保育都比香港的來 的要簡單、自然、實在,不需要 任何造作又格格不入的宣傳與包 裝,這裡的古建築就猶如普通的 建築,很自然地溶入了一般的生 活。隨便路邊的一間店舖,那一 座建築可能已經是歷史建築,特 別是在另一著名景點肉舖街(The

09

S h a m bl e ) , 整 條 巷 的 兩 旁 都 是 歪 歪斜斜的舊式建築物,但地鋪開 設了商店,上面的住了人。如果 這些千年歷史以上的建築是在香 港,大概會被指結構不安全而拆 卸,又或者是「復修」至整齊外 觀,歪歪斜斜的特點大概會保留 不到。這些建築物只是上了新的 油漆,其他的外觀設計都保留了 下來,會看到舊式窗花,以及帶 有奇怪味道的古式外牆裝飾,所 以也難怪電影《哈利波特》會在 這裡取景拍攝。又或者是在古蹟

10

旁邊立一個簡單的介紹板、自助 式的錄音導賞,隨便走走便很容 易知道該古蹟的簡單資料。

09 10

11

66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12

肉舖街 (The Shamble)

Yor k Minster

11

位於市中心的碉堡

12

街路賣藝人 Pur ple Man of Yor k


Yor k Minster 雖然發現有教堂被用作開設酒吧,但這裡的人並不會把有數百年歷 史的建築物弄的不倫不類,絕對能從外觀看出那一座本來是教堂, 甚至不看那個招牌是不會發現裡面開設了酒吧。反觀香港的古蹟保 育,完全是一個相反,最好的例子大概是1881 Heritage,如果我 是個什麼也不認識的遊客,我猜我永遠也猜不到那原本是水警總 部。感覺上就猶如一個學生作文離題,整篇文章就只有一句硬與題 目扯上關係一樣,裡面就只有一個資訊中心當作介紹前水警總部的 歷 史 , 來 的 突 兀 , 外 表 華 麗 , 但 內 裡 卻 是 什 麼 都 沒 有 。 Yo r k 的 歷 史 建築的外在美可能真的很一般,外觀基本上都是殘舊,但是絕對能 夠欣賞到當中的內在美,不論是背後的歷史或者是其他意義,即使 自己不是專家,只要夠細心就總能觀察到一些。

Cifford's Tower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67


異地風情 另一個個人覺得那邊的特別之處是可以在 街道上找到墓碑,跟香港的感覺很不同, 這一切就是很自然很平和,一點也不嚇

13

人。可能我是中國人,對於墓碑或者是墓 地也會有幾分懼怕,盡可能就避之則吉。 在約克郡的7天行程中,唯一到過的墓地 是 Whitby 的 St. Mar y's Par ish Church , 在山丘上有數以百計的墓碑,當中有很多 已經風化,上面刻的字都已經不見了,或 者 是 整 塊 墓 碑 變 黑 。 由 於 W h i t by 是 位 於 海 岸位置,天氣變幻無常,那一天由剛到步 時的天晴,之後很快便起了濃霧,最後還 下起雨來。不過天氣壞也有它自己的獨特 味道,在古蹟Whitby Abbey遊覽時便是 起了濃霧,剩下的幾幅外牆和支柱再配上 濃霧,為當天的旅程添加了不少的神秘氣 息,除了有點冷,其他還是相當不錯。

14

15

68

在 通 往 W h i t by A bb ey 的 路 上 觀 看 風 景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13

Whitby Abbey

14

位 於 W h i t by 港 口 的 S w i n g B r i d g e , 已有超過 100 年的歷史

16

St Nicholas Field LNR 內的遺跡

17

教堂外牆的古舊雕刻

18

Bar ker Tower

19

Whitby 的街道


16

17

19

18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69


異地風情 雖 然 Yo r k 不 算 大 , 但 都 有 不 少 的 自 然 保 護 區 如 L o c a l N a t u r e R e s e r ve ( L N R ) 、 S S S I 以 及 C o u n t y Pa r k , 可以欣賞一下當地的自然生態,這次旅程中到過了 A s k h a m B o g ( S S S I ) 、 C l i f t o n B a ck i e s L N R 以 及 St Nicholas Field LNR。如果是一個蝴蝶愛好者, St Nicholas Field便是一個必到之處,那裡就好像 香港的鳳園一樣,比較著重蝴蝶的保育。全英國的蝴 蝶品種數目比香港少得多,只有大約60種,要是在香 港走一天,絕對不難觀看到這個數目的蝴蝶品種,這 個也是自己在這次旅程中,另一個相當深刻的體會。 如果運氣好的話,St Nicholas Field便可以欣賞到 Speckl e d Wo o d

全英國約1/3 的品種,不 過自問自己 運氣相當一 般,當天在 那裡只觀看 到 7 種 蝴蝶。

Pe a c o ck

Comma

家麻雀 70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白骨頂

C h a ffinch 而 A s k h a m B o g 則 是 一 個 觀 鳥 者 要 到 的 地 方 , 那 裡 算 上 Yo r k 的 熱 門 觀 鳥 點 之一,因有不同生境而吸引了不同的鳥種,自己在英國看到的第一隻猛禽 雪雁

就 地 方 是 這 裡 。 G r e a t S p o t t e d Wo o d p e cke r 在 那 裡 有 穩 定 的 數 目 , 但 是 要 看 到 牠依然要靠點運氣。

不僅是這些地區,其他的地方也不難欣賞到自然生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便 是 R i ve r O u s e , 有 兩 天 的 行 程 中 都 走 到 Yo r k M u s e u m G a r d e n 裡 面 , 坐 在 R i ve r O u s e 河 邊 享 用 午 餐 , 河 的 兩 岸 都 有 不 少 G r ey G o o s e 、 M u t e S wa n 或 是 M a l l a r d , 可 能 當 地 人 都 有 與 牠 們 分 享 食 物 的 習 慣 , 牠 們 不 但 會 走 近 嘗 試 要 求 食 物 , 甚 至 有 一 隻 G r ey G o o s e 索 性 走 過 來 直 接 搶 了 一 口 , 實 在 很 難 忘 。 在 Yo r k 的 行 程 中 看 到 最 多 的 大 概 是 烏 鶇 了 , 基 本 上 只 要 是 草 Canada Goose

地就能找到最少一隻。這跟香港很不同,香港最常見的鳥類是麻雀,但在 英 國 的 日 子 裡 只 看 過 兩 次 麻 雀 ( 家 麻 雀 ) , 分 別 是 在 W h i t by 的 海 邊 及 Yo r k 內 的 C l i f t o n Backies 。

除 了 觀 光 和 尋 找 自 然 生 態 以 外 , 自 己 也 相 當 享 受 乘 火 車 來 往 Yo r k 和 倫 敦 之 間的時光,看出窗外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和農地,也可以看得到環頸雉、野 兔以及鹿等野生動物,雖然只是數秒之間來不及好好細看牠們,但我還是 十 分 高 興能有一眼之緣。 綠頭鴨

在 這 次 旅 程 當 中 , 甚 至 到 現 在 , 我 依 然 是 很 自 然 地 比 較 香 港 和 Yo r k , 發 覺 到各有好也有壞,但我最深深體會到的是「不失去便不會懂得珍惜」,在 Yo r k 的 時 候 沒 了 香 港 的 這 種 便 利,就發覺香港很幸福;但回 到 香 港 後 就 沒 有 了 Yo r k 的 那

Woodpigeon

一種寧靜,然後便後悔那時沒 有好好享受。身邊很多的事物, 特別是香港的自然資源,我們何 歌鶇

時 才 懂 得去認真地珍惜?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71


異地風情

〞 我的 鄰居 蠻 〝野 撰文、攝影:狸早

72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不管是否留心去看,我們身邊總是存在著各樣的生 命 , 即 使 只 是 在 日 常 出 入 的 社 區 之 中 ——不 管 是 人 們 精心栽培、侍弄的,還是完全無人在意的。小生命 像變魔術一樣,會在堆滿枯葉的角落裡擠出來,認 真地,向蜂蝶展示著自己的邀請函。

松鼠絨尾巴不知從什麼時候開 始住在這裡,不過它也不到一 不管如何,它們出現在我們的生

歲,還是個孩子。他不太怕

活之中。有些傢伙只是某一季節

人,總是笑眯眯的坐在高處看

出現在這裡,像太平鳥,這些長

老頭老太太晨練,或者和同窩

翅膀的遊騎兵總是自處飄蕩,吃

的姐妹小阿灰鬧成一團。

盡了果子就整群遷走。

也有些傢伙會一直堅守我們身 邊,享受了來自我們的食物和方 便,也承擔了我們帶來的危險。 這隻半歲大的喜鵲特別好奇,我 總能在小廣場旁邊看見它。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73


異地風情

社 區 裡 自 然 有 水 塘 —— 做 過 防 滲 漏 的水塘,草岸,栽上蒲棒蘆花。人 們只是覺得居處有水,生活添了不 少靈氣,不過對於許多生命來說, 這個人類造出的小水塘給他們帶來 了一切。

香蒲葉兒半插進湖水。對 於許多水生的小生命,這 樣的植物是可靠的育嬰 房,也是它們長大成蟲後 走向天空的路。

74

稗草在水邊晃悠。一隻蜻蜓抱緊

在湖邊走走,常能看見一些正在醞釀後代的傢伙。這

穗子,脫了衣服就跑了。只留下

對有著劍眉大眼和正直眼神的豆娘在瞪我。“沒看過

殼子在夕陽下做著飛行的夢。

豆娘 ML 嗎?!這種偷窺是對鄰居的正常禮節嗎?!”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快 落 了的太陽在水紋上蕩漾著,看起來很安靜……

但是很快,一隻落水小蛾的徒然掙扎弄皺了水面,大 群水黽循波而至,嘴巴如刀劍鋒芒出鞘,像圍住將死 之 獸 的一群兀鷲。

陽光一如既往,懶洋洋的照 在地面上,完全不顧這地方 是不是人類的地盤。不管稻 粱黍麥黍稷還是毛毛狗兒狼 尾巴草牛屎菊,都在暖暖的 力量中逐日豐碩著穗子。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75


異地風情

陽光透過薄薄的花瓣曬紅了果子,把山荊子從生澀 的脆果變得綿軟香甜,這是太平鳥最喜歡的美餐。

就連驕傲如翠鳳蝶,都偶爾會光 顧後院。人們為觀賞而栽下的黃 檗樹養大了綠色毛蟲,蝴蝶一覺 醒來,隨便飛飛,就不難找到些 富含蜜汁的花兒補充體力。 薄翅螳螂夫人得意的舔起手指來。螳螂都是些愛 極了潔淨的傢伙,永遠把大把時間花在整理容貌 上。那大顎對小蟲來說那麼可怕,此時卻溫柔地 整理起自己的細觸角和腳墊兒。

76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當然也有些住戶不屑於白 天,不過它們仍然享受著 太陽帶來的好處。蜘蛛借 著路燈的光亮把網張開, 期待能捉到幾個傻蛾子。 它一邊抱怨著日光刺眼, 一邊吸吮太陽帶來的美味 汁液。

螽斯就不會把自己暴露在 燈光下~叫得起勁的那些 總是格外謹慎,稍微有點 動靜就慌忙停止叫囂,藏 匿起來。“還要留著小命 娶老婆生孩子呢!”我認 識的螽斯都這麼說。

吃總是第一要事。厚雪蓋滿地面的日子,松鼠絨尾巴 不僅要靠儲存的松子,也借用了人們為鳥雀留下的豆 米。在伙食上,它無疑得到了居於人類附近的好處。

年輕的喜鵲在佈告欄下躲雪。它與父母一起住在我的 社區裡,也是在這兒常駐的唯一一家喜鵲。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77


異地風情

對於這些一切遵循野性的小鄰居來說, 生 活 無 非 如 此 : 吃 喝 M L , 生 老病死。

栗鵐死掉了,血潤濕了貼著地面的毛, 地上散了不少塑膠玩具槍子彈,樹籬外 面傳來孩子們的笑鬧聲。

好奇的小喜鵲和松鼠絨尾巴也終死於貓口,“放 歸大自然啦!”不靠譜的主人說,“又可愛又可 憐!”喂貓的大叔說。在社區裡閑晃的貓口對數 增加,只是沒人去想那些弱小的鄰居何去何從。

78

香港自然生態雜誌。 第 七 期 。 2 0 1 2 年 2 月


熟透的山梨子摔裂在地下,發酵成酒。 黃鉤蛺蝶聚眾豪飲。死去的生命以另一 種形式溶解在蝴蝶的翅膀之中,如此生 生不息。

太陽依然是懶洋洋的,落下又升起來。 牽牛花謝掉了,蜷縮起來,可是新的牽 牛花又漲開花蕾,在晨光裡開起來。牽 牛花撓撓頭,“沒辦法,日子就是這樣 過的嘛。”

陽光依然照著金色狗尾 草,也照著玩樂的孩 子。這裡以後會變成什 麼樣子?我不知道,只 是會一直注視著這些充 滿野性的小鄰居們。不 管如何,太陽都會一直 這樣照下去吧。誒,日 子就是這樣過的嘛。

香 港 自 然 生 態 雜 誌 。 第 七 期 。 2 0 1 2年2月

79


希望大家把對論壇和雜誌的支持,轉化為更有 力量的幫忙。這個幫忙,就是你們的投稿,其 實,情況和你們在網上發言差不多,只不過發 表的地方變了在這E-Mag,而不只是在論壇上。 各位版友和讀者,請不要猶豫,盡快把你對大 自然的感受和見聞和大家分享。我們承諾,會 認真對待每一篇來稿。

下一期截稿時間: 2012年4月22日 等待著,HKWildlife 編輯組 來件請 email 至 editor@hkwildlife.net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