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斯頓.葛哈爾 男中音獨唱會

請下載此場刊以手機閱讀 15.03.2025 / 4:00pm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演出長約1小時55分鐘,包括一節中場 休息
封面照片© Gregor Hohenberg
※ 演出期間敬請關掉手提電話及其他電子 產品,以免發出聲響或產生光線,影響 表演者及其他觀眾。
※ 請勿擅自攝影、錄音或錄影。
※ 演出期間請保持安靜。
※ 所有作品內容均由創作團隊獨立製作, 並不代表贊助機構之立場或意見。
※ 本節目內容及本刊物所載之藝術家/客席 撰文者言論屬於個人觀點,並不代表香 港藝術節(「本會」)之立場或意見。
※ 為免影響演出,持票人士務請準時入 場。本會有權不讓於演出開始後或中場 休息後遲到和在演出期間中途離場的觀 眾重新入場。
※ 本會保留全權決定觀眾(包括遲到和中 途離場的觀眾)入場和重新入場的可能 性及方式。
※ 在任何情況下,若本會允許遲到者入場, 該等遲到者只能在指定的遲到點入場。 持票人士如因遲到而不獲安排入場,本 會恕不退票或換票。如有任何爭議,本 會保留最終決定權。
※ 場地守則以 香港藝術節英文網頁 及前台 公佈為準。






目錄
特首獻辭
主席獻辭
前言
關於基斯頓.葛哈爾
關於格洛德.胡伯
曲目
曲目介紹
關於香港藝術節
委員會及職員名單
鳴謝
二零二五年度香港藝術節隆重揭幕,這 項名聞中外的國際文化盛事昂然踏入第 五十三屆,可喜可賀。
今年藝術節匯聚逾1,300名本地及海外 藝術家,帶來約125場文藝節目,包括 音樂、舞蹈、戲劇、戲曲、歌劇等,多 彩多姿。其中,意大利的博洛尼亞市立 歌劇院樂團在大師級指揮家杜拿多.倫 澤第領導下,演奏經典的意大利歌劇詠 嘆調,為藝術節揭開序幕。藝術節閉幕 當日,著名中國指揮家呂嘉將率領中國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與國際鋼琴家張 昊辰和女高音宋元明攜手演出,獻上音 樂盛宴,為今屆藝術節畫上圓滿句號。
第五十二屆香港藝術節隆重舉行,可喜可賀。
歷經五十餘年,香港藝術節已成為享譽國際的文化盛 事。今屆藝術節續放異彩,雲集約1,400名本地及海 外藝術家,帶來逾150場不同類型的表演,由音樂、 歌劇、戲曲,以至戲劇、舞蹈、跨媒體藝術和大型特 備節目等,必定是另一場令人難忘的藝術盛宴。
今屆藝術節以李察.史特勞斯的《拿索斯島的亞莉安 妮》揭開序幕,由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獻上這齣莊諧 並重的精妙劇作,令人期待。個多月後,上海芭蕾舞 團將呈獻中國與法國聯合製作的《花樣年華》,作為 藝術節的閉幕表演。這齣精彩絕倫、中西協作的芭蕾 舞劇,正好反映香港獨特的中西創意文化根源,並彰 顯我們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重要地位。今年 藝術節匯聚全球各地佳作,包括別具一格的「聚焦當 代阿拉伯」系列,更形豐富多采。
一如往年,今屆藝術節推出多個「加料 節目」,包括大師班、工作坊、後台參 觀、文化導賞團等,讓藝術家與觀眾互 動交流。藝術節「青少年之友」計劃則 籌備了學校巡演、演前講座、藝術示範 及其他特備節目,讓本地年輕人有更豐 富的文化與藝術體驗。
政府銳意加強香港文化影響力。為進一 步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的地位,政府於去年11月公佈《文藝 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提出四個發展方 向共71項具體措施,並正積極推展相 關工作。
我對香港的文藝創意事業前景充滿信心。政府銳意竭 盡所能,鼓勵本地藝術家奮發向上,並確保他們獲 得所需和應得的表演機會。正如我在《施政報告》所 述,新成立的文創產業發展處每年會推動60個業界考 察團、海外展覽及其他文化展演活動;「電影發展基 金」和「創意智優計劃」共獲注資43億元,以支持本 港電影業;「重點演藝項目計劃」亦即將推出,協助 本地大型表演藝術創作,以及培育代表香港的國際文 化品牌。
政府會繼續與各界攜手合作,積極推動文化藝術及創 意業界的發展。
感謝香港藝術節及其團隊盡心竭力推動 香港、整個地區以至全球的文化藝術發 展;亦感謝贊助商和捐款者慷慨解囊和 鼎力支持,令藝術節綻放異彩。
我感謝香港藝術節團隊一直堅持不懈,為藝術奉獻心 力;並感謝各贊助商和善長鼎力支持,令藝術節異彩 紛呈。
今年藝術節會為香港帶來絢麗多姿、賞心悅目的文化 藝術世界。希望大家盡情投入,享受每個璀璨時刻。
I am pleased to congratulate organisation of its Over this past half grown into a celebrated be another memorable artists in more than opera and Chinese special events. This year’s Festival of Richard Strauss’ comedy. It closes, production of the Shanghai collaboration reflects roots and our growing cultural exchange. all over the world, I believe in Hong determined to do they have the performance in my Policy Address, Industries Development overseas exhibitions $4.3 billion will be CreateSmart Initiative Performing Arts Programme scale, local performing of Hong Kong cultural continue to work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I am grateful to the commitment to the for their generous
祝願今屆香港藝術節續創輝煌,再度 呈獻文藝盛宴,讓市民樂在其中,回味 無窮。
A world of arts and Kong. I know you Kong Arts Festival.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李家超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李家超
John KC LEE Chief Executive Hong Kong
Special
主席獻辭
歡迎閣下蒞臨第53屆香港藝術節。作
為一個具領導地位的國際表演藝術盛 事,藝術節將在今年繼續肩負重任, 拓寬香港文化景觀,透過邀請超過 1,300位國際及本地的優秀藝術家,為 觀眾帶來超過45套節目、合共逾125 場精采演出,並同時舉辦約300項加 料節目及教育活動,促進香港的藝術 文化發展。
我感謝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透過康樂 及文化事務署提供年度恆常撥款及配 對資助,對我們的工作予以鼓勵和肯 定。此外,我亦由衷感謝香港賽馬會 慈善信託基金在過去53年的堅定支 持,以及其他贊助機構、慈善基金會 和捐助者的慷慨解囊,讓我們得以透 過表演藝術為社會各界帶來裨益。
與此同時,我亦向我們的藝術家深表 謝意,感謝你們不斷追求藝術上突破, 為觀眾帶來無與倫比的藝術享受。我 也份外感激藝術節團隊一直以來努力 不懈,令藝術節得以順利舉行。
最重要的是,我衷心感謝所有觀眾的 參與與支持。希望您享受在藝術節的 節目及活動,並從中找到喜悅和靈感。

香港藝術節主席 盧景文
香港藝術節的其中一個主要目標,就 是推動國際文化交流。本屆香港藝術 節秉承一貫既尊重傳統又開創新猷的 精神,邀請了一眾來自世界各地殿堂 級的大師,以及國際上備受矚目的年 輕藝術拓荒者,為我們獻上優秀的名 作。當中不少取材自經典文學,甚至 是原汁原味地呈現原著的創作,為觀 眾帶來豐富的藝術享受。
走過半世紀的香港藝術節,一直為國際與本地最優秀 的表演者搭建舞台,積極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經歷了 三年疫情的洗禮,藝術節終於在第52屆再度迎來「花 樣年華」,在全面復常的狀態下再度為本地觀眾與遊 客獻上今天和明日的經典,不單讓大家可以從眾多音 樂、舞蹈、戲劇、戲曲和多媒體作品中重新細賞遺世 瑰寶,更邀來多位重量級中外大師坐鎮,陣容鼎盛、 豐富多元,足以滿足不同觀眾群體的喜好。
今屆我們繼續支持本地藝術發展,為香港的藝術家提 供創作土壤,更連結國際及本地精英聯手開闢藝術新 境界。同時鼓勵藝術家善用創新科技融合創意,為觀 眾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
與此同時,我們還獻上一系列以「幻 想與冒險」為主題的節目,部分以虛 擬實境及擴增實境等技術,把藝術與 科技完美融合,部分則借鑑傳統的戲 偶與馬戲演出,創造出引人入勝的新 作品。本屆藝術節亦繼續積極支持本 地藝術家,鼓勵交流,共同建構一個 充滿活力的多元化藝術平台。
此外,香港藝術節亦繼續大力投放資源於藝術教育與 觀眾拓展,培育青少年對藝術的興趣與認識,因為我 們相信,文化藝術是一個城市生命力的最重要來源之 一。啟迪下一代,方能讓香港藝術發展生生不息,繼 續創造今明經典。
Fo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a stage for the most outstanding actively enhanced cultural world. After three years in full force and present classics of today and tomorrow. of music, dance, theatre, range of Chinese and such a rich and diverse
This year, our ongoing opportunities for them with leading artists from empower artists to innovate refreshing experiences
演出精采可期之外,我們更不忘在藝 術教育和觀眾拓展方面努力耕耘,一 方面送上一連串精心準備的「加料節 目」,包括展覽、大師班、後台參觀、
藝術節團隊與我們的藝術家同儕都會竭盡所能,為觀 眾帶來優質的藝術體驗。希望您會喜歡本屆香港藝術 節為您精心準備的這一場演出。
演後藝人談等,另一方面亦策劃了豐 富多元的青少年之友及教育活動,冀 望從不同的層面、角度,為大家塑造 更立體而深刻的藝術體驗。
What’s more, we have audience development, interest in the arts. At of life in Hong Kong’s passion and appreciation development sustainably. Together with all artists, exceptional artistic experiences programme that we have
希望您會喜歡香港藝術節團隊今年為 您準備的藝術盛宴。

香港藝術節行政總監 余潔儀
香港藝術節行政總監 余潔儀
香港藝術節資助來源:
The Hong Kong Arts Festival is made possible with the funding support of:
香港藝術節的資助來自:
Flora Yu Executive Director
Hong Kong Arts Festival



請支持您的藝術 節! Become a Supporter of Your Festival! P l ea se D on at e 請即捐 款 DONATE

Enq ui r ie s 查 詢: (852) 2828 4911
表演者介紹
男中音
基斯頓.葛哈爾

德國男中音基斯頓.葛哈爾畢業於慕尼 黑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歌劇學院,師從 保羅.權恩與雷蒙.格魯巴赫,並隨弗 里德曼.貝爾學習藝術歌曲。在完成醫 學課程的同時,葛哈爾參與了迪崔許. 費雪-迪斯考、舒華柯芙與英格.博赫 的大師班,進一步精進其聲樂技藝。目 前,葛哈爾與他的鋼琴伴奏格洛德.胡 伯共同於慕尼黑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指 導藝術歌曲課程,並偶爾於英國皇家音 樂學院任教。
葛哈爾與胡伯攜手合作逾三十年,不僅 在國際舞台上頻繁亮相,曾發行多張廣 受好評的唱片,並榮獲多項國際獎項。 這對搭檔定期於世界頂級音樂廳演出, 包括曾在各個阿姆斯特丹艾灣音樂廳、 皇家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巴黎音樂城、 維也納音樂廳、維也納音樂協會大樓、 西班牙馬德里查瑞拉小歌劇院、米蘭史 卡拉歌劇院、倫敦威格摩爾音樂廳,以 及多個紐約的音樂廳。他們還與多個著 名樂團合作,如科隆愛樂樂團、盧森堡 愛樂樂團與柏林愛樂樂團等。
此外,葛哈爾與胡伯還會定期在世界各 地的藝術節表演,如慕尼黑、艾克斯、 海德堡、薩爾斯堡、格拉納達、柏林、 琉森、愛丁堡、萊茵高、石荷州音樂節 及逍遙音樂會等。他們共同創辦了艾爾 毛藝術歌曲週,該活動已於2023年9月 舉行第三屆。
鋼琴 格洛德.胡伯

鋼琴家格洛德.胡伯除了發行過兩張收 錄貝多芬與舒曼作品的個人專輯外,還 與基斯頓.葛哈爾共同發行了多張唱 片。兩人的默契與友好關係使他們贏得 了多項獎項與好評。胡伯曾參與灌錄 多位歌手的唱片,如岡瑟.格萊斯博 克(迪卡唱片發行的舒伯特專輯)、貝娜 妲.芬克(法國世界和聲唱片公司發行 的舒伯特專輯)、露絲.齊薩克(柏林古 典音樂發行的李斯特專輯、隨想曲唱片 發行的海頓、馬勒、策姆林斯基專輯, 以及AVI唱片發行的孟德爾頌專輯)、麥 斯米蘭.舒密特(奧姆斯經典唱片發行 的克拉娜與舒曼專輯)、克里斯蒂娜.蘭 德沙默(奧姆斯經典唱片發行的舒曼專 輯),以及弗朗茨-約瑟夫.塞利格(AVI 唱片發行的舒伯特、史特勞斯和沃爾夫 專輯)。
胡伯同時也是備受推崇的教育家,曾於 耶魯大學、奧德堡音樂節、施韋青根 音樂節與布萊兹音樂廳的舒伯特週舉 辦大師班。自2013年起,他在維爾茨 堡音樂學院擔任藝術歌曲課程的教授。
2022年3月,他與葛哈爾共同於慕尼黑 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任教。
曲目
舒曼(1810-56)
《五首藝術歌曲》,作品40
〈三月的紫羅蘭〉
〈母親的夢〉
〈士兵〉
〈提琴手〉
〈被出賣的愛情〉
《聯篇歌曲》,作品39
〈在異鄉〉(一)
〈間奏曲〉
〈森林對話〉
〈寂靜〉
〈月夜〉
〈美麗的異鄉〉
〈在城堡中〉
〈在異鄉〉(二)
〈抑鬱〉
〈暮光〉
〈在森林中〉
〈春之夜〉
中場休息
《三首歌》,作品83
〈奈何〉
〈降伏之花〉
〈隱士〉
《浪漫曲和敘事曲》,作品53
〈布隆德爾之歌〉
〈羅蕾萊〉
〈可憐的彼得〉
I. 漢斯與葛蕾特在跳舞
II. 我胸中的痛楚
III.可憐的彼得踉蹌地走過
《六首詩歌和安魂曲》,作品90
〈鐵匠之歌〉
〈我的玫瑰〉
〈相聚與別離〉
〈牧牛姑娘〉
〈寂寞〉
〈鬱悶的夜晚〉
〈安魂曲〉

期的作品不再全然抒情,反而偏重內省。今 晚的獨唱會將呈獻舒曼於1840年創作的作品 39、40和〈可憐的彼得〉,以及1850年創作 的作品83和90。 詩人阿德爾貝特.馮.沙米索筆下的〈女人 的愛情與生命〉,啟發舒曼創作同名聯篇歌 曲;而沙米索的翻譯造詣非凡,在舒曼作品 40中可見一斑。〈三月的紫羅蘭〉中,年輕 人透過結滿霜紋的窗子窺看心上人,努力想 看清她那紫羅蘭色、笑意盈盈的雙眼。如詩 所述,她和煦的氣息融化寒霜,而這位年輕 人終得天佑,如願以償。〈母親的夢〉中, 母親彎身在孩子的搖籃前,情景本來恬靜祥 和,惟鋼琴前奏及後奏曲卻隱隱流露不祥的 氣息,醞釀暗湧。這種佈局不禁教人想起 《聯篇歌曲》,作品39的〈暮光〉。在歌曲 的第二節,鋼琴左手八度和弦緩然反覆,烏 鴉帶來不祥的預兆:她的兒子長大後會淪為 寇盜,最終屍身遭獵鳥啄食殆盡。 〈士兵〉的進行曲主題銳不可擋,九名步槍 手走向刑場,準備槍決犯人。無奈的是敍事 人與受刑人雖為摯友,他卻是唯一一個擊 中目標的人。鋼琴極弱的顫音和弦如是感 歎:「唯獨我,一槍正中他的心臟。」〈提 琴手〉則與《詩人之戀》中的〈那裏響起笛 聲和提琴聲〉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不僅調
相近,主人公同樣遭拋棄,只能旁觀昔日情 人與他人舉行婚禮,此情此景與〈可憐的彼 得〉(詳情見下)遙相呼應。最後,作品40 以〈被出賣的愛情〉

舒曼唯一沒有題獻的套曲,在這十二首歌曲 中,濃烈的情感迸發而出,克拉娜顯然就是 背後的靈感泉源。惟這部作品的詩選不盡 反映舒曼對準新娘的愛慕,反而呼應了歐 爾比斯和弗洛斯坦的意象,反映作曲家兩 極的個性。〈在異鄉〉(一)教人感傷,而接 續的〈間奏曲〉則是艾興多夫二十三歲時獻 給愛人路易絲.馮.拉里施的作品。〈森林 對話〉的前奏中響起狩獵的號角聲,世界危 機四伏。〈寂靜〉(選自艾興多夫小說《預 感和現實》)則回歸溫婉曼妙,描繪年輕女 子暗戀望族男子的情思。〈月夜〉的左手鋼 琴部分反覆奏起一個下行五度音程,音名 為「E-H-E」,正是德語「婚姻」的意思。 舒曼醉心密碼學,事先寫信予克拉娜,將 「Ehe」形容為「非常有音樂感的詞彙」, 讓克拉娜能解開密碼,讀懂他的愛意。 浪漫的氛圍延續至〈美麗的異鄉〉,卻於 〈在城堡中〉戛然而止,後者講述傳奇騎士 巴巴羅薩隱居山林,蓄勢待發,在危急關頭 保家衛國。在舒曼眼中,巴巴羅薩就是費德 烈.維克,保護愛女心切,如同歌詞描述般 守衛克拉娜,並企圖將女兒許配給她不愛的 男人。〈在異鄉〉(二)中,愛人離世,返魂 乏術,情愛只得消逝,而緊接的〈抑鬱〉則 迎來一片愁雲慘霧。在小說《預感和現實》 中,此曲由女主角艾爾敏唱出,她拯救了年 輕伯爵費德烈,對他萌生愛意,所以佯裝為 男性,追隨他展開浪漫冒險。艾爾敏在〈寂 靜〉一曲含蓄地吐露愛意,但當意識到自己 無法贏得費德烈的心時,便絕望地投進萊 茵河自盡。她撒手塵寰前唱的正是這首〈抑 鬱〉,這亦是舒曼作品中最動人的旋律之 〈暮光〉的前奏暗藏凶兆,瀰漫猜忌與恐 懼,與緊隨其後的〈在森林中〉一脈相承, 但這些負面情緒被最後一首歌曲〈春之夜〉 一掃而空。艾興多夫的這首詩歌表面上寄情 山水,慶祝春回大地,最後一句筆鋒突轉, 流露濃情愛意,用後奏的六個小節刻畫對戀 人的悸動。 作品83以〈奈何〉開篇,時而激情澎湃, 時而脆弱不堪。這兩種情感恰好刻畫了舒曼 在婚前的內心掙扎。當時,克拉娜的父親徹 底阻斷了兩人的溝通,讓舒曼陷入極度的不 安與焦慮。在首十五小節中,舒曼運用了 多達十二個「強後即弱」和「突強即弱」記 號,精確地表達了作曲家脆弱易變的心境。 與此相對,〈降伏之花〉卻意氣昂揚。呂克 特的詩句中,花園的一朵花靜候惜花人光 臨。鋼琴前奏閒適安詳,旋律優雅,佈局精 巧,完美捕捉了這朵花孤芳自賞的心境。 〈隱士〉是作品83的最後一首歌曲,也是作 曲家晚期的傑作之一。詩中隱士歌頌夜幕 低垂,安寧降臨。第一節聚焦當下,第二 節則回望過去,娓娓道出黑夜如何撫慰自 己,免受悲傷折磨;在最後一節,黎明光 線灑向靜謐的樹林,音符充滿震顫狂喜, 迎來永恆安慰。
舒曼於1840年10月寫下〈布隆德爾之歌〉 當時他與克拉娜仍新婚燕爾。歌詞中一句 「誠心尋覓,必將發現!」對這雙璧人別具意 義,畢竟費德烈生性頑固執拗,屢次算計, 逼使兩人分開多年。在詩人塞德爾的筆下, 「獅心王」理察一世遭奧地利國王利奧波德 一世擄走,勒索贖金,後來獅心王得吟遊詩 人布隆德爾解救。在最後一節,布隆德爾策 騎歸國,取得贖金,令獅心王重獲自由。 〈羅蕾萊〉的歌詞由舒曼的嫂子威廉明.羅 蘭斯撰寫,隱晦提及了美麗而致命的羅蕾萊 傳說:萊茵河右岸的嶙峋岬角上,羅蕾萊以 歌聲引誘船夫走向岬角下的岩石,置他們於 死地。另一邊廂,費德烈認為舒曼只是區區 一名作曲家,堅拒把女兒許配給他。這段婚 姻上的波折,或多或少影響了舒曼的創作傾 向,使他偏愛以不愉快婚禮為題的詩作。 例如作品53的最後一首歌曲(又或是三部 曲)〈可憐的彼得〉,便以兩個噹啷作響的 和弦,模仿手風琴的聲音,烘托出詩中人遭 拒絕的失意,而三部曲的結尾,則使人聯想








關於香港藝術節
香港藝術節 於1973年正式揭幕,是地 區內舉足輕重的表演藝術節,亦是國際 藝壇中重要的文化盛事。藝術節於每 年2月至3月期間呈獻眾多優秀本地 及國際藝術家的演出,節目式式俱備, 既顧及古典傳統口味,亦兼備大膽創新 的表演形式。藝術節多年來積極委約及 製作本地全新的粵劇、戲劇、音樂、室 內歌劇及當代舞蹈創作,不少作品更已 在香港及海外多度重演。藝術節每年亦 舉辦一系列多元化並深入社區的「加料 節目」及針對大、中、小學生的多元化 藝術教育活動,致力豐富香港的文化生 活。此外,透過與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 基金聯合呈獻的「無限亮」計劃,藝術 節致力創造共融空間,讓不同能力人士 均可以一同欣賞、參與、擁抱藝術。
香港藝術節是一所非牟利機構,2024/25 財政年度預計收入(包括第53屆香港 藝術節及2025年「無限亮」)約港幣 一億五千萬,當中香港特區政府的年度 恆常撥款佔總收入約12%,另外約23% 需來自票房收入,約45%則須依賴來自 各大企業、熱心人士和慈善基金會的贊 助和捐款。預計餘下的約20%則來自其 他收入,包括政府針對捐款和贊助收入 而提供的配對資助。
完整介紹: https://www.hk.artsfestival.org/tc/aboutus/index.html?
香港灣仔港灣道二號十二字樓1205室
地址
電話 (852)2824 3555
傳真 (852)2824 3798、(852)2824 3722
電子郵箱 afgen@hkaf.org
節目查詢熱線 (852)2824 2430
贊助人
李家超先生 GBM SBS PDSM PMSM
永遠名譽會長 邵逸夫爵士(1907-2014)
執行委員會
主席
盧景文教授
副主席 文肇偉先生
義務司庫
委員
節目委員會
主席
委員
財務委員會
主席
委員
發展委員會
委員
顧問
范高廉先生
鄭惠貞女士 馮愉敏先生 何苗春暉女士
薛文熹先生 譚榮邦先生 姚潔莉女士 楊 光先生
譚榮邦先生
白諾信教授 羅志力先生 毛俊輝教授 約瑟.施力先生 姚 珏女士
范高廉先生
鄭惠貞女士 梁國輝先生
張詩樂先生 馮愉敏先生 馮穎詩女士 梁嘉彰女士 龐心怡女士 孫林宣雅女士 文 藝女士
夏佳理先生 鮑 磊先生 查懋成先生
陳祖澤博士 陳達文博士 霍 璽先生 李業廣先生 梁紹榮夫人 李國寶博士
名譽法律顧問 甘乃迪女士(美博香港律師事務所) 核數師 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
+榮譽節目顧問
職員
行政總監 余潔儀
行政總監助理 何丹蓉
節目
節目總監 梁掌瑋、蘇國雲 副節目總監 李冠輝
高級節目經理 蘇雪凌、游慧姿*
節目經理 鄭佩群*、趙蔚霖*、廖國穎*、馬筠婷*
節目統籌 容諾行*
節目主任 周 翹*、鍾曉晴*
製作助理 陳娟瑜#
節目助理 黃明儀#
物流 物流及接待經理 金學忠* 技術 製作經理 梁雅芝* 副製作經理 陳梓衡*
出版 編輯經理
陳詠恩*
英文編輯 Adam Wright* 副編輯 陳劭儀*、楊紫媛*
外展 外展經理
林嘉敏*
外展統籌 李幸凝*、鄧芷蔚*、黃思婷* 外展主任 陳沅渟*、趙家琳* 外展助理 郭曉潼*、汪意玲*
市場推廣
市場總監
副市場總監
鄭尚榮
盧伯全
市場經理 陳綺紅*、鄭曉恩*、張予心*
副市場項目經理 李穎軒*、譚懿諾*
副市場經理
市場統籌
市場主任
曾諾怡*
盧之愷*
梁喬正*
市場助理 陳慧琳#
票務
高級市場經理 (票務) 梁彩雲
票務助理
發展
發展總監
特別發展協理
高級發展經理
發展經理
助理發展經理
發展助理
行政事務
財務總監
會計
會計經理
蔡嘉熹*
簡潤如
蘇啟泰*
譚樂瑤
葉巧儀*、黃珮茵*
黃堅詠*
葉涴喬*
鄺敬婷
杜詩麗*
會計及行政助理 麥婕妤*
人力資源及行政
人力資源及行政經理 楊美君* 接待員/初級秘書 李美娟 助理
黃國愛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經理 陳啟明*
無限亮
項目總監
錢 佑*
節目及外展經理 鍾美琼*、高君*、吳卓恩* 助理節目及外展經理 潘詠汶* 節目及外展統籌 張沚鈴* 市場經理 黃嘉欣*
副市場經理 陳佩鈴*、吳雪琼* 助理製作經理 鄭家裕*
高級會計主任 鍾巧明*
藝術家統籌經理 朱芷慧* 藝術家統籌 張晞琳*、莊 唯*、向怡君*、何敬堯*、梁頌怡*、 盧悅穎*、Giacomo Matelloni*、彭慧雯*、曾婷欣*、 胡肇婷*、楊嘉嘉*、翁蒨懃* 製作主任 王子蕙*
技術統籌 張詠宜*、范文恩*、李浩賢*、彭家達*、曾以德* *合約職員 按英文姓氏首字母排列 # 藝術人才見習配對計劃2023/24 及2024/25
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2025年2月更新
香港藝術節衷心感謝下列機構及人士的慷慨支持:
贊助舍計劃會員 鉑金會員
文藝女士
黃金席 – 宴位 許鴻光先生 梁婉玲博士
其他支持機構 荷蘭表演藝術基金 實物支持機構 半島酒店 通利琴行
藝術節捐助計劃
學生票捐助計劃
新作捐助計劃
鉑金捐款者(HK$140,000或以上)
Chung Mei Industries Limited
鑽石捐款者(HK$70,000 - HK$139,999)
無名氏 包陪慧女士 上海商業銀行
翡翠捐款者(HK$30,000 - HK$69,999)
無名氏
陳瑤華小姐 Nathan Road Investment Limited
Ms. Candice Leung
Karen Lin Arthur Mui
Ms Wendy Nam Mrs. Purviz R. Shroff, MH and
Late Mr. Rusy M. Shroff, BBS, MBE
Dr Stephen Suen
陳智文先生
太古基金
黃金捐款者(HK$12,000 - HK$29,999)
無名氏(2)
Dr Chow Yat Ngok, York
David and Monse Eldon
Mr Jeffrey Chan and Mrs Helen Chan
何子建夫婦 Sophia Kao The Elementary Charitable Foundation
Mr & Mrs YS Wong
無名氏 李允丰醫生 Ho Man Fung Edith
- HK$11,999)
Michael Mak Mrs Schmitt Ling Jane Ray So Wang Family Foundation
Ms Wu Tseng Helen Ms Isabel Yiu
姚曼儀 青銅捐款者(HK$3,000 - HK$5,999)
無名氏(4) Richard ARBLASTER Mrs Anson Chan Bethan and Tim Clark
CHEUNG Shuk Mei Cora
Flavia & Gary MA
麥志端小姐 Shai Joory José Manuel Sevilla & Julie Bisaillon TAM Ching Yee
Christine TONG Wong Kam Ming Chris Yang Rubi Ruby Cecilia Yeung Zhu Yuying
鉑金捐款者(HK$140,000或以上)
無名氏 馬振玉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
The Lanson Foundation 鑽石捐款者(HK$70,000 - HK$139,999)
Mrs Purviz R. Shroff, MH and Late Mr Rusy M. Shroff, BBS, MBE
田家炳基金會
芝蘭基金會 陳德鏗先生
翡翠捐款者(HK$30,000 - HK$69,999)
無名氏 Ms Cheng Wai Ching Margaret
Dr Stephen Suen
黃金捐款者(HK$12,000 - HK$29,999)
陳求德醫生夫婦 天智合規顧問有限公司 See Yuen CHUNG Kenneth Lau & Anna Ang C H Mak 陳智文先生
Mr Allan Yu
純銀捐款者(HK$6,000 - HK$11,999)
無名氏(2)
Mr and Mrs Herbert Au-Yeung
Dr. Cindy Chan
CHIANG Grace
Mrs Margaret Hamilton 李允丰醫生
S Hon
麥禮和醫生 Karen and Vernon Moore
Ms Teresa Pong
曹延洲醫生夫婦 徐伯鳴、黃碧如 Anna W.Y. Chan and Henry N.C. Wong
Ms Wu Tseng Helen
青銅捐款者(HK$3,000 - HK$5,999)
無名氏 (3)
區燊耀先生 Biz Office Limited Carthy Limited
陳允彤醫生 D. Chang Cheung Kit Fung
Community Partner Foundation Limited
李鈞榮博士 Ms Janice Ritchie
Alan and Penny Smith
Savita Leung
Lian Crystal Rhinestone
Dr Xina Lo YIM Chui Chu
殷和順先生及劉善萍女仕
翡翠捐款者(HK$30,000 - HK$69,999)
Nathan Road Investment Limited
黃金捐款者(HK$12,000 - HK$29,999)
劉仰澤 凌霄志醫生
純銀捐款者(HK$6,000 - HK$11,999)
MDB&StarB CHAN
青銅捐款者(HK$3,000 - HK$5,999)
無名氏 (2) D. Chang CHANG Shen Ms CHIU Shui Man Tabitha W W Y Ho Dr Alfred Lau Mr LEE Ming Wai Joannes 李芸輝博士
網上藝術教育捐助計劃 青銅捐款者(HK$3,000 - HK$5,999)
香港藝術節基金會贊助人
無名氏 HK CT ABRSM Alumni Association
支持及協助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