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對話-給入住者的點交手冊

Page 1

1


2


3


4


序 《給入住者的 / 點交手冊》是《家常對話》台中社會住宅公共藝術計畫在太平社宅行動後的整

理、比起單純的成果呈現,它更像是收斂後的又一次嘗試,有些想法似乎總是要在完成所有原本認 為該完成的之後才落地。

直 到 編 輯 本 書 的 當 下 ,我 們 才 發 現 原 來 整 個《 家 常 對 話 》自 豐 原 社 宅 開 始 、直 到 太 平 社 宅 為 止 ,

都在執行某種「點交」任務。

點交的對象其實不只居民,也包含了實際進駐提供服務,或從外圍探頭、嘗試建立連結的各種

工作者、創作者們。我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一開始對社宅還很陌生的時候,我們的行動最基本想 做到的就是認識這個場域和生活其中的人們。在豐原社宅的計畫告一段落時,我們出了一本《社會 住宅計畫型公共藝術操作手冊》,出發點是希望把經驗分享給其他可能會在社宅推動類似工作的夥

伴,整理了計畫的背景與切入方法。從當時的「操作手冊」到如今的「點交手冊」,似乎可以讀出 這個計畫為我們自身帶來的轉變。

《家常對話》的一大特點是,它啟動的時機與第一波居民入住是同步的。剛搬進來時可能最好

奇、最想交朋友,但也可能最混亂、有最多小毛病。在這個階段執行的藝術行動或許是不成熟的,

但卻是好玩的,同時帶有徬徨和開放。點交就是為此而存在的,點交出去的不過是一些其實也還在 變化、生成的人事物,但它就是一份邀請、一些線索,讓更多人一起加入、改寫。

全書以兩部分組合而成,分別是你手上正拿著的這本《給入住者的》和小本的《點交手冊》,

前者像是後者的紀實,後者則是經歷了三年計畫後凝煉而成的一份心意,模擬真正交到入住者手上

的「手冊」(或許有一天真的可以取代?)。我們在豐原、大里社宅的藝術行動另外收錄在其他兩

本書中,而本書不僅收錄太平社宅的行動,也包含數篇關於整體計畫的專文,讓我們能將這三年間 各種散落的想法收攏。想特別認識太平社宅行動的人可以從本書看起,但更推薦你從小本的點交手 冊入門。

《家常對話》陪伴每個基地剛入住的一小段時光,對我們來說,則是一趟歷時四年多的旅程,

如今隨著本書的完成,即將告一段落。未來,社宅可能會成為一個越來越被大家所熟悉的場域,各

種 計 畫 也 可 能 在 不 同 的 時 間 點 、以 各 種 有 趣 的 形 式 融 入 其 中 ,但 我 們 相 信 ,對 每 個 剛 入 住 的 人 來 說 , 每次都是展開一個新的、獨一無二的篇章,為此,我們希望《家常對話》所累積的心意得以繼續傳 承下去。

—— 好 伴 社 計 2 0 2 1 . 1 0

5


目錄 |點交手冊| 輕盈的城市 ch.1-1 家的模樣

ch.1-2 點交生活的樣貌 ch.1-3 輕盈的城市

|給入住者的| 與那座城市相遇

家常對話@太平社宅

ch.2-1 記憶磚

P. 1 2

ch.2-3 社區漫遊 / N 平⽅生活

P. 2 2

ch.2-2 空間圖譜

ch.2-4 N張桌子,N張椅子 ch.2-5 現實靜態

ch.2-6 宀宀美術館

ch.2-7 陽光使用指南 ch.2-8 門面裝飾大會

相遇以前・以後

P. 1 8 P. 2 8 P. 3 4 P. 4 0 P. 4 4 P. 5 0

回顧三年計畫專文

ch.3-1 全台第一個社宅公共藝術

P. 5 6

ch.3-3 關於家常對話

P. 6 0

ch.3-2 當公共藝術碰上居住空間 ch.3-4 家常對話帶來的改變

ch.3-5 以藝術為觸媒釀造家的情感 ch.3-6 好伴的公共藝術之旅

6

P. 5 8 P. 6 4 P. 6 8 P. 7 2


家常對話

Small Talk

一個超過三年、橫跨三個基地的社會住宅公共藝術計 畫,也是全台首個在社宅裡的公共藝術。進駐位於台

中新落成的豐原安康、大里光正及太平育賢社宅,以

家為尺度、藝術為媒介,開啟與自我、他人和城市的 對話。

smalltalkart.com

來自豐原社宅住戶阿川家的物件

7


8


與那座城市相遇:

家常對話 @太平社宅

9


記憶磚

| 2021.01 |周學涵(⼤橋頭藝術⼯作室)| 2 場藝術工作坊、12 件記憶磚作品|

邀請剛搬進社宅的居⺠,帶著在搬家過程中發現塵封已久但仍然捨不得丟棄的各式文宣、書籍、⽂ 件、筆記、票券等平面素材,再次回味過去與分享現在的⾃己。將素材以分割、錯置等⽅法製作, 重組成記憶磚,並鑲嵌在公共家具上,釋然間⼜帶著⼀點加密的回憶。

空間圖譜

| 2020.11 - 2020.12 |林思駿(在地偏好工作室))|進駐觀察、訪談、圖文創作作品|

訪談、收集社宅新住⼾對過去⾃身喜愛的空間之印象或使⽤習慣,為他們在新的居所找到對應的空

間,將其引渡到居⺠手上,以延續過去喜愛的各種活動。希望這些被引渡的「空間」成為社宅裡溫 暖的「地⽅」,居⺠可以在不同的社區空間中互相認識、進行各式活動,建立人與⼈、人與空間的 連結。

社區漫遊 / N 平方生活

| 2020.11 - 2021.04 |陳珈汝(合作夥伴:李碧芬、賴炯賢、廖美雅、太平藍)| 5 場藝術工作坊|

深 入 太 平 社 宅 周 邊 社 區 ,尋 找 與 各 種 ⽣ 活 議 題 相 關 的 職 ⼈ ,合 作 籌 辦 ⼯ 作 坊 。以 肢 體 、味 蕾 、遊 戲 、 觸覺結合藝術創作,在社宅的公共空間中舉辦,帶領剛搬進社宅的居民進行社區探索。

N張桌子,N張椅子

| 2021.01 |與木製研、AHA 臺灣義築協會、好伴社計|共創工作坊、28 件作品|

透 過 開 放 共 享 、眾 力 共 創 ,在 製 作 過 程 中 建 立 作 品 與 居 民 、居 ⺠ 與 居 ⺠ 間 的 情 感 連 結 。在 前 置 階 段 , 團隊結合《空間圖譜》,依照居民住進社宅後的使⽤經驗共同討論公共空間所需,希望開放作品⽣

產 與 詮 釋 的 權 利 。在 製 作 階 段 ,邀 請 居 ⺠ 共 同 製 作 未 來 日 常 將 會 觸 碰 到 的 公 共 藝 術 作 品 ,從「 共 構 」 至「共創」都歡迎未來的使⽤者一起參與。

10


現實靜態

| 2020.11 - 2021.02 |連崧霈、李天卉| 4 場影像創作課程、 1 支影像作品|

團隊透過舉辦社區影像課程,教學攝影的基礎技巧,引導以⼿機為⼯具進行創作。將攝影的詮釋權

交給居民,由他們的視⾓來述說社區故事,同時側拍紀錄創作的過程。從課程中漸漸建立彼此間的

關 係 ,再 透 過 訪 談 了 解 參 與 者 對 於 課 程 與 社 宅 的 想 法 ,以 居 ⺠ 拍 攝 的 照 片 故 事 為 主 線 、⼝ 述 為 輔 線 , 剪輯創作一部影像作品。

宀宀美術館

| 2020.10 - 2021.03 |好伴社計、太平育賢社宅居民(合作演出:林寶寶)|感官之旅|

在這裡,典藏了許多日常⽣活中⼤小的發現,有些看得⾒、有些摸不著、有些需要抵抗、有些需要

等待。進入這座美術館,你可以只是凝視、可以深入其中 ; 可以作為旁觀者,也可以成為引導者, 留有的空⽩可以填入各種事件發⽣的可能,所有參與皆是成就和彰顯作品意義的重要意涵。

陽光使用指南

| 2021.03 |好伴社計(影像:紀建廷、圖:陳盈萱)|駐點觀察、圖文創作、1 支影像作品|

觀察社宅場域中陽光的各種狀態,從日出到日落,記錄日常生活中人們與之互動的姿態,與切身感 受,並以圖文創作、紀實影像捕捉,邀請人們跟著太陽的作息過一天。

門面裝飾大會

| 2021.02 - 2021.03 |好伴社計、太平育賢社宅居民|居民共創|

與政府、物業管理單位協調,開放居⺠可以⾃由裝飾社宅中的⾃家⾨面,希望能藉由藝術計畫去軟 化社宅中因維護管理需求所訂定的硬性規章。重新設計遊戲規則,歡迎在此⽣活的居⺠展現⾃己, 透過輕度的⾨面延伸,為環境增添⽣活感,向家⾨外展現家的想像。

11


記憶磚 chapter 2-1

搬遷的不只是人 還有那些無法輕易代謝的碎片

藝術家周學涵,過去於寶藏巖藝術村駐村創作作品《履寶磚》,在夜間搜集公館商圈中大量被

丟棄的鞋盒進行創作,運用運動鞋盒外側色彩豐富的紙材重新拼組成似寶藏巖聚落中隱藏的老式花

磚 圖 樣 。 延 續 過 去 創 作 者 自 身 的 關 注 —— 對 城 市 代 謝 進 行 觀 察 、 採 集 再 創 作 , 讓 無 生 命 的 人 類 痕 跡

與人的生活或記憶重新連結。在這次進駐的社宅場域中,他思考的是,這些在城市中遷移著的人們 是否也同時帶著那些屬於他們生命中一部分卻無法輕易代謝的碎片。

學涵分享,進入太平育賢社宅公共藝術計畫之前,自己剛搬完家,搬家前書架上囤積著許多母

親寄來的書信,那是母親日常的情感表達,也是他無法輕易代謝掉的物件。

「媽媽是個很感性的人,總是不吝對大家表達她的情感,對家人、兒子更是。從求學時期到現在, 從 家 鄉 - 嘉 義 寄 東 西 到 臺 北 ,除 了 信 件 、包 裹 的 外 封 以 外 ,還 有 很 高 機 率 在 之 中 會 出 現 手 寫 的 家 書 。 文字間透露著或許是她當下的生活體悟、也或許只是一段簡單的問候,在通訊軟體如此發達的情況 下,顯得格外特別,加上媽媽的字很漂亮,所以我都把它們留著。」

留下在此展開新生活的標記

「在與太平育賢社宅的新住民們分享自己搬遷過程所重新取得回憶的同時,也分享我感性的創作方 法,希望將物件 / 記憶透過一種加密的方式表白,靜靜地再次存於生活中。」

記憶磚工作坊邀請居民帶來在搬遷過程中發現在家中囤積已久卻又捨不得丟掉的各式平面素

材,將這些具有生命記憶的材料解構重組成記憶磚作品。在工作坊中,學涵邀請居民各自分享這些 在搬遷過程中無法代謝掉的物件,並將這些捨不得丟卻又不知如何處理的素材透過馬賽克磚的模組

分割重組,將直接的情感與記憶解構,轉化成一個個抽象圖樣並鑲嵌至作品裡。從居民帶來的素材

可以明顯辨識每個人所處於這個時間點的身份:帶來滿滿一盒小心地被收藏著的喜帖、婚禮小卡的

新婚夫妻、許多奶粉紙袋與兒童用品傳單的新手媽媽、隨手厚厚一疊產品型錄的氣球工作者 ......。

「我剛創業,是做氣球佈置的,很需要一個工作空間,但同時又能符合住的需求。搬進社宅之前租 的 房 間 很 小 ,常 扛 著 所 有 工 具 到 公 園 工 作 ,大 樹 可 以 遮 蔭 、公 園 裡 的 長 椅 就 是 我 的 工 作 空 間 . . . . . . 」 「我們剛結婚,其實老家就在社宅附近,很需要自己的空間所以搬出來,不久前婚禮上的喜帖與結 婚照、小卡等也跟著我們一起搬來 ......」 「我是社會新鮮人,從事社工相關工作,帶來一盒珍藏的卡片,有上司給我的鼓勵。自己搬到台中 生活,除了受到公司同事的幫忙外,也幸運地遇到很照顧我的鄰居。我和鄰居的關係很近,我是說 空 間 上 ,我 們 偶 爾 會 在 各 自 的 陽 台 互 相 聊 天 ,你 們 也 知 道 ,因 為 兩 戶 之 間 的 陽 台 實 在 太 近 了 . . . . . . 」 居民帶來的素材與分享,呈顯了他們人生旅途到了這一站的角色。也讓我們發現,社宅的條件

確實特別吸引某些族群,這些族群多是新婚的夫妻、小家庭,當然也有不少年輕的情侶、社會新鮮

人等等。和居民互相分享搬遷過程帶著的物件是一個開口,更珍貴的是從製作記憶磚的過程中與人

們一起代謝過去的記憶,並聽見人們轉換成新的角色抑或是面對新的生活的期待。鑲嵌在公共藝術 作品中的記憶磚,隱藏了許多入住社宅的人們的訊息,而磚上拼組的圖樣是不同角色的人們在社宅

中展開新生活的標記。 12


13


14


chapter 2-1

記憶磚

# 城市代謝 # 記憶碎片 # 圖像創作 # 社區工作坊

15


五花八門的記憶碎片

記憶磚工作坊中看到各式各樣的記憶碎片, 如果是你的話,你會保存著以下哪些呢? ▪ 各地收集來的明信片

▪ 寫有新地址的第一個信封 ▪ 孩子畫來送自己的塗鴉 ▪ 自己的書法習作 ▪ 公司的產品型錄

▪ 第一次投票的選舉公報

▪ 上司、同事送給自己的鼓勵小卡 ▪ 和朋友一起去的表演門票 ▪ 結婚的喜帖

16


17


空間圖譜 chapter 2-2

涵蓋時間的空間經驗

當一批居民在居住期滿離開後,什麼樣的作品能夠在此延續,而新居民也能與之產生關聯?

這 是 我 們 在 歷 經 第 三 年 的 公 共 藝 術 計 畫 後 , 希 望 能 夠 回 應 的 。 而 創 作 者 —— 在 地 偏 好 工 作 室 的 林 思 駿也將這次的創作聚焦在這個出發點之上,希望把「時間」考量進去。他說:「就是要讓新的住民 進來後可以有新的感觸,對舊的人所留下來的東西有新的理解。」因此,「空間經驗」成為他創作

的主軸,透過與居民的訪談和近距離的入住觀察,他希望尋找社宅中居民會去使用不同空間的可 能,並將人與空間之間的關係,以插畫的形式呈現。

在 現 實 生 活 中 ,空 間 的 使 用 並 不 會 依 循 著 名 稱 和 定 義 而 來 。像「 廣 場 」、「 交 誼 廳 」、「 陽 台 」

這樣事先被設定的名稱,其實無法完全界定空間應該如何被使用。他觀察到不同的居住型態、背景 和生活習慣,都會影響每個人的空間使用方式,使其有原先定義之外的可能性。思駿透過訪談搜集

了居民對社宅的第一印象、過去生活經驗中與空間相關的片段,並試圖探尋這些居民是否在新的居 住環境也有相同抑或是新的空間經驗。當人對於一個空間有記憶與情感的連結,空間就不會只是冰 冷的建築體,而是變成具有溫度的「地方」。

共享的生活經驗成為地方故事

在太平社宅實際進駐近一個月的期間,思駿訪談了約十組與他同為「社宅新住民」的居民。作

為社宅的第一批使用者,在訪談的過程中互相分享這棟建築物的使用經驗。舉凡房內的動線、開關 設置的位置、陽台之間的距離和看出去的視野,到房外公共空間的氛圍、電梯上的公告、走道上手 動開關的電燈等,都是他們相當有共鳴的話題。思駿提到:

「我們在社宅住了三個禮拜,真的進到裡面,就發現陽台之間是可以翻過去的。其實對於社宅,很 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居住密集度太高,可是當住戶彼此熟識之後就有一些有趣的事情發生。面向內庭 的那面牆,就像電視一樣,每戶的陽台都像是一個頻道,有一次,附近有一戶在吵架,從這面牆看 過去對面,好幾個頻道的住戶都跑出來假裝晾衣服,『關心戰況』,很有趣。」 「有個媽媽分享到,自從搬來社宅後,孩子總是喜歡在傍晚的時候安靜地坐在陽台上,有時專心的 一動也不動。幾次下來才發現,家中陽台的這個角度正好可以看見隔壁棟樓下爺爺家的電視,因為 搬來這裡還沒買電視,孩子只要時間到了,就會在陽台收看別人家的電視節目。」 類似這樣的空間經驗在短短的入厝生活中被以簡短的文字與插畫記錄下來,不少原先被認為是

負面的空間條件被以另一種新的視野看待。有的輕鬆可愛,有的富有情感,有的呈顯了一些居住的 小困擾。其實不管是不是住在這裡,《空間圖譜》所訪談記錄在社宅生活的小故事都能讓人聯想到

在每個人的生活中也有過類似的生活經驗。觀看作品中一個個屬於社宅的地方故事,相信未來入住 的新住民,或是回溯自身生活記憶的每個人都能有所感觸。 18


chapter 2-2

空間圖譜

#空間經驗 #圖文創作 #地方故事

19


20


chapter 2-2

空間圖譜

#空間經驗 #圖文創作 #地方故事

21


社區漫遊 / N 平方生活 chapter 2-3

走出家門,走進社區

藝術家陳珈汝自前兩年在豐原與大里社宅執行藝術計畫時就參與其中,她溫暖親切的人格特

質,與邀請人們一起加入的行動屬性,充分展現了她希望陪伴大家在此展開新生活的心意。延續著 這樣的關懷,她構思著在太平社宅中可以展開怎樣的行動。

「 陪 伴 此 計 畫 來 到 第 三 年 ,我 思 考 的 依 舊 是:如 何 在 居 民 都 是 剛 搬 進 來 ,對 於 社 宅 是 陌 生 的 環 境 下 , 讓居民願意『走出家門,走進社區』。」 珈汝認為搬遷是一個讓人們能夠重新檢視自己生活的機會,她希望能把握這個時間點,從喚起

人們對生活的感知著手。以五感體驗為核心,她提出了「身體感知、飲食烹煮、玩耍遊戲、衣物觸 覺」四個主題,透過與這些主題相關的提問,以工作坊的形式創造學習與交流的場合。

除了在生活的各種層面上拓展感知外,更務實的是,珈汝也希望能鼓勵居民多運用社宅內的公

共空間。太平社宅二樓是一個類似夾層的公共區域,以迴廊連接兩棟建築體,不管是住在哪一棟的 居民,只要坐電梯下樓、不用淋雨就能抵達。這一層完全沒有住家單元,以露天平台、半開放的迴 廊及室內空間所構成,兩個室內空間分別是一間備有烹飪設備的多功能教室、及一間有鏡子的舞蹈 教室。珈汝選定這裡作為工作坊的地點,想像未來此處充滿居民互動的各種可能。

有 了 主 題 、場 地 之 後 ,還 有 一 個 重 點 是「 人 」,珈 汝 事 先 走 訪 了 許 多 社 宅 周 邊 的 店 家 、工 作 室 ,

邀請到幾位社區職人,擔任引領大家展開這些探索的生活老師。如此一來,未來居民們的探索將不 僅限於社宅之中,也有機會能走入周邊社區。

沒有任何行動只是在單純的領域範圍 因我們彼此間藏著無限多的連結 在 各 場 次 的 工 作 坊 中 ,我 們 遇 到 了 許 多 背 景 十 分 不 同 的 參 與 者:身 體 瑜 伽 工 作 坊 中 有 身 材 嬌 小 、

年長的白髮婆婆、烹飪工作坊中有帶著兩個孩子一起參與的年輕媽媽、藍染工作坊中有害羞卻做出

令人驚艷作品的小兄弟。不同的生活主題看似吸引到不同的族群,但過程中我們發現,生活中的各 種感知其實是互通的,有時連結就誕生於那些令在場所有人一同感到「哇」的瞬間。

「今天做了一件不曾試過的事 ...... 覺得很放鬆,很讚,心情很感動。」 「我覺得工作坊很棒!其實剛搬進來時,不知道原來二樓烹飪教室是我們可以登記使用的,也害怕 會被扣點。另外,住我隔壁的人晚上會發出奇怪的聲音,原本不太敢認識鄰居。」

「家對我來說有溫暖的感覺,像大大的向日葵!」 22


chapter 2-3

社區漫遊 / N 平方生活

# 生活感知 # 社區職人 # 社區工作坊 # 公共空間使用 # 社區資源連結

「能否為自己留點時間,感知身體的狀況?」

「回到家你願意如何為自己準備食物?」

的舞蹈教室裡,她帶領大家學習在自家空間就

康的蔬食或簡單的料理。在社宅的多功能教室

李碧芬老師在太平社區教學瑜珈多年,在社宅 能做的瑜珈,邀請眾人一起在肢體伸展且全然 放鬆的狀態下,開啟自己身體與心理的探索。

出生於太平的賴炯賢廚師,熱愛土地、擅長健 裡,他帶著居民實際操作簡單、充滿可能性的 料理,邀請大家互相交流自己的家常菜食譜, 碰撞出更多創意飲食的可能。

「你觀察過孩子們都在哪玩耍?玩些什麼?」

「對你來說代表家的圖騰是什麼?」

長,她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教學經驗、關於幼

區工藝、開發手染工藝的團隊。他們在社宅多

廖美雅老師是社宅裡非營利幼兒園的教學組 兒的知識與如何創造遊戲,並帶著眾人走訪社 宅中的公共空間。孩子看見了什麼?孩子會想 在哪裡、玩怎樣的遊戲?眾人一起尋找孩子的 遊戲空間、聊聊遊戲空間的重要性,並引導參 與的孩子們用積木組裝出夢想中的遊戲場。

太平藍來自太平頭汴坑,是一個專注於發展社 功能教室與戶外露台帶領大家學習手染知識、

引導大家畫下「家」的圖騰,親手製作屬於自 己的藍染作品。過程中眾人也一起交流關於衣 物的知識及處理舊衣的方法,期待未來在社區 中能看見更多舊物創造與再利用的可能。

23


24


chapter 2-3

社區漫遊 / N 平方生活

# 生活感知 # 社區職人 # 社區工作坊 # 公共空間使用 # 社區資源連結

25


26


chapter 2-3

社區漫遊 / N 平方生活

# 生活感知 # 社區職人 # 社區工作坊 # 公共空間使用 # 社區資源連結

27


N張桌子,N張椅子 chapter 2-4

在空間中創造輕巧、不黏膩的輕度社交

在當代都市生活中,人口變遷及生活型態改變導致地緣社群弱化,且越發講求個人化、看重隱

私,因此,人們雖仍渴望⼈際連結,但比起深度交往,似乎更傾向點頭之交。像社宅這樣位在都市

裡的集合式⼤樓,空間條件相對緊迫,人際關係卻往往很疏離。這帶給我們的思考是,該如何在這 之間創造舒適的⼈際互動?

「怎樣的強度才是恰到好處的⼈際連結,拿捏⾃由與安全感間的平衡。」 —— ⼭ 崎 亮 《 社 區 設 計 的 時 代 》 建築師為太平社宅預留了許多有機會使人停留、相遇的空間,包含一樓挑高的建築空間、階梯

廣場、二樓的廊道、露台及交誼廳,其他樓層則有走廊串連的綠植小露台、天橋等各種節點。我們

希 望 能 善 用 這 些 空 間 本 身 的 條 件 ,使 人 際 連 結 更 隨 機 、日 常 地 發 生 。我 們 將 作 品 置 放 在 部 分 空 間 中 , 使人們在散步中停下腳步觀看,坐下放鬆片刻,或與常見面的鄰居簡單打聲招呼。我們稱這樣的互

動為「輕度社交」,不同於過去較為仰賴人力於特定時空所促成的人際連結,它更輕鬆、不黏膩, 沒有積極的介入,也更符合一般人們產生連結的開端。

作品啟用,怎麼「用」?

作品完成後,我們煩惱著該如何將它介紹給大家。此時,我們想起藝術家林思駿曾分享他對於

二樓廊道的觀察,而該處正是預計擺放部分作品的空間。

「發現幾戶社宅家長會帶家裡的孩子來二樓玩,騎腳踏車、滑步車、學步車都有。由於二樓是只有 住戶出入的門禁區,又是整圈的廊道與露台,對家長來說是個很安全的空間,這件事蠻有趣的!」 為了引起大家注意,我們決定將作品的啟用儀式結合一場「ㄅㄨㄅㄨ障礙賽」來舉辦,在讓作

品用巧妙的方式曝光的同時,探討它的各種可能性。未來預計擺放作品的空間就作為比賽場地,作

品則扮演「障礙」,我們找來平時會在這裡玩耍的孩子們,請他們把車開下來,並煞有其事地準備 了背號、路標及向社宅中的幼兒園借來時速緩慢的賽車。 28


chapter 2-4

N 張桌子,N張椅子

#共創共構 #社區工作坊 #永久性公共藝術作品 #輕度社交

軟性、舒適的邊緣空間

作品《 N 張桌子,N 張椅子 》的發想來自環境中人們觀看的方式與舒適的社交距離,結合建

築特性,希望創造出軟性、舒適的邊緣空間。作品以六角形為原型,變化出不同的有機造型,它們

或大或小、或高或矮,暗示但不特別定義其功能。作品可依使用者所需自由設置,不斷更迭的過程 也展現出空間的變動與趣味性。

從前期的意見採集到最後實際將作品打造出來,都有民眾參與的身影。思駿帶領居民及進駐單

位,從搬入社宅後的使⽤經驗出發,共同討論公共空間所需,展開對於作品的各種使用想像。「與

木製研」及「AHA 臺灣義築協會」以工作坊的形式帶領居⺠共同製作,在過程中建立藝術作品與居 民、居⺠與居⺠間的情感連結。

29


30


chapter 2-4

N 張桌子,N張椅子

#共創共構 #社區工作坊 #永久性公共藝術作品 #輕度社交

31


「公共空間中實⽤或趣味性的物件或裝置,常伴隨著某些事件發⽣, 不⽤全部透過主動出擊、卻能默默吸引⼈群與經驗的匯集。」

回歸日常,我們持續觀察居民與作品的互動,有時是歡迎搭訕,有時則建立起專屬的小圈圈: ▪ 一樓挑高的空間下為居民經常走動的路徑,暫時還不想 進到建築物中的人,在此休息、聊天。

▪ 傍晚,孩子們在中庭廣場上玩耍,家長們坐在視線可及 之處,隨時歡迎其他人加入。

▪ 在一場「一起玩 switch」的室內活動中,作品被用來作 為寶寶遊戲區的圍欄。

▪ 孩子們在二樓廊道上開心地奔跑、騎車,牆壁與柱子邊 上 的 空 位 ,吸 引 了 小 小 孩 的 攀 爬 ,大 人 也 停 下 腳 步 休 息 。

32


chapter 2-4

N 張桌子,N張椅子

#共創共構 #社區工作坊 #永久性公共藝術作品 #輕度社交

33


現實靜態 chapter 2-5

透過影像創作轉換彼此的關係

創作者連崧霈、李天卉計畫在太平社宅辦理一系列社區攝影課程,在進駐期間以每月一次的頻

率在社宅裡開設手機攝影課,透過影像創作的引導讓居民述說自身的觀察與生命故事。兩位創作者 在過去的影像創作過程中,多是對受訪者主動提出邀請,而後便開始執行訪談與拍攝,這次則是希 望以攝影課作為一種認識居民的介面,透過課程建立彼此關係,再進一步後續創作。他們相信做影 像紀錄作品必須先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而後一切就會自然的發生。

在幾次課程之後,證實了社宅裡的攝影課確實是一個彼此相識的開口,有人帶著想多聽聽如

何拍好一張照片的期待、有人因為想認識鄰居而參加,也有不少媽媽會帶著小孩前來,和其他孩子 一起放電 ......。兩位創作者都提到喜歡這次創作過程中與居民共同經歷某件事的感覺,每個月一

起上課、一起吃飯。根據他們觀察,人多半都是喜歡跟人在一起的,只是需要一個搓合的角色,當

有一個人願意分享,其他人也會開始打開心房交流。有機會深度交流後,彼此的關係漸漸從課堂中 陌生的關係變成親近的朋友。

天卉:「帶著小孩的媽媽是最願意主動分享的,從他們在課堂中拍攝的作品可以發現他們心思很細 膩,會觀察到我們不會去注意的事,也願意去說在家庭裡面較私密的事。我想起剛開始見到居民的 我會戴著一層面具,試圖讓彼此的距離更舒適,後來覺得這些人很願意分享,對話之間默默地給了 我很多啟發,到有一堂課開始,我也願意多分享我與原生家庭之間較私密的事。」

崧霈:「大部分在業界提案時都需要在初期詳細地列出具體拍攝內容,列好幾個原本設定的節點, 再透過訪談與拍攝去將故事慢慢填滿。在這次嘗試從幾場社區攝影課出發,一開始只是藉由課程的 分享了解到每個人的背景,卻因為彼此關係的轉換開始有機會了解他們的生活,後來紀錄到他們生 活的那一面,會讓我覺得若是習慣去拍攝那些設定好的東西,反而不如在建立關係後所能觸及到的 面向來得精彩。」

「我發現我無從批判,因為他們都很滿足」

創作者原先預設社宅本身應有許多問題值得探討,必須帶著批判的角度來執行這次的創作計

劃,但在幾次的課程與居民相處下來有了改觀。

天卉:「我發現我無從批評,也可以說我無法用很批判的手法去處理這件作品,因為這些人總是很 滿足、很快樂,分享在這裡生活的瑣碎小事,儘管是有缺點的地方,也能很輕鬆地被看待。從他們 口中分享的那些有趣的事,讓我覺得這裡真是一個很棒的地方。」

崧霈:「我們本來就很不擅長批判啦!過去拍攝很多跟家庭有關的作品,大多是帶著心疼、想要關 心、想要了解面前這個人的心情去拍攝,拿著攝影機的我是讓對方有一個出口可以說、可以安慰, 將內心最深沉的東西,交給鏡頭。」 其實回顧兩位創作者過去的作品也能發現,他們的作品多是透過平淡甚至帶點溫馨的畫面去堆

疊一些難以言喻的無奈或困境,很少直接地凸顯議題、或直面地批判。雖然在課堂上大家總是分享 輕鬆、有趣的小事,但在更認識彼此後,仔細聆聽每個人的課堂作品背後的心境、觀察與在意的事

物 , 漸 漸 發 現 每 個 人 的 內 心 都 有 一 個 或 大 或 小 的 惆 悵 —— 對 自 我 價 值 的 認 定 、 在 家 庭 與 工 作 之 間 的

抉擇等等。作品《現實靜態》就是希望去呈顯這些淡淡的憂愁,其實也就是一般我們生活上會遇到 的問題。作品記錄了四個家庭最日常的畫面,與他們透過攝影創作呈現出的個人心境,畫面裡的那 些故事或許都能和你我有所共鳴。 34


chapter 2-5

現實靜態

#紀錄短片 #影像創作 #社區課程 #人物故事

35


36


chapter 2-5

現實靜態

#紀錄短片 #影像創作 #社區課程 #人物故事

37


賦予作品情感比任何技術都重要

攝影課的一開始兩位創作者跟居民建立起這樣的默契:「這堂課的目的是帶大家透過影像去表

達,每個人對攝影技術的掌握程度不一沒有關係,重要的是透過手機這個眼睛去對焦某個物件、某 個空間、某個人,或虛或實,說出自己想表達的。」而在與居民互相分享的過程中,兩位創作者也

漸 漸 被 這 些「 不 完 美 」的 攝 影 作 品 所 影 響 , 賦 予 作 品 情 感 比 任 何 技 術 或 是 完 美 的 畫 面 來 得 更 重 要 。 作品《現實靜態》中那些晃動的畫面、DV拍攝所呈現的低畫質,這是天卉首次接受崧霈提議,將 這樣「不完美」的元素放進兩人的作品裡。

作品一、粉紅色車車 這幅作品是女兒拍的,照片有點模糊不清,但仔細看的話,你會發現裡面有一輛粉紅色車車。搬來 這裡之後,我每天都會帶著小孩到頂樓的曬衣場,在我曬衣服的時候他們就會繞著頂樓的圍欄邊玩 邊走。有一天女兒告訴我,他發現新家對面的停車場每天都會有一輛粉紅色車車,因為他很喜歡粉 紅色,甚至問我家裡的車有沒有機會變成粉紅色的車,雖然沒辦法,但他每天還是能因為在對面的 大停車場裡找到那輛粉紅色車車而感到開心。

作品二、日落 我是花蓮人,大學開始在外地生活,到現在工作還是留在台中。這裡的景象跟花蓮很不一樣,偶爾 工作很累時會想家、想家人,一直覺得很可惜的是因為讀書跟工作的關係錯過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時 間。這張作品是在社宅裡拍的一幅很單純的日落照,這個落日好像在擁抱著這個城市,也像在一天 結束的時候抱著在城市裡工作的我,對我說:你辛苦了!

作品三、我的家臣 因為家庭的關係,我從國中開始就是自己生活,住學校的宿舍、在外租屋 ......。甚至有一次回家 發現空無一人,打了電話給媽媽才發現我的家人都搬家了。我的東西不多,大多是很實用的傢俱, 我都稱他們為我的家臣。而其中較特別的是這座立燈,是我最喜歡的家臣,一路跟隨我換過很多住 所,在這幅作品中我刻意拍出他的破洞,那是這位家臣 / 家人與我一起南征北討的證明。

作品四、每日紀錄 我 們 家 出 來 的 廊 道 盡 頭 ,在 早 上 的 時 候 ,總 會 有 一 道 迎 接 我 們 的 光 。來 到 社 宅 後 ,女 兒 每 天 上 學 時 , 我都特別想為他在這裡留下紀錄。照片左側可以看到一個很簡單的樓層標示,我覺得那會是印在我 腦海中的重要畫面,代表著某段時期的家。我很喜歡現在住的社宅中這些留白的設計,當女兒走到 這個記號前面,我就會拍下一張照片紀錄,有點像是用這個樓層標示幫他做身高紀錄。現在他的高 度大概在這個「6」的這個位置,如果有幸可以在這裡住上六年,我會很期待看他跟這個記號之間 的高度變化。

38


chapter 2-5

現實靜態

#紀錄短片 #影像創作 #社區課程 #人物故事

創作者:蔣語筑、王夢雲、湯儒安、孔小娟

39


宀宀美術館 chapter 2-6

來自日常的發現

「宀宀美術館」藝術行動為一系列我們進駐期間,在其他子計畫或是日常與居民的對話中,發

現在此生活不同視角的入住者們,對日常都有許多有趣的觀察。例如會收集建築物表面整修痕跡的

工程背景媽媽,每天會在頂樓觀察社宅對面停車場停放的粉色汽車的小孩,還有許多居民都提到, 他們都特別喜歡在這棟建築物中能看到各個角度的日落。我們希望將這些尋常卻非常具有生活感的

微小發現記錄下來,他們就像是在這裡生活的人創造的一幅幅畫作,有的甚至是具有系列感的作 品。我們也發現在這個社宅裡,建築本身的設計創造了很多框景,除了機能外,像是一種觀看的引 導。我們製造的很少,作品甚至是原本就存在的東西,一些幽微的存在。他們尋常到,常常讓人忽

略,而我們這些入住者在「宀宀美術館」中創造的作品並不顯眼、不具體,他只是一種生活中認真 感受美的存在的暗示。

透過我們發起的美術館作品徵件計畫,蒐集到許多入住者在這個場域的觀察和發現,入住者所

投件的作品,即是這座美術館最重要的館藏。而這些原本就存在在這裡的作品們,也是未來能夠延 續與至下一批入住者手中的作品。日常的發現與感受不會消失,透過這些入住者們的眼睛,「宀宀 美術館」中所藏有的美會不斷的綿延下去。

共感日常的凝視

作為《家常對話》的第三座基地,我們延續前兩年的成果,從人與人深度的對話,進一步探討

對話之間是否能透過其他載體作為媒介,對話之後能有什麼被留下。我們希望以「宀宀美術館」賦 予此場域一個開闊、柔軟的想像,對政府而言,她是居住政策底下的社會住「宅」;對居民來說, 可能是自己的第一個「家」;在藝術家眼中,也可能放下一整個小「宇宙」……。

她不是一般人們預設會接觸到的藝術空間,相反的,是一個生活現場,她最大的特性是同時

帶有公共與私密,而此條件正是我們創作的施力點。鬆動既有關係,牽引著參與者在公與私的邊界 之間,喚醒探索周遭環境的感知能力,將生活中幽微的存在,透過藝術行動變得顯而易見。我們製 造的很少,作品甚至是原本就存在的事物,或已深入其中。她們很尋常,尋常到常常讓人忽略,而 我們創造的東西不顯眼、不具體,她可能只是一種暗示。

在這裡,典藏了許多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發現,有些看得見(永久性公共藝術作品)、有

些摸不著(灑落的陽光)、有些需要抵抗(應該被挑戰的制度)、有些需要等待(移動的風景)。 進入這座美術館,你可以只是凝視、可以深入其中;可以作為旁觀者,也可以成為引導者,留有的

空白可以填入各種事件發生的可能,所有參與皆是成就和彰顯作品意義的重要意涵。我們希望這是 一份禮物,點交給所有當下住在這裡、未來可能搬進來的人們。

「宀宀美術館」開幕日當天,由舞者用身體帶領我們一起共感在此生活的日常。演繹從白天到

黃昏,入住者在此生活的身影,用肢體指向在特定時刻、特定地點出現的陽光,空間中吸引人的角 落,使觀眾透過舞者的身體在最日常的生活空間中,凝視日常中容易被忽略的感受。 40


chapter 2-6

宀宀美術館

#駐點觀察 #策展 #作品徵集 #居民共創

創作者:肥貓、耿那亞、孔大娟、KOIE

41


42


chapter 2-6

宀宀美術館

#駐點觀察 #策展 #作品徵集 #居民共創

43


陽光使用指南 chapter 2-7

身體X陽光

我們在 2020 年的冬天來到太平社宅,為了工作來到這裡時,我們經常在戶外走動,像是勘查

場地或設置作品等等。兩棟建築以橫躺著的 I 字型與 L 字型構成一個開口在西側的ㄈ字型,待在這

個圈起來的中庭時,能感受到呼呼的大樓風吹過,禁不住冷或被風吹得頭痛時,就會自然而然移動 到有陽光的地方。

很快地就發現其實不只我們,來到這裡的身體都在呼應著陽光。 另一方面,幾次在策劃活動時,我們回想著某個時間點的某處陽光是怎樣的?可能是怕過於刺

眼、希望能在戶外投影,甚至是希望讓大家能在陽光下野餐,於是我們有了在社宅裡記錄下陽光動 向的想法。原先試圖以地圖標示位置,但認真觀察起來,發現陽光實在變動得太快、也太巧妙。因 此改以「指南」的形式,提供一點關於陽光的線索,其他的留給大家自由探索。

建築X陽光

創作指南時,我們整天在社宅裡上樓、下樓、走出戶外、又溜到某個樓層的小天井,在這樣的

過程中,有了相當驚喜的發現,主要是好像破解了一些關於這棟建築的密碼。

舉例來說,在特定樓層的走廊盡頭,有著往東、西兩側突出的小陽台,原本大家都有點納悶這

麼設計的用意,但如果搭上陽光,就能有完全不同的體會。日出時,站在面 74 快速道路的那一側, 可以看見太陽從山的後方緩緩升起,車流的聲音呼嘯而過;日落時,站在望向台中市區的另一側, 則可以看見將要沉進霧霾和高樓間一顆紅橙橙的太陽。

44


45


46


12:00-14:00 @A 棟 11F

Sun–kissed

14:00-15:00 @1F 大階梯

Shade

乍 看 之 下, 廣 場 上 看 似 舞 台 的 地 方 總 是 空 蕩 蕩 的 ,其 實 天 氣 好 的 時 候 , 每天都有人站崗演出。

透過影子觀察每一棵樹的生長變化, 有 人 高、 有 人 矮, 有 人 枝 葉 繁 盛、

有 人 稀 疏。 背 對 太 陽, 站 在 樹 與 樹 之間,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花圃中共有 11 棵樹,但有時只有 7 棵的影子,可以 稱 他 們 為「 社 宅 七 君 子 」。 等 他 們 長 大 一 點, 是 不 是 就能吸引到更多人來這裡乘涼?

47


17:00-17:40

@B 棟 6F 天井

Sun gate

有 人 說 傍 晚 是 逢 魔 之 時,B 棟 6 樓、9 樓、11 樓 的 天 井 會 在 限

定 時 刻 出 現 紅 色、 神 秘 的 門, 沒 人知道這究竟是通往時空的任意 門、 魔 法 世 界 的 九 又 四 分 之 三 月 台,或通往 99 樓的電梯。 *小心誤入另一個時空。

48


chapter 2-7

陽光使用指南

#駐點觀察 #圖文創作 #社區活動

上頂樓吃早餐、曬太陽⋯⋯晾衣服? 到了要和大家分享「陽光使用指南」時,一下不知

從何說起。「陽光?ㄏㄟ ˇ,陽光怎麼樣?」想像會得 到這樣的回應,浪漫的事總是要一點臉皮撐起。

回想起最初一直有個可以跟大家一起在社宅露台或

頂樓野餐的畫面,可能那些空間本身就散發著「把人們 聚集在一起、好好曝曬一下」的味道。於是我們真的邀 大家一起上樓吃早餐了,那天陽光相當熾熱,如我們事

先所預料,幾點到幾點、B 棟頂樓陽光出沒的情形如何, 完全在我們的掌握之中,這是在此縝密調查過的結果。

攝影:耿那亞

49


門面裝飾大會 chapter 2-8

門面像是家的表情

走在有著各式門面的巷弄中,你曾經忍不住因為別具特色的一戶停下腳步,好奇屋裡住著怎樣

的人家嗎?門面為家戶創造了可辨識性,有的種有花草、有的在大門及信箱上作裝飾,或是跟隨節 慶佈置、貼上自己寫的趣味春聯、甚至是放上禁止停車的警語等等,這些個性化的門面,透露出居

住者的性格與喜好,也成了鄰居間彼此觀看的素材。人們藉由門面窺探居住者一部分的樣貌,有時 甚至能找到熟悉的語彙,無形中拉近距離。

台灣當前社宅的空間佈局,呈現出嚴密劃分公私領域的情況,由管理單位認定公共空間的界

線,為保公共安全與管理效能,訂立嚴格的使用規範。以門面為例,公約其中一條就載明不應於其

上裝設、吊掛或張貼私人物品。其實社宅既是政府應住宅政策提供的居所,自然也期待入住者能將 其視作「家」之所在,當人們能透過像門面這樣的屋緣展現自我認同、將其視作個人空間的延伸, 就能因此感到熟悉與安全。

一位入住的年輕媽媽說:「之前聖誕節時,我知道有蠻多人想佈置自己的 門口,跟我們家女兒一樣,但又擔心會被扣點。最近快過年了,又有公告 說可以貼春聯,我們其實是困惑的。」

「如果還有明天,你想怎樣裝扮你的門」

帶著在社宅中探索「家的邊界」的心情,加上觀察到居民在 LINE 群組中的討論,我們決定以

「 社 宅 門 面 裝 飾 大 會 」之 名 ,邀 請 居 民 在 期 間 內 加 入 募 集 活 動 。我 們 事 先 取 得 住 宅 處 及 物 管 的 同 意 , 並以藝術家進駐的房門作為示範和宣傳的媒介,最終在各棟、各樓層的走廊上收到許多令人會心一 笑的回覆。

50


chapter 2-8

門面裝飾大會

#駐點觀察 #居民共創 #線上互動 #家的邊界

51


走廊上的無聲對話

一開始只有幾戶報名,但漸漸有越來越多居民加入,最終有近 50 戶之多。其中最常見的不外乎是

春 聯 ,不 過 也 有 那 種 自 發 形 成 某 個 主 題 的 樓 層 ,像 是 A 棟 5 樓 就 有 以「 寵 物 友 善 」彼 此 串 連 的 意 味 。

「我已經是 72 歲高齡奶奶,住在太平社宅裡很開心能一起參與門面裝飾的活動!我拿了家裡最多 的春聯來剪貼佈置大門。」 「女兒跟鄰居家的女孩是朋友,她放學後會去找她來我們家門口玩玩具,或練習ㄅㄆㄇ。我們家門 口也是遊戲場!」 「門上的葉子是之前我跟我們家妹妹在社宅中散步或遊戲時收集來的,當初聽到這個活動,就與女 兒討論要將這些葉子搭配自己的彩繪,剪貼佈置在門上,女兒很喜歡現在的門口。」

52


chapter 2-8

門面裝飾大會

#駐點觀察 #居民共創 #線上互動 #家的邊界

53


相 遇 以 前 ・ 以 後 :

54


回顧三年計畫專文

55


全台第一個社宅公共藝術 chapter 3-1

2018 上半年,是台灣近年具規模之社宅興建期的首波入住,在此之前,規劃者 們始終有個揮之不去的焦慮,擔心實際入住後,社宅是否真能順利運作,擺脫 過往國宅的負面標籤,或種種國外失敗案例的陰影。「有些問題如果不在入住 初期搞定,往後可能就來不及了」,抱持著這樣的決心,相關工作者們四處盤 點有哪些可用的資源,而社會住宅作為公共建設,依文化藝術獎助條例須有至 少 1% 工程款用來設置公共藝術就是其一。

三年三基地的計畫型公共藝術

臺中市政府在第一棟社宅落成一年前的 2017 年 6 月,率先公告了全台首起社會住宅公共藝術

設置計畫的徵選簡章,一次囊括三處基地:豐原安康、大里光正及太平育賢,且各自預計完工的時 間為 2018、2019 與 2020。簡單來說,這是一個橫跨三年、三基地的計畫。

這三處基地都位在台中市區的外圍(皆屬縣市合併前原臺中縣轄下),生活便利,租金卻又相

對便宜。三處地點粗略的特色是,豐原有獨立且完整的生活機能;大里是許多工廠所在的工業區; 太平最靠近市區,是發展中的住宅區。

在執行內容方面,簡章中明確定義這是一個「計畫型公共藝術」,對於「民眾參與活動費用」

和「作品設置費用」有一定的比例限制,並以前者占比為重。這樣的設計呼應了社區經營的期待, 特別重視與居民的互動性,同時也因這個場域仍存在許多變動性。

2 01 7.0 7

20 18 .02

2018. 05

6月

公告徵選

8月

初選

豐 原 入 住

7月 10月

11-1月 2月

56

基地說明會 決選

2018. 10

2019.05

2019.10

2020.10

2021.04

太 平 入 住

大 里 入 住

鑑價 核定

來自家的靈感 為眾人共同 生活而存在

宅之風景

來自藝術的敲擊

宀宀美術館

典藏我們所共同 經驗的社宅


在提案階段,豐原、大里尚在興建,太平則是一片空地。 圖為當時的大里社宅

且執行,且規劃

徵選階段早在入住的一年以前,當時沒人能準確預測入住者的資料,也無前例可循。因此,我

們只能依區位、租金、建築等十分有限的條件,試著推敲入住者的背景、家庭組成、原有的生活圈 等。等到進入執行階段,也要持續配合居民的入住時程,如:哪一週是搬家的高峰?哪一個事件可 以創造和計畫的接觸點?

按簡章規定:「計畫必須包含至少三組藝術進駐計畫,各處需進駐至少三個月」,但為了有更

充分的時間與機會因應上述條件,我們最終規劃每個基地都進駐六個月,前期推展帶有田調性質的 行動,最後則有專屬於該基地的成果發表。

三個基地的入住時間剛好一棒接著一棒,彼此間都保有六個月以上的喘息,這段時間我們用來

整理那些已發生的,也重新調整將發生的,畢竟距離前次規劃該基地的內容可能已經是兩、三年前 的事了。

我們都是社宅新手

社宅公共藝術計畫搭著居民入住的期程其實並非常態,觀察後續幾個在其他縣市的案例,有些

計畫進場的時機是該基地已入住的半年或數年後,雖然因社宅的性質,入住者本來就會持續流動, 但在台中的這個計畫,其「陪伴首波居民入住」的設定相當鮮明。

我們跟其他入住者一樣,對這個社區都感到陌生,從正面想,是可以從零開始打造;反面則是

不 存 在 社 區 的 情 感 認 同 、或 任 何 實 際 的 生 活 痕 跡 。因 此 ,計 畫 中 許 多 行 動 切 入 的 角 度 都 跟「 搬 家 」、 「展開新生活」等短期內大家的共同經驗有關,也可以說,這是策劃者與參與者間建立關係的一種 方式。

整體說來,這樣一個在時間、空間上都帶有相當變動性的計畫,交由好伴這樣的團隊來執行確

實不容易,因此,真的要非常感謝一路上受到許多前輩的幫助。過程中,我們也持續摸索,如何將 那些原本看似不利的條件轉化為創作的能量,比如一個從規劃到執行必須耗時超過三年的計畫是辛 苦的,但也為計畫添加了「時間」這個有趣的因子。關於這些發現,後面將有更進一步的說明。

57


當公共藝術碰上居住空間 chapter 3-2

常見公共藝術發生的場所如車站、機關、學校等,都是好理解的公共空間:人來人往、對大眾或特 定群體開放,但社宅裡的公共藝術最大的不同是,她不僅不是一般人們預設會接觸到的藝術空間, 她還是一個居住空間、一個生活現場,牽涉到隱私及地盤的概念。不僅如此,社宅比起一般的居住 空間又帶有更多特殊條件,而這些都將為初次來到這個場域的公共藝術,開啟更多想像和挑戰。

將限制轉化為創作施力點

用一個情境來理解,一個偶爾搭一次飛機的人與機場內公共藝術的關係,與每天出門可能都會

見到佇立家門口的「作品」、或受到中庭「事件」影響的社宅居民,兩者有存在不小的差異。有時

所謂的關係甚至是一種衝突,當然這都是指足以引起當事人注意的情況,畢竟很多時候還是有人刻 意選擇忽略。

內容整理:好伴社計

社宅特殊性之於計畫構想 移居(新建)

新的、陌生的、同梯情誼

暫居(中繼)

入住者的流動性、觸及更多人、向外擴散

保障特定族群

標準化 多公共空間

一致的居住單元、統一管理、使住民們 具有相似的經驗

有機會產生更多元、創新的互動形式 使用權而非所有權、共享

垂直聚落

高密度、更近的物理距離

資源進駐

可扮演觸媒、發起者

政府興建

公權力的強制力、約束力、品質保證、

租金優惠

與一般集合式住宅不同之居住形 式, 反 映 在 建 築、 環 境、 入 住 者

等 各 種 面 向 上。 在 推 展 公 共 藝 術 計 畫 時, 有 些 條 件 看 似 是 難 以 突 破 的 限 制, 但 我 們 試 著 將 其 作 為 創作的施力點。

保障弱勢、負面家庭經驗

只租不售

統一管理

58

入住者的多元性、單一族群間的共通性、

社 宅 作 為 居 住 政 策, 創 造 出

信任感、住民敢於提出要求、沒有管委會 入住動機多為省錢、存錢買房、可能無 地緣關係、抱持嘗試心態

正因為社會參與藝術的跨領域特 性, 這 類 計 劃 往 往 充 滿 了 形 形 式 式 的 內 在 張 力。 在「 情 境 」 一 章 中 指 出, 藝 術 家 將 自 身 置 入 特 定 社 群 中, 而 通 常 那 些 社 群 並 沒 有 預期藝術家或這類藝術計劃出現, 所 以 藝 術 家 若 要 成 功 執 行 計 劃, 則必須了解計劃所置身現場的社 會 脈 絡, 並 細 節 地 跟 情 境 中 的 參 與 者 或 觀 眾 進 行 協 商。 然 而, 在 這 些 計 劃 中, 很 多 時 候, 地 方 居 民比較在乎實際生活的改善而非 藝 術 本 身, 而 地 區 居 民 與 藝 術 家 之 間, 往 往 會 因 為 期 望 上 的 差 異 而產生磨擦。 —— 摘 錄 整 理 自 《 社 會 參 與 藝 術 的十個關鍵概念》


豐原社宅日常外觀

與當代居住經驗對話

舉「 暫 居( 中 繼 )」這 點 進 一 步 說 明 ,「 中 繼 宅 」是 台 灣 社 宅 最 主 要 的 定 位 ,

為了讓資源能夠輪轉,政策規定入住者每次租期三年,最多續約一次,因此一 般來說,最長就是住六年,這點對要建立歸屬感及社區認同其實是相對矛盾

的。不過我們也觀察到,有入住者將這樣的狀態看作一種緣份,與鄰居建立起 同梯情誼,他們認為大家都是幸運中籤才能一起住進來的,反而格外珍惜這樣

的一期一會。一般認為,中繼特性將使得各種計畫累積下來的成果無法延續, 但我們思考的是,這點可以為藝術行動帶來怎樣的啟發?

豐原、大里計畫中的《暖屋行動》就回應了「移居」此一特性,其出發點

是陪伴居民們安頓新家。過程中,我們看見家戶運用各自的生活智慧,改造有 限的空間,同時也會好奇、交流彼此家裡的配置。豐原的作品《物件之島》則

運用四個不同的主題,回應社區裡不同族群的需求,面向的是多元的入主者, 有喜歡木工的青年、擅長料理的媽媽、喜歡畫畫的孩子等。

計畫最後一年、發生在太平基地的《宀宀美術館》,則綜合回應了許多表

中提到的社宅特質。美術館「典藏」的概念,其實帶有傳承禮物的意思,當住 在裡頭的人不斷流動,我們希望能將那些共同的發現和創造保存起來,點交給

所有當下住在這裡、及未來可能搬進來的人們。此外,當中的子行動《門面創 裝飾大會》則呼應了政府作為房東,在社宅管理上所衍伸的議題。

我們的藝術行動有時積極地回應社宅議題,有時則是在不知不覺中受其影

響。其實,此種過渡性的居住經驗一定程度反映出現代都市生活的樣貌,且在 規範形塑下,成為某種加強濃縮版。迫使我們去思考,如何透過藝術計畫使社 宅經驗與其他居住模式產生共鳴、對話,進而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59


關於《家常對話》 chapter 3-3

如〈全台第一個社宅公共藝術〉一文所述,本計畫被賦予社區營造的期待,主要目標 便是要建立起一種社區認同感,放到居住這個命題下,也就是要把房子(house)打 造成一個家(home)。此外,由於公共藝術進場的時機是在建築已大致完工、第一 批居民剛要入住之際,因此,「住在其中的人們所形塑的生活文化」就成了接下來社 宅是否能順利營運的關鍵,也是相對有發揮空間之處。

希望顛覆以往傳統社區營造的概念,企圖使藝術家團隊與社區居民共構有形和無形的公共藝術,成 為社區共助共榮的催化劑,期望藉由臺中市新興的社會住宅計畫,成為國內公共藝術和社區營造的 典範。 —— 節 錄 自 徵 選 簡 章

家,常對話

—— 回應社宅管理者的關注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提出了「家常對話」 ,對比於其他相

對是以空間或建築為主體的公共藝術,本案是以入住者為主體、 以家為單位,希望透過計畫促成家與家之間的對話,我們認為這 是文化形塑的第一步,同時也是對集合式住宅中冷漠疏離的生活 模式的一種回應。

除了社區內良好的互動之外,站在好伴的立場,「對話」其

實是一件更具野心的事。社會住宅作為一個居住政策,不管是在 精神上或實質上都是一種保障弱勢居住權的宣示,使其有機會成

為 一 指 標 性 的 場 域 ,試 圖 在 此 打 造 一 種 更 友 善 、包 容 的 居 住 環 境 , 並且帶頭作示範。

實 務 上, 我 們 會 看 到 有 些 社 宅 周 邊 的 社 區 居 民 反 對 興 建 社

宅 ,管 理 者 也 因 此 期 待 相 關 計 畫 能 起 到 去 污 名 、友 善 鄰 里 的 效 果 , 這當然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在這樣的情境下,「對話」所指涉的 也就包含社宅內與社宅外的對話。 60

以對話拓展公共想像 —— 好伴心目中的 社宅公共性


原先互不認識的居民在此建立新的關係

照片提供:豐原社宅好鄰安康店(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更 宏 觀 地 說 ,其 實 是「 社 宅 內 所 象 徵 或 試 圖 建 立 的 」與「 社

宅外原有主流思維」的對話,如果粗略地二分,像是連結的 / 疏離的、多元的/歧視的等不同思維與生活模式間的對話。

對話之後,我們期待可以長出一種連結,打破前述那些我

與 你 站 在 不 同 邊 的 狀 態, 在 此 引 用 美 國 社 會 學 家 C. Wright

Mills 著作《社會學的想像》中的概念:從「個人的煩惱」連結 到「社會的公共議題」。當我們發現原來這些議題都與每個人

習習相關,或許就會更積極地採取某些行動。舉例而言,原先 以為自己絕不是弱勢,但後來才發現原來所謂的弱勢可能就是 一種社會結構所致、或突如其來的人生階段,自己離那樣的狀 態並沒有想像中的遙遠,比方說青年貧窮、長照壓力等。

其實這也是好伴最初決定投入本案的原因,這是我們心目

中的社會住宅公共性,我們期待能賦予社宅除保障居住權外更

積極的意涵,促成不同背景的人們從互相理解、幫助、甚至走 向公共治理。

61


藝術打開了對話的可能性

—— 以藝術之名建立起剛剛好的關係 在這樣的脈絡底下,我們以公共藝術之名,進到 三個基地展開行動。藝術對一般人來說,向來是 難以捉摸的概念,對我們也是如此。

宀宀美術館

有時她像是行動的外衣,感性地引領我們嘗試用各種形式和媒介,催生出想要的對話;有時她又像 是 行 動 的 成 果 ,令 所 有 參 與 其 中 的 人 們 收 穫 滿 滿 的 感 動 ,得 到 一 句「 哇 ,原 來 這 就 是 藝 術 」的 讚 嘆 。

前面提到從個人連結到群體的概念,在我們的藝術行動中,這是一個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鐘

擺:獨特性令人驚艷,共通性又讓人感覺熟悉、親近,兩者皆創造了分享的動機。具體來說,有些

行動從個人經驗出發,透過私密、深刻的挖掘,讓個體的獨特性能被自己或他人看見;有些行動則 來自對群體的觀察,對應到都市生活中某個共通的需求、某種生活的秩序等。

此外,如〈關於家常對話〉所談到的,當藝術出奇不意地進到一個原先很「不藝術」的生活場

域,等同於在平凡、重複的日常中按下一個「,」或「!」,創造了暫時的停頓或空白,帶我們跳 離日常的生活軌跡,展開了新的視野,或重新體驗到那些原本被忽略的。

藝術的這些特質為我們打開了對話的可能性,或說就是那個對話本身。人們開始與自己、與家

人、與鄰居、與房東、與一般大眾等不同角色展開對話,軟化了原先可能陌生或緊張的關係,而新 建立起的關係也不一定要很緊密,可以是剛剛好的自在、家常對話般的輕度社交。

62


從開啟對話、對話之間,到加長對話 —— 家常對話三年間的演進

這是一個橫跨三年的計畫,隨著時間推進與經驗累積,我們有了新的體悟及成長,在同一個命

題下也給自己出了不同的功課;而分處在計畫第一、二、三年的豐原、大里、太平三座基地,行動 所著重的面向也因此略有不同。

為 了 讓 大 家 更 好 理 解 這 樣 的 變 化 , 我 們 試 著 將 整 體 計 畫 放 進 「 開 啟 對 話 —— 對 話 之 間 —— 加

長對話」這個三階段架構來說明。在以下的文字說明中,單一行動看似被歸類進三者的其中之一, 但實際上每個行動所觸及的面向可能相當多元,行動所帶來的成果也往往是互相疊加的。

如何開啟

第一次的對話? 如何讓對話

更自然而然地發生? 如何讓對話 持續下去?

一開始,我們希望建立起社宅中的人際連結,她不必是很緊密的關

係,可以只是很輕度的社交,我們透過像是《暖屋行動》、《景中對 話》等試著開啟對話。

在對話開啟後,我們進一步思考「對話之間」還有哪些可能的形式? 跳脫人與人之間的對話,還有人與空間、人與自然等原本就存在的關 係,而我們只需要提供一點暗示就足夠,《宀宀美術館》就是如此。

當各種對話被開啟了,然後呢?我們要如何讓對話持續下去? small talk 變成 long talk。《門面裝飾大會》是其中一種可能,我們試 圖將帶有創造力的生活經驗化作一種機制,或形塑成一種生活文化, 當第一批居民搬走了,還是有東西留下,成為社區的無形資產。

63


《家常對話》帶來的改變 chapter 3-4

「內容很精采,但你們如何衡量這個藝術計畫的價值?」

在我們有機會對外分享《家常對話》的執行過程時,常常有人問到這一題。在執行當下,我們很少 用這個角度看待自己做的事,因此,被問到時腦中只有浮現「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想法。在完成幾 場 行 動 、幾 件 作 品 、有 多 少 參 與 人 次 的 背 後 ,對 實 際 參 與 其 中 的 人 帶 來 哪 些 影 響 才 是 真 正 重 要 的 事 , 如果能將這件事說得更清楚,就有機會讓它持續發生。 有 兩 群 人 受 到 的 影 響 特 別 明 顯 ,其 一 是 社 宅 居 民 ,他 們 是「 家 」的 基 本 單 位 ,也 是 計 畫 的 參 與 主 體; 另外一群則是原先沒有預想到的公部門,他們是社宅的管理單位,這個計畫一方面受他們的決策而 定,另一方面卻也帶他們看見既有工作中看不見的風景,回過頭來成為一種補給。

居民:「打開了生活的可能性」

住在太平社宅的依婷家,幾乎參與了我們在太平社宅的每一場活動。他們提到,原本只在線上

群組互動或默默觀察的人,在實體活動中相認,一開始可能會有點尷尬、第二次見面開始打招呼, 再下一次又在活動中相見時就能開始熱絡起來。

活動中常有許多分享與交流的環節,藝術家引導大家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或以某種媒介進行

創作。當同一個主題下有各自不同的表現方式與詮釋,對彼此的認識也就更加立體,人們在這樣的 過程中交到新朋友。

「因為想認識新鄰居,加上對活動有興趣就來參加了。」 「 我 搬 來 社 宅 後 快 樂 很 多 ,以 前 比 較 容 易 鑽 牛 角 尖 ,加 上 每 天 帶 小 孩 的 日 常 比 較 單 一 , 現在雖然一樣是媽媽的身份,但發現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也會有成就感。」

依婷家 64


藝 術 行 動 只 是 搭 起 橋 樑 ,回 到 日 常 生 活 裡 ,願 意 經 常 走 到 橋 的 另 一 端 才 是 真 正 的《 家

常對話》。目前依婷在社宅熟識的住戶至少就有 20 戶,過往除了學校、職場外,就較少 其他認識新朋友的機會,但因為住進社宅、參與了這個計畫,而打開新的生活圈。

依婷的先生補充,認識的新朋友不只是鄰居,也包含藝術家,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不

是計畫中的活動,而是那些和藝術家彼此相約在家裡,不小心聊起許多心事的時光。在 那之後,他有了好幾個邀約不同人來家裡一起吃飯的夜晚。

同樣住在太平社宅的小娟,提到自己平常也會關注一些藝文資訊,但認為自己就是

一般人,能參與的程度有限。計畫中,她參與了由年輕創作者所帶領的攝影課,在與老 師交流的過程中,她才發現原來自己無意識拍下的照片,其實有著共通的主題,自己常 常捕捉光影,或許是對光明與黑暗的對比特別在意。

台中社宅的住戶中,有許多像依婷、小娟家一樣育有學齡前孩子的小家庭,搬進社

宅像是他們人生中一個新的篇章,而《家常對話》為這個篇章的起頭,開啟了更多可能。

「好像看到靈魂深處、讓我更認識自己。」 「我本來以為藝術很遠,但現在覺得原來也可以這樣靠近。 可以是一張照片、一個角落、或去做某件事。」

小娟家與依婷女兒 65


住宅處:「找到一些經營社宅的線索」

臺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後簡稱住宅處)在成立之初,就對經營社會住宅充滿企圖心,但

在幾無前例可循的情況下,要做出各種決策其實是相當挑戰的。作為全台第一個開始的社宅公共藝

術計畫,住宅處將其定位為「計畫型公共藝術」,有別於過去單純以永久性作品設置為主的公共藝 術,改以民眾參與為重點。

這樣的設計其實與住宅處在建築設計端的思維是一致的,既然無法一開始就掌握實際入住的情

況,不如先留下一定程度的空白,不設定太多期待或明確的目標,一邊嘗試、一邊觀察與回應,同

時保留資源運用的彈性。這麼做著實需要勇氣與信任,但最終使計畫得以有機成長,而最大的收穫 就是在過程中找到一些經營社宅的線索。

「我們似乎走得不是很明確,也不是一開始就對生活的藝術有想像, 但還是這樣走下去,然後一路被驚喜、被感動。」住宅處總工程司說。

66


住宅處總工程司陳靖怡

「 我 在 公 部 門 服 務 很 久 了, 以 前 做 的 事 情 一 直 都 在 體 制 內, 似 乎 看 不 到 別 人 對 自 己 的 回 饋 或 感 謝。 接 觸 了 公 共 藝 術 計 畫 後, 對 我 與 同 仁 都 是 很 大 的 衝 擊, 開 始 知 道 這 份 工 作 帶給別人的可能不只是經濟上的幫 助, 同 時 也 接 觸 到 來 自 不 同 領 域 的 人的生活方式。」

住宅處總工程司陳靖怡從草擬簡章開始,就一路陪伴這個計畫,她坦言原本以為藝術計畫就是

辦活動、做作品,只要能帶動居民就好。因此,最後能做得這麼深入其實有點意外,不只是在居民 之間建立起連結,也一定程度地把「居民—公部門—進駐夥伴」連起來。

在 這 個 計 畫 之 外 ,原 本 作 為 房 東 的 公 部 門 ,與 作 為 房 客 的 居 民 之 間 ,比 較 容 易 落 入 對 立 的 處 境 ,

即使住宅處的同仁意識到必須和居民維持至少三年、六年的關係,也不知道該如何邁出行政作業外

互動的第一步。直到參與公共藝術計畫後,才開始從每天辦公室的日常業務中「出竅」,有機會真 的認識自己的服務對象,也更好奇他們的人生經歷。

以《暖屋行動》為例,不只讓住宅處同仁認識了社宅居民的樣貌,也理解到搬入社宅可能是他

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關乎某種生活方式或心境上的轉變,當面對新生活時也有許多要適應的

地方。而住宅處在這裡扮演的角色是,協助他們安頓下來。其實人生真的很少這樣的經歷吧,搬家 時有外人來幫助、陪伴自己,住宅處也發現,當居民收下這份心意,對後續整體社宅的經營也會帶 來正面幫助。

《家常對話》為入住者及規劃者都 帶 來 些 許 改 變, 默 默 地 作 用 在 家 庭

日 常 甚 至 是 組 織 架 構 上。 在 此, 藝 術 走 入 生 活 ,公 共 治 理 也 有 跡 可 循 。

67


以藝術為觸媒,釀造家的情感 chapter 3-5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的熊鵬翥執行長投入公共藝術工作多年,熟悉公共藝術 的內涵精神與發展脈絡,他除了擔任本計畫的顧問之外,亦是台北市社宅公 共藝術計畫《藝居—家的進行式》的計畫主持人,我們邀請他來談談本次的 合作經驗與他眼中的社宅公共藝術。 文/熊鵬翥

啼聲初試 2017 年 11 月左右,我接到了「好伴」夥伴的電話,要請教有關台中

社會住宅公共藝術的提案事宜。這是我第一次知道「好伴社計」。一方面出 於好奇,想認識這個團隊,另一方面對於公共藝術流程及法規,也累積了

一些心得。因此,我們約在帝門的辦公室見面。見面時,我很驚訝團隊是 如此年輕,不同於一般公共藝術團隊,好伴大部分的成員,並非藝術專業, 而是社會科學或財經專業背景為主。所提出的計畫內容,也不同於常見的公 共藝術提案,而是強調「如何以居民為主體量身打造,讓社會住宅成為藝

術家與居民彼此的學習場域,提供社群的培力,進而創造個體生命中循環 的能量」。開宗明義,不談作品的形狀,直接切入以居民為主的核心價值, 令人耳目一新。

68


公共藝術的試金石

台灣的公共藝術政策,自 1992 年實施以來,近 30 年的歷程,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

是以透過公共藝術設置,美化建築物及環境為目的。因此,設置於公共空間中的作品,以實體的視 覺作品為大宗。第二階段,以 2002 年的台北市內湖污水處理廠的設置案為濫觴,逐漸強調設置案

的公共面向,除了公共空間外,空間中活動的人及凝聚社群的公共過程,成為重點。所以有「先公 共後藝術」的宣示,視覺藝術之外的表演藝術也開始加入其中。

2008 年為了落實民眾參與、環境融合與公共性,文化部修訂行之有年的公共藝術設置辦法,

修正以實體作品為核心的「設置」概念為「計畫」型態。對於公共的概念,開始有更多元、開放的

認知,以計劃的概念實踐。「公共藝術」不再只是美化實質的物理空間,也在藝術家參與創作的過 程中,建立人跟人之間的關係,營造社會空間。進而影響到個人的心理空間,從而創造一個新的文 化空間。在此歷程中,公共藝術並不是靜態的名詞,而是一個隨著時代的觀念,不斷變動,不斷拓 展新領域,探索未知的動詞。

「台中社會住宅的計畫,正是公共藝術在階段發展中的試金石。」 69


藝術就是一種會面 社會住宅中,固然有公共使用的開放空間,但是遷入的住戶來自四面八方,除了有共同的地址

外,有著不同的背景,也有因人而異的遷入動機及對未來的想像。住戶抽籤入住,最短三年最多六 年,在這居住的期間,會如何看待居停的空間及環境?是家的主人,還是暫時居停的過客?初來乍 到,人生地不熟,如何能夠凝聚社區共識?

在社會住宅中,執行公共藝術計劃,是極具挑戰的任務。 1991 年, 蘇 珊. 雷 西(Suzanne Lacy) 提 出 新 類 型 公 共 藝 術(new genre public

art) 觀 念, 強 調 公 共 藝 術 與 公 眾 連 結 的 活 動 及 其 所 帶 來 的 改 變, 藝 術 家 投 身 社 會 參 與 式 的 藝 術 行 動。1998 年 尼 古 拉 斯・ 伯 瑞 奧(Nicolas Bourriaud) 提 出 關 係 美 學(Relational Aesthetics),主張藝術家應當被視為呈現人類關係和社會發展模式的「催化劑」,透過會面溝 通完成藝術創作,出發點與目的都在關係中發生與變化。

好伴團隊是在這個創作思潮的脈絡下,規劃了「家常對話」的主題,藉由團隊駐地,透過不同

的設計,搭建與居民的溝通平台。以社會參與的藝術形式,將計畫視為一趟思考、想像的旅程;將 「藝術」當成動詞,使其成為一種解放的力量,以表達主體的自由、自主。透過與公共藝術相遇,

成為人生旅程中難忘的城市風景。而藝術家在這過程中,並不單純是一位創作者,而是在期間不斷

反 省 回 顧 自 我 的 歷 程 。藝 術 形 式 以 及 其 創 造 的 事 件 、空 間 ,與 其 所 開 啟 的 公 共 性 ,隨 著 時 間 的 推 移 , 是複雜而有機的。

將「 藝 術 」 當 成 動 詞, 使 其 成 為 一 種 解 放 的 力 量, 以 表 達主體的自由、自主

70


釀出一罈好滋味 社會住宅的公共藝術計劃就像醃漬美食,不同的住宅基地就像不同罈子,來自不同的地方的住

民,就像罈子裡頭的各種材料,公共藝術的目是要讓罈子裡的這些材料,發酵培養出美味的食物,

公共藝術就是其中的觸媒,良好的觸媒才能夠釀出一罈美味。最後產生出來的就是那份稱之為「家

的情感」。計畫雖在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條件下執行,但就像石子投入池中一般,會有漣漪慢慢擴 散;公共藝術扮演的就是像是這第一顆石頭,在當下激起水花,並慢慢地產生影響與感動。

新事物在社會上出現時,就像異文化之間接觸的進程,經過容忍、了解才能到欣賞與學習的階

段。這也揭示了公共藝術跟社福工作和社區營造的區隔,在於藝術是一種特殊的轉化,來促進人們 之間的相互了解,不只是社區內居民彼此的互相了解,也包含了外界對社區的了解,最終達到互相 的欣賞、學習。這樣的認同,才是社宅公共藝術計畫所要達到最有價值的終極目標。

公共藝術跟社福工作和社區 營 造 的 區 隔, 在 於 藝 術 是 一 種 特 殊 的 轉 化, 來 促 進 人 們 之 間 的 相 互 了 解, 最 終 達 到 互相的欣賞、學習。

71


好伴的公共藝術之旅 chapter 3-6

這是四年前開始投入這個計畫時,我們寫來送給自己的話,在提案 階段我們就碰上許多挑戰,往後在執行的過程中也持續以這句話鼓 勵自己。我們一面摸索著其他人對這個計畫所賦予的期待,一面嘗 試用自己的行動去定義計畫的價值,但兩者時而存在矛盾,我們就 以這樣的狀態一路前進。

行政・創作・統籌

我們的工作相當多樣,其中最基本的是要確保計畫能按規定進行,但它畢竟是一個橫跨三年的

計畫,為了因應各種時空條件變化所做出的調整,我們耗費了相當的時間、心力處理各種繁瑣的行 政事項。此外,我們也必須時不時地在不同角色間切換,這點主要是因為社宅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公 共藝術場域,而我們又選擇將自己浸入其中。

在面對藝術家時,由於他們對社宅的認識有限,但都希望能更進一步接近它,因此,我們的任

務便是更好地橋接兩者。其中一個作法便是在社宅中租下一戶,搭配藝術計畫的期程,租期為六個 月。我們想盡辦法湊齊屋內的傢俱與生活用品,在某些日子裡,有團隊成員入住,其他日子則提供 給從外地前來的藝術家入住。在這三年內,我們一共就經歷了三次遷入、三次遷出,對居民來說, 我們像是他們的短期鄰居,而我們也在屋內辦過幾場邀請鄰居、藝術家同樂的聚會。

除了在提案階段就設定由我們來協力完成的作品及藝術行動外,在陪伴藝術家的過程中,我們

也會冒出許多新的觀察及靈感,此時,我們又會回到創作者的身份。比方說,在太平社宅我們就觀 察到空間、陽光與人之間的關係,因而創作出《陽光使用指南》;有時則是介於創作者與策劃統籌 之間,如《宀宀美術館》中扮演的多重身份。

72


好伴進駐在豐原社宅的時光

73


容納各種參與,讓成果得以延續 事 實 上 ,好 伴 除 了 公 共 藝 術 計 畫 外 ,也 承 接 了 另 一 個 與 台 中 社 會 住 宅 有 關 的 計 畫 ,在 該 計 畫 中 ,

我們的任務是要回應社宅營運面上的問題,比起公共藝術,是更理性的角色。因為兼具這個身份, 我們有了更多與機關接觸的機會,同時也藉此連結到其他進駐單位,像是:社福、幼兒園、長照、

物業管理等。這帶給我們的啟發是,公共藝術不只是與空間的直接使用者,也就是居民有關,而是 也能關照到主管單位、其他協助營運的單位,因為公共空間的品質很大程度也受他們所影響。

在太平的《門面裝飾大會》 就是一個例子,這個行動串起了居民與管理者的對話。我們的工

作其實是在協調兩方之間可能的衝突,用藝術軟化邊界,創造出一個能屈能伸的模糊地帶。〈家常

對話帶來的改變〉一文中提到計畫帶來的各種影響,有些可能會隨著居民某天搬走而逐漸消散,但 作用在空間或機制面上的影響則有機會延續。這時,計畫型公共藝術的彈性就派上用場,我們可以 以行動探究當下社區中不同角色的關注,邀請他們共同參與。雖然這麼做必然提升了計畫的複雜 度、看似要為更多人服務,但也因此獲得更多人的支持。

公共藝術可以作為規劃者/管理者(包含建築師、住宅處等) 與使用者之間的溝通橋樑,這點在社宅中比在一般的公共建設 中有更積極的意義,因為在社宅中,作為房東的政府與作為房 客的市民兩者關係緊密,持續性的溝通有其必要。

74


我們與 _ _ 的距離 我們大概是以一種相當不典型的方式一步一步完成了這個計畫,有個問題一直放在我們心上:

「我們在做的事到底算不算藝術?」說起來,藝術向來是一個有距離感的詞,有些定義像是掌握在 特定人手中,而當我們在台灣談到公共藝術,它似乎又比想像中的專有名詞再更專有一些。

這樣的情況不僅發生在我們與計畫之間,也發生在居民與計畫之間。在社區中,舉著藝術(與

其各種周邊名詞)所作的溝通,時常得到「不懂」或「害怕」的回應。一位參加完工作坊的居民曾 私下告訴我們:「每次參加你們的活動我都覺得很棒,但坦白說,你們事前的宣傳常常讓人看不 懂。」於是,我們思考著,到底是要人們走近藝術、還是藝術走近人們?

在我們於這個領域的經驗、人脈都有限的情況下,一開始我們所發展出的行動多半來自現場的

觀察,從與居民的直接互動出發。後續透過與不同藝術家合作、獲得許多前輩慷慨的提點,我們對 不同主體之間的距離逐漸有了更多想像;而那份擔心自己不夠藝術的焦慮,也成為我們不斷思考各 種溝通形式的動力,「不懂」則成為人們停下腳步的原因。

過往的公共藝術或許有一些較令人感到熟悉、安全的作法,但它也持續地因應社會需求及創作

者的關注有所突破,事實上,某些傳統的框架套入新型態的公共場域反而會遭遇挑戰。每個計畫背 後都有它的核心關注,這樣的關注不應有資格之分,而在實踐的方法上,藝術本身就是可以包容各 種可能性的載體。

憑藉著對議題的關注、對行動方法的探究,我們從最初走到這裡,真的是一件非常感恩的事,

即便還有許多不足,仍然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公共藝術的不同可能。若要為自己的行動下註腳,我 們會說:

「從平凡中看見微小但彼此應合的光,

以 有 別 於 日 常 的 形 式 提 取 ,而 後 它 將 再 次 回 歸 日 常 。」

75


書名

家常對話 - 給入住者的點交手冊

出版單位

臺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編輯團隊

連真、林詩樺、陳瑜君、周家緯

執行單位 專文作者 設計 插圖

影像協力 照片提供 印刷

好伴社計股份有限公司 熊鵬翥 王柏元

林詩樺、王柏元、陳皇谷

啦嘟嘟工作室、陳子正、黃聖凱、耿那亞 崧霈與天卉、紀建廷、周學涵 昱盛印刷事業有限公司

感謝四年多來所有參與過這個計畫、給予幫助的人們 出版者地址

臺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 588 號

初版一刷

2021 年 11 月

出版者電話

04-22289111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本書如有缺頁或破損的書,請寄回更換)

國家圖 書 館 出 版 品 預 行 編 目 ( C I P ) 資 料 家常對 話 : 給 入 住 者 的 點 交 手 冊 = Sma l l ta l k : a g ui d e to l i ve he re / 好伴社計著 . -- 初版 . -- 臺中市 : 臺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 , 臺中市 政府都 市 發 展 局 , 2 0 2 1 . 1 1 76 面 ; 1 7 . 6 X 2 5 公 分

ISBN 97 8 - 6 2 6 - 7 0 0 1 - 5 9 - 2 ( 平 裝 ) 1. 公共 藝 術 2 . 集 合 住 宅 3 . 臺 中 市

76

920

110020087
















「說了這些,試圖要決定詹諾比亞應該劃入快樂還是 不快樂的城市之列,是毫無意義的。將城市區分為這

兩 種, 沒 什 麼 意 思, 反 而 要 分 為 另 外 兩 種: 一 種 是 歷經許多歲月,他們的變化還繼續賦予慾望形式的城

市,而在另一種城市裡,不是慾望抹消了城市,就是 慾望被城市抹消了。」

── 看不見的城市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