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做那座桥,为城市连接更多人”
Hugo Siu(萧志烽)从留学生到市议员候选人的城市承诺
澳洲政府“机密文件”泄露! 或需加税应对赤字,住房目标恐难完成
澳洲打工人“天花板”揭晓,年薪超$47万! 致富之路竟是...
澳联储不降息,难当买房热情! 全澳清盘率连续5周破70%
澳洲又一建筑商倒闭,欠债$50万! 建筑业掀起“破产潮”,一年倒下超2600家
今年澳人都去哪玩? 日本排第一,中国第二,第三竟是它
特朗普态度强硬!
8月1日起,澳洲10%关税或翻倍
澳航数据泄露事件升级:
90万客户电话号码遭窃,远超最初通报范围 澳海外入境人数再创新高! 专家:移民过量恐加剧住房危机 壹本日报合集
Copyright Statement
免责声明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Guiding Star Group reserves all copyright in the content and design of this magazine. Guiding Star Group owns all suck copyright or uses it under license or applicable law. You must not link to, publish, or make any commercial or public use of this magazine or its content, except as permitted by statute or with Guiding Star Group prior written consent. Advertising Terms and Conditions must be in writing 48 hours before copy delaine. All editorials or advertisements appearing in Yiben Weekly magazine are subject to copyright, and cannot be reproduced in whole or in part. No views of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articles and advertisement appearing in Yiben weekly magazine are endorsed by the publisher. The publish reserves the right to refuse, withdraw or amend article or advertisements without explanation. Artworks are accepted on condition that publisher cannot guarantee their safe return, the publisher wi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damage or loss caused by late publication, error of failure of advertisement to appear. Part of contents from Internet may be credited in Yiben weekly magazine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deed ( CC BY-SA 3.0). Should there be any object, please contact Guiding Star Group. Appropriate royalties would be made to the verified author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laws.
“我希望做那座桥,为城市连接更多人”
Hugo
Siu(萧志烽)从留学生 到市议员候选人的城市承诺
从2004年只身来到澳洲的香港留学生,到如今持有 注册会计师(CPA)资质、在政府部门就职,同 时就读法学院,并参选阿德莱德市中央选区议员 补选,Hugo Siu 这21年的海外人生轨迹写满了“艰 难”、“尝试”、“转换”与“坚持”。
他曾在经济危机中历经求职四年无果的低谷,靠 出租车和餐厅兼职度日;他也曾服务过出口贸易 公司、高尔夫俱乐部、展览中心等不同纬度的行 业,积累了扎实的财务经验。他的故事,是一个 普通人在海外奋斗的注脚,更是千百个移民生活 现实的缩影。
如今,Hugo 选择站出来参政,期望通过自己的专 业背景、多元文化经验和草根视角,为城市治理注 入新的声音。本期壹本与Hugo Siu(萧志烽)面对 面,听他说出参选背后的初心与思考。
壹本:您最初是以留学生身份来到澳洲,如今成为 一位财务专业人士和议员候选人。可否简单介绍一 下您的个人经历?
Hugo: 我是2004年独自从香港来到阿德莱德留 学,当时在阿德读的是商科学士,后来在南澳大学 修了会计专业。2010年又回到阿大完成了经济学硕 士的课程。我现在还在弗林德斯大学兼职读法律。 200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应 届毕业生找工作非常困难。我花了将近四年的时间 才找到与会计相关的专业工作。那几年,我做过无 障碍出租车司机、在餐厅打过工、在机场、展览中 心上过班,我尝试和接触了各种不同的行业,虽然 是一段艰难的经历,但是也正是这段经历,让我理 解了澳洲社会各个层面的运作,真正融入到澳洲的
职场文化中。
我的第一份会计工作实在一家出口公司,从那时开 始,我逐渐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也涉足了多个 行业,包括婴儿用品展览、建筑、能源服务等。目 前,我在南澳政府部门担任会计已经近两年。
移民之路并不容易,幸好有太太一路支持。我今 年40岁,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经历回馈社 会、服务社区,积极融入澳洲主流社会。
壹本:您的这段亲身经历是否也影响了您对民生 问题的关注?
Hugo: 当然,我对民生议题的理解,不是来自
纸上谈兵,而是自己亲身经历过。
我经历了留学移民,我知道移民政策不断变化,加 上外部经济和就业环境的变化,导致很多留学生对 前景感到迷茫无助,我关注他们的声音;我曾服务 过很多中小企业,知道他们的压力在哪;我通过做
义工、与不同族群和年龄层交流,我也了解到了社 区的真实需求。
这一切都让我意识到,社会制度有进一步完善的空 间,我希望能用行动推动制度改革,更好地为民众 服务。作为有中文背景的华人,我希望可以作为桥 梁,连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壹本:是什么促使您在这个时刻站出来参与议员 补选?您希望通过自己的参选传递怎样的价值与 立场?
Hugo: 我在2022年曾参选阿德莱德市议会,这算 是我第二次参选。最直接的动因,是我发现很多人 不再愿意说话,而且身边很多人的声音越来越被忽 视。我希望用实际行动去体现三大价值观:正直、 积极主动、负责任。
我从上次的参选经历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 次补选,我希望能把当时的理念和承诺真正落实, 也借此发出社区的声音。
壹本:如果成功当选,您希望聚焦哪些核心议题?
Hugo: 我关注三个核心议题:
一是为市民与企业提供到位的服務,改善生活与营 商环境。例如不再增加市政费用;降低市内停车费 用并增加免费停车位;针对性地推广不同类型的中 小企业和唐人街商铺等。
二是减少繁复程序(Red tape),优化审批流程。
例如加快相关执照的核发,避免行政效率低下影响 居民日常生活。
三是推动真正的多元文化发展。不只是节庆和表面 包容,而是要成为一种带动旅游、餐饮、专业服务 等产业,激发本地经济活力的发展动力。
壹本:作为一名拥有注册会计师背景的候选人,您 是否认为政府在资源分配或财政管理方面存在低
效?您希望推动哪些改革?
Hugo: 阿德莱德市议会在2025/26财年通过的市 政费用上涨幅度高达5.6%,新开发项目更达6.9%。
我认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把每一分钱花在刀 刃上。我希望推动采购制度优化、成本控制、减少 浪费,努力争取在下一财年不再增加市政费用。这 样,才能真正为居民和中央区的小企业争取喘息空 间,减轻经济压力。
壹本:在出租车系统改革议题上,您曾接受采访发 声,批评政策脱离用户实际需求。您怎么看待当前 政策制定中“自上而下”的问题?如果您有机会进 入议会,会如何推动更具参与感的改革流程?
Hugo: 好的政策应从基层出发,由下而上建 立。现在政府鼓励大家通过发邮件、上网留言提 意见,但这其实不是“听”。我希望推动市政府设 立更多面对面的对话空间,通过多语言的社区座谈 会、圆桌会议等方式,鼓励多文化社群参与政策讨 论,直接倾听市民心声。
市议会有责任积极推动民众参与,让居民真正感受 到自己能发声、有影响力,从而提升参与感。尤其 是对华人社群,更应给予平台与机会,让他们更主 动融入城市治理之中。
壹本:当前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给许多家庭带来巨 大压力。您认为在住房、交通或基本服务方面,政 府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减负”?
Hugo: 从市政府方面,可以更多地考虑怎样给
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也是一种“减负”, 比如市政府是否可以提供更多免费的交通服务、 增加弹性应对紧急状况,甚至停车政策也可以更 合理。
我反对停车费上涨,延长收费时段等,这些都会直 接影响到居民和小企业的基本负担。
壹本:
小企业一直是南澳经济的支柱,但在经济压 力与政策合规上负担不小。您是否有相关支持中小 企业的提案设想?
Hugo: 首先不要再增加市政费用,那是企业的 固定支出;
除了减轻负担,我还希望市政府可以更有创意地推 广地方经济,比如设立年度文化主题活动,像“唐 人街月”,吸引游客、激活本地消费;
另外,也希望政府能够给企业更多更弹性的支持 政策,比如节假日允许餐厅在室外增加额外的座 位等。
壹本:华人社区在您所在的选区中占有重要地位。
您如何看待当前华人社群在社会中的处境?如果 当选,您将如何具体推动与华人社群的双向沟通 与实质合作?
Hugo: 华人代表实在太少了。我跟很多居民沟 通了解到,大家的需求其实很相似,但缺少一个共 同发声的出口,这就导致了整个华人圈子很散。
如果我能当选,第一件事就是把华人社区“聚起
来”,成为一个稳定和政府沟通的桥梁。
壹本:作为一位来自香港的移民,您如何看待“多 元文化主义”?当前社会在文化共处方面还有哪些 盲区或误解,您希望带来哪些改善?
Hugo: 对我来说,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亚最核心 的价值之一,也是我当初选择来这里生活的最大 原因。
现在社会上大家都在讲多元文化,但很多时候只是 停留在表面。其实很多本地人并不了解,为什么 华人会这样做事、这样思考。如果我们能把多元文 化真正转化成一种优势——因为我们来自不同的地 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把每个文化里好的东西带 进来,这样反而能更好地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
澳洲的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算是比较稳定的,我认 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多元文化基 础。比如说,中国人有很强的国际视野,也很勤 奋、懂得变通。我们这些特质,其实都是可以变成 优势、发光发热的。
所以,光靠“包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把 每个文化的优点真正融合在一起,共同建设这个 社会。
壹本:很多移民都面临语言、信息与心理支持不足 的问题,您曾经也有过身处低谷的经历。您是否 会倡议更具文化敏感性的移民支持政策或心理健 康服务体系?
Hugo: 我希望推动市政府支持志愿者服务、设 立多语言咨询平台,像南澳华人福利会这样有经验 的组织也需要更多支持,才能帮助人们渡过难关。
壹本:您长期在阿德莱德生活、工作,也通过多种 身份与不同社群建立联系。您觉得怎样才能真正代 表和回应社区的需要?
Hugo: 主动倾听。我会去见他们、听他们说, 不是等他们来找我。我也希望通过真实的行动让更 多人看到:你选一个说你话的人,是有意义的。
壹本:这次补选虽然任期只有一年,您希望在这段 时间内完成哪些事?
Hugo: 首要是团结不同背景的议员,共同努力 推动不再涨市政费。我也会对所有财政支出提出 合理质疑,像停车收费增加是否必要等等。到2026 年,我希望能留下实质性的改变。
壹本:
对很多正在挣扎中的新移民或年轻人来说, 您的经历可能是某种鼓励。您希望通过自己的参选 经历,传递怎样的信息或希望?
Hugo: 我走过那条路,读完书、找不到工作、 感到无助。但我想告诉大家:其实可以用不同的方 法去面对困难,遇到问题,不要怕,要勇敢去问、 去找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试试看不同的事情,也许可以慢慢 更了解本地的文化。比如去做义工、去接触不同的 社群,说不定就能看到更多可能性,也会对自己的 未来有更多想法。
还有一件事,我一直很努力在推动的,就是“找工 作”方面的服务。很多新移民、留学生找不到方 向,其实市政府是可以做点事的——比如搭个桥 梁,办一些招聘会,让真正有需求的雇主和想找工 作的人对接起来,让大家有一个开始的机会。
壹本:您是将这次参选视为一次发声的机会,还是 一个更长期参与公共事务的起点?未来,您希望自 己在澳洲社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Hugo: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座桥梁,把大 家连接起来。不管是华人社区,还是印度等其他族 裔,其实住在这里,面对的很多问题和需求是一样 的——生活、工作、教育、交通、机会。
即使这次选不上,我也还是会继续努力,做一个倡 议者,代表某一类人,比如残疾人、出租司机,为
他们发声、和政府沟通。
我觉得,如果不站出来,就永远没有机会代表别 人。哪怕尝试了没成功,也没关系。做不了的,就 继续做能做的,总要有人迈出那一步。
从Hugo的讲述中,不难感受到一种“实干者”的 力量:他不喊口号,而关注流程是否通畅、政策是 否公平、声音是否被听见;他不刻意描绘希望,而 用自己走过的路,为正在摸索方向的移民和年轻人 点亮一盏灯。
在阿德莱德这座日益多元的城市里,一个有经历、 有专业、有愿景的声音,或许正是此刻许多人期待 的那一座桥。
投票提示:阿德莱德市议会补选进行中
本次阿德莱德市议会中央选区(City of Adelaide Council Central Ward)议员补选将以邮寄投票形式 进行。
• 选票将于 7 月 29 日起开始寄出
• 投票截止时间为 8 月 25 日(星期一)中午 12 点
更多信息请参见南澳选举委员会官网: https://www.ecsa.sa.gov.au/2025-adelaide-cent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