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Design 107-1

Page 1

PORT FOLIO

BASIC DESIGN 2018 2019 黃

基 本 設 計 作 品 集



01 好環境觀察與分析 P.01-05 02 模式語言轉換練習 P.07-17 03 四 疊 半 展 演 空 間 P.19-33

CONTENTS


PROFILE 黃

目前就讀輔大景觀系一年級 熱愛藝術與音樂


01 好 環 境 觀察與分析 選擇一個優良戶外空間,說明 其理由,分析使用者特性及空 間構成要素,並製作現況模型。


好 環 境

淡水環河道路 指導老師:劉慧敏

我 選 擇 的 基地 是 位 於 淡水 環 河道路中段,一個面積約 240 平方公尺的矩形廣場,此廣場 蔭涼、視野佳、近小吃攤,具備 極佳環境條件。

經過實地測量與環境分析後, 製作出 1/50 的現況模型。

1


環境分析 環河道路鄰近老街、捷運站、漁 人碼頭,為人流匯集處,因此需 一寬敞休憩空間。

基地分析 廣場由三棵大葉欖仁、一棵小葉 欖仁與兩個環狀木板椅所圍成。 兼具大葉欖仁的遮蔭性與小葉 欖仁的透光性,明亮而涼爽;環 狀 座位使 人們可欣 賞不同角度

基地位置圖

的風景;木材與石頭等自然素材

使用者分析

營造悠閒、親切氛圍。西南方為

組成:家庭、情侶、朋友、老者、養狗人士

淡水河,傍晚可以欣賞夕陽灑落

現況平面圖 SCALE 1/250

高峰:晚餐時間,約 18 時

水面之 景。微 風、鳥鳴、浪 聲 及

主要來向:捷運站、巷子、漁人碼頭

叫賣聲使此地活潑充滿朝氣。

用途:路過、休息、飲食、乘涼、談話 停留時間:約 5-20 分鐘

2


3


4


5


02 模式語言

轉 換 練 習 為建築物選擇合適地形,創造 合宜院落關係,安排聯絡通道, 並考量私空間與公共空間和對 內與對外的連接動線。


此次作業為小組合作,先從建築物的挑選開始,參照建築理念,定位居住者與居住環境,再選擇地形, 最後處理建物與建物間的連結和動線。

指導老師:蔡青昔 由於基地楓紅滿片,具秋天之意象,而名「秋意」。

7


SHAKUJUII

建案選擇

人物設定

居住環境

我選擇的住宅參考妹島和

特質:大 方 好客、

開放、明亮、近馬路,

世與西澤立衛合作的建案

喜愛自然

豐富植栽

“Shakujuii Apartment”透 過房間的切割、轉移創造出半

定位:植物學家

戶外空間,模糊化室內與室外 線條,使 居民之間、居民 與環 境間有更多互動。

HOUSE NA

我 組 員 選 擇 的建 案 為藤 本 壮

特質:喜愛安靜閒

較 隱 密、清 幽、融 入

介的“House NA” ,以大樹為

適生活、親近自然

大自然

概念,光線通過層層樓板產生 樹影般的效果。整棟建築為一

定位:畫家

系列房間的集合體。使用全透 明的玻璃及白色鋼架建造,模 糊室內外的界限。

8


SHAKUJUII 改造過程 由於原建築為一系列集合住宅,單棟建物難以 表達其理念,於是我將原建物以垂直分割的方 式,創造出空間的轉移。

改造前

9

改造後


半遮罩屋頂 使陽光充分進入室內;延伸至屋外的屋簷創造出與環境的融合。

開放式陽台 模糊化屋內與屋外界線,將自然攬入屋中。

半開放地下室 部分空間沒入地底賦予空間隱密性;視線 與地面相交,製造人與地的融合感。

平面圖

10


地形改造過程 一開始設定的地形為湖泊,但製作完草模後發現此地形 無法充分展現建物之建築理念,且路徑較單一化,於是最 後改為位於半山腰上,一溪流流經的楓樹林。

改造前地形

11


基地說明 基地由馬路深入山林,楓樹漸密, 空間由開放明亮轉為幽靜隱密, 兩戶人家透過小徑與橋梁連接,

HOUSE NA 住戶 A

與群樹同居,與自然共存。

共享休閒平台 花廊 橋梁

住戶 B 花園

公車站

SHAKUJUII 住戶 B 馬路 N 基地平面圖 12


13


14


公車站

15

橋梁

共享休閒平台


花廊

住戶 B 花園

16


17


03 四 疊 半

展 演 空 間 以四疊半為尺寸 (3 立方公尺 ) 創造空間,並以「生活」為主題, 提出各種活動機能,設置在輔 大校園中。


指導老師:駱鴻捷

此次作品為 14 人的團隊合作, 實際創造出一個空間,並放置在 校園一個星期,與大眾互動。

我們以竹子做為材料,輔以其他 自然素材,期望在繁忙都市中創 造出一自然空間,使人暫時忘卻 壓力,驅「逐憂」慮。

19


竹為主要素材 1. 竹本身能營造寧靜、清幽的氛圍 2. 可塑性極高 3. 環保無汙染 4. 取得容易

我們使用的竹子較細,頗具韌性,高約 2.5 公尺,在潮濕的情況下可彎折近 90 度。

材料測試

20


基地分析 此次作品的展覽地點為輔大的風華廣 場,為眾多學生往來必經之地,鄰近伊 果咖啡與學餐廳。廣場為紅磚鋪面,且 無遮蔭,須注意日曬及防水問題。

右圖為基地分析泡泡圖,不同線段代 表由不同方向往來的人群動線。

21


在草評階段,我們討論出兩種方案做為參考。

方案一 更樂 BAR 以「解憂更樂」為主題,供使用者抒發煩惱、換 取祝福。利用竹牆與光線變化,分為「憂」與「樂」 兩區。藉由空間的轉變,帶來心境的變化。

22


方案二 NATURE IS RELEASE 以「解憂」為出發點,自然為素材,透過五感 的體驗,營造舒適愉悅的氛圍。

23


由於實作後發現難以使竹子直立 穩固,於是改 以彎曲、綑 綁的方 式建造主架構。

24


25


26


竹片與竹葉 將竹片編織在基地中段視線高度、風吹動竹葉的 沙沙聲伴隨鳥鳴與光影變化,營造身處竹林般 的幽靜、隱密氛圍。

27


麻繩球 以麻繩纏繞的球體為憂愁的象徵,卡構於基地下 段網狀的竹編架構,想法來自捕夢網,捕捉憂愁。 少數吊掛於頂端,並在夜晚點亮,為化憂愁為希 望的象徵。

28


29


仿石地面與木棧板 以裝潢廢材與沙土製成,隔絕基地外的紅磚鋪面,使 基地更富自然之韻味。木棧板中央鑲以不同形式的竹 子,與基地架構呼應。

30


低矮入口與有機外型 彎腰進入 130 公分高的入口,帶給人空間感的 轉換;自然傾斜的外型使空間具移動般生命力。

31


紓壓盆栽與解憂活動 將粗竹切割、串聯為架,擺放許多療癒小盆栽,並設 置 QR CODE 活動,觀展者可將煩惱提出,由我們盡 可能給予安慰與幫助。

32


33



THANKS FOR WATCHING

2019.2.1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