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zhou Zhoukan 2019 Best Reading Title (Non-Fiction)

Page 1

零一九年亞洲週刊 十大好書︵非小 說︶揭曉,許紀霖、何 帆、蘇起、任劍濤、林世 鈺、盧躍 剛、李黎、 劉天賜、延 光錫以及張 安翔寫出了 年度好書。 十本好書作 者雲集全球 華人知識精 英,也包括非以 中文作為母語寫 作者的視角,折 射出全球中文命 運共同體的多個 面相。中華文明 往何處去,是年 度寫作的主軸, 不論是中國本部 的命運,還是整 個東亞文明的走 向,都令全球華 人深思。 二零一九年 是全球華人的關 鍵時刻,中美對 抗到達高峰,香 港的政治風暴至 今仍如火如荼, 這都代表中華文 明進入了轉型 期,身處於 文 明衝突 的夾縫 之中,由富國強 兵 的 現 代 性 ,過渡到 文明崛起 的

現代性 。二零一九年的十 本好書,正是這期間的奮進、 掙扎、彷徨以至失落。在二零 一九年的最後關頭、二零二零

年拂曉之際,亞洲週刊選出年 度十大好書︵非小說︶,更能 讓我們回首全球華人的歷史滄 桑,在當下的歷史坐標中思

索,仰望未知星空的點點星 斗,在無力中有力,在悲觀中 前行。 ︽中國時刻?︾作者許紀

霖提出 新天下主義 ,要找 尋由 富國強兵 到 文明型 國家 的路徑;何帆以︽變 量︾提出大時代下的 小趨 勢 。蘇起的 ︽台灣的三角習 題︾梳理台灣外 交、內交的困 境:美國、中國 大陸和台灣構成 的 大三角習 題 ,以及共產 黨、國民黨、民 進黨構成的 小 三角習題 。任 劍濤提出︽中國 的現代國家構 造︾願景,上中 下三卷,展望中 國由 黨國結 構 到 黨治國 家 ,再走到 憲政轉型 的 理想。林世鈺為 抗擊中國愛滋病 的英雌高耀潔進 行晚年的口述紀 錄, 煙雨任平 生 的雲淡風輕 是她畢生寫照。 盧躍剛則為 中國改革開放的 風雲人物趙紫陽 立傳,歷十三年 之功,為 失敗 的改革者 留下 記錄。李黎的 ︽白鴿木蘭︾寫 抗戰期間出身福 建莆田的薛介民

機所在。儘管如 此,何帆並未清 楚定義 小趨 勢 是甚麼,他 的好友、知識網 紅羅振宇則在跨 年演講中提出: 小趨勢,指一 小部分人在我們 大多數人視野之 外正在凝結成的 共識、正在採取 的行動方式、正 在進入的生活處 境,這就是 小 趨勢 。 ︽變 量︾是何帆寫作 系列的一個開 端,他認為未來 三十年是中國劇 變的三十年,需 要每年寫一本書 記錄時代變遷。 何帆認為中 美貿易戰改變的 是外在的大氣 候,但中國內部的經濟發展底 色依然沒變,工業化、城市化 和技術創新這三個中國最主要 的 慢變量 依然能推動中國 經濟發展,而真正的五個 變 量 是 大國博弈 、 技術 賦能 、 新舊融合 、 自 下而上 以及 重建社群 。 何帆認為這猶如鷹眼一樣,看 到中國未來的五塊拼圖,共同 構成未來的歷史長河。

蘇起曾任台灣國安會秘書

︽台灣的三角習題︾

44 亞洲週刊 19/1/2020

45 亞洲週刊 19/1/2020

﹂ ﹁

中國的命運。許紀霖也寄望這 三派在堅守自己立場之餘,能 夠同情對方立場,最終聯合起 來,為中國找尋 中道 的出 路。

﹁ ﹄

︽變量︾ 何帆在書中提出,必須要 找出中國的 小趨勢 。︽變 量︾以中國電商平台 拼多 多 的崛起、山區留守兒童的 教育革命,發掘這些不為人知 的變化,正在改變中國社會, 也是中國在大趨勢黯淡下的商

﹁ ﹂

﹂ ﹁

﹂ ﹂

﹂ ﹁

1962 年 生 , 四 川 廣 元 人 , 清 華 大 學 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系教授、教育部 「長江學者」 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 域為政治哲學、西方政治思想史、中 國政治以及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研 究。著有《政治哲學講演錄》、《倫 理政治研究》、《從自在到自覺—— 中國國民性研究》等書。

《中國時刻?從富強到文明崛 起的歷史邏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福建省屏南縣人,畢業於中南民族大學、中 國新聞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獲文學 學士和法律碩士學位,從事過公務員、記者 等職業。2004 年任中國首都女記者協會理 事,並被評為 「優秀女記者」 。2013 年開 始旅美,著有出版《美國歲月:華裔移民口 述實錄》、《法眼看美國——一個中國法治 記者眼中的美國日常》,目前就讀於西東大 學(Seton Hall College)文理學院。

1957 年出生於上海市,現為華東師範 大學教授、上海歷史學會成員,著名中 國公共知識分子。文化大革命爆發後中 斷學習,到上海南匯縣東海農場任圖書 管理員。恢復高考制度之後考入華東師 範大學政治教育系,研究方向包括中國 思想史、近代知識分子,也關心中華文 明的走向,著有《家國天下》等書。 1971 年生,河南滎陽人,現任上海交 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中 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研究員。本科畢業自海南大學,在中 國社科院取得碩士、博士學位。 「得 到」 App《何帆大局觀》、《何帆的 讀書俱樂部》、《何帆報告》、《宏 觀經濟學 》課程主理人,研究領域包 括國際金融、國際政治經濟學和中國 宏觀經濟。 1949 年生,台灣台中市人,祖籍浙江 杭州,是韓國瑜國政顧問團成員。台灣 政治大學外交系學士、美國約翰霍普金 斯大學國際關係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 學政治學博士。曾任台灣行政院大陸委 員會主任委員、行政院新聞局局長、總 統府副秘書長、美國哈佛大學科學與國 際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政策研究基金 會國家安全組召集人,是 「九二共識」 即 「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的發明者。

1. 許紀霖 《台灣的三角習題》

《變量-看見中國社會小趨 勢》 (聯經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聯經出版社)

2. 何帆 3. 蘇起 《中國的現代國家構造(上、 中、下)》(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4. 任劍濤 《煙雨任平生-高耀潔晚年口 述》 (世界華語出版社、崑崙出版社)

埰︾︵延光錫︶、︽回不去的 家︱羅興亞難民的真實現況︾ ︵張安翔︶。

許紀霖在書中指出中國真 正 文明崛起 需要具有新的 普世價值 論述,他提出 新天下主義 ,主要意涵如 下: 核心地區,一個制度, 不同模式;邊疆地區,一個國 家,不同文化;港台地區,一 個文明,不同制度;國際社 會,一個人類,不同文明。 終極關懷是求同存異,在同一 地球之內,有不同文明彼此包 容共存。他同時也認為,自由 主義、社會主義和儒家傳統這 三派的價值和制度共識將決定

︽中國時刻?︾ 中國在二零一九年面對的 是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未有的 範式轉移 ,由 韜光養 晦 漸漸走到建立 新型大國 關係 的要角,也是中美貿易 戰史無前例的高峰。許紀霖也 認為這是中國的關鍵時刻,已 經到了從 富強 轉化成 文 明崛起 的歷史十字路口。

5. 林世鈺

·黃宇翔

與姚明珠的流離 失落的愛情,見 證烽火裏的人 性。劉天賜的 ︽賜官馳騁縱橫 五十年︾回憶七 十年來自己在香 港文化界縱橫捭 闔的歷程,是賜 官的個人史,也 是香港的文化 史。延光錫具有 亞際文化研究的 視野,比較冷戰 期間台灣、韓國 的左翼文人陳映 真與朴玄埰如何 打破冷戰的視 角。張安翔關注 緬甸羅興亞人的 命運,流落在孟 加拉的他們書寫 這段︽回不去的 家︾的悲歌。 亞洲週刊選 出的二零一九年 十大好書如下:︽中國時刻? 從富強到文明崛起的歷史邏 輯︾︵許紀霖︶、︽變量︱看 見中國社會小趨勢︾︵何 帆︶、︽台灣的三角習題︾ ︵蘇起︶、︽中國的現代國家 構造︵上、中、下︶︾︵任劍 濤︶、︽煙雨任平生︱高耀潔 晚年口述︾︵林世鈺︶、︽趙 紫陽傳︵上、中、下︶︾︵盧 躍剛︶、︽白鴿木蘭︱烽火中 的大愛︾︵李黎︶、︽賜官馳 騁縱橫五十年︾︵劉天賜︶、 ︽思想的分斷︱陳映真與朴玄 ﹂

﹁ ﹁

2019 年亞洲週刊十大好書(非小說)揭曉,許紀霖、何帆、蘇起、任 劍濤、林世鈺、盧躍剛、李黎、劉天賜、延光錫、張安翔入選,匯聚全球華人知識精英,也包括 母語非中文的韓國作家視角。他們思考中華文明的去向與轉折,體會 希望與失落,他們置身於不同的歷史坐標,共同面對全球華人命運的關鍵時刻,在奮進中前行。 ﹂

亞洲週刊 2019 年十大好書揭曉 ﹂ ﹁

讀書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