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浩斯派

Page 1


影響後世深遠的「包浩斯」

包浩斯學校保存⾄今模樣,現已列世界遺產

⽜頓曾說:「如果我能看得更遠, 那是因為站在巨⼈的肩膀上。」許多成功的產品也深受 著歷史的影響與啟發。例如蘋果電腦的品牌設計與⼯業製程、 IKEA 簡約俐落的⽣活思維和 無印良品素雅的產品風格,其實都受到了「包浩斯」的啟發。

包浩斯到底是什麼?現今代表著 種風格、概念或精神,被廣泛運 ⽤ 在各設計領域當中, 最初則是⼀百年前在德國創立的⼀所學校,雖然該校僅存 14 年,卻留下了非凡的影響⼒。 包浩斯現今的風格和意義 - 現代設計的同義詞

包浩斯三字意指「蓋房⼦」,包浩斯學校創辦⼈瓦爾特 格羅佩斯為現代主義的建築師,因 此衍 ⽣ 出了許多沿 ⽤ ⾄ 今的現代風格。比如最 ⾸ 要的「少即是多」便是指簡約、無過多裝 飾的風格,雖然在現今很普遍,但在過去盛 ⾏ 雕樑畫柱的時代裡卻很特別創新; ⽽ 「忠於 質材」則是講究材料特性的發揮,重視科學當中的理性,另外的「形隨機能」不難想像便 是重視功能性與實 ⽤ 性,這樣的風格不僅運 ⽤ 在建築上,其他像是 ⼯ 藝品和平 ⾯ 設計上也 時有所⾒。

如下圖包浩斯風格的傢俱和建築物不會有過多的裝飾,常 ⾒ 簡單俐落的線條、曲線,材質 和建材上也很純粹; ⽽ 在平 ⾯ 設計上包浩斯的常 ⾒ 表現形式則是運 ⽤ 「幾何」和「三原 ⾊」,畫⾯整⿑、簡約,從包浩斯學校 Logo 上的⼈臉我們也可以看出包浩斯期望與⼈產⽣ 連結的「實⽤」精神。

包浩斯風格建築多使⽤統 建材去呈現現代簡約美學.

包浩斯學校 Logo

海報中所使⽤的幾何和三原⾊元素便是取⾃包浩斯風格。Poster by Ryan McKnight

包浩斯最初的理念與運作

動亂時代下的改⾰理想

包浩斯創立的時代背景剛好位於第⼀次世界⼤戰,也就是⼯業⾰命初期,那時傳統的社會 形態對⼈⺠思想造成了嚴重的束縛。包浩斯創校者「瓦爾特 · 格羅佩斯」希望藉由教育將

先進的理論普及,希望通過這所學校將藝術與現代⼯業的功能、價值和經濟效益相結合, 不讓藝術淪為孤芳⾃賞。

「今⽇的藝術家處在⼀個崩解的時代,沒有⽅向。他獨⾃站著。舊的形式處在廢墟之中, ⿇⽊的世界重新改組;舊的⼈類精神已經無效,並朝向新的形式改變。」

包浩斯學校的創辦⼈與師資群

藝術與⼯藝融合的概念

創校者格羅佩斯認為所有創作的終極⽬標就是建築,因為建築承載了 個時代的⼒量,他希望

「整合各領域的藝術創作」去體現出真正的建築精神(但由於包浩斯存在太短,僅⽌於整合階 段沒能到達最終想要的建築⽬標),期望將傳統的⾼等「藝術」與實⽤「⼯藝」兩者之間的界 線消弭,讓美學與實⽤性能結合。

「建築師們、畫家們、雕塑家們,我們都必須回歸到⼯藝上!沒有所謂『專業藝術』這樣的東 ⻄;藝術家與⼯匠兩者本質上並無⼆數。」

理論實作並⾏的多元教學⽅針

要實⾏「整合各領域藝術」與「藝術與⼯藝融合」的理念,包浩斯所推⾏的教學⽅式便是「多 領域學習」與「理論與實作並⾏」的教學⽅式。學⽣們不但要學習如繪畫、雕刻等等的傳統藝

術項⽬,更要學習本不被看重的⼯藝例如⾦⼯、陶藝、紡織,或是攝影這類的新興媒材。⽽完 整的教學必須先經過理論的奠基才能進入到實作。

很剛好的

點是包浩斯這所學校曾經進⾏過兩次遷移,第 次的遷移是到德紹,當時德紹政府 答應其在德紹建校的條件便是「⾃建校舍」和幫當地「都市規劃」。這樣的條件讓格羅佩斯感 到很雀躍,因為這正是他最想要給學⽣的實作⼤好機會。

打破僵化的⾃由思考模式

在包浩斯的理論課裡學⽣從最基礎的元素「玩」起,重新認識基礎的⾊彩、材質、形狀,要求 學⽣忘掉歐洲僵固的學院派傳統,確確實實地⾰新了藝術教育。⽽在包浩斯裡的也沒學⽣與教

授之間也沒有明顯的階級之分,希望是更為親密的「師徒關係」,教授甚⾄也可以⾃由修選學 校裡的課程;也⿎舞著學⽣要有以⼰為榮的匠⼈精神,全⼼全意投入作品當中。

很有趣的創新與⾃由也體現在教授們的住所,他們會將個⼈的房間改造成屬於⾃我的風格,⽽ 學⽣們也曾直接利⽤學校的建築物為舞台劇表演平台,跳脫以往固定、僵化的思考模式和呈現 ⽅法。

包浩斯學校當時幫德紹地區設計的公共住宅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