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 承



青創計畫的面貌
青創計畫在臺北
B案輔導團隊輔導之各基地期程
孕育:新生力量的培育 傳承:經驗延續與擴展
共創:跨出社宅發揮影響力 空間改造:讓社宅更有溫度
社區共融:開拓新連結 在地觀察筆記
相關單位網站
青創計畫的面貌 青創計畫的面貌
青創計畫-以多樣社區行動建立都會型社區營造典範
「臺北市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是在臺北市社會住宅展開的另類社區營造計畫,提取
一般戶的部分戶數,規劃為青創戶,鼓勵年滿��歲以上民眾參與,透過創新回饋提案徵選入 住社會住宅,藉由如「社區經營」、「生活體驗」、「周邊鏈結」及「地方行銷」等多樣的社區行 動,擾動社宅與周邊鄰里,一起參與社區公共事務與活動。
截至����年底,共有約十一處社宅青創基地執行社區提案,包含有松山區健康社宅、文山區 興隆D�社宅、萬華區青年�與�區社宅、南港區東明社宅、大同區明倫社宅、內湖區瑞光社宅、
北投區新奇岩社宅、南港區小彎社宅、信義區廣慈�、�與�區社宅、內湖區行善社宅、萬華區 莒光社宅等。期能透過有熱情與創意的青創戶夥伴,讓新興的住宅有更多人際互動與交流, 成為共同為社區發展努力的新夥伴。
青創種子任務
�. 找到對的人
�. 來做對的事
�. 一起滾動社區事務
培力方向
入厝暖屋
建立團隊
執行觀察
調整優化
滾動擴大
重要關係人
青年局、都發局
物管
輔導團隊
社宅居民
周邊社區
外部單位
入住時間
單位/個月
階段時期
搬家入住
宣傳暖屋
組織建立
對外活動 對內機制 計畫行政 關係單位
社區觀察發掘
夥伴關係建立
執行探索
機制調整
共同大型活動
宣傳報名系統建立
計畫執行實證
社區共感話題探索
計畫執行調整
居民參與模式建立
物管青創共識會
共同事務共識建立 場地借用機制
規劃討論 社區硬體空間
青創雙月會議 共同事務機制調整
計畫認識 執行計畫調整
執行經費分配 執行經費核定
共用資材採買
青年局、都發局 物管 輔導團隊
青年局、都發局 物管 輔導團隊
青年局、都發局 物管 輔導團隊
青年局、都發局 輔導團隊
青年局、都發局 輔導團隊
組織共識
居民參與模式深化
社區社團建立辦法 討 論
跨基地聯合交流
青年局、都發局 物管 外部單位
執行反芻
節慶型大型慶典
社區公共性議題討論
執行優化
次年度計畫調整測試
目標設定
社區公共性議題討論
青創雙月會議 空間管理辦法討論
青創雙月會議
年度經費盤點 再運用 次年計畫規劃
青年局、都發局 外部單位 輔導團隊 外部單位
社宅居民 外部單位
組織共創
社區公共性議題討論
年度成果展 次年經費分配
社宅居民 外部單位
目標確認
社區公共性議題討論
青創雙月會議
年度檢核
青年局、都發局 物管、社宅居民 外部單位
自主運作
社區公共性議題討論
主題型大型活動
跨基地聯合交流�
社宅居民 外部單位
青創計畫在臺北
你知道臺北市目前有哪些社會住宅有青創計畫嗎? 目前已有十一處社會住宅有青創戶夥伴,他們的行動不僅使社區活絡, 也連結周邊鄰里,促進社宅與周圍社區的關係,是社宅青創的一大特色。
已完工
松山區健康社會住宅
文山區興隆D�區社會住宅
萬華區青年社會住宅�區
南港區東明社會住宅
大同區明倫社會住宅
內湖區瑞光社會住宅
北投區新奇岩社會住宅
南港區小彎社會住宅
信義區廣慈社會住宅�區
信義區廣慈社會住宅�區
內湖區行善社會住宅
萬華區莒光社會住宅
萬華區青年社會住宅�區
信義區廣慈社會住宅�區
信義區六張犁A、B區社會住宅
文山區興隆社會住宅A區 ���戶 ���戶 ���戶 ���戶 ���戶 ���戶 ���戶 ���戶 ���戶 ���戶 ���戶 ���戶 ���戶 ���戶 ���戶 ���戶
資料來源:社會住宅興建計畫及戰情中心
B案輔導團隊輔導之各基地期程
今年度(����年)青創計畫以兩個輔導團隊的模式,分別輔導各社宅基地青創戶,擔任培力輔導 與陪伴提案執行的幕後角色。兩個輔導團隊分別由原典創思(A-�案)、�floor玖樓(B+A-�案)擔 任,兩者皆為在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有影響力的輔導團隊。
玖樓輔導團隊於今年度B案執行培力輔導之社宅基地有六處,分別是小彎社宅、廣慈�與�區社宅、 莒光社宅及青年�區社宅,並增加青年�區社宅、廣慈�區社宅。延續前幾年青創計畫執行經驗,以
合作任務及社區行動作為整年度執行主軸,前期合作任務階段希望使青創成員相互認識,建立團 隊合作默契,舉辦好鄰居及入厝活動,並媒合不同專長與興趣青創戶合作,於中後期則陪伴各組 別執行社區行動提案,隨時因應各基地居民與社區鄰里屬性滾動式調整計畫,且同步擾動社區的 參與。
玖樓輔導團隊B案輔導之青創執行期程↓↓↓
社宅名稱
小彎
廣慈�、�區
莒光
青年�區
青年�區
廣慈�區
玖樓輔導團隊輔導之青創基本資料
社會住宅 戶數
青創計畫 徵選戶數
青創計畫 總收件量
最終 入選提案
徵選 公佈時間
開始 執行時間
跨基地 社宅萬華筒
第五年度檢核
第二年度檢核
提案徵選
預計����.��
預計����.��
小彎好森音
容,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吧!

青年2區
萬華區青年社宅自從�區之後,緊接著迎接�區青創新血到來。
����年�月第一場培力會人才濟濟,有植物與鳥類專家、音樂 家、導演、建築師、工程人員、社工師、醫藥專員、設計師與企劃 人才,眾多跨領域專業者們蓄勢待發,即將成為彼此的鄰居與 青創夥伴。
培力會就像是新型社創團體的交誼會場,每位青創的自我介紹 都是異業合作自薦的機會(選我!),介紹完後再自由入座選分 組,提出不同主題單元,作為歡迎新鄰居的「入厝趴」活動提案 大會。初步的活動討論中,囊括了:綠化舞台視覺、植物樂器聽 感、芳香植物嗅覺、主題講 座推廣,以及營養餐食等五 感體驗。期待新青創的到 來,為社宅注入嶄新的創意 與活力。



廣慈�區青創於����年��月底舉辦了第一場培力會,目標是讓青創對計畫的整體期程、 架構、任務內容等形成初步的概念與認識,以及讓青創們認識彼此,為未來的合作與整合 埋下契機。
培力會中,安排了合作提案的環節,將青創分為三組,在桌長的引導之下,組員們練習將 各自的專長、資源與提案,整合為一個合作的行動。在當天熱絡且密集的討論之下,最終 產出了三個創意提案,有結合自媒體的田園城市提案、針對年輕人的興趣與休閒活動提 案,以及綜合各式類型的園遊會提案。
對於整體「青創團隊」的期待
看到許多非常優秀的伙伴的青創團隊中,很榮幸能成為其中一小員, 會努力發揮自己專長的優點不要拖累大家,也希望自己能從中學習到 不同領域夥伴處理多方合作的方式,期待未來激發的新火花。
期許自己能成為社區中串起人與人之間善的循環及互動的小角色,破 除現在新建案社區那種鄰居互不相識的隔閡。
在輔導團隊從旁給予支持協助下,青創戶從公共事務的合作中,逐漸累積彼此的默契,達 成自主運作的目標。青創戶在第一年認識鄰里與社區資源,逐漸了解社區特性;第二年逐 步調整提案,以符合社區需求,摸索出自己在社區中的定位,同時也更加融入青創大家 庭,開啟跨社宅的合作,取長補短,豐富彼此的社區行動;第三年,在日積月累的社區經驗 中,不僅建立起友善的鄰里關係,亦開始拓展與周邊店家的互動,促進合作機會,開啟不 同的可能性。
而在第四至第六年間,青創戶的步伐也更加穩健,隨著社宅持續新建、青創新血不斷加入 下,藉由學長姐的執行經驗,與深耕許久的社區網絡,亦能使得新血快速融入社區,在經 驗傳承中,穩固根基,扎根地方。

移動綠派對

青年�區
結合鄰近青年公園的攀樹體驗, 一直是最受歡迎、具有特色的活動之一, 今年更結合樹上畢業典禮,讓來參與的孩童 樂此不疲。此外,青創夥伴也悉心照料社宅樹木,與 其他美學夥伴合作花藝手作活動,為社宅的新春增添一番新意。

環境行動家
環境行動家擅長以自然 觀察、卡牌遊戲帶居民認識環 境、淨零綠生活等較為生硬的議題,在活動 中總能感受到青創身體力行實踐這些理念,並引導親 子共學、參與者反思人與環境的關係。


結合三位設計專長的夥伴,共創社區的美感交流體驗課程,在
社區中透過各種美感生活提案方式,提案不同種類的手作 活動,讓居民一同創造點綴,生活的美好想像,將植物、蠟 燭、藝術、社區藝術等方式,慢慢的讓彼此一同用感性 的美感視覺,創造出舒適的社宅環境。
小彎


單車慢跑團在今年持續帶著居民們以 走讀的方式認識景點的歷史與特色,也 串連不同社宅的單車夥伴一起合作,舉 辦豐富的單車速寫之旅,各個社宅的居 民各自從家裡出發,騎到集合點共同交 流,拓展了生活圈卻也縮短了社交的距離 屏障,留下美好回憶。

小彎生活報藉由深入的訪談及報導,讓居民們透過閱 讀認識更多在地的藝文空間及社區工作者的故事,
除了在線上平台閱讀 外,亦有展示在社宅、 店家的實體書刊,讓經 過書屋的居民們願意佇 足,也能讓更多在地鄰 里認識小彎青創團隊。


小彎親子工坊是今年度的新活動,藉由不 同年齡層的參與者,設計配套的活動內 容,例如由青年設計圖案並�D建模,由下一堂的小朋友們 上色完成,讓原本較不容易接觸到的族群,透過機制的設計,也 有交流的可能性,並創造出更多元的成果。 單車慢跑團 小彎生活報 小彎親子工坊





社宅生態圈運營計畫
社宅生態圈運營計畫透過經營粉絲專頁、官方 帳號、社團、青創活動報名系統等平台,將青創與 居民連結起來,是兩者重要的溝通橋樑。第二年度持續完善 系統,為青創與居民提供重要的基礎設施。

廣慈銀髮長青電腦課程
廣慈銀髮長青電腦課程第二年度持續 針對高齡者開設�C課程。除了課程內容本身之外,也 思考如何透過課程為參與者的生命帶來轉變。如第二年 度的相片掃描課程,目標除了教授如何掃描相片之外, 更希望讓老照片數位化,使情感、記憶能夠在祖孫之間 傳遞。



醫慈林透過定期的友善櫃檯服務, 為民眾檢驗血壓、血糖、血 脂等。第二年度除延續上 年度社區行動,另外新增 了減脂比賽,為居民的健 康把關。
醫慈林


手牽手你和我
場場都爆滿的質感手作課,從環保杯袋、派對掛 旗、結繩編織,樣樣都是拿手編織材料,從不同季節 情境延伸編織主題,讓居民就近就能參加質感手作 課,課程當中也凝聚滿滿的社區情感。


以「文史導覽」為核心,設計富有趣味且具有在 意義的實境解謎遊戲,所設計的遊戲 海報、道具、地圖,每一項都是 獨一無二的作品,帶市民認識 更多的萬華故事。



畫,讓社會住宅走入校園!與大理高 中、雙園國小合作多元課程、 美術課,讓校園孩子們有 機會透過青創加入課程、 導覽,進一步拓展對城 市與居住的多元想像。








由位於萬華區的莒 光、青年一區,以及 信義區的廣慈青創 夥伴共同籌劃的「社 宅萬華筒」,在炎炎 夏日中,於新富町文 化市場登場。社宅萬 華筒以「萬」字串連 起四大主題區,在「萬神店」與「萬事屋」的戶外與室內攤位,能夠體驗到金 工、粉彩、皮革、編織等各式手作之外,還有遊戲卡牌及定向越野等遊戲。亦有 以飲食為題的「萬有飲力」,由青年與莒光的夥伴,分別以夏日酒菜DIY與桌 遊互動的方式,接力介紹萬華的在地食材與飲食文化。

而在「萬華筒」展覽區,青創則用心規劃了 「社宅眾生相」,透過「社宅百科全書、社 宅故事書、社宅好生活圖鑑」三個單元,讓 民眾從社宅政策發展開始,進一步認識形 塑社宅生活中的角色、族群,並展示出各 處社宅住戶分享的攝影圖文,與結交到的 好鄰居們,讓民眾能夠從居民第一人稱的 視角,看見入住社宅後的日常風景。
為了讓平時居住在不同社宅的青創團隊能齊聚 一堂,我們透過「跨基地交流」、「年度成果展 現」及「凝聚青創共識」三大面向,為各基地青 創夥伴提供多元的交流機會,今年的跨基地聯 合交流會以「共好」為主題,活動核心是「交 流」,透過多元的方式、主題的擬定、青創學長 姐的分享內容,讓各種類型的青創團隊都能在 此次活動中進行交流,以媒合各基地的人才與 資源,讓青創不止於交流會的參與,結束後更 能將經驗學習、夥伴資源等帶回家,推動更美 好的城市居住願景。


首次串連「培根市集」
這次的闖關活動,特別串聯了在莒光社宅同時間 舉辦的「培根市集」,以走讀與議題短講的形式相 互合作,互導人流。當日下午,便由莒光青創帶隊, 從鄰近新富町文化市場的「東三水街市場」開始導 覽,一同與報名者走到莒光社宅,讓民眾可透 過參觀培根市集,認識在地用心、認真經營
的好鄰居團體!


同時,在萬華筒的展覽區中,我們也準備了一場短講, 由玖樓的小彎青創輔導窗口,與小彎青創戶的Henry 及 Ansel一起對談,透過兩方不同的視角,分享執行青 創計畫時的酸甜苦辣。看見青創戶在社宅透過辦理活 動,建立起友善鄰里關係,並成為一個大家庭的同時, 也看見輔導窗口從初期培力者的角色,看著青創相互 合作、成長,逐漸轉為陪伴者,從旁給予支持,並成為能 相互分享個人生活、亦師亦友的關係。






小彎藝廊計畫每年都推陳出 新,將社宅的空間一點一點改 造成貼近居民互動的場域,小 小居民們在塗鴉牆留下了自 己的筆跡,下課後在二手書屋 聽爸爸媽媽讀繪本,而這些繪 本更是來自社宅居民或慈善 團體,讓二手書本能夠循環利 用不浪費!
青年�區:指尖上的捕夢網
延續前一年度在社宅梯廳展出和諧 粉彩作品形式,今年更新原有佈置 框架等,再次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 透過公共藝術作品美化環境並促進 居民互動。

三個臭皮匠計畫青年�區:
以A、B兩棟外觀主要色彩,
A棟藍綠色系、B棟橘黃色 系來製作落葉流體畫,並將 畫作裝飾於兩棟大樓的一 樓梯廳,一棟預計裝飾三幅 畫作,期望替居民日常出入 空間帶來一些美學色彩。


青年�區:
聖誕節空間布置
聖誕節的到來,透過空間 氛圍營造與居民自製流 體聖誕球創作,打造可以 讓居民拍照打卡分享的 過節氣氛空間。



廣慈�、�區:農園改造 廣慈青創購置農園工具櫃、蚯蚓箱等 器材設備,提升�區三樓的農園空間 的生產力,並促進種植社群的交流。

廣慈�、�區:大廳不定期展


廣慈青創在各棟大廳輪流擺 設畫架,展出藝術作品,並附 上貼紙、明信片等打氣小物, 供居民自由索取,還設置了互 動牆,讓居民寫下鼓勵的話, 為大廳創造溫暖的互動氛圍。
廣慈�、�區:閱覽室建構 廣慈青創選定�區三樓的閱覽室做為 改造的對象,設置兒童桌椅、書櫃、沙 發與懶骨頭等,並舉辦二手書募集活 動,為廣慈居民打造一個適合親子閱 讀的空間。
廣慈�、�區:二手物交換站&外送取餐區 廣慈青創改造各棟大廳外送區,為空間編 號,並附上貼紙與筆,讓居民間在取物時,溝 通更為順暢。另也做為二手物交換站,提供 已加入二手物交換LINE群組的居民放置欲 交換的物品。


社區共融:開拓新連結
廣慈志工隊
廣慈社宅志工隊於���年度邁入志工執 行第二年度,志工人數由��人成長至��人。
志工服務內容包括提供社區活動資訊及社宅 生活諮詢協助、社宅青創活動支援、社宅閱覽 室開放支援等,累積服務時數��小時、支援 活動��場、觸及居民達���人次以上。今年除 了基礎培力也增加了志工內部訓練及志工體 驗活動,推動內部與外部的橫向連結,建立更 綿密的組織。
←廣慈志工隊內部訓練


總結來說,���年度的廣慈社宅志工隊不 僅在志工人數和服務項目上有成長,更繼續推 動多元的服務內容與訓練活動,強化內外部連 結,形成穩固的志工網絡。展望未來,廣慈社宅 志工隊將持續深耕社區服務,為創造更具凝聚 力的生活環境而努力。
←廣慈志工隊參加志願服務推廣中心園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