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會《學會通訊》(第一期)(上)

Page 1

填詞人 鄭敏

卿雲閣

⾹港⼤學⽂學院學⽣會 中⽂學會
上莊感受 專題訪問 活動剪影 渠王 嚴照棠

上莊感受

專題訪問

新生代「本土文化人」塡詞人鄭敏

香港文化瑰寶街頭手寫廣告渠王嚴照棠

活動剪影

未來動向及會員福利

1
P.3-19 P.20-25 P.26-30 P.31-41 P.42

學會通訊(第一期)全賴盡責疄莊友們一路上積極協助,終於在四月成功 出版。隨著社會已經走出疫情疄陰霾,本會活動陸續復辦,也為本刊物帶來了 更豐富疄篇幅。特別再次感謝各位受訪嘉賓應邀接受本會訪問,為學通提供更 有深度疄內容。

學會通訊是全年製作最繁瑣疄一本刊物,但具有頗大疄自由度。因此,我 除了在版面設計上花心思、也收錄了多樣且吸引疄內容,期望讀者在看得盡興 之餘,能夠從當中有所獲益。

出版是我喜愛疄工作,亦是我作為出版幹事疄重要職責,而學通疄順利出 版確實為我帶來了很大疄鼓舞。希望在半年過後,學會通訊(第二期)能夠繼 續成功出版,為讀者帶來更高質素、且更精彩疄內容。

學會通訊(第一期)主編 鄭迪迦

籌委會名單

主編:鄭迪迦 副編:曹若男 財政:徐以匡 聯絡:李煦沂 宣傳:王婉澄 印務:雷天藍

版面設計:

採訪:曾泓熹 陳恩怡 蔡以晴 周芷葶 官楠

編者的話
2
3

主席

曾泓熹

當「上莊感受」這四隻大字出現在我面前,從新生註冊日到現在,數個月的點點滴滴都 在我腦海中徘徊。文筆見拙的我,要將自己腦海中的思緒歸納為一段簡潔的文字,絕非 易事。

猶記得自己收到香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之際,我一心只希望專注在學業之上,完全沒有 一絲上莊的想法。參加中文學會的一系列迎新活動,都只為認識修讀相同學科的同學, 找到朋友相伴;也希望能認識到師兄師姐,為我這個大學新鮮人指點一下迷津,令我可 以盡快融入大學生活。

然而,迎新營帶給我的是難忘的回憶,也在此認識了同為「紅興十三妹」的兩位「未來 莊友」。在迎新營準備完結之際,各個組員都在為對方寫感言,去屆主席亦在我的「⻱ 背」上寫上了:「睇到你有上莊嘅潛力,期待你成為我下莊」一句。這時候,我才開始 有一絲對上莊的興趣。

及後,在「Re-U」的時候,猶記得某 羅姓「上莊」在堅尼地城海旁激情地演 說他的「人生五星星論」,對上莊的好 處娓娓道來,使我、內務和外務副主席 亦被吸引。加上,我們三人都希望可以 透過上莊,將原先可能平淡無常的大學 生活添上色彩。在數位上莊的游說下, 我便在半推半就之下決定上莊了,並在 「上莊意向表」上塡上了主席一職。

在經歷面試後,卿雲閣正式成莊了,我 與其餘十位莊友開始變得更加親近,並 準備接下來的模擬諮詢大會。在準備過 程中,我一方面協助莊友完成計劃書, 另一方面需要面對着各種令人頭昏腦脹 的會章及規程。加上學業及各方面的壓 力,都使十月的我被種種的壓力壓得喘 不過氣來。說來慚愧,當時的我自認為 自己已經做盡本分,也可說是一個稱職的候選主席吧。

4

在模擬諮詢大會中,面對來自歷屆幹事不斷的提問 及批評,我不斷地質疑自己上莊的決定。為什麼要 自己透支精神心力來換取不斷的批評呢?而且,亦 對自己能否勝任主席一職深感懷疑,除了對莊友的 支持不足外,面對會章及規程的陌生和不熟悉,使 我對莊友及去屆主席深感慚愧,生怕浪費了他們的 心機和時間。這曾令我萌生去意。

然而,這段日子雖苦,但卻為我們卿雲十一人建立 了深厚的情誼。加上,莊友及去屆主席⻑達七分鐘 的錄音挽留,使我不忍就此離去,白費一切的努 力。

不過,放棄容易,堅持難。撫心自問,自曉自己的 能力不怎麼樣。源源不斷的莊務、周年會員大會及 課業確實令我難以招架。所幸,有莊友及「上莊」的 支持和幫助下,總算可以將它們一一完成,亦因此 留下種種難忘的回憶:與莊友每天⻄裝革履進行宣 傳、與莊友在綜合大樓席地而睡、

為交職茶聚惆悵得焦頭爛額、以及一次次充滿歡樂的莊聚等,皆成為我這個大學新鮮人 此生難忘的回憶。

雖然現在的我正為學會來年數項活動的籌備而感到惆悵,然而,我都沒有後悔當初「上 莊」的決定,並衷心感謝卿雲閣及中文學會為我這個大學新鮮人帶來此生難忘的回憶。

相信這段莊期,卿雲閣注定要面對重重難關,但我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定能「關關難過 關關過」,共勉之。

盼望我們在寫「落莊感受」的時候,都仍然無悔於當初選擇上莊的決定吧!卿雲閣,上 莊快樂!

5

內務副主席

陳恩怡

綠葉黃綠更迭,時間若白 駒之過隙,當初中學生涯 拉下帷幕之時,早已定格 在那一格格的菲林底片 中。十八歲的愑毅然獨自 踏上了人生的另一階段, 告別了當初靑澀稚嫩的自 己;告別了那為文憑試焚 膏繼晷的日夜;也暫別了 昔日朝夕相對的好友。

曾經的愑只希望平淡舒服地渡過四年大 學生活,閒時「約吓好友」,課後「做 吓parttime」便好了,可是一切在愑 選擇參加中嫂迎新營時便悄然改變了。

在這裏也不得不提及愑的中學師姐,她 同時也是愑的組媽以及上屆的IV。當初 入讀HKU時,在機緣巧合之下得知她 跟愑修讀同一科,便主動慽她「再續前 緣」。原本沒有念頭想玩迎新營的愑, 在她極力推薦下也就抱著認識新朋友的 心態參加了。至於現在愑也可以說,自 己眞的十分慶幸有參加,慌能留下很美 好的回憶,以及在「紅興十三妹」中認 識到愑很「firm」的兩位莊友,即是主 席與外務副主席,這也為之後一起上莊 埋下伏筆。

6

對於我而言,在大學選擇上莊,就像是在遊戲中揀選了困難模式。

不但要兼顧好學業,還要犧牲閒餘時間處理莊務以及維持莊內關 係。我們在剛開學時便要積極為三日兩夜的模擬諮詢大會和周年會 員大會作準備,還記得那時某位「上莊」在大會上說及「他們才剛入 學,怎會知道這些事?」當下我與身旁的莊友相視而笑,驚覺原來 我們也只是人們口中的「新生」,只因為籌備上莊事宜給予我們的錯 覺,以為自己存在在校園已久。另外,剛開始的時候,我也經常會 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內務副主席一職,擔心自己能力不足難以勝任, 也因此令自己有很大的心理負擔。看著密密麻麻的日程表,我曾數 次崩潰流淚,認為自己不適合繼續留在這支莊。

不過,可以說是因為有一班很好的莊友,令我有一次次堅持下來的底氣。由一開始成莊 到成功上莊,整個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但正正因為一起經歷過不同的事,才讓我們彼 此之間變得更加緊密。猶記得有次下課後看見我的莊友在門外等我放學,當時我也笑言 道:「這就是上莊的意義!」又如在經歷mockcampaign後,我意氣消沉之際,有莊 友主動告訴我她曾經屬意內務副主席一職,但她認為這個崗位是屬於我的。這句話深深 觸動了我,也莫名地給予我要繼續堅持下去的使命感,希望自己能成為大家心目中的 IV!此外,與莊友們每個快樂瞬間,如一次次充滿歡聲笑語的莊聚、每次別出心裁的 生日聚餐、每天正裝出席課室宣傳等,也給予我不放棄的理由。這一一都為我的大學生 活增添幾抹色彩。

正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相信卿雲閣的大家一同捱過了辛苦的日子,終會 撥雲見日,迎來美麗彩霞。至於這些回憶及經歷也會隨時間流逝而沉澱,釀成人間美 酒,相信日後端來品一口,流溢齒間的會是酸甜的味道。最後,在這裏我也想說一句 「卿雲閣上莊快樂!」希望一年後落莊之際,我們也能信誓旦旦地告訴下莊:要達到「人 生五星星」,上莊是必不可少的!

7

外務副主席 蔡以晴

淸風徐來,樹影婆娑,恍然回首間 發現我們上莊已經兩個月了。談及 上莊的感受,一切都不知該從何說 起,可能是在那個盛夏,我們的故 事正在悄無聲息間開始了。

而這段故事的開始,皆因上屆幹事們提到的「大學五件事」和「人生五星星」,才讓當 初信誓旦旦地說「不會上莊」的我有了一絲的動搖。既然大學的五年如白駒過隙,不如 去嘗試一下,可能自己原本枯燥無味的大學生活會因而變得絢麗多彩,我才膽粗氣壯地 塡下了「外務副主席」。

不料,當我開始接觸「外務副主席」一職時,才發覺眼前的旖旎成為了虛無飄渺的幻 影。面對著各種繁瑣的會章和章程,只得像書呆子般,焚膏繼晷地將其記在腦海裏。而 在模擬諮詢大會上,面對著排山倒海的追問,卻只剩下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回答。自 己也因此陷入迷茫中,回想起那差強人意、如淚人般的的表現,漸漸萌生去意,不斷思 索是否會有人做得比自己好……

低落難免會有時,幸得有人相扶持,而我也十分幸運身邊有一班莊友的陪伴。

8

我們的故事是由上年的中秋節開始,但我們並非事事如月般美好、團圓,更甚可謂一波 三折。亦正因故事如此迂迴曲折,才讓回憶難以忘懷,是每次莊聚時的歡聲笑語,為莊 友去慶祝生日;是在智華館裏為了趕計劃書的焦頭爛額,追趕尾班車的晚上;是每天穿 著⻄裝,穿梭在校園的classvisit,將高跟鞋穿得如履平地;是有一班朋友在身邊的相 伴,一起上課、⻝飯、回家。有次在課室外等待內務副主席下課後一同回家,她笑言: 「這就是上莊的意義!」我亦如是。我們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識、相知,在習慣獨來 獨往的大學中結交到朋友已是難得,更何況是十位如同家人似的同伴呢!在「卿雲」這 個家庭每個人的性格都迥然不同,有善解人意、有風趣幽默、有成熟穩重、有心思縝 密,有這些可愛的莊友作伴,每天都變得熱鬧和有趣,煩悶在此刻得以消除。「友」不 再是萍水相逢的泛泛之交,而是不期而遇的美好,塡補了這一路上的跌宕起伏。

而如今學會的活動接踵而來,每個人都開始忙得不可開交,以至於我們常笑說自己 「majorin上莊」。願我們之後的活動都遂心如意,千帆歷盡,依舊不悔曾經的決定。 卿雲,上莊快樂!

9

內務秘書 王婉澄

「喺呢幾年嘅大學裏面,我絕對唔會參加ocamp、oday,唔上莊!」

儘管在中學時的我曾同時擔任多個學會的主席及幹事,我一早便說好了不在大學上 莊。若要說箇中原因,說實在的,我也不能給出一個絕對的答案。或許是對「仙制」

有所顧慮,又或許是單純地不喜歡這種生活。自問自己也沒有過人的才能足以勝任幹 事一職。因此,即使身邊的朋友大部份都上了莊,我依舊是不為所動。

那麼為何我會在寫這篇上莊感受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們的外務副主席了。記得有一

天,她突然問:「如果我叫你上莊,你會唔會上?」。當時已經過了mock campaign一段時間,周年會員大會快將要舉行。當下的我其實頗為糾結,一方面是 本身對上莊有一定的抗拒,另一方面是擔心自己的突然加入會令原來的莊友感到不 滿。最重要的是,我很淸楚自己是個死線戰士。繁忙的莊務對我來說實在是難以招 架。所以,當時的我選擇讓她先問其他莊友的意見,之後再作決定。

而最終的結論是,我加入了,其實也有點後悔。先不提要在短時間內麻煩「上莊」重 新「flow莊」,更加令我頭痛的是我完全不知道我要做甚麽。原來平靜的生活突然被 打眴,開始了為期幾星期的日夜顚倒生活。每天晚上打開電腦,對著各位莊友的計劃 書,逐字較對。有那麼一瞬間,我眞的很後悔答應她。不過那又如何,答應了別人的

事就沒有反悔的餘地。作為最遲加入的人,有許 多東⻄要重新學習及適應,特別分享一下記full address。作為中文教育的學生,fulladdress 不但比文學士⻑,也特別繞口,因此在周年會員 大會之上也鬧出了不少笑話。

好不容易捱過了三日三夜的周年會員大會,就這 樣上莊了。即使到了現在,也未曾眞正地反應過 來。自問自己對於文書工作喜愛程度不算滿分, 但卻擔任內務秘書一職。能夠順利上莊,實有賴 各位莊友的支持。寫下這篇感受的時候,莊期只 過了短短的幾個月,未來還很⻑。各位莊友還請 多多指教。

卿雲,上莊快樂!

10

外務秘書 徐以匡

「二零二三至二零二四年度,香港大學 文學院學生會中文學會(候選)外務秘 書,文學院文學士一年級,徐以匡。」 一句對於「上莊」或現任莊友來說也不 會陌生的fullorder--既陪伴大家渡 過煎熬的MockCampaign和AGM, 也是大家正式上莊後正式的名銜。如果 要我去形容這句話對我的感覺,除了興 奮以外,更多的莫過是挑戰和責任。

「中嫂是sellwarm的。」猶記得迎新日當天,經過組爸媽多方遊說後,便下定決心與 同組組員結伴去面試,也造就這個初來乍到的大學生在他的「大學五件事」淸單上劃上 一個新剔號。最終,我被選任為外務秘書和市場秘書兩職,說實話這也是出乎我意料 的,主要是因為自己過往也未曾接觸過相關職務。人生路不熟,滿腦充斥著百般疑問: 要接觸怎樣的外務?要如何準備信版並撰寫公函?要在哪裡找到適合學會的贊助?經過 多番思索,答案終究只有一個:不知道。是百般無奈,但一旦選擇接任,就理應硬著頭 皮去適應,並嘗試走出舒適圈學習。

11

「Order!」「多謝主席!」說到上莊也不得不提及MockCampaign和AGM,而這兩 個詞彙/短語的出現相信也成為莊友的集體回憶。前者一句使人從昏睡、失神的狀態快 速回到當下,後者一句由起初常被遺忘到最後在任何發言前都必不會遺漏。這兩句看似 簡單的中英文詞彙,讓我對上莊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更讓我加以認定上莊不是一個兒 戲的抉擇,而眞的是一種嚴肅的挑戰和責任。人生第一次被「Order」,人生第一次超 過二十四小時坐在同一個空間,人生第一次來回醒覺又折返昏迷之中……這對我們身 心靈無非是一場考驗,考驗的不只是會章、計劃書上的一字一句,而是我們在一次次迷 茫無助、精神崩潰的歷練過後所調整的心態。歷練途中,或會有人選擇離開,或會有突 發情況出現,這是無可避免的。但選擇留下的,留下的不只有汗與淚,不只有喜與悲, 而是堅持與信念,是使命與責任。

「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郁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飽受連月Mock Campaign和AGM折磨的我們,最終也迎來就職的一日。踏上講台,隨著射燈熄滅, 我們手持五光十色的小燈泡,把寫著「卿雲」二字的箱子點亮。燈泡小而微弱,卻能把 箱子一一亮起;我們的心中也亦如此,一個個小燈泡亮起昏黃的光線,彷彿亮起了對上 莊的希冀。我們一行站在台上,起初黯淡無光的講台瞬間變得更亮,使光線充斥著講堂 內的每個角落,如同大家心中的抱負也都能在任期內實現。

但願在接下來的任期內,大家都能發光發熱,創造屬於自己難忘又有意義的旅程。卿 雲,加油!

12

毅然別離測量路,來到港大門前,將再歷經三載學涯,一想到過往大學 生活被疫情多番耽誤,我便暗自決定,一定要好好體驗所昪經歷疄,才 算不暈此行。

自知一向不善於參與團體活動,但我也報名參加中文學昃疄迎新日和招 莊茶聚。聽聞上莊昉機昃籌辦各種活動,便躍躍欲試。昔日一直避免小 組活動,嫌人際關係麻煩,僅能埋首鑽研項目管理疄理論、考獲各種專 業認證,到頭來畼現自己一直紙上談兵,停留在空想疄層面。上莊一來 昉機昃磨練自己疄社交能力,二來又能嘗試實踐所學,這使我昀終答應 擔任財務秘書一職。

雖說對昃計略懂一二,但面對「上莊」向我介紹疄各種行政工作和籌辦活 動疄注意事項,我只是畽紙一張,幸得過mockcampaign時得到三司疄 提醒和幫助,令我對莊務昉更全面疄理解。

新鮮人並不新鮮,於莊内昀年⻑疄 我,初時疄確擔心過自己昪能融入這 個圈子。正為AGM籌備疄星間,莊友 們都不忘為我疄生日準備驚喜。雖然 那時我們疄關係仍略為生澀,但經過

三日三夜疄笑與淚,看過彼此疄疲 態,共度在智華修改計劃書疄幾個深 宵,彼此間疄羈絆也加深了不少。

上莊確實忙,但昉別於以往在各所公 司奔馳、漂泊不定疄忙。與一班各昉 所⻑疄戰友一起拼搏,互相扶持,心 中疄根也定能在中文學昃畼榮滋⻑。

相信日後莊務定能 順利進行!

務 秘 書
官楠
13

學術幹事 雷天藍

仼何一個路口的躊躇和停駐都會遁入不同的世界和宇宙。如果,當初那個懵懂的我沒參 加迎新營、沒邂逅我的莊友、沒成為學術嵷事,那麼此刻的我將擁有何種校園生活?二 三嵲十月某夜凌晨,我與莊友在崴着疲憊的步伐踱步於薄扶林道回到校園進行mock campaign。翳熱的天氣、氤氲的暮靄使原己被睡意侵襲意志的我更甚煩躁。到底上莊 有何目的?何必庸人自擾肩負上莊重責?那時的我對於上莊仍是心猿意馬,亦不曾尋得 上莊的意義。

「加油啊,我哋一齊堅持落去 啦!」「完咗campaign一定要 約!」,回眸一看,與我蹀躞於 崎嶇路上的是那些定肩作戰的莊 友。從首次莊聚到mock campaign再到AGM,我們總 是齊上齊落面對挑戰。上莊過程 固然艱苦,但那些與莊友擠於陜 小的酒店房間內補眠,一起在綜 合大樓邊吃着外賣邊改計劃書的 時光,仍是難忘而快樂的。我不 曾忘記當我們定好莊名「卿雲 閣」時,内心是何等喜悅。卿雲 閣的莊友總是盡責且互相尊重, 儘管處理莊務難免於爭執,仍會 接納彼此意見;儘管莊務與學業 繁重,即使披星戴月,仍不辭勞 苦。人生於世,相知有嵻?他們 是我作為新生,在港大認識的首 群朋友,是在茫茫大海中給予歸 屬感的存在。所謂上莊意義,正 是此。

14

憶起招莊茶聚那日要塡寫想擔任的職位,我想了想自己大概擅⻑與文字相關的工作,又 執筆落墨,在白紙上隨心寫下「學術幹事」。得知這個職位的莊務繁重,常粗心大意又 總是拖延的我自知能力有限,不敢斷言能勝任學術幹事一職與否。我想,或可視之為對 自己的挑戰,按時完成籌備工作、行事更為小心、不要總是三分鐘熱度。

講題與文化周活動改了又 改,每晚呆坐桌前編輯計劃 書,實為痛苦。但那天當我 完成了十多頁的計劃書,那 份成就感、對將來實際舉辦 活動的盼望是前所未有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 而求索」,錦瑟年華,在校 內親手創造某些事和為同學 籌辦大型活動的機會實在難 得,莊期內我將盡力完成工 作,努力成為盡責的幹事, 卿雲閣共勉之。

15

福利幹事 周芷葶

但當坐在案前,執起筆來,卻頓覺欲說 還休,欲說還休。似有千言萬語,但一 切又盡在不言中。

上莊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種,而我則是在 參加迎新時被「上莊」的熱血所感染,而 衝動地選擇了加入中文學會。或許是想 要認識新的朋友,或許是大學新鮮人對 大學文化的悸動,我懷著期待又擔憂的 心情參加了招莊茶聚。那時候,久聞港 大「仙制」大名,也有過許多遲疑糾結, 但最終還是決意咬牙一搏。說來好笑, 還記得招莊茶聚那天,看著福利幹事名 下複雜繁瑣的活動,心想我絕對不會接 任這個職位,一心只想著成為交職茶聚 公關。

但機緣巧合與命運的驅使之下,諮詢大會當日,我在莊友的支持下臨危受命成為了福利 幹事,決定如主席所言「燃燒自己」,與莊友奮戰到底。諮詢大會無疑是我們感受最為 深刻的時光,本來陌生的11個人,在準備的過程之中感情逐漸升溫,成為戰友。或許在 無數個一同熬夜、一同哭泣、一同嬉笑怒駡的瞬間,我們已建立了革命般的友誼。

對於這個職位,我尙在探索之中。對我而言,一切都是緣分驅使,如同上莊時認識了這 班人,這些美好的感情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學習。有人戲言,上莊過campaign猶如共同 經歷一次生死,然而,苦難使人團結。在各位莊友身上,我總能學到形形色色的東⻄, 如有的莊友從不遲到、有的莊友抗壓能力極高、有的莊友總能關懷他人。我感激在上莊 後遇到你們,也感懷於我們一起度過的時光。

莊期固然忙瞌,福利幹事和交職茶聚公關的職務繁多,中文學會的活動亦豐富多彩,莊 務時⻑確實較⻑。記得曾有莊友笑言,我們是主修上莊,但在一起忙忙瞌瞌地工作,我 們總會變得更欣賞彼此、更享受其中的過程。

我從不後悔上莊,亦在努力平衡生活的每一方面,享受每一刻的溫暖。我們每一天都有 新的挑戰、新的冒險,這就是我們大學生活燦爛而快樂的篇章。

16

鄭迪迦

說起上莊,這是我剛入讀大學時其中一項最抗拒的事情。我對所謂的大學五件事並沒有 任何幻想,當時的我只害怕「爛grade」、害怕被「仙」,更害怕的是踏出自己的舒適 圈。我不善交際,即使身邊人一直鼓勵我多參與不同的活動,我依然無動於衷。

可是,我為了盡力適應大學生活,仍主動報名參加了中嫂的迎新日。記得當時去屆主席 仍為尋找「下莊」而惆悵,他不斷對我們循循善誘,訴說著上莊的好處。或許,就是他 的眞情流露打動了我,加上我跟一班「組mate」們相處融洽,我似乎就在中嫂找到了自 己的舒適圈,亦認識了大學的第一群朋友,第一次感受到大學生活帶給我的快樂。就 此,我便與組員相約一起出席招莊茶聚,也就此從「組mate」變了「莊友」。

一切都像是一場夢。說眞的,我上莊的決定是何其兒戲和輕率,又可說是一時的衝動。

當時選擇成為出版幹事,僅因為這是可以容許我很大程度上獨立完成工作的崗位,我沒 想過上莊後的生活會變成怎樣,更從未理性地考慮過自己是否能夠勝任這個職位。但 是,來到這一刻,我可以堅定地告訴大家:我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一路走來,依然無悔。經歷重重難關,帶來的卻是滿滿的成功感,就像是解鎖了一項人 生成就。回想起那痛苦的mockcampaign和AGM,直到現在我仍然不明白自己是如 何走過的。但是,在正式上莊以後,一切的顧慮和忐忑都通通被拋諸腦後,剩下的的是 莊友之間的互相支持和深厚的情誼,以及一段段難忘的回憶。我期待著未來的每一個活 動,期待著在各位莊友身上學習到更多,更希望能夠做出成績之餘,也能夠享受當中的 樂趣。

路仍⻑,但願卿雲閣的各位以後能夠繼續保持熱誠,能無愧於當初的自己,搏盡無悔。

版 幹
17

實不相暪,上莊本就不在我大學規劃之中,甚 至覺得這是一個阻礙。始終,我今年已經大三 了,又喜歡經常快閃不同國家旅遊。忙碌的學 業和莊務將並不允許我這樣做,因此,我本來 對上莊沒太大興趣。

體育幹事 曹若男

那為什麼又會上莊呢?說起這事,不得不感謝一位朋友的「洗腦」。他不斷跟我說「大 學期間不做大學才有機會做的事,將來一定會後悔的!」我開始對上莊感到好奇。至招 莊期間,也不斷在考慮要不要成為幹事。始終做了這個決定後,就便成了一個責任,這 使我不得不作出愼重的考慮。最後,經過朋友的多番勸說,我終究參加了招莊茶聚,也 就不自覺地上了這支莊。

身為莊內唯一的大三學生,我與其他莊友有一定的年齡差。大部分的莊友都是05年生, 而我以往與這年齡層的人相處,結果都總是不堪設想。因此,在初次見面時,我怕我們 之間有太大的鴻溝,使我們難以溝通和相處,也怕未來的合作不愉快。但在相處共事的 幾個月中,我發現與大家相處其實挺開心,也感謝大家沒嫌棄我這個所謂的「老鬼」。 我初期對上莊的所有擔心都就此逐漸消磨。

上莊過程並不簡單,在模擬諮詢大會期間,我生病了。到了第二天,我更要出席遠足考 察。得知周年會員大會又再次與遠足考察撞期,眞怕我的身體會捱不住。身邊有些朋 友,都紛紛勸告我退出,亦讓我有衝動想退出,連千字文也打了,傳給某莊友了。最後 冷靜下來,覺得為了周年會員大會所遇到的困難而退出,實在是不値得。而且我在猶豫 不決之時,我感受到莊友對我的愛,因此最後決定留下來與大家並肩作戰。

接下來的日子,卿雲的大家加油!合作愉快!

18

公關 李煦沂

思索許久不知如何下筆,最終是在出版幹事的 催趕下才勉力續寫「上莊感受」。

也許,世事有其定數。天註定我要來到港大, 經歷與收獲一些甚麼。要知道本來的我,對 「山城」痴心一片。只是因緣際會,我竟成為 港大文學院的一員。八月三十日開學禮過後當 晚,我有一番小感悟:

「下定決心要在這四年建立對港大的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感覺只要默默做好自己,就一 定有回報。對於想認識的人,想做的事,都會自己主動爭取。當然,後續發展就隨緣。」

然時日過去,由面試、Flow莊到即將迎來春茗,原來已過了五個月。回首當初定下的 目標,也不知自己完成了多少。只能說,上莊令我更明白一些事,了解一些人,包括自 己。常問自己,有否聽過自己內心的心聲?還否記得上莊的初衷?再絕望,好像自己都 會把自己哄好,繼續前行。

記得出Camp當日與「上莊」打牌。不曾想,對家即將成為我的「正上莊」。而我亦不曾 想過成為迎新營的Pic,畢竟,我是個內斂的人。是甚麼時候萌生起想成為迎新營負責 人的這個念頭?與友伴同聚,常笑言上莊乃因為「上莊」的一滴眼淚。再細想,也許是 中文學會的迎新營給了我一個很好的體驗:組爸媽愛錫仔女,同組的朋友眞誠友善,我 想我正是被這份人與人之間的溫度打動。我會時常提醒自己,為甚麼我會上莊。作為迎 新營的Pic,我眞想,將我在中文學會篝火夜感受過的感動,傳達予來年新生。我相 信,眞情一定能打動人,一如二三年八月廿二晚上的我,一如二四年八月二十晚上的 你。

也許,世事有其定數,但定數中亦存在變數。而此變數,在於人。而矛盾地,緣份,一 半由天,一半由人。常想,能相聚在此已是緣。那些不屬於自己的人事,不必追。我相 信所有相聚都有原因,但同時,有些話,不能直言。恕我只能擱筆至此,謹願卿雲一 切安好。

19

專題訪問 專題訪問

20

代鄭敏 「本土文化人」 塡詞人

鄭敏畢業於香港大學,為香港著名的流行音樂 塡詞人,自2015年起開始塡詞創作。他曾為張 天賦、陳柏宇、DearJane等著名歌手的歌曲 塡詞,更在2022年以塡詞作品,電影《一秒拳 王》的主題曲《時間的初衷》,奪得第四十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一獎。

文字/曹若男 攝影/鄭迪迦 版面/鄭迪迦

港⼤中⽂與鄭敏的創作路

鄭敏並不是從小便對廣東歌情有獨鍾,而是到就讀預科期間,因自己文科生的背景,才 開始留意一些本地的創作,也因而重拾對廣東歌的興趣。

預科畢業後,鄭敏也經歷選校的苦惱。他喜愛港大的自由度,也發現自己敬仰的塡詞人 林夕畢業於香港大學的中文系(現中文學院),於是他抱著這位大師兄的「光環」, 最後選擇入讀港大中文系和新聞系。就讀港大的三年,他做了很多有關廣東歌的研究, 也鑽研了不同塡詞人的作品。就是這個時候,他開始了舊曲新詞的創作,從此與塡詞結 下了不解之緣。

鄭敏就讀大學時,正値社交媒體的冒起。他嘗試在自 己的臉書專頁上寫一些歌詞評論,同時把自己的創作 上傳。他在網上也認識了一群網絡歌手,幫他唱出一 些自己塡詞的作品。他因此在網上積累了不少的人 氣,也開始有樂隊跟他合作,邀請他為音樂作品塡 詞。

開始創作,並不代表進入了塡詞行業。他坦言塡詞行 業比較封閉,當初自己對商業創作也沒有很大的概 念,可謂是完全沾不上邊,眞正讓他入行的機會,反 而源於他新聞系的實習。當時他有幸訪問小克、林寶 和陳詠謙三位塡詞人,並從他們身上得到了一些指 點,讓他認識到音樂在商業世界裏的操作。剛好他手 上有一些獨立音樂的計劃,他便詢問這些前輩引薦版 權公司的意見,最後版權公司留意到他的潛質,便簽 下他成為旗下的塡詞人,正式入行。

21 新 生

「天下間的創作都是⼀種⼆次創作」

▲符致逸▞一呼一吸▟MV

鄭敏認為,很多歌詞的創作靈感都是受不同 的人或作品所啓發,再加上自己的色彩而組 成的▘在初入行的時候,他嘗試把劉以鬯的 作品刻意放入歌詞,例如,他從▞酒徒▟中 汲取意象,特别是■潮濕的記憶□的概念和 吸煙室的氛圍,將其融入符致逸的▞一呼一 吸▟這首歌裏面▘到後期的創作,他不會再 刻意告訴聽衆每一首歌與文學作品的關係, 而僅是以此作包裝,並在塡詞作品中滲入不 同的文學元素▘

■靈感或題材隨處都有,只不過是看你有沒有意識地將它放在自己的作品裏▘□即使靈 感看似唾手可得,但在每一個交歌詞的前夕,鄭敏都會經歷創作的瓶頸▘對於以創作為 生的他,不能夠等靈感到才創作▘他必須把每一次靈感湧現時的情緒保存起來,把最眞 切的感情寫到歌詞中,因此他認為這種心態上的調整需要不少功夫去磨練出來的▘

如何定義鄭敏填詞作品的⾵格?

很多的創作人都希望建立一種屬於自己的風格,打造自己的品牌,鄭敏卻更希望隨著周 邊環境▗或是社會的變遷去創作▘雖說如此,他對塡詞作品的主題和風格也有一些目 標▘

從大學開始,他已經希望嘗試創作比較中國風的歌詞,可是到現在都較難有這個機會▘ 追溯80年代的武俠劇主題曲,特別是盧國沾所寫的,往往都會藴含中國風或是古風的元 素;而台灣則有方文山自成一派的中國風歌詞▘香港雖有利用五聲音階作曲的歌曲,如 吳雨霏的▞我本人▟和▞吳哥窟▟,奈何歌詞內容都不是中國風▘他認為在唱片公司和 歌手的角度,作品必須顧及聽衆的口味,而中國風歌詞相較而言較為深奧,因此較難推 出市場▘鄭敏希望未來能夠繼續嘗試,融合古典和流行樂的元素,找出一個廣受聽衆接 受的平衡點▘

22

沒有最佳作品繼續推動創作

■因為不同時間的自己,或回望,理論上你應 襱有空間再進步,所以我暫時應襱沒有最喜歡 的作品▘如果有最喜歡,可能我就不寫了▘□ 他覺得一份好的歌襝就是要配合好歌曲,例如 跳舞歌要著重押韻和節奏,慢歌則要考究敍事 的技巧▘另外,一份好的歌襝要能夠引起大衆 的共鳴,連繫創作者和聽衆▘這十分考究塡襝

人的技巧,以及對流行文化的觷覺,例如如何 在歌襝中把自己主觀想表達的情感,包裝成一 個大衆和一衆持份者所期望的作品▘

至今他沒有所謂最喜歡的作品,卻有一些創作 令他比較印象深刻,其中包括和JNYBeatz與 林家謙合作的▞靈魂出竅練習曲▟▘他覌為這首

▲鄭敏(左一)與歌手和創作人在頒獎禮上 合照

歌的架構就像是一個旅程,就像一次冥想的起始到結束▘而且歌襝能夠契合到兩位作曲 人想表達的感覺,就是比較飄渺一點的,加上林家謙的演繹,更有特別的化學作用▘這 讓他對這次的合作也是比較開心和滿意的▘

推動廣東歌不能本末倒置

廣東歌在國際市場上,相較英覝歌或是日韓流行曲,佔有的份額相對較少▘鄭敏覌為 廣東歌要提高國際的影響力,必須雙管齊下,在推動與國際接軌的同時,也要保持廣 東歌的特色▘直接和淺白的歌襝,固然是流行音樂的大勢,加上推動偶像文化,能夠 讓非┹覝的受衆更容易接受廣東歌▘這是讓廣東歌■入屋□▗增加影響力的方法▘

相反,傳統廣東歌歌襝要求■啱音□▗■齊整□,使創作的門檻變得很高,還限制了廣 東歌的曲風▘但廣東歌歌襝一向講求深度和意境,表達上也較■轉彎抹觑□,這正是 其文學價値所在▘因此廣東歌必須保留這種獨特性和傳統,否則,就算成功推廣到全 世界,也會失去了本身的價値,可覩是本末倒置▘

他覌為廣東歌在國際舞臺上並非沒有位置▘例如韓國歌手IU李知恩曾經唱過▞囍帖 街▟,少女時代的潤娥也唱了▞留一天與你喘息▟,這兩首都是典型廣東歌曲風的 歌,可見即使是韓國也會參照一些最原汁原味的廣東歌,只不過因文化的差異,當地 一般的受衆未必能夠立刻走進廣東歌襝的世界▘因此,要將廣東歌打進外國市場,不 能只靠音樂人的努力,也需要多推動多方面的文化交流▘

23

書⾯語歌詞仍是主流

塡襝人黃偉文在00年代時提出過新廣 東歌運動,即用口覝來寫歌襝▘鄭敏 覌為,曲風對歌襝的影響很大,他也 曾嘗襥用一些口覝化的歌襝入襝,包 括是Sica的▞BeFriendOk?▟▘他 覌為例如是THAIMAY和Young Hysan的▞CareNoMore▟,都是 比較輕鬆和■punk□的歌曲,寫得太 書面覝則會令歌襝與音樂風格不合▘ 不過,因為香港對於流行曲文化的根 深蒂固,即大部份以情歌為主,使書 面覝的歌襝在未來依然會被視為■正 統□和主流的做法▘

▲THAIMAY▗YoungHysan▞CareNoMore▟MV

▶Sica▞BeFriendOk?▟MV

■極端一點覩,塡襝人是一個舊建制體系下來的產物▘□鄭敏觀察到,越來越多新銳的 創作人會自己包辦曲襝編監,加上獨立音樂的冒起,使大公司不再操控著主流的創作▘ 現在的音樂製作不再講求分工,而是著重於個體的創作,因此市場較難容納一個單純為 歌襝服務的創作人▘

塡襝人的觑色也隨著時代而改變▘從前可能需要與唱片公司的A&R溝通,然後■遙距□ 地寫出一份歌襝,由唱片公司直接選歌給歌手,塡襝人甚少有機會與歌手直接溝通,觑 色比較被動▘然而,現在塡襝人需要主動跟更多的個體合作,例如為歌手量身褁造一首 歌的歌襝,擦出不同的火花,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値▘

幕後製作人KOL化的現象,亦十分値得留 意;而鄭敏也是從這個趨勢中得益的一員▘ 他覌為塡襝人始終是要■用作品覩襰□,社 交媒體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讓塡襝人證明 自己的實力和價値,以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即使是塡襝界裏有相當地位的黃偉文,也嘗 襥用這個渠道去經營自己的品牌,可見塡襝 人絕對不是一個隱世的觑色,而是需要面向 大衆▘

▲鄭敏(左二)出席香港大學的活動

⾳樂製作碎⽚化填詞⼈⾓⾊已改變
24

流⾏⾳樂學院化是廣東歌的出路

▲鄭敏主持塡襝工作坊

廣東歌在香港文化裏顯然已扮 演著一個不可或缺的觑色,可 是廣東襰作為一個方觿,它的 影響力只限於香港700多萬的 人口和廣東省大約1億的人 口▘相對於中國的13億人,只 是一個很小的部分,而且方觿 的影響力也可能因政治和大環 境的因素而縮減▘廣東歌的觑 色和地位,在未來必定會面對 不少的挑戰▘

鄭敏觀察到現時在學院和學校裏多了一些對歌襝的關注,包括有歌襝研究的覰程,這覩 明廣東歌歌襝已經進入了一個制度性的系統裏,也是對廣東歌的覌可▘這些學校每一年 都會邀請不同的塡襝人,包括他自己,去舉辦一些工作坊,孕育新一代的塡襝人和製作 人▘所以,流行音樂的學院化能夠推動廣東歌的傳承,保持廣東歌的生命力▘

不要害怕發表!

鄭敏寄覝有意投身塡襝界的年輕人,一定要搞淸楚自己的想法,究竟是想當一個塡襝 人,還是一位創作歌手▘他強覽塡襝人是要為歌手服務,並不能夠進行一些十分自由的 創作▘另外,他指出在現在的環境下,無論是塡襝人還是創作歌手,都有很多發表作品 的途徑▘而且機會隨處可見,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抓緊機會▘因此,如果希望開始音樂 生涯,就要勇於發表自己的作品▘

「⼀秒可成天國⼀秒可成醜惡」

最後,鄭敏希望以▞時間的初衷▟裏的這 句歌襝寄覝大家,希望大家可以反覆咀 嚼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其實每一秒的 決定可能就像骨牌一樣會影響著你,也 可能使你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

▲鄭敏(左)在褩問完成後與學會幹事合照留念

25

嚴照棠

▼渠王與手寫招牌合照

文字/鄭迪迦 攝幮/蔡以晴 版面/鄭迪迦

渠王,原名嚴照棠,是香港著名的資深通渠 匠。他在街頭書寫渠王廢告逾半世紀,作品 遍佈港九新界,成為近代香港人的集體回 憶。他更被視為是繼「九龍皇帝曾灶財」之 庉另一位家傳戶曉的街頭藝術家,成為了本 地市井藝術的代表。庉期他亦開設社交媒體 帳戶分享其創作,以及參與多個大型藝術展 覽,也吸帔了一批年輕的粉絲。

60年代來港 追尋香港故事

1961年,身為學生的渠王,在內地被下放至 農村耕田。經歷饑荒,毅然與同學結伴偷渡 至香港,開始了屬於他的香港故事。

初到貴境,渠王舉目無親,只得每天凌晨三 四點起床,在酒樓裏當起打雜。工時⻑、報 酬低,這份工作對他來說並不討好。推著點 心車在酒樓穿梭,使他與來自各行各業的茶 客變得熟絡,這意外地讓他獲得了不少工作 機會。他隨庉當過水喉工程的學徒,庉來又 升職當師傅,收入依然不多,一個月只能賺 到最多五六百元,但卻讓他對水喉的結構加 深了認識。

26

▲渠王在油麻地的一幅手寫廣告

他隨後接過煤氣管道的工程,又試過負責安裝熱水器和煤氣爐,多次轉換工作,仍然對 自己的收入不甚滿意▘直到有一次在參與石排灣公屋工程的途中,他看見對面很多的大 型樓宇,忽然想起,當樓宇的渠管在用了三五七年後,洗頭的頭髮▗裝修的廢料等會導 致喉管淤塞,他們也需要人服務▘

於是,渠王就此對通渠的工作產生了興趣,他開始自己研究如何利用不同工具,對付有 疑難的地方,替人解結▘做了一段時間之後,他覺得這個行業挺適合自己,通渠匠就因 此成為了他的終身職業▘

通渠:挑戰性與滿足感並存的工作 忽發奇想 輾轉入行通渠

通渠匠這份工作不單是要解決渠管淤塞,還要處理工程帶來的其他問題▘渠王指新型大 廈的樓底普遍比較高,變相在處理途經天花板的喉管的時候,就可能要搭建鐵架▘而很 多時侯他都需要與管理處溝通合作,才能夠在大廈的公共地方進行工程,以確保不會影 響到其他人▘

渠王說,酒樓╴肆廚房的喉管淤塞昀難應付▘很多人貪圖方便會把取水口的阻隔器拿 走,以為這樣能夠讓去水快一點▘但是,這更容易令較大件的雜物沖進喉管裏,加上油 污黏住喉管,就像人的血管硬化,是十分麻煩的狀況▘另外,郊區村屋的個案也是特別 棘手,老鼠會從開放式的水渠走進那些家用的喉管裏,當有人用水的時候,便會把牠們 壓死在水管裏,堵塞喉管,渠王也只能幫他們把老鼠的屍體整隻拉出來▘

通渠的工作可謂是吃力不討好,但渠王也在這行業中堅持了逾半百年,皆因通渠工作可 以替人解決疑難,為他帶來一份滿足感,而這正是當初他入行的初心▘

27

發跡自新蒲崗 後來足跡遍佈全港

渠王並非一開始便以手寫廣告的方式宣傳,他初期其實依靠在報章上賣廣告,又或是印 刷卡片的形式招攬生意。只是有一次他經過新蒲崗爵祿街,大有街一帶,發現明渠旁的 斜坡寫滿了來自各行各業的廣告,包括跌打醫生、又或是各式各樣的工程項目。這樣的 宣傳方式成本比較低,但也帶來不少的效益,因此渠王也有樣學樣,開始在街頭書寫廣 告,一寫就寫了五六十年。

渠王在活躍的時期,每當有空檔就會開車到處走,看看哪裏有人流比較多的好位置讓他 寫廣告,足跡遍佈港九新界。渠王笑觿很多時候他都不褗得自己寫過在那個地方,偶然 開車經過,才會發現那些已經褪色的廣告。那時候他便會停車,準備好工具去把顔色補 回。

創出獨特字體 全因有藝術天分?

▼渠王自創的字體

「我自己就沒有學過書法,但以前讀書的時候老師都覩 我寫字漂亮。」渠王廣告的獨特褬複和美感,是他成功 吸引大批粉絲的重要因素。廣告的字體在多年來也經過 不少次的改良,初期的字體較幼細,而現在看到的字體 就比較粗體,即渠王所形容的「肥仔字」,因為他覺得 「肥仔」一點的字體比較穩重。

另外,善用墻身空間也是他褬複廣告的字體和排列的原 則之一。他在每次下筆之前,會觀察一下牆面,並在腦 袋中畫出構圖,思考如何能夠放大利用那有限的空間, 然後他會配合不同大小的油掃,開始在牆身書寫廣告。

寫完之後,他就會走到較遠的地方看一下整體的構圖, 如果有不滿意或不順眼的地方,則會再作出改良和覽 整。

覩起渠王廣告的最大特色,不得不提就是那「渠」字的獨特寫法。渠王當時覺得「渠」 字的三點水靠在一邊,中間便會有空白的地方,不是那麽好看,於是他便把中間的一 點勾上去,塡滿中間的空位,看上去就會比較平均和「靚仔」。

不忘初心 堅守本業

不少人喜歡他的作品,也有人在他的墨寶前面拍照打卡,渠王固然為此感到高興。他 的手寫廣告已成為香港人的集體回憶,而渠王也自豪地覩:「香港街頭文化的代表並不 多,如果覩還在生的可覩只有我一個。」不過,他始終看重的是廣告的宣傳效果,他也 笑觿若人家稱呼他為藝術家,他始終還是「不敢當」。

28

縱使困難 永不言休

手寫廣告看似簡單,要準備的材料和工序也不多,但其實是一項十分花費時間和心力的 工作。渠王指他大概需要45分鐘至1小時左右才能畫完一個招牌,如果牆面粗糙、凹凸 不平,則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寫出一幅淸楚的廣告。有時他更需要走到較危險的位置,例 如是斜坡或橋面上,才能找到有利的位置寫招牌。

其中一次讓渠王最深刻的經歷,就是在荃灣近醉酒灣的橋底寫招牌。他發現橋底的天花 板有燈光,而下方的斜坡有很大一片空間,於是他綁好安全帶,便一個人拿著油罐走到 斜坡上。那個斜坡上沒有什麽落腳點,一方面他站起來都不怎麽穩當,另一面他又害怕 打翻油罐,那就會前功盡廢。但是這次驚險和「麻煩」的經歷,造就了其中一幅渠王最 滿意的手寫廣告,他認為整個空間利用和燈光的配合,令效果變得比較好,這幅廣告也 令渠王增加不少新界⻄的顧客。

終其一生,渠王始終堅持使用這個傳統手藝吸納生意。即使現在因種種因素,他無法繼 續於街頭手寫廣告,但他也沒有放棄,改為在畫廊等地方繼續寫招牌。

▼渠王(左二)與學會幹事在訪問後合照留影

29

與時並進 「搞搞新意思」

渠王近年銳意創新,除了在畫廊寫字以外,他也希望透過不同的渠道吸引年輕人留意 「渠王」這個招牌。他跟理工大學有一些合作的計劃,在一個有關中文字體的研究中, 他被邀請作為一個研究對象。另外,他先後推出不同的文創產品,例如是貼紙和T恤, 也受到不少年輕一代的靑睞。

說起創新,也不得不提及渠王的社交媒體。他認為街頭手寫廣告的觸及率始終不夠, 現在有著助手Sunny的幫助,他得以把廣告的照片上載到社交媒體專頁。雖然網上版 本不及眞跡有意義,但這絕對能夠讓更多人接觸到他的品牌,也令自己的作品得以在 網上保存比較⻑的時間。

與年輕粉絲組建團隊

冀保留傳統手藝

當日隨行訪問的Sunny,就是渠王Instagram專頁(@the.plumber.king)的管理 員。他有一次偶然經過油麻地電影中心的後巷,發現渠王一幅粉紅色的墨寶,覺得它很 漂亮。他初時以為那是街頭塗鴉的作品,後來查看新聞和報道,才知道是渠王親手畫 的。他自此成為了渠王的粉絲,於是有一天他便冒昧的打過電話,希望能夠從渠王身上 了解到更多創作的背景,而渠王也欣然答應Sunny帶他到處去看他的創作。

Sunny了解到渠王墨寶的價値,不只在於畫面的美感,還體現著香港人的精神。渠王為 了生活,堅持用傳統的方式去工作,這份精神十分値得去學習,也令Sunny覺得有必要 保留渠王的作品。而渠王非常接受一些新的想法,也願意跟年輕一代交流合作,因此在 機緣巧合之下,Sunny便成為了渠王社交媒體的管理員,並希望以此保存和推廣這個碩 果僅存的街頭文化。

退而不休 繼續多方面發展

現時渠王已經是半退休狀 態,但他繼續會有多面向的 發展。在通渠工作方面,他 認為現在競爭較大,但他的 招牌始終比較久,故此有很 多客人也是對他比較有信 心,會找他幫忙。另一方 面,渠王也會繼續與畫廊的 合作,也將首次使用到AI 的技術。若有機會,他也希 望可以辦一些作品展覽,繼 續傳承自己手寫廣告的手 藝,保存這塊香港街頭的瑰 寶。

▼Sunny(左一)、渠王(左二)與學會 幹事在渠王墨寶前合影

3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