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azine! 014《出走旅行》試閱版

Page 1


text / 梁柏堅

序:釋放想像力的出走

如果時間不是問題,錢不是問題,完全沒有外

出走,最需要的其實不是錢,甚至不是勇氣,

在的包袱,你夢想中的出走旅行會是怎樣的

而是想像力。

呢?旅程中什麼東西最吸引你?你最想和誰一 起?最想看見什麼?最想做的是什麼?

但編輯們在討論今次的主題時,發現隨着找工 作看似愈來愈不容易,專上教育的學費負擔愈

香港是一個壓力爆燈的城市,人人心裏也想着

來愈沉重,人人頭上也加了金剛箍,一祭出咒

出走,從瘋狂世界逃遁。於是,每年一次、兩

語「現實一點現實一點現實一點……」,什麼

次、三次的旅行,成為慣例。我們走訪100位

想像力也都吞進肚裏去。於是愈來愈少人分享

青年朋友時,60人表示他們去旅行就是為了

他們的旅行狂想,我們能想像到的出走旅行也

「散心、放鬆和玩」,目標明確。只是當旅程

就只能這樣了。

完結,玩過吃過散心過,一切又打回原狀,回

2

到營營役役的日常生活中,讀書的讀書,工作

所以你要一直看到尾。今次我們要和你一起,

的工作,循環得像不斷兜圈的輪迴。

穿梭古今中外,從旅行的歷史出發,跳到100


位青年朋友天馬行空的夢想旅程,進而走訪5位

情,你的想像力會再一次被激發。當身邊愈來

走過不一樣旅程的非常旅人,從交換沙發、義

愈多人有這種想像,就會醞釀出躍躍欲試的行

工旅遊、南美住遊、宗教朝覲、無聊傻舞,重

動力。旅行不是一個頭腦上的概念,那是一個

新發現旅行的魅力所在。

呼喚着你身體力行的邀請,邀請開放心靈,感 受世界能帶給你的無盡可能。

肉身出走到外國,不就等於內心也跟隨着肉身 出走了。踏上旅途之後,你要保持開放的心,

O K,團友們,選定你們自己的行程,我們一起

讓不同地方的人事物跑到你面前,聽他們細說

出發啦!

在當地的經歷,無論那是眼淚還是歡笑,是活 人還是死物,是動物還是磚瓦,背後的每一個 故事,都會和你的心靈對話。 從別人的旅行分享,從他們眼裏流露出來的熱

014

3


目錄 Contents 出走旅行 序:釋放想像力的出走 / 2 一 我們的出走歷史 / 6 從未停止的旅行冒險 / 8

二 100 人的出走路線圖 / 12 12 100 人的旅遊地圖 / 14 100 人的夢想旅程 / 16

三 世界可以怎樣走?/ 18 出走旅行的演化 / 20 Pink:一張沙發四海為家 / 22 Bird:做義工遊大同世界! / 28 旅遊的網絡革命 / 34 龐一鳴:住遊拉丁美洲學革命 / 36 Sarah:圓滿人生的朝聖之旅 / 42 凡間裏探索聖地 / 48 Matt:環球開心跳笨舞 / 50

小結:決定好下一步了嗎? / 55


顛覆.Arte / 鄺志傑:生活在他方 / 58 瞓身.Traveler / 曾劍華:瞓身男瞓勻全世界 / 60 生活.Xphotos / 林振東:東京的地下世界 / 62 集體.Memories/ 勇先:澳門難民遊 / 66 大國.In person / 包記:身不由己的「公費旅行」/ 68 社會.XYZ/ 周澄:到菲國看世界 / 70 信仰.Liberator / 黃德光:以色列教室 / 72 電影.Review / 飲者:我愛丁堡戲院 / 74 火柴人漫畫 / 76 通識 Helper

通識.Mindmap / Costa Chan:杜拜「揭紗之旅」/ 78 旅行.Q&A / 九四三:旅行 6 問 / 80 有關出走的延伸閱讀 / 82 有關出走的好玩習作 / 84 出走.Keywords / 85 結語:出走大世界 / 86


100 個青年旅人


101次快樂出走


100 個青年旅人


101次快樂出走


6


我們的出走歷史

出走的因子,流在我們歷世歷代的血液裏; 好像人有雙腳,就會有離開自己地方,走去看看世界的衝動。 無論路途如何遙遠,甚至有生命危險,也在所不惜。 因為我們愛冒險,而且期待有新的事物出現。

014

7


我們的出走歷史

text / 阿彼 + 山地 illustration / 門仔

從未停止的旅行冒險 人類是天生的旅行者。在原始社會,人為狩獵而遊牧,後來發展成部落羣 居的農業社會,毋須再頻繁遷徙。但人離開住處往外出走的衝動,一路下 來,並沒有停止過。只是,在古代,旅行並不是包吃包住包來回;離家旅 行,可能是一場充滿變數的冒險。

公元前 2000 年

8

公元前 6 世紀

公元前 3 世紀

出走的始祖

巴比倫第一批「到此一遊」的遊客

希臘第一本旅遊指南

傳說,居住中東的蘇美爾人是出走 的始祖,足跡到達印度河流域。早 在公元前2000年,他們就發明了車 輛、金錢,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金 錢支付交通與住宿費用的民族。

古文明時代,巴比倫建了史上第一間博物館,不少人 遠道而來參觀,自此人類出走,不單為生計,也為了 休閒。參加這些休閒旅遊的,自然是奴隸主這些休閒 階級。當年,文明大國埃及也不輸氣勢,藝術品與華 麗建築吸引不少人慕名而來,把城市擠得熱鬧無比。

出走,也有神聖的原因。古希臘時代,宗教 旅行發達,其中「奧林匹亞慶典」更吸引四 方八面的人來朝拜。節日期間,還可以觀賞 賽馬、賽車、賽跑、搏鬥等運動,後來發展 為奧林匹克運動會。據說,希臘人創造了最 早的旅遊指南,介紹雅典、特爾斐、斯巴達 等景點,沿途更有廣告牌,指示旅店位置。


公元前 1 世紀

中世紀

羅馬長途旅行和渡假區

鄂圖曼帝國的朝聖旅遊

羅馬帝國是西方史上第一大帝國。它有通用的錢幣、語言、達 8萬里的公路網,還全面控制了地中海,北至大不列顛島、南至埃 及,幾乎毫無阻隔,創造了長途旅遊的條件。那不勒斯灣區(位 於今日意大利的南部)可能是世上第一個發展完善的渡假區。當 時讀書人喜歡去那不勒斯(Naples),而庫邁(Cumae)據說是 潮人天堂,一般平民百姓,不妨試試巴亞(Baiae)具特殊治療功 效的溫泉。

橫跨歐亞之間、信奉伊斯蘭的鄂圖曼帝國,擁有四通八達的公 路,還規定信徒要到麥加、麥地那或耶路撒冷朝覲,是故朝聖旅 客絡繹不絕。同一時期的中國,正處於南北朝隋唐宋元時期,文 人雅士也興起寄情山水的旅遊活動,如什麼仙遊、佛遊,唐代的 玄奘專程到印度朝聖取經,堪稱經典。另一經典,就是 1275 年 馬可 • 孛羅到中國,寫下《馬可孛羅遊記》。

014

9


12


100人的出走路線圖 你有沒有試過走出香港? 訪問 100 位青年人,原來大家最普遍的旅行經驗, 是每年暑假由學校舉辦的「遊學團」 。 「來來去去都係返大陸。」有同學跟我們說。 「係呀,通常都係國情教育之旅。」旁邊的同學附和着,一臉不滿。 那麼,如果讓你們自行設計,你們會選擇去哪兒? 這個炎炎夏日,我們邀請 50 名中學生和 50 名大專生「帶隊」 , 一同天馬行空,設計夢想旅程。

014 13


100人的出走路線圖 text / dydy

100人的旅遊地圖

我們把一張世界地圖交給100位青年導遊,請他們分別標示自己曾去過,想去及絕不會去的地點。

兩岸三地(92人)

歐洲(9人)

日本(28人) 美加(9人)

韓國(21人)

南非(1人) 澳紐(8人)

的土地

100位同學曾踏足

14

三地,尤以廣 人)都曾踏足兩岸 絕大部分同學(92 是澳門和台灣, 最為普遍。其次 東 沿 岸 ( 85 人 ) 人曾到寶島一 、 吃 葡 撻 」 , 30 34 人 曾 「 過 大 海 , 多 以 日 本 ( 28 州的,一如所料 遊。成功衝出神 就是熱辣辣的 )為目的地。其次 人)和韓國(21人 馬泰。 東南亞國家,如星 洲,遍及歐洲 22位同學曾衝出亞 100人當中,只有 ) 人)、澳紐(8人 (9人)美加(11 和南非(1人)。


97位同學曾外出旅遊,大多數是跟家人參加旅行團,或跟老師去交流團。 「始終自己還小,父母不放心,自己又不夠膽。」中學同學說。 原以為大專生會有較多自由行經驗,但還是只有一、兩位曾經與朋友組團浪盪。 「沒錢又沒時間計劃嘛。畢業啦,我畢業旅行就會去流浪的了!」 好吧,那麼現在給你時間,假設你畢業了有錢有心又有力,你會選擇到哪兒流浪? 他們肯定的說:「我想衝出亞洲,探索世界!」 衝出亞洲的意思,是到歐洲旅遊。 至於非洲或南美洲,「不要吧,很危險!」 我們想要探索世界,但究竟,在我們心目中的世界有多大?

最不受歡迎地區頭5位: 界 全世 「我 !」 去 都想

最受歡迎地區頭5位: 「我想同袋鼠、 樹熊玩,在大 堡礁潛水。 」 「去流浪看展 覽── 好型呀!」

」 BA !

1) 沒有不想去的地區

睇N

「去

「好有 文化 氣息。 」

去, 日都 國成 」 「中 到悶。 去

30人

「非洲又熱又窮 又危險。 」

「我要去朝聖, 看 Cosplay、 買模型。 」

「好熱。

」 「太凍啦。」

1)西歐及中歐 68人

2)澳洲

3)日本

4) 美國

5) 英國

34人

30人

18人

16人

2)非洲各國 27人

3)中國大陸 23人

4) 東南亞 7人

5) 南極 7人

014 15


18


世界可以怎樣走? 我們不甘由旅行團決定行程,於是坊間愈來愈多自由行。 可是,追逐食玩買的自由行,有多「自由」? 始終,關鍵來自我們有怎樣的框框。 有這樣的 5 位朋友,他們選擇了不一樣的出走方式。 手信沒帶回幾件,生命卻被遊歷改變。

014 19


世界可以怎樣走? text / 山地 illustration / 麥朗

出走旅行的演化

團是要跟的,景點是要「一遊」的,手信是要狂買的,食住當然要豪華—這是我們的旅行方程式。根據 2004 年的統計數字,

文化古蹟團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冒險團 Adventure Tourism

醫學美容團 Medical Tourism

聽說,我們已進入了後福特時代 *,大眾旅遊千篇一律的方式,愈來愈不適合我們的品位。我們要求愈來愈高,食住玩都要更

Bird

龐一鳴

做義工遊大同世界 / p28

住遊拉丁美洲學革命 / p36

義遊人(Voltrateer) 1920 年,第一個國際義務工作 營出現,透過義務工作,打破隔 膜,建立大同世界。香港的義遊 組織在 2009 年成立。

住遊人 1960 代起,歐美年輕一代出現背包客 (backpacker) ,他們放下旅行喼,不 搭旅遊巴,孭起背包上路,為的是自 主地體驗旅遊。而「住遊人」 ,則比一 般背包客,更投入當地人的生活。

與此同時,有人問:我們遊覽名勝古蹟,真能增廣見聞?我們是旅行,還是消費一個地方?於是,有人摒棄這種消費的旅行方式, 20


香港人外遊共 6,900 萬次,平均每人每年外遊 10 次 ( 包括澳門及深圳遊 ),其中多以跟團為主,我們一年就花了 78 億港元報團了。

流行文化之旅 Pop Culture Tourism

遊學團 Education Tourism

生態旅遊 Eco-Tourism

「招積」 ;興趣也愈來愈奇特,旅行要求更有深度。於是乎,自助遊興起,特色旅遊也相繼出現,以饗尊貴客戶……

Pink

一張沙發四海為家 / p22

沙發客(Couch-surfer) 2003 年,沙發漫遊 (CouchSuring) 網站 出現,至今超過 38 萬人登記,交換家 中沙發,彼此接待,彼此交流。

Matt

全球一起跳笨舞 / p50

Sarah

圓滿人生的朝聖之旅 / p42

朝聖者(Pilgrim) 朝聖是最古老的旅行。但 今天,物質享受豐富,旅 行者反而追求精神生活、 淨化心靈的朝聖之旅,就 像《再單身遊記》中的女 主角,透過旅行尋找自我。

其他 旅行方式千變萬化,獨特的旅 行方式相繼出現。有人以不同 主題去旅行,有人四出瞓身, Matt 則在 2004 年開始了他的 全球笨舞團。

把義工服務、關懷社會、認識自我等等,與旅行結合。新的旅行者湧現,他們豁出自己,投入當地生活,是真正的出走專家。

* 工業革命後,福特車廠引進大量生產的模式;但 1970 年代受到石油危機的影響,大量生產方式備受質疑,而採取更有彈性的生產方式,迎合分眾市場(niche market),故稱為「後福特主義」。 014 21


世界可以怎樣走? text / 山地 photo / 龐一鳴提供

住遊

拉丁美洲

學革命

香港人甚少想到要去拉丁美洲旅遊。 不是因為當地沒有自然古蹟、陽光海灘,或者俊男美女。 委內瑞拉盛產美女,至今已奪 6 屆環球小姐、5 屆世界小姐、5 屆國際小姐; 秘魯的馬丘比丘,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其神廟為世界遺產,且是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但香港人,仍不願到此一遊。 一來語言有隔膜,二來旅行團和機票也超貴,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覺得,這是九反之地,治安奇差。 的確,這是革命基地,大學校園滿是塗鴉。 2010 年,龐一鳴用了 9 個月,出走拉丁美洲,為的是把革命帶回香港。 10 月回港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地產商說不」! 原來「一年唔幫襯大地產商」的行動背後,有個前傳, 那就是,拉丁美洲革命遊!

36


014

37


世界可以怎樣走?

「在地」住遊人 光着頭,愛赤腳,渾身散發潮洲怒漢的味道。龐一鳴,去

所謂「住遊」 ,也沒啥特別,就是短期居住在同一個地

年 10 月一鳴驚人。

方, 「只是還未到申請身分證、交水電費的地步而已」 。

他宣布一年內不用大地產商旗下任何商品和服務,寧踏單

一鳴第一次「住遊」,也是他第一次獨個兒自由行,是

車也不坐巴士地鐵,即或超市如何減價,也寧願支持小商

9 年前的事。他一去半年,地點是西班牙。

舖,誓要向地產霸權說不!這樣自找麻煩的人,在香港絕 無僅有;土生土長的他,究竟「飲什麼奶水大」?他說: 「是 旅行改變了我的性格。」

「旅行,就是進入別人的 routine」 在西班牙的首 3 個月,他住在巴塞隆拿的民居,作其沙發

「我不是班雅明所說的漫遊者 (flâneur)。我的層次沒那麼

客。那民居就在著名的聖家堂附近,這教堂是西班牙建築

高,哈哈。」一鳴不喜歡太浪漫的高級理論,他是實幹落

師高弟的精心傑作,100 年前開始興建至今,仍未完工。

地的人,去旅行也要「在地」 ,不甘作一個匆匆的過客。 這 3 個月,他每天都會經過聖家堂,每次都會駐足停步。

38

他也不選擇「背包客」這名字,因為背包客給人四處流浪

不悶嗎?「試想想,當地居民在爺爺的年代就看着它興

的感覺;好些背包客,只愛跟同道打交道,一鳴卻看重跟當

建,後來經歷火災,高弟就在附近被車撞倒,但工程至今

地人相處,了解他們真實的生活。「且稱我做住遊人吧。」

仍延續着……這不震撼嗎?」


一鳴相信,一座建築物的偉大,不是到此一遊、拍張照

「假如要我選擇:遊當地名勝,還是跟當地人傾談,我必

片,就能體會;要明白一個地方,就要跟當地居民,處於

然會選擇後者。」一鳴並不討厭遊覽,到馬丘比丘或是亞

同一空間,感受一切的變化,如常地生活。 「進入別人的

馬遜河遊玩,絕對是很好的體驗,但這都不及跟一個人面

routine,才是旅行最精彩的地方!」

對面真情對話,來得震撼。

所以,3 個月來,每天他都會去相同的街市,到同一間超級

西班牙曾幾次特赦非法移民,一鳴有機會跟他們傾談,自

市場。西班牙的店舖每天下午 1 時休息,4 時才營業,他也

此對「外來者」有了不同的看法。 「全世界都面對新移民的

跟着作息,或是跟當地人飲啤酒談天。每個星期二的黃昏,

問題。香港人視新移民為外來者,是搶奪資源的,不應得

他都參加當地圖書館舉辦的英語西班牙語交流活動。每個周

到 6,000 元;但在西班牙,一個香港人可以免費讀當地的大

末,他都跟同一班人在同一球場踢球。那年夏天,他跟西班

學,沒有說你是外來者搶走資源。」一鳴佩服他們在定義

牙人一起,將手錶撥慢一個鐘,進入夏令時間。那年,美國

人的國籍之前,先把人定義為人,資源因此可以共享。

攻打伊拉克,巴塞有百萬人上街,他是其中一人。 「只要你跟一個離鄉別井的人傾談過,看到他臉上的皺紋,聽 「事隔 9 年,我仍清楚記得西班牙。或者應該說,這個城

過他的啜泣,感受到他的激動,你才能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

市已經成為我的一部分,是我的價值觀和看事物的方法,

你對外來者的看法,甚至對人的理解,才會有更深的體會。」

也成為我援引的資源和例子。」又或者簡單地說,他已經 關係,就是這樣發生;改變,也是這樣開始。因此,每隔

與當地發生關係了。

數年,一鳴就拿起背包,投入異地生活,住遊一年半載,

「要跟一個地方連繫,我選擇跟當地人傾談」

讓旅行改變自己的生命。 2009 年,他選擇拉丁美洲。

這關係怎樣發生?

龐一鳴住遊圖

5 墨西哥 預計 2013-2014 到此地,看她的藝術和 蒙面軍革命,也順道到巴西看世界杯。

2 西班牙 2002 年,因嚮往西班牙的藝術和電影, 在西班牙住遊 6 個月。同年,開放自己的 家,接待旅客,至今接待超過 100 人。

4 南美洲(阿根庭、巴西、祕魯、厄瓜 多爾、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巴西) 2010 年用了 9 個月到南美學革命。

3 歐洲(英國、葡萄牙、俄羅斯、匈亞利、 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捷克、意大利) 2006 年歐遊巡迴「探親」3 個月,探的都 是他過去曾接待的旅客。

1 泰國 2000 年,在夜校教書的他,反轉老師身分, 跟着學生遊泰國,這是他人生第一次自助遊。

014 39


世界可以怎樣走?

真正的遊學團

但叫一鳴印象最深的,是街頭公投的海報,鼓勵人民支持

2009 年,一鳴住遊拉丁美洲 9 個月。選擇這地,主要是

獨裁,但後來卻佩服他目光長遠。查維斯認為,要打破經

因她曾被殖民,跟香港一樣。 「當地人民努力尋求改革,他

濟壟斷,資源重新分配,要好幾年的工夫;讓人民參與政

們的革命給我靈感,幫助我推動香港公民社會的發展。」

治經濟,又要好幾年的實踐。革命起碼需要 20 年才能收

查維斯連任,他希望做 20 年總理!「最初,我也感到他

成正果。香港特首 4 年一屆的任期,最多連任 2 屆,會否 「旅行不是一個被動過程,等看名勝,等新鮮的經歷;你

反而窒礙了長遠的社會改革?」

也可以主動去學習,視它為 project 去閱讀一個城市。在 過程中,你一樣可以遊歷。」

經過 9 個月密集的「遊學團」 ,一鳴反省了許多。 「這樣閱 讀,是一種主動過程,不是去消費一個地方,而是打開生

那麼,這跟遊學團有什麼分別?「遊學團只是把教室放在

命,讓她改變我。」

外國,跟在大嶼山請一個外國人教學沒分別,我的 project 是自己走進異地。」看似差之毫釐,但在心態上是兩碼子 的事,看到的世界自然大不相同。

「當你知道拉丁美洲,有人為了爭取民主付上生命時,你 還會計較被人噴胡椒噴霧嗎?同樣,當你發現這世界有那 麼多人努力改善社會時,你會感到人類仍是有希望的,香

一鳴以「認識委拉瑞拉總理查維斯的改革」為例子。說起

港仍是有希望。」

查維斯,他就眉飛色舞起來。 「當人人像香港政府一樣, 奉資本主義為經濟發展的唯一模範時,查維斯問:為何政

所以,除了反地產霸權外,他仍會不斷努力,因為革命尚

治經濟只向財團服務?你可以說他霸道,他把一些私營超

未成功。

市、跨國集團的酒店收歸國有,又以市郊的土地交換,迫 財團將市區土地歸還政府起公屋。」聽着真是大快人心。

PROFILE

查維斯決心把國家資源重新分配,透過免費教育、醫療、 住屋等等,讓貧苦大眾生活有保障,有向上爬的機會。

姓名:龐一鳴 年齡:37 歲

為了研究他的改革,一鳴託朋友介紹,住進廉租卻又漂亮

+ 教戲 劇 職業 :自 由教 育工 作者 員 +「 一 成 社 公 人 + 一代 動 年唔 幫襯 大地 產商 」行

的公屋,整整一星期跟當地居民一同生活。為了認識委內 瑞拉著名的古典音樂革命,他又請朋友介紹,輾轉到學校

發起 人 +… …

觀課,見識到學生一星期 3 次、每次 3 小時的投入練習,

旅遊資歷:11 年

明白音樂教育為何能減少青少年罪案數字。為了明白國營

曾去過的國家:約 20 個 最喜愛的旅行方式:住遊

超級市場,怎樣保障平民日常生活最基本的需要,他經常 到 Mercal 超市,跟員工和居民傾談。他是首次看到在超 市中,貨品不以資本主義的形式出售(一鳴說,即是賺到 盡,不理你死活) ,而是因應平民的能力而定價。 「我是帶着敬畏的心情去 Mercal 的,比去看世界七大奇景 還更緊張。在我眼中,Mercal 比馬丘比丘、復活島、伊瓜 蘇瀑布等南美一級名勝都更光芒四射。因為在這裏,人性 的美善仍在,沒有賤賣給貪婪。」

40

如何做一個住遊人?

洲住遊 2 個月,不計機票 金錢(不需多的,一鳴去歐 做住遊人,除了要有時間、 : 素質 以下 ,更重要的,一鳴認為要有 只需 8,000 元) ? 流? 交流 友交 朋友 國朋 別國 與別 怎與 你怎 ,你 己, 自己 、自 港、 香港 、香 國、 中國 識中 認識 不認 。若不 。若 拍 1. 你要有東西跟別人分享 讓你 人不 麼別 訴怎 。 若埋怨怎麼會落雨、投 自己。你 2. 你要尊重人與物,放下 遊人。 個住 做一 不配 你就 生, 照、罵人不衞 以批判一個地方的不是,跟 方。旅行者愛寫遊記,你可 3. 你要公平地講述這個地 平。 自說自話,並不公 當地人有足夠的討論,否則


閱讀拉丁美洲

查維斯已任職總統超過 10 年。在上任後 2 年,就以公投的形式修憲,延長總統任 期。2010 年再請公眾投票支持他的改革 ,結果獲 55% 支持。更多拉 (si 代表 yes) 丁美洲住遊經歷,請瀏覽 http://keiheepgo. wordpress.com/

低收入人士入住的公屋,一廳三房,間隔四正。首數年不用交租,然後每月 交小量租金,再每年遞增至某水平,目的是讓平民能儲錢改善生活。

在委內瑞拉,每個市鎮都有 Mercal 國營超 市,只賣基本食品,遇到繁忙時間至少要排 隊 1 小時才可入內,但貨品價格便宜,深受 貧民支持。

委 內 瑞 拉 的「 古 典 音 樂 教 育 革 命 」, 推 行 35 年,至今每天有 300,000 學童學習古典音樂, 有效改善當地青少年吸毒問題,他們大部分來 自貧民區。 哥倫比亞大學的牆壁滿是革 命的塗鴉。牆上寫着: 「誰建築思考,誰就建築能 的人民。」Minga 是原住民 抵抗 語言,意思是互相幫助,改 進大家的生活。

牆上寫着: 「我兒子死去,唯一歸咎於我從小就教他『社會 公義』 、 『人人平等』 、 『保衛窮人和勞工』 。」

當右派拿走了媒體,拉美的平民佔領了牆。這裏寫 的是: 「不想有更多的商場,打擊小商店。」

014 41




生活.Xphoto text & photo/ 林振東

東京的地下世界

62


在香港的地下世界, 車走得急,人跑得更急, 即使擠進小小車廂,度過短短數分鐘, 也按耐不住。 「請勿靠近車門……嘟嘟嘟……」 這是最後衝門的警號。 「喂?搭緊車囉,而家到太子啦!」 「電話粥」聲熱爆沸騰。 還有遊戲機的刀光劍影, 手機熒幕上男女主角對白交錯, 少不得小朋友玩樂吵叫, 大朋友談笑風生, 這是眾聲喧嘩的公共空間。

一樣的車廂,一樣的人羣,在東京的列車, 卻是不一樣的空間。 一樣的手提電話,卻是靜音模式; 一樣的乘客,卻沒有發聲,只有發短訊; 一樣的座位,卻沒有坐着打機看劇的, 只有打呵欠看書的; 一樣的車門,卻沒有爭先恐後, 只有乖乖地魚貫進入, 原來,公共可以有空間,空間可以這樣地公共。 在列車滑行之際,車走得急, 人卻可以停下享受一刻寧靜。 這是東京的地下世界。 014

63


旅行.Q & A

text/ 阿彼

respond/ 九四三

通識 Helper

旅行6問 讀了這麼多旅行故事,是不是很有衝動想來一次自由行?執行李之前,不如先看看台灣的省錢旅行專家九四三談 談她對責任旅行的想法,和省錢旅行的妙法吧!

Q: 旅行去吃喝玩樂,振興當地經濟,有問題嗎?

代 愛 惜 資 源 , 對 兩 邊 都 是 好 事 。 參 加 淨 灘 、

A:其實沒有什麼大問題,但除了休閒、享受、奢

保育海龜之類的生態義工旅行,入住響應環保的

華,旅行就像生活,即使沒錢,仍能自得其樂,

旅館,以減低污染及保護水資源,這都是責任旅

不一定要刻意追求「豪」的享受。

行的表現,值得鼓勵。

我喜歡窮人旅行,因為它讓我習慣動動腦,用有

Q:不去旅行,就不能擴闊眼界嗎 ?

限資源解決問題,平常生活也會因此變得簡樸

A: 有句話說「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現在互

環保。例如旅行時沒有鞋子替換,我會選擇多功

聯網發達,用Google Map連千里外的城市街道、

能的休閒鞋,這樣就能跑能跳卻又能進音樂廳。

建築物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但這些都缺少了「親

又或者平常在家會用晾衣架曬衣服,旅行時帶一

身體驗」。旅行是人生大學的密集班,很多在國

條輕巧又不佔空間的曬衣繩就可以搞定了。

內覺得理所當然的東西,在國外卻有新的發現。 光看照片,沒與外國人接觸、沒親自在當地餐廳

Q: 為什麼旅行都要負責任 ? 怎樣才算負責任 ?

的氛圍下品嚐外國食物,就無法體會像「酒吧裏

A: 旅行會消耗很多能源及排放二氧化碳,對地球

人人為大屏幕上的足球轉播熱血沸騰」或者「南

不太好。「責任旅行」的概念,就是希望旅行的

美洲人竟然把紅豆都煮成鹹的」那種文化衝擊。

同時,讓行程本身多一點附加價值,對環境或他 人的社會多一點負責和貢獻。

Q:如果我從來未試過離開香港,但又想嘗試獨 個兒出行,應該怎樣開始籌備 ?

我近來很支持「多背一公斤」運動。它的理

A: 我多年前第一次出國時也是超級新手,既不會找資

念是:反正旅行時C O 2 也排了,汽油也用了,

料,又不敢一個人走,只能跟着朋友。但到了國外

能不能順便多帶一些東西造福當地人?在台

幾天,發現交通不是那樣難掌握,膽子也就大起

灣,很多家庭都有一大堆商店贈品,擺着也是

來。從沒獨自離家旅行的朋友,可以從日本、新加

浪費,如果可以作為東南亞小朋友的禮物(是

坡、台北高雄等地方開始籌備,它們的電車系統方

與孩子互動後的禮物,不是養成不勞而獲、

便快捷,有漢字,交通住宿資料都能在互聯網上找

等 待 施 捨 的 習 慣),物 盡 其 用 , 也 能 教 育 下 一

到,只要先做足功課,就能輕鬆出發。

80


通識 Helper

Q: 一個人去旅行,安全嗎 ? 有什麼要注意的

地方,避免危險,叫家人放心又安心 ? A:有時候我覺得華人很有趣,如果你是一個人離鄉 別井到國外讀書,大家都會鼓勵你要勇敢走出 去,沒人會潑冷水說:「一個女孩子隻身到國外 留學超級危險,別去了!」但如果你只是去旅行 幾天,身旁的各種忠告卻紛至沓來,忽然令出國 這件事變得岌岌可危。 其實很多原則無論在國內國外都通用,例如不要 一個人走暗巷、遠離聲色場所、財不露白等。 台灣和香港的治安都不差,晚上通常可以安心出 門逛街,但很多國家包括歐洲並非如此,因此建 議天黑後最好避免單獨外出。

Q:有哪些好點子可以減少旅費支出 ? A:太多方法了。撇開大家愈來愈熟知的低成本航 空、交換借宿(沙發旅行) 、打工換宿、各種交通 優惠票等方法不談,大家還可以:利用轉機點一 張機票玩6國、一張機票玩日韓、上博物館圖書 館免費寄物上洗手間及補充飲水、到紀念品店研 究明信片拍攝角度來自己拍……這些點子幾乎都 是旅途中隨機應變,靈機一動發現的。 總之,減少旅費的大原則就是「用當地人的方式 在當地生活」,跟當地人一起搭電車、搭巴士、 吃小吃、找大學附近的小餐館(學生喜歡的餐廳 通常都是便宜又大碗) ,都是最省錢又最能體驗當 地文化及生活的深刻旅行方式之一。 勤蒐集資料也是省錢的不二法門,別人遊記中不 經意的一句話,往往是省錢的關鍵。例如有人在 遊記裏提到瑞典物價比芬蘭高很多,這樣你馬上 就知道路線安排最好先到芬蘭再到瑞典,這樣就 可以提前在芬蘭買好存糧到瑞典吃或煮,紀念 品也可以先在芬蘭買好。省下的錢還可以多玩幾 天、多玩幾個地方!

九四三,台灣很受青年人歡迎的旅行作家,筆名諧音「就是省」是她的旅遊 態度。她的格言是「花3星價格也能過5星生活」,最愛用創意頭腦,用最低 預算玩最多地方,同時推廣環保、低碳、負責任的旅行方式,著有《10萬元環 遊世界》(10萬新台幣約等於28,000港元)、《943窮學生懶人食譜》等書 及部落格「窮學生超省錢旅行祕笈」。

014 81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