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10

Page 1

54

关于新媒体的全球进程调查(8)

香港多媒体艺术的兴起 ——自 1982 以来 李振华 、 北京艺术实验室

早在 2000 年,丰江舟介绍我认识了 胡恩威先生,我为他安排了一场在“LOFT

8000 港币的价值, 便毅然放弃了艺术创作,

北京”的讲座,介绍“进念 · 二十面体”

完全投身到艺术系统的搭建中。

的工作,现场很成功,因他们的工作涉及

这次我想以这两个机构为例对香港的

到剧作、影像、装置、空间关系等等诸多

新媒体图景作一概观。 “进念 · 二十面体”

方面,当时的“进念”好像处在一个比较

成立于 1982 年,一直致力于最先锋的戏剧

艰难的状态中,不太容易再存在下去,带

探索,其代表作如 1982 年创作的《媒介事

着种种疑问, “进念”的工作就这样一直留

件 1-4》 ,讨论关于社会、个人、政治、传

在我的记忆中了。

媒等等方面交融的关联与启示 ;2000 年

李振华 :1975 年出生,现在担任 2010-2012 上海

而见到鲍蔼伦(Ellen Pau)是在 2005

电 子 艺 术 节(2010-2012Shanghai eARTS Festival) 总 规

年的时候,我们参加在北京立方空间的一

大发明》 。此后又有 《东宫西宫系列》 《 、夜奔》

划,2010 德国转译媒体艺术节评委(transmediale 10) ,

个关于《环境荷尔蒙》的研讨会,探讨内

等大量作品推出。其中“ 《香港二三事系列:

Leonardo Journal 顾问(2007 至今) ,SCVA 世界艺术刊

容从社会中生存物品、食物到新媒体概

2001 香港漫游》是一个充满电子视像及声

物顾问(2009) 。

念。一个动物学的教授所讲到的案例尤其

音实验的多媒体剧场。 《音乐旅程》 ,由胡

震撼,一个是东北地区畜牧生产和人的早

恩威导演,是“进念”2001 年度大型原创

熟现象问题,另一个是我们所认识的植物

剧场演出。演出邀请了来自柏林 的声音实

的正常生长与无处不在的催化剂问题。我

验创作单位 Oval 和电子影像创作组合 pRe-

们谈了很多涉及到环境变化的话题,人类

view、香港的录像艺术工作者黄志伟和又一

情感与机器人情感的科幻与现实因素。在

山人以及音乐创作人于逸尧、蔡德才、电

我的记忆中鲍蔼伦在 1997 年之前就曾到过

子音乐组合假音人、Slow Tech Riddim、脑

北京,她当时还是一名艺术家,参与录映

科、四方果,运用影像/声效电脑程式,

太奇(Videotage)的工作,但这并非她主

以 DJing 和 VJing 的手法,于舞台装置中呈

要的工作内容,她还是一位医生。后来在

现一出有关香港的演出。 ” (来自其网站宣

2010 年初,我们在上海谈到这个问题的时

传旧文)

候,她才告诉我她已经放弃了继续做艺术,

54

有些绝望,突然感觉之前的努力只有这

新媒体 NEW MEDIA

的《香港二三事系列: 2001 香港漫游》 、 《四

此项目在胡恩威的讲座中曾被提及,

原因是有一次她的作品经画廊代理卖掉后,

当时的情况下,大陆只有北京的汪建伟在

拿到手里的钱只有 8000 港币,这笔让她

做多媒体戏剧( 《屏风》 ,2000) ,其他戏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