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关于新媒体的全球进程调查(12)
香港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 2010 李振华、北京艺术实验室
今年秋天,我受邀参加了微波国际新
迪亚 ( 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中部的州,临
媒体艺术节,并在主题研讨会上发言。研
爱琴海 ) 。由此,前半部分的 screen 在这
讨会的场地设于香港科技馆的演讲厅。我
里就不单单是荧屏的意思,与桃花源对应,
的发言主题延续之前应董冰峰邀约撰写
它可以被理解为幻象或是不可得的虚景。
的《 片 段、 瞬 间 与 综 合 的 知 识、 展 示 方
此次主题展中的作品,充满了与人们
式——如何理解影像与观看的关系》 ,并加
传统印象中新媒体艺术迥异的人情味。在
入更多例证,讨论近日电影/剧场/流行
Geoffrey Alan RHODES 的作品 《52 克影院:
文化的综合现象。研讨会一共有四个发言
惊魂记及第一滴血》 (52 Card Cinema: '52
者,除我以外,还有现在供职于香港城市
Card Psycho' & 'ARambo' ,2009)中,那
大学的 AliVE 实验室的 Jeffrey Shaw(邵
些散落在桌子上的纸牌、俯拾皆是的二维
志飞)这一新媒体领域的传奇人物。以及
码、以及当观众拾起其中一张接近灯光时,
来 自 UCLA 的 芬 兰 学 者 Erkki Huhtamo,
在投影中手中的纸牌开始幻化出来自两部
他的演讲主要纵览了从全景绘画到 Jeffrey
电影的一些片段……这些往往让观众脱离
Shaw 的研究视角的整个全貌。此外还有
了对技术的关注,习惯性地被屏幕以及自
来 自 美 国 的 新 媒 体 小 组 sosolimted, 他
身动作所吸引。在韩国艺术家文晙镛 (Joon
们在演讲之外更辅以表演,sosolimted 自
MOON)的作品《虚影实幕》 (Augmented
2010 年初受到 Transmediale 转移媒体艺
Shadow 2010)中,观众可以随意摆弄那
术节的提名之后,在亚洲可谓走红 :他们
些位于桌子上的方盒子,光从桌子之下投
先是参加了上海双年展,之后又作为主题
射出不同的剪影,追随着方盒子的移动,
演讲嘉宾出席了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
出现在其周围。在观众移动方盒子的同
微波国际新 媒体艺术节并没有我此
72
新媒体 NEW MEDIA
时,剪影也随之移动。剪影的形象有些是
前想象中大,其主题展览甚至可谓局促俭
固定的房屋,有些则为飞鸟,在移动中,
朴,这与香港之经济状况恰好形成对比。
飞鸟振翅而起。Gebhard Sengmüller 的作
今年的展览中文主题《天下太屏》 ,从中
品《平行影像-图像产生器》 (A Parallel
文字义上并不能看出什么深意。我自己的
Image Graphic Generator,2010)曾经展
感觉是它既如同一种愿望的承载,又如同
与 2010 年初在 Transmediale 转移媒体艺
香港之于自身命运的妥协。而展览的英文
术节上展出,此次展出的版本则有些不同:
主题 screenarcadia,尤其是后半部分的
通过对光信号的识别,一侧的灯泡将相应
arcadia 更是意味深长。arcadia 意为世外
地呈现出光的变化。此外,通过观众操纵
桃源,字典中更加确切的解释为 :1). 阿卡
开关,亦可控制灯泡的变化。开关与感应
狄亚 ( 古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中部山区,
都是通过裸露的铜线与灯泡相连,属于工
其居民过着田园牧歌式淳朴生活 ) 2). 阿卡
业时代的美感和一种控制的隐喻并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