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_尋找河神的家活動企劃書

Page 1

2018.01. 23 (二)

「地區綠色環境資源整合規劃」 活動企劃書 《尋找河神》戶外實境遊戲活動

執行單位: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合辦單位:台北路上觀察學會

0


壹、 活動背景說明 過去本團隊受都市更新處委託,推動的「Open Green」系列計畫,依此 計畫發展成果,依據各地區土地型態、產業發展、居住特性,歸結本市都市空 間型態,如商業類型(commercial)、住(商)混合類型(Residential/ SubUrban)、棕地類型(Brown Field)、鄉村類型(Rural)。 過去執行類型以住(商)混合類型(Residential/ Sub-Urban)為主,如大安 區、大同區、萬華區,執行期間以五種樣態綠(生活綠、生態綠、產業綠、社會 綠、倡議綠)中的生活綠、產業綠及社會綠觀點操作,自 104 年度執行城郊類型 (Rural)類型生活圈,選定文山區仙跡岩生活圈,因應在地依山環境的防災、生 態課題,今年度嘗試以生態綠、生活綠觀點切入,甚至增加韌性城市、防災概 念,回應生活圈內淹水、土石流等議題。自 104 年度至 105 年度間,盤點生活 圈內發現許多水系資源,如萬盛溪、瑠公圳、瑠公圳興福支線、霧裡薛圳,水 圳雖已不敷使用,但其遺留之畸零地空間具有回應氣候變遷課題之潛力,因 此,本計畫收斂仙跡岩周邊生活圈的山林、水系課題與因應對策,依據既有的 山、水系統(昔日的水路遺線)及地區綠色基盤來發展依山地區的 Open Green 綠空間營造計畫,將持續聚焦於兩大主軸規劃操作: 主軸一:都市水圳遺線與歷史軸帶復育(歷史文化面) 主軸二:氣候變遷與都市綠基盤營造 本次「戶外實境遊戲活動」希冀以有趣、好玩的方式,帶領民眾認識「仙 跡岩生活圈(萬隆、景美一帶)」的水文化和在地文史故事。透過戶外實地解謎 遊戲本身的趣味,降低民眾對議題理解的門檻,在遊戲中觀察並主動了解議題 的相關資訊,更以實境遊戲帶動水文歷史主題式的在地觀光,讓民眾了解再地 水文化與故事的重要性,更進一步促進後續環境規劃的推廣作業。

貳、 活動名稱 《尋找河神》戶外實境遊戲

1


參、 活動日期 民國 107 年 3 月 8 日(四)至 4 月 8 日(日),總計 31 天 *農曆年為 2 月 15 日(四)至 2 月 20 日(二)

肆、 活動方式 透過戶外型實境遊戲,讓參與民眾透過解謎包內的謎題引導,沿著各景 點了解萬盛河流域的發展歷史,進一步與當地店家有所互動。

伍、 預期參與人數 1000 人。 預計推出 1000 本謎題包,500 本放置周邊店家 8 家與捷運站 2 處,供 民眾索取;500 本預留單位(文山社區大學、萬福與武功國小、世新與 華梵大學、熊讚現場宣傳發放)

陸、 活動故事大綱 有天夢裡,你遇到一位粗眉、厚唇、長髮,身材有些豐滿,穿著灰色洋 裝,但臉色有些蒼白,看起來有二十多歲的女子。 女子哀怨地說,說她跟同事下班後一起吃飯,不小心喝酒喝太多,在走 回家的路上不知怎的就睡著了,一睡太多年,醒來後發現自己躺在有許 多魚的大溝旁,然後抬頭看著附近的公寓高樓,發現不認得自己在哪裡 了! 她記得自己是位河神,在工作部門裡負責管理一小部分的水域,還記得 很多年前,她家附近有礦山、有碼頭,也有鄰居朋友。醒來後,她走了 很多地方,只對幾個跟工作有關的地方,有比較深刻的印象,而每個地 方的記憶裡,都隱隱約約地藏了一個字,然後,字與字之間,似乎又有 什麼奇妙的聯繫……其他的…她發現她的同事與公司,不知道去哪裡?而 她自己的家,現在又在哪呢? 2


女神請你幫幫她,她想回家,請幫她找到她家在哪裡。夢醒後,你發現手 中多了這一本,裡面的地圖上標記著紅色星星,想來是女神還認得出來的 地方,於是,便下定決心,踏上這一趟奇妙的旅程。

柒、 活動範圍 遊戲設計參考空間改造潛力點共計 20 處,結合在地歷史據點,設置 9 處謎題點,從謎題點位置與謎題敘述,帶出在地水文化和歷史故事。

3


2018/1/14 實境遊戲測試活動:

實地解謎-十五份遺址

遊戲說明與玩家感受討論

(景美運動公園)

實地解謎-開道碑

實地解謎-頂公館福德宮

4


捌、 活動期程 週

工作日期

待辦事項 1. 綠洲夥伴:盤點資源

01 11/13-11/17 2. 觀察學會:提報活動企劃案、評估預算 3. 阿泰老師:確認社大參與意願 02 11/20-11/24 綠洲夥伴:店家合作意願訪談 03 11/27-12/01 綠洲夥伴:店家合作意願訪談 04 12/04-12/08

綠洲夥伴:店家合作意願訪談、確認合作店家名單、確認謎題 包可在哪領取

05 12/11-12/15 觀察學會:確認 06 12/18-12/22 釐清分工項目、預算分配定案、文案謎底確認 1. 綠洲夥伴:確認遊戲題目、開始美術製作 07 12/25-12/29 2. 觀察學會:製作遊戲題目、製作簡易謎題包、進行內部人 員測試、規劃網站(12/26 給美編網站模板尺寸與素材清單) 1. 綠洲夥伴:美術製作中 08 01/02-01/05 2. 觀察學會:調整謎題、製作簡易謎題包二版、進行少量外 部人員測試、網站建置中 09 01/08-01/12 10 01/15-01/19

1. 綠洲夥伴:美術完成初版 2. 觀察學會:網站建置中 1. 綠洲夥伴:美術微調、提供素材建置著陸網頁 2. 觀察學會:網站建置中 1. 綠洲夥伴:美術完成、確認網站

11 01/22-01/26

*主視覺設計完稿 (包括 banner/logo/遊戲 icon/主色系/字體) 2. 觀察學會:確認最後圖稿

12 01/29-02/01

1. 綠洲夥伴:收到謎題印刷品 2. 觀察學會:確認謎題印刷品 1. 綠洲夥伴:謎題包 2/9 定稿

13 02/05-02/09 2. 觀察學會:邀請客服志工參加測試活動,確認活動過程會 遇到的各種問題 14 02/12-02/14

1. 綠洲夥伴:印刷品定稿 2. 觀察學會:將客服問答列表後,可供未來問答使用

15 02/15-02/20

──過年── 5


1. 綠洲夥伴:2/21 印刷品送印、網站確認、派送廣告、張貼 16 02/21-02/28 廣告、分發謎題包至合作單位 2. 觀察學會:臉書宣傳、PTT 宣傳、上架活動通 17 03/01-03/07 最後確認、全力宣傳 18 03/08-04/08 活動進行中、線上客服 19

03/28

抽獎名單公佈

玖、 預期效益 一、

藉由戶外解謎,讓民眾在遊戲中理解仙跡岩生活圈的水圳文化、 萬盛溪流的流域範圍和發展歷史。

二、

透過實境遊戲的推廣,建立與在地店家的公私協力合作模式,促 使店家共同關注在地文史與水文議題。

三、

藉由實境遊戲,促進水文與歷史主題式的在地觀光。

四、

玩家在遊戲的過程中與合作店家互動,進一步帶動在地消費。

五、

藉由平易近人的遊戲模式,讓玩家實地走訪仙跡岩生活圈在地環 境,從遊戲故事,認識潛在的綠點空間環境。

壹拾、

宣傳方式 尋找河神 Facebook 粉絲專頁 依山小綠洲 Facebook 粉絲專頁

線上宣傳

台北路上觀察學院 Facebook 粉絲專頁 Accupass 活動通 台北村落之聲網站 文化快遞 文山社區大學派報

紙本宣傳

周邊居民發送傳單 Upaper 於捷運站與周邊店家擺放活動文宣 邀請台北市吉祥物「熊讚」出席宣傳活動

線下宣傳活動

邀請文山社大公民記者、世新大學《小世界新聞》與政治 大學《大學報》報導 6


線上宣傳:以「尋找河神 Facebook 粉絲專頁」為活動訊息發佈的主要平 台,「依山小綠洲 Facebook 粉絲專頁」與「台北路上觀察學會 Facebook 粉絲專頁」則是轉貼實境遊戲的活動訊息。「尋找河神網站」為活動資訊匯 集的平台,包含有地區的水文與文史資料與遊戲提示,以及玩家發送答案 謎底的頁面。

紙本宣傳:投稿文化快遞、參與文山社區大學的派報、在萬隆與景美捷運 站擺放活動文宣、周邊店家與社區發送傳單和張貼海報。

線下宣傳活動:邀請台北市吉祥物「熊讚」出席活動,預計出席 2 次。 │ 日期:2018/03/10(六)、2018/03/24(六) │ 出席時間:各 30 分鐘 │ 活動路線: 1. (左圖)岸汐 140 換裝➝318cafe➝開道碑➝集應廟 2. (右圖)花木市場 3F 社區活動中心換裝➝萬盛橋➝三角冰➝頂公館福 德宮

7


| 流程: 1. 熊讚換裝後,帶著告示牌(寫有活動訊息的道具)沿著路線走 2. 在路線上與經過的民眾打招呼,指著手上的告示牌 3. 於標示定點各停留 8 分鐘,現場會有工作人員與媒體拍攝 4. 於標示定點與周遭環境互動: 

318cafe:抬頭看建築物、抓頭傷腦筋

開道碑:繞著開道碑走兩圈、扶下巴沉思

集應廟:在廟門口合掌拜拜

萬盛橋:走跳穿越後巷、在萬盛橋墩前四處張望

三角冰:在入口「三角冰店」往巷子處指,發謎題本後穿越公館街 巷子

頂公館福德宮:在廟門口合掌拜拜

5. 於標示定點與周遭環境互動之後,發送謎題本給現場民眾 │ 熊讚需求動作: 1. 拿著告示牌沿指定路線走路 2. 與經過民眾打招呼,指著告示牌 3. 在定點發送謎題本給民眾

拾、謎題

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