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月刊姊妹刊物
全
方
SciTech Reports
創刊於1982年
位
視
野
.
科
技
人
關
懷
1
每月15號出刊
科技報導 433 S c i Te c h
Reports
2018.1月號
scitechreports.blogspot.tw
PM 2.5 知多少--4 重力波、中子星與LIGO —重力波獨白落幕,多角觀測閃亮登場--8 綠色醫院的節能減碳祕笈與創新實踐案例--11 評介《林可勝——民國醫學史上第一人》-- 15 用科學拆解「品牌」的核心價值 -- 16 余進義專訪 --18
第14屆國家新創獎 表彰醫療、生技開發 國家新創獎,〈第十四屆國家新創獎頒獎典禮 活動報導〉,2017年12月14日。
【本刊訊】國家新創獎,是由國家生技 醫療產業策進會主辦,期望透過此獎項的頒
許多創新技術,像是各種膠原蛋白在身體 不同部位的多項應用。
發,鼓勵臺灣的學術研究單位、生技公司
而在健康及智慧科技組,則可以看出企
或醫院對於生技產業的發展或提升所設立
業投入跨領域整合軟硬體、ICT與雲端大數
的競賽。國家新創獎已邁入第14個年頭,而
據,透過建構智慧醫療的系統,用來協助
此屆頒獎典禮也在2017年12月9日於南港展
臨床工作人員或是服務病患,提供醫療照
覽館舉行,吸引各領域專業人士共襄盛舉。
護的提升。此外,在民生生技方面,除了
此屆國家新創獎不但吸引臺灣學界、
有能解決食安問題的快速檢測農藥殘留與
產界與醫界各方菁英的踴躍參與,就連國
環境可塑劑開發外,更對於近期空污問題
外的專家、學者都主動前來報名。在經過
嚴重議題開發出智慧空氣品質監控方法。
科學月刊1月號【氣象預報】上市!
評審團隊的嚴格評比、篩選後,總共選
讓焦點關注在醫療生技之餘,也不忽視近
當期介紹請見24版
出74組來自產、學、研、醫界優秀的得獎
期的民生議題。
團隊,以表彰他們在其研究領域的貢獻。
另外,在學研和臨床組的獲獎團隊,選
國家創新獎獎項分為4個部分,分別是以
題豐富多元,研究範圍更是涵蓋各領域,從
企業為單位所研發的企業新創獎、鼓勵生
疾病領域,像是小腦萎縮症、肌萎縮性脊髓
技新創公司的初創企業獎、以學術單位為
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主進行科學研究的學研新創獎和以醫院為
ALS)、失智症、癌症到心臟病都有新創的
事發表評論或提供專業意見。竭誠歡迎關心
單位共同研發的臨床新創獎。而在企業新
應用;而在精準醫療、幹細胞領域則也有相
臺灣科技發展的您,就上述方向踴躍投稿。
創獎與學研新創獎中,又以研究領域的不
關的臨床應用,更開發出各種能輔助病人的
寫作時請依照稿約:
同分出6個組別,生技製藥及新醫療技術、
各項新創儀器與檢測模組等,而這些研究開
一、 避免學術專業論文寫作格式。
醫療器材及設備、智慧機電及醫資、農業
發,在創新策略、核心技術、國際發表和
及食品生技、化工及材料開發與綠能及環
法規驗證規劃等也都展現出相當的成果。
二、 字數盡量在 2000至 5000 字內,可附相
保科技組。
《科技報導》稿約 本刊為科技新聞刊物,除了提供當月重要的 學界、政策、產 業訊息外,並有學者專家針 對科技(含醫療)政策、教育、產業相關的時
關圖或表至多5張。
三、 請遵守著作權法,如有著作權爭議(包
主辦單位表示,國家新創獎不忘初衷,
括圖片),由作者自行負責。一經投稿, 即視同授權刊載。
評審團召集人張文昌院士表示,總覽
除了給予這些不斷改變、突破,勇於面對市
此屆的參賽項目,在企業組部分,生技製
場開發、挑戰的企業、學研機構與臨床研究
藥組別中不僅有小分子抗癌藥物、抗脂肪
團隊給予最高的肯定外,也期望透過此獎項
肝炎等新藥研發,也有植物新藥的創新研
的頒發,將科研界具有新創利基、臨床應用
發;在醫材領域不僅有醫療及家用的心電
價值的技術,透過上下游銜接與跨領域的整
真實姓名、聯絡方式、服務機關或就讀學校,
圖儀器、大幅縮短檢測時間的電腦輔助診
合,未來能有機會商轉、進入商品化,以厚
並請於信件主旨中標示「科技報導投稿」。
斷與機能透氣的壓力服等創新產品,也有
植臺灣產業實力。
四、 稿件刊出後 將致 贈當期刊物一本及 薄 (稿酬將於刊出當月月底寄發,由第一 作者代表簽收)。 稿件請寄至 scimonth@gmail.com,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