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月刊試閱版 2023-6月號 642期-褪去口罩之後

Page 1

褪去口罩之後

即使走過了COVID-19,

疫情仍在我們身上留下痕跡?

ISSN:0250-331X 9 770250 331001 06 NT$280 642 2023 6 月號

5月活動足跡回顧

科月多元課程入校,回顧星光熠熠的 � 月

把握春天的尾巴,《科學月刊》在4~5月深入屏東地 區,由北向南跨越80公里,帶給屏東師生豐富的課程 分享,持續以「星火相傳科學閱讀表達計畫」點亮科 學星火。

寫作前,該如何訂定題目、找出適切的關鍵字以便蒐 集重要資料?《科學月刊》執行總監趙軒翎與潮州高

中、恆春工商學生遠距分享科普文章寫作心法,透過 「ABT架構」(And, But, Therefore),提供同學不

一樣的寫作觀點與刺激。

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假新聞和偽科學,《科學月刊》

專案經理沙珮琦前往國境之南恆春工商,與技職專業

學生面對面互動,從網路文章標題切入,以5W1H解

在眼球當道的影片時代,自製影片該注意哪些細節? 《科學月刊》專案經理林品婕從分鏡、剪接、音樂音 效,以及字卡的應用,帶領屏東大同高中十年級同學 認識製片製作的細節,為影片增添不一樣的創意! 除了入校講座等實體活動,《科學月刊》文章也能走 入課室,成為師生共享的科學資源。高雄市英明國中 曾雍雯老師以「煙火的顏色」為題,帶領學生認識元 素燃燒時所產生的焰色及反應。課程一開始便是以 《科學月刊》第571期〈從希臘說起原子的故事〉為 素材,回顧電子、中子、質子的發現過程及原子模型 的演進。

點亮星火的旅程才正要開始,誠摯邀請您加入我們, 一起成為點亮星火的夥伴。

認 識「星火相傳」 支 持「星火相傳」

歡迎公私立學校、機構洽談科學活動合作

����年�月�日
不須愛上科學,讓生活就是科學。
潮州高中 大同高中 恆春工商

當我們走過疫情

跟你想的不一樣! 漫長疫情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黃揚名

走過COVID-19疫情後的我們

「記疫」計畫主持人林文源專訪

羅億庭

確診後仍久病不癒?

解析「長新冠」症狀和致病因子

齊嘉鈺

疫情下的群眾心理

科學、假消息與陰謀論的共伴效應 黃俊儒

封面說說話

疫情期間人們習慣戴著口罩,對於脫下口罩,有些 人可能會感到不安和恐懼。但疫情結束後,脫下 口罩是重要的一步,用自信、正向的態度去展現自 我、回歸正常生活,就像是迎接一個嶄新的開始。

本期畫面的主角臉上的口罩逐漸消逝,表現後疫情 時代下我們得以自在的面貌呼吸新鮮空氣。

p22 p16 p30 p26 p12 封面故事2 封面故事1 封面故事4 封面故事3
2023 JUNE 642期 Contents
封面故事引言

Contents-2

News Focus

4 AI 呼氣偵測器「聞」出你生了什麼病/ 科學家首度發現被恆星吞噬的行星

5 樹木愈多樣化,森林土壤的碳和氮愈多/ 為什麼香檳裡的氣泡能穩定上升?

6 M87 黑洞吸積流和噴流影像首次「流出」!/ 快樂的線蟲能產下健康的卵

7 用衛星找出近兩萬座未知的深海山脈/ 竊錄魚說話 利用水下聲音監測海洋生態

科學‧出走

8 口罩顏色也會影響人們的心理認知?/羅億庭

10 疫情下的經濟變遷/張樂妍

思辨之評

36 狒狒之死,動物園的哪個環節出問題?/林翰佐

40 不要只顧呼口號 「適者生存」或許不能代表演化論?/許家偉

顯 影 44 細辛屬/植業病 46 陰與陽 暗星雲與亮星雲/錢昕

專 欄

48 數不勝數:隱藏在古典與後現代建築中的懸鍊線和直紋曲面/劉柏宏 54 格物致知:提升影像解析度

追上電子顯微鏡的擴展晶格層光顯微鏡技術/王月廷、陳壁彰 60 生生不息:醫者,不止於父母心 社會神經科學揭密「臨床同理心」/鄭雅薇 66 潛移默化:黑潮內殘留的「銫- 137」

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嗎?/林心怡、方宣幃、黃心宜、李佳樺、林泱蔚 72 物換星移:為什麼工程師大力提倡廢除?閏秒的存在與廢除/曾文宏

書 摘

填問卷.拿新書

只要於 2023 年 6 月 30 日前完整 填寫讀者問卷,就有機會獲得 麥田出版的《細菌群像》一書。 問卷內容請至 reurl.cc/6NAzeO

或掃描 QR code,並詳實填寫, 否則將喪失抽獎資格。

獲獎名單將於 2023 年 7 月 5 日 之前公布於《科學月刊》網站 (www.scimonth.com.tw)。

reurl.cc/6NAzeO

《科學月刊》勘誤

《科學月刊》641 期封面故事三〈動物便 便大調查!糞便微塑膠研究與環境汙染 倡議〉第 29 頁圖三、動物糞便圖中的標 示有誤,左下圖標示更正為「黃喉貂」; 右下圖標示更正為「臺灣黑熊」。

以上錯誤謹向各位讀者致歉 科學月刊編輯部 敬上

科學月刊 2023.6 2
78 《細菌群像》

臺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 董事長:劉源俊 董 事:于宏燦 朱慶琪 邱韻如 林翰佐 胡維平 高甫仁 曾耀寰 蔡孟利 顧 問:王文竹 周成功 林基興 郝玲妮 高涌泉 羅時成 出版者:科學月刊社

理事會 理事長:蔡孟利 理 事:曲建仲 于宏燦 朱慶琪 林翰佐 邱韻如 紀延平 曾耀寰 蔡政修 執行總監:趙軒翎

編輯部 總編輯:林翰佐 副總編輯:趙軒翎 李依庭 編輯委員:王文竹 王伯昌 曲建仲 江建勳

李志昌 李精益 阮明淑 周鑑恆

林秀玉 林宮玄 邱韻如 金升光

金必耀 門立中 紀延平 范賢娟

倪簡白 高啟明 高憲章 張大釗

張敏娟 陳妙嫻 陳彥榮 陳鎮東

陳藹然 單維彰 景鴻鑫 曾耀寰

程一駿 程樹德 黃正球 黃相輔

楊正澤 葉李華 廖英凱 管永恕

劉宗平 蔡兆陽 蔡孟利 蔡振家

鄭宇君 鄭運鴻 鄭宜帆 韓德生

嚴如玉 嚴宏洋 蘇逸平 編輯顧問:王明蘅 古宏海 朱麗麗 吳明進 吳家誠 周延鑫 周榮泉 洪萬生 洪裕宏 胡進錕 孫維新 張 復 張勝祺 陳文屏 陳章波 曾惠中

楊玉齡 劉仲康 駱尚廉 魏耀揮  蘇益仁 蘇振隆 編  輯:羅億庭 張樂妍 美術編輯:黃琳琇

業務部

營運專員:廖本翔 財務顧問:江旻壕

專案經理:林品婕 沙珮琦

走進編輯室

我們一起走過的防疫之路

今(2023)年 4 月 27 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隨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於上(5)月 1 日起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四類,指揮中心階段 性任務宣告結束、同步解編。歷經三年多、為期 1197 天的抗疫日子也正式落幕。

回顧疫情這三年間,《科學月刊》也沒有缺席。從疫情爆發初始就推出〈2019 新 型冠狀病毒特別報導〉(2020 年 3 月號),當時甚至連病毒名稱全世界都仍未定 案,編輯部為此也煞費一番苦心;隔月我們也火速送上〈冠狀病毒的迫降〉(2020 年 4 月號),將科學家針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最新動向和研究傳遞

給讀者。2021 年 3 月,全球(包括臺灣)疫情仍不見停歇,我們推出〈臺灣防疫 大作戰〉(2021 年 3 月號),持續追蹤臺灣科學家在新冠病毒研究的最新發展。 而現在,我們也將為 COVID-19 製作最後(應該?)一個封面故事。

不知道讀者現在走在路上是否有恍如隔世之感?在疫情期間,這些人潮熙攘的街 道曾是一片寂靜寥落。當時除了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外,多數人也深怕感染了新冠 病毒、引發嚴重的病症,不僅要承受病毒對身體的危害,還有可能連累周遭的親 友。不僅如此,部分確診過後的人們,身體也陸續出現了長新冠(long COVID) 後遺症,像是咳嗽、胸痛、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此外,許多在疫情期間伴隨而來的現象也值得我們探討與反思。如面對疫情這場 漫長的抗戰中,因為無法出門或長時間照顧家人而使負面情緒在心理滋長,產生 憂鬱的傾向;疫情期間遠端線上教學與口罩的配戴,不僅成效不佳,更可能因此 限制了學童認知發展的可能性。

所以,我們匯集了這些議題,製作出這期的封面故事。走過新冠疫情不只是脫下 口罩這麼簡單,我們應該持續學習、強化科學知識、提升自我判斷力,才能正面 迎向疫情後的新生活。

過去三年,大家都辛苦了。

創刊於 1970 年 本期為第五十四卷第六期 第 642 期 發行於 2023 年 6 月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 0677 號執照登記為雜誌類交寄 行政院新聞局版台誌第 0934 號

科學月刊社

地址:106013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電話:(02)2363-4910  傳真:(02)2363-5999

網址:www.scimonth.com.tw  電郵:scimonth@scimonth.one

圖文版權有任何疑慮請洽編輯部,廣告刊登及雜誌訂閱請洽業務部。本刊所刊登文章內容皆為版權所有,非經本刊同意不得作任何形式的轉載或複製。

製版印刷:赫偉有限公司

總經銷 : 聯華書報社

SCIENCE MONTHLY Vol. 54 No. 6 3
副總編輯 李依庭

AI呼氣偵測器「聞」出你生了什麼病

人類每次呼吸都會呼出 1000 多種不同的分子,其 中包含了關於身體狀況的許多線索。過去幾十年 來,科學家一直試圖利用呼出的氣體檢測身體疾 病,還訓練了狗、老鼠、蜜蜂等動物,希望能嗅出 疾病相關的分子。

近期發表在《呼吸研究期刊 》( Journal of Breath Research)的最新研究中,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

校(CU Boulder)和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的研究團 隊成功製造出呼氣偵測器,已經順利檢測出患者是 否確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成功率 高達 85%。

這臺呼氣偵測器結合了雷射和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可以利用分子的吸收光譜分辨 呼氣中的分子組成。人生病時,呼出氣體中某些特 定分子的濃度會改變,將這些分子光譜的資訊交給 機器學習分析後便可診斷是否感染 COVID-19。

研究團隊表示,如同狗鼻子歷經多年的演化後才能 聞出許多不同氣味一樣,這個「AI 雷射鼻子」的訓

練才剛要開始,期望未來只要呼一口氣便能偵測出 各種人體疾病,甚至是慢性病及癌症。

Liang, Q. et al. (2023). Breath analysis by ultra-sensitive broadband laser spectroscopy detects SARS-CoV-2 infection. Journal of Breath Research, 17(3), 036001.

科學家首度發現被恆星吞噬的行星

這起事件發生在銀河系、距離我們 約 1 萬 2000 光 年遠的天鷹座(Aquila)。2020 年 5 月,研究團隊 發現天鷹座裡的一顆恆星亮度在短短十天內增加了 100 多倍,爾後這道白熱的閃光又迅速消失,並出 現了長達一年的低溫訊號。團隊在分析數據後,認 為此現象只可能以一種事件解釋⸺有顆恆星吞噬 了附近的一顆行星。科學家推測這顆滅亡的行星大 小可能和木星差不多,上頭是一個熾熱的世界,它 以螺旋狀的路徑靠近恆星,隨後被拉入垂死恆星的 大氣層中,最終進入恆星的核心區域。

地球有可能被太陽吞噬嗎?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等研究機構組成的 團隊,首次觀察到恆星吞噬行星的現象,此發現已

於今(2023)年 5 月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

研究團隊指出,類似的命運未來也將發生在地球身 上,屆時太陽自身的能量會燃燒殆盡,並開始燃燒 內部的行星,至於時間則要等到約 50 億年後。

科學月刊 2023.6 4 NEWS FOCUS
De, K. et al. (2023). An infrared transient from a star engulfing a planet. Nature, 617, 55–60. (JayanneEnglishMeerKAT, CC-BY-SA-4 0, Wikipedia) 天鷹座

樹木愈多樣化,

森林土壤的碳和氮愈多

近期一篇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關於森林土壤的新研究, 發現森林的樹木多樣性可能大大影響土壤中碳(carbon, C)和氮 (nitrogen, N)的含量。

如果能夠增加土壤裡累積和儲存的碳和氮,便可以幫助土壤維持 本身的肥力(soil fertility)並增加森林碳匯,進而支撐植物的生長 和減緩氣候變遷。這篇新研究調查了加拿大 400 多個森林樣區的 土壤和樹種多樣性,發現樹木物種均勻度(species evenness)、 功能多樣性(functional diversity)愈高的地區,土壤有機層和礦 物層中的含碳、氮量也愈高。

這項結果讓我們知道在造林時應考慮多樣而非單一的樹種,才能 增加土壤儲存碳和氮的能力。不過研究也指出碳和氮的增加可能 有限,高碳、氮的土壤在十年後有含量下降的趨勢,顯示碳、氮 含量一旦飽和,可能就無法再提高。

你喜歡觀察氣泡飲料中流動的氣泡 嗎?有沒有發現過香檳的氣泡會直線 上升,但啤酒、碳酸飲料裡的氣泡卻

不會?近期一篇刊登於《流體物理評 論》(Physical Review Fluids)期刊的 研究解釋了此現象。

由於各種飲料的成分不同,它們的氣 泡所涉及到的流體力學也會不同。研 究團隊發現,香檳或其他氣泡酒中存

在連續一長串且能在一段時間內穩定 上升的氣泡鏈,是由液體中類似界面 活性劑(surfactant)的分子所引起。

它能降低液體和氣泡間的表面張力,

讓氣泡在液體中滑順的上升。此外, 氣泡大小也會影響它在液體中的穩定 性,香檳內的大氣泡可以形成穩定的 氣泡鏈;碳酸飲料中的氣泡較小、不 穩定,因此裡頭的氣泡看起來就比較 不像是一條直線。

未來,團隊將持續研究穩定氣泡鏈中 的流體力學,並期望能將這些結果應 用於工業、自然界的研究中。

NEWS FOCUS SCIENCE MONTHLY Vol. 54 No. 6 5
Chen, X. et al. (2023). Tree diversity increases decadal forest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accrual. Nature Atasi, O. et al. (2023). Presence of surfactants controls the stability of bubble chains in carbonated drinks. Physical Review Fluids, 8(5), 053601.
為什麼香檳裡的氣泡能穩定上升?
(123RF) ( Photo by Sherwin Photography on Unsplash )

口罩顏色也會影響

羅億庭 口罩買太多用不完,本刊編輯。

你還記得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 期間,最常戴的口罩是什麼顏色嗎?即便臺灣政府

已經在今(2023)年 4 月 17 日宣布放寬口罩禁令, 僅剩下醫療照護機構、救護車上須全程配戴口罩,

但行走在街頭時還是會看到大部分人仍蒙著臉孔。

過往有些研究顯示,戴上口罩會損害個人感知社會 訊息、情緒的能力,但這些研究中使用的大多是白 色醫療口罩,而不是像日常生活中五顏六色⸺甚 至可能有特殊花紋的口罩樣式。在去(2022)年 一項發表於《認知研究:原則和影響》(Cognitive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Implications)期刊的研究 中,團隊要求參與者辨識出戴上不同顏色、設計的 口罩後,人們的臉上表現什麼情緒,發現大多數的 參與者在辨識情緒時的反應時間都增加了。顯示口 罩確實可能影響情緒辨識,不過不同顏色、花紋的 口罩對情緒辨識並沒有顯著影響。

雖然口罩顏色與情緒辨識能力的關聯性不大,但卻 可能影響到他人對你的看法。色彩心理學( color psychology)研究了色彩如何影響人們的行為或 想法,例如紅色、黃色常帶給人正向、激勵、溫暖 的感受。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穆馬商學院(South Florida Muma College of Business)教授巴納古

(Cihan Cobanoglu)在 2021 年的一項調查就發現,

黑色口罩最能帶給人安全感。當服務生戴上黑色口 罩時,顧客也會感受到更好的服務品質,對於企業 的信任感也上升了。

透明口罩?先不要

巴納古團隊利用亞馬遜(Amazon)旗下的群眾外包

網站 Mechanical Turk,調查了 4500 位美國民眾。

科學月刊 2023.6 8
人們的心理認知?

他們向參與者隨機展示了幾張包含雜貨店、銀行、 美髮沙龍、飯店、餐廳等場所的服務人員戴或不戴 口罩的照片,有戴時口罩顏色分別為白色、黑色、 藍色、多色、透明。團隊在問卷中讓參與者針對服 務人員的禮貌、吸引力、焦慮與安全感、信任感評

分,在後續分析問卷結果時發現,口罩顏色差異會 讓參與者對服務人員有不同評價⸺戴黑色口罩的 人得到最高分,其次是白色、彩色、藍色,至於能

讓顧客看到真正臉部表情的透明口罩則被評為最低。

這些分數差別可能代表著什麼意義?巴納古在美國

商業月刊《快公司》(Fast Company)的一篇報導 中提到,各個顏色在吸引力項目中的差異並不大, 顯示了一個人戴不戴口罩並不會影響到自身的吸引

力,就算戴上口罩也沒辦法讓人變得更帥/美。至 於禮貌、信任的部分,黑、白色口罩的評分略高, 但差異並不大。雖然透明口罩可以讓人看見完整臉 部特徵,也能讓聽障人士解讀唇語,但這項調查卻 發現人們對透明口罩安全性的信任度低很多,它在 信任度與禮貌項目也分別比其他顏色選項低了 4%與

5%。巴納古說明,透明口罩帶給人的安全性確實較

低,甚至還會令人有種連自己都保護不了的感受。 針對焦慮與安全感的項目,黑、白口罩的得分最高, 造成差異的可能原因或許是因為黑色口罩看起來更 貼緊臉部,密不透風的感覺也更讓人感到安心;至 於白色,巴納古則推測可能是由於人們認為它看起 來較為乾淨。

受到顏色影響的人們

其實從疫情開始之初,大部分人就已經知道口罩的 安全性取決於它的密合度、材料、結構,與戴的是 什麼顏色並沒有關聯。但色彩卻在人們心中造成一 些差異,甚至些微的影響到他人對你的感受。而透 過這些研究,是否也暗示了顏色的重要性呢?下次 想帶給人安全、信任的感受時,你知道該穿戴上什 麼顏色的口罩了吧!

延伸閱讀

1. Blazhenkova O. et al. (2022). Masked emotions: Do face mask patterns and colors affect the recognition of emotions? Cognitive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Implications, 7, 33.

2. Cihan C. et al. (January 25, 2021). Yes, customers do like it when waiters and hairdressers wear a mask – especially if it’s black. The Conversation. https:// bit.ly/41szu4Y

3. Wilson M. (February 03, 2021). People trust black COVID-19 masks more than others. But why? Fast Company. https://bit.ly/44U5bqP

SCIENCE MONTHLY Vol. 54 No. 6 9
(123RF)

疫情下的經濟變遷 疫情下的經濟變遷

春末夏初之際,溫度逐漸上升,人們也漸漸脫下了口罩。看著恢復人山人海、車水馬龍 的城市樣貌,我們的生活似乎已回歸疫情前的日常,彷彿那場災難性的傳染病未曾出現。

但我們都知道事實並非如此。有人因為疫情失去家人,長新冠(long COVID)患者久病

張樂妍 本刊編輯。

未癒,學齡階段的孩童才正要開始認識同學的樣貌。此外,持續近三年的防疫政策也為 經濟和社會帶來巨大衝擊。

不過疫情帶來的改變也並非全是壞處。由於隔離,我們的工作和活動都改變為遠距線上 方式進行,數位和零接觸的需求上升,產業也出現新興的轉型方向。 接下來就讓我們從國際、國內的經濟層面,看看這幾年世界上發生了哪些改變。

臺灣大多物資仰賴進口,原物料更是與我們 每天的飲食花費密不可分。即使臺灣在疫情 前期的防疫措施成功阻擋病例擴散,仍然 受到國際糧食市場的衝擊。除了因為疫情 造成國際運費飆漲等因素之外,去(2022) 年初俄烏戰爭爆發、美中貿易關係再趨緊 張、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升息、極端氣候變化等因素,也都會 導致原物料價格波動。

財政刺激是指政府支出的增加、轉移,或稅 收降低。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計算,光是 2020 年 4 月

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才 剛爆發不久,G20 國家的財政刺激就高於金融

危機時期(2008 ~ 2010 年)的平均。在整體 物價提高的影響下,國家財政及社會都受到波 及,全球通貨膨脹造成各國巨額的財政刺激。

科學月刊 2023.6 10 科學
出走
原物料價格變化趨勢 疫情財政刺激規模

各國政府國債占GDP比例

儘管 G20 國家的財政刺激大 幅提升,臺灣的變化卻不太一 樣。根據 IMF 的國際經濟展 望資料庫(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數據顯 示,多數國家國債幾乎都在 2020 年大幅升高,臺灣的國 債卻不增反減,可能與防疫政 策的成功有關。

零接觸政策的銷售額變化

網路零售

雖然防疫政策可能有效降低了國際經濟局勢對臺灣國債的影響,但全面的隔離管制仍對餐飲業造成振盪。

從左邊兩長條圖中可以看到 2021 年臺灣國內的本土案例劇增後,國際物價浮動和防疫政策的影響均直接 地反映在餐飲業和零售商品業的銷售額上。

疫情讓我們必須在家裡開會、上班、上課,意外地為網路銷售帶來變化。經濟部統計處的資料顯示零售業 的網路銷售額呈上升趨勢,可以看出疫情升溫後民眾為減少外出,轉而從網路上購物。

後疫情的時代就要開始了,你是否注意到過去幾年國際及社會的變化? 疫情在看不見的地方也對我們造成許多改變,即使不再為防疫所苦,如 何經濟的衝擊和生活的轉變,依舊是必然要面對和處理的議題。

資料來源

1. 蔡亞諭(2023),後疫情時代國際大宗物資情勢 及趨勢研析,經濟研究年刊,第 23 期。

2. 宋雅珍(2022),後疫情時代零接觸經濟之探討, 經濟研究年刊,第 22 期。

SCIENCE MONTHLY Vol. 54 No. 6 11
出走
科學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美國 106.2 107.5 108.0 134.2 132.6 日本 231.4 232.5 236.1 259.0 263.1 臺灣 34.5 33.9 32.7 32.6 28.5 南韓 40.1 40.0 42.1 48.9 49.8 歐元區 87.5 85.5 83.5 97.3 96.0 中國 51.7 53.8 57.2 68.1 73.3
單位:%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COVID-19 防疫關鍵決策時間軸。https://covid19.mohw.gov.tw/ch/sp-timeline0-205.html

解析「長新冠」症狀和致病因子

Take Home Message

• 「長新冠」是指身體被新冠病毒感染後多個器官系統受到影響的疾病,症狀 多達 200 多種,可能持續存在,或消失後又再出現。

齊嘉鈺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 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 究員級主治醫師。

• 新研究指出,感染初期病毒含量高、感染後自身抗體錯誤攻擊自身組織、潛 伏病毒被活化等因素,都與長新冠的發生有關。

• 長新冠患者勢必會持續增加,我們需要一致的評估及分析工具,並收集更多 資訊,才能精確制定醫療策略。

科學月刊 2023.6 16
(123RF) 封面故事 01
確診後仍久病不癒?

距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宣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為大流行疾

病已經過了三年,全世界都在努力掙脫新型冠狀病

毒(SARS-CoV-2,簡稱新冠病毒)帶來的威脅,讓

生活能繼續往前走。對大部分的人來說,輕度或中

度的新冠感染症狀大約會持續幾天到幾週,在這段

急性期之後就會改善或康復;少數人即使從急性期

恢復,卻又會遇上久久揮之不去的健康問題。根據

統計,到目前全球大約有 10 ~ 20%確診者、至少

6500 萬人還在與新冠感染後的長期症狀奮戰,而

且人數仍然在持續增加。

「long COVID」、「長新冠」,或稱為「新冠後狀 況」、「新冠急性後遺症」,都是指一種在新冠病

毒感染之後造成人體多個系統受到影響的疾病。

WHO 對長新冠的定義是「感染新冠病毒三個月之 後仍然不斷出現的症狀,持續至少兩個月,而且沒 辦法用其他的診斷來解釋」。

發生率

長新冠的發生率約占新冠感染非住院病例的 10 ~ 30%、住院病例的 50 ~ 70%、已接種疫苗病例的 10 ~ 12 %。幾乎所有年齡層的病患無論急性期症 狀嚴重程度高低都會發生長新冠,但是因為感染的 人數在 36 ~ 50 歲之間的輕症、非住院者最多,所 以該族群占所有長新冠病患中的比例也最高。也有 研究報告指出,新冠感染重症中 50 歲以上的男性 因為組織損傷和疤痕的產生,以致於更容易發生長 新冠;而在輕症病患中,長新冠最常見於 36 ~ 50

歲的年輕女性,她們容易因為急性感染引發不良的 生理反應。

症狀

根據報導,長新冠的症狀多達 200 多種,這些症狀

可能會一直存在,有時候也會消失後又再次出現。

常見的一般性症狀包括:影響日常生活的疲勞或乏 力感、體力或腦力勞動後症狀加重、發燒;呼吸道 及心臟症狀: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咳嗽、胸痛、 心跳加快或劇烈跳動(心悸);神經症狀:難以思

考或集中注意力(有時稱為腦霧)、頭痛、睡眠問 題、站起來時容易頭暈、針刺感、味覺與嗅覺改變、 憂鬱或焦慮;消化系統症狀:腹瀉、腹痛;其他症 狀如關節或肌肉疼痛、皮疹、月經週期改變等。被 影響的器官系統可說是非常廣泛,橫跨了腦、心血 管、肺部、消化道、神經,甚至是內分泌、免疫系 統等。雖然大多數病患的長新冠症狀會隨著時間慢 慢改善,但是某些人的症狀卻持續存在,就像一個 一直隱隱作痛、無法忽視的傷痕,甚至嚴重到妨礙 個人工作、上學和從事日常活動的能力(圖一)。

長新冠症狀發作的時間及進程會因個體和症狀類型 而異。通常神經症狀會延遲數週至數月才表現,例 如一個針對有認知症狀的病患研究中,43%的人報 告說認知症狀在新冠感染至少一個月後才出現。神 經認知症狀通常還會隨著時間而惡化,往往也會持 續更久;相對的,胃腸道和呼吸道症狀則會逐漸改 善。此外,關節、骨骼和身體其他部位的疼痛相較 於感染初期,更常在一年後發作,感覺異常、掉髮、 視力模糊等症狀也是如此;嗅覺障礙在感染後平均

SCIENCE MONTHLY Vol. 54 No. 6 17 封面故事 01
什麼是「long COVID」、「長新冠」?

• 2020 年,「記疫」團隊因科技部計畫誕生,希望能留存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下臺灣各界的經驗與觀點,提供給未來的人們借鏡。

• 除了架設網站和社群媒體外,記疫團隊也在疫情緩和時舉辦座談會及書展,期 望藉由線上、線下等不同形式刺激社會大眾交流,聽見群眾的聲音。

• 林文源認為,我們很少認真思考疫情帶來的長遠社會影響,但這些尚未被正視 的疫情經驗仍必須保留下來,提醒政府、民間單位、學者思考解方並超前部署。

科學月刊 2023.6 30 (本篇圖片皆由記疫團隊提供)
羅億庭 本刊編輯。
Home Message 封面故事 04
Take
走過COVID-19疫情後的我們
「記疫」計畫主持人林文源專訪

封面故事 04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席捲全球的日 子,不知不覺已過了三年半。還記得過去這 1000 多天以來,每天下午 2 點準時守著疫情記者會,關

注口罩生產、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突 變、新冠疫苗的研發與施打、快篩領取方式,甚至 是最新防疫政策的這段期間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 中心在完成了 1197 天的任務後,於今(2023)年 5 月 1 日正式解編,似乎象徵著臺灣與 COVID-19

長達三年的抗戰終於劃下終點,我們也將迎來疫情 後與病毒共存的新生活。

2020 年,科技部(現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 文司推動了「新冠肺炎影響人文社會反思與治理計 畫」(以下稱記疫計畫),此計畫的核心目標為探索 疫情下人文與社會的各種面向,而「記疫」團隊也 因此誕生,希望能藉此計畫留存 COVID-19 疫情下 臺灣各界的經驗與觀點,提供給未來的人們借鏡。 回顧歷史,被稱為「所有大流行之母」的西班牙流 感(Spanish flu, 1918 flu pandemic)在 1981 ~

1920 年間造成約 4000 ~ 5000 萬人死亡,染疫人

數更超過當時世界總人口的 1/3。再看看時序離我 們稍微近一點的例子,2003 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

候群(SARS)疫情對許多人來說仍記憶猶新,當時 臺北市和平醫院院內出現群聚感染,被迫封院 14 天的情境也藉由近期改編自這起事件的國片《疫 起》,讓民眾彷彿重回過去。

記疫團隊嘗試留存臺灣在新冠病毒籠罩長達三年半 的時間內,海內外大眾用自身經驗書寫下與病毒對 抗的歷史。與此同時,也加入了人文社會學者的觀 點,嘗試以不同的反思方式記錄疫情下的臺灣。在

SCIENCE MONTHLY Vol. 54 No. 6 31
「記疫」計畫主持人 林文源

細辛屬 Asarum

圖.文|植業病@ plantsholic (Facebook 粉絲專頁)

掃描QR code, 追蹤植業病吧!

細辛屬是生長在森林底層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全世界約有100 種,主要分布於亞洲,少數分布於北美洲;歐洲則僅有一種歐洲 細辛(Asarum europaeum)分布,該種就是細辛屬的模式種(type species)〔註〕 。

當一個分類群要正式成立時,必須要指定一個物種作為該分類 群的特徵代表,即為該分類群的模式種。

細辛屬的屬名「Asarum」在希臘語中是無莖的意思,因為該屬的 莖生於地底下,葉片的基部透過葉柄或直接與莖相連,所以看似 無莖。至於中文名「細辛」則是因為細辛屬的根多且細,又具有 辛辣味而得名。細辛屬和馬兜鈴屬(Aristolochia)一樣具有能致

癌的馬兜鈴酸,所以在宋代陳承的《本草別說》提到「細辛非華 陰者不得為真,若單用末,不可過一錢,多則氣悶塞不通則死」。 不過它卻不像馬兜鈴屬被禁用,原因在於中藥使用馬兜鈴酸含量 極低的細辛屬根部,並採取水煎的方式製藥,所以最後得到的 產物幾乎不含馬兜鈴酸。臺灣常作為藥用的是北細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華細辛(Asarum sieboldii var. sieboldii)、漢 城細辛(Asarum sieboldii var. seoulense)的乾燥根部。主要功能 是清熱止痛以及抗組織胺活性等作用,常應用於風寒型感冒、鼻 炎、風濕痹痛。

臺灣的細辛屬種類在1996年出版的《臺灣植物誌》中僅紀錄了 六個物種,至今已達15種。這是因為細辛屬在形態特徵鑑定上有 個難題,它們的葉片形態變化大、花又生長在地表,不易觀察, 而且花的外形和顏色也很難作為鑑定的依據。那麼要觀察什麼特 徵才能辨別呢?最主要是花萼筒的內壁網紋!每個物種有著不同 的棋盤狀隆起,就是區別各物種的重要特徵。所以,觀察「細辛」 真的需要很細心呢!

科學月刊 2023.6 44
花萼筒內壁網紋 白斑細辛
大屯細辛 大花細辛 Asarum macranthum Asarum taitonense Asarum albomaculatum
SCIENCE MONTHLY Vol. 54 No. 6 45 白 斑 細 辛 葉無斑塊 葉有斑塊 上花細辛 大屯細辛
細辛屬 Asarum epigynum
大花細辛

圖.文|錢昕

全國大學天文社

聯盟理事,希望

讓更多人能認識 觀星的美妙,畢 竟這些東西不能 只有我看到。

在星際空間中有著一些氣體與塵埃密集的區域,被稱為星 雲(nebula)。它們是恆星死亡後的殘留物質,也是新生 恆星的原料。星雲的分類方式繁多,最常見的一種是由星 雲的亮、暗,以及其中的發光原理來區分:亮的星雲可以是 自行發光的發射星雲(emission nebula),或是反射附近 恆星星光的反射星雲(reflection nebula);暗星雲(dark nebula)則不發光,因遮蔽來自更遠方的光線而呈現深色 的剪影。

畫面下半部的亮色背景中看似均勻的光線,其實是由銀河系 中遠方的恆星星光匯集形成。有些人將這些光線稱為「恆星 雲」(star cloud),但它們其實只是一種視覺效果,並不 是某種實體的雲或星雲。在下半部中間的暗區及上半部的深 色背景,則是以塵埃為主的暗星雲,遮蔽了更遙遠的星光。 上方的紅色亮星雲則是一塊發射星雲,紅色來自於受到星雲 內新生恆星發出的強烈紫外線照射而游離的氫原子。畫面中 還散布著一些半淺不深的灰黃區域,這些是塵埃相對稀疏的 地方。此外,一些淡淡的紅色區域是較不明顯的發射星雲。

畫面中一顆顆可分辨的星星大多比這些星雲更靠近我們。地 球上所見的銀河透過望遠鏡觀測,呈現一幅充滿遠近不同層 次、星光與雲氣交織的豐富景象。

季銀河中還有許多大區 塊的暗區和亮區,暗區即 是暗星雲,天空狀況良好 時肉眼可辨。

科學月刊 2023.6 46
圖為自玉山山脈後方升 起的夏季銀河,黃色框框 即是大圖的取景範圍。夏
暗星雲與亮星雲 陰 與 陽

這是夏季銀河的一小 塊區域。下半部的橘 黃亮色背景中有一塊 暗區;上半部的深色 背景則有一塊紅色亮 區。整體畫面好似一 個太極的圖形。

暗星雲與亮星雲

醫者,不止於父母心 社會神經科學

揭密「臨床同理心」

Take Home Message

• 同理心由情緒同理心和認知同理心彼此交互作 用而成,兩者由大腦的不同部位運作。

• 根據筆者團隊的腦造影結果,醫療人員的認知 同理心不只抑制、同時也會促進情緒同理心。

• 藉由解析醫療人員產生同理心的神經機轉增加 同理心的了解,期望幫助改善他們在生活與職 場的感受。

「醫者,父母心」意思是期許醫療從業人員在行醫

時,要能視病猶親,把病人當作是自己的親人一 樣看待。「醫者,父母心」、「急病人之所急、痛

病人之所痛」是醫學教育的基本信條之一,由於

當代社會神經科學(social neuroscience)的發 展,科學家得以解析同理心(empathy,或稱共

情)的腦神經機轉,也讓我們對於大腦究竟如何 因應「醫者,父母心」能有更多了解。

情緒同理心與認知同理心

同理心,意指理解他人的情緒和感受。2004 年,

鄭雅薇 陽明交通大學神經 科學研究所。

德國心理學家辛格(Tania Singer)等人開始以「感 受他人疼痛」(empathy for pain)作為腦造影的 實驗範式(experimental paradigms)〔註〕 ,解 開同理心的腦神經機轉⸺包含兩大交互影響的 構成要素,一為情緒同理心,另一則為認知同理 心(圖一)。

心理學研究中,較為經典的實驗模式,讓其 他實驗者有跡可循,可以穩定收集資訊的方式, 了解心理歷程的運作。

專欄文章 Biology 科學月刊 2023.6 60
(123RF)

圖一 | 同理心的神經機轉

同理心包含兩大交互影響的構成要素:認知和情緒同理心。後設認知含括心智理論、觀點取替、情 緒調節等;情緒同理心以模擬情緒為表徵,藉由感知與動作連結自我與他人之間。

情緒同理心,又可通稱為情緒傳染(emotional contagion),是指人們的情緒會有意識、無意

識地受到別人的情緒所誘導。當人們與他人相處

時,會有自動模仿他人的臉部表情、聲音、肢體

動作等同步化的傾向。科學家認為此現象存在已

久,早在 1992 年,義大利帕瑪大學(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Parma)教授里佐拉蒂(Giacomo

Rizzolatti)等人組成的神經生理學研究小組,在

恆河猴(Macaca mulatta)的實驗中意外發現,

存在於大腦額葉和頂葉中的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可以解釋此現象。他們以感受他人疼痛

的腦造影為實驗典範,進一步發現大腦的前扣帶

迴(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和腦島(insula) 也參與其中。

認知同理心則包括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 觀點取替(perspective taking),以及情緒調節 (emotional regulation)的能力。心智理論是 指能夠推論他人心智狀態的能力,包括情緒、想 法、意圖、意念等;觀點取替是指能夠設身處地 理解他人的感受、想望、情緒等;情緒調節則意 指個人調整情緒的體驗或表達的能力。以感受他 人疼痛的腦造影實驗典範中,已發現大腦前額葉 內側(medial prefrontal cortex)、顳頂葉交接

生生不息 Biology SCIENCE MONTHLY Vol. 54 No. 6 61

為什麼工程師大力提倡廢除? 閏秒的存在與廢除

Take Home Message

• 由於地球自轉速度不如原子鐘穩定,當世界協調時(UTC)與一號世界時

(UT1,以地球自轉為基礎)的差快要達到 0.9 秒時,就會進行閏秒調整。

• 由於很多電子軟體難以立即反應閏秒調整造成的時間差,在精準計時需求 提高的情況下,閏秒的壞處已超過好處。

• 廢除閏秒的倡議在 1999 年就已出現,但仍有人擔憂廢除的影響。今 (2023)年底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將決定是否放寬 0.9 秒的限制。

曾文宏 中華電信研究院研究 員,國家時間與頻率標 準實驗室成員,專長為 光電技術及 GNSS 衛星 時間傳送。

臺灣的標準時間是由國家時間與頻率標準實驗室以 原子鐘輸出的標準頻率及每秒脈衝信號(pulse per second, 1PPS)作為頻率與相位的參考基礎,經儀器 計數並加上時、分、秒的時間碼,即時產生出標準時 間,再加上八小時的本地時區調整供大眾使用。國家 標準時間須和世界協調時間(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UTC)保持一致。UTC 不是即時產生的時間, 而是由國際度量衡局( 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 BIPM)依據世界各地性能最好的 原子鐘互相比對的資料,經由演算法計算產生並於時 間經過後發布,是國際上公認的時間標準。而本篇要 談的主題⸺「閏秒」(leap second),是與 UTC 的 過去和未來有關的故事(圖一)。

專欄文章 Earth 科學月刊 2023.6 72
2017 年 1 月 1 日國家標準時間進行閏秒調整的照片。(作者提供)
圖一

閏秒是什麼?

地球自轉造成日夜變化,形成自然的時間概念。

歷史上科學家透過觀察發現,雖然在一年中每天 的長度會有所改變,但平均的太陽日卻很一致。

於是 19 世紀的人們將平均太陽日的 1/86400

也就是一秒,當作標準時間的基本單位。國際天

文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於

1925 年定義以地球自轉為基準的時間標準為世界

時(Universal Time, UT),並將加入地球自轉軸 擺動修正的版本稱作一號世界時(UT1)。

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天文學家發現地球自轉不 夠穩定,建議以曆書時(Ephemeris Time)、也就 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週期來定義時間。1956 年, 國際度量衡委員 會( Comité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 CIPM)定義以 1900 年回歸年

的 1/31556925.9746 為一秒,並 於 1960 年在第 11 屆國際度量衡大會(Conférence générale des poids et mesures, CGPM)上通過。

1955 年,人類製作的第一部銫原子鐘在英國成 功運轉,不到幾個月科學家已經迫不及待地在會

議上討論時間單位的新定義。然而天文觀測時間

和原子鐘的比對需要數年的平均數據才能達到所 需的精度,所 以 12 年 後(1967 年 10 月 )第 13

屆國際度量衡大會才通過決議,以銫 133 原 子 (133Cs)在兩個超精細能階間躍遷所對應輻射的 91 億 9263 萬 1770 倍週期作為秒的定義。由於新 的定義必須與前一個定義一致,因此當時定義為 1958 年起算原子時的秒必須與 1900 年曆書時的

秒長度一致。然而,那時的地球自轉已變慢許多, 平均太陽日已經比 86400 秒多了 1 毫秒(ms)以 上,到了 1970 年代一天的平均長度更是多了超過 2.5 毫秒。

因此制定電信標準的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ITU)在 1963 年建議 以國際原子時(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 TAI) 為基礎的 UTC 時間作為最終的國際時間標準。為了 保持與世界時的時間一致,早期曾以原子頻率偏調 的方式調整,但卻產生了與秒定義不一致的問題。 現行的 UTC 定義則是從 1972 年開始施行,採用一

秒整數長度的「閏秒調整」,規定 UTC 與一號世界

時(UT1)之間的差⸺|UT1 UTC| 必須小於 0.9 秒。當預期在半年或一年之內的差可能會達到 0.9 秒時,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 IERS)便會發布閏秒公

告,約定在當 年 UTC 時 間 6 月 30 日 或 12 月 31 日

以國際原子時為基礎的UTC

與以地球自轉為基準的 UT1,相差必須小於0.9秒。

當預期在半年或一年內的差

即將達到0.9秒時,便會約 定在當年進行閏秒調整。

物換星移 Earth SCIENCE MONTHLY Vol. 54 No. 6 73

教室裡的科學星火

科學閱讀與寫作實踐

如何於課堂實踐科學閱讀與寫作?《科學月刊》又能如何成為課堂 的得力助手?今年暑假,「星火相傳計畫」推出首場暑期工作坊,

藉由兩天扎實的閱讀寫作課程,從概念分享到實作演練,讓學生在

接觸科學的路上有更多選擇!

9:00-12:00

什麼是科學閱讀?科學文本理解策略!

莊惠銓

前教育部國教署中區閱讀團隊專案經理

13:30-16:30

科學閱讀理解教學應用

李松濤

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教授

9:30-10:20

評審看什麼?科學類寫作競賽提點 趙軒翎

《科學月刊》執行總監

10:30-12:00

用數位工具書寫-AI帶來的機會與挑戰! 蔡宗翰

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中華民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 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13:30-16:30

科普寫作的能力養成!

曾文宣

《科學月刊》、泛科學及《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報名連結

09:00-16:30
8.19 8.19
六 8.20 日 主辦單位|科學月刊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善科教育基金會、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
8.20 日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