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資訊盤整
為統整環保教育站的內容,包含志工一日旅程地圖、環保教 育站的回收流程、環境示意圖、相關人員、回收方法等,讓 設計指南使用者可以更全面且快速的認識環保教育站,並熟 悉內部作業流程。
2 2-1 2-2 2-3 2-4 2-5 2-6 環保教育站六大功能 環保教育站相關的人 環保教育站環境示意圖 環保教育站回收流程 環保教育站一日日常 環保教育站回收項目 12 13 16 17 18 19
2-2 環保教育站相關的人
● 【內部】: 慈濟基金會、基金會職工、環保教育站環保幹事、環保教育站志工、大愛感恩科技
● 【外部】: 環境講師、在地居民、里長、菜市場、企業、回收廠商、學校、體驗參訪學生
12 13 重要資訊盤點 2 2 環保教育站志工們大多數為年長者為主, 是一處能讓志工們互相照護、交流、共餐 的聚集場所,做回收的同時也讓長者們多
讓環境教育的知識傳播,最重要的是一同
看、多想、多動,同時促進健康運動,也
做好資源回收愛護地球,將清淨在源頭的 理念實踐。
2 - 1 環保教育站六大功能 利害關係人地圖
慈濟基金會 環境教育講師 環保教育站 環保幹事 里長 長者 弱勢 企業 學校 基金會職工 在地居民 體驗參訪學生 外部 內部 利害關係人 地圖 環保志工 菜市場 大愛感恩科技 回收廠商 長期照護 弱勢團體照護 健康促進 營養蔬食供餐 環境教育 資源回收
環保教育站相關的人
●【慈濟基金會職工】:掌握各區環保教育站整體運作、資源協調、站長與志工狀態、環保教育等
●【環保教育站環保幹事】:負責各站環保教育站運作、掌握站內志工狀態、環保志工教育訓練、基金會溝通
●【當站服務環保志工】:環保教育站回收作業
●【環境講師】:分享環保知識,傳達環保理念的重要性
【 環保教育站環保幹事
年齡: 43歲
服務資歷: 13年
生活狀態: 正常上下班
生活重心: 照顧家庭,努力工作
社群狀態: 正常使用社群軟體
形容詞標籤: 協助支持,資源整合
年齡: 65歲
服務資歷: 15年
生活狀態: 退休
生活重心: 菜市場逛街、環保教育站回收
社群狀態: 常用Line與朋友聯繫
形容詞標籤: 退休慢生活
環境教育講師 】
年齡: 76歲
服務資歷: 11年
生活狀態: 退休,領老人年金生活
生活重心: 到環保教育站做回收
社群狀態: 較少使用社群軟體
形容詞標籤: 關心健康,照顧關懷
年齡: 36歲
服務資歷: 5年
生活狀態: 自由業
生活重心: 分享演講、教育
社群狀態: FB、IG社群上十分活躍
形容詞標籤: 熱血青年、愛好分享
14 15 重要資訊盤點 2 2 環保教育站相關的人 聯繫溝通、場地協調 環保講師培訓 領導志工/ 提供協助 教導回收流程 照護關懷 【 環境教育講師 】 【 當站服務環保志工 】 環保教育 宣導環保觀念 社會大眾 環保課程講座 社會大眾 體驗式環保教育 【 環保教育站合心幹事 】 【 慈濟基金會職工 】 協助/ 溝通 提供資源 回報 狀況/ 問題 重要角色樣貌與關係圖
2-2
環保教育站相關的人 【
【
】
當站服務環保志工 】
【 慈濟基金會職工 】
環保回收的循環可以簡單分為「生產」、「消費」、「回收」、 「循環」。物件從生產開始,被消費者消費、使用後成為垃圾 或回收。而回收經由不同管道進入「環保教育站的回收流程」, 期間透過精質化的分類處理,最後交給回收商或是循環科技公
司,再製成生產原料回到循環之中。 環保教育站回收流程
16 17 重要資訊盤點 2 2 ● 分區: 未分類區、初分類區、細分類區、堆放區、拆解區、晾乾區、清洗區、 辦公區、卸貨區、上貨區、貨車停放區、各回收種類分類區
環保教育站環境示意圖 紙類 暫存區 塑膠類 安 全 帽 & 工 具 囤 放 區 停 放 區 辦公區 初分類區 細分類區 未分類區 走道動線 工作檯面、蝴蝶籠、層架、壓縮機、 清洗檯面、貨車 安全帽、回收籃、手推車、拆解工 具(板手、鉗子、螺絲起子、電鑽、 砂輪機、剪刀、美工刀)、封箱膠 布、透明膠布、回收袋、手套 ● 設備: ● 工具: 2-4 環保教育站回收流程 從各環保點收集回收物 貨車至環保教育站下貨回收物 初分類檯進行初步分類
打包成袋或壓縮 回收物上貨車載至回收商收購
2-3
清洗髒污與晾乾 各區分類處進行細緻分類
1 2 3 4 5 6 7 回收 生產 消費 循環
實現循環經濟除了循環科技技術層面,回收分類細緻度和潔淨度,也是影響再生品質的關
鍵,回收物參入雜質或髒污對後端處理影響很大,會耗費能源與水,或是只能降級使用,
減低了回收再利用的價值。
除了鼓勵源頭減量,環保志工透過「精質化」分類,以人力細緻化拆解異材質、分類顏色、
減除無法回收的部分,包含一般大眾視為垃圾的塑膠袋、芭樂袋、網購包材等等,透過精
質回收方法,都有機會被環保回收系統接納,成為再生循環一份子。
回收物要精,質也要提升。
18 19 重要資訊盤點 2 2
環保教育站回收方法
「環保精質化,清淨在源頭」 —
環保精質化-精質回收 例:手搖杯回收步驟解構 杯膜撕掉 (如有標籤也需撕掉) 清洗飲料杯
杯膜、標籤及吸管丟入 一般垃圾/回收 飲料杯丟入 資源回收 2-5 環保教育站一日日常 環保志工 地點: 人員: 慈濟環保教育站 聚焦環保志工,了解環保教育站每日日常行程與服務內容。 簽到 血壓量測 下貨 回收物 初步分類 出車 打包/壓縮 出貨 中午用餐 簽退 (堆疊收納) (送至回收商) (或外帶便當) 上貨 回收物 細緻分類 (清洗晾乾) (送至各回收分區) 收集回收物
2- 6 環保教育站回收方法
創新環保行動展開
透過前二章節全面性了解環保教育站重點資訊後,本章節作為 展開環保創新行動的前哨,歸類環保教育站三大樣態,讓設計
指南使用者可以先了解欲改造之環保教育站的類別,依循找到 可參考之相似環保教育站以及相對應之設計原則,並可以參考 改造SOP引導,一步步展開環保教育站的優化與改造。
3-1 3-2 環保教育站三大樣態 設計思考x行動展開
3
SOP 22 23
2.多為鐵皮屋、工廠的廠房、機構設
施改建
1.常位於都市區域
2.常見為住家民宅型態
面積81~150坪
志工人數約50人左右
面積20~80坪
志工人數約30人左右
雙和、內湖、三重 中港、木柵、松山 板橋忠孝
22 23 創新環保行動展開 3 3 大型環保教育站 中型環保教育站 小型環保教育站 描述 描述 描述 範疇參照 範疇參照 範疇參照 參考場域 參考場域 參考場域
醫院等生活場域結合 2.多為國內外環保教育參訪的指標場 域
1.與慈濟靜思堂、會所、日照機構、
1.常位於郊區
面積150坪以上 志工人數超過60人以上
3 - 1 環保教育站三大樣態 設計思考x行動展開 SOP 5W1H 釐清方向 環保教育站 設計指南 參考資料 利害關係人地圖 實地場域訪查 深入訪談 訪談訪查 慈濟基金會轉介 利用當站人脈資源 尋找合作夥伴 指南中設計原則 與案例 計劃執行 收集設計回饋 測試與檢討修正 紀錄成為指南案例 成果紀錄 3 - 2 設計思考x行動展開SOP 參考行動展開的SOP,透過步驟引導,展開環保教育站的改造行動! 備註:詳細行動步驟請見下一頁
環保教育站改造展開步驟
階段順序
透過六何分析法5W1H,When 何時(時間)、Where何地(地
參照指南所提供的重要資訊 內容,盤點及確認目標環保
執行方法 階段目標
點)、Who誰(對象)、What 什麼(原因)、Why為何(目
的)與How如何(方法),定
義出打造、改造環保教育站的 原因、方向、做法及目標。
站的流程、人員、回收項目、
規模屬性 ... 等等資訊,並撰
寫於計畫提案中。
發展利害關係人地圖,透過 訪談及訪查利害關係人的過 程,確認提案方向是否正確, 或是可以找到沒有發現的痛 點及問題,使提案內容更加
與合作夥伴達成共識後,可 以參考指南提供的方針及案 例,找到適合或不錯的方案、
做法來執行計畫。
完成後一段時間的使用測試 結果,評估討論設計是否可
行與適用,保留好的並改善
有問題的狀況,未來可再進 行調整修正。
執行過程及成果紀錄可以成 為指南新的指標案例,後續 為更多想要打造或改造環保 教育站的單位有更多依據參 考。
1. 定義明確目標、方向及提案原因
2.參考設計指南將計劃書初稿撰寫完成
3.找出利害關係人
4. 透過訪談訪查確認提案可行性
5. 計劃書修正並完成
1.
2.
3.
環保教育站改造步驟為建議執行方法,請依照實際情況、問題需求,適度參考與調整。
24 25 創新環保行動展開 3 3 環保教育站改造展開步驟
完整。
訪談訪查 參考資料
01
02
03
釐清方向
Step
Step
Step
確認執行方法及合作夥伴類型需求
找到適合的合作夥伴
達成共識開始執行計劃
完成目標計劃並驗收
紀錄執行過程及成果歸檔成為指標案例
保留好的設計並改善不足之處,避免再犯 確認提案可行性後,可以詢 問慈濟基金會轉介相關資源 與單位,也可以善用當站人 脈資源尋找合作夥伴,開始 執行計畫。
1.
2.
3.
計劃執行
04 Step 05
06
07
尋找合作夥伴 測試與檢討修正 成果紀錄 Step
Step
Step
透過第三章節所整理的SOP流程,在此章節定義出四大類 別的設計原則,讓設計指南使用者可依循原則內容進行環保
教育站的評估、設計、規劃,透過案例分析、參考後找出適 合自己環保教育站的改善方法,使每一個環保教育站變得更 好並在未來都擁有獨自的特色、不同之處。
設計原則
4 4-1 A B C D 設計原則介紹 空間與環境 硬體與工具 形象推展 夥伴照顧與關懷 28 30 40 50 60
形象推廣
夥伴照顧與關懷
01.維持整潔與秩序的形象
02.優化環保教育體驗對外的推展與印象
03.維繫與營造良好的社區關係
04.透過行銷推廣加深大眾的認識
01.身體與心靈健康照顧
02.建築在地社交生活圈
03.提供教育訓練與多元學習課程
28 29 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4 4 四大類別總覽 設計原則介紹 4 - 1 設計原則介紹 空間與環境 A B 硬體與工具 01.具備實用的功能
05.注重環境安全與衛生
04.清楚的使用說明與規範 05.鼓勵創新創意的發明與設計 02.使用上考量通用性設計 03.定期安全性檢查與知識宣導 01.形象展現與注重辨識度 04.促進良好交流的彈性空間
02.提升效率的良好回收動線 03.標示清晰而有效率的分區配置 C
D
範疇定義
環保教育站的整體環境,包含環保教育站建築外觀與招牌、引導用視覺標示、回收分區配置、
空間動線規劃、場域工程安全等。
現況問題
空間與環境
1.慈濟環保教育站外觀常出現不易辨識狀
況,例如招牌老舊、不顯眼等,使得容易
被誤會成為一般功能的垃圾回收廠,無法
有效傳達場域的用途。
2.目前環保教育站內的空間規劃,缺乏
從回收動線流暢性、分區配置到指標識別
等,考量使用者行為路徑的整體性思考。
3.環保教育站因會再利用回收物資組建與 改造空間,並且空間中長期囤放大量的回 收物,因此容易缺乏關於機電、防災、衛 生等安全性綜合考量。
31 設計原則 4
空間與環境 設 計 原 則
● 使用步驟 範疇定義 設計原則 現況問題 案例分享
● 使用步驟 範疇定義 設計原則 現況問題 案例分享
01. 形象展現與注重辨識度 02. 提升效率的良好回收動線 03. 標示清晰有效率的分區配置 04. 促進良好交流的彈性空間 05. 注重環境安全與衛生
● 門面設置整潔:
● 最有效回收路徑:
重新設想檢查回收動線效率,以出入車
處為起點與終點,確認回收動線為最有
效(短)路徑。
● 清楚的回收分類區域配置:
依照回收動線與實地空間,規劃各項回
收分區位置與範圍,建議相同類型的回 收區可以集中一處不分散,除了各回收
教育站整體空間架構,減少口頭詢問的
需求與亂丟垃圾、不知道怎麼回收的狀
● 形成良好交流品質:
● 安全相關標示:
安全第一,注重空間中與安全相關標 示,例如車輛出入口與停放的位置標 示、危險工具放置的位置等,提醒環境
潔良好的印象。
● 具辨識性外牆招牌:
外牆招牌清晰地標示環保教育站的名 字,讓民眾容易辨識與找尋,並清楚建 物的功能性。
● 呈現站內回收資訊:
在門口顯眼處可以將站內回收項目盤點
與標示,利於前來回收的民眾能夠清楚
● 空間中回收動線引導:
在地板或牆面依照回收動線的順序,於 空間中利用清楚的標示引導,讓新進的
志工或外人也可以清楚了解環保教育站 的回收流程,也能夠成為站點環保教育
流程的路線引導。
● 確保出入車的空間:
承載未處理回收物回來、分類完成後載 去回收廠,車輛的出入是站點回收動線
的起點與終點,確保上下貨回收物車輛 的停放位置、行駛路線,並納入整體動
線規劃考量。
類項,也將初分類、二次分類、進出貨、 晾曬風乾、儲放回收物的空間做清楚的
規劃。
● 清晰辨識的視覺標示:
在各個回收分類區的顯眼處,放置字體
大而清晰的「分類標示牌」,考量環保
教育站的環境,也建議標示牌的製作使 用防水耐火的材質與製程。
● 製作回收分區地圖:
定位好回收分區後,可繪製當站回收分 區地圖(尺寸建議A3大小以上),並 放置於入口顯眼處,讓站內的環保志工
與前來回收的民眾,一目了然掌握環保
● 回收分區分色辨識:
在空間中以顏色清楚區分各類回收工作 區,利用油漆粉刷等方式,在空間上增
加色彩的視覺辨識,使得內部溝通指引
更加順暢,也能優化環保教育、志工教
育訓練時講解體驗。
議考量良好的交流性。
● 可運用的彈性空間:
環保教育站是環保志工一部分日常生活
的場所,也會有舉辦環保教育體驗的需
求,因此建議規劃一彈性空間,讓場域 可以在教育、活動、休息時有一個乾淨
可靈活運用的空間。
中的使用者警戒注意。
● 消防與逃生安全:
依照消防安全規範設置滅火器或消防 栓,並注意於環境中回收物的堆積,不 要妨礙到主要通道與出入口,預先規劃 好逃生路線很重要。
● 環境整潔維護:
環保回收每日進行環保教育站的環境 清潔與整理,並定期消毒當站的整體 環境,與疫情共存的期間更需要特別注 意。
32 33 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4 4
注重環保教育站對外展現的形象,保持 乾淨整潔的門面與相關設置,不將回收
設計原則-細項原則描述
物堆疊門口影響周遭鄰里觀感,營造整
認知當站回收的項目,並且也可以標註 環保教育站每週開放的時間與遵守的規 則,以免有需求的民眾胡亂放至門口造 成困擾。
空間與環境
態,此外,也有輔助環保教育體驗時站 況規劃說明。
環保志工在進行回收分類時,聊天交流
也是過程很開心的事情,所以不論是座 椅位置的安排或是分區間隔方式,都建
空間與環境
● 使用步驟 範疇定義 設計原則 現況問題 案例分享
設計原則-工作檢核清單
門面設置整潔 具辨識性外牆招牌 呈現站內回收資訊
4. 促進良好交流的彈性空間
形成良好交流品質 可運用的彈性空間
● 案例名稱:
木柵環保教育站-空間安全與與效率提升
最有效回收路徑 空間中回收動線引導
確保出入車的空間 清楚的回收分類區域配置
清晰辨識的視覺標示
製作回收分區地圖
安全相關標示 消防與逃生安全
環境整潔維護
5. 注重環境安全與衛生 2. 提升效率的良好回收動線 3.
● 內容簡述: ●
空間安全性與回收效率上加強,減少潛在危險的發 生機會,並且依據現場需求,將未來欲發展的延
伸,納入設計之中。
提升效率的良好回收動線:
減少回收移動的路徑交會點,提升回收分類效率。
注重環境安全:
設計師也觀察到二樓容易發生人員墜落、物件掉落
的位置,利用攔網與欄杆強化安全性,並結合二樓
後續整體改造的需求,提出空間變化上的建議與設 計方案。
34 35 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4 4
空間與環境
回收分區分色辨識
1. 形象展現與注重辨識度
34 設計原則 空間與環境
標示清晰而有效率的分區配置
案例特色:
親身體驗,並用聊天的方式,探索木柵站使用站的
圖。以設計專業在空間的基礎上重新規劃配置,在
以駐點實作與觀察取代生硬的會議,設計師實地去
需求與期待,再將資料系統性的彙整成架構流程
案例分享-空間與環境-案例(一)
案例分享-空間與環境-案例(二)
三重志業園區環保教育站-良好的動線與區域設計
● 內容簡述:
站當中。提升民眾回收分配的辨識度,也降低民眾參
與的隔閡感,更將環境教育的概念在隱含視覺系統,
讓參訪者可以珍惜使用每個物件。
● 案例特色:
形象展現與注重辨識度:
將辦公與置物區域擺放至顯眼的位置,提高門面的 設置整潔。
提升效率的良好回收動線:
減少回收移動的路徑交會點,提升回收分類效率。
具辨識性外牆招牌:
透過清晰、趣味性的外牆招牌,提升民眾對環保教育
站的辨識度。
回收指標視覺系統:
連結顏色與回收物,定義出具有清晰辨識的視覺標示,
將回收分區分色辨識,與空間相互搭配,建立出清楚
的回收分類區域配置,讓使用者誤丟的機會降低。
36 37 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4 4
● 案例名稱: 木柵/三重環保教育站-專屬標示與回收指標視覺系統 ● 內容簡述: ● 案例特色: 設計團隊透過問卷與實地訪談,蒐集慈濟基金會與環 保教育站志工的意見,從問卷結果中分析,取出視覺
元素進行設計,打造活潑、親近的、具有生命力的專 屬標示與視覺系統,可以被廣泛運用在其他環保教育
案例分享-空間與環境-案例(三)
● 案例名稱:
透過圖板在三重站的空間平面圖上移動,進行不同 方案的利弊分析。設計出來的方案,也用簡易式示 意的方式在原有的空間擺放,讓所有參與者能有時
後由設計團隊定案,並依區域可行性逐步展開改 造。
設計團隊以「參與式設計」作為設計方法,讓志工 幹部能一起協作、回饋、測試,以小型工作坊作為 圖面溝通的工具,志工能實際參與在設計流程中,
間回饋調整,排除實際施工可能會發生的問題。最
參與的親近感。 空間與環境 空間與環境 ● 使用步驟 範疇定義 設計原則 現況問題 案例分享
促進良好交流的彈性空間: 將辦公區域作為對外交流的起始點,提高民眾首次
案例分享-好案例借鏡1 案例分享-好案例借鏡2
如何透過整體空間與環境的視覺設計, 建立環保站鮮明而良好形象?
如何透過空間規劃,促進更多站內志工 與大眾良好交流的機會?
● 案例名稱:
日本 - The laundry lounge 休閒洗衣店
● 案例特色:
1. 形象展現與注重辨識度:
透過視覺識別設計提升形象及識別度,讓民眾可以
每個回收圖示均有不同的ICON呈現,並妥善地設 立看板分區。
回收物、流程、方法以圖像及顏色的方式呈現,讓 民眾能夠一眼就清楚識別大豐環保的形象,留下深 刻印象。另外也透過回收累積點數的機制,讓家中
不要的回收物都可以拿來回收後兌換點數,點數再
交換日常用品,既省錢又環保。
● 使用步驟 範疇定義 設計原則 現況問題 案例分享
案例來源:大豐環保站官方網站
- https://www.zerozero.com.tw/
促進良好交流的彈性空間:
利用洗衣店洗衣服一定得經歷的等待時間,創造出
更多的交流與彈性空間,讓這段空轉的時間中增添
● 內容簡述:
自助洗衣店通常都需要等待一段時間衣服才會洗
好、烘好,而日本的The laundry lounge自助洗 衣店中,思考了或許在等待洗衣服的時間裡,可以
有更多有趣的事情發生,因此在洗衣店中增添了許
多新的功能與可以使用的自由空間,例如結合了咖
啡廳、植栽店、設計師店...等眾多元素,讓The
laundry lounge除了洗衣服外,人們也都會想要去
的自助洗衣店,在洗衣店中創造出新的交流社群,
成為居民可以頻繁討論與交流的社區空間。
38 39 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4 4
空間與環境 空間與環境
新的可能性。 案例來源:The laundry lounge官方網站
● 案例名稱: zero zero 大豐環保 ● 內容簡述: ● 案例特色:
- https://laundry-lounge.com/concept
zero zero大豐環保透過視覺形象的設計,將各種
更直覺主觀的認識環保站及回收流程。 2. 標示清晰而有效率的分區配置:
● 使用步驟 範疇定義 設計原則 現況問題 案例分享
範疇定義
環保教育站內所有使用的機械、設備、工具與家具,包含儲放回收物的蝴蝶籠、太空包;
協助回收搬運的升降梯、省力搬運設備;分類使用的分類檯、工作檯、座椅;維護安全的 環境措施等。
現況問題
硬體與工具
1.硬體設備多以現成物拼湊改裝,使得品質參差不同,缺
乏符合良好的空間利用、使用者友善、實用功能性等需求 檢視,因此常出現造成環保志工以不便利、不舒適、不健
康、不安全等使用行為或情境。
2.隨著回收經驗的累積,部分環保教育站會自主改造好用 的硬體與工具支應需求,提升效率、便利性與安全性,但 因為各站點皆獨立運作,站與站之間鮮少有資訊、技術、 心得交流的機會,因此好的設計與方法無法有效地分享、 複製與挪用。
B41 設計原則 4 設 計 原 則
硬體與工具
01. 具備實用的功能 02. 使用上考量通用性設計
● 能有效堆疊與儲放回收物:
● 所有族群都能公平使用:
於環保教育站服務的族群多元,硬體與
工具須考量涵蓋多元族群的能力,容易 理解、簡易及直覺使用。
● 人因友善的設計考量:
環保志工於站內長時間進行回收活動,
因此須考量硬體家具人因工程上的友善
● 考量容易搬運的移動性:
有效地切換以符合不同回收狀態的使用 需求,以及考量站內長者志工的體力力
氣,硬體與工具的移動性與省力的考量
是重要的,例如附加輪子、使用滑輪、
運輸帶等;亦可於環境增添可增加搬運
性的設備,例如堆高機、升降梯等。
設計,注重身體舒適度、通用設計適當
尺寸,使不論使用者體型、姿勢或移動
性如何,硬體的設計都提供了適當的大
小及空間,供操作及使用。
● 容許錯誤的防護措施:
環保教育站常見協助拆解與分類的各種
工具與機具,因此工具與機具的設計上
容錯性是相當重要的,將危險即因意外
或不經意的動作,所導致的不利後果降
至最低。
● 定期的設備檢查:
為了提升環保教育站硬體的效率與安全
● 設備操作說明與安全宣導:
機電設備的防護措施在設置時是必要的 考量,也建議在設備旁都可以張貼簡單
易懂的操作說明,以步驟引導確保操作 的正確性與安全性,也建議安排定期的
教育訓練進行安全宣導。
識,能夠共同遵守建立良好的秩序與同
理心。
每個適合環保教育站的創新設計都是難
能可貴的好創意,但不是所有站點都有 新創造的能量,因此透過跨站的交流,
有機會將好設計互相學習、模仿複製, 借用能量共同優化。
環保教育站志工大部分都較年長,而動 腦想創意、親手做出來可以成為腦袋與 肌肉良好的刺激,最好也能達到重複使 用的目的,成為與他人互動的話題。建 議可以推廣與培育職人精神,讓志工找
42 43 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4 4 硬體與工具 面對每日頻繁而大量的回收活動,環保 教育站的空間有限,使用有儲放容量與 能使回收物有秩序堆疊的硬體與家具, 以及注重環境的整理,能有效使用空 間,減少回收物體積於其他作業空間的 佔據。
為了確保環境中設備在使用上的安全 性,建議盤點所有硬體列成清單,並定 期檢查機電相關設備的安全性。 環保教育站的動態很多樣且頻繁,為了
03. 定期安全性檢查與知識宣導 設計原則-細項原則描述 04. 清楚的使用說明與規範 05. 鼓勵創新創意的發明與設計 硬體與工具 環保教育站擅長再利用回收物件成為站 內的硬體、家具、工具,也因此在相關 工具上種類繁多、品質參差不同,為了 讓所有站內的志工都能良好而安全的使 用,建議妥善分類收納,並清楚標示各 項的使用方式與注意事項。
性,非常鼓勵利用或引進現成的機構、
物件(例如滾輪、升降梯、網欄等)加
入創意的再創造,成為適合環保教育站 的硬體設備。 訂定清楚的使用規範,例如機電設備 使用權限、工具的自主收拾及收納歸 位等,能讓站內不同的志工能有使用共
● 妥善收納清楚標示: ● 利用現成物件再創造: ● 訂定使用規範: ● 鼓勵好點子跨站學習: ● 展現創意的職人培育: ● 使用步驟 範疇定義 設計原則 現況問題 案例分享
到自我實現的自信。
設計原則-工作檢核清單
1. 具備實用的功能
4. 清楚的使用說明與規範
● 案例名稱:
板橋忠孝環保教育站-適合小型環保站的硬體設計
● 內容簡述:
小型環保站空間都較為狹小,因此每一件硬體設備都
需要考量到佔位大小與可移動性,依照環保站的回收
類型與習慣特別製作較符合該環境使用的工作檯面,
5. 鼓勵創新創意的發明與設計
利用現成物件再創造
鼓勵好點子跨站學習
展現創意的創客(maker)培育
3.定期安全性檢查與知識宣導
類項目分類打包後需要有空間可以囤放、同時也因空 間有限則會需要好移動搬運回收物至貨車上,亦或是
空間使用習慣改變或回收物過多時需要調整硬體設
備的位置,依此推估小型環保站所需要的硬體會有蝴
蝶籠、工作檯面及分類檯面等硬體設計。
● 案例特色:
具備實用的功能:
許多志工年紀都較為年長,因此每一個蝴蝶籠、工作
檯面均有加裝輪子,讓志工們能夠省力簡單的移動並
依照使用情境調配硬體設備的使用方式及位置。
使用上考量通用性設計:較簡單的使用模式,如工作
檯方便清洗及簡易推拉,以及蝴蝶籠的簡易開門操
作,同時也可以攤平堆放節省空間,這些都是為小型
環保站所思考的設計應用。
● 使用步驟 範疇定義 設計原則 現況問題 案例分享
44 45 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4 4
能有效堆疊與儲放回收物 考量容易搬運的移動性
妥善收納清楚標示 訂定使用規範
所有族群都能公平使用 人因友善的設計考量 容許錯誤的防護措施 定期的設備檢查 設備操作說明與安全宣導
2. 使用上考量通用性設計
設計原則 硬體與工具 硬體與工具
就如同未分類區需要額外吊掛大型回收袋、各回收種
案例分享-硬體與工具-案例(一)
工在實作時,身體有支撐更省力,避免動作造成身 體上的負擔,與空間規劃相互搭配,打造更加彈性 並友善的工作環境。
大型環保站因為腹地與空間都較為充足,志工使用 的情境從單人作業,或是四到五人共同工作的情境
都有,工作檯設計就需要更加多元的使用可能。除
了使用上考量通用性的設計之外,也將不同工具的 功能結合起來,像是容易堆疊、存放、容易搬運等 特性,並且利用現成物件製作,盡可能降低新料的 使用。
工作檯設計也融入跨站學習與後續擴充的機制,讓 工作檯變成是志工創意的匯集之地。
46 47 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4 4 ● 案例名稱: 三重環保教育站-增強機動性與友善性的移動設計 ● 內容簡述: ● 案例特色: 設計團隊考量人因友善設計,以及環保志工回收作 業時的需求,增強彈性工作檯的移動性設計,增加 回收效率,亦降低搬運時身體受傷的機會。 設計加裝輪子的移動平板檯,讓環保志工在塑膠籃 的回收物推放滿了之後可以省力地推至囤放區域, 或是透過工具拖拉搬運,降低因勉強搬運重物而造 成身體傷害的風險,也使得年紀較大或力氣較小的 女性,也能自己輕鬆完成搬運。
案例名稱: 三重環保教育站-適用大型環保站的彈性工作檯
內容簡述: ● 案例特色: 設計團隊以循環設計的原則進行工作檯設計,透過 現場取材,以塑膠籃、大愛感恩環保椅、多元變化 桌板組合、底盤推車等素材,重新改造志工使用的 工具,規劃出符合現有工作習慣的組合情境,讓志
●
●
硬體與工具 硬體與工具
● 使用步驟 範疇定義 設計原則 現況問題 案例分享
案例分享-硬體與工具-案例(三) 案例分享-硬體與工具-案例(二)
如何讓硬體工具透過鮮明色彩與形狀, 更清楚地教育民眾環境教育正確知識, 並且更好地引導環保回收的落實行為?
清楚的使用說明與規範:
透過顏色、形狀區隔不同回收種類,並在牆面上清 楚標示各種類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物品圖示,讓民
如何以美感加值現成物硬體工具的創作, 展現回收再利用的精神價值?
● 案例名稱:
美國 - Terra Cycle創新公司
● 案例特色:
具備實用的功能、鼓勵創新創意的發明與設計:
賦予已無法使用的廢品或回收物新的功能,再次使
用。例如會議室牆壁是由塑膠瓶製成、座位間的分 隔板由唱片打造,讓辦公室空間也能來落實環保概
念,並創造不同於其他回收站的氛圍與空間。
● 內容簡述:
+ Kennedy廣告公司合作,透過顏色、圖片、形狀這
三個元素來進行回收桶的設計,設計師期望創造一
些不需要過多思考,就能將回收這件複雜的事情以
簡單的方式讓人們記住並直覺地進行回收,每個人
都可以在處理回收物時中學習並獲得樂趣。
- http://dineshdave.com/projects/wk-recycling-bins
Terra Cycle是一家提供廢品回收解決方案的創新 公司。辦公室是由設計部門利用改造後的廢品建造
而成,透過回收、再造或再利用的廢品打造每一件
傢俱與裝飾,創造了全球獨一無二的辦公空間。
48 49 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4 4 硬體與工具
硬體與工具
案例來源:Trrra cycle官方網站
● 案例名稱: W+K Recycling Bins ● 內容簡述:
案例特色:
- https://www.terracycle.cn/zh-CN/pages/our-offices-1
●
來自英國倫敦的設計師Dinesh與Wieden
眾快速的了解及分辨回收種類。 案例來源:Designer
Dinesh個人網站
–
案例分享-好案例借鏡1 案例分享-好案例借鏡2 ● 使用步驟 範疇定義 設計原則 現況問題 案例分享
環保教育站對外形象展現,包含站點在地社區關係的營造,例如站點的整潔秩序、志工
行為形象;以及與大眾接觸、被認識的機會,例如環保教育體驗、開放式社群經營、新 媒體的行銷等。
1.環保教育站沒有被正確地理解與認識, 年輕人不容易加入,環保志工家人也常有
反對的情況出現。
2.各站自主營運,造成環保教育站的資訊 零散、封閉,對外的渠道較少、模糊,例
如環保教育體驗的報名方式、體驗方案推 廣等。
3.環保教育站自成一緊密社群,但與社區 關係經營較少,再利用資源流通的途徑目 前也較有限。
51 設計原則 4 設 計 原 則 形象推廣 C
形象推廣 現況問題
範疇定義
● 使用步驟 範疇定義 設計原則 現況問題 案例分享
● 門面形象的建議規範:
● 定時清消注意環境氣味:
環保教育站中環境的氣味維護是非常重
要的,保持環境乾淨與氣味清新,除了
是影響形象觀感的重要因素,定時清潔
消毒更重要的是維護整體環境的衛生安 全。
● 考量統一的工作服:
考量回收作業時貼身衣物會有清潔與觸
● 清楚的文宣與教材設計:
除了回收,許多的站點也是慈濟環保教 育的體驗場域,因此站內張貼的文宣海 報,環保教育流程的內容與教材,建議
確認更新為最新的資訊,並且清楚地呈 現,讓站內服務的志工與回收體驗的大 眾,都能透過環保教育的文宣與教材學 習新穎的環保知識。
● 對外經營網路社群:
除了積極參與社區的活動,環保教育站
社群是現代人開啟認識與即時掌握資訊 的方式,建議站點能夠以自己熟悉的方 式經營對外的社群,例如Line社群、
FB社團粉專等,打開原有的慈濟志工 的社群,建立與外界溝通的渠道,成為 環保教育宣導、在地資訊公告與溝通的 介面。
● 提醒注意回收時音量:
環保教育站在回收物傾倒、拆解時會造
成較大的環境雜音,使得回收時的對話 不自主地提高量,過大的聲音常是周邊 鄰里困擾與抗議的議題,因此建議透過 教育訓練讓全體志工都了解與同理,在 工作時能夠互相提醒以降低音量。
碰到銳利物件的顧慮,建議統一或製作
站內志工的工作服,例如圍裙、背心、 手套、帽子等,除了基本的保護,也能
營造回收工作的儀式感,讓志工感受到
榮譽感,並讓大眾擁有統一而鮮明的認 知。
● 透明化的預約方式與體驗方案:
建議將站點與環保教育體驗的資訊更規
格化條列與透明化聯繫,例如預約方
式(電話/Line)、體驗方案、服務時
數/場域、開放對象、主題內容等,讓
有興趣或需求的大眾能夠因為明確的資
訊,產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並且能夠更
好地對接不同族群體驗學習的需求。
建議可以規劃惜福區的空間,以及對外 開放的時間,讓環保教育站的物資有機
會從在地開始流通出去,漸漸成為在地 的資源匯集處與出入口。
為了有效打破「環保站=垃圾場」的刻 板認知,並認識到慈濟環保教育站中豐 富的附加價值,透過新媒體的操作推廣
52 53 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4 4 形象推廣 環保教育站的門面是影響外界觀感的重 點之一,除了設置清楚的招牌、標注站 點的回收項目外,營造整潔美觀的形象 是重要的,建議不擺放回收分類桶,以 免造成胡亂丟垃圾的狀況,以及居民不 良的觀感,可以發揮創意美化門面,或 佈置綠色植物增添友善環境的形象。
設計原則-細項原則描述
維持整潔與秩序的形象
01.
02. 優化環保教育體驗推展與印象
也能主動發起與在地社區交流的活動, 以維繫站點與在地更緊密的關係,讓環 保志工走入社區,社區也走入環保教育 站。 環保教育站在協助物資回收循環的同 時,也重新整理了可再使用的豐富資 源,然而物資需要流通至需求方才能真
源。每個站點都有或大或小的惜福區,
正實踐「再利用」,而不是成為閒置資
● 投入社區活動與交流:
● 規劃惜福區對外開放:
可以以統一定義且正確的認識。 ● 透過新媒體操作正確認識: 形象推廣 03. 維繫與營造良好的社區關係 04. 透過行銷推廣加深大眾認識 ● 使用步驟 範疇定義 設計原則 現況問題 案例分享
1. 維持整潔與秩序的形象
● 案例名稱:
板橋忠孝環保教育站 - 翻轉形象的外牆共創設計
● 內容簡述:
使用環保教育站標誌,呼應回收再利用的態度,讓志
2.
4. 透過行銷推廣加深大眾的認識
區觀感,同時建立居民對於環保教育站的認知。
● 案例特色:
撤除讓民眾隨意丟棄的回收桶減少亂丟垃圾的狀況,
同時利用環保站的標誌樹立形象,讓路過的民眾及鄰
里都認知此地是慈濟環保站的場域空間。
優化環保教育體驗對外的推展與印象:
對外擺放並告知此環保站的回收內容,建立鄰里做好
回收分類的習慣,也減少回收物進環保站後需要再耗
費過多人力、時間處理分類的問題,甚至有些是不可
回收的垃圾參雜其中。
54 55 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4 4
門面形象的建議規範 提醒注意回收時音量 定時清消注意環境氣味 考量統一的工作服 透過新媒體操作正確認識 清楚的文宣與教材設計 透明化的預約方式與體驗方案 投入社區活動與交流
設計原則-工作檢核清單
規劃惜福區對外開放 對外經營網路社群
優化環保教育體驗對外的推展與印象
設計原則 形象推廣
3. 維繫與營造良好的社區關係
工使用回收的寶特瓶蓋依照設計好的版型,共同黏貼 出外牆的視覺設計,讓一般民眾透過外牆視覺清楚辨
識環保教育站的功能,也透過形象重新打造,改變社
維持整潔與秩序的形象 / 維繫與營造良好的社區關係:
形象推廣
案例分享-形象推廣-案例(一) ● 使用步驟 範疇定義 設計原則 現況問題 案例分享
慈濟基金會的行動環保教育車巡迴全台縣市,將環保
教育融入趣味互動設計,像是1筷省水、蔬食3好、
隨身5寶丶騎腳踏車、發燒的地球、鯨魚的眼淚、環 保一條龍等12個闖關遊戲,讓參與的民眾透過遊戲體
驗學習環境教育知識, 了解如何以行動環保愛地球、 在日常實踐低碳生活。期待透過行動倡議,攜手擴大
1. 維持整潔與秩序的形象:
提升回收站價值,也使里民一同為回收站付出努
力,共同維持回收站的整潔秩序。
2. 維繫與營造良好的社區關係:
連結里民一同為回收站設計、改造、裝修,建立對 回收站的認同感同時也增進里民彼此的感情。
民樂里居民共同打造社區環保意象,透過與藝術家
合作,讓民樂里的資源回收站外觀先清理乾淨,再
慢慢規劃工作坊等活動集結眾人的想法意願,更進
一步的改造社區環境,並利用回收物來製作環保教
育站視覺與公共藝術,營造成相當具有回收意識的
環保社區。
56 57 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4 4 形象推廣 形象推廣 ● 案例名稱: ● 案例名稱: 民樂里資源回收站 全台走透透~行動環保教育車 ● 內容簡述: ● 內容簡述: ● 案例特色: ● 案例特色:
環境教育影響力!
環境教育的影響力,也讓更多人認識慈濟基金會於環 境教育的投入於推廣! 案例來源:文化局 – 台灣社區通案例 - https://reurl.cc/WkZKje
案例分享-好案例借鏡2 ● 使用步驟 範疇定義 設計原則 現況問題 案例分享 如何透過環保站的環境教育,建立大眾對 於環保站創新而親民形象,並更趣味化地 推廣環境教育的生活行動? 如何打開環保站資源與可能性,創建與 社區共善共好的地方關係?
優化環保教育體驗對外的推展與形象: 以趣味化、遊戲化方式讓大眾從互動體驗中學習重要 的環境保護知識,並了解如何於日常生活中落實永續 作為,產生對於地球小小的改變! 與各縣市學校或單位串連,透過各地行動快閃,擴散
案例分享-好案例借鏡1
● 案例特色:
1. 維持整潔與秩序的形象:
清楚的分類項目、圖示、排列歸納,讓回收站看起來
乾淨且有秩序。
日本 - 上勝町「零浪費運動」 ● 內容簡述:
2. 維繫與營造良好的社區關係:
「日比谷垃圾收集站」不只是回收站,同時也凝聚了 每一位居民的共同意識,一起做好回收、一起讓這個 小鎮變得更好。
上勝町透過「資源自運方式」,讓散居在55個聚落
的居民自動自發地將分類後的垃圾拿到町內唯一的垃
圾收集據點「日比谷垃圾收集站」進行回收,在「容
器包裝回收法」的推力下,上勝町找來資源回收業者
合作,逐漸打造從13個品項到45個類別的回收生
態鏈,並加入回收集點的誘因,只要將回收物清理並
分類好就可以獲得回收點數,存進點數卡後累積兌換 衛生紙及其它日用品。這也使得上勝町這個小鎮的回 收率高達八成,並且越來越有知名度。
案例來源:nippon.com
- https://www.nippon.com/hk/guide-to-japan/gu900038/
● 案例名稱:
101件垃圾 / 回收大百科
● 案例特色:
1. 優化環保教育體驗對外的推展與印象:
將教課書或實體教育的既定方式轉型為線上網站,讓 對回收知識有疑問的民眾,可以隨時拿出手機就查詢
資訊,打造創新學習回收知識的新方式。
2. 透過行銷推廣加深大眾認識:
● 內容簡述:
RE-THINK 重新思考團隊透過網站可愛的視覺設計,
讓民眾在網站上可以透過遊戲方式認識常見的回收
物該如何進行處理分類,也可以在網站中搜尋各種回
收物的資訊,進行知識教育的傳播,讓認識回收這件
事不再只是課本或紙本上的教育、宣導,也能用科技
的方式使民眾、孩童們更願意認識回收知識。
透過網頁讓民眾不管何時何地都可以查詢到回收的 知識,也透過網站小遊戲的方式讓民眾在遊玩的過程 中同時也學習環保知識。 案例來源:101件垃圾 - 回收大百科官方網站
- https://recycle.rethinktw.org/
58 59 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4 4 ● 案例名稱:
形象推廣
日本網-德島上勝町報導
形象推廣
案例分享-好案例借鏡3
範疇定義 設計原則 現況問題 案例分享 如何透過外觀形象與社區關係經營,吸引地 方居民、引動地方共同展開環境教育行動? 如何以年輕化方式,推廣環保站的環境教 育知識,吸引更多民眾學習並在生活中展 開永續行動?
案例分享-好案例借鏡4 ● 使用步驟
● 使用步驟 範疇定義 設計原則 現況問題 案例分享
環保教育站可以提供環保志工健康照護與教育培力等附加價值,包含健康狀態檢測追蹤、簡單醫療 服務提供、知識教育課程規劃、回收服務教育訓練等。
現況問題
夥伴照顧與關懷
1.環保教育站高齡化的狀況日 漸嚴峻,長者志工體力不足,
或是因為習慣而而造成長期下 來會對身體的不良影響。
2.是長者志工日常活動場域, 因此身心健康與社會支持是關
注議題。
3.環保志工的教育訓練多仰 賴較有經驗志工的口述,但
環保教育站需學習的知識多, 且教導方式與內容都無統一的 SOP,造成新進志工在容易因
挑戰性高、成就感低而放棄。
4.缺乏內部關係的維繫與更有 效而良好的溝通,造成有時環 保志工較無法同理環保教育站 的立場、進行配合。
61 設計原則 4 設 計 原 則
D
夥伴照顧與關懷
範疇定義
● 基礎健康定時檢測與關懷:
● 自我成長課程:
隨著環保教育站志工平均年齡提升,如
何對待老後的人生是越發重要的議題,
透過系列自我成長的課程,可以開導長
輩們多元的生命觀念,學習與朋友家人
一同面對。
● 價值創造的自我實現精神:
● 擴大人際網絡支持系統:
環保志工透過每日的回收活動,形成一 緊密、分享生活的社群,除了平時日常 的互動關心,建議可以以站點志工都熟 悉的介面,連同防疫措施一起,形成點 名簽到的習慣與方式,像是紙本表格勾
● 醫師/藥師/護理師定期關懷:
心靈的健康與長期的用藥追蹤是影響身 體健康的環節,定時在站點請專業的醫 藥師以及心理師,為有需求的環保志工 提供醫藥的諮詢,聆聽煩惱、提供心理
環保教育站除了可以讓環保志工透過做
環保為地球盡一份力找到自我價值,也
能鼓勵志工挖掘自己隱藏的天賦,透過
環保教育站廢物再造、現成物再設計、 創新創意的發明等,找到價值創造的成
就感,與社群及自我的認同。
選、電子表單簽到等,方便負責聯繫的 志工掌握大家出席的狀態,以便適時地 關懷與協助。
● 情感凝聚與交流:
雖然透過時間,環保志工彼此會越發熟
識,然而建議站點可以規劃更多元的關
係維繫方式,像是Team Building、主 題活動等,讓環保志工之間有機會加深
認識、互動交流,也可藉此凝聚站點的 向心力與同理心。
每個站點都應規劃內部教育訓練,讓初
62 63 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4 4 建議站點皆備有基礎健康的檢測工具, 並搭配防疫措施,像是血壓機、體溫 計、體重機等,讓環保志工每日到環保 教育站後都先進行基礎檢測與紀錄,並 將資料上傳到雲端,由專業醫療資源在 必要時予以協助。
諮商等面向的建議評估,更全方位地提 供身心靈的健康維護。
設計原則-細項原則描述 01. 身體與心靈健康照顧
02. 構築在地社交生活圈
來乍到有興趣加入的新進志工,能夠很 快了解環保教育站的核心精神、運作方
的教學快速上手。 環保教育站是很多環保志工每日重要的 日常生活,除了主要的回收服務,也建 議依照志工的興趣與需求,提供多元知 識課程,讓環保志工能夠持續學習新知 識,像是永續環保、營養健康、生命設 計等。 ● 內部環保教育訓練: ● 多元知識學習課程: 03. 提供教育訓練與多元學習課程 夥伴照顧與關懷 ● 使用步驟 範疇定義 設計原則 現況問題 案例分享
式、站內結構、回收項目等,透過明確
身體動起來,與其他銀髮夥伴一起共創。
2. 建築在地社交生活圈: 讓銀髮族們有了一個聚集
的社交據點,彼此可以互相照應,也減少獨居老人發 生意外的可能性。
3. 提供教育訓練與多元學習課程: 提供教育訓練與多
元學習課程:一套完整的流程教導銀髮族們如何泡咖 啡、做甜點,甚至是有經驗的銀髮族再來教導剛加入
的銀髮族,造就一個互相學習的永續場域。
老玩客創辦人廖健妤,「這間店不能只提出問題,還 要找出解法,再來討論。」2021年5月老玩客開業
的「同食角落」,對待長輩員工不以「張大哥、李大
姊」稱呼,而直接以姓名稱呼長輩,帶進不同世代的
64 65 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4 4
基礎健康定時檢測與關懷 醫師/藥師/護理師定期關懷 自我成長課程 價值創造的自我實現精神 擴大人際網絡支持系統 情感凝聚與交流 內部環保教育訓練 多元知識學習課程 1. 身體與心靈健康照顧 2. 構築在地社交生活圈 3. 提供教育訓練與多元學習課程 設計原則 夥伴照顧與關懷 ● 案例名稱:
- 為長輩設計退休生活
設計原則-工作檢核清單
老玩客
讓銀髮族們成為服務員經營 咖啡廳,自己動手做、動腦想,預防健忘的同時也讓
● 內容簡述: ● 案例特色: 1. 身體與心靈健康照顧:
職場文化,且一改傳統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的工作模
性。環顧工作環境,不論咖啡機或是櫥櫃上,滿滿叮 嚀貼紙,都是體貼與共創的暖心。 案例來源:樹冠生活 - 專題報導
https://canopi.tw/lifestyle/living/let-we-care/ 案例分享-好案例借鏡 1 ● 使用步驟 範疇定義 設計原則 現況問題 案例分享 如何形塑環保站成為在地共好的生活圈, 成為社區找到老後新生活的新天地?
式,鼓勵長輩貢獻想法,進而提升參與度以及重要
-
身體與心靈健康照顧、提供教育訓練與多元學習課 程: 讓不管是還有工作的大叔、亦或是退休的歐吉
桑們,學習一項新技術的可能性,引發興趣並可能 額外產生更多價值,同時也讓這群大叔、爺爺們透
身體與心靈健康照顧、提供教育訓練與多元學習課
程: 許多婦女由於家庭因素,可能以脫離職場時間
日本神戶市的歐吉桑麵包教室為一年一度的課程活 動,由專業的麵包師傅來帶領許多從沒進過廚房的
大叔、爺爺們一同學習製作麵包,課程中有很大的
比例都會讓學員自主練習,並實際操作還有和其他
學員們互相協助,甚至學期的最後一堂課會實際在
神戶室內的咖啡廳舉辦成果發表活動,讓這群大叔 學員們親手製作的麵包作為真正的商品販售。學期
結束後還有許多人成為麵包大叔、麵包爺爺,並持 續精進自己製作麵包的技術。
- https://www.seinsights.asia/article/3290/3272/6762
由於快時尚的興起,大量的衣服開始生產製造,但
同時也被大量地丟棄,導致目前時裝跟紡織產業已
經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汙染源。Story Wear創辦人陳
冠百與婦女新知工坊合作,透過回收被淘汰丟棄的
牛仔布,設計並再縫製成時尚服裝,二次循環牛仔
布的可能性,創造「一輩子不製造垃圾的品牌」的
概念推廣永續理念,同時也讓離開職場的婦女們擁
有不同的技能與工作機會。
66 67 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 4 4 ● 案例名稱:
- 歐吉桑麵包教室
●
日本
● 內容簡述:
案例特色:
案例來源:社企流 – 銀髮案例報導
過做麵包動起來、建立自信心。
夥伴照顧與關懷
案例名稱:
●
案例特色:
●
牛仔布回收再利用
內容簡述: ●
很長,或是工作技能早已生疏,想返回職場並不是 一件簡單的事情,而Story Wear及婦女新知協會 創造了這個機會,協助這群二度就業的婦女們返回 職場,學習如何製作衣物、站在第一線介紹自己縫 製的產品,塑造這群婦女的自我認同與價值。 案例來源:聯合報 – 婦女新知工坊報導 - https://ubrand.udn.com/ubrand/story/11817/5802831 Story Wear官方網站 - https://www.story-wear.com/ 案例分享-好案例借鏡 3 案例分享-好案例借鏡 2 ● 使用步驟 範疇定義 設計原則 現況問題 案例分享 如何將循環再生理念與夥伴照顧與關懷 結合,形塑在地的永續行動支持系統? 如何拓展環保站照顧與關懷範疇,賦能 長輩多元技能,打造在地活力新據點?
回收經驗寶典
為了使環保教育站更有效率的去進行回收作業,此章節摘錄
了各種類慈濟環保教育站的回收物處理方法及流程,傳承各 方環保志工的經驗與智慧,讓新進志工或剛啟用的環保教育
站,也能夠快速掌握、得心應手!
5
5-1 5-2 5-3 5-4 環保教育站回收項目總表
70 72 78 79
14項回收項目分類方法 安全檢核表 設計指南雲端資料庫
70 71 回收經驗寶典 5 5 5 - 1 環保教育站回收項目總表 不可回收項目 可回收項目 可回收項目 環保教育站回收項目總表 紙類 紙容器 鋁箔包 其它金屬 鋁容器及 其它鋁製品 鐵容器及 其它鐵製品 小家電 光碟片 照明光源 舊衣 玻璃容器 陶瓷類 其他類 塑膠容器 及其它製品 乾淨塑膠袋 大愛感恩 科技寶特瓶 CMYK C0 M0 Y0 K80 RGB R87 G87 B87 紙張(牛皮色) CMYK C30 M45 Y65 K0 RGB R190 G145 B95 CMYK C45 M0 Y80 K0 RGB R155 G200 B85 塑膠(草綠色) CMYK C5 M20 Y80 K0 RGB R245 G205 B65 金屬(鵝黃色) CMYK C70 M70 Y0 K0 RGB R100 G85 B160 高級塑膠/3C家電(藍紫色) CMYK C5 M70 Y80 K0 RGB R230 G110 B55 布料(赤橙色) CMYK C60 M20 Y10 K0 RGB R105 G170 B210 玻璃(天藍色) 其他(鐵灰)
建議回收的環保站
72 73 回收經驗寶典 5 5 紙類 處理方式 環境條件 拆解 大 中 小 打包綑綁 型環保站 塑膠容器 及其它製品 處理方式 環境條件 大 中 小 型環保站 紙容器 處理方式 環境條件 大 中 小 型環保站 乾淨塑膠袋 處理方式 環境條件 大 中 小 打包綑綁 壓扁壓縮 型環保站 大愛感恩科技 寶特瓶 處理方式 環境條件 大 中 小 型環保站 鐵容器 及其它鐵製品 處理方式 環境條件 大 中 型環保站 鋁箔包 處理方式 大 中 小 型環保站 鋁容器 及其它鋁製品 處理方式 建議回收的環保站
建議回收的環保站
建議回收的環保站 建議回收的環保站
適合環保站 適合環保站 大 中 型環保站 5 -2 14項回收項目分類方法 清洗 清洗 清洗 清洗 清洗 拆除不同材質 拆除不同材質 拆除不同材質 清除內容物 清除內容物 清除內容物 清除內容物 清除內容物 清除內容物 水源清洗空間 水源清洗空間 水源清洗空間 水源清洗空間 人力拆除空間 壓扁壓縮 壓扁壓縮 囤放空間 囤放空間 曬乾空間 其它金屬 光碟片 照明光源 處理方式 處理方式 環境條件 大 中 型環保站 玻璃容器 舊衣 小家電 處理方式 處理方式 處理方式 環境條件 環境條件 環境條件 環境條件 處理方式標籤 環境條件標籤 適合環保站標籤 大 大 大 中 型環保站 型環保站 型環保站 環保教育站回收方法 清洗 拆解 大 大 中 中 小 清除內容物 標示提醒注意 標示提醒注意 標示提醒注意 水源清洗空間 人力拆解空間 人力拆解空間 人力拆解空間 可囤放大空間 廢棄物處理 壓扁壓縮 晾乾空間 囤放空間 囤放空間 囤放空間 囤放整理 囤放整理 打包綑綁 大 中 小 型環保站 型環保站 型環保站 建議回收的環保站 建議回收的環保站 建議回收的環保站 建議回收的環保站 建議回收的環保站 建議回收的環保站 壓扁壓縮 拆除不同材質 拆除不同材質 拆除不同材質 拆除不同材質
建議回收的環保站
建議回收的環保站 建議回收的環保站
先行除去塑膠封面、膠帶、線圈,釘書針等非屬紙類物品,裝成一箱或打包
不可回收 廢棄物處理
紙容器 可回收 去除吸管,倒空內容物,並盡可能壓扁,用水略為清洗
較容易回收項目種類,但需要層架或固定空間進行紙類回收物 的囤放整理,基本上每種環保站均可處理 紙回收分類時注意不要割傷
廢棄物需要再聯繫及支出額外費用請清潔隊或貨 車回收,因此更要做好環境教育,減少廢棄物的 產生
較容易回收項目種類,需有水源可以進行簡單清洗,基本上每 種環保站均可處理 有膠膜需去除
74 75 回收經驗寶典 5 5 紙類 可回收
成一捆
及其它塑膠製品 可回收 塑膠杯口封膜請先去除。請倒空容器內之殘 餘物,用水略為清洗,打包成 一袋 較容易回收項目種類,需有水源可以進行簡單清洗,基本上每 種環保站均可處理 細分類為PET、PVC、HDPE、LDPE、PP、PS、 其它,七大類 不可回收 廢棄物處理 乾淨塑膠袋 可回收 以大袋裝小袋方式集中 較容易回收項目種類,需有水源可以進行簡單清洗,也需要空 間進行晾乾,基本上每種環保站均可處理 不可回收 廢棄物處理 免洗餐具 可回收 先去除食物殘渣,略加沖洗或擦拭後與其他回收物另裝一袋。紙製免洗餐具 亦可併同廢紙回收廢棄物處理
種環保站均可處理 不可回收 廢棄物處理 鋁箔包 可回收 去除吸管,倒空內容物,並盡可能壓扁
不可回收 廢棄物處理 鐵容器 及其它鐵製品 可回收 請先倒空容器內之殘餘物,用水略為清洗 需有人力進行拆解並有空間囤放 回收過程中容易造成巨大聲響,較容易造成鄰近
不可回收 盛裝各類氣體鋼瓶、滅火器應先行打洞,卸除氣體,避免危險 特別注意 環境條件 處理方式 環保教育站回收方法 分類方式 粗分類
塑膠容器
較容易回收項目種類,需有水源可以進行簡單清洗,基本上每
較容易回收項目種類,基本上每種環保站均可處理
周邊居住民眾反彈,不適合小型環保站處理
玻璃容器
可回收 去除瓶蓋、吸管、倒空內容物
不可回收 請先用報紙包裹好,註明為廢玻璃,並標示提醒注意
較容易回收項目種類,需有水源可以進行簡單清洗,並有空間 分類、分色裝袋囤放 回收過程中容易造成巨大聲響,較容易造成鄰近 周邊居住民眾反彈,不適合小型環保站處理
環保教育站回收方法
適合處理 回收過程中容易造成巨大聲響,較容易造成鄰近 周邊居住民眾反彈 不可回收 廢棄物處理 光碟片 可回收 外包裝與光碟片需分開處理回收
照明光源 可回收 請勿打破,若有破碎,請以塑膠袋密封後交垃圾車清運 請勿自行拆解,可能會造成人體危害。 燈泡燈管容易破碎,回收過程收也時常會造成較
陶磁類 不可回收 廢棄物處理
其它類 不可回收 廢棄物處理
※依各地區配合資源回收商回收,如資源回收商不回收則環保站屬不可回收項目。
※執行回收作業時務必配戴手套、口罩,搬運及裝載回收物上車時務必配戴安全帽,以自身安全為第一優先考量。
※此表格為參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慈濟基金會提供最新資料彙整所列,日期:2022年03月31日。
76 77 回收經驗寶典 5 5 鋁容器及其它鋁製品
其它金屬
可回收 確認並清理容器內殘餘物,用水略為清洗,壓扁後打包成一袋 鋁罐需壓扁裝袋,較能節省空間
可回收 如需取得電線內銅線,需拆解電線外絕緣包膜 較不易處理項目種類,需有人力進行拆解工作 金屬拆解不易,務必戴手套進行處理,避免受傷 或發生意外
舊衣 可回收 如有嚴重破損髒汙,請勿放置於舊衣回收箱,請當一般廢棄物處理 需有囤放空間,建議放於室內空間並注意防潮保存 不可回收 廢棄物處理,與其他回收物分開裝袋 小家電 可回收 於資源回收日時交回收車回收
需有足夠的場域空間,並有人力執行拆解工作,大型環保站較
大聲響
特別注意 環境條件 處理方式 分類方式 粗分類
避難逃生安全規劃 電線主機箱 檢查項目
總電源開關屬於(無熔絲開關)
獨立電源開關系統
緊急避難路線指標無損壞或脫落 逃生與疏散路線無堆積雜物影響通行
("不"容易跳電)
電源線路 檢查項目
安全門或出入口上有設置出口標示燈或緊急照明並
可正常使用
有定期維護檢查避難逃生設備
"無"使用大量延長線 延伸使用
地面及牆面電線有PVC管包覆
電源插座附近"無"堆置雜物,影響安全
電源線路"無"裸露破損
拆解區 檢查項目
"無"大電量的電器 使用情形(例如:電銲機、空
壓機、壓縮機、切割器具等)
拆解區電器電路安全、照明充足
廚房、廁所區域 檢查項目
廚房有偵煙、偵熱警示設備
瓦斯桶"有"安全固定
瓦斯管線"無"破損老舊
廚房插座"無"油汙垢
廚房地面"無"潮濕、濕滑
廁所"有"加裝扶手
有監視錄影設備
監視設備 檢查項目 放置環保教育站優化改造之開源資料,例如設計改 造規範書、設計與製作檔案等,供環保教育站自由 下載使用。
錄影設備有異地儲存
消防設備
火警警報及緊急廣播設備可正常操作
滅火器有定期請專業人員進行檢查
室內消防栓有1個瞄子及2條水帶、有吊掛平整
滅火器沒有過期,壓力充足
消防栓及滅火器有定期保養及設置檢查時間表
安全檢核表、雲端連結
78 79 回收經驗寶典 5 5 安全檢核表 設計指南雲端資料庫
有避難逃生路線圖
安全檢核表 5 -3 5 -4
計時器自動電源關閉系統 環保站電力充足
使用電纜線或2.0白扁線當作配線
本設計指南匯集了眾多單位、夥伴所提供的寶貴建議、知識,團隊也深入走訪每一處環保教
育站聆聽志工們的意見及回饋,才得以撰寫出如此豐富的內容,期望未來每一處環保教育站
均能透過此本設計指南,不管是進行全新的環保教育站打造,亦或是改造、優化既有的環保
教育站,都能從中獲得啟發及創新,再延續補充更多新的環保案例及作法進入本指南中,讓
想法不斷循環,使得環保教育站得以永續執行下去。
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
結語
環保教育站設計指南 主辦單位|
設計單位|
初版印製|
製作團隊 資源統籌|張涵鈞、陳祖淞、黃文川 設計統籌|呂承慧、黃婕 內容設計|呂承慧、黃婕、曾群貿 平面設計|晴感製物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中華民國1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