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 Multi-Core無限公司

Page 1

住 宅 的 全 新 想 像 「 「
Modular Design
緒論 主題概述 設計動機

主題概述

未來的都市空間日漸壅擠、老舊的閒置都市大樓也遲遲等不到都更的機會。

利用都市更新前的大樓閒置空窗期,提出新的設計宣言。重新思考公私領域 之間功能上的分配,將城市的功能嘗試性的載入大樓中,安插住宅單元,模 糊化城市與家之間界線的同時,豐富化住宅內公共區域。探索周遭世界,就 從家開始!

緒論
4

WHEN WHERE WHO WHAT

藉由一「設計宣言」的手法,設計新時代青年共享住宅,探討不一樣的住宅模式。

青年 + 社會新鮮人 + 年輕夫妻。

城市中「舊的」、「使用率低」的大樓。

作為生命周期較短的住宅,模組化安插住宅單元,利用建物老舊閒置空窗期大規模擴張。

HOW WHY

對日漸壅擠的都會居住問題提出嘗試性解方與想像。

爭取時間與空間上的優勢,利用閒置大樓創造新的使用機會。

5

緒論

設計動機

6

設計出發點

重新構思起居空間

做一跳脱框架的宣言

非典型居住空間的嘗試

設計目的

改善老舊大樓使用效率

提出新型居住模式

提供青年居住空間

開放性NETWORK

場景的創造

家與社區之間的模糊化

設計優勢

時間與數量上的優勢

緩解青年住宅需求

強化住戸彼此的交流與互動

設計手法
7

基地分析

設定與需求

基地概述

空間問題

基地分析

設定與需求

松山健康社會住宅數據分析 (傳統大型開發)

高14層占地9684坪共507戶。

不考慮土地取得,從設計到完工 共花了五年。大型開發在時間與 精錢上都相對費時費力。

房型 一房 二房 三房 總計 特殊情形及身分保帳戶 (35%) 一般戶 (65%) 低收入戶 (10%) 原住民族 (5%) 其他特殊 身分 (20%) 本市就學 就業 (5%) 青年創新回饋戶 (7%) 本市市民 (23%) 設籍 在里 (30%) 總計 36 72181810813 95360 10 20 55 30 16 14100 5 9 22 14 6 9 47 51101252515235 118507 1房1衛 1房1衛 1房1衛 坪數 13坪17 坪23坪28坪31坪34坪 357戶3戶54戶46戶8戶39戶 戶數
9

游擊式安插住宅單元數據分析

右表是松山區13處的老舊大樓,統計 安插單元約可達到580戶。

游擊化、分散式的模組化安插在時間與 金錢上都能更有彈性。利用老舊建物本

來就待更新的特性加以利用,跳脫社會

敦北八德

財經顛下

大樓

小巨蛋雙

敦住辦

饒河芳齡

辦公大樓

明道住辦

大樓

雙線捷運

住辦大樓

春山辦公

大樓

住宅的框架,讓居住空間設計能更靈活 多元。 物件

南京東路

辦公大樓

民生社區

住辦

明華南京

大廈

福樂大廈

錦園大廈

花園大廈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

東路四段

台北市松山區八德

路四段

台北市松山區八德

路四段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

北路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

東路五段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

東路四段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

東路五段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

東路五段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

東路五段

台北市松山區八德

路四段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

東路五段

百樂大廈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

東路五段

台北市松山區八德 路三段 30年6.18坪 14 9 12 12 12 9 5 12 12 12 7 12 9 14戶 9戶 12戶 41戶 60戶 36戶 5戶 60戶 82戶 >60戶 72戶 >100戶 >30戶 4.42坪 18.65坪 44.35坪 58.71坪 46.3坪 39.76坪 10.95坪 36.81坪 37.68坪 3.61坪 350坪 N坪 125坪 40坪 114坪 520坪 700坪 370坪 320坪 56坪 440坪 450坪 650坪 280坪 N坪 47年 30年 39年 39年 28年 46年 43年 44年 46年 42年 39年 48年
地址 屋齡 樓層數量 土地坪數 總坪數預估戶數 10

重新思考設計定位,除了提 供居住空間,對於建築所扮 演的角色也進行定義。

為購屋能力相對較低的年輕族 群創造的短期存在的租賃住宅

住宅公共區域為住家與 城市之間的緩衝空間 食衣住育樂的共同載體

模組化住宅單元安插

扮演著幫助政府推動空間再利用的中介公司,在大型開發案 膠著無法推進時,以相對有金錢、時間效率的切入點先行完 善空間利用。而游擊式的改建讓此類建物能遍地開花,成為 一種特色的建築型態。

基地分析

基地概述

明道住辦大樓

位置: 臺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687號

屋齡: 40年

樓高: 12層

空間用途: 住商混和

大樓平面採部分凹字形引入自然光的設 計,以應付狹長空間帶來光線不足的問 題。

一、二樓為商空為主,三樓開始為住戶使

用,住戶區域有分雙戶、多戶的設計,後

者應多為學生套房。

商空1 商空2 商空3 騎樓 商空4 住戶 住戶 住戶 住戶 住戶 住戶 住戶 住戶 住戶 住戶 住戶 住戶 住戶 住戶 1樓 2樓 3-4樓 5-12樓(1)5-12樓(2) 頂樓 正立面圖 東側立面圖 南側立面圖 西側立面圖 14

基地後方(北)便是饒河夜市,步行即可享受各式各樣美食。

松山捷運站2號出口便位在大樓 入口幾公尺處。對日常需要使用捷運作為通勤手段的人們而言可說非常便利。除了美食、交通 之外,附近也有河濱公園,可以散步與騎自行車。既能滿足日常所需,基礎設施也非常完善。

明道住辦大樓 彩虹橋 饒河夜市 松山捷運站二號出口

基地分析

空間問題

大樓入口處

大樓現存商空由牙醫、彩券行、飲料店與美 甲行組成。營業性質分散、各自為政。對於 居民日常使用上未能有統整性的效果。

公共走道

由於基地狹長,為了最大化住戶坪數導致 出現狹長陰暗的走道。光線不足之餘也隱 藏潮濕、蚊蟲問題。無公設設計也讓居民無 互動機會,到家後除了回房之外別無選擇。

16

外觀設計與頂樓

開窗零散不規則、壁面斑駁且貼滿了醜陋廣 告。雖然凹字型能引入光線,但現況是住戶將 窗戶佈滿鐵欄杆與雨遮,大大弱化了天井的 作用,空間也不通透。

頂樓目前為閒置狀態,位於13樓。視野良好, 可縱觀八德路四段,更可遠眺基隆河。若能加 以利用將可為居民帶來更多效益。

規劃與構想

空間規劃 概念手法

規劃與構想

概念手法

「核」Multi-Core

以「核」比喻成人與人互動的據點(HUB)

傳統住宅的公共設施與住戶分區,且距離遙遠, 住戶鮮少有理由在大樓間駐足。以「核」的概念

而言,就像是「單核」,單一且集中的區域有公共

設施,離開後便多半空間只剩動線功能。

我們以「多核」的觀點切入,將公共設施打散在 大樓各樓層中,樓層間因為有著不同性質與功

能,像是百貨商場,形成多樣性的據點,讓樓層 間的穿梭更具有吸引力。

core core
19

把城市帶進家中

讓家成為人與人互動交流的中心

工作、娛樂、生活、學習,對於現代人而言是一件 需要共存與平衡的功夫。然而當以上功能進行

的場所分散於都市各個角落,可近可遠時...將

都市部分的功能帶回家中,以模糊化「家」與「城 市」的邊界感,讓人們能減少日常舟車勞頓,在 家即享受多樣化的設施與功能。

20

規劃與構想 空間規劃

住宅單元的存在應滿足最低生活需求即可。

空間內機能應去蕪存菁,化簡廚房、餐廳、客廳的功能,讓公共空間來滿足更複雜的生活行為。

住宅單元的共通重點為動線的循環通透,朝室內動線無阻礙的目標,讓小空間生活起來也能暢行無阻。

21

MODULARITY

坪數縮減後的住宅單元不只剩下功能排列,而是回到最純粹的空間分割,以簡單的幾何圖形塑空間。

利用十字、二字、回字三種分割方式,整理出四種規則、並分別代表各種房型。

強調空間的「動線循環」,讓小空間除了滿足基本需求,也擁有更多空間利用的可能。

A B C 1 11 + 11 + D 11 + 11 ++
22

商空、動態、靜態、家庭區

將整棟大樓依樓層分成四大主要區域:

/一、二樓維持基地原先功能作為 商業空間 。

/三樓至五樓為 動態 區域,除了開始出現住宅單

元外,也安排了如健身房、桌遊室等空間。

/六樓至九樓為 靜態 區域,主要以多種閱讀區、

書櫃、包廂區組成,提共較為靜態的活動空間。

/十樓至十二樓為 家庭 區,除了安插四人房,更

提供了較多能供家庭、兒童同樂的空間。

23
空間上的分區

FAMILY AREA

CHILL AREA

ACTIVE AREA

COMMERCIAL AREA

24

/大樓以雙入口的設計,區 分通往商空與住戶樓層的 使用者,也能讓通往住戶 區更安全。

/一樓除了商空,考慮到

1-2樓 商空區
1F 2F

/考慮到外型文化的興起, 開火平率下降,讓房內的 廚具精簡,有需要開火、與 家庭好友聚會時,可租用 公共廚房。共享廚房一旁

的桌遊室提供住戶娛樂消 遣與電玩投放功能。

3-5樓 動態區
4F 5F
3F

/九樓西側靠窗處規劃吧 台與躺椅,提供視野良好 的放鬆區域。

/大型交誼廳讓住戶可以 在此相聚、交談。

/六到八樓打通設計藏書 區,以環繞壁面形成的回 字梯串聯。動線上放置雙 人包廂,創造安靜讀書專 屬的空間。

6-9樓 靜態區
6F 7F 8F 9F

/家庭影音區提供 小型的劇院,讓住 戶可自行連接想看 的影音、串流平台。

/打通三層樓的攀岩

場讓家長與小孩消 耗體力,設有高、低 兩攀岩區域。一旁設

計綠化陽台,累了即 可來此歇腳。

/打通十、十一樓的 兒童專屬吊床遊樂 區。

/屋頂除了提供曬衣 洗衣,多樣的包廂 設計更是居民消遣 聚會的良好場所。

10-頂樓 家庭區
10F 11F 12F RF

空間渲染

公共空間 住宅單元

配色邏輯

空間渲染 住宅單元 以活潑、俏皮的色彩暗示房間中不同 區域或功能。以明亮有活力的黃色系 作為廚房的基本配色;廁所以綠色暗 示自然與清新;以較為穩重的藍色系 作為寢室的基本配色。顏色的存在做 到了空間功能指引外,讓在外(黑白 世界)辛勤工作的年輕人們回到家能 保有一塊活潑赤子之心。

30
31
32

空間渲染

公共空間

商業空間

商空存在的用意不只為了方便住戶,更希望 因為有對外商業行為,吸引非住戶顧客光臨, 達到空間與周遭鄰里更緊密的結合。

33
34

公共托嬰

以木質調作為空間基底,抬高樓地板高度後

局部下挖成為卡座。格柵區不但是收納區域,

圓孔的設計更提供孩童玩耍空間。雖位缺乏

自然光的一樓後方,以充分的照明與鏡面天 花強化空間的視覺高度與通透感。

迷你高爾夫

誰能抗拒一場與迷你高爾夫的專屬邂逅呢?

35
36

住戶區/公共區域

以白色的水泥作為結構色彩,與單元內的配 色邏輯相反。白做為主要基底,點綴式的賦予 空間色彩,暗示功能與設施的存在。

37
38

住戶區/公共區域

在能引光之處便盡量將空間設計開放。除了 解決基地本身採光陰暗的問題外,也讓這些 開放空間成為具有不同功能的居民聚點。

39
4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