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規劃設計史_學習記錄表_楊凱傑

Page 1

學習紀錄表 課程名稱:規劃與設計史 修習時間:107 學年度上學期(2018.9-2019.1) 一、個人資料 姓

楊凱傑

R07544024

大學背景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生日或星座

1995 年 02 月 13 日

在咖啡店看雜書,或泡在社群軟體和手機 遊戲上打發時間。

自述

萬華人,大學時在新竹讀了四年半的書。因為大三升大四暑假突 然接了異議性社團社長一職,又在爾後跑去競選學生代表。為了 研究所的考試,又技術性地延畢半年,歷經一次推甄失敗,最後 在考試入學如願以償。 從放榜到開學期間,看了一點民族誌、社會運動、文化史和建築 相關書籍,期間也跟幾位社運夥伴們開了幾場反漲學費的記者會 和座談會,持續在異議圈打轉中。

二、課前自我檢視 (一)我為何要修這門課?除了必修的要求外,我還有什麼修課的理由?

必修當然是修課的主因,而且也毋須迴避。作為入門不久的研究生,修習必 修課的確是個強制性的事實,以及係無可避免的專業化學術過程。誠如王志弘老 師在課堂一再強調的「象徵暴力」,碩士班的學習階段,無非是接受學術符號規 訓的過程。 必修課的設計,牽連著未來的選課和論文資格門檻。雖然對於學生而言,這 只是無消多說的常識,但意識到這點有其必要。即使知道難以逃出體制的鐵牢, 對于是誰(規劃學界專家、學者?)制定了遊戲規則,以及這群人為什麼(或如 何)去穩固這套體系,目的是什麼等,做這類發問並試著去理解問題的本質並不 為過。 這樣的看法或許有些消極,或者帶點宿命論的況味,但會做這樣的回覆其實 也是提醒自己必修課的存在,即使課程的設計整體是具批判性的,但也不要因此 忽視該門必修課仍舊有著象徵暴力的本質。

1


其他理由的話(雖然這有點後設),主要是課程「內容」的設計,符合我對 規劃學問的想像。規劃的學問在過去為技術官僚所把持,對於其他面向的關懷著 墨不多,在台灣依舊存在這個問題,即使社區運動也行之有年,但都市更新、成 長機器等土地政治的議題依舊沒少過。而課程的內容有意帶入到其他規劃視角, 尤其是社會學取向的、女性主義等,試圖從階級、性別等立場,對規劃的本質做 質疑和翻轉,替規劃帶入更多的省思和視野,使入門者對規劃設計學問更全面性 地檢視其不足之處,並從常民、社會的角度重新建構對規劃的想像,這不妨也是 我對這門課的期待。 (二)我認為環境規劃與設計是什麼?

環境規劃與設計的內涵,不脫離環境與社會的關係,而就設計一詞的理解, 它預設了某種目的—有意對既有環境做適切的調整和安排,符合環境與社會的需 求。 對於這個概念的理解,我有意強調「社會」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時,我認 為在環境規劃與設計的學問中,帶入人文社會的思考是有必要的。就理論的角 度,我同意結構主義對建築的看法,即建築反映社會結構,並且更加注重使用者— 社會中的個人—的日常感受。即使將建築代換成更大尺度的城鄉景觀,依舊適用 這個觀點。 建築學者 Christopher Alexander 在《建築模式語言》載明的兩百多種模式, 也是從人的需求做出發,比如模式 94.「在公共場所打盹」 ,看似平凡不過的原則, 實則反映出現代空間的不人性化,尤其是假以公共秩序的之名,削弱了公民對於 公共空間的近用權力。其他模式如「樓層不高於四層樓」 、 「結構服從社會空間的 需要」,除了表達對人和社會的體察不僅只是物質的,還包括心理的層次外。同 時,其也在在顯示空間的設計原則,應回歸到對人和社會尺度的留意和關懷。 (三)我希望從這門課學習到什麼能力?

能力的部分,個人期許透過這門課,能夠對規劃與設計之於不同面向的複合 觀點有所掌握,試圖透過科際間的對話,從中比較出觀點間的同異性,並且在通 過自己的思考後,得到對理論、事件較為全面的評價和要旨。 批判的論述能力也是期待的,當然批判性的思考同樣也可以來自於觀點的比 較,得出既有理論、概念等不足之處,就並其做質疑和發問。批判不見得等於不 同意,個人認為,批判在不同意的基礎上,更多了異議性、正當性的論述,來支 持不同意的立場。 (四)我對於這門課的上課方式和學習過程有何期待?

論及期待之前,有必要交代我對這門課,以及另外一門必修課—環境規劃設 計實習(一)—的粗淺認知。作為碩一的兩門必修課,即規劃設計學習的必經之 路,前者著重在理論和觀點的學習,後者則側重在知識的實踐。雖然這樣的理解 過於二分,但理論的框架提供我們對田野和真實社會分析的框架,而實習則是實

2


踐的過程,同時驗證理論的是否可行。 因此,對於這門課的期待,並不僅只是就這門課的學習而已,也包括這門課 的知識會如何與實習課做個呼應和整合。 對於規劃與設計史課程安排,還可以有怎樣的突破呢?雖然就現階段而言或 許來不及(而且是異想天開),但去想像學期之中,能擇期一兩週的課堂時間, 讓規劃與設計史與實習課的安排同時並進授課,理應會是個大膽但有趣的嘗試。 (不過這中間所要克服的技術問題所需要的代價實在太大,包括兩邊授課師資的 意願和時間安排,以及修課學生是否都一樣) (五)面對這門課,我有什麼憂慮?

關於憂慮(其實「焦慮」會更貼切一點)的部分,碩士班學業的適應是亟須 處理的課題。雖然在進入碩士班前也做了不少心理建設,和稍作調整閱讀的習 慣,但依舊不及現階段所需面臨到的知識轟炸,以及小組討論等單元。 短期所要克服的不安,主要會是實質層面的調適,不過在逐漸適應課程節奏 後,價值的部分,以及學習熱忱不再可能是第二階段所要面臨的。價值的部分, 誠如老師提到往後小組討論,勢必得面對一言不合的情境,而不合的原因來自於 彼此的認知、世界觀、意識形態的落差,進而導致的衝突;價值被挑戰是可被預 期的。學習熱忱逐漸低落這部分,除了聽老師在課堂而提面命地說到,在入學前 聽所上學長說了不少,多少有些心裡準備,只是不確定學習疲倦的現象會在課程 進展到的什麼時候才開始。 面對不安,其實我也不覺得僅限於這門課而已;事實上,實習課也有著上述 的問題。當然,我也不認為在修習完畢後,不安和困惑就會減少一點,說不定這 個黑洞只會更大。不過對於這門課還是抱持著期待,冀望在透過這門課嚴謹的學 科訓練後,對於問題,無論是規劃設計方面的,抑或涉及意識形態、價值的立場 抉擇等,更懂得如何去闡述和收攏。這也是我對這門課有信心的地方。 人生即產生和調節焦慮的過程。

3


三、學習歷程紀錄 第一週

學習方法與規劃的知識圖譜

■閱讀材料: Sandercock, Leoni (1998)〈規劃師之養成:為二十一世紀儲備規劃師〉 (鄭文良、 陳惠雯、林秀姿譯),《城市與設計》4: 21-35。 戴伯芬(2006) 〈評介歐門汀葛爾的《規劃理論》 :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跨界 對話〉,《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3: 107-116。 Sandercock, Leonie (2003) “Rewriting planning history: official and insurgent stories”, in Cosmopolis II: Mongrel Cities of the 21st Century (pp. 37-57). London:Continuum. Eagleton, Terry (1987) “The significance of theory”, i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ory (pp. 24-38). Oxford: Basil Blackwell.1 ■主要論點圖示:

不錯,你把兩篇文章結合起來。。有沒有可能把 Eagleton 的文章也納入呢?不過, 生態學或設計,其實也會是主流規劃設計史的主題,因此,不見得只能歸在反叛 的規劃史。 ■課堂紀錄:

1

中譯為〈理論的意涵〉,王志弘譯。

4


(一)論學習 1.研究所的學習框架:既定脈絡、目標 l

接受學術場域中「象徵暴力」的存在事實

l

學習與「否學」(unlearn)—與自我認知扞格的知識或價值。

2.學習紀錄表: l

圖表是用來消化、整理知識的優良技術工具。

l

問題設定(如何把問題問好)才是重點。

(二)論閱讀: 1.向 Adler, Mortimer Jerome(1972)《如何閱讀一本書》借鏡 l

閱讀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

l

主題閱讀訓練是為文獻回顧打基礎

l

分析閱讀、主題閱讀皆為論文研究的先備能力

l

小結:釐清讀者與書的之間的適切距離,視關係(是否重要、切身相關)決 定閱讀的方式,比如閱讀範圍、速度、節奏、筆記等。

2.有效率的文本閱讀技巧 l

看懂摘要、前言、結論即可,頂多看各章節標題、圖表,即了解 90%論點

l

美國學術寫作傳統:第一段第一句常為該篇重點

3.做筆記 l

筆記方法:畫底線、空白處記頁碼、圈記重點

l

筆記原則:結構、概念、辯證

(三)論規劃與設計 1.規劃師之養成:為二十一世紀儲備規劃師 l

跨學科取向的規劃能力(pp.28-33)—TAMED:技術(technical)、分析 (analytical) 、多元文化(multi-culture) 、生態學(ecological) 、設計(design)

l

在既有的技術(T)典範傳統中,加入其他面向之觀點和關懷,使規劃教育 朝向更開放且合作的架構。

2. 重寫規劃史 l

規劃史,或說歷史,都是選擇性、建構的敘事。

l

顛覆官方敘事,建立屬於常民、少數族裔的共享歷史。

l

藍調音樂的啟示:音樂是讓人們與世界發生關係的媒介,也同是對霸權的批 判和反抗。 (pp.52-53)

5


l

反思—城鄉所的定位:反轉既有主流技術規劃的框架,並從非主流規劃學界 的其他觀點,找出規劃的其他可能。

(四)論理論 l

凡事用既有文字(符號)所建構的理論,皆是在穩固既有的符號體系。同時, 理論也是在揭露基本預設(反身性;疏離效果)。

l

理論是破與立的辯證。

■我的心得: 以下心得分別就課程設計、文本內容和上課感受做個心得整理: 學習方面,這門課的課業量並不少,反映在每週的文本份量(根據所學會的 統計,為每週四百頁以上)。此外,團體作業的部分也是修課無可避免的事項, 尤其每週的小組討論,要求組員必須於每次討論前,閱讀完該週指定的文本。有 別於大學時的修課經驗,文本的閱讀是強制性的,並且是透過個人的學習紀錄表 和小組報告來落實學習。雖然過去在大學期間,也曾修習過研究方法、田野研究 等課程,文本的數量同樣不少,但密集、按部就班的學習強度,卻是初次體驗。 文本內容方面,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知識作為第一堂的課程內容再當然不過, 而且就某種程度而言,這樣的安排無疑也讓部分學生再次溫習規劃方面的理論知 識。會說「再次」,其實也是對像我這種,透過入學考試管道進來學生而論。此 次的課前預習,及課堂聽講,有別於過去瑣碎的知識吸收,取而代之地是地毯式、 系統性的學習,也釐清考前對於部分知識的不解,比如理論在規劃領域的位置, 以及一個完整的規劃教育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等,還有如何回應實務等。 不過對於入門者而言,本週的文本還是有其閱讀難度,除了部分專業的術 語,還有對傳統規劃的演進交代,稍嫌紊亂,多預設了讀者須具備對規劃一定程 度的知識水平。雖然戴伯芬在〈評介歐門汀葛爾的《規劃理論》:現代主義到後 現代主義的跨界對話〉(2006)對於流派有清楚的整理交代,然而即使是這樣簡 明的導讀,也仍須具備一定的社科理論和規劃學的背景知識,比如霸權等概念。 對於主流規劃的演進,林峰田(2007)〈規劃裡的演進〉相較前者,架構精 簡了許多,但對於規劃理論的時期有更清楚的交代,還有理論典範間移轉的因果 交代。當然,作為一份教材,該份講義的鋪陳有些線性的,這也是讀者需要去留 意的部分。 最後則是個人的上課感受。作為開學的第一門課,對我來說確實凝重了一 些,雖然教授和學長姊們都表示氣氛相較以往緩和許多,且教授的確也開宗明義 地表示象徵暴力是無可避免的事實。 不過有沒有其他的原因其實環境的配置,同時強化這樣的感受?比如長桌的 擺設,對於局部在座的同學來說並不大舒服,比如坐在長桌側邊或前方位置的同 學,在長時間下使身子處於扭曲和坐姿不良的狀態,產生不適的狀況。另外,通 風的問題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下課期間不少同學反應教室空氣不佳,而我自 己與鄰座的同學也在上課結束後,產生頭痛的症狀。身為規劃設計的研究生,提

6


出對空間的感受和體察,我覺得有其必要,最後也恕我提出這樣的反映。 你可以把椅子轉個九十度,讓你可以正面面對教室前方而坐。至於通風,可以打 開窗戶,開啟電風扇。313 已經是我們最大間的教室了,第一週往往會有旁聽的 同學,增加人數,之後他們多數會離開,會少一點人。 ■我的疑問: 在規劃與設計史的課程裡,為何安排規劃理論的倫理和反思,安排於第一堂課教 授,而非在接受完整的課程學習後,再做系統性地盤點和回顧? 你應該會發現,每一週都是倫理的反思。不是只有第一週。換言之,倫理、政治、 規範等等問題,無法跟了解社會現實的轉變的歷程切分開來。再換個方式說,戴 柏芬那一篇,只是給有興趣的同學看一下,真正有系統地描繪規劃設計的發展, 是第二週的事情。其實,我們整學期會反覆講類似的概念,而不會只講一次。學 習是一次一次從不同角度討論相同的課題。最後,不要太相信系統這個字眼。 ■分組討論概況: 與課堂助教、分組組員做初次的交流和認識,並在短時間內決議出未來的小組討 論時間。下次規劃與設計史的小組討論時間定於本週五晚上七點,避開繳交作業 的時間(星期三),並於工綜 313 教室進行。

7


第二週

西方現代環境規劃與設計史概說

■閱讀材料: 1.Relph, Edward (1998)《現代都市地景》(謝慶達譯)。台北:田園城市。 2.Scott, James C. (1998) Seeing Like a State: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中譯:Scott, James C. (2012)《國家的視角:那些試圖改善人類狀況的項目是如何失敗的》 (王 曉毅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4 章】 ■主要論點圖示:

■課堂紀錄: (一)課堂解說 1.現代規劃發展的歷史條件: l

民族國家出現

l

資本主義與空間政經趨勢演變

2.價值立場—論《現代都市地景》與《國家的視角》 l

Relph, Edward:地理學者,從地景去體察規劃的全貌

l

Scott, James C.:人類學者,對規劃的簡單化、標準化和現代化經濟邏輯做 批判

3.柯比意 v.s 珍・雅各斯 (1)柯比意並非「獨裁」,而是「威權」

8


l

翻譯更正暨名詞釐清

l

獨裁 v.s 威權

l

威權—政治哲學術語,中性、攏統的客觀修辭。

(2)對珍・雅各斯式地景肯定 l

珍・雅各布斯指出混合住宅區的優點

l

西方城市規劃的新典範(對比當今亞洲擁抱過去西方的現代規劃)

l

反思:信義計畫區帶來的是現代性、去人性的百貨、摩天大樓地景

l

台北密集交錯的巷弄文化,即珍・雅各布斯理想的城市樣貌

4.現代城市的興起與治理 l 工業化造就城市發展(鄉村人民遷往城市) ,並且因著城市問題產生因應的規 劃技術。(英國) l 規劃的格局思考(政府當局強力介入市民社會運作) l 公共衛生建設的出現(霍亂的整治) 5.主流規劃系所 v.s 台大城鄉所 (1)主流規劃系所 l

傳統定位:工具理性的綜合規劃技術統御(手段則是清除式規劃的政治暴力 和自以為是的優越感)

l

中國現代都市規劃的反思— 年輕的規劃畢業生,全權負責社區的通盤規劃,且無訪查的事前作業,無視 一地社會的空間組織和脈絡

l

沒有思考原生社區鄰里的社會—空間關係 I. 南鐵地下化爭議 II. 日治車站的存亡,e.g.台北第三代火車站

(2)那台大城鄉呢? l

淵源:加州柏克萊大學,導入社區規劃

l

城鄉所創所教授(夏鑄九等人)赴美深造,移植這方面經驗到所上

l

定位:激進式規劃傳統?同時也是邊緣、反叛的非主流規劃

l

然後我們亦在規劃理想低落的年代(雙重邊緣)

6.台灣有花園城市嗎? l

規劃學界的普遍誤解:中興新村、永和最初的發想是以霍華德的「花園城市」 為藍本。

l

事實:僅只是參考美國郊區的設計。此外,花園城市是「自給自足」的市鎮 規劃,但中永和實際上卻是臥房城市(衛星市鎮)。

9


(二)分組報告解說 1.簡報提醒 l

避免章節條列式安排

l

文本摘要,非章節摘要,需要更精簡的文字表達

l

引用段落為單頁(如 p.12) ;引用段落為多頁(如 pp.12-3)

l

英文字型避免標楷體,請用 Times New Romance

l

以十頁為原則

2.提問提醒 l

問題設計應更簡潔(拿掉冗長且不必要的前提)

l

釐清問題的根本立場

3.重點筆記 l

規劃是政治的過程。

l

夏鑄九:歷史保存是意義競逐的場域;是各方協商(鬥爭)的過程。

l

規劃管理的簡化,伴隨著國家機制的複雜化。

■我的心得: 就規劃的入門教材而言, 《現代都市地景》 (以下簡稱《現》)是一本優異的讀本, 不僅由淺入深,作者也提供個人對都市地景獨到的見解,並且是從人文地理學的 視角來剖析。就優點來說,《現》對於不同規劃的演進,不單僅從營造的面向來 談,而是從更宏觀的層次,帶入到歷史條件,以及非關營造的社會變遷如何影響 地景的形塑。以第五章談到科學管理之父泰勒(F. W. Taylor)為例,其講究生產 線上的效率管理,對早期消費地景產生顯著的影響,汽車的大量生產與消費即是 (pp.136-141)。第七章則提到了科技變遷同樣形塑現代地景的樣貌,不僅限於常 民層次的,如金融卡、家電的出現,國家/國際政治層次的核能電廠、機場亦是。 在此也順道補充。 《現》就主流規劃歷史的脈絡,梳理了我對規劃上的零碎認知。 比如當我讀到第四章〈現代城鎮規劃的發明〉時,第一印象是聯想到 Christopher Alexander 的經典著作《建築模式語言》 (The Pattern Language) 。如 T 字型節點、 市區內的兒童等城鎮規劃技術,可以回溯至二十世紀初的歐文、雷特朋等人的著 述—小尺度的、鄰里單元的規劃觀點。 就文本的書寫形式而論,《現》作為評論性的讀本,文字的書寫相較 Philip Wilkinson 再白話不過的《50 則非知不可的建築概念》(2018),自然無法比擬, 如果把《現》當作純粹的工具書並不是妥當的方式。另外,與 Simon Parker(2007) 《遇見都市:理論與實踐》比較,雖然與《現》在諸多面向和主題是相當且呼應 的,不過《遇》的理論性更強,更側重在都市社會學、政治經濟學取向的學派比 較。至於本週的另外一份文本《國》 ,從其關懷的尺度(無論時間和空間)來看,

10


野心則來得比《現》更大,且更具批判力道。 單獨就關懷的視野來檢視本週的兩份文本,《國》比《現》更有意跳出歐美、西 方列強的主流框架,並特別去檢視西方規劃的發明,如國際主義的建築風格,如 何影響蘇聯和第三世界的地域風貌。雖然兩者都批判到柯比意,然而《國》對他 的形容,更凸顯柯氏除了是個威權的規劃者外,也是個投機者,會為了尋求與理 念契合的國家(如也同等強調進步的蘇聯),而無在意來者何人。 雖然上述一再地提到「地景」一詞,不過對於初學者而言,地景並非容易理解的 字眼,尤其在閱讀上述非關規劃、營造的章節,或許會有如此疑惑,那麼「地景」 確切的內涵是什麼?至少就《現》這本書提供的線索來看,地景絕非只是物理、 實質空間層次的概念。雖然《現》的諸多討論著重在城市外貌的變化和作用,也 給了一個差不多的定義:地景即是日常生活所在的視覺脈絡(p.16)。不過很顯 然地,這個定義除了過於攏統,也未能去彰顯地景中的權力關係。關於權力與規 劃的關係,《國》反而有意去揭櫫和明示這個道理。 對於地景的完整理解,Zukin 的見解同時也適用在本週兩份文本的詮釋上。所謂 的地景,係為實質環境(地理意義的) ,加上物質和社會實踐及象徵再現的總合; 所見之全景,亦是有權者的,和無權者的空間加總(《權力地景:從底特律到迪 士尼世界》 ,p.29) 。以權力為度,主流規劃歷史,即是對權力者的歌功頌德;對 主流規劃的批判,則有賴對規劃由上而下的權力關係做全面性的體察和分析。 地景這個概念,在下學期的空間的社會分析會專門討論。 ■我的疑問: 1.建築的式樣能真實反映階級嗎?以台灣高樓住宅外觀為例,是否也正上演著西 方過去新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的風格的品味鬥爭?抑或崇尚西洋和西方現代主 義風格建築,另有其他脈絡? 這就要看你所謂的反映是甚麼意思,以及何謂建築樣式。很多時候,供給中下階 級居住的建築樣式,其實是中上階級住宅樣式的簡化版。就像同樣是現代主義建 築,只有很有錢的人出得起錢請建築師幫他蓋住宅,而中下階級就是住在大量生 產的廉價現代主義風格高塔中。至於古典品味往往連結到中上階級,乃因為那意 味了傳承,而且施作上比較困難(裝飾較多,比較昂貴),這在芝加哥的城市美 化運動中呈現出來。至於台灣,每個時期流行的高層住宅的外觀都不同,現在流 行的應該是比較日式風格配色(黑、墨綠、咖啡)加上隔柵網的外觀,跟十幾年 前的可怕的淺藍色或粉紅色磁磚外牆,或是一直沒有退流行的歐式古典風格並 存。此外,這也不是品味鬥爭,這是商品化住宅中,建商和建設公司試圖吸引顧 客的形式操作。 2.《現代都市地景》提到二十世紀是機械複製的年代,套用德國哲學家班雅明的 概念,是否大量複製、平庸的現代主義方殼住宅,也存有著「靈暈」(aura)消 逝的問題? 這要看過去是否將住宅視為藝術品,但是即使貴族豪宅有所謂靈光神韻,那也跟 藝術品的靈光不太一樣,多的是堂皇富麗所展現的威嚴,而不是繪畫或雕塑栩栩 如生的驚駭或神聖感。不過,現在通過歷史保存,也算是將地主或平民的老住宅, 增添了靈光。最後,我覺得靈光這個概念缺乏深化,大家隨意套用,但未能區分

11


靈光的內涵,以及在不同類型和脈絡下的差異,或是認知者的不同感受。 ■分組討論概況: 總的來說,討論的進行很沒效率。討論前,組員們彼此先在臉書的社團上做文本 的摘要分工,並在討論中個別報告分配的部分。不過實際在操作的時候,我們發 現每個組員摘要的時間都過於冗長,五個人花了一個小時半的時間才把書的摘要 做個完結,剩下的一個小時半(對,我們超時一個鐘頭),才在思考提問。 摘要的部分,我觀察到一個現象:我們除了犯了基本的討論毛病—沒有主持人、 沒有使用白板輔助紀錄,同時,也過度執著於把各節的內容做到完整的交代,包 括各流派的完整脈絡。此外,由於我們是一個接著一個輪流分享,而在這段期間, 組員其實並沒有真正進行雙向的討論和溝通,僅只是單向地聽同學陳述內容,因 此參與的過程是枯燥和浪費時間的。提問的部分,我們則過度糾結於問題的設 計,包括避免使用上「為何」 、 「是否」等字眼,以及攏統、發散的提問。事實上, 也誠如助教在討論時開宗明義說到,要把問題想好並不容易,而且就學姊過往的 經驗,提問組所需花費的時間反而多過摘要組。 到討論結束前,其實我們也未能把三個問題決定出來,而又是拖到隔天的晚上, 在開小組的通訊討論時,決定出三個問題(還有實習課的工作分配等一併解決) 。 針對冗長無效率的討論問題,有必要得在下次的小組討論前,擬定我們內部開會 或討論的流程步驟。 討論要做好準備,要有焦點,只是聆聽別人單向報告,就不太算是討論了。找出 幾個可以深入討論的焦點,比起全面性的說明文本,學習效果更好。

12


第三週

從傳統社會到殖民現代性的空間治理術

■閱讀材料: 洪傳祥(2017)〈臺南水仙宮位址的荷蘭人規劃淵源〉,《建築學報》102: 53-74。 林開世(2007)〈風水作為一種空間的實踐:一個人類學的反思〉,《台灣人類學 刊》5(2): 63-122。 顏亮一(2017) 〈社會危機與空間重構:清代臺北之區域動態〉 《台灣社會研究季 刊》106: 89-134。 黃蘭翔(2015)〈臺灣店屋的歷史溯源及其在近代都市改造下的轉化〉,《城市與 設計學報》22: 19-54。 黃世孟、吳旭峯(1991)〈戰前日本受西方社會主義規劃概念影響之檢驗-以日 本式的「職工村」及「田園都市」為探討對象〉 , 《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6:91-101。 陳建仲、傅朝卿(2017)〈殖民地住宅的現代轉型:以二次戰前滿州日本人住宅 的形成及其住宅競圖案為分析中心〉,《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22: 1-34。 葉蔭聰(2003)〈一個衛生城市的誕生:香港早期公共房屋的殖民建構〉,《城市 與設計學報》13/14: 341-369。 張素玢(2011) 〈移民與山豬的戰爭—國家政策對生態的影響(1910-1930)〉 , 《師 大台灣史學報》4: 95-127。 夏鑄九(2000) 〈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0: 47-82。 ■主要論點圖示:

13


■課堂紀錄(此處改為「自習筆記」 ,作為備考): 以下內容為筆者本週的文本重點、概念整理: (一)風水作為一種空間的實踐

l

主張風水應當被視為一種空間實踐,優於作為一種文本現象(p.65);

l

一套擇址的技術,而非一種宇宙觀(pp.68-73);

l

對 Bruun 論點之不同意與修正:

l

n

風水不應是國家理性主義或道德主義的另類傳統(世界觀);

n

其二元性質,反映在視覺、認知層次,而非政治、社會結構層次(官方、 民間皆會拿來挪用);

結論(p.114-116) 1.

風水理論抽象性:係由一些數字、符號與象徵組成,可跳出社會文化的 脈絡來看待空間的現象;

2.

風水的應用,對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人的文化翻譯要求沒有我們想像的 高;

3.

風水具高度彈性的視野,在應用上可以依當事者的權力、財力與主體的 認同和意願,來調整其需求;

4.

風水是一種無法否證的解釋模式。

(二)社會危機與空間重構

l

l

刮除重寫(p.127) n

空間、城市研究的隱喻;

n

指曾經存在於城市中的人群、活動與事件總會在城市中留下一些空間的 紀錄,但總是會在城市羊皮紙上留下一些印記,因此我們可以在不同時 期印記的交疊上看到城市的歷史。

空間修復(pp.128-129) n

呼應前述「刮除重寫」概念;

n

各種歷史行動者為了處理或緩和社會危機所進行的「空間修復」,且是 推動臺北城區域的形成、變化;

n (個人認為)係因應不同時期之政治經濟脈絡,經濟發展空間的移轉和 再組織現象; n l

空間作為社會力的結果。

本文意圖:對現性史觀下替現的台北圖像提出質疑,並以共時性的空間事件 來重構圖像。(p.129)

(三)臺南水仙宮位址的荷蘭人規劃淵源 l

規劃的意義

14


l

n

漢人建築語彙與特色的城市,其空間系統卻是奠基於荷蘭港埠規劃的傳 統(p.71);

n

東西方規劃營造的特殊典型。

地景的意義(弦外之音) n

水仙宮與廟埕於荷治時期,原為公秤處與市集廣場,今則隱沒於市場攤 販與鐵皮屋頂之間,功能與空間涵構歷經數次嬗替、轉化;

n

呼應前述「刮除重寫」概念。

(四)臺灣店屋的歷史溯源及其在近代都市改造下的轉化

l

成熟的店屋於明代以前有之(p.24);原鄉為廣東、福建,後擴及台灣和東 南亞;

l

台灣的脈絡,則是從清領時期有之,且係田地發展成街道的歷史過程(p.26) ;

l

台灣亭仔腳文化,可回溯清代;其普及與法治化,則可以檢視日人的家(店) 屋規範和治理,包括引進西方規劃技術;

l

放諸東亞,店屋的研究,亦是對日本於殖民地的營造方針和地景形塑的探討。

(五)戰前日本受西方社會主義規劃概念影響之檢驗

l

因應自明治維新以來,面臨同西方一樣的社會與都市問題;

l

導入西方社會主義規劃思維,並有左列兩例的誕生:職工村、田園都市;

l

借鏡省思台灣的「規劃進口」與「範型轉移」事實(p.100)。

(六)殖民地住宅的現代轉型

l

滿洲日人住宅思維: 「住宅現代化」 ,一個追求適合更為合宜舒適的居家生活 環境的過程(p.29)。

l

其住宅本質實屬外來的橫向移植,且僅關注在日人的住宅討論,少見對滿洲 當地營造的考察和融入(p.30)

(七)香港早期公共房屋的殖民建構

l

殖民時期的香港,其公共房屋政策係以「公共衛生」和「健康」名義推行和 包裝(無關乎「社會福利」概念,且非殖民者的共識);

l

公共衛生的觀念源自殖民早期,英人面對香港瘴癘的環境有所因應,比如「潔 淨局」的設置(p.344-350) ;

l

衍生而出的「衛生症候」,反映出殖民政權對健康、殖民統治及受到本地人 威脅的焦慮(p.366);揭露此段歷史也是本文的目的。

(八)移民與山豬的戰爭

l

空間的重組:獵場(原住民所屬)→(遭驅逐)→農場(日本農業移民);

l

移民困境:作物為山豬大肆侵略、破壞,難以防範;

l

原民困境:(1)獵場空間被剝奪、(2)狩獵槍枝亦被殖民政府沒收;

15


l

反思課題:征服自然,抑或與自然共生?以此段歷史反省前者。

(九)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

l

日治時期台灣建築和城市,係殖民現代性營造—一種沒有主體建構過程的現 代性(pp.61-73);

l

因應:從(日本)殖民地的共同性經驗為基礎,建構批判的現代性,並質疑 歐洲/日本中心性與獨特性預設下,對他者(異己)的歷史重寫(p.73);

l 「……一層層被塗掉重寫的台灣地景,像都市考古學式地追溯痕跡,殖民現 代性營造的歷史,其實是為不斷的歷史對話所重寫的歷史。」(p.77)→呼 應前述「刮除重寫」意義。 ■我的心得: 本週的文本,大抵可以透過幾個觀點去做收攏和探討,如: (1)刮除重寫,對於 現代與前現代營造、規劃歷史的軌跡追溯; (2)橫斷的、共時性意義的東亞空間 脈絡檢視; (3)透過數種營造、規劃技術和歷史,推論普羅與時局當權者的權力 關係; (4)空間治理的技術,即對空間實踐的實質規範,以及對社會空間的具體 回應和介入。 關於刮除重寫的概念,顏亮一(2017)是以清代台北城鎮群的經濟空間嬗遞為例, 說明城市的歷史是多重時空的交疊關係,不同邏輯的空間結構疊架在同一個區域 的產物。此一概念不僅限於對城市的詮釋,亦適用於更廣泛意義的地景或地方。 此外,台灣歷經數個不同外來政權的治理,透過對同一地方、不同時期的地景變 遷,更能體會刮除重寫的內涵。 著名的例子,莫過於台北的二二八公園。過去,二二八公園為台北的天后宮,於 日治時期時,則修建為具殖民教化功能的「新公園」,亦是皇民化運動的政治教 化場所。隨後,國民政府來台,則把公園內原作為升旗典禮、精神訓話用的運動 場,改建為現今的蓮花池,更在池子上矗立擺設著漢偉人雕像的亭閣。2就刮除 重寫的意義來看,雖然原址之地景今昔已非,但過去當局者重操前朝的舊業,只 是換成另一種政治濡化的形式,把新的威權典範,透過空間的營造,疊加在舊的 之上。而對地景的歷史性思考,尤其帶入對殖民歷史的反思,其實也呼應了夏鑄 九(2000) 〈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中, 反身性、殖民現代性的批判。 空間的治理技術方面,林開世(2007)〈風水作為一種空間的實踐:一個人類學 的反思〉則引導吾人重新思考風水的內涵。對於風水的認知,慣於理性思考、科 學至上的我們,容易把風水視作為非科學的、不理性的存在,難逃現代性的傲慢, 對於前現代的傳統技術,擺出高人一等的姿態以對。然後,回到過去的時代脈絡, 風水的確是在科學未竟前,有系統、理性的空間學問。以此看待,便不難理解為 何風水為何應以「技術」 、 「空間實踐」看待,而非靜態的、過時的前現代「現象」 、 「宇宙觀」。對於政治與社會的關係,〈風水〉透過風水這項技術的再度檢視,試 2

此段新公園的描述,資料參考自:王志弘(1996)〈台北新公園的情慾地理學:空間再現與男 同性戀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2:195-218。

16


圖動搖理常民/官方雙元的對立界線—風水並非只是常民營造的下層觀點,因為 其也為官方所使用,包括作為城池的擇址方針。 回到本週的文本討論。筆者特別留意到,在學期的課綱裡,本週的題旨原為「從 傳統漢人社會到殖民現代性的空間治理術」 (p.6) ,但在本週的課程講義裡, 「漢 人」二字是被移除的。就邏輯上,這樣的題名相較是比較適切的,因為本次的文 本,還討論到日人的職工村文化、荷蘭人的規劃技術等,關懷的視角並不侷限於 漢人而已。雖然諸多的文獻是以台灣的歷史社會為討論對象,然而同樣的文化也 在東亞的中國東北、韓國、新加坡見證類似的殖民營造軌跡;以東亞區域的層次 來理解、比較,應會是更宏觀的檢視方式。 最後,這邊也想試圖釐清一個問題,也回應本週的題旨:為何在傳統之外,也需 要帶到對殖民現代性的討論?在此,我同意張隆志(2004)的觀點(其實也呼應 本週夏鑄九的那篇文獻) :殖民現代性分析並非「殖民地現代化」的研究代名詞, 更不是機械地對於「在殖民地的現代性」加以描述。而是以殖民主義與現代性作 為主要問題意識和分析概念,從歷史整體性及區域特殊性的雙重觀點,來解明殖 民主義與現代性在母國與殖民地的共構關係與歷史實踐。3 ■我的疑問: 1.延伸夏鑄九對殖民現代性的批判思考,戰後國民政府帶來的現代主義規劃,以 及中國(中原)本位的營造觀點(無論是橫的移植或縱的繼承),亦是再製新的 殖民情境和文化霸權?又,我們真的進入到後殖民的狀態了嗎? 國民政府是不是殖民政權,這就是爭議的焦點了,牽涉了統獨議題。台灣本土論 者會認為那是外來殖民政權,大中華意識者會認為這是收復失土,當然不是殖民 政權。。後殖民的說法,當然也因而隨著你認為國民政府是外來政權或是光復國 土而有所不同了。 不過,在之後的建築設計論述那一講,會指出中國、西方現代、本土之間的混雜 狀態。簡言之,也很難簡單二分殖民和後殖民,本土或非本土。。世界遠比分類 概念還複雜。 ■分組討論概況: 無。

3

《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p.158。

17


第四週

威權體制、發展型國家、國家與空間形構

■閱讀材料: 張景森(1993)《臺灣的都市計畫》。台北:業強。 邱君萍、蕭全政(2015) 〈臺灣國土規劃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1945~2015〉 , 《政 治學報》60:21-39。 孫義崇(1988)〈台灣的區域空間政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 33-96。 夏鑄九(1988)〈空間形式演變中之依賴與發展—台灣彰化平原的個案〉,《台灣 社會研究季刊》1(2/3): 263-337。 夏鑄九、徐進鈺(1997)〈台灣的石化工業與地域性比較研究〉,《台灣社會研究 季刊》26: 129-166。 夏鑄九、陳志梧(1988)〈台灣的經濟發展、蘭嶼的社會構造與國家公園的空間 角色〉,《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4): 233-246。 謝昇佑、魏龍達(2009) 〈民粹威權主義?從社區總體營造的推行重探 1990 年代 的民主論述〉,《國家與社會》7: 87-138。 ■主要論點圖示:

■課堂紀錄: (一)課堂解說 1.論「主體」內涵 l

主觀性(Subjective);

l

自律性;

18


l

同一性/身份:自我認同、身份認同(涉及群體架構) 、不變性(長久狀態);

l

獨立性:與他者有「邊界」 ;自足而不依賴。

2.論「認同」 l

可變性;

l

回溯性(的建構):把現代國族想像,透過歷史的回顧,來強調、鞏固共同 體的框架,建立國族後設的正當性宣稱

l

國族是共同體的想像工程(參考《想像的共同體》)

l

如:中華、華人—環境指涉;歷史性建構、模糊的地域或民族指涉

l

如:華僑的發明(對海外華人後裔的民族分類)

l

外省後代菁英 v.s 本土菁英份子民族認同

3.現代性 l

簡言之,就是現代社會。

l

且是理性超越自主反身(同時意味著進步)

l

那麼傳統呢?以各種方式延續至現代,成為另一種因應現代性的形式。

l

或者寄生、依託於現代性脈絡(回顧林開世(2007)〈風水作為一種空間的 實踐〉)

l

西方的發明,思考:現代性等同「西方的現代性」?

l

陰暗面: (1)韋伯對資本主義的「鐵牢」比喻;(2)理性的悲劇

l

現代性閹割第三世界的聲音

l

有無非西方的現代性發明?有,日本終身雇用制。

4.後現代 l

內涵:片段的(小)敘事、不確定性、高度流動、彈性化

l

對此概念的存疑: n

現代社會的運作並沒有因此被完全打破

n

只是步調較快的現代(社會)

n

只是局部的「狀況/狀態」

l

過度激進、小眾的主張

l

王志弘觀點:對後現代的不同意,並認為如何把自己組織、縫成一個整體的 自我更是重要課題 。

5.廿世紀初台灣知識份子定位與錯亂 l

認同的錯亂(日本人、中國人、台灣人?)

l

歷史的斷裂和選邊站—選擇: (1)往國民黨新中國靠攏; (2)往共產黨革命 新中國靠攏;(3)輸誠殖民母國的日本;

19


l

時代產物: n

半山人,如:連家

n

左翼知識份子,投入日共、中共、台共政治參與

6.社會結構的分析視角 (1)傳統觀點(常用): l

四分法: n

結構功能論,A(經濟)G(政治)I(社會)L(文化);

n

社會是功能整合的總體

n

批評:化約衝突本身(如:負功能)

l

三分法:國家、社會、市場

l

二分法:上層結構、基礎(下層結構),馬克學主義觀點

(2)現代觀點: l

場域觀—社會空間(布赫迪厄)

l

網絡觀:混亂的節點形構;偶然的連結;匯流的節點;流動性質

(3)社會是......(有機系統、機器、戰爭、法律秩序、市場、遊戲、劇場、論述 etc) 7.資本主義國家的體系&關係(講義 p.341) 8.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危機與趨勢(講義 p.341) 9.威權轉型時期檢視 l

社運興起

l

本土化加速

l

新自由主義化社會(全球競爭加劇、中國崛起 etc.),民進黨執政對金融管 制鬆綁

l

黨國體制的崩解,黨與國的分治

l

對夏鑄九等人批判:過度化約民主為民粹的論述主張

l

1990 年代末期:製造業轉型不利,導致過剩的資金流入房地產,金融與土 地資本集團茁壯

l

民主化浪潮與分野: n

第一波民主化:野百合學運

n

第二波民主化(兩種說法):(1)青年樂生;(2)太陽花學運

10.大時代下的城鄉所歷史 l

系所與政治體制緊密合作(張景森等人)

20


l

全所投入於各縣市的大區域規劃

l

誕生台灣縣市綜合規劃,彰化縣為首次的規劃對象,成績出色

l

採取政經結構分析(大範圍規劃調查)

l

制定相關版本和格式(後續計畫延續相關格式)

l

成為政治人物的政見藍圖(變成政治工具)

l

當今縣市規劃轉由規劃工程顧問公司接做

(二)簡報與提問建議 1.簡報論證圖示:可簡化為表格,劃分為幾個層次來談,依序如:國際局勢—國 家政經結構、政策(法令、體制、技術官僚)—區域縣市。 2.面對怎麼辦的提問:啟蒙、組織、動員、抗爭。 ■我的心得: 這次課堂的內容有些出乎意料,會有如此反應,主要是沒想到在課堂的前半段, 老師花了泰半的篇幅在認同、國族和民粹方面的討論。雖然本週的文本,是有謝 昇佑、魏龍達對王振寰、錢永祥其民粹威權主張的反論。以及再上一講,夏鑄九 (2000) 〈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有意暗 渡對李登輝民粹主張的錯誤,責陳這是讓主體性未竟的原因。不過觀照課綱的進 度,仍以為上述課題會在下一週做個全面的交代和討論,而本週討論會側重在發 展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結構分析。 一開始是有些不解,不過在留意到「依賴」這個字眼後,一切便豁然開朗。本週 的文本內容,主要鎖定戰後至 1990 年代期間的規劃歷史,而在進入此一時期, 台灣被納入到新的國際體系,並成為該體系的依賴發展型國家,同其他第三世界 國家,延續過去殖民時期的發展模式,依附在殖民母國(西方列強)建立的經濟 秩序。「依賴」意味著與「獨立」對立,也直指主體性的不完全。其中,主體性 的內涵,除了獨立性,也隱含同一性/身份的命題,而這兩個概念,便對應到吾 人如何看待 1980 到 1990 對段期間,台灣民主化伴隨著國族運動的歷史過程。 當然,這堂課也未必揭露事件的全貌,雖然僅就認同這件事,就有不少的論述。 〈民粹威權主義?從社區總體營造的推行重探 1990 年代的民主論述〉開宗名義便 告知讀者,無意就「民粹」一詞解釋起,意味著這一詞並非三言兩語便可交代完 畢,畢竟自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出版了《烏合之眾》 (1895)以降, 4 西方學界產出為數可觀的作品。 在台灣方面,民粹一詞則常作為論證上直接使 用的修辭,如夏鑄九在〈殖民的現代性營造〉中,批判建國相關的運動,是以民 粹來指涉,然而,卻未對一詞作任何的定義。再者,其在〈做為社會運動力的社 區與城市〉(2007)中,面對倒扁運動,卻是正向肯定此一「反悲情」運動是民

4

根據 Google 學術搜尋引擎的統計,含有“populism”字眼資料約有 15.1 萬筆(扣除「只含書 目/引用資料」選項篩選,僅含專利),而這可能僅只是英文世界的表面數據,實際上可能更多。

21


主與市民性,係「希望之苗」 。5無細究運動背後的身份組成,僅論表面上打倒貪 污的運動正當性,極可能使其界定(卻不定義)的民粹產生認知上的齟齬。6 對民粹、認同或國族的議題,囿於篇幅關係,先點到為止,暫且把主軸拉回到本 週的另一個重點—「發展主義」 (特別是「依賴發展」)和「新自由主義」的討論。 關於二個概念,就台灣的脈絡,即有著上述的先後順序在,無論是張景森(1993) 《臺灣的都市計畫》、邱君萍、蕭全政(2015)〈臺灣國土規劃政策之政治經濟分 析,1945~2015〉(兩份剛好補完了自日治到近代的規劃歷史脈絡),都明確點出 對映的關係,簡單的理解可以是:威權體制—依賴發展;威權轉型—新自由主義。 當然這樣的劃分也是有疑義的,即發展主義一直存在,假如深根柢固的「拚經濟」 迷思未被除魅,那麼毫無疑問地,它仍會繼續,並且與新自由主義結盟。另外, 對照西方的分期,時點雖然吻合(以戰後和 1980 年代初作分野) ,不過也有可能 會是選擇性親近的關係。至少就美國來說,社運的興起是 1960 年代,遠比台灣 早了二十年左右,台灣社運的風起雲湧則是發生在新自由主義的大背景下。雖然 再進一步地追究,實際上新自由主義的貫徹,誠如王志弘在課堂解釋,民進黨在 正式執政後,採用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模型,對金融管制做放寬,而這是千禧年至 今的進行式。 最後,則是對此一時期有關地域性的一點看法。相較整大時代的洪流,地方/地 域常常是被忽略或者犧牲的存在,尤其是處於世界體系中的邊陲且被動的位置, 更是如此,同時接受著世界城市的指揮(Fridemann,1997) 。透過夏鑄九的三份 文獻,分別從彰化、宜蘭和雲林,以及蘭嶼的地方分析、比較,理解到第三世界 下,各地方空間因應新國際分工體系鉅變所發展的策略,或者是說,係為了與世 界網絡「接合」 ,同時,亦與過去、與傳統社會—空間形成斷裂。 ■我的疑問: 從謝昇佑、魏龍達(2009)〈民粹威權主義?〉一文延伸發問: 1.左翼必然是去國族的嗎?誠如趙剛、瞿宛文等人「統左」 、 「土左」的左翼認知, 還是左翼與獨立實為可同時並進的意識形態,如史明、陳芳明等人「獨立台灣」 主張。 左翼當然不是去國族,左統和左獨是目前的兩大支,多少帶有國族主義色彩,雖 然左統中也有些人是策略性的左統,目標是反對美國帝國主義,因而暫時結盟中 國崛起的力量。至於去國族的左翼,則是強調亞洲區域的人民跨國結盟,向陳光 興那樣的,算是少數吧。 2.承上。關於台灣左翼知識份子,如長期活躍於《台灣研究季刊》趙剛、夏鑄九、 甯應斌等學者,其思想脈絡又應從何追溯起?陳映真的思想資產、夏朝聯合會與 工運圈的歷史脈絡,抑或其他更重要的線索?

5

《異質地方之營造:公共空間、校園以及社區營造》,pp.293-5。 兩份論文:〈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做為社會運動 力的社區與城市:全球化下對社區營造的一點理論上的思考〉,分別收錄於同一系列叢書《異質 地方營造:理論與歷史》、《異質地方之營造:公共空間、校園以及社區營造》。 6

22


這個你自己去爬梳吧,反正學術界的都跟保釣運動之後留學生的左翼思潮有關。 但陳映真是另一塊本土左翼,跟留學生那些圈子還是不太一樣,工運又是另外一 群人。雖然這些圈子會有些重疊。 ■分組討論概況: 總的來說,以時間而論,此次討論費時三小時半,較上次多出半小時。然而,就 當天討論的內容來看,又比第一次討論更為紮實,雖然後半的討論階段則又流於 瑣碎、冗長狀況。 討論分為兩個階段:文本導讀,以及簡報製作和分工。組員們於星期一約定好, 在本次討論之前(星期四下午五點),將各自認領的報告與非報告文本,閱讀完 後製作論證圖,並附上摘要、提問。雖然事前的準備時間並不充裕,且並非每一 位組員都有達成,但比起上次導讀流暢了不少。至少就自己的經驗來說,以圖說 明文本的方式,除了輔助、外化記憶,在做圖的當下,便是在訓練自己去精煉文 本的重點,以及扼要的邏輯安排,效果是比閱讀完後直接做口頭分享來得佳。本 次小組討論的簡報如下連結: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UYK5Pi18G2cZ6dDnBMtmNZUS_Za0bGF oQz7vLEaR9hg/edit?usp=sharing 前半段導讀約費時一小時半,後半段的討論節奏則稍嫌紊亂。主要的原因有三 點:(一)摘要的論證圖示的產出;(二)四份文本的論證圖整合;(三)提問問 題。關於(一)的部分,組員們對於「發展主義」 、 「依賴經濟」的概念不大清楚, 對於如何去組織這些概念也是個問題,最後解決的方式,便是在分工時推派一個 組員構思總整的摘要圖(結論就是我本人來畫)。至於(二)的份,前述提到我 們各自產出認領的文本並做圖,在討論的階段,便是思考如何把不同組員對同一 份文本的圖解,做最佳地整合和呈現,這部分在當下也是懸而未解,並決議在分 工階段時,另議通訊開會再做處理。最後(三)的部分,也是這三點唯一克服的, 就是從我們組員事前備好的提問中,從中篩選出三個題目,並對出線的問題做修 正。當然除了技術上的問題,我也觀察到一點,同組的組員亦會執著在細節的討 論上,比如提問方面,會不停地對提問做出質疑和解釋,然而卻又苦惱於如何立 即修正。此外,組員們很要求務必在討論中解決大部分的事情(我猜與他們過去 的學習經驗有關),也因此讓討論的部分作業挪前,延宕不少時間。

23


第五週

迂迴於國族、現代性與本土之間:空間設計論述與實踐

■閱讀材料: 藤森照信(2014)《日本近代建築》(二版)。台北:五南。【1, 2, 6, 7, 8 章】。 江柏煒(2003) 〈“洋裝碗帽"的民族形式:陳嘉庚的學校建築(1910s-1950s)〉 , 《城 市與設計學報》15/16: 159-207。 蕭百興(2008)〈現代都會的「中國性」反歸-戰後初期文化守成主義者以台北 城市為主要基地的建築國族論述形構(1940s 中~1960s 末)〉,《城市與設計學 報》19: 11-48。 殷寶寧、陳宇玨(2016) 〈建築現代性的想像及其終結:中華商場的誕生與死亡〉 , 《建築學報》96 期增刊(建築人文空間專刊): 1-26。 夏鑄九(2014) 〈功能,功能,與一點點象徵-1980 年代之後台灣建築師的現代 性營造與潘冀建築師事務所〉,《城市與設計學報》21: 41-61。 劉可強、張聖琳(2002)〈建立一個批判性的「跨文化的本土」設計語彙藍本: 反 省 「 模 式 語 彙 」 對 宜 蘭 演 藝 廳 空 間 設 計 的 衝 擊 〉,《 城 市 與 設 計 學 報 》 13/14:371-394。 施植明、江建宇、陳林蔚(2008)〈擬仿的地域主義-黃聲遠的宜蘭經驗〉,《設 計學報》13(4): 1-23。 吳嘉苓(2015)〈永久屋前搭涼棚:災後家屋重建的建築設計與社會改造〉,《科 技、醫療與社會 20: 1-74。 吳欣蓉、王价巨(2015) 〈自然建築的發展歷程與在地實踐-以臺東阿牛村為例〉 , 《建築學報》91: 119-139。 ■主要論點圖示:

24


■課堂紀錄: 1.台灣戰後建築脈絡 l

台灣戰後建築史綱擬稿(講義 p.344)

l

切論視角(第二組整理):

l

l

n

三向度:建築師—業主;功能—象徵;設計—使用

n

建築:國族神話建構一環,反映於象徵性、紀念性公共建築

國民政府來台初期(戒嚴時期) n

華北(中原)文化為官方正統,優於華南等地(視為地域)

n

建築亦然,即北方宮廷式風格移植,如台北三處城門、故宮等

1980 年代(解嚴後): n

鄉土化運動;地域性建築

n

中式建築退後;純粹西方現代主義為主流

n

晚近:脫離現代性建築風格,國際建築師作品成為在地新地標

n

建築旅遊興起,造訪各國建築大師作品(菁英階級品味)

2.台灣歷史保存運動 l

代表:漢寶德、夏鑄九

l

先驅:搶救北門運動,北門因高架道面臨被拆除危機

l

前鑑:東門、南門、小南門皆改建為北方宮廷式外觀(綠色琉璃瓦)

l

1970 鄉土文化運動,仍不脫離大中華國族框架,漸進到地域性論述;本土 或地方鑲嵌於大中華框架

l

老街保存運動 n

早期:被視為菁英的思維,未擴及市民思維,為居民排斥(阻礙發展)

n

後期:居民態度轉為接受,看到觀光商機

n

新一波縉紳化,如:大稻埕

3.本土化、地域性與全球在地化 l

對現代性建築反動,並強調對地方、自然的互動

l

國族地域主義,中華霸權 v.s 台灣本土

l

建築走向常民,脫離現代主義方殼子

l

接納本土營造形式,如:鐵皮屋、霓虹燈等元素

l

擬仿的地域主義 v.s 批判性地域主義 n

對黃聲遠建築的批評(施植明等,2008)

n

僅為視覺表面上的元素借用(前者),未經實際的轉化和精煉(後者)

25


l

l

l

全球在地化思考 n

跨文化的本土語彙;跨文化=全球在地化

n

宜蘭演藝廳(劉可強、張聖琳,2002)

n

效仿亞歷山大《模式語言》精神(思維),建構本土建築論述、語彙

反思:吳嘉苓(2015)研究 n

現代性社會中,原民對傳統建築並非全盤買單(與現代社會脫軌)

n

替代方案:象徵性地保留(部落中心),作為聯誼性社交空間

其他地域性的現代化嘗試 n

漢寶德設計之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澎湖、墾丁、劍潭等基地),融入 台灣常見之閩式建築風格

4.日本近代建築史 l

藤森照信(2014)《日本近代建築》

l

兩階段:學習(擬仿)→覺悟(融匯)

l

第一代:學習階段

l

l

l

n

擬洋風(西皮日骨) :西方建築、日式工法

n

西方殖民樣式建築

第二代:覺悟階段 n

反省:菁英份子反省完全擬仿,找回日本獨特風格

n

新古典主義、折衷主義建築

殖民地台灣建築 n

殖民地營造計畫:台灣作為日籍建築師的實驗基地

n

殖民地建築,亦反映權力不對稱的關係(王志弘)

n

建築反映政治理念(國粹主義),建築菁英也難以完全理性避開

建築風格:英德法三種風格(前中期)+帝冠式或興亞式(後期)

5.中國建築現代性實驗 l

中國現代性建築先河:教會建築,如:南京金陵女子大學(西式建築+中式 大屋頂嘗試)

l

陳嘉庚「洋裝碗帽」—西式建築量體,冠上中式大屋簷

l

蕭百興研究:

l

中式現代性論述,此批建築菁英多靠攏國家,如:黃寶瑜等人

l

本土論述:省立工學院建築科(今成大建築系)

l

影響:台灣老字號大學校園規劃與格局

26


n

東海:仿唐風、書院風格

n

文化:華北式宮廷建築

6.建築教育論述 l

概念援引:傅柯「論述」

l

建築並非營造,還是一連串的象徵性論述

l

影響、主導主流建築界思維

l

建築:形式(空間設計焦點)+非形式(象徵,思想層次)

l

建築師的自我價值確立:追求建築內在價值(象徵表達)

l

透過空間設計,塑造、引導美好社會想像

l

建築無以避免主觀和價值預設

l

如:亞力山大,追求圓融的建築風格

l

如:李祖源,將道家思想融入建築創作

7.論「中華商場」 l

類型學上特殊位置:大道上的大型建築

l

政治的產物,也與難民、違建歷史息息相關

l

國族色彩較不明顯,因係為常民所設計,不講究和鋪張(對立於紀念空間)

8.其他補充 l

後現代「轉向」(turn),偏離現代主義規範、秩序、美學等,並作為一種思 潮和代之典範

l

文化治理,新的政治治理模式,多走向聚落公共化,如:剝皮寮、蟾蜍山

■我的心得: 本週的文本,大致可以就左列三個面向做切論:建築類型分期、建築風格涵化, 以及地景的刮除重寫。首先就時間而言,建築類型大抵也按照主流的歷史分期— 日治、國民政府在台初期,和解嚴後至今—依序演進。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主 要以新古典主義為主(雖然在後期已有現代主義的雛形);國民政府在台到解嚴 期間,建築形式多由官方和外省精英主導,並移植了西方現代主義和中式建築風 格、品味等;到了解嚴以後,伴隨民主化、本土化運動,建築開始帶入在地的元 素,使地域性成為晚近建築界新的思考方式和風格轉向。 不諱言,這樣的分類可能流於化約。如新古典主義一詞,對應其在西方的脈絡(詳 細內容參見 Relph, Edward (1998)《現代都市地景》),此概念真能一併適用看待 日本和殖民地的擬洋建築嗎?因著此古典是西方對於自己歷史的回溯運動,然而 西化的新古典建築,對於當時的日人和日本殖民地而言,這並非對自我歷史的緬 懷,可能僅只是概念的誤植。此等質疑,也同時是我在閱讀李乾朗(2008)《台 灣建築史》,見狀日本殖民風格建築使用該概念作為分類的疑惑。

27


建築風格的涵化,則反映建築的形式和內涵是流動的、並蓄的,和融合的。無論 是藤森照信(2014)《日本近代建築》述及通過「和魂」營造後的西式建築,抑 或江柏煒(2003)以陳嘉庚的「洋裝碗帽」為例,反映出嚮往現代現代「進步」 的一面,同時毋忘捨棄自身民族性格。回返台灣解嚴後的近代,劉可強、張聖琳 (2002),或施植明等(2008),以黃聲遠在宜蘭的建築作品為例,提醒吾人傳統 和在地性被找回,並且是通過現代主義或擬訪的方式去再現空間。 當然,涵化也有程度之分,就本週的文本而言,大抵又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物質 性的擬仿、並蓄,和精神、意義上的融通。陳嘉庚的「洋裝碗帽」、黃聲遠的地 域性建築,屬於前者,就層次而言僅被認為是意象上的直接借用;至於後者,[相 對於文化守成派的]新派的觀點或許是最近這個層次的,主要以王大閎等建築師 為首,試圖轉變和精煉中國的營造語彙,使其蛻變為現代性主義的建築形式(蕭 百興,2008)。 地域性的營造實驗,提供了另一種的思考方向,如前述劉可強、張聖琳(2002) 「宜式語言」 、吳嘉苓(2015) 〈永久屋前搭涼棚〉和吳欣蓉、王价巨(2015) 「台 東阿牛村」的例子,則暗示在地化必須從其鑲嵌在現代社會脈絡來看,此又是另 一種營造的涵化模式。 最後,則是刮除重寫的觀點詮釋。無論是前幾週在談大尺度的規劃,或者本週對 小尺度建築的體察,意味著都可能上演著刮除重寫的戲碼。如殷寶寧、陳宇玨 (2016)以中華商場的誕生與死亡,錨定西門昔日風華與拭微,在隨著都市發展 的東遷後,地位被取代;商場不再,嬗替的是供車流路過的林蔭大道。除了中華 商場外,同時期第三代台北車站也面臨刮除重寫的命運。對於消逝的建築和地 景,唯有透過對該地歷史的爬梳,才能回溯和召喚其曾經的光景。 ■我的疑問: Jean Baudrilla 認為地方影像為「擬像」 (simulacra) ,係從來不曾存在過之事件的 7 模仿,是沒有原版的複製品(Mike Crang, 1998) 。於是理解,日治時期的建築 或城市規劃,亦能通過擬像理論來看待?抑或擬像的概念僅能置於晚近的脈絡來 解釋? 擬像的概念要謹慎使用,因為現實依然存在,而且許多所謂的擬像也是物質性、 社會性之脈絡下的產物。換言之,即使是如科幻電影中的城市形象這樣沒有真實 對應物的擬像,也是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過程和營利邏輯的產品,並且在人們的 真實的觀影經驗中,留下來了真確的經驗感知和意義。所以,我不會使用擬像來 談日本人對於建築形式或都市設計的擬仿,他們也是一方面參照真實的前例,一 方面想要融合創新,並且在具體的政經情境中,考慮成本和目標而建造出來的真 實的建築物和計畫。Simulacra 之類的概念,沒多大用處。 ■分組討論概況: 本週分組討論,時間較上次縮短許多,雖然也未及時於兩小時內作結。因此次輪 到提問組,在小組討論前分配好每人認領的文本(三份),並於討論時導讀。 7

Mike Crang 著、王志弘譯(1998)《文化地理學》,p.126-7

28


延續上週的模式,這次亦在導讀前,組員們約好在星期四導讀前,完成認領文本 的論證圖,並貼在討論的簡報上,於討論時輔助導讀。就實際狀況而言,整體比 上次又流暢許多,約在一個小時半內解決。也因為彼此認領的文本皆有兩位同學 重疊到,因此在逐篇導讀時,可以做摘要或內容上的互補。提問單的問題,也因 為事前約定好,每人至少產出一題,在討論期間,經由組員逐題討論,最後訴諸 投票表決(在覺得不錯的題目下留姓氏),選出要提問的三個問題,並請設計該 問題的同學做最後的文字、語句修正。 總的來說,分組討論有逐漸上軌道,剩下的問題,大概就是設想如何事前的文本 分工作業,更有效率和上手圖文摘要的功夫。

29


第六週

土地與社會發展:土地政治、都市更新、全球化與新自由主 義治理

■閱讀材料: 1.廖彥豪、瞿宛文(2015)〈兼顧地主的土地改革:台灣實施耕者有其田的歷史 過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8: 69-145。 2.官大偉(2014)〈原住民族土地權的挑戰:從一個當代保留地交易的區域研究 談起〉,《考古人類學刊》80: 7-52。 4.周素卿(1999)〈再造老台北:台北市都市更新政策的分析〉,《地理學報》 25:15-44。 5.藍逸之、李承嘉、林宜璇(2015)〈從擴大租隙解析都市更新條例之新自由主 義邏輯:地產博奕或優質再生?〉,《都市與計劃》42(2): 109-152。* 6.楊友仁(2013) 〈金融化、城市規劃與雙向運動:台北版都市更新的衝突探析〉, 《國際城市規劃》28(4): 27-36。 7.Yang, Daniel You-Ren and Jung-Che Chang (2017) “Financialising space through transferable development rights: Urban renewal, Taipei style.” Urban Studies. 1-24. 8.Shih, Mi and Hsiutzu Betty Chang (2016) “Transfer of development rights and public facility planning in Taiwan: An examination of local adaptation and spatial impact.” Urban Studies 53(6): 1162-1177. 9.楊友仁、蘇一志(2005)〈地方成長聯盟轉化與空間治理策略:以台南科學城 為例〉,《都市與計劃》32(1): 1-23。 10.周素卿、吳幸玲、江尚書(2009) 〈後工業化臺北與新自由主義都市政治〉 , 《中 國地理學會會刊》43: 15-32。 11.藍逸之(2013)〈一個新自由城市、兩種都市政權?1997 後香港都市治理的 空間爭議〉,《城市學學刊》4(1): 87-139。 ■主要論點圖示:

30


■課堂紀錄: 1.土地政治 l

l

l

l

l

土地改革 n

改革計畫源自國共內戰的競爭和延續

n

國父遺念:平均地權,漲價歸公(未竟之業)

n

折衷式的土改—三七五減租(37.5%)、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

n

國民黨作為資產階級政黨(權),仍重視地主權益(土改手段溫和)

n

土改影響、後續: i.

農地變建地→田僑仔的誕生

ii.

共有地主(小地主)受害,大地主、小地主被扶持

施政上的延續 n

接收日治時期徵收之公有地

n

日治時期訂定都市計畫劃分土地,至國民政府時期逐漸徵收

原住民保留地 n

土地交易的利益瓜分:新一代原民菁英晉身為部落的食利階級

n

傳統領域,近來原民運動重點

n

原住民自治區(扁政府時期未落實政見)

當今國有土地佔用爭議 n

以法為界的二元場域:國有土地佔用處理

n

過去:家父長制,對非法佔有保留彈性→納入「合法管理」的佔用處理

n

現在:依法嚴逞,對非法佔有毫不留情→「非法化排除」處理

n

中產階級支持國家對非典型佔有者的暴力拆除,認為佔有者是「不勞而 獲」(法律上則是面臨「不當得利」指控),徒白佔有國家土地

n

城鄉所觀點:非法佔有住民產生,應理解為歷史的共業;中下階層住民 佔有非法土地,理應有其居住正當性

n

爭議事件如:華光社區(失敗收場)、紹興社區、蟾蜍山社區

對中低收入者都市住宅政策 n

因應:中低收入者住宅供應不足

n

從郝市長到柯市長期間,始有相關政策制定

2.居住權 l

思考:國家有義務對人民的居住權負責?

31


l

反迫遷運動論述

l

對居住權益上升到法治層次(與「非法化排除」對抗)

l

既有工具:文化保存論述&法規

l

蟾蜍山抗爭:參考林郁文,2015,《蟾蜍山聚落保存運動:非正式聚落的公 共性與邊界辯證》。

3.新自由主義下的資本經濟與掠奪技術 l

大衛・哈維:資本的三種迴路 n

l

第一迴路:營造環境,生產者、消費者仰賴此迴路中資金的貸款

n

第二迴路:過剩資本從第一迴路移轉至此,紓解資本過剩問題。用「長 時間」解「短時間」內過剩的資金。此迴路中可供融資者多為常時效性 (借助分期)、高昂商品,如房地產、債券等衍生性金融商品

n

第三迴路:國家公共支出、大型建設計畫(產業技術創新,如工研院)。 屬於消耗項支出。

n

空間修補:透過空間修補第一迴路內在危機(資金導入第二迴路)

n

當下無利可圖的資本(過剩資金)→投入到第二迴路→長期有利可圖投 資標的

n

不良後果:景氣回轉後,無足夠資金做借貸(金融機構無願意借納資金 給製造業貸款)→泡沫化危機

發展權移轉(Transfer of Development Rights, TDR) n

對一地的發展做適當的限制

n 「容積移轉」奠定在 TDR 概念上 n

發展權—概念,容積移轉—手段(制度)

n

容積移轉與歷史保存有關,可回溯 1960s 紐約中央車站保存

n

國家最初為了解決公保地(以劃定徵收土地),修法拿掉徵收年限→無 法解決問題,最後訂定容積獎勵制度,並大幅放寬應用範圍(古蹟、歷 史建物→公共設施保留地、生態態敏感地、海砂屋 etc.)

n

最終成為都市更新的治理技術

l

變形、帶有發展型主義色彩的新自由主義施政

l

藍逸之等人(2015)認定都市更新即是新自由主義的計畫

4.成長聯盟與地產霸權 l

地產作為政治的「霸權」意識:地產引導開發

l

地產導向開發,應鑲嵌於後工業社會—脫離工業社會—之脈絡來檢視

32


5.國家新自由主義邏輯 l

委外廠商處理建設(標案) ,國家坐收土地價金

l

小政府模式:公家施行瘦身計畫,導入企業、民營化模式

l

公部門內在矛盾:「不圖利他人」v.s「不與民爭利」 n

不圖利他人:對小百姓進行司法追討

n

不與民爭利:不與大財團計較

■我的心得: 就內容上,本週文本可與第四週的閱讀材料做個呼應,即國民政府自戰後到晚近 之政經社會結構的變遷,並且以新自由主義崛起的 80 年代作為分期。政治方面, 台灣從威權體制漸進到威權轉型時期(邱君萍、蕭全政,2015);經濟方面,則 是從發展主義導向結構,進入到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化體系;都市治理方面,則是 從管理主義轉變為企業主義模式(藍逸之、李承嘉、林宜璇,2015)。 當然就比例而言,本週的文本更聚焦在對政府的空間治理技術檢視,進而提出政 治經濟學的批判,比如毫無節制的 TDR 政策應用、成長聯盟的地產博弈等。另 外理論的部分,藍逸之等人(2015)則是引介 David Harvey 資本迴路、空間修 補觀點,解釋過剩的資金透過進入第二迴路(如房地產市場)的方式,紓解短期 因融資過剩導致的貶值問題,同時亦造就不動產成為炒作性的投機標的,房子與 土地脫離居住需求的使用價值,反倒成為具交換價值的高昂商品。 對於上述的空間經濟策略或理論分析,理應也需要去理解在其之上更大的新自由 主義框架,在此援引 D. Harvey(2005)觀點:新自由主義國家的使命,在於創 造「優良的企業環境」,替資本積累塑造最佳的條件。此外,國家的角色並未因 新自由主義而變得無關緊要,相反地,它成為這套霸權意識的推進器,由上而下 的鞏固此役體系。8從周素卿、吳幸玲、江尚書(2009) 〈後工業化臺北與新自由 主義都市政治〉中,我們也看到政府厲行的四大開發案,服務對象的並非大眾, 而是為了吸引資本的進駐,這點呼應到創造優良企業環境的觀點。 至於霸權意識的推進器?這個則更幽微卻又習以為常不過了。A. Gramsci 提出了 霸權的概念:係社會中的統治階級為了其支配的正當性,被製造的共識、觀念 (Mike Crang,1998) 。在課堂上,王志弘提到中產階級對非典型住民佔有國土的 不友善態度,認為佔有者是「不勞而獲」 。而就霸權的觀點,這樣深根柢固的「愛 9 拚才會贏」的觀念 ,則來自這群嬰兒潮世代過去的教育,以及受益於經濟起飛 帶來的個人財富佐證,而未真正思考到他們的起跑點其實是相對公平的。10此等 觀念與新自由主義強調個人的自由、自主及責任重性吻合,而系統性歸因則退 後,並被責難是為自己的不努力做推託。 8

David Harvey 著、王志弘譯(2008) 《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 ,pp.20-25。 原為一首發行於 1988 年臺語流行音樂歌曲,歌名後來成為一句鼓勵人們努力向上的格言。 10 這部分理解來自 T. Piketty《21 世紀資本論》(Le Capital au XXIe siècle)對 S. Kuznets 倒 U 假 說的反論。 9

33


這樣的推論未免有些唯心,然而就政治的角度,行動取決於觀念,反映市民對理 想政府的想像,轉化為經濟選票,雖然在新自由主義的鐵牢下(借用韋伯的比 喻),有的只有集體的成長,並無真正均分成長的好處。 最後,回到本週的主題。當我們擁抱象徵進步的都更,最終換得的可能也只是價 格更為高昂的新穎牢房,抑或難以負擔而被迫遷離,此一慨言,亦在晚近四起的 反迫遷運動俾見端倪。 ■我的疑問: 通過本週的閱讀材料,我們得知新自由主義帶來的,是地方空間為流動空間所取 代(Castells,1996) 。然而都市更新或大型開發計畫作為空間修補的手段,引導 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成為鑲嵌於土地的固定資本,就邏輯而言,是與流動空間 的命題相違? 所謂的流動空間,柯司特是指跨國資本主義可以憑藉著資訊科技而得以將不同功 能分配到不同地區卻又能整合運作的機制,因此,流動空間不是沒有地方,而是 將各種地方依其需求而整合起來。 不過,從哈維的角度來看,這確實有矛盾,因為資本要流動,但為了空間修補而 將大量資本綁在一地(以便獲取信貸利益),可能有助於未來的資本積累(有了 更好的基礎設施和廠房等) ,但也可能阻礙資本的周轉時間(快速流動) ,或者, 在下一波經濟蕭條的時候,毀棄了這些使用年限未到的固定資本,導致資本貶值 或毀滅。 換言之,你不用混用流動空間和空間修補概念,前者是柯司特的,後者是哈維的, 兩人觀點不全然相同。 ■分組討論概況: 由於當天下午實習課移地南港,加及黃麗玲老師臨時約談本組與另一組基地訪查 的進度並作回饋。雖然大致在傍晚的六點二十分結束行程,然而在返程的公車上 遇到下班的車流,趕不上與助教約定好的時間七點半,最後延宕至八點整才開始 小組討論,在此也感謝助教願意予以等候。 本次的小組討論為兩小時半,較前兩週的導讀(輪到我們摘要、簡報當週)再縮 短一鐘頭。會有如此差異,主要在於此次討論後半段,在簡報的內容討論上更為 精簡,雖然組員們對於部分細節、論點依舊會想在當下直接做個釐清和了結。總 的來說,討論主要還是在前面兩個小時的文本導讀和討論。 至於閱讀和理解上,由於本週文本多討論到發展權移轉、土地經濟相關之術語, 以及大衛・哈維的資本迴路概念,對於初學者並不容易,尤其概念又應用在台灣 都市更新的案例分析上,更添難度。於是認為,前導性的閱讀材料,如徐世榮 (2016)《土地正義》,以及鄒崇銘(2015)《流動、掠奪與抗爭:大衛.哈維對資 本主義的地理批判》,有助奠定相關背景知識認識,並對本週文本有更完整的理 解。

34


第七週

住宅開發與金權城市:福利、市場、資本與縉紳化

■閱讀材料: 1.沈孟穎、傅朝卿(2015)〈台灣現代住宅設計之轉化:以 1920 年代至 1960 年 代公共(國民)住宅為例〉,《設計學報》20(4): 43-62。 2.劉欣蓉(2012)〈消失的理想住宅方案〉,《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 19: 43-64。 3.林君安(2015)〈試論台北步登公寓-現代住宅在地化過程中的公部門角色〉, 《建築學報》94: 107-128。 4.沈孟穎、傅朝卿(2015)〈台灣「國民」住宅設計與現代住居空間再現〉,《住 宅學報》24(1): 55-99。 5.米復國(1988) 〈台灣的公共住宅政策〉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 97-147。 6.陳怡伶、黎德星(2010)〈新自由主義化、國家與住宅市場-臺灣國宅政策的 演變〉,《地理學報》59: 105-131。 7.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 台北:巨流。 8.王志弘(2013)〈紀念性與風土的對話:新北市重陽重劃區的都市地景形構〉, 《國家與社會》14: 119-172。 9.陳永龍(2010)〈河岸邦查部落再生成與漂流族群生計重建阿美族「都市原住 民」自立家園的社會安全涵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 135-175。 10.吳縛龍(Wu, Fu-Long)、韋伯(Klaive Webber)(2010)〈從經濟全球化和當 地制度來看北京外國「門禁社區」的增長〉(王曉曉、馬強強譯),《地理學報》 58:133-147。 11.曹海濤(2012) 〈中國大陸「小產權房」的政治經濟學─基於產理論的分析〉, 《政治學報》53: 1-27。 12.黃舒楣(2016) 〈外流城市:改寫香港灣仔舊區地景的服務式住宅生產〉 , 《地 理學報》80: 55-80。 ■主要論點圖示:

35


■課堂紀錄: 1.縉紳化(gentrification)(Glass,1964) l

參見:王志弘等(2013)〈縉紳化或便利城市升級?〉,p.35

l

批判性術語,對立於「都市更新」 、 「都市再生」等正面字眼—帶有「吸納/ 排除」、「階級入侵」意涵

l 「郊區化」的反義?錯,僅只是都市內部的嬗替、質變 l

勞工階級的住戶,遭新中產階級(多頂客家庭)取代和擠出

l

縉紳化適用台灣脈絡?不大適合,因台灣自有住宅率高,與租賃為主的西方 都市有所不同

l

生態(綠色)縉紳化,如:寶藏巖

l

商業縉紳化,如:大稻埕街區

l

鄉村縉紳化

l

l

n

都市高階白領在都市外的農村置產(古色古香的老屋),源於英美

n

周邊商業迎合這些群體而做改變

n

宜蘭(假)農舍算嗎?有爭議,僅能是渡假屋,並非做長期的住宅使用

縉紳化四種過程 n

特定群體移居,高階取代低階

n

建成環境改變(機能完備),迎合新中產的品味

n

階級相關之消費偏好人士聚集

n

地產價格上升

縉紳化三階段

36


n

1950s-1973

n

1970s-1980s

n

1990s 後

n

第四波?Lees 等人(2008:179)

l 「縉紳化」誤用:不適於台北城市的分析,嚴格定義必須是勞工階級被排擠, 較適用於新北市(舊台北縣內環衛星市鎮)的分析 l

生產面觀點:David Harvey 租隙理論

l

生活支持系統重新建構縉紳化認識 n n n

如:台大後門校區(近二十年來快速建設) 社科院、法學院系館林立,學生活動範圍擴張→後門附近商業區興起 (118 巷) 建議:「系統」改為「網絡」用字,前者的理解較僵硬、呆板。

2. 移住/移駐 l

外流:外派人士,國際知識移民

l

東南亞移工

l

流動空間下的產物(反映當今社會高度的移動性)

3.關於怎麼辦的思考 l

左派 v.s 右派

l

資本主義的討論:改革 v.s 支持

l

規劃者的立場和價值取捨

4.騎樓系統 v.s 空橋系統 l

各組異同比較 組別

同/異

觀點

生活便利 v.s 加速消費

路和商家間的「中介灰色地帶」v.s 交通功能主導

非連續商業空間 v.s 加速消費的商業空間

人車並行(平面)v.s 人車分離

風土(經驗空間)v.s 現代視覺

部分同

全盤都市規劃 v.s 個別零散規劃(也是多功能通道)

37


l

l

教師觀點 n

騎樓:庶民創造之空間文化;空橋:商業集團創造出的營利廊道

n

管制的差別:後者較前者更加嚴格,僅於白天空放

n

對無家者的友善程度:騎樓>空橋

新發問:天橋呢?(凱傑提出) n

形貌上與空橋相近;管制的角度,則與騎樓較接近

n

蕭珧綺助教的研究題目

■我的心得: 本週的閱讀材料,大抵圍繞在住宅空間作為一種政治計畫,國家如何因應不同階 段的挑戰,尤其在新自由主義的框架下做論述展開,並就此提出政治經濟學性的 批判和建議。 首先,國家與住宅的關係,反映在國家之於公共(國民)住宅的態度。透過米復 國(1988)整理,我們可以看到國民政府對住宅的政策,從早期的不重視(還包 括一點無能為力),讓人民貸款自建,到 1976 至 1982 期間因應石油危機帶來的 住宅危機,進而加速國宅體制的推動。政府在其中的角色並非主動的,甚至也未 真正落實公共住宅的社福原則,如米復國和沈孟穎、傅朝卿(2015)研究皆提及, 部分精華地段的公(國)宅,其價格實際上排擠到真正有住屋需求的底層市民。 「土地的問題即是政治的問題!」承襲前幾週閱讀材料的思路,本週的閱讀重點, 依舊強調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營造、建築,脫離不了與國家的關係。陳東升(1995) 研究便揭露了成長聯盟的土地投機活動,指認大型財團、地方派系與相關政治勢 力,是造就 80 年代台灣房價急劇高漲的元兇,透過各種勾當進行一次次的圈地。 即使當今新自由主義社會的到來,國家也並未因市場力量的茁壯而退後。事實 上,國家歷經了新的質變,從而為資本市場的邏輯所滲透,並轉向服務財團 (Harvey,2005)11。如 1980 年代中期之後的的國宅政策,政府從完全的提供和 製造者,退後為住屋補貼者;主地與興建的主導和權責,轉嫁給廠商,政府僅是 規範的訂定者(陳怡伶、黎德星,2010) 。無論國家採行了「經濟自由化」策略, 抑或接下來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民營化、去管制,皆凸顯資本逐漸凌駕於政府之上 的現象。 新自由主義對空間組織的形塑不只如此,還包括空間的商品化、私有化、縉紳化, 如黃舒楣(2016)香港服務式住宅文化的興起;吳縛龍、韋伯(2010)外國知識 移民在北京的門禁社區皆是。此一現象,不僅是這群外派人士在異地製造的環境 泡泡(Urry,2011)12,亦使其社區或住宅空間,是與當地鄰里社會產生斷裂。 總的來說,住宅或土地的議題必須鑲嵌在不同的時空脈絡檢視,如當今新自由主 義的後工業社會,於此思考不同行動者的價值、立場,進而對政策、營造形式提 出根本性的批判。 11 12

David Harvey 著、王志弘譯(2008) 《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 ,pp.20-25。 《觀光客的凝視 3.0》,p.29。

38


■我的疑問: 爰引黃舒楣(2016)「外流」觀點,我們也能通過此一觀點理解近來台灣高材生 或年輕台幹西進中國的現象(如進入台商在中國設立的基地等)?另外,這群高 階勞動人口的外移,是否也正如黃舒楣在結論所揭櫫的,多數是把在中國生活的 期間,視作為「例外狀態」(p.72)? 台灣人在中國有很多種不同處境,即使同樣是學生或台幹,可能在每個地方的居 住和生活狀況差異都很大,很難一概而論。他們是否將在中國居住視做例外狀態? 可能多數人是,但我猜會有越來越多人就此定居下來,特別是在當地婚嫁者。 ■分組討論概況: 時間方面,大抵從下午五點半到接近晚間八點。相較前幾週的導讀狀況,本週又 流暢一些,這部分有賴組員們對於團體導讀—每人認領文本做論證圖示+每人提 供一個以上問題—模式的逐漸上手,十二份的文本導讀約在 110 分鐘內完畢,最 後提問單問題則在半個鐘頭內,從各個組員的提問逐題審視、討論,最後票選出 最理想的三題作為提問單發問結束作業。

39


第八週

移動的技術政治:官僚專業主義、科技依賴與民間活力

■閱讀材料: 2.楊子葆(1991)〈台灣都市交通政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 系統計畫之個案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3): 33-103。 3.黃令名(2016)〈通往「現代」的曲折軌道:台北捷運的詮釋彈性與科技生活 形式〉,《科技、醫療與社會》22: 9-62。 4.張國暉(2016)〈捷運木柵線:移入的大型科技系統與在地交通建設網絡的共 造〉,《科技、醫療與社會》22: 159-224。 5.李安如(2013) 〈地方、認同和想像地理:高雄大眾捷運系統的文化政治〉 , 《台 灣人類學刊》11(1): 93-122。 6.王志弘(2012)〈台北市人行空間治理與徒步移動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88: 1-40。 7.林崇熙(2001)〈沉默的技術:嘉南平原上的拼裝車〉,《科技、醫療與社會》 1: 1-42。 8.徐銘謙、林宗弘(2002) 〈山不轉路轉:公民社會與台灣步道工程技術的轉型〉, 《科技、醫療與社會》13: 119-169。 12.Winner, Langdon (2004)〈技術物有政治性嗎?〉(方俊育、林崇熙譯),收於吳 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編《科技渴望社會》(pp. 123-150),台北:群學。 ■主要論點圖示:

40


■課堂紀錄: 1.交通與國家技術官僚人才 l

交通,土木工程領域的一支專業

l

交通大學 n

過去由交通部管(不歸教育部管)

n

現代化國家下的高教人才養成地

n

校徽上的“ESA”:E 代表 Engineering(工程) ,S 代表 Science(科學), A 代表 Administration(管理),創校最初的三個學院。

2.科技與社會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 l

跨領域學門,研究社會、政治和文化如何影響科學研究與技術發展,以及反 之科技如何影響社會、政治和文化。

l

關心科技社會的複雜面貌、科技發展的社會意涵、爭議等各種問題。

l

STS 觀點整理(王志弘): 觀點

特徵

大型技術系統(LTS) 1.

技術政治體制

技術框架

邊界物

技術腳本

傾向系統論的解釋

2.

行動者:創新發明者、技術官僚、企業家

3.

分析層次:結構傾向、治理體制

1.

任何規畫/計畫,都是特定政治目標的技術體制

2.

技術決定論、社會決定論中搖擺

3.

分析層次:結構傾向、治理體制

1.

社會建構論(SCOT)

2.

認為每個科技物有其框架在;不同框架,反映不 同群體的認知

3.

分析層次:治理體制、行動者實作網絡

1.

將不同意圖、觀點、議題邊界作收攏

2.

地圖規劃 e.g.便利貼規劃:居民將願景貼於地圖 上

3.

分析層次:治理體制、行動者實作網絡

1.

使用說明書比喻

2.

指導使用者如有有效使用科技物,e.g.開箱文

3.

分析層次:行動者實作網絡

行動者網絡(ANT) 鏈結起來的網絡

41


行動者的特質,都非先驗的 意義必須是行動者鑲嵌在網絡的互動過程中,不斷重 新界定與安排,才是探討的重點 存有論觀點,對立於本質論 強調網絡的關係>實體 分析層次:行動者實作網絡 批評(王志弘): 1.

把行動者化約成一團意義過於複雜的流動體

2.

預設各個行動者為全然對稱關係(違反常識)

3.拼裝的交通工具 l

台灣特有的現象

l

上至高鐵(歐洲、日本、本土混種)、北捷(木柵線:法國馬特拉+加拿大 龐巴迪+本土工程系統),下至民間拼裝車(對立於公司車)

l

拼裝的政治觀點 n

樂觀看待—張國暉(2016):台灣自主掌握土木施工作業(自主性)→ 挑選國外廠家的權力(拼裝系統)

n

相反觀點—黃令名(2016):必須透過實質採購,與各國維持一定國際 關係(毫無自主性可言)

4.素樸現代性、素樸專業主體性 l

天真看待技術進步和專業;

l

簡單天真的宅男思考(王志弘比喻)

l

忠誠後進國:單純效仿科技強國,引進、複製實驗成功國家的經驗

5.Non-place 無所之所 l

人類學概念

l

流動的焦點,無法長時間匯聚場所

l

李安如(2013)認為高捷依然是個(實體)地方(place)

l

正確來說是介於 place 和 non-place 有特地的意涵(反對 Non-place 概念直接 拿來使用)

■我的心得: 本週文本大抵可以就三個概念做切論分享:STS、移動性,以及拼裝的交通 工具。首先,STS 並非一個單一的概念,正確的理解方式,應視作為一個統整性 的架構,並擇其中的不同觀點就當今的科技社會提出跨科際的解釋(觀點整理參

42


見「課堂紀錄」)。這邊無意就 STS 之不同觀點做全貌的交叉比較,一來是囿限 於篇幅,二來是對這些概念也僅是初步認知。當然,就門課來說,STS 並非初次 引介,在第五週的閱讀材料裡,吳嘉苓(2015)〈永久屋前搭涼棚〉便引入該觀 點,除了行動者,亦旁及中繼屋、永久屋的建築細節、技術,還有就此展開的社 會角力關係。同樣地,在本週的文本中,我們亦透過運輸工具,如楊子葆(1991) 、 黃令名(2016)和張國暉(2016),僅以北捷的規劃為例,指出該系統的誕生, 是捷運技術菁英團體(如捷運小組 BMTC/中運量小組 AGT) 、地方/中央,本 國/西方等,多組關係的競合關係。 STS 雖然是晚近的觀點,不過在台灣的學界卻逐漸成為重要的討論對象,也 有同名的系所出現(如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STS 變得重要,外在的科 技變遷使之成為一門新興的顯學,二來則是跨領域的內涵,使得純人文社會的學 者,也觸及、摸索科技相關領域的學門;誠如 ANT 的思考,行動者不僅只有人, 還有非人的工具、科技物,共構出一張異質物的網絡。另外,意義必須是從網絡 來檢視,且行動者們必須放在同樣的關係性架構處理。此一觀點拓寬了人文社會 學習者的認知視角,當然,我也同意王志弘在課堂上對 ANT 的批判,如把行動 化約為一團意義的網絡,而無視其中的個體,以及接將不同行動者措置在同等的 研究位置。 接著移動性的部分,王志弘(2012)便指出移動的內涵,並非僅只是身體經 驗的感受層次,也是社會關係與文化規範的操作場域,更是現代都市治理課題, 涉及技術、知識/權力和主體化(p.2,32) 。雖然本篇主要是以街道、有規劃之徒 步區為研究對象,不過其觀點仍然適用於其他的課題探討,如城市的都會公園, 王志弘(1996)是以新公園為例,述及其不同時期的空間樣態,同時也是高度政 治的場域13。如與本篇觀點作對話,亦能透過新公園的例子,與機動城市、消費 城市與市民城市三個分期意義做聯想和互文。 移動,或說移動系統(Urry, 2000, 2007),也可作為城鄉差距的一個觀測指 標,無論是外在物理的,也可能是心理的。雖然本週的各個閱讀材料並無特別點 明這個道理(王志弘(2012)則有稍稍提及到),不過統整來看,大致可以做出 比較粗略的推論:移動系統的複雜程度,取決於都市發展的程度。換言之,移動 系統的本身,通常也是都市性格的,如北捷和高捷。另外,諸如此的大眾運輸系 統,也同時被當局者乃至社會,視為象進步、文明的象徵(李安如,2013;黃令 名,2016)。 最後則是拼裝的交通工具。林崇熙(2001)是以拼裝車為例,述及台灣人民 對於「拼裝」的負面觀感,及其意義由來,且也強調這是受到「意義網絡」的影 響—集體的價值觀; 「不專業」 、 「不安全」或「不安全」的系統性考量(p.3-4)。 不過通過對北捷和高鐵的認識,亦發現到「拼裝」並非常民或小尺度特有的現象, 也出現在大尺度的運通系統中,並且形成台灣獨有的特色。 不過在此還是得就「拼裝」和「客製化」做個區別。就時空的意義來說,以 拼裝車為例,它的出現是來自常民的經濟性考量,不同於當今客製化的考量是出 自於追求與眾不同。另外,就製作過程中的行動者,過去的拼裝多半來自自家或 小型的聚落社會,有別於客製化是經由廠商包辦。另外,就關係的界定上,客製 13

王志弘(1996)〈台北新公園的情慾地理學:空間再現與男同性戀認同〉

43


化的關係更純粹是契約式交易和保固關係。總的來說,拼裝的理解,有必要鑲嵌 在歷史脈絡和意義的網絡來檢視。 ■我的疑問: 「拼裝」(assemblage)源自德勒茲(Gilles Deleuze)與瓜塔里(Félix Guattari), 可譯為組合、安排、配置、安裝等。但是,agencement 並非靜態的詞語,不是 指安排或組織本身,而是安排、組織、組裝的那個過程(王志弘,2015)14。於 是理解,我們也能通過「拼裝」的概念,重新建構對折衷主義認識,即折衷主義 亦有著多個文化的安排、組織和組裝之過程意義?假如有,那這個過程也算得上 是一種涵化? 折衷主義如果是指建築上的美學表現的話,很簡單就是不同歷史時期的風格元素 的拚組。但拼裝的概念更廣一點,不是美學或文化形式的拚組,而是社會、人、 物質等各種異質元素的拼組成為某種會變化但有相對穩定之關係,並且具有外部 性(從外部觀點看起來是個整體)。 涵化就更奇怪了,涵化(acculturation)是指文化學習的過程,將本來不屬於自 己的文化納入成為自身的一部分。這是在談環境適應的概念。 ■分組討論概況: 本次的小組討論約為兩小時半,討論時間大抵固定。相較前幾的導讀,由於輪到 報告組關係,所以很快地在兩小時不到的時間結束,剩下的時間則是著墨在簡報 的架構和主要論證圖部分。

14

王志弘(2015)〈拼裝都市論與都市政治經濟學之辯〉

44


第九週

開放空間的多樣性、公共性與私有化

■閱讀材料: 1.繆朴(2007)〈導言〉,收於繆朴編《亞太城市的公共空間-當前問題與對策》 (司玲、司然譯)(頁 1-48)。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亞歷山大‧R‧卡斯柏特,基斯‧G‧麥金內爾(2007) 〈公共領域和私人利益 ──香港的社交空間〉 ,收於繆朴編《亞太城市的公共空間-當前問題與對策》 (司 玲、司然譯)(頁 194-213)。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3.諾瑪‧I‧阿拉瓦孔(2007) 〈廣場的作用:來自菲律賓的經驗〉 ,收於繆朴編《亞 太城市的公共空間-當前問題與對策》(司玲、司然譯)(頁 90-110)。北京:中 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4.日高單也,田中遵(2007) 〈由事件決定的日本公共空間〉 ,收於繆朴編《亞太 城市的公共空間-當前問題與對策》 (司玲、司然譯) (頁 111-122) 。。北京:中 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5.林政逸、辛晚教(2001)〈廟宇文化空間與社群互動之關係:三峽清水祖師廟 的個案研究〉,《都市與計劃》28(1): 107-125。 6.畢恆達、郭一勤、夏瑞媛(2008)〈台灣的街頭塗鴉文化〉,《台灣社會研究季 刊》70: 79-120。 9. Jacobs, Jane (2007)《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吳鄭重譯),台北:群學。【第二部分: 城市多樣性的條件】 10.夏鑄九(1994) 〈(重)建構公共空間─理論的反省〉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6: 21-54。 ■主要論點圖示:

45


■課堂紀錄: 1.恐懼的美學化 l

Zukin(朱津)提出

l

恐懼:中產階級擔心生活環境品質(地盤)遭到威脅,如遊民、犯罪、房地 產貶值 etc.

l

通過空間設計(形式的改變=美學化)的手段,來消彌/排除/遮蔽環境的 恐懼因子,解除中產階級的憂慮。

l

美化門禁社區的本質:把防禦性的空間,形容成美的、乾淨的空間。

l

異國風情化:雖然接受異國的他者,但僅認定那只是暫時性的狀態。

l

紐約布萊頓公園例子 n

原本是犯罪的場所,如販毒

n

安排文藝活動,吸引周圍中產階級來使用空間

n

間接驅趕低級的使用者

l

恐懼地景:塗鴉

l

綠色縉紳化(綠美化)亦有恐懼美學化的作用

2.政治美學化 l

W. Benjamin(班雅明)提出

l

納粹、法西斯軍事美學 n

強調視覺上的美學效果

n

非僅強調軍裝的功能性

l

通過美學化手段,來轉移政治鬥爭的焦點,純粹化為一種「品味」

l

例:民進黨帶起造勢晚會文化

l

n

帶入日本綜藝節目的效果

n

美學情感的召喚

n

替換理應是嚴肅的政治辯論本質

傅科 n

帶起各領域的政治興起,如:美學政治、XX政治

n

任何課題都涉及權力關係

3.空間術語 l

公共空間:場所、地方 n

公共空間的創造者:理想來說是市民,也是公共空間的使用者

46


n l

l

l

公眾現身於空間,賦予公共的意義

開放空間: n

不等於「公共空間」,通常是尺度上的意義(有規模之空間)

n

不限室外/內,如露天場合 v.s 大廳

n

通同「公共空間」時,意指開放給大眾使用之空間

公共設施 n

與公共空間關係(交集),並不一定誰大於誰

n

物件,或物件聯成的網絡

n

經常出現於公共空間中

n

例外:電信設施,連串至公私空間

分析:里民活動中心 n

既是公共空間,也是公共設施

n

建築形式(設施)形塑之空間範圍

4.公共領域 l

Habermas(哈伯馬斯)提出

l

指討論公共事務的場所 n

預設討論的內涵是理性的辯論

n

如:藝文沙龍、肥皂箱倡議

n

批判:實屬中產階級男性專斷的場域(夏鑄九)

5.公私領域之劃分 l

界線是相對的

l

以校園的公廁為例

l

n

工學院不同樓層之公共廁所,雖屬工學院共用資產,但不同樓層(系所) 學生會有其地盤、領域意識

n

隱私權賦予空間的私有性質,如公共廁所的隔間(賦予使用者暫時性的 私領域空間使用、體驗)

以畢老師的經驗為例 n

到故宮對面「至善空間」中庭(開放空間)休息

n

被住宅保全緊盯→空間的私有化、門禁化,即使空間在法定上是對外開 放的

6.高齡化之空間課題 l

高齡者生活起居問題→照護空間

47


l

主流的研究多以量化、指標為主,如:使用者意象調查

l

當前的研究缺少質性的分析文獻

7.異托邦 l

英:heterotopias

l

不同的翻譯名詞:異質地方= 差異地點=桃花源⋯⋯。

l

夏鑄九的圖:

l

第一個三角形(空間):綜合 傅柯(異托邦) 、列斐伏爾(空 間實踐、空間想像、空間再現 等)兩者概念

l

第二個三角形:歷史、社會、 空間(Soja)

8.「參差對照」 l

原為張愛玲《流言》中的概念,並且是作為顏色上的對照

l

錯置的、不均衡的組合

9.移工地景 l

l

台北車站大廳 n

大廳的席地文化(獨特的首都車站現象)

n

東南移工首先帶起,後來本地人、歐美遊客陸續加入

n

台鐵一度想消滅,後來失敗

台灣有無像「中國城」般的移工社區? n

無,台灣的移工普遍為暫時性契約工,不像上述中國城是整個家族歷代 遷移定居。而今天的「小馬尼拉」等並不算這類的族裔飛地,而是消費 地景。即使是新移民,也因為融入台灣本地社會,而無法自成一個隔離 的社區。

n

移工多聚集一塊,主因為中下階級因經濟需求,仰賴人移工的社會網絡 來補足生活上的不足。

10.反叛的年代=革命的年代(青少年的革命浪潮) l

60 年代

l

響應的國家/事件 n

美國:民權運動、反越戰、女權

n

中國:文化大革命

n

法國:六八學運

48


■我的心得: 如要用一組命題來涵括整週的閱讀材料題旨,我的理解大應該會是開放空間 /混合使用。這兩者並非同等或對立的概念組合,正確來說,前者是問題和現象 的指出,後者則是因應前者問題的解套。 通過《亞太城市的公共空間-當前問題與對策》閱讀,可以認識到亞太城市 的公共空間或開放空間實屬不足的。不足的原因不外乎也是亞洲城市的特徵:人 口密度高、城市人口多,而在政府過度強調發展的狀況下,市民的空間權益和體 驗是被犧牲的,而人均的公共空間(繆朴是用人均綠地來表示)也僅西方國家十 分之一左右。雖然總的來說,亞太的公共空間品質並不大理想,不過繆朴倒是指 出亞太城市常見的「混合使用」特色,如多元化使用,亦可創造出給市民使用的 活動場所。而本書的第四章〈由事件決定的日本公共空間〉(也是混合使用的例 子),則打破一般人對公共空間的認知,即公共空間並非西方事先且僵化認定之 單一功能,而是取決於時空和事件而有多元變化。 「混合使用」亦是珍・雅各斯《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 的啟發》的核心觀點之一,並體現在亞太城市的空間單元裡,如台北的巷弄商圈 (師大夜市等),並逐漸被重視,且被賦予了觀光的價值意義。 不過城市因此勝利了嗎?未必,如見狀香港、新家坡等國際城市,林立的高 樓大廈、自私的現代商場,逐漸侵蝕並嬗替既往的常民空間時,空間的商品化現 象理應被視作為一種警訊,在在提醒吾人,空間的使用權將逐漸從市民轉移到財 團的控制中。 ■我的疑問: 傅 柯 「 異 托 邦 」( heterotopia ) 定 義 的 準 則 中 , 其 中 一 項 為 與 異 質 時 間 (heterochronies)發生交互作用—異托邦的時間與傳統時間不同,是由片段時間 (slices in time)鍊結或打破,其中包括連續時間的觀念徹底打破,如嘉年華會等 (Spring,1986) 。通過異托邦的理解,我們亦能如此看待同志遊行?即同志現身 於同遊,有別於其日常隱身於異性戀主宰的空間來看。 同志遊行就是在城市中暫時創造出異質的空間和時間。 ■分組討論概況: 關於文本導讀的認領方式,在本週則做微幅的修正,由過去每人任意認領三 份文本,改成每人認領當週任一報告組的閱讀材料。另外,在實際導讀時候,從 組員每人輪流解說,變成兩人共同解說認領組別之份量。以我為例,我與王歡認 領第一組的報告量,並在三十分鐘內共同導讀文本完畢。相較過去的操作方式, 此種模式更有效率,且兩人在導讀上亦多了彼此發問和補充等對話,互動過程較 以往活潑。本週導讀文本簡報參見: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nTTN9azN835bhhAYapc0qCOZwA9iAXqP OQxXOW2Uau4/edit?usp=sharing

49


第十週

鄉村發展、部落振興與農業再生

■閱讀材料: 邱湧忠(1998) 〈台灣鄉村社會發展的迷思-從養豬產業看文化、社會與人〉 , 《農 業推廣學報》14: 155-175。 梁炳琨(2008)〈由後生產主義的觀點來審視台灣農業體制的轉型-以大坑地區 休閒農園為例〉,《戶外遊憩研究》21(3): 49-80。 闕河嘉、蘇冠銘(2009) 〈消費清境:再現另類鄉村意象〉 , 《農業推廣學報》26: 19-38。 顏建賢、曾宇良、莊翰華(2011)〈以農村節慶活動促進城鄉交流與振興鄉村發 展之探討:日本的案例分析〉, 《農業推廣文》彙 56: 15-32。 李威宜(2017)〈對稱人類學觀點的工農中介研究:臺灣鄉村工業區朝向永續發 展的問題分析〉,《科技、醫療與社會》24: 145-202。* 楊弘任(2017) 〈「養水種電」的行動者網絡分析:地方政府、光電廠商與在地農 漁民,《台灣人類學刊》15(2): 45-96。 蔡晏霖(2016)〈農藝復興:臺灣農業新浪潮〉,《文化研究》22: 23-74。 顏愛靜、陳亭伊(2011)〈原住民傳統領域共同管理之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 族部落為例〉,《地理學報》61: 1-30。 顏愛靜、孫稚堤、陳亭伊(2016)〈有機農業多功能性之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 石磊部落為例〉,《地理學報》82: 59-86。 ■主要論點圖示:

50


■課堂紀錄: 1.論「鄉村」 l

農村、漁村、礦村等聚落泛稱

l

特徵(產業觀點):農漁林木牧礦(一級產業)→觀光業

l

人類為了求生存,通過改造和經營而形成的特殊生活環境。

l

鄉村涉及的不只是鄉村聚落,及其相應的人口和產業(土地聚落、人口特徵、 產業運作),也涉及與周邊山林、海域和荒野(wildness)、城鎮,以及都會 之間的關係。鄉村不只是一處地方實體或關係網絡,也涉及有關鄉村的再現 和想像(符號系統及其物質化,例如電影、小說、詩歌等),以及各種實作 (practices)。

l

農業(agriculture)+荒野(wildness)+實作(practices)等交織的關係網 絡

2. 猴桐貓城研究 l

地景的變遷:礦業生產(廠房)→山林風光(育樂中心)→歷史襲產→娛樂 化、卡通化、節慶化(貓主題村)

l

礦業→觀光:工業能源供應(生產)→寵物娛樂體驗(消費)

l

流浪貓流放地→爆發貓瘟

l

城鄉關係探討: n

昔日:鄉裡的礦,支應城市的建設發展

n

今日:鄉裡的貓,撫慰城市人的憂鬱心靈

3.台灣農業現況 l

農業觀光化,如:休閒農園、體驗式農業

l

農村工業化:農地種工廠

l

農舍:農地種別墅

4. 飛地 l

正統定義:非本國領土包圍本國領土(主權來界定)

l

衍生辭意(借喻): n

族裔飛地:異己族群地方包圍本土族群地方,如本國中的外國。

n

工業飛地(李威宜):農村中突出的一塊工業區

5. 人類學家視角下的「返鄉」 l

李維史陀的借喻:從憂鬱的熱帶「返鄉」

l

昔日意義:人類學家從落後國家返回文明國家;

l

今日意義:從異文化地域返回自身文化

51


l

異己化眼光思考異地,也重新看待和建構對家鄉的認識

6.傳統領域 l

對立於現代國家的主權排他性

l

不等於從原國家內部獨立、分離之區域

l

國家觀點:傳統領域的自治權<國家主權

7.論「收編」 l

廣義涵義:納入他者(無預設價值判斷)

l

狹義涵義:預設價值評斷,即原來抗爭者,被當權者透過資源、利益等手段 收買或納入。如:民進黨收編社運圈,社運人士被徵召做官

8.其他概念彙整 l

後現代消費空間:亦即符號、影像主導之消費空間,如到歐式農場居住,體 驗異國風情(清境農場 etc.)

l

輕薄短小:以豬的各種部位和原料,除了肉以外,轉作其他用途,如膠原蛋 白等生物科技產品,具高附加價值。

l

成熟黑箱化=黑箱化:指機制順利運作後,就不再管機制內部運作構造

l

異質治理者:負責把綜攝各種異質物的治理人

■我的心得: 本週的閱讀材料,大抵可以對台灣鄉村的發展,建立一套變遷的進程認知: 前現代的傳統農業→現代的專業分工化農業→後現代的消費或有機農業。該認知 框架雖然容易理解,點出台灣農業社會所經歷的巨變,如高山農業的發展,通過 顏愛靜等(2016) 〈有機農業多功能性之研究:以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為例〉, 我們得以知道部落過去也歷經從傳統的游耕農業,經歷農藥施肥的高山經濟作物 生產,再轉型為現今的有機農業耕作,此現象與平地的農業發展過程大致雷同。 帶入空間的觀點,即城鄉的發展而論,鄉村在進入到現代的體系之後,從而成為 城市的附屬基地。梁炳琨(2008)指出,鄉村農業正從現代主義的生產關係,朝 向永續農業典範邁進,如體驗式的觀光農園出現;關係的主體,也從生產端轉向 消費端。 不過這樣的線性預設,作為通則來理解也有其問題,同時也可能流於用產業 經濟的單一觀點看待鄉村的變遷歷程,少了對鄉村聚落中的社會、文化面向的討 論。關於階段的預設,在此吾人得指出三點不足之處。第一點的不足,即三階段 的進程分類,如在看待闕河嘉、蘇冠銘(2009)對清境農場的研究,便能察覺其 進程是跳過第二階段,直入第三階段,因此該認知框架並非唯一的準則,同時不 同聚落在同一個點時,也可能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再來,為避免經濟決定論式 地看待鄉村,我們也應納入其他的關注視角,如蔡晏霖(2016) 、顏愛靜等(2016) , 亦側重在對行動者個人的技藝描述,進而闡述有機、友善農業的社會、文化輪廓。 最後一點不足,則是把對鄉村的想像,收束在對「農村」的狹隘的視野,而未進

52


而思考同是鄉村的漁村、礦村等型態的聚落。 與鄉村的有關的二元比較和討論,除了城市,另一個則是工業,即農與工的 關係。李威宜(2017)特別指出,過去主流的觀點,多狹隘地把農村工業化化約 成工農二元對立的論述,並有意通過對稱人類學的觀點,打破這樣的立論,以及 包括過度聚焦在「工業人」,輕忽其他農業人、非人行動者可能性等研究取徑。 最後,關於本週的文本,能否跟前幾週的閱讀材料做個對話和聯想思考?個 人認為是可能的,且可從「異托邦」的概念來做切論。如以鄉村而論,又可分為 鄉村內外兩個層次來檢視。鄉村內的異質空間,如農村內的工業園區,或者滇緬 風情的擺夷村對立於清境的歐式農場地景,前者即是特立之異質地方,也是與後 者對抗之基地(顏亮一,2009;闕河嘉、蘇冠銘,2009)。至於另一個層次,則 是鄉村作為對利於城市的異托邦,有著補償性的作用,從早期的作物供給基地, 轉為城市人的散心地方。另外,考慮到時間的差異,鄉村亦是異質時空交織的場 域,對於城市人而言,是作為遠離塵囂的去處,也是別於工作日常的例外狀態。 ■我的疑問: 李威宜(2017)採取對稱人類學的觀點,並區分為「人」與「非人」兩類行動者。 對於後者,則是把「物」人格化,思考物要如何被代言、被意會。然而比起用「人」 作為分類的標準,何不以「意識」的有無作為區別?又,ANT 如何看待機器人 本身? 這個我說過了,我會區分有意向性(或廣義而言的意識)和無意向性的行動者,前 者包括人(以及許多有複雜神經系統和大腦的動物) ,後者是其他物體。至於 ANT 不這麼做,是它的主要錯誤之一。ANT 如何看機器人?就是一個組裝鏈結起來, 邁向黑箱的行動者網絡啊。 ■分組討論概況: 討論的流程大抵確立,且延續上週的操作模式,總的來說,文本導讀的部分 約在一個小時半左右時間結束(含簡報的提問)。剩下的時間則是討論簡報的統 整論點圖,這部分相對而言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雖然我們被分配到的四份文本 大抵都可以用一個大概念來涵括:ANT 觀點下的「人」與「非人」行動者,去 旁述文本的內容,不過組員們對於 ANT 還是有些生澀,這部分有花些許時間討 論。

53


第十一週

文化治理:文史保存、都市再生與藝術介入

■閱讀材料: 1.顏亮一(2006) 〈國族認同的時空想像:台灣歷史保存概念之形成與轉化〉 , 《規 劃學報》33: 91-106。 2.顏亮一(2006)〈市民認同、地區發展與都市保存:迪化街個案分析〉,《都市 與計劃》33(2): 93-109。 3.王志弘(2012)〈新文化治理體制與國家–社會關係:剝皮寮的襲產化〉,《世 新人文社會學報》13: 1-26。 4.黃舒楣(2016)〈不只是文化資產保存:由華光社區文化資產保存運動探討如 何「賦形」規劃理論〉,《都市與計劃》43(3): 229-260。 5.Harvey, David (2003)〈地租的藝術:全球化、壟斷與文化的商品化〉 (王志弘譯) , 《城市與設計學報》15/16: 1-19。 6.林文一(2015) 〈文化創意導向都市再生、 「新」都市治理的實踐及缺憾:以迪 化街區為例〉,《都市與計劃》42(4): 423-454。 7.邱淑宜(2016)〈城市的創意修補及文創工作者的困境-以臺北市為例〉,《都 市與計劃》43(1): 1-29。 8.林文一、邱淑宜(2016) 〈上海工業棕地文化創意導向空間修補之批判性檢視〉 , 《都市與計劃》43(4): 339-367。* 9.殷寶寧(2014) 〈全球化下都市再生與名牌建築-庫哈斯與臺北藝術中心〉 , 《全 球化與多元文化學報》2: 1-30。 10.曾少千(2008) 〈空間故事與美學之用:寶藏巖泡茶照相館〉 , 《現代美術學報》 15(5): 11-38。 ■主要論點圖示:

54


■課堂紀錄: 1.論文化 l

文化定義過於廣泛

l

王志弘(2010):[文化作用]循著調節與爭議場域的運作邏輯而被策略性的 文化之名的事與物。

l

夏鑄九:文化是意義競逐的場域或過程。

l

各文化交鋒的場域

l

人類學定義:生活風格、形式的總體

l

文化範疇也過於廣泛,如通俗物、節慶、賽事 etc

l

台灣:又涉關「創意」範疇,如:文化創意產業政策

l

文化作為城市行銷手段 n

l

e.g.奧運如何結合在地文化,如:日本馬力歐加入奧運

文化也牽涉「認同」

2.文化治理體制/場域 l

行動者:企業、NGO 等團體、組織,不限定只有官方

l

文化領導權的塑造

l

文化的政治建制(自身文化如何透過政治力來確保其存在和作用)

l

四大內涵:

l

n

主導的結構化力量:文化領導權塑造(政治)+經濟的文化調節(經濟) +區異階序構造(社會)

n

操作機制(吸納/排除的劃界政治):機構、程序、論述、知識、技術

n

反身自控式主體形構:自我治理+進取主體+認同政治

n

替選力量的接合與衝突:非系統的文化抵抗+制度化的爭議&協商

新文化治理體制內涵(批判性視角) :多元文化權、文化消費、文明化教養

3.被發明的文化/傳統 l

我們以為傳統的,很多都是晚近的發明;

l

被虛構、創造的文化,隨著時間,久了也自成傳統文化 n

例 1:客家桐花季、擂茶、客家花布等代表物

n

例 2:蘇格蘭裙(英格蘭商人的發明)

n

例 3:粽子神話

4.文化的排他性(吸納/排除的劃界政治) l

我群的文化優越性→排他性

55


l

中產階級的都市品味(趕走有礙觀瞻的社會底層人士,如街友等)

l

例:美國黑人文化 n

有別於非洲的部落文化

n

自成一格的文化體系,有意異於白人文化圈

5.文化治理的內蘊衝突(講義 p.55)

6.文化公民權 l

反映或落實在「文化的近用權」

l

近用之媒體差異:

項目

公共電視台

少數族裔的電視台

保障權益

普遍權益

特殊權益

目的

確保人民有媒體的近用權益

用國家的力量保障少數族裔權益

例子

公視

客家電視台、原住民電視台 etc.

7.進取式主體 l

Entrepreneurial,也譯作「企業式主體」

l

灌輸符合資本主義體制下,個人主義式的競爭意識,

l

如:努力必會成功(成功的神話)

8.非正式文化地景 l

國家土地上的違建

56


l

現代國家觀點:居民非法佔有國家土地

l

例:寶藏巖抗爭

l

論述:主打歷史文化意義

l

改造:龍應台口中的貧窮藝術村(批評:消費窮人)→改名:國際藝術村(賦 予更高的意義層次)

l

現狀:讓居民承租,並與藝術家共生

l

其他案例:溪洲部落、華光社區、蟾蜍山

l

諸多抗爭的經驗顯示: n

手段成功(文化保存論述、策略)

n

目標失敗(反拆遷、留下居民的真正目標)

9.藝術介入⋯⋯(空間/社區/社會 etc.) l

城鄉所觀點:藝術能夠翻轉什麼(如:社會 etc.)

l

例子: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10.歷史保存論述轉變 l

大環境脈絡:本土化、社區營造等與之合流

l

擴大文化保存的範疇(不再只留下屬於中國意象式的營造或建築)

l

文化抵抗力的協商,須扣接主導權來檢視

11.迪化街保存運動(兩階段) l

l

早年:保存街區(顏亮一) n

發展權移轉引進

n

保存公共文化財

晚近:URS(林文一) n

容積移轉到 0(全區歷史建物保存)

n

地主送給台北市政府(都發局),交由其保管

n

都發局委外藝文團體經營

n

發展公共文化財

12.壟斷地租 l

大衛・哈維提出

l

讓商品有獨特性、壟斷性,使之可以賣出高價

l

希望空間:反抗的力量

l

文創工作者在其中的角色—縉紳化的馬前卒

13.自然/文化治理

57


l

自然修補/文化修補→空間修補

l

縉紳化:積極的地理重組現象

14.文化商品化 l

文化自古以來就是商品(e.g.文藝復興時期)

l

並非所有文化皆被商品化收編

15.後社會主義 l

學術界主要用在東歐共產解體

l

中國:黨國資本主義

16.資本集中的矛盾 l

馬克思主義的思路(簡單的推論邏輯) :資本越來越集中在少數資本家手中, 無產階級越來越多,最終起來把資產階級者推翻。

l

三大矛盾: I. 普遍 v.s 特殊性 II. 壟斷(集中)v.s 競爭(分散) III. 全球均質化 v.s 在地的反抗

■我的心得: 有無辦法用幾個概念,貫串並掌握本週的閱讀材料?個人認為這幾篇文本的 共通點,應可通過「襲產化」 、 「空間修補」和「城市競爭」概念的認識,點出當 代台灣文化治理的課題和挑戰。 「襲產化」為何是瞭解這幾篇文本的重要觀念?首先,通過王志弘(2012)、 曾少千(2008)以剝皮寮和寶藏巖的例子,吾人得以確認一個正在發生的事實, 即當前台灣的文資保存論述中,難以與中產階級的風格品味脫鉤。同時,文資的 存續亦必須仰賴消費社會的力量,因應轉型,前述兩者的例子中,便是原生住民 被驅離,其住屋成為布爾喬亞凝視的觀光商品;前者仰賴的生存家當,爾後成為 城市中產份子可適時召喚過往集體記憶的精神場址。而人去樓空的歷史建物、聚 落,便成了都會中襲產,既呼應王志弘(2010) 〈都市社會運動的顯性文化轉向: 1990 年代迄今的台北經驗〉中,搶救的歷史聚落,無可避免於顯/隱性文化作 用交織和角力的情形,也成為了異於過往、現代化城市的異質地方。 另一個重要的概念則是「空間修補」。以迪化街為例,便是以文化創意導向 的都市再生作為文化治理的政策工具,用以再生和活化衰頹的城市或街區,即是 一種空間修補(林文一,2015) ,亦是一種創意修補(邱淑宜,2016) 。至於此處 的「修補」為何者,邱淑宜(2016)則指出文創工作者正是閒置空間、地方文化 與城市競爭力修補和固著的工具。援引 Harvey 的概念,文創工作者的作為,無 疑是在替食利階級創造出具有「錢」力的空間,達致壟斷地租之目的。此外,文 創工作者作為空間的修補者,亦只是暫時性的,惟空間在修繕後,得又面臨因環 境改善導致之租金高漲處境(即縉紳化),被迫遷離此地。受害不僅只有臨時被

58


借來修補的文創工作者,在地的商行也同時受到縉紳化的波及,無能承擔日漸高 漲的租金,亦被迫轉離(林文一,2015)。 最後,則是城市競爭的文化芻議。在全球近年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和創意城市 的風潮下,文化創意被各國政策制訂者視為解決經濟、教育、社會和城市問題的 萬靈丹,也是檢視各國軟實力的評比項目。這是寰宇城市皆在面對的課題,除了 早先發難的紐約,台北、上海亦然,無不試圖讓城市主題化、品牌化,卻也在競 爭的過程中,扁平化了城市的多元性;城市不再是屬於所有市民的,而是充滿經 濟算計的、服膺中產階級品味和邏輯的文化消費空間。 ■我的疑問: 相較於古蹟、歷史建築或聚落等保存運動,新文化治理觀點會如何看待像廢 墟等失能空間15的佔領或使用?另外,我們可以將失能空間概念,理解是古蹟、 歷史建物等在被指定為文化資產前的閒置階段? 新文化治理觀點?這是甚麼?我只有提出「新文化治理體制」,這是用於描述官 方當前的文化治理方式(不同於 1980 年代以前的民族主義,而是以帶有本土色 彩的文化消費和文創產業為主導)。如果是談官方對於廢墟的觀點,當然就是廢 墟,是要清除活化的地方,如果有人說要保存,就看看審議的結果,然後真的要 保存,就找錢修復後,委外再利用一下。總之,無論是不是廢墟,官方的觀點或 做法應該都差不多。此外,失能空間,這可能也算是某種偏見下的命名吧。這些 廢墟對於很多生物(動植物)而言,可說是很好的棲地,對它們來說,一點也不失 能。再者,你說失能空間是指定為文化資產之前的閒置階段? 這也犯了邏輯錯誤 吧。廢墟作為失能空間,不一定要作為文資指定對象吧,因而不能說是 XX 之前 的閒置階段。。它就是廢墟,就是暫時沒人用的地方。 ■分組討論概況: 此次討論比近幾次的冗長,主要出在提問的環節上。由於星期五為實習課期 中報告,組員們多把心力集中在報告中上,因此本週的文本導讀,組員們對於各 自認領的四篇文本,除了大致閱讀,來不及想出提問,因此在導讀完十二篇文本 後,要求各提一個問題出來,並作票選和問題討論,而此部分則耗時近一個小時。

15

該詞是筆者在閱讀高俊宏(2015) 《諸眾》中見到,對於該概念,高是使用它來替換廢墟等實 體指涉。

59


第十二週

自然治理:環境政治、生態規劃與災害防救

■閱讀材料: 1.浦忠勇(2012)〈河川公共性的轉化:曾文溪上游治理的人文反思〉,《台灣原 住民研究論叢》12: 93-128。 2.陳其澎(2013)〈水利建設對文化地景的改變之研究:以百年來桃園縣為例〉, 《建築學報》85: 77-98。 3.王志弘、林純秀(2013)〈都市自然的治理與轉化:新北市二重疏洪道〉,《台 灣社會研究季刊》92。 4.王志弘、黃若慈(2017)〈基礎設施中介的水文領域化:臺北供水治理體制的 形成與轉變〉,《社會科學論叢》11(2): 1-58。 5.湯京平、呂季蓉(2006)〈全球保育運動與地方派系:鰲鼓濕地開發案的政治 經濟分析〉,《政治學報》42: 1-35。 6.戴興盛、康文尚、郭靜雯(2013)〈台灣環評制度設計與執行爭議─反思美麗 灣案〉,《國家發展研究》12(2): 133-178。 7.范玫芳、張簡妙琳(2014) 〈科學知識與水政治:旗山溪治水爭議之個案研究〉,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6(1): 133-173。 8.倪進誠、薛婷婷(2013)〈結構下的行動-高雄柴山果農面對人猴關係轉變之 調適與抵抗〉,《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5(2): 345-383。 9.李宗義、林宗弘(2013)〈社會韌性與災後重建:汶川地震中的國家與地方社 會〉,《東亞研究》44(2): 1-38。 10.王文誠(2016) 〈災難治政:2014 年高雄石化氣爆後的尺度政治與不均地理發 展〉,《政治學報》61: 87-113。 11.官大偉(2015) 〈原住民生態知識與當代災害管理:以石門水庫上游集水區之 泰雅族部落為例〉,《地理學報》76: 97-132。 12.李丁讚(2010) 〈重回土地:災難社會的重建〉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8:273-326。 ■主要論點圖示:

60


■課堂紀錄: 1.自然 v.s 社會、文化/文明(人造)、非自然 l

五種觀點(以圖示整理) A.

被動/受害

n

自然:被動的受害者

n

人類大腦逐漸發達,技術不斷進步,並累積剩餘,創造複雜社會

n

人類社會、文明成為破壞的力量,反噬自然

B.

互動辯證模型

n

自然:非完全被動的受害者(有能動性)

n

反撲的力量(人不可勝天)

n

各式各樣的制約,如:天災、細菌 etc.

n

不同關係是 modes of interaction

n

馬派辯證:A(正)和 B(反)力量角力,導向 C(合)

C.

不分(社會—自然)→賽伯格(cyborg)

n

人與非人、人與自然很難區分

n

關係本體論:存在的不是實體,而是關係,且關係會做演變。

n

接近「ANT 觀點」 :人與非人行動者,他們都需放在網絡中,才能算視 為存在和討論。

D.

可分

n

邊界是動態的

n

可滲透/消弭/連續/重疊

E.

人也是自然的一部份

n

Human nature:人類可以改變或影響自然中的人類文化圈,但人類社會 仍是整個自然的一部分。

n

區分人類與不同自然的關係

n 「我們既是自然人,也是文化人」,但不代表一定是混雜不分

61


2.論動物倫理 l

動物被賦予人為意義的象徵和意義,界定不同的倫理和道德關係

l

選擇性賦權

分類

內涵

例子

保育物種

生態意義:生態多樣性考量(稀有);

台灣樹蛙

政治意義:特有種,化作政治性台灣意識象徵。 居家寵物

文化意義:可愛、療癒的居家夥伴

貓、狗

政治意義:賦予高度主體化;不能隨意食用,賦予立法 保障;流浪動物管理:TNR

62


經濟牲畜

經濟意義:交換價值(農場→市場);使用價值:等於 豬、牛、羊 「食用」價值,作為餐桌上的料理 雞等 政治意義:商品→意義轉化,賦予主體化,開始要求人 道宰殺

有害物種

經濟意義:危害作物,或無經濟上價值 生態意義:外來種,危害本土物種的生存

老鼠、埃及 聖䴉

■我的心得: 本週的主題,雖然以自然治理為題,然其歷史進程,則與文化治理高度相關, 皆反映政府、社會和市場,在不同時期所呈顯之典範。當代台灣的自然和文化治 理政策,依序歷經「新中產階級崛起」 、 「市民運動」 、 「社區運動」和「企業主義 式都市區域治理」時期,體現在自然治理方面,同時也是民眾對自然的態度,亦 歷經了轉變,從早期的征服思維、自然作為遊憩空間、環保運動崛起,再到晚近 的綠色經濟、永續城市等,人與自然從競爭走向競合之關係。 至於閱讀材料方面,則是自然治理下不同面向之探討。顯然地,自然,或說 自然治理,脫離不了一個重點:水,尤其是人與水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人如何看 待水域的思維,而其思維,亦呼應上段提及的歷程;走向與水、自然環境的共生, 則是當代思考的典範和課題。如論治水,王志弘、林純秀(2013)是以二重疏洪 道為例,指出該空間之使用模式,隨著都市治理的轉變,從避水到親近、從環保 綠地再到商品化的景觀,其與王志弘(2016)〈自然治理術:河岸地景轉型與都 市發展〉皆指出當前綠色縉紳化的問題。另外,治水的技術,也被視為文明程度 的指標,如王志弘、黃若慈(2017)指出台灣水文系統的發展,從水井到大壩的 建設,帶出風險社會與政治的檢視。其餘治水的討論,如陳其澎(2013)、官大 偉(2015)、范玫芳、張簡妙琳(2014)皆提到水壩設施,而水壩作為現代國家 的實力展現,則在在顯示出政府對於水的態度,既是經濟取向的思維,也是一種 文明霸權的具體展現。 另一個需要被留意的,則是當今的災難社會。災難的本質看似是一場「天然」 的意外,但災難的成因卻可能是人為的。李丁讚(2010)援引博蘭尼的觀點,解 釋自然環境的各項問題源自於人類社會的「圖利原則」,而該思維也進一步地侵 蝕和破壞了既有的社會關係和網絡,如李宗義、林宗弘(2013)汶川地震重建的 研究,社會鄰里網絡在災難後歷經了重大的質變。而災難社會的探討,其可進一 步地去意識到當代人類為謀求經濟的發展,不惜向自然索求無度,最終面臨反噬 的後果。 最後,則是關於規劃者的初步發問和思考。Sandercock, Leoni (1998)〈規劃 師之養成:為二十一世紀儲備規劃師〉提到 TAMED 概念,其中一項便是「生態 學」的思考,期許規劃者具備其關懷。至於關懷的養成該如何從起,個人認為王 俊秀(2001)《環境社會學的想像》可以是個起點,從日常生中的社會事件(如 自然災難和環境爭議等)出發和思考,既是切關自身的「共鳴」肇始,亦使規劃 者在自然生態方面起反身性的思考。此外,王也提到,環境通識的推動和落實在

63


校園,也是從根本去教育公民,除去深根柢固之實用主義觀念。 ■我的疑問: 本週的閱讀材料,比較多是水文或相關領域的探討,不過能源這方面的文獻比較 少看到,所以想請教老師會怎麼理解能源議題,如核電或綠電等電廠設置,之於 環境政治關係? 我會如何理解,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如何理解或處理。 綠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目前適合閱讀的台灣學者文章(也就是建築及都 市或區域發展有點關係)還不多,但以後就會陸續出現。例如,我一直在等待一 篇談屋頂違建和太陽能光電作為處理違建之道的文章。風電也是,應該有一些文 章出來了,但是跟區域發展還不夠密切。 其實,黃麗玲老師有一篇談首爾綠能發展的專書文章,下次似乎可以納進來。 2016, 「韓國綠色成長政策與城市治理:以首爾市為例」 ,收於『永續綠色治理新論』 ,周桂 田編,韋伯文化出版社。共著者:劉恩英。

http://www.weber.com.tw/show_book.php?book_num=X03-004 ■分組討論概況: 討論內容見連結。本次討論在文本導讀和簡報分工較前次稍長,為時兩小時半。 組員們主要在提問的問題討論花了比以往更的的時間外,二來則是在討論簡報的 主要論點圖和各文本圖示方面,花了不少間討論架構和關鍵字。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UK5o4NqNIvbRrDKTuI4qCCSo34ud2s4Bf CSh1v3s5fE/edit?usp=sharing

64


第十三週

重訪西方規劃烏托邦:田園城市、區域規劃、光輝城市、 城市美化運動與新都市主義

■閱讀材料: 1.Parker, Simon (2007)〈城市描述:古典都市研究的社會改革與經驗傳統〉,《遇 見都市:理論與經驗》(王志弘、徐苔玲譯)(pp. 41-74),台北:群學。 2.Parker, Simon (2007)〈烏托邦願景:從花園城市到新都市主義〉,《遇見都市: 理論與經驗》 (王志弘、徐苔玲譯) (pp. 75-104) ,台北:群學。(Parker, Simon (2003) Urban Theory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Encountering theCity. London: Routledge.) 3.Fishman, Robert (2003) “Urban utopias: Ebenezer Howard, Frank Lloyd Wright, and Le Corbusier”,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 2nd ed.) (pp. 21-60). Malden, MA: Blackwell. 4.Hall, Peter (2002) “The city in the garden: the garden-city solution: London, Paris, Berlin, New York, 1900-1940”, in Cities of Tomorrow (3rd ed.)(pp. 87-141). Oxford, UK: Blackwell. 5.Hall, Peter (2002) “The city in the region: the birth of regional planning: Edinburgh, New York, London, 1900-1940”, in Cities of Tomorrow (3rd ed.)(pp. 15-47). Oxford, UK: Blackwell. 6.Hall, Peter (2002) “The city of towers: the Corbusian radiant city: Paris, Chandigarh, Brasilia, London, St Louis, 1920-1970”, in Cities of Tomorrow (3rd ed.)(pp. 218-261). Oxford, UK: Blackwell. 7.Hall, Peter (2002) “The city of monuments: the city beautiful movement: Chicago, New Delhi, Berlin, Moscow, 1900-1945”, in Cities of Tomorrow (3rd ed.)(pp.188-217). Oxford, UK: Blackwell. 8.Wilson,William H. (1996) “The glory, destruction, and meaning of the city beautiful movement”,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pp. 68-102). Malden, MA: Blackwell. ■主要論點圖示:

65


■課堂紀錄: 1.期中期末報告事項叮嚀 l

報告格式 沒有註明出處等同抄襲!

n

書目/引用(台灣社會學/城鄉學報)

n

參考資料(X);參考文獻、參考書目、引用書目(O)

n

書目引用:(作者 年代 頁數)

n

釘書針:45 度,緊貼頁緣

l

n

期中報告內容 n

衝突發展概況

n

結構性爭議:辨認結構因素,而非只是引用爭議事件中人物的觀點

n

句子保持主詞一致性,善用標點符號隔開

2. 西方烏托邦規劃 l

大尺度規劃,如:光輝城市、區域規劃、廣畝城市、田園城市

l

小尺度規劃,如新都市主義

l

烏托邦的原意遭扭曲,最終成為中上階級的豪門別莊

l

單靠環境規劃設計,無法改善社會,亦需要考量到社會關係

3.霍華德、柯比意、萊特三者規劃理念比較 規劃家

代表作

規劃特色

霍華德

田園城市

Moderate decentralization;自給自足城市;強調集體; 募資、貸款,成立土地信託;綠帶作為城鄉緩衝帶;設 置多處小城市,透過大眾運輸串連;空泛、協作式社會 主義;最後淪為田園臥房(臥房城市),無能提供工作 機能。

萊特

廣畝城市

柯比意

光輝城市

Extreme decentralization;反城市;極端分散化(無城鎮 可言);強調個人主義、家戶;交通(串連)工具—高 速公路、飛行船;城市中心移轉至自主農場;新教保守 主義(極右派) 。 Great metropolis;現代主義極端代表;把老舊城市剷平 (如:巴黎) ,興建玻璃、鋼鐵興建之摩天大樓,並做 有秩序的空間安排;菁英主義;半吊子的社會主義份 子—認為 high rise 是給菁英主義份子,後來的版本才真 正開放給任何階層者。

4.城市美化運動 l

緣起自美國芝加哥,最初為向西方歐洲市中心看齊、模仿

66


l

大布爾喬雅運動,運動本身是壓抑和排除下層階級

l

建築樣態:古典樣式、宏偉的紀念建築

l

傳到歐陸,成為極權主義政體的城市治理工具,如:德國納粹等

l

相較霍華德、柯比意和萊特規劃理念,相對有一定成果產出

5.芝加哥學派的城市觀 l 定義:一定人數、密度高、異質性 l 異質性反映的是美國移民社會多元性;異質性取決於「程度」→針對異質混 雜提出解決方案。 l 自由主義改良派學者,研究移民、幫派、遊民等→目標:為邊緣人納入正常 社會(加入「美國夢」) 6.其他補充 l

下滲效果:一部份地方富裕起來,也會帶動貧窮地方得到利益(涓滴效應)

l

With a vengeance = with great effect (effort)= with large amount of time 耗費多 時

■我的心得: 學期的下半段,關注的焦點從主題式規劃探討,拉回了近代規劃史的重要起 點—霍華德《花園城市》以祥的烏托邦式規劃。與第二週的閱讀材料—Relph, Edward (1998)《現代都市地景》和 Scott, James C. (2012)《國家的視角》不同的 是,本週的這幾份文本則更側重在幾位重要的規劃大家,其背景、經歷和細節等, 做詳細的比較和完述,此與第二週的切入視角不同,一個是脈絡性地檢視近代規 劃的長河,而本週的文本則是引領讀者走入規劃者的當下時空。 這幾篇選文中所論及之規劃者,如霍華德、霍爾、柯比意等,其理念皆共享 一個相近的議程—針對工業化後帶來的都市問題,提出劃時代性的改革方針,差 別只在於方法論的不同而已。不過,也誠如本週的題旨,其理念被理解為烏托邦 式規劃,除了與當時的社會現況格格不入,也因技術、成本等門檻,多半也是未 竟之業(多以失敗收場)。此外,無可避免的批評則是對菁英者的批判,如柯比 意等激進規劃者,雖然高舉著進步和社會主義的色彩,然而卻也是推到式、清洗 式的規劃。 值得留意的重點,也包括規劃者或改革者的價值預設,亦即其如何問題化所 欲以蓋善之對象,以及參照的標準為何。如 Parker, Simon(2007)則指出,早期 的城市研究者,如維多利亞時代或稍晚的芝加哥學派學者,對於都市問題已預設 現況是需要被拯救的心理,因此有必要透過調查來揭櫫都市社會中的不公不義。 社會主義色彩的規劃者亦然如此,面對問題,則預設改良的路徑,是為了使貧困 者的生活,導向他們認為好的,然實屬布爾喬亞之生活水準和品味的理想狀態。 作為現今社會的借鏡,規劃者的確是抱著解決問題的心態,以規劃的方法處 理當前的問題,然而也可能因為自我認定為專業者,以及抱持既定的目標導向, 而做出流於武斷的判準和施為,此點是規劃者也須留意到倫理課題。

67


最後,則是就本週與前幾週文本的概念做聯想和對話。本週另一個重點,談 到了城市美化運動,相較其他烏托邦式規劃,其特別之處,除了它已有相當成果, 還包括它仍是個現在進行式。過去幾週則提到文化治理和美學化的概念,可與城 市美化做個呼應,其皆隱含前述的命題:假以為了都市的美好環境宣稱,摧毀被 認為是窳陋難看、實屬下層階級者的生活環境。無疑的,規劃的主流價值仍是從 中產階級出發,為了滿足布爾喬亞們的社會衛生觀而服務,如本週的芝加哥城、 美國的洛杉磯,抑或台北多處都會公園(如十四十五號公園等)的誕生即是如此。 ■我的疑問: 本週討論到「城市美學化」規劃潮流,並且在課堂上特別點出其布爾喬亞的 性質,也提到其透過設計手段,排除都市中的中下階層者。與第九週的課堂討論 的概念做聯想,即將「城市美學化」理解為「恐懼美學化」?兩者能夠視為同義 詞嗎?抑或有什麼本質上或核心上的差異? 差異就在於城市美學化是主流觀點和操作方式,恐懼美學化這個概念則是對於這 種操作方式的批判。簡言之,一個是主流概念,一個是批判這種作法;指涉的雖 是類似的現象,但兩者顯然不是同義詞。 ■分組討論概況: 本週的導讀為時兩個小時半左右,在 Peter Hall 的《明日之城》花了不少的 時間討論。由於本週的閱讀材料以英文為主,組員花了不少時間在閱讀上面,比 較無法在導讀前把內容再做詳細的梳理。而未來的幾週,閱讀材料也會以英文為 主,以後小組導讀的節奏和進行有必要再做調整。本週的導讀內容詳見連結: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9keYg3YgKnMi7d8wOjRm9__X9DGD_Uz WG4F1JdxRS_A/edit?usp=sharing

68


第十四週

理性程序規劃及其批判;政策分析的反思

■閱讀材料: 1.Friedmann, John (1987) “The terrain of planning theory”, in Planning in the Public Domain: From Knowledge to Action (pp. 19-48).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Friedmann, John (1987) “Two centuries of planning theory: an overview”, in Planning in the Public Domain: From Knowledge to Action (pp. 51-85).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Brooks, Michael P. (2002) “Centralized rationality: the planner as applied scientist”, in Planning Theory for Practitioners (pp. 81-96). Chicago: Planners Press. 4.Brooks, Michael P. (2002) “Centralized non-rationality: the planner confronts politics”, in Planning Theory for Practitioners (pp. 97-106). Chicago: Planners Press. 5.Allmendinger, Philip (2011)〈規劃的系統論與理性論〉 , 《規劃理論》 (戴伯芬譯) (pp. 51-82),台北:巨流。 6.曾旭正(1990)〈規劃理論與社會變遷—七〇年代程序性規劃理論論戰的回 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 177-193。 7.Stone, Deborah (2007)《政策弔詭:政治決策的藝術》 (朱道凱譯) ,台北:群學。 ■主要論點圖示:

■課堂紀錄: 1.當代規劃起源 l

過去依附在建築學門

69


l

二次大戰之後,正式成為一門獨立的專業學科

l

初期將不同領域納入規劃領域裡,e.g.公共政策、管理學、經濟學 etc.

l

實質規劃:經驗累積之營造法則;「把實際的東西做出來就是了!」

l

規劃兩大類別: n

程序性規劃:講究「實然」;e.g.實質規劃、理性規劃

n

價值性規劃:具價值性規範;講究「應然」;e.g.漸進規劃、辯護制 etc.

2.台灣當前實質規劃問題暨反思 l

大型交通建設規劃,如:捷運系統

l

交通運量考量:按評估旅次(搭乘次數),規劃不同運量類型捷運

l

高雄捷運的錯誤:有問題的評估報告,其由交大運管所評估,然預期與實際 落差大,自建成以降,最高載運旅次仍低於預期最低旅次

l

為政治服務的「捷運」:二線城市也計畫建設捷運

l

反思: n

都市計畫是否過剩?既有都市計畫全部執行,便綽綽有餘

n

當前計畫都以發展為導向,不符合當今低成長的時代

n

應對:縮小城市規劃

n

國外例子:Peter Hall,不存在的城市

3. 1960-80s 規劃演進 l

美國為主、歐洲為輔的規劃主流體系

l

流派 漸進式規劃

l

=點滴式規劃;僅就短期和當下作規劃

l

對規劃界批評:

l

政治經濟學

n

針對既有全盤理性規劃做修正

n

有限理性

後續外界批評: n

倡議式、辯護制、參與式規劃出現

n

批評規劃過度技術官僚,並認為專業存在應是為 居民輔助

l

Castell 為首的幾位新馬克思主義學者

l

毫不留情地批評主流理性規劃

70


進步式規劃

溝通式規劃

l

裡應外合的規劃

l

前提:體制需要與時俱進

l

部分進步人士進入體制內;部分異議人士體制外抗爭

l

本所為例:體制內:基隆市長林右昌;體制外:崔媽 媽基金會

l

哈伯馬斯

l

強調「溝通理性」

l

強調規劃要相互溝通

l

與辯護式規劃不同:

l

n

辯護式:專業者仍是高高在上的「輔導者」

n

溝通式:專業者與居民平起平坐

溝通四項原則:真確的、可理解的、適當的、真誠的

4.1980 年代後規劃思潮(後現代轉向) l

流派 後現代規劃

反規劃;被批評根本算不上是一種規劃。

多元文化主義

多元多樣的手段和方法。

ANT 與規劃

規劃是一個轉譯而形成之規劃。 更廣泛的規劃,主張規劃涉及了各種科技物,須關注其引 發爭議和在規劃中的作用。

STS 與規劃

5.論「正義」:何謂「正義」 l

各家觀點 l

謀求多數人的「幸福」

l

難題:少數人幸福可以犧牲?「幸福」定義?

社會主義觀點

l

正義是資源與生命機會的均等分配

多元文化主義

l l

難題:何謂均等?如何分配? 正義是尊重與包容差異

l

涉及社群、人群界線

l

社群主義,拉高到國家層次即民族主義

l

難題:包容的限度?社群主義式內部壓抑與外部敵視

l

思考:國家對家暴的規範(國家干預家庭)

l

平等自由權

功利主義

John Rawls

71


正義論

神學觀點

民俗觀點

主觀評論

l

兩原則:安排社會和經濟不平等,使其同時符合(對 古典主義自由的修正):

1.

差異原則:有利於最差階級

2.

機會均等原則:地位和職務對所有人開放

l

難題:類似自由主義的難題,仍是以個體為單位(和 優先),個體優先於總體

l

遵從神旨

l

神旨難測,涉及詮釋問題,e.g.神職人員妄加揣測

l

正義應符合民俗民德

l

因果報應論;「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l

阿 Q 式精神勝利法

l

難題:常依託於維持保守社會秩序之目的

l

自我即正義

l

難題:人心難測,缺乏一貫性

6.正當性:事情該如此做的理由 l

l

l

類型: n

合法

n

合理:

1.

工具理性—形式理性;

2.

目的(價值)理性—實質理性;

3.

溝通理性;

4.

慎思明辨的能力

n

合情

n

傳統習俗

n

奇魅/權威

n

直覺

理性 v.s 合理性 n

Rationality:理性、合理性

n

Reason:「理性」不等於「合理性」

韋伯的理性觀點與應用 n

理性:對價值思考和澄清

72


n

手段/價值區分

n

台灣規劃學界反思:

n

僅只有工具理性(而且還是成本效益取向),無價值理性

7.觀念釐清 l

意識形態: n

政治自由主義:人民跟政府訂定契約

n n

公民共和主義:人民須接受一定程度的公民教育;自由・個人主義 國家主義、社會主義是兩個分別獨立的概念,可以並存,因為兩者只是 不同向度的政治哲學。

n

阿圖賽(Althusser):意識形態乃個人與真實存在狀況之想像關係的再 現 蘇維埃:共產主義社會下的民主政治決策單位(雖然實際上無真正落實)

n l

唯物論 v.s 唯心論 n

唯物論:世界由物質構成

n

唯心論:世界由理型(idea)構成

n 「唯心論」作為學術上貶義詞:批評他人脫離社會現實 n

理性也是一種意識形態

l

誤譯:「反規劃道德」,原文出處為“antithesis”,中文應訂正為「反命題」

l

學科壁壘:學科試圖建立自己的領域方法論、認識論體系,與其他學科區別

■我的心得: 本週的閱讀材料,大抵指出二戰後初期的規劃主流,是以「理性」作為圭臬, 並指導戰後重建的規劃。通過 John Friedmann 的兩篇文本,我們得以確知該時期 規劃的取向,援引了不少經濟學和公共行政的理論和原則,如:極大化、最佳化 目標導向等,因而不難理解此時期的規劃是被當作綜合的、系統性的工具看待, 並且是一種工具理性的思維,而此思維在台灣的都市計畫學界依舊是主流,當然 在歷經社運和社造的年代,實質或程序性規劃等,在遭遇由下而上、草根民主的 批判側擊,理應期許它變得更為細緻,和帶入人性化的思考。 理性是個有趣的課題,如對於理性的預設和期待,還有更根本性的問題:理 性的定義、範疇和適用對象為何?這邊無意想就研究方法的角度來敘說理性該怎 麼被標準化,抑或可以被哪些指標所反映(畢竟這是個龐雜的論述工程) 。不過, 對於理性的理解,從不同向度去探討,個人倒是認為可在此淺嘗輒止,如對理性 作為一種常識的除魅。就以最常被直接聯的經濟理性來說,在經濟學的討論中是 以「效用」,透過序列的方式來顯像個體的理性。不過有趣的是,如對囚徒困境 這個經典的經濟學課題稍作理解,會發現數個個體的理性,並不會導向總體的理

73


性(這邊的理性可為效用、效益極大化等等)。吾人不禁質疑理性的存有即是矛 盾的存在,抑或理性需要被放置在不同的層次來檢視,理性才具有其「合理性」, 合乎我們對理性那完美無瑕的想像。不過這樣的處理會不會也流於當代自由派為 擁護「自由」價值,試圖賦予自由至高的道德性(如:自由不等於恣意而為、自 由不等於……) ,反而使概念陷於後設和自我詮釋的困境? 另外,雖然我們預設了一個看似理性的進程,然而我們真能如實按表操課施 行?在 Stone(2007) 《政策弔詭》一書中便明示理性的模型在現實中難以達致, 取而代之的,則是譬喻和類比、政治社群林立、理念之爭,近乎城邦式的社會; 理性—民主模型之於現實社會反而只是烏托邦式的理念型。對應到近來的縣市長 選舉,也間接顯示理性選民(也是公民),只是個未竟的神話,雖然理性的各種 主張和見解所建構、鼓吹的,本身也是一種難以回應真實的神話存在。 回到理性規劃的課題。理性規劃的專業者的共通處,呼應上述的討論,大抵 可以是兩種角色的綜合:理性經濟人、技術官僚菁英。前者的部分,規劃專業者 被期待是全盤考量的、理性且拒斥直觀、精於算計的角色;後者則是專業和政治 賦予其高人一等的地位的形象。於是理解,是否也能類推學界或公部門對劃專業 者的選才標準?對於該答案,目前並無肯定的證據去做這方面的推論,不過本人 倒是在報考城鄉所時,留意到本所的考科是有做大幅度的變動,如過去丁組的專 業科目是包含經濟學的,直到最近幾年才簡化出題的範圍和領域。另外,瀏覽城 鄉所歷屆畢業生的名冊,亦能發現不少經濟相關背景的專才,如台大經濟系前系 主任鄭秀玲等人。 最後,則是規劃之於城鄉的思考。Christopher Alexander(2015)《城市不是 一棵樹》 (原文:A City is Not a Tree)區別了兩類城市:一個是自然的(傳統的) 城市,另一個是人造的城市。前者的思維模式為半格(semi-lattice),後者則為 樹狀模式,且論複雜度,前者勝於後者;不協調的情況,則多發生在人造的城市 中。對於一般人來說這聽來有些微妙和弔詭,不過根據作者的意思,樹狀的思維 簡言之是對城市各種條件的嚴格控制,其也間接使得自然狀況下的各種關係切 斷,使得都市人的生活變得支離破碎。對應到本週的主題,對理性規劃的省思便 在於我們自以為透過對全盤的條件地掌控和計算,得以不讓城市失控,實則製造 出更多的問題出現。 ■我的疑問: 爰引李歐塔的觀點,我們能將規劃流派的進程,即從科學理性到走入常民社區, 理解是大敘事(科學知識)漸進到小敘事(敘事知識)的典範移轉過程? 我討厭這種說法,這世界根本不是從大敘事到小敘事的轉變,而是大小(不同涵 蓋和指涉範圍,不同抽象程度)敘事多重交錯的狀態。而且,從古至今,都同時 有大敘事(大傳統)和小敘事(地方傳統、地方知識)的共存。譬如,難道我們 今日不正見到了科學知識這個理性知識擴張大傳統,在科技表現上的極致發展嗎 (分子生物學、量子物理、太空探索、手機) ,這是即使在生活風格日趨多樣,言 必稱多元文主義的眾聲喧嘩時代中,無可否認的越來越龐大的科學大敘事(即使 有複雜理論、不確定性等概念作為補充,但不妨礙其理性思辨和實驗驗證的基礎 敘事)。

74


■分組討論概況: 由於輪到報告組,僅約定好將認領文本做閱讀,加上本次負責文本僅 3 份, 相較以往少了一份左右的量,所以也使得導讀的時間縮短。本週的文本導讀大抵 在一個小時左右解決,再來則是討論報告的分工。由於第十五週和第十六週進度 密集,所以本組也就這部分做提早的認領和分工,決定於第十四的星期四導讀時 間解決兩週份量的閱讀材料。

75


第十五週

規劃政治:辯護式規劃、進步式規劃、溝通理性、女性主 義與後現代思潮

■閱讀材料: 1.Fainstein, Susan S. and Norman Fainstein (1996) “City planning and political values: an updated view”,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pp. 265-287). Cambridge, MA: Blackwell. 2.Brooks, Michael P. (2002) “Decentralized rationality: the planner as political activist”, in Planning Theory for Practitioners (pp. 107-118). Chicago: Planners Press. 3.Davidoff, Paul (1996) “Advocacy and pluralism in planning”,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pp. 305-322) Cambridge, MA: Blackwell. 4.Harvey, David (1996) “On planning the ideology of planning.”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pp. 176-197) Cambridge, MA: Blackwell.*(有中譯:「籌謀規劃的意識形態」) 5.邢幼田(1990)〈進步式規劃進步嗎?國家體制內的進步規劃師〉,《台灣社會 研究季刊》3(1): 95-111。 6.Brooks, Michael P. (2002) “Decentralized non-rationality: the planner as communicator”, in Planning Theory for Practitioners (pp. 119-133). Chicago: Planners Press. 7.Healey, Patsy (1996) “Planning through debate: the communicative turn in planning theory”,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pp. 234-257). Cambridge, MA: Blackwell. 8.Beauregard, Robert A. (1996) “Between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the ambiguous position of U.S. planning.”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pp. 213-233). Cambridge, MA: Blackwell. 9.Ritzdorf, Marsha (1996) “Feminist thought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lanning”,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pp.445-450).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3.Friedmann, John (1996) “Feminist and planning theories: the epistemological connection”,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pp. 467-470).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4.Sandercock. Leonie and Ann Forsyth (1996) “Feminist theory and planning theory: the epistemological linkages”,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pp. 471-474). Cambridge, MA: Blackwell. ■主要論點圖示:

76


■課堂紀錄: 1.規劃取向暨流派筆記整理 策略規劃

l

晚近管理學發明:SWOT 分析

l

批評:毫無邏輯或論述主張持

l

系所評鑑方式

新馬克思主 l 義政治經濟 l 學取向 l

David Harvey 為首馬派學者

溝通理性規 l 劃取向 l

哈伯馬斯(法蘭克福學派二當家)

後現代思潮

新都市主義

批判辯護制等改革規劃係維護和支持既有社會秩序 徹底改革既有規劃體制,透過社會運動

公共理性

l

Brooks 對溝通規劃與後現代的誤解:溝通理性與後現代不 應混為一談,且哈伯馬斯厭惡後現代

l

打破既有規劃

l

質疑一切真理、主體認同、進步觀點 etc.

l

極端推論:是不是意味著就不要規劃了?

l

流露無能為力、左翼的悲觀

l

社區規劃;傳統鄰里規劃

l

缺點: n

沒有對社會結構的批判和反思

n

幫人做高檔的田園別素

77


生態規劃

女性主義

l

綠色經濟

l

環保稅:外部成本內部化

l

相信科技的力量改變一切

l

分支:生態女性主義(又有多支分類)

l

知識工具都是以男性為中心

l

反思規劃設計與實作的性別預設

l

指出性別預設後,再返回性別的思考, 「什麼是女人/男人」

l

沒有大寫的女人(G),只有小寫的女人(g)

l

代理孕母討論: n

左翼的反對:認為代理孕母產生來自經濟上的結構上的 剝削

n

自由派贊成:工作選擇的自由

l

自由女性主義:在乎女性在公共領域的平等參與權益

l

馬克思女性主義:女性壓迫來自兩種—資本主義社會剝削、 家父長社會結構

2.程序理性規劃問題與解決(講義 pp.4-5) l

l

l

規劃理解 n

工具主體化

n

擴大規劃定義,人人都可納入進來

規劃者價值 n

多元價值利益協調轉譯者

n

社會分析—澄清價值—政治協商—建立制度→永無止盡

規劃展演論&規劃超譯論 n

規範性規劃理論(規劃/專業辯題)

n

因時因地制宜(沒有原版的模仿)—最佳操作方式

78


圖片來源:第十五講講義,pp.4-5。 3.性/別 l (區別整理,見講義 p.57) l

性/別,是從本質、建構到操演

l

Judith Butler(1990): n

性別不僅是一種建構,還是一種操演

n

性別操演:永遠沒有原版的模仿

l

LGBTQQIAAP

l

性別實作案例,e.g.無性別廁所、性別友善廁所

l

性別友善廁所的當代挑戰 n

女性不見得有意願去上,介意如廁聲音被男性聽見

n

現實中各性別人士仍舊會按自己社會或生理性別如廁

4.其他觀念釐清與補充 l

公平、平等差異? n

可以一樣或不一樣

n

翻譯問題,可能針對 fair 和 equality 兩者有區別

l

辯護制規劃:美國自學運以降發展之規劃模式;律師辯護的模型,與現實脫 軌,至今在美國則走不太下去。

l

布迪厄: 「我們總是相互誤解」 ,包括對自己的瞭解;社會仍然在社會中不停 地溝通,即使不斷地誤解(沒有辦法在一時間將資訊讓彼此完全知情)→不 同意哈伯馬斯溝通的四項原則前提

l

對哈伯馬斯溝通理性的批判(見夏鑄九文章);建議納入更多元的參與者

79


l

傅柯觀點: n

規劃脫離不了權力政治

n

霍布斯式鬥爭想像:全體的鬥爭對抗另一個全體

■我的心得: 當然,就本週的主題,不難理解本週閱讀材料,係繼前次的實質規劃、理性 規劃等,在接下來的規劃流派,並有意就前者的問題提出針砭和改進,並試圖將 其他的行動者(普羅、女性等),納入規劃的議程裡。而通過文本的閱讀,我們 大抵可以歸納、總結一個核心的題旨:就規劃而言,晚近的規劃圍繞在對秩序的 「從」與「不從」、「改良」與「顛覆」命題上反芻和推進。 前個階段的規劃主要問題,個人認為有兩點:(一)規劃論者認為可以透過 理性來達致對全盤的的瞭解,然而既有之分析工具實則化約複雜的社會關係,並 且自身是理性經濟的內在邏輯,在意的重點在資本和成本的算計;(二)規劃者 自詡且被期待作為一個中立的專業者,然而其超然的形象實為國家機器(state apparatus)賦予,其很可能只是整編秩序的代理者;一個溫和的警察--假規劃之 名的鎮壓機器。 接下的階段則有意就上述問題做出回應和改良的見解。針對問題(一),從 早先的漸進式規劃便否定綜合理性規劃其一次到位的想法,認為規劃必須是循序 漸進的。於此,筆者便聯想到 C. Alexander(1975)《奧勒岡實驗》,針對學院系 館的建議,傾向整建勝過重建或新建。除了是經濟的考量,如為了新建或重建大 樓,全校的其他預算將遭到排擠外,也考量到建物如全部老舊、不敷使用時,亦 需要全部除役,一時間上課的空間也會大大的不足。當然,漸進式規劃亦有其問 題,包括它仍舊不脫理性的思考(此在上週提過,在此不贅述)。另外,拜科技 的發明,藍圖式的理性規劃在現今是有辦法透過電腦等工具輔助,達到較為全面 性的規劃,且理性規劃也在後現代轉向之際,朝混沌理論和複雜理論邁進 (Allmendinger, 2011)。 至於問題(二)的回應,如 D. Harvey(1996)論都市規劃,實為不公平的 政治過程—資本主義國家社會體制下,規劃為著的是資本積累,並造成的不均衡 問題。規劃過去雖然打著公共利益的名義,然而仍舊服膺於主流的發展邏輯,無 能達到真正的重分配。另外,通過女性主義的視角,我們也得以質疑規劃中的客 觀中立並不存在,毋需避諱在規劃中抱持價值一事。另外,女性主義對於規劃學 界期長由中產階級男性把持提出批評(如果是黑人女性主義,那麼再加上個白 人,這個陳述會更完整) ,進而使我們重新意識和和反省規劃學界中的男性霸權。 ■我的疑問: 老師在講解女性主義時,提到大寫女人和小寫女人的概念,也想到之前在閱讀蔡 晏霖(2016) 〈農藝復興:臺灣農業新浪潮〉時,看見大寫 S 等術語。於是請教, 關於大寫和小寫的差異為何?大寫是指理想型嗎?另外,有無相關討論大寫小寫 的文獻或專書可以參考閱讀?

80


那是西方語言的特徵,中文翻譯只好硬加上大寫和小寫,沒甚麼特別的理論。大 寫就是專用、獨一、均質,小寫就是為了表達多樣、不特定、眾多、異質的意思。 例如,阿圖塞也有大寫的單數 Ideology,以及小寫的複數 ideologies 的區分,前 者是指意識形態作為一個社會分析的基本範疇,後者是歷史上實際出現的眾多意 識形態。 ■分組討論概況: 由於輪到提問組,原本的閱讀份量便不少,加上文本大多又以英文為主,所 以組員多反應吃不消,不然就是有讀沒有懂。雖然組員們嘗試將英文文本直接透 過 Google 文件的內建功能「翻譯文件」和翻譯程式,其翻譯的品質並不差(就 語句而言還算順暢),然而在關鍵的術語上並不大精確,以致在閱讀上會有詞不 達義的情況產生。本週的討論紀錄見連結: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1nTktPAKz6q2Sm6WA8MOECwgxn_MM9 g5WNJNx2yA5F0/edit?usp=sharing

81


第十六週

權力、慾望、論述與科技物:傅柯、拉岡、多元文化規劃 與 STS 觀點

■閱讀材料: 1.Flyvbjerg, Bent and Tim Richardson (2002) “Planning and Foucault: in search of the dark side of planning theory.” In Philip Allmendinger and Mark Tewdwr-Jones (eds), Planning Futures: New Directions for Planning Theory (pp. 44-62). London: Routledge. 2.Gunder, Michael and Jean Hillier (2009) “Planning as an empty signifier.” In Planning in Ten Words or Less: A Lacanian Entanglement with Spatial Planning (pp. 1-21). Surrey. UK: Ashgate. 3.Sandercock, Leonie (2003) “Who knows? exploring planning’s knowledges.” In Cosmopolis II: Mongrel Cities of the 21st Century (pp. 59-82). London: Continuum. 4.Rydin, Yvonne and Laura Tate (2016)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ANT.” In Yvonne Rydin and Laura Tate (eds.), Actor Networks of Planning: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Actor Network Theory (pp. 3-24). London: Routledge. 5.Rydin, Yvonne (2013) “Using Actor-Network Theory to understand planning practice: Explor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actants in regulating low-carb commercial development.” Planning Theory 12(1): 23-45. 6.Metzger, Jonathan (2014) “Spatial planning and/as caring for more-than-human plac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46: 1001-1011. 7.Boelens, Luuk (2010) “Theorizing practice and practising theory: Outlines for an Actor-relational-approach in planning.” Planning Theory, 9(1): 28-62. 8.Rydin, Yvonne (2010) “Actor-network theory and planning theory A response to Boelens.” Planning Theory, 9(3): 265-268. 9.Boelens, Luuk (2010) “Reflection on Yvonne Rydin's response to 'Theorizing practice and practising theory”.' Planning Theory, 9(3): 269-271. ■主要論點圖示:

82


■課堂紀錄: 1.認識論 l

=知識論

l

取得知識的工具性知識;驗證存有的知識

l

具有意義的適當性、客觀性

l

與存有論等共稱知識典範

2.存有論 l

=主體論;Being;探討存在

l

社會被視為一種存有(在),應被理解為怎麼樣的實體

l

e.g.社會結構諸觀點

3.基礎主義 v.s 反基礎主義 基本主義 l

特徵

反基本主義

知識奠基在理念、事實、 l 觀念之外、真正存在的東 l 西

推翻基礎主義的預設

l

外在於我們的「真理」

知識為人類慾望所構想

l

不管人類怎麼想,真理存 在,有待人類去做挖攫

相關主義、 l 概念

l

l

社會學古典三大家傳統: l 馬克思、涂爾幹、韋伯 l 實證主義 l

l

批判實在論

許多的存有,是人類所建 構的

尼采研究 精神分析 後實證主義

4. 社會科學認識論 l

社會學古典三大家 n

實證主義:涂爾幹,

n

批判主義:馬克思(後實證主義)

n

詮釋主義:韋伯(後實證主義),民族主義者

實證主義

代表

特色補充

涂爾幹

l

相信客觀真實存在

l

其傳統後來被推翻,實證主義難以避免主觀

83


批判主義

詮釋主義

l

馬克思

韋伯

l

影響後來的「結構主義」

l

不認同可以透過科學將世界做歸納

l

需要看穿意識型態和社會的深層結構,如看穿 資本主義剝削的本質

l

目的理性/手段理性

l

承認多元價值並存

l

認為人無可避免信仰自己的神(恪守的價值)

l

韋伯,德國的民族主義者

學術研究三大典範分類 n

實證主義:「科學方法」

n

後實證主義:「批判實在論」

n

闡釋主義:也屬於「後實證主義」,性質的典範

5.觀念整理 尼采研究

精神分析

唯實論/

l

不存在確切不疑的客觀

l

人生是一場意義的鬥爭

l

世界為一大團能量,人類在其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量

l

權力意志→力量、能量(energy, force)

l

超人意志:超脫凡人意志

l

左派的批評:菁英主義

l

代表:佛洛伊德、拉岡

l

借用符號學的觀念工具

l

能指 v.s 所指,signifier ↔ signification

l

陽具:社會的「權柄」;強大的符徵

l

批評:透過科學將人區別無病、有病(常態/變態)

l

唯實論 n

唯名論 l

l

名字變,但不影實質內涵和慣習等

唯名論 n

某人或物會受符號和指涉所影響甚至支配

n

指涉改變,實體也會受到改變

例子:劉昱辰改名為「小王子」

84


建構主義

小王子的改名,不影響他日常的行為(如:能力、日 常行事等)

l

行動者造就社會

l

社會建構 v.s 符號/文本/再現建構/論述 n

社會建構:各式各樣力量的構成,e.g.馬克思主義(一 有論是處於前兩者之間)

n

批判實在論

e.g.涼宮春日,宇宙萬物為高中女生所想像和建構 英美的學術傳統中,會與後現代主義交互使用

l

強調意義的「不確定性」

l

Giddens 提出

l

不被實證主義認可

l

第一重:被研究對象對自我的闡釋

l

第二重:研究者的詮釋

l

舉例:劉同學被證實為「小王子」 ,然而劉同學認為自己是 「小公主」

l

當代民族誌常見的作法

l

語言不是反映意義,而是建構意義,e.g.涼宮春日

傅柯思想暨 l 女性主義 l

ANT

n

人類個別/群體想法,會影響社會的意義

後結構主義 l

闡述主義

小王子的符號和意義,會使得對劉同學的認知改變(多 了許多意義的聯想,如經典讀本《小王子》)

l

l

雙重詮釋

n

Knowledge/power:知識與權力不可分割 傅柯女性主義:借用傅柯的權力觀點作為分析工具

l

傅柯與女性主義關係:愛恨交織(王志弘,2018)

l l

受到批判:批評為虛無主義 ANT 創始者:Latour,研究實驗室,將實驗室的高知識份 子當作實驗對象,深描方式將尖端實驗室的生態詳細描繪 ANT 必須搭配其他工具(如社會網絡分析)使用和分析, 不然就只是幾個原則而已 Actant 行動體,包含 Actor 行動者,且又分準主體和準客體 ANT 必須搭配其他工具(如社會網絡分析)使用和分析, 不然就只是幾個原則而已

l l l

l 「ANT 完全沒有學問可言,只是細緻的描寫而已,過度強調 人與非人對稱關係」

85


6.各家流派主體示意(王志弘繪、施靖霜重製)

■我的心得: 延續前三週的規劃理論脈絡,本週的三大主題—傅柯、拉岡和 ANT,依序 是晚近規劃學界的討論熱門,如王志弘提及,前二者興於九〇年代,後者則與 STS 在最近幾年成為學界的顯學。雖然這三個主題都各個都是大哉問(筆者想起 過去在修習客家文學課時,授課教授花了半個學期在介紹拉岡,而傅柯則是如徘 徊不去的幽靈,迴盪於不同的社會學各論的課程中),對於這三者的認識可能難 以全面,不過通過此次的機會,倒是可以確認其理論在規劃學問中的位置,並建 立完整的規劃理論脈絡認識。至於三者的異同,除了延續前一階段對全盤理性規 劃的質疑態度,亦將視角放在後結構主義的分析位置,主張面對規劃中的不確定 性、複雜和多元歧異等內涵,仍保持彈性。 與前一階段的規劃進程(即上一週的課程內容)進行對話,傅柯觀點得以使 我們理解溝通行動理論的不足,如指出其模型是權力真空、去脈絡,扁平化地預 設社會中的每個行動者。此外,其取向也使人過度聚焦在規劃的溝通面向,無多 加意識到非溝通的元素理應也是規劃需要關注的重點。 精神分析之於規劃,個人認為是個新鮮且大膽的嘗試(雖然現在的主流典範 早已轉移到 STS)。會於此認為,主要是鑒於過去的學習路上,精神分析是被應 用在文學和心理學等領域,其被挪用在規劃學問上則是第一次,多少抱持些疑 惑。不過,通過 Sara Westin(2014)的解釋,吾人則得以理解兩者的關係,「本 書是受到精神分析啟發的,針對當代都市規劃的意識形態批判,這意味了我對於 規劃者想些什麼比較沒興趣,對於他們如何想比較有興趣(p.4)16」。如對精神 分析稍有些認識,或許不難理解其常著手處理的,不是對象的本身,而是如何產 16

Westin, Sara (2014) ‘Introduction: The gap.” In The Paradoxes of Planning: A Pyscho-Analytical Perspective (pp. 1-17). Surrey, UK: Ashgate.

86


生對象的過程和根本因素。換言之,即毋必在意規劃學者的思想本身,而在意其 成長經歷,不妨是從另一種思模式認識其人和意識,進而返回規劃者的理論主張。 至於 ANT 方面,過去在談移動的技術政治和鄉村發展時,已做了相關的介 紹,因而對此概念不算太陌生。如要概述這幾篇的重點,大抵不出一個核心的原 則:人與「非人」行動者(通常是技術物、重要文件等)應視為對稱的關係,並 且需要在網絡中得到檢驗和理解,如 Yvonne (2010)透過拓樸的方式,分別顯 示出僅有人的行動者網絡,以及人與非人的行動者網絡,間接說明非行動者的重 要性在過去傳統中以「人」為主的網絡係有其不足,強調非人行動者的重要性(如 內文提到那些重要文件)。對映到實習課的學習,對於南港相關都市計畫書的理 解,不妨如同 Yvonn 一樣,視其規劃文件為重要的仲介者,思考其作為規劃同意 過程中的強制通行點(obligatory passage point)之重要性。當然,作為理論的學 習者,也避免過度擁抱單一的理論框架,以 ANT 為例,吾人亦需要留意到其過 分強調對稱的原則,則可能使我們錯誤理解不同行動者在實際社會和過程中的影 響力,避免像新聞學中被高舉的「平衡報導」原則,使理解陷於形式的對等主張。 ■我的疑問: Gunder, Michael and Jean Hiller (2009)使用了「空白符徵」 (empty signifier) ,認為 「智慧型成長」、「新都市主義」等都只是含糊其辭的術語,且經常只是幻覺,頂 多只能獲得有限成果。如按此說法,那麼選舉的政見會不會就是一種空白符徵, 並且最終朝向 Sara (2014)所說的「願景-現實」的落差? 選舉政見。。這是常識吧,這本來就是一場修辭比賽,拋出各種民眾也越來越不 在意的空白符徵。。表演性質居多。用平常話來講,選舉政見是空白支票。。空 白支票就是空白符徵,填甚麼進去都可以,只是無法兌現。 ■分組討論概況: 由於補課因素,因而第十六週的文本導讀移至週一中午時間進行。雖然本次 是輪到簡報組,本組在導讀前按照慣例,以讀完報告範圍為主。然而因為本次的 閱讀材料皆為英文(無中譯本,僅靠 Google 文件內建的翻譯功能做適時的翻 譯),且還有第十五週的進度亦要兼顧,以及實習一的分工作業,因此在導讀前 無法做到文本內容的精讀,也使得此次導讀的狀況,組員對內容多表示一知半 解,尤其 ANT 的術語對於大部分組員而言,仍舊生澀和難以掌握。本週導讀的 紀錄,參見連結的簡報: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3JwyGkU9G8Lyx_TNAsXp2DGsZvW7Izpr Riq7UBQfVJE/edit?usp=sharing

87


第十七週

現代性與資本主義下的空間設計及其出路

■閱讀材料: 1.Heynen, Hilde (2012) “Reflections in a mirror”, in Architecture and Modernity: A Critique (pp. 72-147 ). Cambridge: MIT Press. 2.Heynen, Hilde (2012) “Architecture as critique of modernity”, in Architecture and Modernity: A Critique (pp. 148-218 ). Cambridge: MIT Press. 3.王志弘(1997) 〈評介《建築與烏托邦:設計與資本主義的發展》〉 , 《城市與設 計》1: 209-224。 4.夏鑄九(1992)〈城市形式與城市設計理論的認識論批判:開文‧林區及其知 識上之同道〉,《理論建築》(pp. 20-48),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5.夏鑄九(1992)〈模式語言及非正式營造系統的認識論批判:亞歷山大及其同 志〉,《理論建築》(pp. 87-125) ,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6.夏鑄九(1993) 〈查理摩爾後現代主義空間正文的寫作〉 ,收於《空間、歷史與 社會論文選,1987-1992》(pp. 51-76),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7.Whiteley, Nigel (2014)《為社會而設計》 (Design for Society) (游萬來、楊敏英、 李盈盈)。台北:聯經。 8.殷寶寧(2015)《性別與設計:建築與女性主義的邂逅》。台北:典藏。 ■主要論點圖示:

88


■課堂紀錄: 1.現代主義理念反思 l

原:批判封建主義的保守性質→極簡風、好品味、廉價實用

l

塔夫利《建築與烏托邦》批判

l

n

威尼斯學派

n

見王志弘(1997)〈評介《建築與烏托邦:設計與資本主義的發展》〉

n

建築如何關聯到現代性

n

現代主義為資本主義收編,轉為前者所服務

Heynen(2012)《建築與現代性》 n

法蘭克福學派與現代主義沒有充足的對話

n

現代主義建築運動缺乏扎實的理論基礎

n

將批判理論與現代主義建築接合→相互參照、補充

n

建築繼續保有批判力道,現代建築美學操作如何保有可能

2. 1960-70 年代轉折 l

轉折:現代主義讓人產生疏離→將空間中的「人」找回

l

人文主義: 學派/學者

特色

加州柏克萊傳 l 統、奧勒岡實驗 l 環境心理學

凱文・林區

激進規劃,如城鄉所,從現代主義的失敗敘說起 夏鑄九承繼其傳統,後來接觸左翼的傳統,轉為批判

l

社會科學的行為主義色彩

l

考察人在環境中,會有什麼樣的行為

l

目標:環境設計如何調解人在其中感知、情緒

l

批評:過度唯心論,抽離現實社會的脈絡;夏鑄九: 淪為社會控制技術

l 《城市的意象》 l

環境心理學一支,多了規範性的準則

l

人如何記憶城市

l

另一本著作《好的城市形式》

l

規範性的原則:五元素—通道、邊緣、區域、節點、 地標

l

Identity:城市好壞的評量標準

89


亞歷山大

l

253 個 Pattern,模式之間可以做組合和調配,e.g.公 園

l

強調使用者參與、人本的精神

3.80 年代以後研究取向 學派/學者

特色

符號學

l

從語言、符號的意義著手

l

主流,e.g.視覺相關研究

l

侷限:參見理《理論建築》第六章,只談符號的意義 規則,但沒有關照到符號與政治經濟學的關係

l

室內設計(女)v.s 建築設計(男)

l

質疑男性(英雄和明星)支配和操控的建築學界

l

傅柯觀點

l

設計史不是個人才華展現,也不是風格的遞變或科學 思維邏輯與程序,而是一種「論述形構」

l

任何知識和學問,離不開治理的體制,e.g.醫學論述

l

街道傢俱的設計,e.g.英國設計(紅色郵筒、電話亭 etc),對主體(行人)的行為規訓

l

設計的社會學

l

設計的文化研究

l

設計的人類學→STS:研究被設計的「物」

l

社會設計多面向:Design of/with/by/for people

女性主義

設計論述

其他

n

反思:人民是誰(大多數人?)→淪為「多數暴 力」

4.台灣公園變遷 l

l

l

過去: n

缺乏人性的考量,刺激但不安全

n

石溜滑梯、鐵製遊樂器材

現在: n

第二代遊具,安全但無聊

n

塑膠罐頭遊具(包括沙坑的消失)

倡議:

90


n

特公盟:訴求「共融式遊具」

n

安全又兼顧刺激

n

開放給任何使用者

n

沙坑的復活(安全衛生的論述 v.s 自然啟迪智能)

5.設計即勞動 l

揭發設計高尚背後的血汗一面

l

文化工作的研究取向(Mark Banks,2007): n

馬克思主義&批判理論:對於異化勞動和階級(利益、聲望及權力)不 平等的關切;

n

Michel Foucault 的治理術(governmentality):對於勞動過程和工作心 態之 (自我)治理的探討,例如進取創意主體(entrepreneurial and creative subject) 的形成;

n

自由民主派對於文化工作在反身現代性(reflexive modernity) :體制下, 開展出競爭性市場以外之另類出路的信心,主張文化工作有利於拓展美 學批判,形成經濟實作的政治組織,成為經濟生活再道德化的場域。

6.漫遊者 l

始於波特萊爾:漫遊於大城市中探索稀新奇事物的有閒有錢者(紈褲子弟)

l

班雅明對漫遊者討論,隨後成為學術的一種研究方法(無設限的方法論)

l

女性主義批評:漫遊者原設定為男性,實際上也存在著女漫遊者

l

拱廊象徵:舒適的漫遊地方(也是商品化空間)

l

現代意義:前衛的文青、藝術份子等

l

例子:等一個人的咖啡,男主角遛白菜到處趴趴走

■我的心得: 本週的文本主要聚焦於空間設計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下的討論,相較前幾週 的規劃理論流變,更側重對設計形式和設計理論方面的批判,以及揭發設計和建 築領域中的問題。 「設計」對於一般人或者專業者,常被認為是純粹美學的學問, 無關政治的品味討論,然而通過本週的閱讀材料,我們則得以掀開設計其美學表 面背後的權力、階級、性別等不平等之關係。甚者,我們更亦需意識到設計與資 本主義邏輯之間密不可分的深層關係。 作為激進的文化研究傳統,法蘭克福學派提供了我們理論批判的分析工具。 就以 Nigel (2014)《為社會而設計》來說吧!作者在第一章部分,便質疑設計是 以消費者為導向的觀念,其實與實際情況大有出入或說大相徑庭。爰引阿多諾的

91


「文化工業」觀點,實際上消費者的選擇是被限定和創造的。具體而言,廠商所 製作的商品只是千篇一律、毫無新意的複製品,不同廠商所提供的,也只是大同 小異的商品,僅在外觀做些花俏的式樣(經濟學中的「壟斷性競爭廠商」模型便 是如此) 。二來,過去的商品是出於民生的基礎需求,然而廠商透過廣告的方式, 催生消費者對其渴望,需求的消費因而被創造。過去馬克思主義所謂的二元價值 (使用價值、交換價值)逐漸為象徵價值所取代,成為消費者為求滿足額外效用 (被創造之效用)競相購買具品牌、高附加價值之商品。 對設計和建築的領域的批判,還包括性別的刻板印象和歧視。通過殷寶寧 (2015)《性別與設計》,我們得以看到過去的建築學界或設計相關領域,實為男 英雄主宰、支配的場域,並對女性設下層層門檻。相較當今的社會,的確難以想 像在不到一百年、八十年前,建築系所是不開放給女性就讀這回事,而為多數人 所崇拜的建築大師葛羅培斯更是當時建議系所性別隔離的推手。而本書的誕生也 是鑒於上述提及的,建築和相關的設計領域實屬男性的建築史,因而有必要透過 蒐集偉大、有貢獻的女性專業者,其人其故事,除了替其平反,亦冀望在陽剛的 設計和建築界中找回女性,重寫其歷史。 本週的另一個討論重點,則擺在對人文(道)主義設計的探討與批判。夏鑄 九(1993)在〈查〉一文提到人道主義作為與福利國家資本主義社會(主流)對 抗之「反潮流」 (主要的學者有 Kevin Lynch 和 Christopher Alexander 等人),主 張重建一個以人為中心的座標體系,發展以人為本的空間做法。雖然看似對立, 然而夏卻提醒道,其在實踐上無能作為牽制的力量,反而替福利國家資本主義社 會帶來反異化的緩和效果,其意味著人道主義的對抗力量早已為其主流社會所收 編。另外,面對左翼的批判,人文主義亦被抨擊係唯心的認識論,既忽視現實社 會中的政經過程和歷史脈絡,也無能掌握複雜社會的運作邏輯,只是資本主義社 會裡補償性、修正式的解套方法。 最後,則是對本週主題倫理的重申。與第九週的學習內容做個聯想,設計即 是一種「美學化」的手段,便是通過對政治施為的包裝,藉此轉移政治鬥爭的焦 點,純粹化為一種「品味」的論題。通過此層次的理解,吾人有必要去意識到設 計背後的目的性,同時也是傅柯的觀點,即設計本身就是一種權力的論述型構。 ■我的疑問: 在《為社會而設計》p.151,作者指出當今的左派政黨不得不面對右派的細緻行 銷手法;綠色組織也意識到,它必須在視覺等方面,與消費主義對手公平競爭。 對於該現象的描述,我們能說這是左派政黨採取行銷策略,即是使用政治美學化 的方式來包裝自己?於是理解,我們也能謂政治美學化是一種來自右派的發明? 你的中文不通(最後一句話)。左右派之分太簡單了。左右派都有其政治美學化 (納粹、蘇聯、中共,不同立場但都有其政治的美學化操作) 。簡單說,左派(無 論是在野,或是執政)早就有它自己的政治美學化,例如,社會運動的木刻版畫 風格、社會主義寫實主義、蘇聯的構成主義建築美學、巨大量體的雕像,或者, 中共的工農兵文學,樣板戲等等。所以,這不是哪一派的發明。想要影響人的政 治力量,都會著力於各種再現手法,而那就是美學的政治性使用。

92


■分組討論概況: 本次討論從下午五點半至八點半約三個小時,主要花在第二組的文本 (17-4、17-5、17-6)較多的時間,以及結束文本導讀後,一併解決十六週的小組 提問,和當週報告的簡報那些。組員反映,第三組的文本量過多(約近三百頁), 難以在導讀之前閱讀和消化完畢。此外,另有組員表示,難以理解夏鑄九的兩份 文本內容,因此在導讀第二組的文本時,約花了一個小時才導讀完畢該認領的部 分。本次導讀的紀錄,見連結的簡報: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GmzbhEZH17_0Hpu4JHyXdB45Di74fsnRD IabtdJ-Ip0/edit?usp=sharing 那三百頁是很簡單的中文。。我以前讀碩士班,一個星期要閱讀的總份量是數百 頁英文,相當於上千頁中文。。你們太弱了。

93


第十八週

民主過程中的專業:參與式規劃設計、審議式民主、社區 運動與戰術性都市主義

■閱讀材料: 1.黃瑞茂(2000) 〈社區行動重構「生活地圖」 :台北福林社區社區參與公園改造 經驗(1993-98)〉,《都市與計劃》27(1): 81-96。 2.夏鑄九、成露茜、陳幸均、戴伯芬(2002)〈朝向市民城市—臺北大理街社區 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6: 141-172。 3.林文一、邱淑宜(2014)〈後政治的社區動員與共識建構-一個臺北社區文化 建構的案例〉,《地理學報》72: 85-109。 4.莊雅仲(2005)〈巡守社區:權力、衝突與都市地方政治〉,《台灣人類學刊》 3(2): 79-114。 5.杜文苓、張國偉、吳嘉純(2009)〈審議民主在空間議題上的新實驗:以中港 河廊通學步道願景工作坊為例〉 ,《公共行政學報》32: 69-104。 6.陳東升(2006)〈審議民主的限制-台灣公民會議的經驗〉,《台灣民主季刊》 3(1): 77-104。 7.林祐聖(2012)〈公共審議中討論風格的建構:社會關係與社會技能的影響〉, 《台灣社會學刊》51: 63-114。 8.林國明(2016)〈審議造就積極公民?公民審議、社會資本與政治參與〉,《人 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8(2): 133-177。 9.Kang, Min Jay (2017) “Reconstructing spatial narratives as a mode of action research and planning: Dialogical community actions of urban regeneration in the neighborhoods of Ka-la-k-a´, Taipei.” Action Research, pp. 1-22. DOI: 10.1177/1476750317733806. 10.Lydon, Mike and Anthony Garcia (2015) “Disturbing the order of things.” In Tactical Urbanism: Short-term Action for Long-term Change (pp. 1-23).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11.Tironi, Manuel (2015) “Modes of technification: Expertise, urban controversies and the radicalness of radical planning.” Planning Theory 14(1): 70-89. 12.Collins, Harry M. and Robert Evans (2002) “The third wave of science studies: studies of expertise and experienc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32(2): 235-296. ■主要論點圖示:

94


■課堂紀錄: 1.懶人包檢討 l

批判觀點(必要)

l

本組建議:懶人包內文和參考文獻補上報導者專題報導: https://www.twreporter.org/a/huashan-120grassroots

2. 規劃之源:剩餘與超越 l

規劃:指向未來,來自於剩餘

l

剩餘(surplus) :問題的根源,涉及資源的分配;規劃是一門涉及資源應該、 如何或是什麼的分配學問、治理術。

l

規劃存有論(林佩儀小鳥版本)

l

三種規劃理論模型: n

規範性理論:應該做什麼;應然(理由、動機)→Why

n

程序性理論:如何做→How

n

實質理論:規劃本身到底是什麼→What;規劃的社會分析

95


3.現實與行動(講義 p.4) l

混亂、結構+偶然性、理念 idea、有序法則

l

人類行動置身於物理與社會現實之中,並對現實產生認識,進而產出行動

l

阿圖塞:(Althusser):意識形態乃個人與真實存在狀況之想像關係的再現

l

行動的理由,奠基於某些正當性基礎

4.戰略與戰術 l

戰略:大規模、全盤、長程的

l

戰術:小規模、游擊戰、局部、臨時性的、短程

l

戰略時常搭配著戰述實現和推進

l

XL 計畫:遭遇瀰漫各處的鄰避抗爭和難以駕馭的官僚體制;強權的工具

l

XS 計畫:服務於更大目的之小規模行動,具有實現目的靈巧性;戰術都市 主義;弱者(公民)的反抗

l

城鄉所傳統、行動=戰術都市主義,過去因無這個概念認識和使用,直接說 是參與式規劃或社區營造

5.群眾、暴民、公民的修辭政治 l

民眾、國民(台灣)v.s 群眾、人民(中共)→修辭,彼此區別敵我的方式

l

當時媒體將社會運動叛亂份子扣上「群眾」帽子(近似於當今的「暴民」)

l

百姓、蒼生、同胞,封建性字眼;大眾,消費社會崛起字眼

l

中壢事件:國民黨疑似做票,群眾暴動,警察鎮壓誤殺中央大學學生和青年, 加溫事件

l

社運組織者(或社運幹部)之於「民眾」 n

又愛又恨(風向成敗關鍵)

n

對群眾的控制(治理手段):糾察隊制度

l 「同志」術語:列寧主義、共產主義式術語,國父遺囑亦見該詞的使用 l 「公民」作為運動術語 n

318 後的反思—運動並非完全屬於學生(學運),還包括非學生的組成

n

公民的廣大指涉:抑制內部的異質性

6.審議式民主 l

三種效應:公民養成計劃、綏靖治理、投石問路策略

96


l

參與式規劃涵括審議式民主(作為其規劃的一種工具手段)

l

審議民主中的「理性」:慎思明辨;理性討論本身亦是一種霸權的意識形態

l l l

菁英式討論(「慎思明辨」)不等於參與者就是菁英 專家的角色:議題涉及知識的門檻,可以提供資訊上的說明,如:能源議題 速度政治:在資訊數位的輔助下,加速了政治體系的循環運作→思考經濟加 速度、民主慢速度如何協調

■我的心得: 本週的三個主題:參與式規劃、審議式民主和社區運動,皆可再追溯至公民 社會的討論。關於公民社會,一般性的理解主要有涵括左列四者:民間組織、自 願性社團、公共領域和社會運動,其不僅介乎國家和家庭之間的領域,並與國家 和個人相互輔助或牽制,如國家保障公民社會的機制,人民則是作為這套體系的 主體。進而,此也意味著公民社會在民主體制下(相對於專制體制來說),因制 度保障和允許,人民較能直接參與或近用政治,並體現其內涵和精神。 回到本週的三個主題,論與上述關係,即三種體現於公民社會或民主政治的 手段,並且是由下而上的行動。囿於篇幅和必要性,以上三者的定義在此不做贅 述,不過關於三者的關係,則非同一層次的議題。在課堂的討論上,王志弘便提 到參與式規劃的範疇,便包括審議民主本身;後者係作為前者其中的規劃工具, 如社區中的審議式預算等。至於社區運動,個人認為參與式規劃則是其可採取規 劃模式,如思考到社區也可採取辯護式規劃作為行動的策略或手段,因而不難理 解參與式規劃理應涵括在社區運動的範疇中。 不過將參與式規劃視作為社區運動的一環,也未免遽下結論,意即匆促將參 與和社區畫上等號。在本週有關審議民主的文獻中,提到了台灣公民會議,其 15 場的系列議題中,地方的社區議題僅 5 場,其餘的則是縣市或全國級的議題, 如代理孕母、稅制改革和能源議題等。如同意審議民主是參與式規劃中的一種操 作技術,那麼按上述例子,參與式規劃的尺度亦不限於小尺度的社區,還橫跨大 尺度的中央政策如何訂定。因此,參與式規劃不必然等於社區運動的行動方法, 可能只是過去至今有關參與式規劃的討論,聚焦於社區的關懷,使人有這樣的錯 覺。 另外,本週的閱讀材料也提醒一點,即規劃專業者進入社區時,抱持帶著專 業知識進入田野,除了天真以外,也可能是一廂情願的想法。過去,規劃專業者 總抱持著高高在上的心態看待規劃的區域,無視在地知識與專業知識同等重要, 或者超越後者。而採取參與式規劃的模式,則翻轉這樣結構,並試圖讓在地發聲, 而專業者從主導者,轉成為協助者、陪伴者等角色。不過這樣的思考會不會還有 其限制,也就是一廂情願地認定一個地區有待改善,並半強迫地邀請居民加入專 業的規劃協作?從 Ka-la-k-a´到現在南港的基地實習,都有必要謹慎留意我們所 創造的議題,除了是無中生有外,還得檢視這是否必要,以及居民為何就得照單 全收,即使我們用了對社區相對友善的規劃方法。 最後,社區或地方的複雜度也可能超乎專業者的認識,如見永康社區的例子 (莊雅仲,2005) ,便會發現地方是多頭勢力角力的場域,也是有機的異質組合,

97


而非無知、被動的群體。對於群眾或地方的理解,因循在地知識、土著觀點並非 正解,而我也無意照單全收 Le Bon 烏合之眾的說辭,不過我同意 Doreen Massey 的說法,在不均衡發展與時空壓縮的全球化狀況中,還是有某種進步與批判之地 方概念存在的可能,只要我們不要將地方視為是邊界穩固的靜態概念或只有一個 單一的認同,而是「許多關係在某種特定脈絡下的交互作用的結果」(Massey 1994:5);如是規劃者,所需做的不是想著分類,而是在多重的關係網絡中抽絲 剝繭。 ■我的疑問: 莊雅仲(2005)在結論的部分援引 Arif Dirlik 觀點回應本文的永康社區的案例, 「為了捍衛地方,就得刻意去搜尋『地方內在所包含的那些東西,某種對日常生 活的行為與組織的掌握』」 。按照文本的脈絡,此處的主詞指的是社區中的參與主 體,如社區協會、地方自治組織等。不過此一觀點同樣適用於左列情形:反迫遷 者為捍衛迫遷聚落能夠留存,去搜尋有價值之文史資產或主打文化論述? 左列?應該是下述吧。左邊在哪裡? 你說的當然也符合,這很明顯。其實,無論是誰,都會尋求對自己有利的資源、 論述和觀點,無論是社區行動或是抗爭,而那些資源和論述可能出自地方,也可 能來自地方之外。 ■分組討論概況: 本學期最後一次分組討論,結束之後與助教合照,YA!(感謝組員施穎掌鏡)

98


四、我的綜合學習心得 「……那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實習課期末報告的當天早上,在早餐店 用餐時候,偶然聽到廣播電台正播著王傑的〈一場遊戲一場夢〉,心中浮現一股 悸動。當然,我很清楚這其實是一首情歌,不過深諳歌手王傑人生經歷後,反倒 沒那麼在意它所要慰藉的,是失戀的情人,還是像我這款莫名傷感的市井小民。 那一股悸動也沒麼複雜。聽歌的當下,首先我確認那一天應該算是實習課, 或說碩一上半學年的正式告結。當然,我知道還有分組的懶人包要修,和學習紀 錄表。然後在實習總評結束後,還得知分組期末報告和簡報亦須做修該,同時還 要準備星期五的分組提案;離寒假還有幾天不算正式的日子,但我還是想一廂情 願地宣稱學期就這麼結束了。另外,則是一些回想,除了過去這一學期的總總, 還有一些早在入學的記憶,關於我怎麼會想來城鄉所等發問。 當初會來讀城鄉所,的確是有些誤打誤撞和好笑的成份在。最初是因為閱讀 李幸長《小卒變英雄》這本書後,知道了巢運,也得知了城鄉所。過去在異議性 社團的日子多少也耳聞些,比如本所的蔡博藝學姊、小畢老師,不過真正推我一 把的,則是在弄交大通識議題時結識的莊雅仲老師。說來好笑,我在學期間還真 的沒修過老師的任何一門課,即使老師就是本系的教授,但他還是幫我寫了推薦 信。 報考的主因的確是因著與社會運動和議題而有所結緣。然後在準備城鄉所考 試的期間,因著閱讀空間相關的理論文本,確立自己對空間議題和社會分析的興 趣。那麼在歷經過去這一學期,熱忱安在?抑或轉化成何種心情、態度? 「象徵暴力」到「乖乖叛逆」

猶記第一堂上課時,王志弘豪不客氣地要求大家接受他所說的「象徵暴力」 。 我還記得當天下課之後,我陪著心灰意冷的政諺在大雨天中買床單,並送他回宿 舍,並伴隨著抱怨、不安、失落、憤怒、焦躁等多種情緒。我們只是沒意料到開 學的第一天就是一場震撼教育,然後還得在開學三天內生出跟現在差不多量的學 習紀錄表。「我覺得我沒熱忱了」這是第一天我跟政諺的心得,不過事後證明, 趙同學的適應能力真不是蓋的,倒是我一直到學期末都過得有些吃力。 不適應的原因,誠如課綱臚列的那幾點學習要求:文本閱讀、分組導讀、學 習紀錄表等,起初總覺得不夠用,或者就放著實習課的進度,想辦法好將這門課 顧好。每週的文本量還真的不少,相信這是每位同學都會反應的問題,即使到了 現在也仍然覺得。雖然大學時,因著人社系學科訓練,有養成讀文本閱讀的習慣, 且在入學前亦有調整每週讀書進度(大概每週三、四本書左右),不過時間並不 如過去那麼有彈性,比如分組導讀前,必須得在導讀的當天早上和下午,將認領 的文本範圍讀完(1/3 量左右) 。至於剩餘的文本,則是想辦法在下星期三以前閱 讀完畢,並搭配著學習紀錄表服用。關於這門課大致的學習進度安排,臚列於下 表:

99


講義

上課

學 習 紀 學 習 紀 錄 表 & 錄 表 & 文本 文本

學 習 紀 文本 錄 表 撰 文 本 & 寫 & 文 導 讀 簡 本 報 分 組 導 文本 讀

文本

報 告 or 提 問 心 得

文本

報 告 or 提 問 心 得

上表的進度安排也並非一成不變,尤其在學期中之後,隨著實習課的課業量 增加,平日晚上或六日的時間則會挪出。當然,學習隨著一段時間後是會優化的, 在數次的文本閱讀或分組導讀的準備,摸索出一些稍有效率的技巧,如輔助閱讀 的筆記工具、有層次的閱讀等,然後的確也明顯發現到閱讀的速度比過往進步不 少,如十七週在花了一個早上和下午的時間,將《為社會而設計》和《性別與設 計》約三百頁的份量閱讀。 「你們太乖了」,王志弘在課堂上這麼說過,學長姊也反應我們這屆有些異 常,當然與其他同學相處過,實際上也不是這麼回事,當然我也覺得乖也沒有什 麼,尤其在那麼叛逆作為城鄉所的日常風景,「乖」的表象則顯得逆常,不禁讓 人逕自想起乖乖的廣告「做你的乖乖」17。至於實際上我認為不是這麼一回事, 主要是因為那個「乖」可能是一種被動的應對—就我所知,班上絕大部分同儕都 有經濟上、時間上的壓力,因而依循既有體制、按部就班反而是比較輕鬆和保險 的事。我自己也察覺到,班上有多數非應屆的同學,都已在工作或有工作經歷, 而與智瑩分享與前一屆的差異時,我們這屆似乎比較多一點。另外,我也在想, 其實也是老師曾在課堂上提到的,過去城鄉所做議題的能量相對是豐沛的,且課 程設計也不像現今這麼結構化,學生在學習上較為主動的可能原因,有經濟上的 時空差異,如過去的獎助學金制度,對於碩博士生是比較友善的,同時學費也有 補助,同時學歷也不如當今貶值得那麼厲害。知識份子在野百合的年代可以是有 機的知識份子、行動的知識份子,那麼野草莓和太陽花世代的知識份子呢? 同學們的「不乖」都是在課堂之外、學院之外,或更多的是在社群網路的 議場上。我很確定不論是在課堂或課外,三不五時都能見到同學們的時事轉貼, 議題當然不限於城鄉或規劃的討論,不過轉貼的內容形式除了專欄評論,還是迷 因(memes)、諷刺漫畫等;偶爾則是同學發表的長篇大論,在留言區底下半認 真地答覆。不過教授們應該多少也知道我們在幹嘛,包括上課時發心得文和廢文 那些,也有看過所上老師很捧場地按讚和留言。我不確定這是不是 Web 2.0 或 3.0 世代獨有的特色—街頭面對面的倡議少了,但在網絡上的交鋒和有機的自嘲反諷 則顯得生氣蓬勃,當然這也有可能只是我與同學們或少數人間的同溫層共鳴。 17

乖乖 2010 年的系列廣告,影片大意是全班(包括老師)都穿著爭奇鬥豔的服裝(萬聖節會看 到的那種打扮),唯獨乖乖男和乖乖女穿著正式的制服,不為所動地在學校裡吃著乖乖。雖然影 片的表達方式有些粗糙,不過在異常成為日常(姑且這樣一說),依循自己信仰的乖乖信仰,在 影片中則強調這是一種做自己的叛逆,即使成果是社會期待的乖乖表現。

100


非專業者的學習觀察

由於大學不是讀本科相關的科系,所以在接觸規劃與設計史和實習這兩門 課,不適應注定是必然的過程。不過,相較後者,理論課並非從零開始打基礎, 慶幸過去的所學不至於使我面對一坨拉古的文本感到陌生,尤其是哲學、政治經 濟學、社會學和人類學的部分,也不至於對結構性地分析或觀點感到拒斥或不 解。當然,其中也有我不熟悉的領域,主要是關於法規、政策和都市計畫等方面 領域,針對這部分,則有計畫在寒假的時間再做溫習。 另外,我也明顯感受到在學習的方法上,與其他同學的不同。就以我待的第 五組來說,過去讀新聞系的莛庭對面對文本,傾向全面的解構和理解,且對於細 節和發問會選擇追根究底;讀景觀設計的施穎則會將文本列印出來,在紙本上先 行筆記,再到電腦中重新整理;我自己的話,僅會稍稍講解文本的大意,然後再 分享我的觀點和與經驗的連結。另外,我傾向分組導讀能有結構化的進行方式, 所以在學期的第二週建議用簡報的方式呈現(主要是針對認領的文本做統整), 並與組員約定好在導讀前將認領的部分看完,並提出問題。 事後我也與其他組別交流他們的導讀模式,亦發現是截然不同的操作。第六 組的操作方式不像我們那麼結構化,文本的導讀並無明確要求誰必須負責哪部 分,視組員閱讀的進度做內容的分享。在時間控管方面,他們力求準時,這點倒 與本組「責任制」的工作氛圍有所不同。至於第四組,他們也使用簡報來輔助分 組導讀的進行,然與本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傾向文字摘要,而我們則是用視覺 化的圖像來簡報文本的觀點和架構。 最後,則是關於自我的反省和感謝。城鄉所這種長時間的分組模式,的確讓 我看到自身不足的部分,透過差異的覺察和比較,這也是共學的好處。不過壞處 的部分,則是長時間的同儕壓力,尤其鑑於組員都在孜孜不倦的狀態中前進,同 時意識到自己也是小組的一部份,自然而然也不敢懈怠或放鬆太多,尤其身為丁 組、過去沒有直接相關學習經驗者,在這部分亦需要多一點的努力。不足的部分 真的不少,主要還是專業知識方面的不足。另外,則是人與人的溝通,一直是自 己的弱項(不諱言,我自己有社交恐慌方面的障礙)。不過經過這麼一學期,後 者的部分有明顯感受到改善許多,包括口吃和自覺尷尬的情境,很感謝同學們在 這方面的包容,讓我在表達上、社交上有更多的突破。

101


五、給這門課程及教師的建議 其他同學給的建議大概都意料的到,應會是減少課程上部分負擔,比如文本 量、分組導讀或報告、提問單等學習單元,大抵上我也同意整體的課程對於同學 而言都吃不太消。在期末課程改革小組會議上,同學則提出分級的構想,即對碩 士班和博士班學生能有分別評分方式和預期成果,並納入課程設計之中,或許是 可行的方式。 其實,多年來,抱怨課程份量太多的人很少。再者,目前城鄉所博士生程度 已經下降到跟碩士生差不多了,很難分開評鑑。我給的份量和評鑑,就是針對碩 士班的。最後,研究所是不斷的評鑑和淘汰,而不是義務教育般的把每位學生拉 上來。 至於閱讀材料的部分,個人認為批判性力道足夠,也很完整地引介規劃與設 計的各家學派和演進。不過針對章節的部分,我亦思考能否就章節的部分做重新 的安排?如第一週的文本,主要在講何謂規劃、規劃師是什麼等認識論的課題, 不過在這之中,個人認為可以加入其他方法論的文本,抑或插穿在後續幾週的進 度中,意即導入一部份研究方法或分析哲學的概念工具,對於同學們在解構文本 上,則能對文本的語句或段落有深層認知和區別,在前期階段便對文本不再只是 看過,而對文本有更深層的掌握。 方法論?那是下學期的事情,不要想在一個學期就完成所有訓練;其實,授課過 程中,已經多少暗示了各種不同理論取向的流派(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後結構主 義,ANT 這三支的差異) ,但這無法講太多,必須顧慮到不同背景的同學。再者。 空間的社會分析這門課,從頭到尾就是在講認識論和方法論, 最後,關於研究方法,研二上學期還有畢老師的質化研究方法必修課程,要扣著 自己的論文選題來修,比較有用。 「分析哲學」?分析哲學超無聊,這基本上是邏輯實證論或數理邏輯的東西。

102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