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乾隆15年(西元1750年),本地望族林志德先⽣之祖 ⽗輩摰友從湄洲天后宮祖廟恭請「天上聖⺟˙軟⾝⽼⼆ 媽」來台,⾏經番仔寮時,⽼⼆媽顯靈要鎮駐在「台中 廳藍興堡番仔寮庄」(⽇治時代位址,是為現今廟址)。
當時番仔寮⼀帶有「番⼈出草」[註:獵⼈頭]的習俗, 因⽼⼆媽多次顯靈解救庄⺠,於是在清道光10年(西元 1830年),庄⺠們建造⼀座⼟埆低簷矮屋奉祀,即本宮 創廟之始。
清光緒14年(西元1888年),地⽅仕紳林振坤先⽣捐獻七分 餘地做為⽇後本宮建廟基地。

⺠國12年(⽇治⼤正12年),當時林⽒望族鑒及廟 宇窄隘不敷使⽤,與庄⺠再議重建並發起募款改 建,歷經兩年,於⺠國15年竣⼯,是為⾯寬 「三開間」的⼟埆厝。
註1
⽽庄⺠則推荐林志德先⽣為⾸任總理,歷任保正何⽊ 成、林岳、何壬癸、林⽼港、林重等為管理⼈。⺠國35 年3⽉29⽇起(台灣光復後)由歷屆村⻑吳川逢、吳川彬、

徐朝成、江漢東、徐⽊源等為管理⼈。
註1
舊式房屋表⽰屋⾯寬度單位,由 正⾯觀之,兩根柱⼦(或牆⾝) 之間的距離就是⼀「開間」。
日 治 大 正 年 民 國 年 ( 西 元 年 )
12 70 1923 1981
⺠國71年由村⻑徐⽊源先⽣接任管理⼈,同年12⽉





24⽇正式成⽴「振坤宮管理委員會」(縣府⽴案)。
村⻑徐⽊源先⽣則為⾸ 屆主任委員,並增設安 太歲與光明燈的服務以 增加收⼊。⺠國74年因 廟樑腐朽,開始逐步翻 修廟⾝,翻修⼯程於⺠ 國75年農曆9⽉26⽇完 ⼯並舉辦謝⼟典禮,⺠ 國76年在廟埕外建造康 樂台,⺠國77年農曆 10⽉12⽇圓醮。
⺠國80年時,仁化路被納⼊「六年國建⼤台中⽣活圈道路 系統改善計劃」之⼀,振坤宮廟體左側因位於計劃道路 上,⾯臨被拆除的命運。為此信徒們發動抗爭,要求改道

偏向南邊施⼯,以保留廟宇之完整性。但因礙於法令無法
改變計劃,不過政府同意等到廟宇改建後再⾏拓寬⼯程。
為此,⺠國84年,由何⽂卿先⽣接任第四屆主任委員,並
同時組成「廟宇重建委員會」,籌募捐款展開重建⼯作。
同年,⺠國89年農曆11⽉29⽇舉⾏【⼊⽕安座祈安⼤ 典】;⺠國90年6⽉,在本宮北側興建綜合⼤樓;隔年8⽉竣 ⼯;⺠國91年農曆12⽉9⽇舉⾏【慶成謝⼟祈安三獻福醮】。
80
91 年
民 國 年 ( 西 元 年 1991 2002 年 )


重建之後,香⽕⿍盛,鑒於廟地已漸不敷使




⽤,鑒於此,管委會⾃屆任主任委員林國津先
⽣開始著⼿研議規劃收回媽祖婆地,
終於,在⺠國105年由第 九屆主任委員葉錦渠先 ⽣主持成⽴【媽祖婆地 收回⼩組】,執⾏媽祖 婆地收回⼯作。⼩組成 ⽴後,即在5⽉召開第⼀ 次媽祖婆地會議後,
位於仁化路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