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FOLIO
HSIEH YUNG YI
2023-2024
高雄大學建築系115級 A1101446 謝詠怡
CONTENTS 01 02 埤仔頭市場 -聚 溯源地域。融合未來 -搖滾安平
03 04 複合式工作場域 -縫。逢 實驗社會住宅 -共、創
01 埤仔頭市場
銜接鼓山三路/中華一路/九如四路
往北方向平日平均小時車流量1366
往南方向平日平均小時車流量1300
基地位於埤東里/埤西里/埤北里 圖一為遷入人數,分別為+36/+24/+46 圖二為遷出人數,分別為-123/-55/-66
基地分析 交通
綠帶 人口
議題分析
交通議題:
埤仔頭路因較窄加上攤商擺攤,車行困難,左營大 道車流量大,且附近大眾運輸只有公車,較有可能 造成交通的堵塞。
對策:
攤商往基地內移動,將路還於行人及通行車輛。
人口議題:
因高鐵特區商圈機能完善,三鐵共構與捷運系統的 交通優勢,多數居民遷往左營東半部分,基地的遷 出人口大於遷入,青年的外移,造成基地的扶老比
和老化指數上升,且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傳統市 場進而沒落。
對策:
提升購物環境品質,保留在地文化特色,除了舊有
攤商,也能引進,結合文創,餐飲等,打造青銀共
市,進而吸引不同年齡層的客源來市場共樂。
設計概念
青年的外移,基地的扶老比及老
化指數上升,因此選擇青銀共市 為主題,除舊有的攤商外,提供
當地青年創業機會,並增加老年 人及青年人之間的交流(創業、
農業技術交流)。
也因基地附近綠帶少,透過種植
空間、屋頂花園等,提供附近居 民休閒遊憩。
戶外空間部分設置量體往內退縮
製造兩個廣場,提供附近居民休 憩、交流場域。
配置圖
平面圖 1F PLAN 1 市場 2 生鮮處理 3 儲藏室 2F PLAN 1 工作坊 2 儲藏室 3 展示空間/流動攤販 4 咖啡廳 5 青年創業輔導
3F PLAN 1 辦公空間 2 會議室 3 種植空間 4 演講廳 5 圖書館/咖啡廳 4F PLAN 1 用餐空間 2 工作坊 3 種植空間
立面圖
剖面圖
都市剖面圖
整體透視圖 局部透視圖
模型
02
溯源地域。融合未來
基地分析 動線 藝文 綠帶 周遭分析
設計概念
• 連結安平歷史
• 串聯綠帶
• 置入藝文空間發展觀光
從基地分析中發現基地周遭有許多的音樂
節、市集等活動,而台南大部分的音樂室 內表演場地主要都是提供給古典音樂等,
因此,我在安平港口旁置入一個提供流行
音樂表演的空間,藉此連結漁光島音樂節、
浪人祭、台南城市音樂節等等,讓基地成 為藝文連結的節點。
量體上用兩個量體去塑造出兩個廣場,戶
外廣場提供戶外音樂表演的場地以及市集 擺攤。
量體部分由兩塊量體夾出中間面向港口的 廣場,當作戶外音樂表演場地,面向公園 的部分,量體圍塑出廣場,成為市集或表 演用地,和林默娘公園做串聯。
議題分析
配置圖
1F PLAN
1.流行音樂展演
2.樂團展
3.大廳/樂器行
4.商業空間
5.急救室
6.儲藏室
7.藝人休息室
2F PLAN
1.流行音樂展演
2.多媒體展
3.唱片販賣
4.周邊販賣
5.儲藏室
6.藝人休息室
平面圖
3F PLAN
1.酒吧/咖啡廳
2.音樂歷史展
3.音樂教室
4.儲藏室
5.行政空間
4F PLAN 1.練團室 2.錄音室 3.廁所 4.休息室
立面圖
剖面圖
整體透視圖 局部透視圖
模型
複合式工作場域-縫。逢
03
巷弄分布 學生/居民/遊客活動分析 防盜窗 巷弄
元素擷取
基地分析
議題論述
藉由基地分析發現基地周遭有許多的小巷弄 和無尾巷,在建築物之間形成了許多縫隙,而
人流使用關係上,學生/居民/遊客經過基地
而無互動關係,因此想透過織織人這個品牌,
猶如線和線之間的交會,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在基地中串聯起來。
品牌介紹-織織人 ZhiZhiRen
所有的故事從織品開始。
線與線交織構成的畫面,
猶如人與人交會組成的世界,
藉由織作記錄與你與他與自己的對話,
分享織品與我們的故事,
透過織作/染色將手感的溫度傳播到每個人的生活之中。
空間需求 相關使用活動
織品設計
印刷設計
藝術纖維設計 染色設計
設計概念
從編織發想,使用平織這個手法發展建築量 體,錯開的縫隙形成人交會的空間,透過不同 的縫隙大小,造成交會時彼此不同的距離而形 成互動。
量體排列發展
人互動距離
模型
實驗社會住宅-共、創
04
基地分析
議題論述
基地位於文/商/住宅區。
商業、人口流動率高。
--促進社區與商業交流與融合
--將商業與住宅合而為一?
人口高齡化
扶老比/扶養比高
--青銀共居
從原本的大家庭、三代同堂的居住模式變成單
身獨居/小家庭/同性婚姻等居住模式
設計概念
單元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