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元柏-作品集2022

Page 1

LO羅元柏YUANBO PORTFOLIO 2016-2022 URBAN DESIGN URBAN PLANNING LANDSCAPE

1 學歷 2020-2022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建築與都市設計系碩士 2019-2020 朝陽科技大學 智慧創造設計與開發學程 2016-2020 朝陽科技大學 景觀與都市設計學系學士 經歷參展 2018.01 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創意陽台景觀競賽/參展/古創四季 2021.06 全國規劃系所實習聯展/特優 2021.06 110年度住都盃挑戰賽高齡社會下的共好生活提案/佳作 工作經歷 2018.7 森十作事務所/實習 2019.7-8 老圃造園股份有限公司/實習 2020.7-9 連建喜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助理 2020.12 木柵小茶館/市集佈展 2021.12 木柵小茶館/市集佈展 2022.7-8 關渡那麼田/市集佈展 技能 Microsoft AutoCAD、SketchUp、Rhino、LumionIllustrator、InDesign、LightroomOffice 羅元柏 LO YUANBO 0912680590 yuanbo199710@gmail.com

都市計畫的流程、法規等事務,作為對自己的目標要求。等學習,對於未來工作,抱持著皆可嘗試的態度,學習有關同時論寫都市設計相關的期刊,及書寫有關台北捷運的論文。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所舉辦的住都盃比賽,取得佳作獎。參加全國規畫系所實習聯展,並取得特優獎。學習期間也參加與建設公司共同規劃集合住宅的設計和公共空間的景觀設計,並士班,目前預計7月畢業。在學期間參與過都市設計的產學案,趣,接著考取並就讀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建築與都市設計碩用分區等,對於都市規劃的用詞大多了解。因對都市設計有興要學習有關都市設計的事物,包括設計都市景觀、檢討法規、使中。當遇到困難時,我會系統化問題,並一一解決。力達成。對於社交也是樂於交流,善於融合在群體保持開放的態度,每時每刻總會為自己定目標,並努來自嘉義市。我個性開朗、活潑、對於學習總是我是羅元柏我畢業於朝陽科技大學景觀與都市設計系,大三大四期間主回顧大學及研究所期間,主要接觸都市設計與都市規劃

2 01簡介

3 TaipeiUsing運用複雜網絡理論與空間型構探討臺北捷運網絡之空間構成與幾何型態演變02碩士綸文ComplexNetworkTheoryandSpaceSyntaxtoExaminetheNetworkConfigurationofMetroandItsEvaluationofGeometricForm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建築與都市設計碩士班 指導教授:黃光廷 博士 摘要 提供不同的分析視角,亦能作為路線規劃的參考依據。整體系統的發展。綜合上述所說,本研究認為複雜網絡理論對於地鐵的發展,不僅能絡效益的關鍵,具體可以格子網絡為基礎結構,並藉由形塑高便捷值的核心區來帶動的顯著提升。四、通過模型的模擬分析,本研究觀察到分明的拓撲層次是提高地鐵網增加台北捷運轉乘站點的數量,可以預期在其全線通車後將帶動相接路線全區便捷值隨著歷史演進會逐漸從單一中心轉變為多個中心的發展模式。三、由於環狀線能大幅之聚集程度。二、透過空間型構理論的全區與區域便捷值分析,可以觀察到台北捷運具有小世界網絡的特性,但未來在路線規劃上須注意三角結構的設計,以維持其網絡與空間型構之分析結果,本研究彙整出以下四點結論:一、雖然當前臺北捷運的路網進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據此,本研究以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為例,藉由小世內網絡的設計,但大多僅著重於單個系統的整體效益評估,而鮮少從型態分類與時間演有效舒緩交通雍塞問題。近年來,雖然有許多研究嘗試運用複雜網絡理論來探討地鐵地鐵作為都市中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不僅能帶動都市的區域整合發展,亦能關鍵詞:地鐵網絡、複雜網絡理論、小世界網絡、空間型構理論、軸線分析

4 動機 態分類與時間演進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絡的設計,但大多僅著重於單個系統的整體效益評估,而鮮少從型近年來,雖然有許多研究嘗試運用複雜網絡理論來探討地鐵網 目的 式。2就結果運用設計模型的方式為往後的地鐵系統提供對策與評估方化的關鍵因素。型構分析工具來探討其自1996年通車至今的變化,以及影響其變1本研究以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為例,藉由小世界網絡與空間 主要探討 3捷運系統的驗證模型2臺北捷運路網的發展影響1臺北捷運的小世界網絡特性 結論 4環狀線全線通車後,可以顯著提升其他路線的全區便捷值。3從路線型態觀察,設置分支線和切線有效提升便捷值。2增設轉乘站,有效提高便捷值。心往多中心發展。1從觀察同一時期的全區和區域便捷值,高便捷值路段會從一個中空間型構:2小世界網絡受到「三角結構」的網絡空間影響。形成「三角結構」的網絡空間。1L空間的網絡需要符合小世界網絡的條件,則必需在捷運系統中小世界網絡:續上升。發現臺北捷運的小世界網絡特性越來越高,且網絡的便捷值趨勢持歷史發展藉由12個時期的變化,路線通車時間不同,觀察台北捷運路網的

5 台北市大同區草埔仔微型都市計畫產學合作計畫/北科碩士班/都市設計與實習03規劃作品 指導教授 : 蘇瑛敏教授、陳振誠教授 組員 : 創造豐廊道。據風模擬實驗結果進行配置,基地整體建築物量體配置,依通道,以水道結合廣場。保留歷史特色與都市紋理維持有巷道,非都市計畫道路,故新建築,且迪化街146巷為既保留延續立面傳統店屋語彙與想概念,對大同區國順里草埔仔進行區域規劃,期盼在未來凝聚居民共識,最後以產官學研等方式共同推動。及舊時運送路徑的特殊都市紋理,若能整合周邊街廓整體規劃,能保留都市紋理及高品質居住空間及環境生態。最後以微型都市設計為發本課程以台北市大同區國順里及周邊陳乃睿、蔡千瑩、羅元柏、陳韋謙、王靜雯、鄭名廷、劉宣伶、王敬勛、賴姿璇的草埔仔為基地,對其進行規劃且同時與廣宇建設實業公司合作。考慮到此地區極富特色的米食提供友善空間及設施,形塑共榮環境。設置透水鋪面及儲水設施,打造基地內水循環。 夏季主要盛行風向為北風,藉 由水與綠的結合創造出風廊, 綠地的擴增將影響地表之表面 粗糙度,提高風的流通性。

6 立面設計,延續在地文化價值及當地商業發展。絡良好社區商業空間。於草埔仔市場留設騎樓並以迪化街傳統街屋一樓設置店面,提供住戶生活日常需求,並設置雙排行道樹,以活 公共空間。街角廣場可封街成為集中大片提升行人動線舒適度,而中央人行動線分別退縮4M、6M, 使用。社區活動時,可作為大型網場中間集中的建蔽留設空地,當車道出入口設置於社區內部, 淡水河與景觀平台剖立面

7 60PLUS03規劃作品 +/北科碩士班/都市設計與實習 指導教授 : 黃光廷助理教授 組員 : 考量其與空間社會之關係。例》規定,於公共空間置入公共藝術,其公共藝術不限於平面或立面,但多數的公共空間中,僅是為了符合法規,將其藝術品置入其中,未國內隨著藝術文化的風潮興起,對於社會住宅的想像也產生了許多變革。近年來大量的社會住宅的興建,也皆須依照《文化藝術獎助條周孟言、黃孟儒、羅元柏、林季瑩、鄧雅今 經 營管 理 加樓層之間對話。以透空手法增加空氣對流,增運用量體變化,整體建物量體透空設計 外陽台、種樹等光曬入面積,凹面露臺可供戶量體立面變化,凸面可增加陽向陽設計 60+概念 Passion ・ Learn ・ U ・ Social

8 提升整體社區安全性。將公共動線及住宅動線分流,避免人流混雜,動線簡單易懂,並可動線分流 人與人交往。動使用的流動性,促進梯結合至露臺,達到活迴廊設,並設置戶外樓公共空間以大面積 體便利性。機能相互滲透,提升整店超市等空間,讓多由長者故事,提收自信心。的生活,藉由藝術表達藝術與學習滲透高齡者工作室等空間融入,讓園藝治療與藝術家結合照護中心、商會脫節。力,促進交往,不與社介入,培養長者實習能啡廳等社交活動空間的綠屋頂與餐廳、咖

9 路徑分析公共空間活動分佈公共空間資源盤點/大肆畢業設計旱溪東岸新意象03規劃作品 指導教授 : 陳君宜 組員 : 「鐵路高架化」、「臺鐵捷運話」、區可平衡發展。區的空間連續性,促使旱溪地此為中心發散,串聯起旱溪地間,作為將來發展的節點,以盤點、發覺具有潛力的公共空希望藉由本計畫案在旱溪地區間的角色無法相輔相成,因此導致發展不均的問題,空間之割東區為三大區域,長久以來計畫」早期有台鐵與旱溪溪流切「旱溪地區綠水交織青生活羅元柏、張可汗隨著「臺中市區再生計畫」、所帶動的地方計畫「臺中市鐵路高架化縫合計畫」、「干城商業地區計畫」、「綠空鐵道軸線計畫」、「臺糖三井購物中心專案」、「旱溪都市計畫檢討」中所提及的「旱溪地區濾水交織青生活計畫」,間接帶出秀此地區在台中市中心未來的重要性。

10

11 /大肆畢業設計文化凝存03規劃作品 組員 : 化景點漫遊路網。業再生,有系統的串聯形成文各文化重現繁榮,帶動都市商中區文化凝聚歷史精神,藉由林郁寧、簡汝芳、何宇翔劼、林顗絜、李宇晴、黃郁珊、羅元柏、徐祥薰、鄭鈞 打造文化生活圈。同時串連周遭景點,規劃行人徒步區,以中山路為串連路徑, 重塑昔日鐵路廊道。延續現存鐵軌,台中州廳 台中火車站 帝國糖廠 串聯效果

台中州廳 台中火車站 昔日繁榮重現歷史衰弱,讓廠興盛至糖業自日治時期糖帝國糖廠於此。築及周邊舊車站歷史建 20 倉庫,結合藝號文活動。色,暫不具有為主軸形成特以文化、歷史結合新興藝術及歷史意義,獨特建物外型產業。實質功能。 與火車站連結。多不以「景點」用途,使用者以交通為主要 腹地,暫無具主,現為封閉過去以產業為體特色。 現有綠帶基地範圍 未來可規劃綠帶 現有綠地滲透現有綠地滲透 一體。帶與周遭綠帶形成透過州廳一側的綠 的綠帶整串聯,形成完整可以進行整區的完未來可發展的綠帶路徑 進行綠帶串聯。東光綠園道與糖廠火車站透過綠空計畫與糖廠進行串聯。 轉換策略 綠帶系統

13 /大參設計文化凝存-軌跡記存03規劃作品 組員 : 中區文化凝聚歷史精神,藉由各文化重現繁榮,帶動都市商業再生,有系統的串聯形成文化景點漫遊路網。羅元柏、徐祥薰、鄭鈞劼 重現糖廠歷史繁榮生態圈 綠色複合廊道 歷史導向性行銷 鐵路空間記憶 建構安全環境 空間廊道 產業活動推廣 共享空間 文化平台 鐵路空間記憶 建構安全環境 城市漫遊步道,塑造環境形成氛圍。 綠園道人行系統 軸線歷史視域,以路徑創造歷史感受。 綠空觀景平台,利用地形變化形成景觀。 結合當地天際線,尋找開闊視野供人觀賞。 具歷史意義建物重塑。 蔗園原料再生體驗 草地會議。 周遭商業以此地交流作為交流點。 共享辦公室。 歷史軌跡為主軸進行文化巡禮。 糖廠產業教育 鐵路廊道 糖廠記憶鐵路 重現糖廠歷史繁榮生態圈 歷史導向行銷綠色複合廊道文化軌跡塑造

14 剖立面圖平面配置圖

15 /台中花卉博覽會創意陽台景觀競賽古創四季04其它作品 組員 : 羅元柏、張可汗、張怡臻、張吟如、柯佳㚬、蘇泯儀、陳泱 台。系營造四季的氛圍,讓人能尋找四季的風味,創造一個綠化景觀陽杆。每年農夫隨著四季變化,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我們使用植栽色他們智慧的結晶,從一磚一瓦開始,建矮牆代替人們印象中的鐵欄設計理念:來到這陽台,有著阿嬤家的古早味,先人生活的記憶,丞

攝影作品04其它作品 Yuan_twphoto

17

1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