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速 / 七十公園下的城市生活 (由捷運開啟地域性空間的反思)

Page 1

時 速 CITY LIFE UNDER 70 KM/H 由 捷 運 開 啟 地 域 性 空 間 的 反 思 Open up the reflection of regional space by MRT 七十公里下的城市生活 By 施予涵
P. 03

城市速度

19

世紀以來迅速興起的現代交通系統 ,是一種具有自主性特徵的移動技術 ,其「快速

流動」之邏輯

,劇烈地改變了城市的傳統性質 ,創造出一個以「上下班」為主要日常

實踐 、具有特殊交流形式的「移動空間」。移動空間以快速流動為目的 ,修建鐵路

橋樑和隧道等 ,形成了現代城市的重要風景 ,但卻難以像傳統城市那樣容納人的停留

在交通技術的統治下 ,人們只尋求更快的移動 。其結果是 ,在城市中停留 、接觸和交

談的非正式交流越發寥寥 ,人們不大可能再投身於一種積極的公共生活 。

處而不交流 ,路上無風景

《傳播與社會學刊》,(總)第47期(2019):29–54 (路上無風景:城市「移動空間」中的交流 卞冬磊)

移動空間的出現 ,城市產生了固定的生活現象 ,道路成為城市的生產線 ,

包圍且鴉所著城市 ,交通符號掌控了城市秩序 。

而人們的生活從居所的起點到交通系統在到工作場域 ,進入一個無限循環的生活模式 , 居所成為一天結束的終點 。以上現象在技術城市中已不可扭轉 ,人和交通形成

一種緊密的新關係 ,在交通的快速便捷下 ,人們逐漸失去彼此接觸的可能

而科技的進步 ,也促使著城市進入無交流的狀態

P. 04

時速/七十公里下的城市生活

論述

議題

基地選點

概念發想

設計策略

設計成果

P. 05

而探討的對象自然為生活在這土地上 ,這空間裡的人們 。在過去的生活裡人們的生活步調 相較現在 ,是較為緩慢的 ,停留在一個空間場景裡的時間相對較久 ,在這樣的狀態下,人

們自然就會產生互動產生交流 ,不論是人與人 ,或者人與空間 ,人與自然皆有所觸及 。

論 在
· 交通速度階級化
· 移動空間

時間控制生活

人們對空間的距離感消失
· ·

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框架,

交通 · 交通、居住、工作
工作
居住
使人們不得不依賴交通使人們不得不依賴交通

·人的空間移動過程只剩起點與終點

·在城市裡 ,符號成為現代人不得不遵守的規則

·
新傳統都市主義興起
·共處不交流 ·路上無風景

·慢行主義打破現代城市的速度

P. 10

台中的新交通運輸帶 - 捷運

綠線是目前興建完成的線段 , 我們將以這條新交通路段擇選基地位置

商業區 公園 住宅區 重劃區 火車站/捷運站 文教機構 火車 捷運 松竹 四維國小 文心崇德 文心中清 文華高中 文心櫻花 文心大業 文心森林公園 南屯 市政府 豐樂公園 大慶 九德 九張犁 烏日 高鐵台中站 舊社 舊社公園 松竹捷運站 松竹火車站 基地位置
松竹火車站 廣場 公車站 道路 公園 施工中 步道 公車站 松竹捷運站 松竹火車站 施工中 步道 步道 步道 松竹捷運站 公園 連通道 廣場 步道 步道 步道 道路 連通道 迴轉車道 住宅區 住宅區 步道 迴轉車道 住宅區 松竹捷運站 步道 廣場 廣場 公車站 步道 道路 住宅區 道路 捷運軌道 3 4 2 1
(蜿蜒的坡道) 脫 離 現 實 的 場 所 (架高的平台) 空間停留 行為停留 覺 停 留 視

地景塑造發展 (內外隔絕)

原捷運架構 打破牆面,延伸廊道 將活動垂直上長,嘗試與坡道連結 地景下挖與地面層做連結 坡道立體化 將活動延伸至高架橋下

樓板向外延伸形成天然的公遮站牌

三樓快速抵達通道,將邊界的人群引入 二樓平潭沿伸圍繞至火車高架下,

形成小型廣場

快速抵達通道 樓板沿至公車站 原火車站/捷運站 靜態活動脫高

以小石子為主的 自然撲面,切開 都市既有紋理, 也對應著下方地 景的地下書庫

較規矩的人造鋪面, 代表著原基地的步 道路線,牽引一般 搭乘火車或捷運的 人們直達站體月台

市集廣場以自然 植栽圍繞,吸引 腳步停留

較錯綜的人造鋪面, 將人們從有序的生 活漸漸帶入失序的 慢行生活場域

大量植栽,創造 與大自然接觸的 空間體驗

紅磚型態的人 造鋪面,較為 突兀,供街頭 表演的舞台

表演市集 一層平面圖 N
場景圖
動線
N
二層平面圖
生態園藝園區 由地下的生態植栽往上蔓延開來,周圍使用通透 的帷幕玻璃,使人們彷彿身處於自然樹林中,將 人們與城市脫開。猶如城市中的生態園區,其樓 板延伸至火車高架下,使人亦能漫步其中。 場景圖
動線
N 捷運直達通道 場景圖
三層平面圖
伸長的通道從邊界將人群引入,使搭乘捷運的 人們能快速抵達乘車的入口。昏暗的通道裡, 有牆上所開的小窗口在空間中形成光線,給予 人們少許的視覺記憶點。
動線
N
四層平面圖
靜速展覽場域 動線

我們將靜態的活動架高至捷運和火車的高度, 藉由展覽使在這空間場域中的人們以此放慢 步伐,同時又能感受外圍兩條交通帶帶來的 速度感,內外形成強烈的速度對比。

場景圖 動線 五層平面圖 N
全區平面圖 N
靜速展覽場域
動線 地下書庫 地下一層平面圖 N

地下空間我們著重於光影上的變化,上方天井接 收自然光線進入室內,給予人們短暫脫離現實的 視覺場景,宛如樹洞般,在此處探索路徑尋找出 入口。同時也加入閱覽的空間,藉由天景的自然 光,形成閱讀的行為又或者產生其於的靜態活動。

地下書庫
N
場景圖 動線
地下二層平面圖

A - A’剖面圖

A A’ B B’ B
- B’剖面圖
爆 炸
P. 24
END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