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成果手冊

Page 1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第十四屆社區PK賽-成果手冊

執行單位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主辦單位 雲林縣政府城鄉發展處 指導單位 內政部營建署
目錄
推薦序 縣長序 處長序 計畫主持人序 006 007 008 競賽說明 一、競賽緣起 二、提案主題與精神 三、報名資格 四、報名組別 五、報名流程 六、報名方式 七、競賽流程 八、施作規範 九、競賽補助金分配說明 010 011 012 012 013 013 014 016 016
CONTENTS
社區執行紀錄 社區報名地圖分佈 社區競賽名單 得獎社區名單 018 020 022 社區成果展示 合力造村 初階得獎 進階得獎 環境營造初階 環境營造進階 更新加值 024 032 046 078 085 107 活動花絮 116 活動花絮

縣長 序

「雲林好生活.打造宜居城鄉好所在」

我們在過去4年來努力打造宜居城鄉,透過「智慧經濟、低碳永續、安全健康、共融發展」

等四大面向,帶領雲林前進,吸引越來越多人移居到這個美麗的土地來,而從「移居」到「宜 居」,正是今年社區規劃師努力呈現的年度亮點。

今年我們依然堅持「由下而上」的方式賦予居民自主權及提升自力營造之動能,再輔以「由

上而下」的計畫推動策略,協助社區規劃宜居生活環境願景。藉由五大理念及五大策略推 動實現「雲林好生活」的願景,五大理念包含「打造宜居生活環境、創造樂活全齡社會、

推動地方產業經濟、提昇產業特色價值及共創雲林總體發展」,並結合「全齡通用環境」、 「體驗經濟場域」、「特色風土場域」、「村落環境整備及綠美化」及「永續防災改善」 等五大策略,一步一步落實我們社區的理想。

今年社區規劃師已步入第十四年,經過多年的耕耘,我們社區PK賽在全國早已打響優質名 聲,也受到各界的肯定並履獲佳績,而撐起這名聲的就是我們雲林縣的所有社區。2022建

築園冶獎有3個社區得獎,更有3個社區拿下「致敬城鄉魅力大賞」-「城鄉魅力賞」大獎, 我十分肯定縣府團隊與民間攜手合作,一起活化窳陋空間、為社區增加凝聚力及幸福感。

最後,衷心感謝所有社區的努力以及社區幹部無私的付出,讓宜居的成果能被看見,也獲

得高度的認同與榮耀,令縣府團隊與有榮焉。

雲林縣 縣長

6 | 推薦序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張麗善

處長 序

社區在農村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結合社區在地產業和文化特色,雲林縣府跨局處跟 協會互相聯繫推展各項業務,並透過社區PK賽共同分享經驗,社區間亦能互相觀摩、彼此 交流。

為使社區PK賽有新的突破,所以除了以往競賽的環境營造組與全景式環境規劃合力造村 組,提供加值方案的更新加值與大專青年組,為施作點帶來新的加值運用與活絡地方場域, 並創造在地新的可能,達到豐富型態的社區營造。

社區透過社區規劃師計畫展現其地方特色與社造成果,幾年下來社區表現亮眼,在參與比 賽中屢獲佳績,如城鄉魅力大賞、建築園冶獎等,在此鼓勵各個社區繼續努力,共同打造 宜居環境。

很感謝今年參與計畫的社區,社區長久幾年下來的努力,不僅打造美麗環境生活,也提升 雲林在地經濟效益,一起打造雲林好生活,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城鄉發展處 處長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7
林長造

計畫主持人 序

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已邁入第14年,本年度以「雲林好生活」為規劃主題, 希望透過本計畫之執行,能夠達到「打造宜居生活環境、創造樂活全齡社會、推動地方產 業經濟、提昇產業特色價值、共創雲林總體發展」等願景。發展面向為「全齡通用環境」、 「體驗經濟場域」、「特色風土場域、「村落環境綠美化」、「永續防災改善」等五大面向; 本團隊持續協助社區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及閒置地點的環境改善,在組別上持續有「環境營 造」之初階進階組別進行空間改善與利用,共50組社區報名參加,最終有43組參加PK賽, 並透過媒合專業團隊進入社區,運用各自專長「合力造村」2組,以「全景式社區規劃」,

從社區改造的規劃構想,到整個藍圖的總體規劃、基本設計、細部設計、雇工購料、維護 管理都有社區居民及專業團隊的全程參與,期望達到總體改造的脫胎換骨;今年新提出更 新加值組,提供超過五年以上之地點解決時代變遷功能萎縮問題進行改善之更新加值組9 組;另外為導入青年實地行動新能量介入社區再生、激發社區活化及發展創新設計與參與 亦設立大專青年組3組。

社區居民一起創造雲林特色,由下而上有助於社區自我意識提升、帶動凝聚力與共識, 激發社區發展的可能性,除了利用環境創造體驗經濟價值外,並增加觀光休閒的景點串連, 一方面透過社區間交流觀摩與經驗分享,另一方面提升雲林縣在地特色產業與秘境能見度, 未來將持續對應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運用在社區可施作面向,共同打造雲林縣社區 的未來新生活圈。

計畫主持人

林沂品

8 | 推薦序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一、競賽緣起

雲林縣社區規劃師PK賽制度實施至今已經積累了許多能量,在充滿能量的第十四屆社

區PK賽中,配合中央地方創生以及縣府在地活力安養的政策目標,今年度以「雲林好生活」

為操作主軸,透過本計畫之執行,達到「打造宜居生活環境、創造樂活全齡社會、推動地 方產業經濟、提昇產業特色價值、共創雲林總體發展」。

社區營造是地方的認同與光榮感,而地方創生更聚焦於人口與產業問題的解決,本計 畫的核心強調在地性、自發與集體行動,為鼓勵社區著重整體規劃與永續發展,本年度將 提案類型分為3類,分別為:環境營造類、合力造村類、更新加值類。社區分組自定施作

面向後即可進行「創意改造」、「社區創生」與「永續發展」的工作,並加入體驗經濟的 概念,由本團隊輔導社區志工、社區專才導入相關師資進行社區居民知識養成、社區環境

資源盤點、社區營造點整合串連、社區環境景觀整合規劃及社區推廣行銷等工作,在改善 社區環境的同時,進一步創造屬於社區的特色遊憩新價值及體驗經濟收益,期待能讓國人 認識更深度的在地文化,也藉此創造社區的獨有面貌,營造安定愉快的生活環境以及健康

10 | 競賽說明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樂活的全齡社會。

二、提案主題與精神

聚落、鄉村、城市是國家的原型,也是人們居住、生活、進行各種社會活動的場所。

「社區」是公共生活的最基本單位,不單是指一群人共同聚集的區域,它也存在互賴、互

助、互惠的依存關係,衍生人際、生活與工作關係,雲林地區社區通常強調傳統、人情味、 血緣等因素,因此造就社區居民對營造有較強的認同感,透過社區成員的主動參與及自主 推動能力,以居民「日常生活」的核心場域推動改善整體自然、人文及生活環境,形塑具

在地特色的創生環境及景觀風貌。打造宜居生活環境、創造樂活全齡社會、推動地方產業 經濟、提昇產業特色價值、共創雲林總體發展,邁向宜居城市行列。

全齡通用環境

老人、兒童、孕婦、傷患、身心障礙者都是空間使用的弱勢,在身體狀況暫時性或永久性 退化時,平時慣用的環境也會變得障礙重重,一個不分年齡、族群都能使用、安居舒適的 全齡通用的居住環境就更加重要。

體驗經濟場域

讓消費者能經過生產、製造,從頭到尾的體驗過程,體驗的歷程必須經過引導,在用心轉 化與整理之後,才能夠得到滋養創造力的豐富經驗,藉由體驗經濟場域的打造,執行社區 體驗經濟之推動。

特色風土場域

運用地方特色風土資源,結合社區營造形塑具有地方風土人情特色的場景,並且透過社區 之間的跨域串連整合,套裝匯集各種主題之社造成果,打造雲林特有的社區輕旅體驗遊程。

村落環境整備及綠美化

配合協力造村,透過社區動員參與,協力清整村落破舊的環境髒亂,改善社區生活空間品

質,還給村落自然素顏環境,運用原生鄉土植物,進行村落環境綠化。

永續防災改善

藉由建構防風林帶,災崩坍地復舊造林,裸露地植生復育,採用生態工法或近自然工法設 置生態池或濕地等之自然形式,減輕洪水災害補充地下水以及達到永續減碳之目標。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11

三、報名資格

(一) 開放各社區團體報名參加(需為雲林縣政府社會處立案人民團體)。

(二) 社區施作地點範圍以雲林縣縣內地區為限。

(三) 報名合力造村之社區須有社區資源盤點及跨局處整合能力,並與專業團隊合作。

四、報名組別

(一) 社區操作類型

1.環境營造類(初階型):針對尚處於發展階段或需要重新活絡社區能量的社區, 建議參賽1屆以下社區規劃師操作經歷之社區。

2.環境營造類(進階型):針對已有操作經驗之社區,建議參賽2屆(含)以上社 區規劃師操作經歷之社區。

3.合力造村類:須有社區資源盤點及跨局處整合能力,並與專業團隊合作。

(二) 本年度新增合作加值方案,報名環境營造類(進階型)之參賽社區同時亦可報名參     與方案。

1.母雞帶小雞:

針對本年度環境營造類(進階型)之參賽社區,須帶動尚未參與過PK賽之社區 入選競賽,並協助新興社區推動社區規劃。

針對曾參加PK賽5屆(含)以上,提案須改善本計畫曾補助達5年(含)以上 期限之施作基地。

針對本年度環境營造類評選後入選之參賽社區,媒合大專青年深入社區,針對社 區的需求,運用創新設計,提出創意點子並融入行動方式,協助社區改善相關的 問題。

12 | 競賽說明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2.更新加值: 3.大專院校:

五、報名流程

(一) 由社區團體自行填寫報名資料,並以紙本或電子檔(E-MAIL)方式繳交。

(二) 資格審查由社規師輔導團隊審核報名社區之資格條件及應備文件是否齊全,未符合 規定或內容不完備者,不予受理。

(三) 資格通過後社區規劃師輔導團隊將會安排提案點勘察評選。

(四) 經提案點勘察評選後,將以E-mail方式通知評選結果。

六、報名方式

(一) 檢附所需資格證件請儘量以電子掃描版本繳交,如有缺少視為缺件。

(二) 完整報名資料包含:

1. 報名文件檢核表

2. 參賽資格檢核表

3. 參賽社區資料表

4. 施作基地位置與範圍

5. 土地使用同意書

6. 社區組織立案證明書掃描(影)本

7. 社區組織人員名冊

8. 社區理事長當選證書掃描(影)本

9. 本社區組織帳戶及存摺封面掃描(影)本

10.本社區同意參加競賽理監事會議記錄掃描(影)本

11.本社區同意參加競賽理監事會議簽到表掃描(影)本

12.本社區同意參加競賽理監事會議影像記錄

(三) 報名資料繳交方式:

1. 郵寄紙本資料報名:

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三段123號(創意整合設計中心) 雲林縣社區規劃師團隊 收

2. E-mail電子檔報名:ylcp101@gmail.com

(四)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11/04/15前截止,以郵戳及E-mail寄件日期為憑。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13

七、競賽流程

14 | 競賽說明
Planner
2022. Yunlin Community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15

八、施作規範

(一) 不得興建新建築物,包括涼亭、房屋、倉庫等。

(二) 不得以彩繪方式施作以及避免施作不適合周遭環境的入口意象。

(三) 社區若因施作需要,須進行小規模開挖,土方需於社區內使用,禁止販賣。

(四) 禁止提出政府機關興建之既有設施(除不足處補強外),且不得僅以整理環境工作, 而無相關之施作項目。

(五) 因考量健康關係,不得施作卵石步道(舊有健康步道)。

九、競賽補助金分配說明

註:相關補助金額依金額依實際報名情況調整

註:相關補助金額依實際報名情況調整,評審委員得視參賽社區施作內容予以增刪各獎項數;若 經評審決議參賽施作內容水準未達評審標準,評審會得就獎項議決從缺。

16 | 競賽說明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社區報名地圖分布

18 | 社區執行紀錄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19

報名社區名單

環境營造類-進階組社區

項次 社區名稱

17 斗南鎮新光社區發展協會

18 斗南鎮小東社區發展協會

19 水林鄉尖山腳社區發展協會

20 古坑鄉華山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

20 | 社區執行紀錄 2022. Yunlin Community
環境營造類-初階組社區 項次 社區名稱 01 口湖鄉雲林縣沁窟ㄚ腳文創協會 02 口湖鄉梧北社區發展協會 03 元長鄉新吉社區發展協會 04 元長鄉潭東社區發展協會 05 斗六市三光社區發展協會 06 水林鄉水南社區發展協會 項次 社區名稱 07 古坑鄉高林社區發展協會 08 古坑鄉湳仔社區發展協會 09 社團法人雲林縣人間長照協會 10 東勢鄉月眉社區發展協會 11 麥寮鄉海豐社區發展協會
Planner
項次 社區名稱 01 二崙鄉詔安社區發展協會 02 二崙鄉湳仔社區發展協會 03 口湖鄉過港社區發展協會 04 大埤鄉豐田社區發展協會 05 大埤鄉西鎮社區發展協會 06 大埤鄉怡然社區發展協會 07 元長鄉崙仔社區發展協會 08 元長鄉西莊社區發展協會 09 元長鄉五塊社區發展協會 10 元長鄉湖內社區發展協會 11 斗六市梅林社區發展協會 12 斗六市溝埧社區發展協會 13 斗六市榴中社區發展協會 14 斗六市榴南社區發展協會 15 斗六市林頭社區發展協會 16 雲林縣石龜溪老人福利協進會
環境營造類-進階組社區
古坑鄉華山產業促進發展協會
西螺鎮埤頭社區發展協會 26 西螺鎮鹿場社區發展協會 27 東勢鄉東北社區發展協會 28 林內鄉林中社區發展協會
虎尾鎮北溪社區發展協會
虎尾鎮堀頭社區發展協會
莿桐鄉樹仔腳社區發展協會
莿桐鄉孩沙里社區發展協會
21 古坑鄉華南社區發展協會 22 古坑鄉大埔社區發展協會 23
24 四湖鄉萡子寮城鄉發展協會 25
29
30
31
32

更新加值組社區

合力造村類社區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21
項次 社區名稱 01 水林鄉蕃薯社區發展協會 02 古坑鄉古坑社區發展協會
項次 社區名稱 01 二崙鄉來惠社區發展協會 02 二崙鄉詔安社區發展協會 03 口湖鄉成龍社區發展協會 04 斗六市三平社區發展協會 05 雲林縣臥龍山發展協會 06 虎尾鎮北溪社區發展協會 07 莿桐鄉樹仔腳社區發展協會 08 莿桐鄉孩沙里社區發展協會

得獎社區名單

初階組

進階組

22 | 社區執行紀錄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東勢鄉月眉社區發展協會 雲林縣沁窟ㄚ腳文創協會 古坑鄉高林社區發展協會 元長鄉新吉社區發展協會

合力造村

合力造村 水林鄉 蕃薯社區發展協會

不屈不撓的蕃薯精神,因信仰而起的地方復興運動:水林鄉蕃薯社區。

雲林縣水林鄉隔著北港溪與嘉義縣相望,因17世紀時,顏思齊率領漢人登陸開墾,讓 水林有「開台第一鄉」的稱呼。長達四百年的拓墾時間,水林盛產水稻、番薯、花生、甘 蔗和玉米等農產,又以臺農57號的黃金番薯頗負盛名。

水林鄉當地也有不少與番薯相關的傳說,像是蕃薯村的地名由來就是經典的範例之一。

蕃薯村當地耆老還是習慣稱「蕃薯厝」,據傳來臺開闢的洪氏從臺南西港流浪到此地時, 發現遍地番薯,因此定居耕種。人在異地總會思鄉,隔了幾年洪氏決定接應中國親友來臺 共住,沒想到回臺之際遇到大浪,中途前往福州的湄洲朝天閣媽祖廟,請了大媽副身一路 庇護。

抵達臺灣後,為了恭奉媽祖搭建草廟,結果上頭攀滿蕃薯藤,眾人紛紛稱呼主祀媽祖 為「蕃薯寮媽」,也是今日名聞遐邇的順天宮媽祖。每年元宵節起三天的「水林蕃薯寮媽 元宵夜巡」是雲林縣民俗文化資產,百年傳承的信仰魅力,吸引全國各地香客湧進蕃薯村 祈求一年平安。

24 |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雲林縣水林鄉蕃薯厝15號 23°32'35.4"N 120°13'28.3"E 文/ 下港女子 . 圖/下港女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Before After

荒地豬舍都是再利用資源

蕃薯村居民多為務農家庭,但文風鼎盛,誕生近百名的法官、律師、醫師和老師等人 才,使得聚落享有「狀元村」的美譽。每到考季,也有許多家長帶著子女前來順天宮,保 佑金榜題名。

有感於遊訪的人潮前來時,村莊似乎沒有能提供遊客久留的公共設施,周圍許多建築 閒置多年沒人整理,有礙街景美觀,促使蕃薯社區發展協會啟動社區規劃及農村再生,透 過環境整理及景觀營造進行合力造村,妝點社區。

蕃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世明帶領志工把閒置二十多年的廢棄豬舍,改造成當地的 長青食堂「憨吉客棧」,數雙巧手將牛奶罐加上花布做成造景燈籠,並利用原有的木板打 造遮雨棚,勇奪雲林縣府主辦2019年度雲林縣社區PK賽的金獎,打響名號。

豬舍改建的還有社區自力整修的「狀元咖啡園」,走進裡頭可以看到過往母豬與小豬 分隔的居住空間,每一格的牆邊會有小洞,理事長吳世明分享那是小豬穿出去遊玩的路徑, 而且牠們都知道自己屬於哪一頭母豬,會自己回到明確的柵欄內喝奶。

桌次名稱對應店名,擺放著探花桌和榜眼桌的指示,空間錯落竹籃、牛車、古亭畚等 傳統農村工藝品點綴,搖身一變為假日社區營運的咖啡館,即將於2023年的農曆過年開幕, 以番薯咖啡為主打,串連社區周圍的產業,提供花生、酥餅和地瓜瑞士捲等小點,提供社 區一個坐下來放鬆的閒適場域。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25

讓閱讀自在流動

為了讓居民擁有休閒活動的綠地,前幾年蕃薯社區發展協會打造青仔埕公園,將農村 的懷舊生活搭配彩色陶板製作童年故事牆,並利用水泥涵管打造的行動讀書室,今日已是 社區長輩從事康樂活動的休閒廣場。

狀元村的稱號名副其實,行動讀書室大受好評。協會趁勝追擊將原是地方洪姓家族閒

置將近五十年的田園古厝,並與雲林地檢署合作社會勞動,與具土木水泥專長的社會勞動 人一同重建整理為蕃薯社區圖書館,裡頭規劃交誼廳、藏書室、兒童閱覽區和農具置物室。

仰賴善心人士在網路發起募書計畫,引來全國民眾熱情捐書,社區的居民利用業餘時 間前來分類上架,如今裡頭已有千本藏書,內容概括散文、歷史、語言、文學、藝術和百 科全書系列等。翻開借閱登記表,可以看見蕃薯村民愛書惜書,自動自發地前來租借與歸 還。

堅韌的番薯精神,簡直是蕃薯村骨子裡的DNA。集結眾人之力,不屈不撓地在荒蕪中 尋找可用資源,終於迎來豐碩的收成,讓社區街弄恢復生氣,遍地長出最珍貴的溫暖人情。

合力造村

合力造村

古坑鄉 古坑社區發展協會

文/ 下港女子 . 圖/下港女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施作面向 全齡通用環境、 體驗經濟場域、 特色風土場域

雲林縣古坑鄉古坑村文淵路14巷7號 23°38'36.5"N 120°33'53.1"E 800M 2 吳淑慧 $650,000

如果沒有社造聚點,那就協力一起合力造村創造資源:古坑鄉古坑社區

古坑舊名「庵古坑」,源自清朝時期到此開墾的南靖人,從高處看地勢就像一個凹進 去的坑洞,加上原鄉漳州多為客家族群,地名習慣以茅草屋之意「庵」作為開頭,便承襲 含義依據地形命名之。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從巴西引進阿拉比卡品種咖啡在各地試驗種 植,古坑因緯度與土壤環境的自然優勢,孕育出進貢天皇的御用咖啡,為當地奠定深厚的 產業基礎。如今,古坑已是臺灣咖啡產地不可或缺的一塊經濟版圖。

行政區劃分演變至今,古坑鄉目前是雲林縣面積最大的鄉鎮,面積逾100平方公里, 涵蓋古坑、朝陽和西平三大村落,人口約七千人。逐年人口高齡化的現象,讓社區驚覺古 坑鄉內沒有任何一座活動中心或是集會所;每逢舉辦活動之時,都得四處懇求租借場地, 沒有固定讓長輩的聚集之處。

直到2015年,從衛生所護理師一職退休的吳淑慧決心以社區發展協會作為改變的契 機,邀請美術背景回鄉的黃璟翔共同投入策劃,步步盤點社區資源,施展一連串的社造魔 法,讓古坑社區透過藝術展現的合力造村,開拓出新的路徑。

28 |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猶如哈比人屋的古坑客廳

經營社區,擁有實體場域是必要克服的 優先任務。黃璟翔在散步之時,發現故友的 老家閒置多年,四周荒草叢生,但深具改造 的潛力。多次聯繫溝通後,終於得以承租, 並以雲林縣政府補助之雲林縣社區規劃師的 駐地計劃PK賽經費營建成關懷據點。

老房子是一棟低矮的紅磚建築,黃璟翔 根據屋舍特色,聯想到電影《魔戒》中哈比 人的家,大膽運用鮮豔的黃色和綠色破除原 有印象,空間核心是為了提供給社區長輩有 個聊天的歸屬,猶如家中的客廳功能,命名 為「古坑客廳」。仔細一看,建築的側邊掛 有多個蝙蝠屋,原來此地承蒙福氣的還有蝙 蝠。古坑客廳位在斗六大圳旁的防汛道路上, 純淨的水質為社區帶來螢火蟲和蝙蝠,避免 因開墾或農藥施灑影響蝙蝠棲地,近年雲林 推廣蝙蝠屋的掛置,讓這些滅蚊除蟲的好幫 手也有安身之處。

身負重任的古坑客廳,終於讓古坑社區得以大展身手。平日中午有長青食堂,提供舒 適的用餐環境外,更重要的是確保長者享有營養師精心設計的菜單,維持營養均衡。其他 時段排定學習課程,涵蓋國樂課、臺語經典歌曲教唱、精油與肥皂DIY、繪畫、烹飪、運動 到失智預防等樂齡活動,每天有數十個長者因為志趣聚在一起學習同樂。特別的是,因古 坑盛產竹筍,社區以竹筒為材料製成竹鼓,組成千歲打擊樂團,時常代表社區四處巡演, 展現不服老的活力。

古坑咖啡哈比精靈村的合力造村計畫

古坑客廳的成功,讓居民對社

區營造開始有了信心。屋舍隔壁有個 1950年代建造的雙灶式菸樓遺跡,經 蕭姓地主同意後,古坑社區志工協力 挖出,保留原有的烤菸室和灶爐,並 以竹編屋頂覆蓋,再生為民眾的休憩 場域。

再往下走的秘密菜園,迎面而 來的是用回收木頭打造的木頭人工具 箱,這裡是社區的開心農場,橫掃一 圈,大頭菜、蔥、花椰菜、八卦草、 木瓜、茄子和無患子都在眼前可及之 處,種類眾多,隨時為社區食堂加菜。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29
Before After

單一據點串連起來,形成一個街角館聚落的願景。2022年度,古坑社區與雲林虎尾科 技大學合作,透過現地互動討論,鍵結社區與學校兩方的資源,從意象、空間、產業和行 銷等更寬廣的角度進行合力造村規劃。整理古坑客廳另一側的老宅,以整體的古坑哈比精 靈意象,作為咖啡染布體驗屋的交流據點。

從咖啡延伸咖啡染的特色工藝,將咖啡樹葉作為染材,研發各式各樣的染物產品,另 外再加入咖啡品席體驗,延長遊客停留的時間以增加品牌認同,讓體驗經濟成為未來社區 發展的著重脈絡,試圖將地景創建與地方產業融合為一,為早已是觀光勝地的古坑,迎來 不同的新氣象。

初階組 東勢鄉 月眉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東勢鄉月眉村月興路9號

23°40'59.9"N 120°17'03.0"E

57.93M 2

廖乾成

$100,000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全齡通用環境

利他主義構成的公共空間,讓長者的笑顏放在第一順位:東勢鄉月眉社區

位居雲林縣東勢鄉東南方的月眉社區,上鄰褒忠鄉,下與元長鄉相連。據傳清朝年間 渡海來臺開墾的先民,為了取水之便,逐村落裡的半月形池塘而居,外擴為一個半月形聚 落,早期稱呼月眉庄,以張姓為大宗。隨著歲月推移,今日月眉村與毗連的農村發展如出 一轍,以稻穀、地瓜、花生和甘蔗等農作物為主,散落在鄉間小路的牛舍,裹著村民再熟 悉不過的農村記憶。

現任月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廖乾成於2009年接任職務,本身是西螺人,廖理事長 笑稱是一段誤打誤撞的奇幻旅程,原先在麥寮電腦公司上班的他,有天受人請託:「若您 來社區接下總幹事一職,以後社區活動中心的電腦都跟您買!」懵懂成為開啟責任的鑰匙, 踏進月眉社區的大門後,理事長發現社區經營比他預期更繁瑣,需要三不五時電話問安居 民的健康狀況、舉辦抗老課程活化長輩筋骨,也得持續擁有滿腔熱情號 召群眾,舉辦維繫

鄰里感情的休閒活動。

32 |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文/ 下港女子 . 圖/下港女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並非一路順風行駛,協會在整頓資源期間難免受到地方人士放大檢視,認為非地緣關

係的人前來勞心勞力是否為包覆利益的糖衣,所幸時間磨去尖銳的質疑稜角,社區長輩逐 一綻放的笑顏,成為廖理事長深耕多年來的依據,後來也搬進月眉村,成為社區的一份子。

細微末節間的公共價值

朝夕在街區生活,更能深刻體悟公共 性的重要。月眉社區發展協會積極整頓社 區活動中心周邊,先是透過植樹代替磚牆 的藩籬,讓陽光穿透葉隙之間,拉近活動 中心與街區的連結。接著搭建園藝花架, 讓季節蔬果可以攀爬生長增加社區活力, 上頭掛置長輩透過回收瓶蓋再生的燈籠飾 品,周圍種植蝶豆花和芳香萬壽菊,提 供協會自製清香茶飲;只要輕揉芳香萬壽 菊的葉片,手指會沾黏上類似百香果的香 氣。

魔鬼藏在細節裡,原先馬路兩旁有明 顯的高低差,協會成員目睹多次長輩為了 閃躲來車,差點釀成電動代步車的翻車意 外,因此在築建花架的過程中,一併重新 鋪設地磚,看似平凡不過的平坦地勢,背 後可是眾人費盡心思的合力之作呢!

為長青構建不彎腰花圃

社區維護是帶狀的,月眉社區年年爭取雲林縣政府補助的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 畫,村民每年盡一點心力緩緩整理,2022年度終於前進到社區活動中心的對面——閒置多 年的牛舍。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33 Before After

因地主早已遷移他處,擱棄的牛舍成為髒亂堆積的目標。協會取得地主同意後,丈量 整體可運用面積以籌備藍圖,志工們從垃圾清運一點一滴基本做起,下田收割稻草填補殘 缺破敗的屋頂,盡可能回到純粹的地景樣貌,賦予牛舍嶄新願景。

月眉社區的長者都有一股繪畫魂,將老舊斑駁的灰牆漆成立體的白色畫布,紛紛妝點 討喜的圖騰與題字,內部成為社區手作成品的展示中心,持續裝載長輩的集體回憶。前院 則是方便長青居民的不彎腰花圃,透過層架堆疊不同高度的小型農場,長者不用刻意彎腰 就能照顧栽種的火焰菜、奶油白菜和草莓等;協會也串聯周邊國小的食農教育合作,讓孩 子參與種植過程,增進祖孫之間的交流。

到訪當天,十幾位長輩圍圈在電視面前觀看《戲說臺灣》,隨手拿著志工剛炸好的地 瓜當下午茶,有說有笑閒聊家常,為寧靜的村落投下一陣陣開朗的笑聲。

初階組 口湖鄉

雲林縣沁窟ㄚ腳文創協會

雲林縣口湖鄉下崙福安路200~30號 23°36'49.2"N 120°09'28.8"E

施作面向

流傳百年奇譚,更加耐人尋味--沁窟丫腳

臺灣自古以來,鄉野之間流傳諸多奇譚,很多神話傳說都只有口語流傳,沁窟丫腳也 是有不少與地名相關的由來傳說,其中一則聳動的「聾龍傳說」令人印象深刻;天庭玉皇 大帝敕命一條龍,施行颶風海嘯,欲淹斃東港蚵仔寮的居民,導因該地居民不慎獲罪於上 蒼,不能寬恕。但,該龍係一條聾龍;誤將東港蚵仔寮聽成新港萡子寮(兩者台語同音), 所導致這一地帶慘烈之災情。此一聾龍,違逆上天旨意而獲罪,遭致天誅;後來變成一隻 大鯨魚。擱淺在萡子寮附近的海灘上,任由居民割肉烹煮而食之。據村中耆老所言,大鯨 魚擱淺沙灘,實則有之,但是否為聾龍之化身,因贖罪而來,則不得而知。

而主要由來是因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農曆六月初七日的黃昏,忽然間天上烏 雲密佈,大地完全籠罩在狂風暴雨中,驚人的海浪滾滾捲向虎尾溪與北港溪間的沿海村落。

到午夜時分,蝦子寮(今口湖鄉湖口村南,北港溪畔),舊新港(今口湖鄉下崙西,頂萡 子寮港附近),竹達寮(今四湖鄉廣溝村西面侮中),及鄰近村莊,均被狂濤駭浪所吞噬, 無數生靈亦隨波而魂歸天國。而這百年前的水患天災,洪水侵襲從舊下崙國小南邊「會社 窟」(台語)向南至「頭前窟」(台語),形成兩個大水塘,社區剛好位於頭前窟的東南端, 因此被稱為「沁窟丫腳」。

36 |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廢而不廢,花燈工藝永續承傳地方文化

沁窟ㄚ腳園區內設置許多花燈藝術,空間使用上多有障礙物,為提升展示效果,預計 拆除圍籬、移栽百合球莖,改種植草皮使視野更遼闊。為增加通學步道的舒適性,回收浮 球製成青蛙造型盆栽,吊掛於棚架上綠化園區、增加綠蔭。

Before After

社區內的藝術工作空間善用在地 (人、文、地、產、景)資源,特別是 與社區內的傳統花燈工作 室作結合,

打造地方特色的藝術文化。讓居民在 工作之餘可以欣賞由在地的文化資源 滋生出來的創 意作品,藉由生活空間 及環境景觀的改造,營造一個生活藝 術化的生活環境。 而土地下陷及鹽化, 加上強勁的東北季風造成社區的特有 景觀,樹木矮化、景觀單調,社區以 對植 物的了解,慢慢地改善水的資源, 改進樹木的種類、綠化社區。在基地 建設方面延續上一年“翹翹來 到”“攏 來”“龍亭”“蜻亭”,加上“傘傘發亮”“沁 窟ㄚ腳”作品,來吸引眾人目光。 廢而 不廢的精神,把廢鐵、海邊的浮球、 漂流竹、回收物品打造成地方特色的 風土場域,形成地方 特有的藝術文化, 以廢棄物再利用,廢鐵再利用、浮球 再變、棧板再生,來節省資源,還增 設休憩 空間作為平日居民運動必經之 路,由於沿路沒有休憩空間,社區運 用不同形式及回收材料打造休憩 座 椅,提供可休息的座位,為附近居民 打造良好的環境生活。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37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初階組 古坑鄉 高林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古坑鄉高林村高林145-30號

23°40'25.7"N 120°34'12.6"E

180M 2

高連福

$100,000

高林社區蘊含深厚的文化特色,每一棟老屋、老建築都有一段迷人的故事。基地曾經 是一間雜貨小賣店,提供高林社區各種生活必須,為了延續即將消逝的記憶,社區保留原 有綠色草皮,並在建築四周栽種各式藥草,並且補強建築結構安全性,提供平時採摘藥草、 休憩聊天的聯誼空間。

雖天氣炎熱,高理事長時常打赤膊穿雨鞋一身莊稼漢模樣勞動,原一身白皙細緻皮膚 也曬的黝黑,變得壯碩線條分明的好體格,一群婆婆嬤嬤直誇理事長是高林小鮮肉,社區 營造也激盪出村民的向心力、團結心。擾動人與人之間的愛心、關懷心,社區充滿祥和溫 馨的氛圍,社區志工們自動自發性帶上工具除草.整地.清運垃圾等等,無償付出得到的美 好果實及無名利的勞動而賺取內心最價值的幸福。

透過社規師輔導團隊陪伴展現食農教育的精神,傳達善知識以自然友善來對待我們的 環境,執行定期會議、會議檢討、資源調查等機會,凝聚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與向心力, 蒐集在地文物與歷史,延續特有文化與生態,然而高林村人口外流嚴重、青年多半遠赴他 鄉就業,社區未來目標朝向產業的發展與營造,將有助吸引年輕一代回流創業,並讓這片 土地上的珍貴故事得以流傳。

40 |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重建地方文化特色與資源蒐集,記錄正在消失中的老故事,期待發展出與眾不同的觀 光產業本社區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企劃。持續透過社區營造方案,村民共同目標 是協力改造家園,共同創造美麗多元的家鄉。

Before After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41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初階組

元長鄉 新吉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元長鄉新吉村1鄰新吉10號 23°37'28.4"N 120°21'37.5"E

2796.36M 2

林燕堂 $100,000

施作面向

元長新吉村,人口集中,居民以種植大蒜、花生為主,鄉內最為聞名,好客親切的民情, 是個純樸人情味非常濃的田庄、邱姓爲大宗,是客家子弟村、村民幾乎都不會講客語了, 還保留傳統的長輩稱呼及(花生粄)小吃。

本次地主與社區幹部討論後,希望能提供一處可以憶當年聊故鄉,並讓出外遊子記得 故鄉永遠有人在等著您回家的所在。

志工們就地取材運用巧思,將社區內已枯萎的樹木、活化再利用改造成古色古香的桌 子、椅子、牆面字版、字字活耀、再現生命全村紛紛加入營造行列、一起打造、環境改變 有共識、村民更親近、可以在此泡茶聊天、提供全村農忙之餘的好所在、經由此活動更拉 近全村向心力及感情。

透過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將廢棄髒亂的環境變成綠意盎然的休閒花園及可 以泡茶又可以談天的地方,本次參加初體驗競賽,得到老師專業的指導,及公所主管的巡 視與關心全村庄一起動起來也使得社區長輩們更互助感情更好是最可貴的,這次藉由PK賽 讓村庄居民心連的更緊密,希望能讓元長社區發展協會認識結交更優秀更傑出的社區,及 有更多的學習與成長。

44 |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全齡通用環境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45 Before After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進階組 元長鄉 崙仔社區發展協會

元長鄉崙仔村安北路14號

23°35'56.8"N 120°21'09.7"E

施作面向

全齡通用環境、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文/ 下港女子 . 圖/下港女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從居民熟悉的場域,長出新的時代想望:元長鄉崙仔社區

崙仔社區位在雲林縣元長鄉,其名源自北港溪的泥沙受到北風吹襲堆積而成的山丘地 形。越過村莊銜接嘉義縣交界的崙仔大橋,另一頭新港鄉的村落也稱崙仔,原來在清領時 期兩邊曾是同個村落,因北港溪氾濫沖塌,改變河道,分割為元長崙仔村、新港北崙村和 南崙村三個區塊。

長年沖積的地利之惠,讓元長鄉的土壤為含鈣量高的砂質土壤,搭配四季充足的陽光 加持,地方產業以務農為主,除了稻米與蒜頭為大宗外,落花生產量更是全臺之冠,因應 高齡人口與健康養生的飲食風氣,崙仔社區齊心推廣油脂含量較低的黑金剛花生,並生產 低甜度且不黏牙的花生糖,打造黑金潛力。每到十一月中,歡迎大眾前來觀賞各處採收花 生的情景。

46 |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善用閒置空間打造全齡場域

與臺灣多數農村現況相同,崙仔社 區面臨人口老化的困境,為了擾動社區動 能,居民積極活化信仰中心代聖宮周圍的 閒置空間,一同整地、鋪設磚頭到創造集 會場域,有系統地按部就班從道路旁的雜 草叢生之地,慢慢延伸至廢棄豬舍的建物 改造。

先讓社區內部動起來,社區整合雲林 縣政府補助之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 畫和鄉公所的挹注資源,將長年擱置的豬 舍構築成社區咖啡廳,每週四固定烘焙坊 開課,提供居民聚會活動的理由,一同結 合當季物產製作蒜頭麵包、花生糖、餅乾 和披薩等,不僅達到讓社區長輩動手做延 緩老化的用途,也藉機確認彼此每週的健 康狀況。

廢棄豬舍改造的案例還有「朱色染坊」,原地復刻六十年前的染布坊。崙仔社區利用 當地常見的花生梗、稻草梗、榕樹和茄苳等元素進行染布,重現早年的植物染記憶。前方 空地種植一棵高聳的玉蘭花樹,搭配樹下作為茶几使用的石磨,希望重組農家熟悉的回憶, 勾勒懷舊的閒情時光。

朱色染坊附近有處地主免費供應給長青食堂使用的開心農場,田地與屋舍銜接之間有 棵歷史悠久的茄苳樹,樹的主人是一對近鮐背之年的夫妻檔,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他們,相 互守護數十個年頭,是地方恩愛的佳話,因此元長鄉崙仔社區發展協會特地將茄苳樹旁的 池塘打造為「見證愛情-時光屋」,走過搭建的拱橋會看到被保留下來的傳統爐灶。該區也 是每年元長國小冬夏令營的營隊基地,畢竟孩童奔馳的笑聲是聚落最佳的能量補給,每年 社區都敞開雙手歡迎小學生在此體驗農作物採收、炊碗粿、紅龜粿手作和灌大腸等食農教 育課程。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47
Before After

為社區整理一處綠蔭之地

腳踏車運動休閒公園是崙仔社區2022年度的營造點,從小巷漫步 前來,會被眼前一片盛綠的柳暗花明驚訝得說不出話,茂盛的茄苳樹順 著陽光的路徑,直挺挺地朝著天空展延,周遭還有荔枝樹、芒果樹、樟 樹和雞蛋花陪伴,已能從映入眼簾的景象想像不同季節的芳香。

公園的創作靈感來自後方荒蕪許久的空屋,在1970年代曾是全村 唯一的腳踏車店,是當地耆老們的集體記憶。協會透過腳踏車輪動的意 象號招居民,協力重新配置草坪、種植植物、捐贈腳踏車提供公用和擺

放適合長輩的遊具,為社區創造新一處乘涼之地,眾人打趣得說:「別 的地方是YouBike,我們這裡是崙Bike呢!」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進階組 古坑鄉 華南社區發展協會

文/ 下港女子 . 圖/下港女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雲林縣古坑鄉華南村華南94號

23°35'47.7"N 120°34'50.4"E

2500M 2

陳杉蒝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施作面向

$200,000

體驗經濟場域、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社區與學校聯手破除學習藩籬,逆風翻轉為金牌農村:古坑鄉華南社區 華南社區位在雲林縣最南端的古坑鄉華南村,全村十鄰散落在海拔100至400公尺間, 實際居住人口僅百餘人,少子化現象讓居於偏鄉的華南國小一度面臨廢校的命運,如今卻 是得靠抽籤才能擠進新生入學名額的明星實驗小學,成功扭轉地方命運。

一切要從2006年接任的陳清圳校長說起。他積極將古坑的咖啡產業文化和生態關懷 銜接校內課程,並發起山野教育、單車走讀和協助咖啡農烘焙義賣等活動,全力以赴投入 的心力感染了社區,村民們領悟若地方的代表建築消失,將會加速人口外移的現象,從此 失去凝聚的可能性,居民開始與學校協同合作,透過地方長輩傳承生活文化的經驗,提升 學生對於日常的共感。

強烈的地方擾動,使得華南小學獲得教育部十大經典學校的殊榮,認同教育理念的外 地家長,把孩子送來華南小學就讀,有些甚至舉家搬移住了下來,成為社區一員。以上種 種成為環環相扣的正向循環:特色的探索課程、充滿好奇心的學生、想讓孩子居住的社區 更蓬勃的家長,讓居民找回自傲,人與人的關係日益明朗,堅韌不拔的再生精神,讓華南 社區從此得獎不斷,成為全臺知名的金牌農村。

50 |

社區地景即是教學現場

沿著華南社區的產業道路行駛,冬天恰是柑 橘的季節,從土地滋長出的橙色贈禮,結實累累。 居民多以務農維生,華南社區拾起村落裡廢耕的石 梯田,推動為與華南國小的食農生態場域,兩方共 同種植維護;梯田上方的石梯田書屋原為茶園的配 藥室,現在作為社區的閱讀空間,在這裡能眺望遠 景,將山裡小城收攬無遺。

有了種植小麥和蔬果的共生田,讓產地直上 餐桌也是教育一環。村民提供閒置多年的柳丁倉 庫,眾人齊力整改成多功能空間「阿嬤ㄟ灶腳」, 並在外頭連接廚房的路徑搭設花果棚架遮陽,串 連成聚餐廊帶。社區媽媽將採收的農作成果,透過 精湛的廚藝,料理成餐桌上令人食指大動的佳餚, 其中有自製的地瓜圓甜湯、剛收成的竹筍、居民飼 養的雞,抑或水林好蝦冏男社合作的白蝦,選擇高 度地緣性的食材,不僅讓學童有感於體會農家的辛 勞,也讓他們從食材中辨識時節。

配合自然節奏的村落生活,累積足夠能量後, 華南社區踴躍向雲林其他鄉鎮的小農品牌串連,並 聯手地方主廚,以酸、甜、苦、辣、鹹、酸和澀七 種味蕾感知推出社區專屬的「人生七味餐」,透過 說菜本領與精選物產,提升地方風味餐的價值。

感受社區的熱情款待

華南社區活動中心外頭的保安公園,恰巧處在 嘉義梅山與雲林古坑的交界地帶,上頭分別有長年 庇護居民的土地公與地基主,這一塊綠地正是2022

年度雲林縣政府補助之雲林縣社區規劃師的營造作 品。

原來,土地公廟原先是劃地在私人土地中,但 產權被法院拍賣,因鮮少人會購買有廟宇坐落在土

地上的地號,管委會不忍心看到廟宇在多次流拍的 情況下,日益雜草叢生,便請願進行土地重新劃分, 買下土地公廟與地基主的部分,無償提供給社區供

奉。解決土地歸屬問題後,社區與亞洲大學設計系 的學生合作,考量安全性與公共性重新整地,團隊 採用自然工法砌石以增加山坡地的運用空間,並結 合園藝美化提供休憩的座椅,打造一個舒適的社區 起點。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51
Before After

另外一處的綠美化,落在社區裡的華興聚落。依照《古坑鄉 誌》記載,因華興聚落的山形像一座平頂山,遠看宛如早年農家罩 蓋在飯菜上的桌蓋,舊稱「倒孔山」。雖然戰後推廣中華文化復興 運動時,歷經改名,但社區裡的長輩依然是以倒孔山稱呼,且今日 鄉道207道路在地圖上依然顯示倒孔山路,足以瞧見地方對該名稱 的認同程度。

因華興聚落歷史悠久,創建於1964年的鎮安宮是當地的信仰 中心,村民每日輪班顧廟形成緊密的情感網絡,社區藉由「倒孔山 207會客室」的計畫執行,種植觀賞花卉美觀廟宇周遭環境,木頭 桌椅成為長輩們閒話家常的溫馨一隅,一旁的枯木上散落著石頭彩 繪的貓頭鷹,總共有207隻貓頭鷹呼應鄉道207的數字。

至於為什麼是貓頭鷹呢?「晚上散步的時候,偶爾會聽到領角 鴞的叫聲,貓頭鷹象徵著知識與智慧,就跟華南社區互相傳承寶貴 經歷一樣!」村民揚起幸福的嘴角,團結力量大的探索之路,持續 前進⋯⋯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進階組 莿桐鄉 樹仔腳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施作面向

莿桐樹仔腳濁水溪堤,媽祖神蹟引人入勝

「進香」是台灣傳統社會相當普遍的民俗活動,而莿桐樹仔腳每三年一次的媽祖「潦 溪」盛會更聽說是一生中至少要經歷一次的活動,經社區描述這是「南瑤宮彰化媽笨港進 香」活動,從樹仔腳廣與宮起駕,自濁水溪南岸下水,潦溪涉水橫渡濁水溪,於彰化溪州 菜公村的濁水溪北岸上岸。沿途經過沙洲、深淺河道等,所有信眾能夠平安完成橫渡台灣 第一大河濁水溪,令人深信這一切皆是有媽祖娘娘的保佑及加持。

由於「媽祖潦溪」為樹仔腳社區眾多傳奇神蹟故事之一再加上樹仔腳舊堤防長年閒置 髒亂不已,因此早年社區便選定舊堤防規劃,透過每年施作打造能讓民眾休閒遊憩之場域, 歷年內容皆與在地傳奇故事有關,讓舊堤防成為在地故事的主題園區,近年社區工班不斷 地向外取材、吸取知識,本次的主題「鄉下的回憶」也帶給大家耳目一新的新景色,由於 堤坊旁就是154縣道,持續改善樹仔腳在地民眾的休閒環境以及打造具有故事性的堤防是 目前社區最緊要的任務,一方面呈現美麗的公園景色,一方面也是提醒用路人,樹仔腳到 了。

54 |
23°47'04.0"N
50M
錢國榮 $200,000
樹仔腳堤防
120°30'41.9"E
2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本次社區施作主題為「樹仔腳起飛」以白鷺鷥為核心主軸,農業為主的鄉村與我們最 親近的動物應該就是白鷺鷥了,無論是八十老翁的老農夫,或者是在陽光底下捲起衣袖的 歸鄉青農,白鷺鷥總是陪伴在一旁,看著他們辛勤的耕作,而除了改善環境,此次社區也 將社區產業納入其中,透過填平斜坡,讓堤坊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讓社區產業進駐,希望慢 慢讓不定時的市集可以逐步定時及穩定成長,參與PK賽多年,社區也即將邁入另一個里程 碑,包括成為農村再造的一員,並在低碳社區評鑑中晉級,整體規劃也達到休閒環境的門 檻,接下來樹仔腳的營運模式即將起飛,走入不一樣層級的規劃,希望能夠成就不一樣樹 仔腳。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55
Before After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進階組 西螺鎮

鹿場社區發展協會

傳統莊稼打拚信念帶領社區前進

西螺鎮三塊厝段鹿場小段0226-0006地號 23°45'02.9"N 120°28'46.1"E

53.96M 2

吳秋榮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施作面向

$200,000

體驗經濟場域

「鹿場」這個有趣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為此地是因早期有羌鹿於此出沒,平埔族 在此獵鹿,故稱之。另一說法即當時莿桐鄉甘厝村吳姓人在此有一養鹿場,請了很多佃農 耕種,不論是那一種說法,地名「鹿場」皆與鹿有關係,因此110年吳秋榮理事長帶領社 區志工打造「福鹿公園」,施作工項甚至公園名稱都與鹿有相關,藉以強化連結鹿場地名 的有趣味性。

礙於經費有限,因此社區透過階段性的規劃,今年持續施作公園第二階段之工項,除 了在多功能舞台上方增設遮雨棚,保護木質舞台,此次也打造了培養鹿角蕨的基地,該地 點上方利用竹子加以遮蓋,讓鹿角蕨能夠不受風雨影響,並且該處可以作為教學及推廣用 途,除了培育鹿角蕨的空間外,還有農具展示區,透過社區居民細數珍藏的農具,講著當 年他們的童年時光,不禁令人感受鄉村生活的純樸,也體驗到在地濃郁人情味。

58 |

Before After

鹿角蕨培育互動區是藉由社區以雇工購料與志工協力合作,從地面的磚塊到每一個竹 子的拼接,發揮團隊的力量來完成,在實作過程中,培養革命情感社區的情誼更凝聚。鹿 角蕨培育上板所用的木頭都是來自社區的樟木,社區利用剩餘的竹枝編織了一隻鹿,竹枝 的架構還有在地的絲瓜絡塞滿身體,用傳統的稻草繩慢慢捆綁,完成鹿場意象動物。原地 主放置雜物的小倉庫地方充滿泥沙塵埃,社區用最節省的方式讓這小區塊成為鹿場藝文區, 用最環保樸實的方式來呈現,佈置素材取自於社區特色產業,除了運用許多新鮮蔬果還有 稻子以及各類蔬果種子,藉此想與來這裡的人以最自然方式互動,也讓很多只認識蔬菜不 認識種子的人多一個體驗學習的機會。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59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進階組 虎尾鎮 北溪社區發展協會

雲林縣虎尾鎮北溪里

23°42'39.1"N 120°24'07.5"E

259.83588M 2

江炳辛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施作面向

$200,000

體驗經濟場域、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心富園】是心靈富足之意,同時也是取自台語諧音「媳婦」、「惜福」語意,園就 是一個家,藉由北溪總幹事辛哥帶領看著入口意象述說:「我的老婆原是美髮師,她放下 美髮剪刀以及化妝品等辛嫂最重要的工具,改而經營綠療育並為了負起家庭責任而做事, 園區左邊亦指風水學上所說的龍邊,是一顆樟樹,這代表家裡支柱是【翁婿】丈夫台語, 嫁做人婦時,都要以丈夫為中心,其中澆水器意指灌溉也要教育及培育、【教導】剪刀台語。 在此獻給普天下所有為【家庭】奉獻一生的女人。永遠,心靈富足,幸福安康。

辛哥夫妻同心帶領社區志工將原本雜亂不堪空間重新改建,設立綠色手作體驗基地, 透過深度體驗與主動學習的課程,讓遊客深入了解友善耕作、安全農法對環境及食安的重 要性,具環境教育內涵的園區及在地特色的小農產業的親身體驗遊程可加強遊客對北溪農 村文化的認識。

辛哥自101年開始投入社造行列,帶領社區青年從一開始改善生活環境,再由社區青 年拉出家中長輩參與,逐年不斷透過PK賽改造社區環境,讓在地居民能夠享受舒適的生活 空間,經由遊客口耳相傳以及社群媒體宣傳下也吸引了不少遊客來到北溪社區體驗農村深 度之旅,同時帶動社區特色農產品玉米的銷售成績,藉由PK賽打造在地農民的交易場域, 經濟發展也逐漸提高農民收益。

62 |

希望透過社區不斷的運作,將在地文化傳達出去,吸引更多遊客前來體驗農村生活。

也藉此提升產業價值,創造商機,吸引青年回鄉,帶動農村永續發展。

Before After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63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進階組 水林鄉

尖山腳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水林鄉山腳村尖山腳23號

23°32'00.9"N 120°13'28.0"E

300M 2

吳英貴 $200,000

施作面向

古厝拾憶棧~懷念ㄟ所在,「古厝拾憶棧」結合「水林小陳的田畦邊果菜園」「百年 情人樹」「萬坪景觀埤塘」「疼某雞湯」「社區多情ㄟ手路菜」「恩典地瓜蛋糕」等,進 行整合規劃與旅行社合作組織社區特色旅遊來創造體驗經濟的收益,期待能讓國人認識更 深度的在地文化,也藉此創造社區的獨有面貌,營造為宜居生活目的是社區的願景。

保存非常完整的建築內有古早灶石磨,50年代每逢節日阿公阿嬤就會清洗石磨、浸泡 米開始輪流磨米漿,孩子在旁玩跳草繩、捉迷藏、打陀螺、哯牌吖、跳格子...等各種遊戲, 這些兒時情境是本次營造的創意來源。

場地數十年沒居住與整修,在總幹事帶領之下清除雜草雜樹雜物解決積水與屋頂破舊 等等問題,村民也自動加入營造將原來雜亂不堪之處變成美輪美奐休憩處,長輩也加入指 導如何捲草煙童DIY童玩,媽媽們縫小沙包等等古早手藝傳承,居民割愛捐出古早物品給 社區讓古厝增添風采,唯有全體居民參與討論建立「共識」才能讓營造更有價值與意義。

體驗粿品製作由居民志工親自指導,同時讓學生了解過去農村生活的艱難,喚醒學生 對長輩的感恩,打造品牌「阿嬤ㄧㄝ粿」作為粿系列產品創造社區收益。

古厝拾憶棧除了讓長輩來此話家常回憶過去,也讓年輕一輩知道農村過去的生活,能 讓農村文化保存傳承下來。

66 |
體驗經濟場域、 特色風土場域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67 After Before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古坑鄉 華山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

雲林縣古坑鄉華山地區自96年劃設為【雲林縣華山休閒農業區】後,區內業者便成立 了【華山休閒農業區發展協會】除了原有的咖啡產業在台灣已享有盛名外,當地擁豐富的 景觀、文化資源及生態環境,透過協會多元經營提供遊客咖啡產業及生態導覽等體驗行程, 並結合DIY活動,推廣區內農特產品行銷,逐步帶動華山地區朝休閒觀光方面發展。

由於遊客日益增加,原有的遊客中心體驗空間已不足容納,本次便是將遊客中心最右 側已毀壞的木梯區域拆除,並改造延伸成為「啡您莫屬烘焙坊」,不僅擴大遊客體驗區, 更提升遊客中心之整體環境美感,旅遊品質。

此次場域改造由社區工班出動,從鐵工到木工,再到景觀園藝,通通都是華山社區的 得力助手,除了建置優美的場域外社區也考慮到友善高齡者及身障者等等,因此設置緩坡 道並利用簡易花台確保整區高低落差處的安全,社區志工大姊也將女兒及未來女婿引入社 區參與活動,兩位就讀園藝系是全國園藝大賽第二名的年青新血,兩位由大學剛畢業的年 輕人願意投入,為華山社區規劃師團隊添加生力軍,也導入了不同以往社區固有施作手法 的創意。

70 |
社區負責人
施作面向 進階組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補助金額
100M 2 林明諒 $200,000
雲林縣古坑鄉華山村41號( 華山遊客服務中心旁)
23°35'42.3"N
120°35'49.0"E 體驗經濟場域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71 Before After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進階組

斗六市 梅林社區發展協會

雲林縣斗六市梅林東段1127地號 23°42'06.9"N 120°35'47.0"E

271M 2

林士宏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施作面向

$200,000

體驗經濟場域、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梅林社區近年努力推展社區營造的基礎,一步一腳印逐步累積成果,實踐社區整體景 觀美化計畫,提升居民參與社區營造。

以喫茶樓、喫茶園風格延伸戶外休憩園區,打造日式庭園,運用地主閒置貨櫃重新設 計空間,應用紅磚加上碎石鋪地,地面鋪碎石抑制雜草,雨水可以往下滲流可涵養水源。

連結社區營造成果,形成具有梅林特色的休閒場所,再結合社區彼此間的跨域整合串 連,開拓嶄新的景觀元素,打造雲林特有的社區深度休閒活動。

藉由環境的綠化,逐步達到生態的平衡,提供優美的健康生活環境,營造能夠滿足居 民需求又不破壞生態環境的社區。

72 |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73
Before After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莿桐鄉 孩沙里社區發展協會

雲林縣莿桐鄉興桐村振興路7-8號 23°43'18.7"N 120°34'42.0"E 296M 2 林武文 $200,000

社區以農村再生,將水溝擴寬加深,路面鋪柏油,目前附近生活環境改善良多,惟仍 缺少休憩設施。完工之後,可與之前完成的明園、幸福庭園、孩沙里秘境等景點,串連成 聚落公園,增加工程效益。

本施作基地原為豬舍,因長久囤積雜物,顯得破舊雜亂,影響觀瞻,又因堆積雜物, 時有長蛇出沒,居住安全受到威脅,實有改善之必要。原定主題為「豬室會舍」,後改為「知 稻館」社區本就是獻納米的原鄉,獻納米的故事大都發生在社區,因此,「知稻館」就是 介紹社區獻納米的故事。

本館總共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中國二十四個節氣,主要說明台灣現實節氣, 何時插秧?何時收割稻穀?第二部分說明在重要節慶時,如何以有吉祥象徵圖案的米製品 做為祈福之供品。第三部分介紹影響社區命脈的五百甲圳沿革,前人如何克服萬難,鑿圳 灌溉沖激成全台灣最肥沃的土地。第四部份介紹莿桐的好米,自日據時代即有優異紀錄, 到近年來參加優質米競賽,均有傑出成績。

74 |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施作地址
施作面向 進階組
全齡通用環境

西螺濁水米大部分的產地都在莿桐,因為莿桐巷早期劃為西螺堡行政轄區,為了正本 清源,利用這一次施作機會,製作「知稻館」,以期能推廣社區優質的產業「神饌米」, 另外,知稻館周邊環境一起整建,施作涼亭、花台、入口車道、以及角落美化,可謂成果 豐碩。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75 Before After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進階組

元長鄉 西莊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元長鄉西莊村109-40號 23°37'24.1"N 120°18'13.0"E

99M 2

蘇宸禛

$200,000

施作面向

體驗經濟場域

西莊社區的蔡敏男先生是著名的雕刻師也是古蹟修復師,累積的雕刻創作功力已有 三十多年,時常前往嘉義北港開設傳統木雕手作課程,帶領學員細細品味工藝之美,這次 的施作點是蔡敏男先生自家閒置不用的廢棄豬舍,是希望能在西庄社區內開設木雕體驗場 域,擺設不同木料、工具及成品展示,提供社區民眾參與木雕課程,為西莊社區增添文化 藝術氛圍。

透過計畫將老師的作品留在社區並傳承技藝給社區的居民或者給更多有興趣學習木雕 工藝者,以提升「社區生活空間」及「環境景觀空間改造」,「永續傳承社區工藝」為願 景主軸;規劃設計「三才堂木雕體驗館」共有1.會議室2.木雕教室3.木雕公園 三大主題 會館,而木藝文創商品開發基地-雕刻花磚元素的杯墊或印章或鑰匙圈等...並建立社區觀 光旅遊,木雕課程體驗、木雕夏令營。

改善社區閒置空間,鼓勵民眾參與社區營造服務、木雕工藝之傳承,社區活動開課場 域,提供互動增進情感空間,帶動社區活化與凝聚力。

76 |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77 Before After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口湖鄉梧北村復興路231號 23°33'03.0"N 120°11'25.3"E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基地位於村莊外圍,靠近臺糖鐵道之路 旁,為配合農村產業跨域及區域亮點計畫,

基地前面閒置空間未來將建為公園、停車場, 經過協會評估基地需要活化改造,未來社區

整體完工後才會顯得更協調。

休憩空間改造的完成,成為社區居民休

憩的好地方,增加社區凝聚力,改善社區生 活環境,解決社區窳陋空間的荒廢及髒點, 達到閒置空間整理綠美化。串聯社區歷年營 造點,讓居民可以在此聊天,農忙時也可以 是暫時休息的好地方,打造樂活健康的宜居 社區。

78 | 社區成果展示
Yunlin Community
Before After
初階組
2022.
Planner
口湖鄉 梧北社區發展協會

初階組

元長鄉 潭東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元長鄉潭東村長南段1154-0002地號 23°32'00.9"N 120°13'28.0"E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金母宮為潭東社區香火鼎盛的信仰中 心,基地位置正於宮廟正前方。

以金色印象綠野仙蹤為主題,規劃構想

與施作內容則以植披綠化、園林造景、植樹 造林三大主軸進行景觀營造, 提供社區居民、信眾優質休閒空間,同 時連結周邊宗教宮廟信仰中心、吳氏閩南宅 院、環保自然公園、農村產業鏈(花生工廠)

等在地人文及農村田野自然景觀特色,成為 在地社區景觀生態文化與休憩新亮點。

Before After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79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初階組

斗六市

三光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斗六市三光里板橋路40號 23°39'17.5"N 120°31'30.6"E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斗六市三光社區鄰近古坑鄉、斗南鎮, 社區屬於中小型社區,多為平原種植經濟作

物,為讓社區資源更多元及豐富,將「健康

社區」作為命題,建構一處適合社區居民運

動、療育身心的場域,除此之外也聯繫上社 區經濟產業,希望未來成為一個兼具休閒與

產業行銷的基地。

80 | 社區成果展示
Before After

初階組

水林鄉 水南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水林鄉水南村外環路148號 23°34'13.6"N 120°15'11.4"E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水林鄉水南社區擁有豐饒的物產,以特 產「蕃薯」為核心主題。施作地點位於水林

外環道路邊的閒置空地,沿路上有許多店家

販售蕃薯相關產品的商家,施作點打造成為

行銷社區物產的重要據點,並且辦理各項活 動吸引遊客前來,藉此串聯水南社區龍寶殿、 水林基督教長老教會、冠弦吉它社、真雲林 閣掌中劇團等知名景點,成為一條觀光廊道, 發展水林鄉特色產業。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81
Before After

古坑鄉 湳仔社區發展協會

雲林縣古坑鄉湳仔村崙子30號 23°38'35.5"N 120°32'22.9"E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社區活動中心乃社區關懷據點空間,四

周樟樹環繞,廣場是居民傍晚休閒活動之處;

今年延續去年成果將重點著重在入口處,入

口處之鐵欄杆生鏽單調,一旁的花台土壤流

失並堆積遊客隨手亂丟的垃圾,為強化活動

中心入口形象,由村民製作另類版桔祥樹, 運用廢棄電纜輪軸加以著色,堆疊成蛋糕型 花台,邀請老師教導社區長輩彩繪花盆及植 栽,將其作品點綴於花台之上,全區花台栽 植進行綠美化。另於旁邊放置大小輪軸,變 身作品展示台,不定期展示社區長輩之成果 作品。

Before After

82 |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初階組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古坑鄉 雲林縣人間長照協會

雲林縣古坑鄉湳仔村崙子30號 23°38'35.2"N 120°32'21.2"E 施作地址

施作點是一家佇立在巷口,歇業的老舊

雜貨店,過去雖然與社區居民的生活緊緊相

依,為了找回兒時在雜貨店遊玩的單純與快

樂,社區發展協會將透過藝術介入空間,進

行藝術裝置與栽種植栽綠美化,設置直立式

植栽區提供社區園藝療育課程,促進社區居

民情感交流,打造一個社群交流的共享空間。

Before After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83
初階組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施作面向 體驗經濟場域

麥寮鄉 海豐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麥寮鄉海豐村忠和62號 23°46'04.8"N 120°12'58.2"E

施作面向  體驗經濟場域、 全齡通用環境

施作基地原是社區食農教育體驗園區的 「魚菜共生溫室房」,本來的美意是要讓社

區銀髮族參與栽種水耕蔬菜。礙於水耕蔬菜

成本壓力太大,社區無法繼續營運,施作前

處於閒置狀態。因此為了讓社區長輩可以在 該處進行其他休閒活動,社區即進行改造工

項,第一步在溫室外鋪設紅磚,打造平穩舒 適讓長輩方便行走的步道,設置休憩座椅、 修剪園區樹木,讓園區整體採光通透,而溫 室中增加觀葉、觀花的熱帶植物,讓基地成 為極富教育意義的植物園,專屬地方自然美 學教育重要場域。

Before After

84 |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初階組

進階組

二崙鄉 詔安社區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二崙鄉來惠村紹安路21號 23°46'26.5"N 120°23'43.1"E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生態園區向來都是全家大小、情人、好 朋友結伴出遊的選擇,詔安社區營造多樣化

的療育場域,整地設置水池、栽植景觀植物、 改善羊舍,將休閒與自然觀察結合,讓民眾

可以近距離與動物互動。

能在營造體驗生活及搭配動態活力帶

取客庄樂趣,相信此次營造能在文化及傳承 上,讓社區更精進也讓文化難尋到的稻草堆 能喚起客庄文化更受重視及珍惜。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85
Before After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進階組

二崙鄉 湳仔社區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二崙鄉湳仔村62-5號 23°45'05.0"N 120°24'46.1"E

施作面向

體驗經濟場域

湳仔社區擅長以安全無毒的農作方法栽 種蔬菜水果,施作點靠近有機菜園也是社區

長青食堂的後花園,這次規畫將竹林旁的窳 陋空間進行整理,首先清除乾枯的竹子,接 著整地鋪設人行步道,竹林遮陰處設置座椅, 人行道鋪設至有機農園進行動線連結,提供 社區民眾栽種、採收、乘涼、聊天的休憩使 用。

86 | 社區成果展示
Before After

進階組

口湖鄉 過港社區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口湖鄉椬梧段59-1號 23°34'20.7"N 120°11'36.4"E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過港社區勞動結構組成以農作為主,盛 產的作物如:稻米、花生、地瓜、蒜頭等 。

為打造鮮明的過港社區形象,於社區主要路 口設置入口意象,設置花架與綠美化,吸引

往返路過的旅客,駐足於此稍作休息,如今 也是社區居民交流聚集的場所。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87
Before After

大埤鄉 豐田社區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大埤鄉豐田村大埤路319巷7號 23°39'33.2"N 120°27'30.3"E

施作面向

全齡通用環境

豐田社區多年來在理事長四處奔走爭取

經費下,社區長青食堂與各類硬體設施陸續

完成,因長青食堂租約即將到期,透過本次

PK賽將廢棄豬舍打造成為「豐田土優踏工

坊」,針對基地結構補強、局部修復再造並

加以佈置,展現社區新風貌,提供社區居民

安全無虞之優質環境,完工後長青食堂不僅 能提供社區長輩用餐,該場域也是社區工坊、 媽媽教室等多功能活動空間,可以教導當地 居民及新住民製作社區特色風味餐,社區特 色產品研發、教學等等逐步營造長青食堂願 景。

88 | 社區成果展示
Planner
2022. Yunlin Community
進階組
Before After

進階組

大埤鄉 西鎮社區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大埤鄉西鎮段552地號

23°37'10.7"N 120°22'54.7"E (老屋)

23°37'11.7"N 120°22'55.2"E (看板)

1176M 2

唐文卿 $200,000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西鎮社區擅長以動物造型融入環境中, 漫步其間可見樸拙的懷古氣息。這次保留傳 統的農具、建築,將老厝雜亂處進行整理, 增設無障礙步道,打造符合長輩小孩安全之 活動空間。

為串聯社區營造景點,於社區主要出入 口設置入口意象地圖,由社區志工進行設計 繪圖,給予到此一遊旅客的旅遊指南。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89
Before After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進階組

大埤鄉 怡然社區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大埤鄉怡然路92號舊庄國小 23°38'04.5"N 120°24'03.2"E

施作面向 全齡通用環境

基地鄰近社區之前的施作點「怡然秘 境」,是一個有生態觀察、體驗經濟概念的 場域。

「遊育穗道」六藝與教育意義營造場 所,童玩的互動性,增加孩童認知學習,在 空間表現上延續獨特的自生態觀察風格,改 善動線整理草坪,整體營造一種休閒、慢活 恬靜的感受。

90 | 社區成果展示
Before After

進階組

元長鄉 五塊社區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元長鄉五塊村8鄰中土路10號 23°39'14.6"N 120°16'49.1"E

施作面向

體驗經濟場域、 特色風土場域

蔡秋桐先生是日治時期的台灣作家,曾 任地方保正,故有「保正作家」之稱,他透

過文字反應社會底層人民生活困境。戰後亦 曾擔任第一任元長鄉鄉長,並當選台南縣第

一屆參議員,社區為發揚傳承蔡秋桐先生的 精神,便選定蔡秋桐先生故居為施作基地,

該處長年堆積雜物、枯樹,年久失修,社區 首先整理花圃,將雜物與垃圾清除,補植植 栽,維持環境視覺整潔度並盡量維修現有老 物件,清除牆面剝落的油漆以求保持整體老 屋調性,經修整後並設置蔡秋桐文學展示間, 為地方文化傳承所用。

Before After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91

元長鄉 湖內社區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元長鄉下寮段1091-0000地號 23°36'33.6"N 120°19'46.4"E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湖內社區大多數的人口都是從事農業, 年輕人受限於當地的求職環境,大都前往城

市工作,導致社區人口老化相當嚴重。為青

年農夫返鄉定居,這次的施作融入在地農業 文化,施作位置於農用大型機具的停車棚週 邊,將原本的廢棄輪胎進行綠美化栽種樹木、

花草,一旁的小沙丘則栽種各式香藥草進行 綠化,規劃一部分人行專用道及農機專用道, 讓社區民眾安全進入停車棚觀賞各型農機,

體驗傳統到現代農業的變革,透過體驗農機 場域,鼓勵年輕人投入農業,返鄉延續地方 農業的發展潛力。

92 |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進階組
Before After

進階組

斗六市 溝埧社區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斗六市仁義路122號 23°40'29.0"N 120°32'14.7"E

施作面向  全齡通用環境、 村落環境整備及綠美化

溝埧社區發展協會營運至今邁入第八 屆,積極推展長照關懷、社區環保志工、長

青食堂等,推動社會福利工作,定期進行檢

討調整落實需求。施作基地鄰近斗六市溝壩

國小,顯應祠是社區重要的信仰中心,同時 也維繫著居民從小到大生活的美好記憶。

只是基地祠廟後方的百年茄苳樹板根致 使水泥地面隆起不平,以及周圍綠植缺乏統 整管理,故進行地面的整理並保持茄冬樹生 長空間,綠植部分進行修剪與移栽進行綠美 化,盡量保有廟祠原有的建設,若遇到破損 則是選擇修復而非移除。

Before After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93

進階組

斗六市 榴中社區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斗六市榴中里石榴班段 0711-0107.0711-0011地號

23°43'23.8"N 120°35'10.2"E

4415.11M 2

楊保中

$200,000

施作面向

全齡通用環境、

村落環境整備及綠美化

原為是一個廢棄的豬舍,已經停止養豬

將近20年,在里長與地方的協助下終於取得

地主之同意, 無償提供場地, 經幾年社區營

造競賽,將環境逐一改善,提供地方休閒及 辦理媽媽教室成長學習空間,期望在有限的

資源下創造出無限的地方價值,達到〔雲林

好生活〕的理想社區。

94 |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Before After

進階組

斗六市 榴南社區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斗六市光明段694地號 23°42'37.6"N 120°35'26.1"E

施作面向  全齡通用環境、

村落環境整備及綠美化

雲林縣斗六市榴南里就地理位置位於斗 六市區北方,是舊斗六街石榴班段牛埔仔,

光復後改稱榴南里;本里的行政區域以牛埔

仔聚落為主,在斗六擴大工業區開發後規劃

一住宅用地-新社區,社區活動是較為缺乏 的。藉由PK賽讓社區居民多一個交流空間,

促進居民之間交流及情感連結,同時推廣社 區意念,延伸環境綠美化,展現社區地方人 文特色。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95
Before After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進階組

斗六市

林頭社區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斗六市林頭里林頭路30-1號 23°41'39.5"N 120°33'25.6"E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社區活動中心後方空地一直雜亂不堪,

每遇 下雨便泥濘難行,改造後增加休憩處與

小菜園,供民眾休憩的地方。

以認養農場的方式,讓社區長輩認養照

顧,塑造具有認同感的社區,凝聚長輩之間

依賴信任,地方除了供給關懷據點食材,也

讓社區長輩拉近距離。

96 | 社區成果展示
Before After

進階組

斗南鎮 石龜溪老人福利協進會

雲林縣斗南鎮四維路46巷30號 23°38'28.7"N 120°28'59.8"E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隨著石化工業的發展,棕樹皮製作的簑 衣被塑膠製的雨衣取代,石龜溪面臨人口、 產業外移的挑戰。

值得慶幸的是,在熱鬧的街市歸於平靜

之後,石龜溪歷史可以成為社區邁向未來的 創生契機;在變遷快速的現代,人們很容易

遺忘過去,透過故事、茶點、棕簑製品還有 對於歷史遺跡的講解,我們可以學習慢下腳 步,邀請社區的長者與新世代移居者共同體 會屬於石龜溪地方的歷史人文地景。

我們不僅希望透過適當的環境營造美化 社區景觀,更希望在景觀中注入石龜溪的歷 史意涵,賦予社區新的生命力。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97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Before After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進階組

斗南鎮 新光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斗南鎮新光里光明路11號 23°41'10.6"N 120°29'06.5"E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針對社區關懷據點活動中心,做改善 環境的規劃讓長者幼兒有更舒適的環境和體 驗。

原屋外有一雜亂的草地,雜草叢生, 蚊蟲孳生,以安全目的將鋪石板填平,兩側 製作高架花盆,讓長者種菜草花療癒身心。

針對社區傳承技藝「布馬陣」,製作玻璃纖 維的布馬和涼傘,圍牆彩繪充滿布馬意象故 事,擺飾透明彩虹傘高低穿插,搭配場景, 成新光另一個新亮點。

98 | 社區成果展示
Before After

進階組

斗南鎮 小東社區發展協會

斗南鎮小東里大同路568巷 23°41'19.0"N 120°28'15.2"E

基地位置為社區產業道路旁,地廣四週 及場地內種植多種樹木,樹底下庶陰相當好, 適合供休憩及運動,寬暢的步道在此步行讓 人有心曠神怡的感覺,加上108年施作的「築 櫻園」是一處休憩、運動好場所。

由於步道佔空間不好再規劃菜圃,所以

將菜圃改為花圃,增加了無障礙坡道以及環 境周邊綠美化,使社區居民互相更親近。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99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Before After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進階組

古坑鄉

華山產業促進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古坑鄉(華山咖啡大街入口閒置攤位) 23°35'39.8"N 120°35'53.6"E

施作面向

體驗經濟場域

本次社區打造華山咖啡大街入口窳陋空

間暨咖啡文化牆,基地位於咖啡大街入口,

附近皆是華山村重要觀光場域,如遊客中心、

文學步道等,除此之外亦是登山民眾會經過

的重要處所,在遊客進入登山步道前,會瞥

見一排老舊的攤商區,原有木板早已腐朽不

堪使用,華山村長帶領社區工班大力支援, 社區工班有鐵工、水泥工、木工、園藝、挖 土機等不僅多元且實力堅強,經過參與PK 賽重新設計與翻修整理,修整老舊部分增添 整體商圈的形象,活化了咖啡大街的商業形

象,也讓當地遊客眼目一新。

Before After

100 |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進階組

古坑鄉 大埔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古坑鄉水碓段679-2地號 23°38'17.2"N 120°35'51.3"E

施作面向

體驗經濟場域、

村落環境整備及綠美化

有著河流與桐花的自行車道,轉變成一

個綠意盎然充滿生機的綠色廊道,為延續社

區發展增添更豐富及多元化的景點,設立景 觀步道設計規劃鵝卵石排水溝、環境綠美化、

不彎腰菜園區及休憩觀景台。

基地點連結社區導覽路線,景觀步道現

有廢棄木棧製成道涼亭,供遊客休憩乘涼及 導覽區。而旁季節蔬實施種植,不彎腰菜園 更符合人體工學與動力設計。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101
Before After

四湖鄉 萡子寮城鄉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雲林縣四湖鄉萡子村18鄰420之16號 23°37'53.1"N 120°08'53.0"E

社區在社造上正推動地方創生產業轉 型,並以休閒旅遊產業為發展領頭羊,於是 結合社區發展釣客休憩站,同時也提供給社 區民眾交誼喝茶坦天說地的好地方。

三色屋位處在社區通往海岸的大道邊, 附近四週也多是休耕後的田間溼地,也有放

養畜牧場。此基地仍有約1千多平方空地, 張先生同意開放打造濱海裝置藝術園區,共 統繁榮地方創生產業再生,也願作為青年回 留育成基地。

102 |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進階組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特色風土場域 Before After
施作面向

進階組

西螺鎮 埤頭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西螺鎮埤頭里37-2號 23°46'28.4"N 120°28'40.8"E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社區將場域建置在繪本公園週邊的大樹 下,利用原有的大樹作為藝術表演,遊客休

憩社區居民休閒的一個空間,經社區多次會

議決議,召集成員以及各有專長的居民共同

建造施作,並設立小型戲水池,彌補遮陰處 不足帶來的炎熱,讓外來的遊客及社區居民

有一個更完善的休憩場地。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103
Before After

進階組

東勢鄉 東北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東勢鄉東南村內康安路5號 23°40'30.1"N 120°15'28.0"E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利用廢棄公園,增加社區化與環境改 善,讓公園轉為在地多功能廣場,設置完善

步道,增加空地給予民眾使用,讓廣場有更 加友善的空間及動線規劃。

公園結合社區內百年古厝為豐富的文化 資產,經由整理後更利於教育推廣,並能創

造地方特色及亮點。

104 |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Before After

進階組

林內鄉 林中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林內鄉烏塗段38號 23°46'38.1"N 120°36'43.6"E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延伸去年計畫施作位置,將原本雜草雜

木叢生,髒亂不堪之處逐年整理並串聯,以

獨角仙生態復育出發,變成社區秘境之景點,

透過計畫將此環境做綠美化整理,用以活化

本場域外也讓旁的腳踏車路線有了落腳休憩 之處。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105
Before After

虎尾鎮 堀頭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堀頭里埒堀段1396、1397地號 23°43'10.4"N 120°27'02.9"E

施作面向 全齡通用環境、

村落環境整備及綠美化

透過低碳永續社區活動來凝聚社區居民 之向心力,提升社區間的成長。將空地處營

造休憩空間,成為社區居民休憩的好地方, 增加社區凝聚力,改善社區生活環境,除了 解決社區窳陋空間的荒廢及髒點,並能達到 閒置空間再美化。

由理事長帶領串聯社區歷年營造點,讓 遊客可以在堀頭社區成為觀光導覽景點外, 各個角落都有聊天講古的空間,打造樂活健 康的宜居社區。

Before After

106 |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進階組

更新加值

二崙鄉 來惠社區發展協會

二崙鄉來惠村14鄰惠來路35號 23°46'09.7"N 120°23'50.5"E

360M 2

廖二郎

$90,000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斑駁的豬仔雕像歷經長久的風吹日曬,

身上的薄殼水泥逐漸凋零,遠遠望去即能清

楚看見其架構,為了延續基地過往的生命力,

來惠社區動員社區居民進行整飭,以維護豬

仔雕像外露的架構,另外也加入更多在地故

事妝點,社區居民一起針對問題進行討論、

蒐集各方經驗與委員的建議,除了強化原有 空間的利用性、通用性,同時也強化居民彼 此間活化空間的共識。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107
Before After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更新加值

二崙鄉

詔安社區發展協會

二崙鄉來惠村21號

23°46'23.9"N 120°23'43.6"E

150M 2

程永進

$90,000

社區團隊經長期規劃、營造,結合社區

產業特色以及推廣詔安農村體驗活動,為提

倡永續經營的概念,營造點「豬豬世界」進

行整體上的更新維護,將原雜草亂生處改為

有動線規劃鋪磚設計,融入詔安農村的特色, 基地推廣一系列的活動,打造一個「慢活」

生區,園區內可走動逛欣賞農村美景。

108 |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Before After
施作面向

更新加值

口湖鄉 成龍社區發展協會

口湖鄉成龍村168號外側

23°33'26.0"N 120°10'03.3"E

2M 2

李自儀 $80,000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成龍社區獨特的自然景觀與社區營造成

果廣受各界喜愛,吸引許多遊客慕名而來,

但是進入社區的入口意象缺乏辨識性,經過

社區居民提案,決定於台17縣及雲131縣

交叉口(進入社區入口處),設置顯眼的入口

意象與路線告示,以利遊客順利進入社區遊 覽,基地一旁室嘉義客運成龍社區線上唯一 的特色公車亭。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109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Before After

更新加值

斗六市

三平社區發展協會

斗六市集會所前廣場 23°42'37.5"N 120°32'07.9"E

400M 2

王圜緯

$70,000

基地位於斗六市住宅區內 ( 三平里集會 所前),緊鄰社區活動中心、雲林溪、斗六 車站。本次改造推展環境美化的行動,讓居

民自己動手打造優美的生活環境,打造高架

化不彎腰的種菜平台,栽種有機蔬菜,讓居 民體驗收穫的喜悅也對長輩不便之處帶來友 善。

110 |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社區負責人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補助金額
Before After
施作面向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更新加值

褒忠鄉 雲林縣臥龍山發展協會

雲林縣褒忠鄉民生路57巷16號西側及前面空地 23°43'25.5"N 120°18'04.4"E

60M 2

陳世宗

臥龍山發展協會創立旨在活化臥龍山周 邊景觀與生態環境,為保留舊龍巖糖廠範圍 之景物修繕,未來依序復興龍巖糖廠、龍巖

車站,解決有才寮大排的汙染問題。當時最

成功也是最主要的地方創生;既然曾經列為 雲林四大糖廠的龍巖糖廠,呈現出台灣最早

製糖的糖廍模樣,並命名為龍巖糖廍,一來 紀念龍巖糖廠,再來呈現和記述台灣糖業發 展史的開端。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111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施作面向 體驗經濟場域 Before After
$90,000 施作地址

更新加值

虎尾鎮 北溪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雲林縣水林鄉山腳村尖山腳23號

23°32'00.9"N 120°13'28.0"E

300M 2 江炳辛

$80,000

施作面向 體驗經濟場域

特色風土場域

好厝米原為社區扶植青年及辦事處,早 年透過水保局窳陋空間計畫、美學計畫、社

區PK賽等相關社區補助經費,期間與虎尾 科技大學學生共同創作完成,在多年後基地

使用狀況及培育人才之計畫相當成功,惟獨 空間部分硬體長年日曬出現微破損,透過此

次PK賽將基地內鏽蝕嚴重之鐵雕、斑駁牆

面重新上漆,木棧道部份重新上護木漆,破 損的貨櫃屋也重新整理繕修,讓好厝米空間

做加值利用,透過更新加值方案讓地方景觀 風貌延續。

112 |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Before After

更新加值

莿桐鄉 樹仔腳社區發展協會

施作地址

雲林縣水林鄉山腳村尖山腳23號

23°32'00.9"N 120°13'28.0"E

300M 2

錢國榮

樹仔腳堤為西螺往來斗六、林內的必經

之地為莿桐鄉重要交通路徑,社區從 104 年

參與社區規劃師計畫打造的第一座的作品迎

賓樹,經過6年的風吹雨打,社區工班以升

級工法方式更新迎賓樹外觀,加值在地故事

導覽,改進原作品缺點,強化作品可見度,

以全新風貌迎賓樹迎接遊客。

Before After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113
$200,000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施作面向 體驗經濟場域 特色風土場域

更新加值

莿桐鄉 孩沙里社區發展協會

雲林縣莿桐鄉番子段88地號 23°46'13.3"N 120°30'20.1"E

296M 2

林武文

$90,000

為105年施作的營造點,缺少休憩設施, 藉由本次施作加以活化,讓「良馨園」達到

完整規劃,環境改善良多,加值花架與休憩

座椅,讓居民有乘涼與聊天地方,大幅提升

空間實用性與利用性,活化場域與社區居民 連結。空間結合社區一甲子樂團表演,居民

可以在此一面泡茶、聊天、喝咖啡,一面賞 音樂表演,真正達到音樂花海農村意境,提 升休憩品質。

114 | 社區成果展示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施作地址 座  標 面  積 社區負責人 補助金額
村落環境整備 及綠美化 Before After
施作面向

大專青年合作加值

計畫名稱 駐村社區 參賽學校

倒孔山會客室

本次計畫協助位於華南社區鎮安宮後方空地,其目的是為華南社區觀光產業添樂趣性 以及學生之創造力,而我們將提供所學之專長及創意構想,協助計畫勘察基地位置與測量、 調查設計需求、設計發想、設計圖2D繪製、3D模擬圖,我們的設計構想與作品,最終將

以實體的完成照片與影片的形式表達以符合社區之需求。

初步討論社區民眾之需求後,我們協助規劃設計居民交流空間、讓遊客能來此體驗的 DIY教室(敲拓染、多肉植物組合...)品嚐古坑咖啡,期望結合社區帶動咖啡產業與當地的 綠色照顧,規劃運用在地建材與資源搭建,連結社區產業達到永續再生之目的。配合旁邊 的療癒花園,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色照顧,營造社區高齡生活環境,以達長者在地健康 老化的目標。

最終達成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農產品行銷之目標,為華南社區觀光產業添樂趣性以 及學生與居民之創造力。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115
古坑鄉華南社區 亞洲大學

大專青年合作加值

計畫名稱 駐村社區 參賽學校

瘋朝再現.花再鄉間 莿桐鄉孩沙里社區 朝陽科技大學

我們是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由一、二年級學生所組成的團隊,以「關懷環 境生態、照顧弱勢,成為社會正向力量的支持者」為核心,創造出不同的新觀點,改變社 會現況。

本次計畫解決孩沙社區雲47-1縣道47號周圍牆面,牆面長年失修斑駁龜裂,導致社 區景觀失衡,駐村前與社區理事長及社區人士進行訪談,討論社區現況及未來發展,到訪 孩沙里社區進行田野調查,了解社區的歷史發展與現況環境,我們將以當地原有的生活(音 樂)、生產(米)、生態(花海)等方面,進行繪製發想,底色並與紅磚相符之顏色進行,讓 整體環境看起來更加舒適。

大專青年合作加值

計畫名稱 駐村社區 參賽學校

仙境花園 麥寮鄉海豐社區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透過今年一月份到海豐社區進行數十天的短期打工得知暑假有一份結合大專生與社區 的構想進而改造社區的計畫。於是我與社區的姐姐討論後,希望規劃改造讓溫室花園能夠 適合小朋友與家長一同進行活動的構想,營造社區美觀、友善的環境,增進家長與小朋友 之間的親子關係。我們在溫室花園外設立多個定點,提供民眾休憩、飲食、欣賞各類花草 體驗,溫室花園內擺放各式花類與多肉植物,在開放的時間時,能供民眾能到裡面來觀賞; 溫室花園外的草皮設置一個小型的小朋友的五感體驗,有觸摸、聽覺、味覺、視覺、嗅覺 的體驗區,並在花園後方設有一座多功能的窯烤區,能讓民眾烤披薩、烤肉等等。

116 | 活動花絮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提案點勘查花絮照片

118 | 活動花絮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119

第一次輔導訪視花絮照片

120 | 活動花絮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121

期中訪視花絮照片

122 | 活動花絮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123

第二次輔導訪視花絮照片

124 | 活動花絮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125

社區PK賽花絮照片

126 | 活動花絮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111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127

2022 Yunlin Community Planner

111 年雲林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型計畫 – 成果手冊

發行人:張麗善

指導單位:內政部營建署

主辦單位:雲林縣政府

承辦單位: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發行單位:雲林縣政府

出版單位:雲林縣政府

著作:林沂品(計畫主持人) / 雲林縣政府

計畫主持人:林沂品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 / 副教授 共同計畫主持人:

何明泉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 教授

李傳房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 教授

蔡旺晉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 / 助理教授

計畫諮詢顧問:

鍾松晉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 / 教授

侯錦雄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休閒遊憩系 / 名譽教授

專案助理:吳靜怡、蔡侑廷、陳家豪

文字編輯:吳靜怡、蔡侑廷

美術編輯:陳玟臻

照片提供:下港女子、陳家豪

策 劃:

雲林縣政府 / 林長造、劉以興、廖健男、楊惟迪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

住 址: 64001 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三段123號

電 話: 05-5342601 ( 總機 )

網 址:https://bestylcp.blogspot.com/

Facebook 粉絲專頁:雲林縣社區規劃師

印 刷:肆零柒設計工作室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 112 年2月 初版一刷

定 價:台幣 380 元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