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D1177158 姚佑芯
LI RTF FCU ARCHITECTURE
Contact ooorli06@gmail.com
0965-003-132
姚佑芯
YAO YOU-SIN
畢業於彰化女中,目前就讀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 2年級。透過此作品集整理出目前我在建築系的所學 及平常創作的成果,希望能透過實習來擴展我對建築 的視野,學習更多實務上經驗!
彰化縣線西鄉寓埔村
Education 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 畢業 逢甲大學 建築系 在學 Language 中文/英文/台語略通 2
Skills
Adobe InDesign
Adobe Illustration
Adobe PhotoShop
SketchUp
Enscape
PowerPoint
Experience 彰化縣美術比賽漫畫組第三名
入選參與2022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展
參與2023 TSID Student Award 第17屆大學院校室內/空間設計系學生 競圖
3
『城市山水』聲光交織協奏曲
Convolution-山水畫中路徑、聲音與空間之迴繞
『城市綠洲』安居樂業奏鳴曲
「串.連」- 路徑的串聯交織打開公私領域的邊界
Adsorption- 以原生生物的特色進行仿生設計
01 02 03
CONTENT
向土地學習
4
P.6 P.22 P.30
05 04 06 藝起向大師致敬 『介面/材料』 Breakthrough-由畫作到空間構成 Spiritual Journey-介面與材料建構的空間序列 Connection- 校園「微」改造計畫 場所與身體-如果我們的空間可以... P.36 P.42 P.50 5
01
onvolution
-透過不同視角在山水畫中的分析轉 換,以迴繞作為起點:
路徑的迴繞、空間的迴繞、聲音的迴繞
-彷彿隨著畫面盤旋而上,打造一個能 夠讓人暫留並結合當地人文藝術的一座
小型戶外劇場
C
6
城市山水-聲光交織協奏曲
7
「高遠」中軸線上的主山,讓人有自 低往高望去的雄偉感
《早春圖》
「深遠」中間主體兩側,各有一道山間 溪谷,這座山谷,因為溪澗流動,穿過 山石,流出水池,給人幽深的感覺
「平遠」畫中左側,是一片比較平緩的 坡地,沒有雄偉的結構,而是一層一層 地往遠方鋪陳過去,讓人覺得好像有條 山路,一直通向遠方。
8
■ 母體A作為小空間及路線指引,猶如行走在 深山中
空間發展一
■ 母體B在範圍內圍塑整體空間,模擬早春圖畫
母體A 母體B
中的山水型態
□ 框架→範圍 9
PICTURE ANALYSIS I
流動 墨色拼接 圖塊分割 構圖 光:照射面積
1-1 1-2 1-3 1-4 1-5 2-1 光穿透 10
PICTURE ANALYSIS II 2-3 2-4 2-5 2-6 2-2 山石肌理 顯/隱 網 聲音波紋 盤旋而上 11
DEVELOPEMENT
「山形步步移」畫面在三角形的構圖 連成一個有節奏流動的整體,整體有
秩序感
濃縮在畫面的尺寸之間,通過四面的環 山,表達空間的深遠以鳥瞰的角度觀察
群山的層疊及空間路徑
動線-清晰模糊-具象化在山裡行走若隱 若現的樣態
路線-規律-將錯綜複雜的山路轉 換成多項的路線
→ → →
遞進 折返 盤旋 繞行
12
繞行之動線-環繞劇場
折返之動線-穿透劇場
13
SITE ANALYSIS
住宅區 籃球場 主要道路 50 52 54 55 56 57 58
B B' A' A 陽光 車流 人流 植栽 14
全區配置圖S:1/150
北立面圖S:1/100
雖然規劃為街頭藝人的表演區,卻鮮 少看見有人在此表演,設置一個能夠
讓人暫留的空間,也給表演者一個舞 台
附近為遊戲場,希望能打造一個父母與小孩都能同 樂的場所,動線的設計以山水中的錯縱路線為發 想,讓使用者能行走的過程中感受到穿梭其中的樂 趣
東立面圖S:1/100
A-A'剖面圖S:1/100
園區內有許多雕塑品,規劃一個空間 讓大家能夠在欣賞雕塑品的同時也能 理解每個雕塑品的故事
草坪區有大片的面積加上原有的地勢起伏,許多 人會在此野餐,因此保留此活動性質,場所不再 是封閉的量體,而是開放、能與人互動的
B-B'剖面圖S:1/100
一樓平面圖S:1/100
二樓平面圖S:1/100
15
藝廊展覽 設備間 梳化間 舞台 階梯休憩區 觀景步道 雕塑館 練習室 空間計畫 16
觀景步道環繞整個場所,在不同方位能看
到不同風景,面向北方時能欣賞美麗的湖 景
階梯休憩區為坡道的延伸,提供一個讓人 休息的露天平台,民眾也能在此野餐
以雕塑為主題的豐樂公園,設置一個導覽
的空間讓民眾更認識這座公園
舞台後方設有練習室供表演者排練,二樓
規劃為梳妝間以便不同類型表演者使用如:
17
劇場表演等...
過程記錄
18
東立面 西南透視 步道區 19
20
城市綠洲-安居樂業奏鳴曲
在後疫情的時代,人與人的接觸從封閉到現在逐漸打開,家庭也因 此有了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以路徑的串聯交織打開公私領域的邊界,讓使用者一家人能有更多 的互動,並以庭院來增加水平向的停留。
21
「串.連」 02
分層-使用者保有各自領域
挖切-南北庭院扣合空間
挪移-創造半戶外空間 退縮-使各層都擁有良好的視野
天井-讓室內如在戶外般的通透
開放-大面積開窗迎景入室 突出-西面向外突出減緩西曬
自然-綠帶向上延伸
使用者分析
22
空間性質 過程模紀錄 虛-過渡空間 1F 2F 3F 實-公共/私密空間 private public 父母/全家 次子 長子 花園/溫室 :動線 23
基地分析 植栽分布 陽光&風 對外望向基地視野 冬季 夏季 公園望向 東北方人行道望向 東南方人行道望向 西南方住家望向 基地位置 周遭建物 車流 公園綠地 人流 多功能空間 室內開放式空間 24
後疫情設計
著重半戶外空間-露臺
封閉---錯層:上下樓的互動
草模 正模
25
南向立面圖S:1/100
東向立面圖S:1/100
頂樓平面圖S:1/100
三樓平面圖S:1/100
一樓平面圖S:1/100
26
二樓平面圖S:1/100
A-A'剖面圖S:1/100
B-B'剖面圖S:1/100
B B' A' A REF.
屋頂配置圖S:1/200
廚房平面圖S:1/50
27
衛浴平面圖S:1/50
Adsorption 向土地學習
在這塊土地上,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發展出不同生活產業及型態,因應生活 所需的建築與地景自然而然地與環境融合成為「生活地景」。
以自然與人文發展,透過觀察記錄周遭環境及生物的特色將其轉化為設計 的概念。
03 28
29
蛙蹼 卵泡 吸盤 鼓膜 特性概念抽離 30
31
基地分析—前山公園
空間性質 動線 水平吸附地面 垂直環繞樹木 ‧順應地形分區發展
平面圖 東立面 北立面 32
空間
Adsorption
希望能像樹蛙隱身在樹林中一 樣結合基地環境,並提供一個 多元化的空間讓大家在運動後 能舒適地休息
剖面圖 南立面 西立面 33
Spiritual Journey
04 34
『介面/材質』
藉著觀察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是有趣之處,不管是建築牆面材質的差異又 或者是區隔出住宅與道路的騎樓,不同材質有著不同的觸感、功能,而 介面的定義不只是空間上的區隔,包括光與影、時間等等都能夠是介面。
35
介面 設計者:金啟平/吳冠穎/紅聲數位 Diagram Shapes Paths Sunlight High&Low Transparency Expanding Lights 36
案例分析—迷宮幻遊
以具象的穿透表現材質的通透性
由迷宮發想強調路線的變化
不同顏色透過光線在空間中創造不一樣的 感受
半透明或透明的空間中會產生放大 及寬闊的感受
穿透 路徑 光&彩 通透
37
Spiritual Journey
以Labyrinth為延伸發展的概念
Path Concept
38
Develope Path
Organization 混亂 舒緩 沉澱 檢視 啟發 39
40
Breakthrough
藝起向大師致敬
由畫作到空間構成
十八、十九世紀是藝術思潮及建 築發展的重要年代,以風格派 大師—蒙德里安,與建築大師— 科比意 的作品案例,從觀察到 繪圖想像,進一步由平面轉為立 體。
Growth
05 41
《紅、黃、藍的菱形畫》
‧藉由線條長短、粗細的不同及塊面面積 大小增加畫面豐富性
‧顏色放置在邊界表達無限延伸的感覺
---蒙德里安
《海堤與海》
‧重複的波浪簡化成抽象符號,整體看起 來有波光粼粼的樣子
‧也被稱作《加號與減號的構成》
---蒙德里安
《大自然的泥沼》
‧追求碎裂、解析、重組的形式形成分離 的畫面
‧多種角度描寫;以圓形讓整體畫面更和 諧
---柯比意
《油畫第一號》
‧對角線構圖使整體畫面穩定 ‧顏色配置:紅藍對比牽制,黃 色暖色調維持平衡
《浴女、帆船、貝殼》
‧整幅色調為綠橘對比色 ‧打開的窗代表開放,橘色有陽 光活力的感覺
‧綠色代表大自然,貝殼象徵大 自然的完美
《柯比意中心》
‧屋頂挑高成傘狀猶如帳篷庇護 ‧屋頂波浪造型象徵「天幕-日
升日落」
‧「細胞分裂」概念發展模矩化
結構
---蒙德里安 ---柯比意
---柯比意
A.
B.
C.
D.
E.
F.
42
A. 以中心主軸向外發散線條並以 組成方形的三角形排列
B. 不同方式表達疏密:數量及粗 細等等...
C. 將畫面中的物品特徵放大作為其象 徵,如:吉他以六弦粗細、相機閃光碎 片
D. 以「框架」主題下去發展
E. 纏繞的意象轉換成「結」慢慢 舒展開來
F. 整體用線條連接屋頂與方形量體,被 圍繞著的空白像是被保護的空間。
A. 線條交疊透過深淺面積不同 創造流動性無限延伸
B. 疏密交錯的感覺像是網子被 拉扯彼此牽連
集中
D. 原本的框架被打開分解
E. 規律的圍繞,藉線條變化表 現向外伸縮的感覺
F. 由線條框出的空白區轉換成不同塊面 代表不同的空間串聯
C. 「圓」串聯各元素讓整個畫面循環
43
圖面延續發展
立體構成
B. E.
流動 A.
F. 拉扯
舒展 交錯空間
無限延伸
壓迫
44
發散 虛實層疊
Growth
Breakthrough
C.
過程 累積
45
D.
跳脫 突破
成長過程中會遇到許多事,不管是成功克服又 或者留下了陰影,這些經歷都是讓我們成長的
關鍵
由圖面將其一一分析並延續將圓形串聯整體
碎片、線條等都是組成完整畫面的一部分,就好比人在 累積成長的過程,必然會經歷大小波折,或許讓人絕望 因而有了創傷,又或許努力克服繼續向前進。而也是這 些完整了不完美的我。
46
從原本具象表達框架被打開到用量體拆解 的轉換,再到將其融合並運用原作者蒙德 里安經典的「紅、黃、藍」表示不同階段 的心情,彷彿是一個逐漸沉浸的大方體分
解並跳脫出來。
突破就像讓人不再沉溺或拘泥於某件事, 也可以說是讓自己去嘗試不同事物,或許 在面對未知或沒嘗試過的總會有些抗拒, 踏出去的那一步總是最艱難,但也許跨出 去後會是另一片天空。
突破不只是一種行為,也是一種心態的改變
一層一層由下往上分解表達跳脫框架 的意象
47
END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