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9.102022





望向虛實與界面之間 之概念與意象,嘗試進行展覽主題策劃。之發展與實驗,期盼提供跨年級的創作與展演平台。本次展覽嘗試匯聚參展作品並選拔出入圍及參展作品,再依實體展覽進行獎項決選。展覽聚焦於新媒體藝術系展為本系重要展演之一,參展人由大學部與碩士班的學生組成,經徵件、審核 01



媒體藝術/本次參展作品,體現出「在虛擬與現實之間傳遞、過渡與遊移」的態勢,同時不乏基石。,我們終將迎來虛擬超越現實的節點,而現實仍以多元的樣貌提供原型與想像的關於真實的追探,始終是科技與藝術的核心課題。在技術日益躍進與擴張的時代科技藝術長期對於影像的關注與出擊,其中觸及「影像與再現、 透明 社會以及觀看課題 身處於高速奔向虛擬的年代,在迎向時代課題與世代焦慮之際,「渡」如同作為幽多元的形式、文本與意識相互交織,在不同載體與界面之間傳遞、及建構。、再現日常及歷史造訪」等。多層次的橫跨於時間與空間,進行課題與感知的梳理疆界;有些則站在數位的臂膀,進行擬仿、轉化與重建,包含「感知操弄、數位原生等」。於此同時,部分作品乘著科技的浪頂,拓展藝術與科技的移與調度著。微的抵抗與反擊,一種跨度於時間與空間的相互辯證;一個過渡於虛實之間的界面、行動與進程。 02


1 櫃 樓梯 樓梯 立體主視覺 2 3 4 65 7 8 8 9 03
1 人類升級 2 _基_科 3 Data-verse計畫 4 有人知道校牛幾點睡 ? 5 未來故事 6 在一幅風景前 7 無名之域 p.17p.15p.13p.11p.9p.7p.5 8 數碼自然̶竹林十二賢 p.19 9 科技幽靈 p.21 遠看是窗戶的光 p.25p.23怎麼回宿 p.27疏影 p.29開幕表演 p.31主辦方、工作人員名單 04
05

疫情的發生,使我們意識到了人類生心理的脆弱,存活了三億年的 蟑 螂和我們生存在 同樣的環境卻怡然自得,不禁讓我們開始思考人類與 蟑 螂的關係。我們以這個概念為 出發點,設計了一套模仿 蟑 螂感知系統的 蟑 螂裝,以低周波電擊貼片刺激肌肉,讓我 們擁有如 蟑 係,並想像我們在未來生存的可能性。螂一般迅速的神經反應系統,透過此作品重新思考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 人類升級 / 莊恩齊、陳政維、劉吉榮 材質:複合媒材、三頻道錄像2021 06

07


它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點一滴地累積資料,逐漸還原其完整樣貌。在頁面被完整重構之前,尚未填補的未知好似一個久經風霜、多處破損的古老石碑。而人類已遵循這套邏輯為自己建構起了龐大的知識宇宙。與其背後的邏輯;並利用所有機器造訪過的條目,逐漸重構出一幅維基百科頁面,反應本作品試圖讓機器自動翻閱一個個相連結的維基百科條目,探討人類追求知識的過程下滑鼠;從「秋刀魚」到「墨西哥總統」亦然。在維基百科裡,事物總是奇妙地聯繫在一起。例如,從「壽司」到「西方美術史」只消按兩 _基_科 / 邱傑義 材質:數莓派、投影機、電視2022 08

09


Data-verse Taipei / 莊恩齊、陳政維、邱傑義、劉吉榮 路的變動性,無固定時長。路系統,以3D物件視覺化出兩者的關係。本作品為即時生成影像,每一幀都記錄著網據與圖形去控制模型物件的外型、貼圖或是動態,並將現實中的物理系統試著連結網所想像、經驗的網路世界。影像以即時生成動畫的方式呈現,內容大量使用當下網路數當今社群平台、網路媒體等巨量網路資料無時無刻流動著,本作品想呈現出一個我們材質:雙頻道即時錄像2021 10

11

有人知道校牛幾點睡 ? 你知道學校的牛幾點睡材質:單頻道錄像(行為紀錄)2021黑白無聲?站著睡? 趴 YouTube你可能不知道校牛有24小時的直播,也許你半夜去看就會知道他們怎麼睡了。著睡?睜眼睡?還是都不睡?!:NewBenTV 12


13

了我對未來文化的想像,文本中提到未來的世界是以「文化買賣」的形式傳承文化,有身為Z世代的子民對於文化的意識慢慢削弱,在地球村的概念來臨時,文化的必要性又距離拉開,同時利用我的母語傳達一個故事。在文本誕生前我試著思考「文化」的意義。態,其中無任何故事性單純以建立世界觀為目標。採日文配音,是為了將觀者與作品的作品以科幻文本搭配影像敘事方式呈現,以現在這個時間點介紹及定義未來的生活樣為何。但在思考過程中也遇見了許多夥伴在為自己的文化奮鬥,從這些矛盾的心情開始趣的點是,這有點像正在流行NFT,在交易的是一個沒有實體、也無法使用的「物品」,像是文化。 未來故事 / 北條詩乃 材質:單頻道錄像2022 とに今のNFTとよく似てて、使えない商品となるのです。とって文化の価値は何か、その必要性とは?こういう矛盾が、私を文化という複雑は概念に想像を膨この作品はSFの台本を基にビデオアートで再現したもです。今を視点に未来の生活を定義しながら彩色有聲紹介したものです。日本語をナレーションにし、観客との距離を開け、私の母国語でこのストーリーを伝えたいと思いました。この台本が誕生する前に「文化」の意味を考えていました。Z世代の私たちにらませ、台本では「文化売買」という形式で文化は継承されていくようにたどり着きました。面白いこ 14


15

中招喚曾經的感知經驗,喚醒對於該空間之影像的想像畫面,進而製造超越視覺影像的調配,使五感中除去視覺外的其他感官,因視覺的削弱而被無限放大,最後在觀使用偏光片特製的眼鏡作為視覺刺激的來源,並以多聲道混響和環境燈之間彼此和諧腦的影像。而光影、聲響與燈光之間的順序關係,前後以多種機率的形式彼此關聯,且有虛擬的晝夜之分,因而自成一虛擬世界,也因以機率的形式無限延展,因此達到沒有重複與終點的展演。 在一幅風景前 / 陳誌陽 材質:複合媒材2021 16

17

〈無名之域〉以台北捷運系統的建築景觀,重新建構了一個熟悉又全然陌生的人造場景於是,無所寄託的歸屬感使我們終將成為永遠的過客。造景觀之上,「地方」的形成有賴於「記憶」的附著,而「非地方」是個無記憶之所在̶̶花費大量時間在「非地方」中移動著、生活著,將日常的熟悉感寄託於高度複製性的人亦非歷史性的空間,例如機場、公路、超級市場,為了因應都市化而出現的空間。都市人在人類學的學術語彙中,「非地方(non-place)」指的是不具歸屬感、不包含人際關係、,引領觀進入一個夢境般的破碎景象中遊走。 無名之域 / 宋佳芸 材質:空間投影2022 18

19

見的維度中,唯有身歷其境,才得以從孔單一的觀看特定場景,形成一種奇觀化的視覺經驗。數碼自然存在於某種可見與不可思循著當代影像的傳播鏈,將影像手動重組後再放置進某種微觀的觀察箱,透過動物模樣。似真實卻又弔詭的音場,符合這種既失去標本功能性的身份,也不是一如既往的正常此件作品從日常的網路圖像出發,意識「醜動物標本」的身份流動,並試圖打造某種看眼之間窺探一二。 數碼自然 ‒竹林十二賢 / 黃怡嘉 材質:錄像裝置、彩色有聲、燈管2022 20

21

科技幽靈 / 謝佩庭 作品中的影像皆是在Google材質:浮空投影2021 AI智能系統自動偵往以破碎、缺殘、錯位等影像示現。模糊的人之面孔,為Google為回應隱私規約而賦予瀏覽中,攝影機並無意凝視任何人,僅僅是途經、紀錄下一切̶̶而這無意識的觀點往覆蓋的地區一一蒐集,並去背聚焦、凝聚為主觀的觀看方式。在GoogleEarth實景地圖上作螢幕截取,於全球所有被Google所Earth的實景 查 存處境的「肖像」?定位於衛星系統與網際網絡聯手校準的經緯中̶̶它們能否視為一種映現當代人生、抹除人臉的功能;這些失卻其所標註身分的佚名者,卻又被鑿鑿 22

23

照的是過去生活下一個開口(opening),這個開口,是一個通道,通往的可能會是山林、都市的角落,映的作品《遠看是窗戶的光》即是一個依附在再製造假牆的過程,然而會將人造的牆面留地下美術館一直是一個「流動性」的展覽空間,臨時性的隔間和更換的空間動向,此次若一面牆,有一處開口,那會看見的是什麼? 盯 著的那扇窗戶風景,那扇在模造都市裡無法被統一的樣貌。 遠看是窗戶的光 / 汪碧茹 材質:影像裝置2022 彩色 24

25

怎麼回宿 / 楊馥嘉、程彥烜 材質:影像裝置2021 《怎麼回宿》是一個遊戲形式的單頻道虛擬影像觀看空間。中文名稱取自於怎麼回溯的彩色有聲諧音,取景於本校貼近我們生活的建築結構。將系館和宿舍分別譬 喻 經歷中遭遇的處境,盲目的追尋,無力阻止在人生道路上陷入死胡同的情形。係。讓玩家思考自身在輪迴空間中所扮演的角色、目的和處境。嘗試將虛擬空間中的物件和自然現象化為現實生活中心理現象的寄託,推演出層層關所謂的"結局",但這卻也是一種結局。試圖表達無法逃離、且無法終止的命運。逸的場所。玩家將在重複的點對稱結構中不斷往返,找尋逃避壓力的途徑。此遊戲沒有為產生壓力和安內容表現出我們在成長 26

27

只能用半睡半醒間的這之間的恐懼或美好,醒來後都化為模糊不清的思緒。白色恐怖的回憶,我無法再現,發想來自半睡半醒間的恐懼,在這期間看到的景象,是真實還是夢境,很難去確認。在作品回朔白色恐怖時期,尋找在這個時代,記憶的方式。扎,試圖在無法計量的時間感知裡,給予亡靈與被迫害者,某種安靜的慰問。 疏影 / 陳怡瑄 材質:單頻道錄像2021-2022 彩色有聲、粗鹽、鏡框、舊牆、 皮布 28

18:00Mon.9.122022 29



意識之中。意象,帶領觀核心,轉譯為聲音與影像,試圖創造一個作品結合團隊4人各自的心境,以文字為一起進入我們私密的潛 懦 null 王嘉郁、翁國愷、唐昱翔、陳妍/ 2022 清醒/夢 Lucid Dream / 陳誌陽、江愷希、張珈瑄、陳妍 2021混雜我們各自夢境的荒誕,使內容各自互為文本,拼湊成一略帶敘事性的冒險。 30




E世代迪杰練舞室 劉張妙齊、潘人賓、莊佳宜、施坤芳/ 2021在當今視頻社會化時代,人類身體成為媒體世界中的接收者與載體,不斷被複製模仿後重新記憶的肢體舞蹈,逐漸建構出數位再製年代的人類身體。 31




總召|丁常恩、蘇乃 俞 活動|陳誌陽、江愷希、高哲翻譯|劉吉榮、朱亦萱、許睿智論述|丁常恩、蔡政澔、張沛晴 淯 、余宗霖、王暉 公關|陳妍 、吳黛 行政|徐浩瀚、唐昱翔、李士朋、楊柏以總務|吳佩純、韓承芯、胡品孜攝影|朱紹筠、陳政維、邱傑義、莊恩齊宣傳|林慧儒、楊茗柯、張珈瑄、林琮澔、翁國愷、王嘉郁、白維田、廖婉凌、蔡尚騰展與場事務統籌|李頡、簡祐呈、蕭以昕、陳諭萱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