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ssemblage

Page 1

THE ASSEMBLAGE Of Art & Local

102學年度都市規劃與設計實習(四) 期末成果報告書

指導老師 Tutor:謝宏昌 組員 Stusent:李依霖、吳世文、林佩儀、陳美寰、廖浩哲


目錄

1

緣起發展潛力

2

周邊環境

5

基地周邊

7

規劃構想:功能

10

規劃構想:空間量估算

11

規劃構想:空間配置計畫

14

規劃構想:分區構想

18

分期分區計畫


緣起

文化古都 一個有特色的都市及活動,可吸引更多觀光客,帶 來商機與就業機會。素有「文化古都」美名的台南,以 豐富的歷史古蹟、慶典活動、美食以及巷弄文化聞名。 近幾年更因為「老屋欣力」以及台南獨特的「問路店」, 讓台南相較於其他城市。擁有明顯獨特的地方風格及更 具親切感的旅遊環境。 台南的老屋藏身於巷弄當中,包括神農街、安平老 街、總爺老街、大銃古街、北巷老街……等歷史悠久的 地區,某些老屋甚至在重新整修後具備有展演功能,讓 年輕藝術家展示作品;彷彿台南市是一間沒有圍牆的藝 廊或美術館,將屬於台南獨特的地域氛圍和特質展露無 遺。以「城市溫度」(古蹟景點、慶典活動、美食小吃、 夜市)及「城市友善度」(旅遊資訊中心、導覽牌、大眾 運輸工具、問路店、住宿機能)等指標來看,可發現台南 市不論在溫度或友善度都相當完備,更有利於持續朝向 歷史文化、觀光旅遊、生活體驗的款待城市(hospitable city)。

兵工廠

城市溫熱地圖

位於台南公園西側的兵工廠土地面積11.6公頃,現 況是停車場及客運下車處,未來將由國防部釋出,作為 都市再發展的基地,其處於台南市的商圈邊緣,具備便 利的鐵、公路聯外系統,是台南市對外聯繫的重要門戶。 本計畫期望利用其區位優勢,於兵工廠置入新的元素, 並以台南特有的文化藝術為主軸,促進觀光、活絡區域 商業、並作為新的市民活動節點,帶動周邊的發展。 兵工廠位置

兵工廠現況

1


發展潛力

車流 從進入台南市的車流來看,主要係由東側國道 一號的永康交流道及仁德交流道(未來還有大灣交流 道),往西經小東路及東門路至市區;南北向則主要 由鹽行一帶從西門路及公園路進入台南。 更進一步分析車流目的,發現其大致可分為到 政府部門洽公的旅次、至成大校區之旅次、至安平 觀光的旅次以及到中西區遊覽的觀光旅次。中西區 不僅為為台南市商業發展主要核心,其歷史文化古 蹟等觀光資源豐富,因此集中了相當多種類型的目 的旅次與活動。

成大

安平觀光區 市政府

古蹟景點

古蹟景點 發展甚早的台南市遍布了不同時代留下的歷史 古蹟,如著名的赤崁樓、孔廟、祀典武廟、台灣文 學館等;隨著城市發展的演變,至今也存留了許多 具獨特氣息之古巷弄,加上近年「老屋欣力」等老 屋再造的各類空間陸續出現,使台南的文化網絡更 加相互串連發展,也成為其特有的觀光潛力。這些 景點又主要集中在中西區,深藏於巷弄中。

車流量及目的旅次

老屋欣力

2

赤崁樓


發展潛力

藝文展演空間 近年來,台南出現了相當多的小型藝文空間,主要分布於中西區的街巷內, 諸如像友愛街的加力畫廊、神農街的76藝文空間、永福路的齁空間等,這種 藝文空間多以巷弄內的街屋或甚至是老屋的形式出現,有時還複合了其他商業 機能,因此個別展覽空間不大。這樣類型的展覽空間逐漸成為了台南市特有的 藝文空間風格,也呈現了巷弄文化特色。不過,台南目前尚缺少能夠容納大型 展覽之藝文空間,無法舉辦層級較高或是較大型的國際展覽。 而以表演空間來看,台南市較大型的演藝空間包含文化中心演藝廳(1290 席)、生活美學館(800席)以及偏向對內使用的成功大學成功廳(902席),其餘為 小型的私人表演中心或小型劇場。台南市目前亦缺乏較大型的表演及活動空間, 以及戶外的表演場地。

展場、藝廊

藝廊

演藝廳

劇場、演藝廳

3


發展潛力

圖書館 台南市立總圖書館之全市書籍外借人次自2005年 259,436人增加至2011年503,905人,成長了逾24萬人 次;顯示市民使用圖書館的頻率增加,需求也逐年提高。 但既有的圖書館館舍樓地板面積尚不足作為直轄市級的圖 書館,功能也較為單一化。 藝文網絡 綜合以上,本計畫藉由兵工廠基地作為台南市藝術與 文化發展的核心,串聯台南市的藝文活動與歷史空間,並 提供一個動靜態藝術文化互動交流的場地,在基地內產生 各種類型與規模的活動,藉此更加帶動台南市的文化藝術 網絡,使其發展成為具獨特風格的款待城市。 圖書館分布圖

臺南市圖書館2005-2011年借閱人次

千人

600

400

200

0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資料來源:台南市立圖書館2011年統計資料

藝文網絡

4


周邊環境

開放空間

兵工廠東側為占地14.6公頃的台南公園,未來鐵路地下化實施後,原 鐵路用地亦將形成開放空間,往東連接成功大學校園、小東公園,未來永 康平實營區亦將規劃為中央公園。小東路沿線至台南公園將形成一連串綠 色軸帶,未來大灣交流道開闢完成後,此一軸帶扮演著未來台南市的門戶 角色。 步行環境

除了沿台南公園四周有連續之人行道以外,兵工廠周邊的步行環境多 為不連續的騎樓,缺乏完善及友善的人行空間,公園南路甚至有人車爭道 的現象。但特別的是公園南路南側為舊時總爺老街及大銃古街的位置,巷 弄內的紅磚路面配合兩旁部分保存的舊式建築,營造老街氣氛,為近年來 台南市非常熱門的巷弄觀光路線,且路寬窄,車輛不易通過,越來越多觀 光客選擇以這樣的方式旅行,體驗台南的巷弄文化。 開放空間

步行環境

人行道

老街

5


周邊環境

道路 兵工廠東西側分別有南北向的公園路及西門路等主要道路往南北延 伸,北接至永康,南通往台南市區。南北兩側為次要的公園南路及公園 北路,與出入型社區道路相接。

商業活動 由市中心往北至兵工廠,商業活動是逐漸減弱的,兵工場周邊僅西 門路有較高強度的商業活動,其餘皆以住宅及開放空間使用為主。而從 忠義路的商業活動來看,亦可發現其越往北,則商業強度逐漸減低。 軸線 綜合以上對基地周邊環境的觀察,我們發現其東西向位於帶狀開放 空間的軸線上,南北向以傳統的老街巷弄與台南市中西區串聯,且越往 南則商業活動越加興盛。未來藉著兵工廠基地的開發,將於此創造許多 新的活動,吸引中西區的人潮往北移,進而帶動北區的商業發展,並形 塑出台南市的開放空間系統。

道路系統

商業強度

6

忠義路商業


基地周邊

流通

兵工廠周邊主要道路包含公園北路 (20米)、公園路(18米)、公園南路(25米), 及西門路(20米),西側至西門路間則有長 德街與長北街,為既有社區主要道路;兵 工廠南側聚落則多為老舊磚造平房,巷弄 狹小曲折,因此此處的流通情形較不明確 而雜亂;兵工廠內部目前則有一條內部道 路連接公園北路及公園路,供停車車輛及 客運出入。

D

A B

建物開口、面向 建物排列及開口分析圖中,紅色建物 為鄰兵工廠第一排建物。兵工廠北側及東 北側建物皆為面向基地;東南側建物面向 道路以利商業使用,南側建物則由於較為 老舊,建物排列混亂,但大致上建物多面 向基地開放空間。

流通

C 地形

A

B

C

D

地形 兵工廠週遭地型主要為東高西低,由 東側台南公園至兵工廠西側平緩下降,總 落差約達10米。其中有兩處較大的落差(如 圖所示),東側落差主要為垂直遽落,並有 檔土設施支撐,落差約為2~3米,如圖中 A處;西側落差相較東側落差平緩,落差 亦約為2~3米,如圖D處所示。

建物開口面向

7


基地周邊

建物類型 兵工廠周邊主要大樓 及公寓建築位於北側及東 北側,臨近公園北路,以 及西門路以西之地區,樓 高約為10層樓以上,作住 宅或是辦公使用;而較多 建物類型(公園南路以南、 兵工廠東北側及西側)多屬 於連棟或獨棟透天形式; 兵工廠南側至公園南路間 則多為磚造平房或鐵皮建 築,建物老舊且排列雜亂, 生活環境較差。 建物類型

既有資源 兵工廠基地內目前有 七棟日式古蹟建物兩兩排 列於東北側,已劃設為古 蹟區。西側則有一乾涸河 道,另外兵工廠內樹木蓊 鬱,本土樹木種類繁多、 高大,未來這些既存資源 都需要適度保護及運用。

大樓、公寓

8

磚造、鐵皮平房

透天

既存資源


基地周邊

畸零地 公園南路歷經幾次道路拓寬計畫,產生相當多 畸零土地,造成公園南路上有多處閒置空地或是鐵 皮搭建建築,甚至占用人行空間,土地使用情形不 佳,商業發展也較疲弱。

畸零地種類與數量

畸零地

以更新方式安 置,並將兵工 廠西側規劃為 住宅區

結合舊建築, 創造新的藝 文空間

比界曲折畸零地

60筆 共1251 m2

地界曲折畸零地

2筆 共102 m2

折衷畸零地

1筆 共336 m2

合計

63筆 共1689 m2

公園南路路寬現況為25米,目前計畫則需再拓 寬15米為40米道路,未來也將產生新的63筆畸零 土地,使得公園南路商業發展及土地使用低落的情 形加重。 兵工廠 根據以上分析,兵工廠南側既存建物之住宅建 物形式多為老舊之磚造或是鐵皮建物,排列較為雜 亂,且進出動線不佳;東南側建物面向公園南路, 並作商業使用,然而由於畸零土地多,商家多占用 人行空間,使得商業類型受限制,且發展強度不強, 占用人行空間也使得公園南路人車爭道問題嚴重。 因此本計畫配合公園南路拓寬計畫,將兵工廠 南側居民(約240戶)統一拆遷至兵工廠西側,與西 側既存之住宅區串連,以解決以上問題並增加土地 效益。道路拓寬後,兵工廠向東銜接至台南公園及 大眾運輸場站、向西銜接至海安路,對於兵工廠之 發展也有所助益。另外,未來應將基地內既存之日 式宿舍納入整體發展計畫的考量,創造新舊並存的 藝文空間。

約拆遷240戶

9


規劃構想: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 根據發展定位及各尺度分析,未來本計畫 期望將兵工廠發展成台南新的文化藝術核心, 主要機能分別是藝文展覽以及動態表演。 展覽空間的部分包含展覽、藝術家工作室, 及附屬的會議、演講、辦公空間;演藝空間則 主要包含演藝廳、實驗劇場、戶外劇場、才藝 教室、以及演藝廳附屬的辦公空間。 另外經由前述分析,發現台南市現有圖書 館資源缺乏之問題,故本計畫將納入藝文圖書 館的機能,做為藝文圖書與資訊的典藏中心, 彌補台南市圖書館現況設備及機能上的不足, 與台南公園內的市總圖書館相互配合。

工作室 辦公

展覽

會議

戶外劇場 辦公

演講廳 演藝廳

實驗 劇場

圖書館 教室

開放 空間

而本基地將置入的住宅機能一部分係做為 拆遷戶安置的住宅使用,另一部分則對外銷售, 期能發展為臨近藝文園區的優質住宅區。 另外,未來亦將藉由藝文活動帶動兵工廠 周邊的商業發展,預期機能主要包含旅館、會 議及商場空間等。

文創 商店

會議

住宅 旅館

商場 互相連接 適合相鄰的關係 機能關係圖

10


規劃構想:空間量估算

展覽空間量分析

演藝廳空間量分析

依據前面分析,台南市目前的展覽空間多為小型藝廊,此類藝廊多以 一般街屋改建,空間較小,本計畫希望在兵工廠能引入大型展場的機能, 讓台南市也能吸引大型藝文活動進駐。展覽空間定位在能容納1-2個大型 展覽,或是3-4個小型展覽,面積一個單位2,000平方公尺,總面積為 8,000平方公尺;另外加上研習教室、演講廳、辦公空間等面積約2,000平 方公尺,而原來的日式宿舍則作為藝術家工作室及文創商店,總樓地板面 積約為1200平方公尺。

計畫納入三種演藝空間,能滿足各類型不同的藝文演出,室內演藝 廳使用面積及總容積約為3000㎡及9500 m³,定位為能容納約1200席 位以上之大型演藝廳;實驗劇場則約為400㎡,可容納約200-250人; 戶外劇場占地4500㎡,可容納3500-5500席次。另外,藝文圖書館使用 樓地板面積約為4000㎡,以及附屬之會議辦公空間約3000㎡、教室約 2000㎡。

m2

m2

m2

m2

m2

m2

m2

m2

11


規劃構想:空間配置計畫

機能配置

為了與台南公園達到串聯開放空間系統的目標,本計畫將未來兵工廠 內部的開放空間置於東側,作為藝文園區的主要入口,並使其能與台南公 園、鐵路地下化至成功大學的開放空間串連,成為一整體之都市綠帶。 新住宅區規劃於基地西側,與既有住宅區配合,完整居住機能,而園 區西側將配合住宅區,規劃為較靜態的展覽空間與圖書館。 演藝廳及劇場設置於基地東南側,作為一具吸引力的入口意象;文創 商場與創意旅館的進駐於南側公園南路,希望藉由商業及演藝廳之設置, 帶動公園南路週邊之商業發展。 道路 由於本計畫期望將兵工廠塑造成一大型開放空間,並能容納各類型活 動於此發生,因此希望能滿足各類機能連接道路之需求,而又不會造成過 多穿越性交通於此,另外,新設道路也將延續既有道路系統劃設。 主要進出道路由忠義路往北,通過公園南路後,劃設20米道路,與原 來東西向長賢街的延伸道路交會,並以廣場收頭,避免造成南北向的通過 性車流,廣場以北則劃設8米巷道與公園北路相接,作為社區住戶出入道路。 而長賢街東側之延伸將劃設為10米道路,作為園區的次要進出道路。另外 在既有的長北街210巷與公園路321巷間將劃設8米出入道路連接,園區中 間亦將劃設一條8米南北向道路切開面積過大之基地,以利未來土地開發與 車輛進出,並以彎曲代替直線的道路形式,減少通過性車流。

12


規劃構想:空間配置計畫

土地使用分區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表

除原有日式宿舍劃設為古蹟保存區以外,其餘藝文園區部分劃設為社 教用地;沿公園南路之忠義路兩側街廓劃設為商業區、園區西側劃設為住 宅區。 Master Plan 根據以上分析,主要將較大量體之機能置於具入口意象的公園南路, 及公園路,而較寧靜的設施如圖書館及展覽空間則置於基地內側開放空間。 住宅社區則置於西側,與既存社區串連,而較靠近公園南路則為商業空間 使用。

土地使用分區圖

分區種別

建蔽率

容積率

住宅區

60%

210%

商業區

80%

320%

社教用地

60%

250%

古蹟保存區

60%

160%

廣場用地

0%

0%

動線的部分,主要希望能以東串連台南公園內部及南側人既存人行空 間,至大眾運輸場站與成功大學內部人行空間;以南則能銜接既存的總爺 老街巷弄。內部人行空間則能適度穿透演藝廳空間之大型量體至內部開放 空間及機能。

基地平面配置圖 基地透視圖

13


規劃構想:分區構想

展館、古蹟、圖書館

空間機能

空間量

空間機能

空間量

規劃構想

展館A

3242m2

藝文圖書館

4781m2

1.

展館B

1861m2

藝術工作室

960m2

展館C

3168m2

文創商店

240m2

展館D

2228m2

Livehouse

800m2

展覽館及圖書館等量體由基地原有的建築簇 群作發想,重新拼貼組構,塑造出有機形狀, 保留台南意象,同時配合基地既有的地形起 伏,創造地形變化。建築物間產生了富變化 的活動空間,亦切割出許多不同大小的內部 展覽空間。地下室則作整體連通的設計,使 其亦能擁有較大型完整的空間。

2.

透過整建維護、景觀設計等手法使古蹟再利 用為藝術家工作室及文創商店

3.

此區機能主要有:展館、藝文圖書館、藝術 工作室、文創商店、Live house。

4.

圖書館內機能有典藏、閱覽、數位多媒體資 料庫、演講開會功能、會議室等。

5.

圖書館規劃於最外側,面向十米道路,便於 市民進出。

展館(含辦公)總面積

10499m2

都市設計準則 1. 建築物地表高度為六公尺,地下深度為五公尺。 2. 區內道路為六米,主要供貨車進出送貨,利用 不同鋪面分離人車空間。 3. 設有停車空間,其位於圖書館地下層 ▲展覽區規劃構想圖

14


規劃構想:分區構想

演藝廳 規劃構想 主要的空間規劃包含一座約1000席的多功能演藝廳、 實驗劇場、會議室、視聽室、排練教室以及戶外劇場等, 具備多元機能滿足不同使用功能之需求。 在演藝廳主建築物的空間安排上,利用交錯堆疊的手 法複合不同的使用,並利用多孔隙的通道,讓人可以自由 流動穿越,在多層次的建築空間下,企圖創造更多人與人 之間豐富的空間對話。 而戶外表演劇場的設計是希望能呼應演藝廳建築實體, 將戶外劇場與演藝廳連結,使得表演活動由室內延伸至戶 外,提供市民有更多互動的機會。同時也藉由演藝廳外設 置的戶外劇場,引導民眾進入演藝廳。

▲演藝廳規劃構想圖

都市設計準則 1. 建築物高度管制:建物高度以25m為限。 2. 為塑造整體入口意象,臨公園南路與公園路街角部分, 須配合留設200平方公尺以上之廣場空間。建築基地臨 接指定廣場側應以建築量體界定廣場空間。 3. 提供有穿透性的底層,和戶外廣場相呼應,並有助於 通風。 4. 臨公園南路側退縮6米為建築牆面線。 5. 地下層供停車使用。 6. 演藝廳建物高度為四層樓,與辦公、會議、教學等機 能空間堆疊,創造虛空間。

▲演藝廳立面圖

15


規劃構想:分區構想

商業區 規劃構想

商場設於西側,一樓主要以文創商店為主,約38間 (平均40坪/間)二三樓仍為商業型態但部分面積可供作展 場、會議廳、場地租借等其他功能使用。旅館設置於忠義 路東側。 都市設計準則 1. 商場設有四處開口,串聯周邊之人行動線。

▲商業區剖面圖

2. 商場地表高度10公尺,地下深7公尺,具有兩層樓地 下室做停車場使用。停車場入口應設置於忠義路上。 3. 總樓地板面積為6000*3 m2 4. 靠近園區內留設廣場可供商業空間的服務機能及停車 場出入口管制。 5. 旅館車輛進出入口臨公園南路,退縮八米。人行出口 兩處分別設置於公園南路與忠義路

▲商場內部配置與商店單元面積推估圖

16

▲商業區規劃構想圖


規劃構想:分區構想

住宅區 規劃構想

在前面論述中,本計畫提及由於公園南路拓寬的緣 故,基地臨公園南路側須拆除近240戶,而為照顧受拆 遷搬移之居民,本計畫預計將開發興建283戶住宅,以 對公園南路的240戶原拆遷戶進行安置,改善居民生活 品質及生活機能。

住宅區量體配置

都市設計準則 1. 指定退縮牆面線:全區建築物鄰接到路側之牆面線, 均自道路境界線退縮10米為建築物之牆面線。建築 物主要牆面以貼齊退縮牆面線為原則,若有突出牆 面線之量體,亦應考慮以透空或玻璃等較輕盈之量 體為之。

▼住宅區都市設計表 住宅區類別

2. 建築物高度管制:連棟住宅建物高度以不超過20m 為原則;公寓住宅建物高度以不超過35m為原則。 同一分區之建築簇群應有些高低錯落,但平均高度 應一致且相互呼應,圍塑出整體空間感。 3. 建築基地內停車空間應以地下停車為主,於地面層 之停車空間應設置於對臨接道路車流影響最小處, 且應距離街角至少三十公尺以上。

連棟住宅

建築基地最小規模 最小寬度(公 尺)

最小面積(平方公尺)

6

120

第 五 種 住 宅 區 公寓住宅

45

960

都市設計規範

1) 2) 3)

建築物面寬至少6米 建物高度以不超過20m為原 兩排連棟之間留設至少6米寬的帶狀開放 空間

4)

面臨最小計畫道路6米

1) 2)

建物高度以不超過35m為原則 建築基地內停車空間應以地下停車為主, 於地面層之停車空間應設置於對臨接道 路車流影響最小處,且應距離街角至少 三十公尺以上。 面臨最小計畫道路6米

3)

17


分期分區計畫

依優先發展次序及財源籌措情形,本計畫將基地的開發 分成四階段來依序開發,各期程之目標內容說明如下:

第一期分期分區計劃 第一期開發內容包含實施建築與整地工程,完成所有公共設施及基礎建設,並加上八棟 古蹟的整修維護以及住宅的開發三個項目。 首先完成基地內道路及相關基礎設施之開闢,其次住宅區之興建。基地臨公園南路側 須拆除近240戶,為照顧受拆遷搬移之居民,本計畫將於第一期開發興建283戶住宅,以對

公園南路的240戶原拆遷戶進行安置,改善居民生活品質及生活機能。最後是針對基地內部 八棟古蹟進行修復,使其能夠活化再利用,作為餐廳、店舖、藝廊等多目標使用。

第二期分期分區計劃 第二期開發項目主要為展覽場館的興建及戶外圓形劇場的部分,可串聯並延續第一期發 展區之發展。藉由本階段「先驅型」的開發,提供誘因引導私人投資下一期之演藝廳開發。

第三期分期分區計劃 未來演藝廳開發將納入私部門以及公私合作兩種方式,以評估財務可行性。

第四期分期分區計劃 第四期藉由商場的開發,引入零售業、餐飲業、娛樂服務業及文化創意商業;並考慮未 來的觀光人潮,建置觀光旅館,滿足旅客住宿需求。

18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