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政治大學振聲合唱團
第 66屆年度公演 《有風.指南》
演出節目冊

國立政治大學振聲合唱團
第 66屆年度公演 《有風.指南》
演出節目冊
Three Nocturnes
詞曲| Daniel Elder
1. Ballade to the Moon
2. Star Sonnet
3. Lullaby
Ubi Caritas
曲| Ola Gjeilo
Alleluia. Laudate Dominum, omnes gentes
曲| Ambrož Čopi
Don’t forget me
詞| Henrik Ibsen 曲| Ruth Morris Gray
Northern Lights
曲| Ola Gjeilo
Ako Ay May Lobo
菲律賓傳統民謠 編曲| Saunder Choi
Aba Ginoong Maria
曲| Manoling V. Francisco
編曲| Anna Tabita Abeleda-Piquero
Part 4:烏石帆影
烏石帆影
0.幕間說書 文|李榮春
1. 那口井 詞|吳茂松 曲|曾筱雯
2. 太平洋 詞|零雨 曲|卓綺柔
3. 艷紫荊 詞|吳茂松 曲|劉毅
4. 有風自南 詞|吳錫和 曲|余忠元
我是狗蟻你是花
詞曲|林育伶
祝福
詞曲|陳維斌 編曲|冉天豪
鷂婆
詞曲|陳永淘 編曲|蔡昱姍
Part 6:如煙如影
忘記我
詞曲|金承志
戇囡仔
詞曲|劉毅
快樂的聚會
邵族歌謠 編曲|呂泉生
敬愛的觀眾,晚安:
歡迎蒞臨政大振聲合唱團第 66 屆年度公演,衷心感謝每位嘉賓在這盛夏晚 間撥冗出席,您們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期待與您共享美好的音樂時光,一 同感受合唱藝術之美。
本次音樂會曲目豐富多樣,涵蓋本土作品、宗教音樂和異國歌謠等,不僅表 達對臺灣這片土地的情感,也呈現不同文化之間的共鳴與交流,希望為觀眾帶來 一場精彩的音樂饗宴。
籌備一場音樂會絕不是件容易的事,仰賴許多協力合作和默默付出才得以圓 滿成功。感謝老師的悉心指導,讓我們能享受合唱的美好,並在音樂這條路上持 續進步。感謝團員們在過去一年無數個日子裡所付出的努力,相信每個看似不起 波瀾的日復一日,都將在你我的青春中閃耀出絢麗光彩。感謝音樂幹部和行政幹 部的相互扶持,攜手克服各種挑戰,帶領振聲不斷前行。感謝政大課外活動組細 心周到的師長,於學期間給予的協助和鼓勵,伴我們度過種種難關。感謝學長姐 們的大力支持,給予無限的愛和關照,讓振聲成為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感謝所有 工作人員的情義相挺和盡心盡力,沒有你們這場音樂會無法完美落幕。
音樂是共通的語言,跨越時空的界限,讓來自不同背景、擁有各自故事的我 們相遇,將生活中看似從未交集的人們聚集於今晚的觀眾席。合唱對我而言,是 繁忙生活中的避風港,亦是共享喜悅和感動的天地。坐在伴奏的鋼琴椅上,看著 唱台上的每個人一起在音樂裡翱翔、一起做出情緒起伏、一起為了共同目標全力 以赴的那一刻,真的好美。
非常榮幸能夠擔任振聲的團長,領導者這個角色並不是我擅長的,深知自己 有很多的不足和需要努力的地方,謝謝大家總是溫柔地接納我,包容我的驚惶失 措和徬徨不安。一路上的跌跌撞撞,除了成長與學習,更收穫許多難能可貴的友 誼和回憶。這一年的每個幫助和鼓勵,我都銘記在心,何等感恩能夠得到這麼多 的愛。謝謝所有的緣分和相遇,讓平凡的大學生活變得非凡。
再次感謝所有觀眾的蒞臨,今夜,願我們的歌聲如和煦的南風吹拂,深深觸 動您的心靈。 振聲合唱團第66屆團長 李宜家
女高音/ Soprano
張若于、林昀靜、錢宇寧、梁軒綾、邱梓瑄、屋代樱、董晏筑、加藤愛果、
高野真理子、Sinikka Wasland Gjems、Piyamon Wattanamongkol、王存慈
女中音/ Alto
陳宥臻、林華盈、黃采泠、劉亭妤、葉佳榛、黃音慈、周沛妤、盧紫萱
男高音/ Tenor
陳彥廷、吳凱瑞、余建興、廖羽恩、陳品豪、簡研弘、劉祐瑋、陳伯霏、楊宜睿
男低音/ Bass
葉俁喆、馬翊程、林家維、陳昱宏、羅紀昀、莫曉峯、崔予彥、梁閔皓、
楊彬、Beni Eckhardt
振聲合唱團成立於民國四十七年,至今已是第六十六屆,團員約三十餘人,由
政大各院系愛好合唱的同學組成。六十餘年來,本團歷經李抱忱、鄭錦榮、任策、 崔玉磐、陸蘋、黃翠瑜、陳曉雰、劉琦芍、陳志仁、連芳貝、王雅真以及鄭逸伸老 師的悉心指導,現任指揮老師為高端禾老師。
本著「陶冶心性、振興樂聲、普及樂風、推揚樂教」的宗旨,振聲合唱團除了 學期中每週兩次常規練唱之外,不定期舉辦寒訓、暑訓、聲樂課、合唱指揮營、合 唱音樂營等,亦持續協助校方舉辦「政大文化盃合唱比賽」,對推動校園合唱風氣
發展及提高同學音樂水平不遺餘力。此外,亦舉辦迎新音樂會、送舊晚會、社團郊 遊等聯誼活動,增進團員間的向心力與認同感。本團並定期於安養院表演服務,於 聖誕節進行報佳音活動,期以回饋社區。
振聲合唱團在歷屆指揮、團長以及全體團員的共同努力之下,多次獲得全國音 樂比賽大專組冠軍,並曾十六度蟬連大專合唱比賽優等獎。2015年三月參加全國學 生音樂比賽,亦獲得北區優等的佳績;而同年七月,有幸受邀作為美國團隊的聯演 團體,參與臺北國際合唱音樂節的演出。2016 年五月,更受中山大學東校區合唱團 之邀,遠赴廣州與中山大學東校區合唱團及另外兩組大學合唱團進行交流及共同演 出。2018年7月振聲舉辦 60 周年系列活動,不僅委託劉新誠老師和陳煒智老師創 作 60 周年紀念曲目〈青春振值〉組曲並於公演《振值青春時》首次公開發表,更 邀請許多畢業已久的團友回學校參與 60 周年團慶,跨越時代一同享受歌唱。
歷年來本團曾經演唱過的大型曲目包括:韋瓦第《榮耀頌》、莫札特《加冕彌
撒》、約翰史特勞斯的輕歌劇《蝙蝠》及《鄉村騎士》選曲、黃自《長恨歌》清唱 劇、林聲翕《海峡漁歌》及國樂伴奏的交響詩《慈春胡》、屈文中《黃山,奇美的 山》、蕭泰然《1947序曲》、凱魯比尼《c 小調安魂彌撒曲》、巴哈《經文歌: 耶穌,我的喜悅》、舒伯特《德文彌撒曲》、音樂劇《西城故事》組曲、佛瑞《安 魂曲》、韋塔克 《五首希伯來文情歌》、《Leonardo Dreams of His Flying Machine》、音樂劇《窈窕淑女》、摩頓·勞里森《Les Chansons des Roses》 玫瑰香頌組曲、鮑伯.契爾考特《小爵士彌撒曲》等。除了大型曲目之外,振聲合
唱團亦會演唱較為通俗親近的音樂小品,選曲風格多元豐富,涵蓋臺灣經典、世界 民謠、黑人靈歌、爵士音樂以及現代合唱音樂作品。
振聲合唱團不僅以追求更高的音樂層次為理想。向來保有深厚的情感傳承,不 少學長姐畢業後仍常在練習時段出席表示關心。合唱不僅是音樂的藝術,更是人與 人和諧共處的良善薰陶。盼能將此合唱的精神與人共享,提升社會之人文涵養。
振聲合唱團
| 指揮老師 | 高端禾
出生於馬來西亞,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大學主修鋼琴,師事李娓 娓老師,碩士主修聲樂,師事任蓉老師。自1998年甄試進入台北室內合唱團,多次 隨團出國參與各種音樂節與國際大賽,分別在義大利、德國、匈牙利的國際合唱大 賽中奪魁,演出經驗豐富。
2006年與藝術總監陳雲紅老師集團內志同道合的幹部發起第一屆《合唱無設 限》東方新人聲創作發表計畫,擔任整個計畫的執行和連絡人,延續至今已經成功 舉辦十二屆,與來自世界各國的作曲家合作超過40首當代人聲作品,期間更入選台 灣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大獎《台新藝術獎》前十大製作。同時,計畫的前瞻性和音樂 詮釋的精準也使合唱團陸續受邀在國際上重要的當代音樂節發表作品近100首,奠 定了台北室內合唱團在亞洲當代人聲音樂的領導品牌地位。
2009-2015年分別指揮政大振聲合唱團、萬芳高中合唱團、陽明大學合唱團多 次獲得全國音樂比賽前三名的佳績;近年更帶領宜蘭五十蘭愛樂合唱團在全國社會 組合唱比賽中頻頻得獎,並帶領台北華新兒童合唱團受邀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出 馬勒《第三號交響曲》,同時也獲聘為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兼任講師。目前擔任 台北室內合唱團行政經理、台北室內歌手團長、台北華新兒童合唱團、真理大學音 樂應用學系合唱團、陽明大學暨校友合唱團、政大振聲合唱團、宜蘭五十蘭愛樂合 唱團、監察院晴聲合唱團指揮。
|大提琴| 陳怡文
出 生 於桃園,就讀國立臺北藝術 大 學 音 樂系四年級,師事 高 炳坤教授,畢業於 武陵 高 中 音 樂班、新明國中 音 樂班、新勢國⼩ 音 樂班。現為灣聲樂團 大 提琴團員, 於 2023年度11 月 團員徵選錄取。
主修 大 提琴,先後師事陳宗慧、林宏霖教授,學習期間接受 大 提琴家 JeanGuihen Queyras、Daniel Muller-Schott、洛杉磯愛樂副 首 席 Ben Hong、 Anthony Kondo、 波 士 頓 音 樂院 大 提琴教授 Andrew Mark 、琵琶第 音 樂院 大 提 琴教授 Amit Peled 等 大 師個別指導,Miguel Pérez-Espejo Cárdenas、胡乃元、 黃俊 文 室內樂 大 師班指導。
108 學年度 全國學 生音 樂比賽 大 提琴獨奏 高 中 A 組獲優等第四名。
102、106 學年度 全國學 生音 樂比賽 大 提琴獨奏獲優等。
2019 年 1 月 以 大 提琴主修錄取瑞 士 蘇黎世 大 學 音 樂院。
2020 年 於 109 學年度 大 學 音 樂術科考試 大 提琴組,副修鋼琴全國榜 首 、以 大 提琴主修正取國立臺北藝術 大 學 音 樂學系、同年 8 月 於武陵 高 中演藝廳舉辦 「陳怡 文 鋼琴與 大 提琴獨奏會」。
2022 年 獲國立臺北藝術 大 學與奇美 文 教基 金 會建教合作之提琴贊助,並受財 團法 人 新光銀 行文 教基 金 會邀請,於 5/28 在新光 音 樂廳舉辦個 人 獨奏會、北 藝 大 關渡新聲入選決賽。
2023年 12 月 獲北藝 大 112學年度「種 子 室內樂菁英培育計畫」徵選經典組第 名、3 月 舉辦 Shostakovich 大 提琴獨奏會,演奏包含蕭 士 塔 高 維奇 大 提琴 奏鳴曲、第 一 號 大 提琴協奏曲以及第三號弦樂四重奏完整樂章。
2024年 3月錄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管絃與擊樂研究所 弦樂組大提琴。
政大振聲合唱團
th年度公演|有風.指南|
學生指揮介紹
黃采泠
畢業於新北市立中和高中, 就讀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現為政大振聲合唱團學生指揮、 福爾摩沙青年合唱團及福爾摩沙 合唱團團員。
擔任學生指揮即將滿兩年, 認識了很多人,也接觸了各式各 樣的合唱音樂,獲益匪淺。這兩 年間振聲來過很多朋友,最後一 起努力了整個學年創造音樂。學 生團的每場演出都獨一無二,又 是一年公演,舊人去新人來,願 自己及振聲合唱團都能一直在音 樂的路上前行,樂聲不斷。
謝謝每位願意支持我們的親 朋好友,也謝謝自己多年以來的 倔強堅持。
陳彥廷
畢業於國立台南一中,就讀 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三年級。
現為政大振聲合唱團學生指揮及 男高音聲部長;台南一中校友合 唱團與台北室內合唱團團員。
距離小學四年級剛加入合唱 團的那個秋天已有十年,剛開始 只是想著愛唱歌。隨著不同階段 的學習與不同老師的陶冶,漸漸 能感受到聲樂與和聲交織的美妙 之處,於是便決定要一直唱下去。
第一次當指揮非常戒慎惶 恐,但希望也能將自己的感受與 團員和觀眾分享。
學生伴奏介紹
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 系三年級。高雄人,畢業於陽明 國中管樂班,同時以優異的成績 錄取高雄中學音樂班以及高雄女 中,曾任高雄女中合唱團伴奏。
自幼便展現對音樂的喜愛,多次 參與音樂比賽和演出皆有亮眼表 現。
2018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單簧管獨 奏高中職組高雄市初賽特優第一 名、全國決賽優等第三名。
2019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鋼琴獨奏 高中職組高雄市初賽特優第一名、 全國決賽優等。
2019 與學聲樂的表姊於高雄市音 樂館舉辦「家庭音樂饗宴」音樂會。
2020 謝欣容老師鋼琴伴奏大師班 並接受指導。
政治大學歐語系西班牙文組 三年級,雙主修外交學系。高雄 人,畢業於岡山國中與高雄中學。 興趣廣泛,擁有多項專長並且表 現亮眼,目前擔任政大課外組大 型活動主持人。
鋼琴師事黃彩雲老師與林素 妃老師,自幼即對音樂具有高度 熱情與特別見解。對拉丁經文歌、 西班牙音樂擁有深厚興趣,同時 結合語言專長,曾於台灣大學以 西文專題介紹西班牙作曲家,廣 獲好評。曾擔任第41屆政大金旋 獎主持人、112學年度政大校級 畢業典禮主持人、政大文化盃合 唱比賽歐語系指揮並獲得最佳指 揮獎、政大振聲合唱團Bass 聲部 長並多次主持團上各項活動。
政大振聲合唱團
th年度公演|有風.指南|
詞曲| Daniel Elder
Daniel Elder (1 986 ─),為當代極富創造力的作曲家,時常將詩人表達的情感 融入音樂,或者透過管弦樂色彩豐富的情感來講述一個無需言語表達的故事。
《Three Nocturnes》以優美的詩詞搭配美妙的音樂,描繪人們在月光與星光的照映 守護下,與寧靜的夜空對話,並沉睡於夜幕裡。
本曲為《Three Nocturnes》的開端,描繪了在林間和田野中漫步的月光之旅, 同時探索了漫遊者對周圍環境的愛。
起初由女聲描述黑暗是如此吸引漫遊者前往探索,高唱"Come and dream in me",中段則以男聲敘述林間所看到的一切美麗景色,高昂樂曲襯托周圍昏暗美景的愛 如何使漫遊者歡喜地流淚,且唯有月亮見證。最終情緒漸緩,因夜晚消逝使漫遊者不禁 感嘆,表達對離別的不捨。全曲富有情感,且由樂曲帶出栩栩如生的景象使人深受其中。
On moonlit night I wander free, my mind to roam on thoughts of thee. With midnight darkness beckoning my heart toward mystic fantasy: Come and dream in me!
How beautiful, this night in June! And here, upon the velvet dune, I weep with joy beneath the moon.
The path lies dark before my sight, and yet, my feet with pure delight trod onward through the blackened vale, beneath the starry sky so bright.
O share thy light!
These woods, their weary wand’rer soon in awe and fearful wonder swoon; I weep with joy beneath the moon. And as the darkened hours flee, my heart beats ever rapidly. Though heavy hang my eyes with sleep, my singing soul, it cries to thee: Come and sing with me!
The twinkling sky casts forth its tune: O must I leave thy charms so soon? I weep with joy beneath the moon.
在月色皎潔的夜晚,我自由地徜徉, 心思漫遊,尋著你的身影。 午夜的黑暗向我招手, 使我心靈步入神秘的幻想: 來吧!與我一同入夢!
六月之夜何其美麗! 於此柔軟的綿沙上, 月光下我喜極而泣。
前方路徑如此漆黑, 然我卻欣喜闊步 穿越黑暗的山谷, 隨璀璨星辰照耀下。
分享你的光輝!
樹林間,疲憊的漫遊者 為此倍感驚嘆和畏懼; 月光下我喜極而泣。
隨著黑暗的時光逝去, 我的心跳愈加急促。
縱然睡意沉沉, 我仍提起歡唱之心靈,向你呼喚: 來吧!與我一同歡唱!
星辰閃爍奏出它的旋律: 難道需要那麼早離開你的魅力嗎? 月光下我喜極而泣。
本曲採用了莎士比亞式十四行詩的詩歌形式,以夜空中一顆獨特的星星作為主題。
而那顆星辰的恆久性,以及它對於情感的影響,皆對應本曲虔敬卻昏暗的曲風。且本曲 為無伴奏合唱,對應前後同為《Three Nocturnes》中的〈Ballade to the Moon〉
和〈Lullaby〉,它作為一首令人難忘的插曲,有助於描繪對夜空邊際探究的好奇心。
In stillness high above the slumb’ring shore, where wistful waves of foam caress the sand, a silent watchman o’er the darkened land, adrift celestial seas of twilight soars.
She passes softly in the heavens deep― her silver skin aglow with radiant hue, her eyes enchanting globes of glitt’ring dew; through rays of moonlight rich with heav’nly sleep.
What dreams have I that she should give them flight, enlivened in a momentary flame― what fears of hope unfounded could she tame. To joy, arising toward the hov’ring height!
O, Beaming Star, illumine heaven’s floor.
Until the sun should bear its light once more.
寂靜地高掛沉睡的海岸上空, 浪花的泡沫哀愁地輕撫沙灘, 那是昏暗大地的無聲守護者, 漂泊於星海暮光中無邊天際。
她輕柔地穿梭深邃的天際, 銀白皮膚散發著斑斕光芒, 眼眸有如露珠般閃耀迷人; 於月光照耀下她沉沉睡去。
於夢中她竟能使夢想翱翔, 使其生氣蓬勃、短綻光芒— 亦馴服對無據希望的憂懼。
使喜悅自天際中盤旋升起! 璀璨耀目的星辰照亮天堂。
直至破曉時分,朝霞欣戴。
本曲為一首簡單而美麗的安慰之歌,就像母親唱給孩子聽,以消除對黑暗和孤寂 夜晚的恐懼;亦能安慰那些因失去而悲傷的人們,歌詞中的"The day is done, and gone the sun."一句源於傳統上〈Taps〉曲調的第一句歌詞,通常用號角或小號演奏, 用於軍葬或作為一天結束的信號,象徵本曲有祈願逝者安息與撫慰生者之意。
Lullaby, sing lullaby, the day is far behind you. The moon sits high atop the sky, now let sweet slumber find you. Away.
The day is done, and gone the sun that lit the world so brightly. The earth’s aglow with speckled show of twinkling stars so sprightly. Away.
Where the sunlight is beaming through a deep, cloudless blue, and the treetops are gleaming with a fresh morning dew; Where the mountains are shining at the meadows below, in a brilliant white lining of a new-fallen snow.
Close your eyes, breathe in the night; a softer bed I’ll make you. The trial is done, all danger gone; now let far dreaming take you. Away.
Where the ocean is lapping at a soft, pearly shore, and the swaying palms napping as their swinging fronds soar.
Now the dark night approaches, yet so soft and so mild.
Lullaby, sing lullaby; sleep now, my child.
搖籃曲,輕哼搖籃曲, 白晝歸隱遠去。
月光高掛蒼穹, 讓甜美的睡意尋你。
遠行至夢鄉。
白日告終,
耀陽亦沒。
星輝熠熠, 映於大地。
遠行至夢鄉。
陽光穿遂
無雲湛藍天空,
朝露閃爍
清新妝點樹梢; 峻嶺閃灼
襯映山腳綠茵, 白雪新落 皎皎燦爛蔽地。
於夜靜時闔眼休憩; 為你備好柔軟床褥。
劫難已弭,危險亦銷; 讓遠方的夢境領你。
遠行至夢鄉。
海浪輕拍
柔軟珠光長岸, 棕櫚擺盪 隨風搖曳歇息。
黑夜悄臨, 滿懷柔和安詳。
搖籃曲,輕哼搖籃曲, 安穩睡吧,我的孩子。
Ola Gjeilo
Ola Gjeilo 於 1978 年出生於挪威, 2001 年移居美國紐約。 2006 年畢業於紐約茱 莉亞音樂學院,主修作曲。創作涵蓋鋼琴、管弦樂及數量可觀的合唱作品。其創作融合 現代感與親密氛圍,被譽為「電影般的⋯⋯回味無窮、令人迷醉」等,充滿舒緩心靈的 力量,亦深受北歐風土與宗教音樂啟發。
本曲為天主教濯足禮(又稱誡命,是耶穌基督在最後晚餐上給使徒們的一個儀式) 所使用的一段讚美詩。 Gjeilo 在本曲運用速度與調性變化,將整首歌曲分為三個情感轉 折的段落。並且巧妙地運用和聲、弱起拍型的長樂句與多樣的節拍脈動等手法,創造出 優美而寧靜的合唱聲響。本曲為無伴奏版本,但同時身為鋼琴家的 Gjeilo 也曾在演出 時加上即興伴奏,深受觀眾喜愛。最終亦譜出了伴奏版本。
Ubi caritas et amor, Deus ibi est.
Congregavit nos in unum Christi amor.
Exsultemus et in ipso jucundemur. Timeamus et amemus Deum vivum. Et ex corde diligamus nos sincero. Amen.
何處有仁愛,何處有上帝。
基督之愛使我們合一。
讓我們在祂之中歡欣喜樂。
讓我們敬畏並愛那永活的神。
並使我們打從心底彼此相愛。
阿門。
曲| Ambrož Čopi
Ambrož Čopi ( 1973 )生於斯洛維尼亞,為該國最具代表性的當代合唱藝術家 之一。本曲創作於 2016 年,為〈三首聖詩〉( Tres cantiones sacrae )中的第三首, 歌詞取自詩篇116之1。
本曲首尾以中速、單旋律如中世紀葛利果聖歌的方式寫作,亦使用拍號變化及和聲 堆疊推進音樂;中段改變速度,以明亮生動的方式,表現天下萬國列民皆來稱頌上主的 歡呼。 Alleluia.
Laudate Dominum, omnes gentes. Laudate eum, omnes populi. Alleluia.
阿肋路亞。
萬國列民,請讚美上主。
萬國列民,請讚美祂。
阿肋路亞。
詞| Henrik Ibsen 曲| Ruth Morris Gra
y
Henrik Ibsen ( 1828 1906 )為十九世紀一位挪威劇作家、導演及詩人,許多 評論家將其評為繼莎士比亞後最有才華的劇作家,亦被稱為「現代戲劇之父」。著名作 品有〈培爾·金特〉、〈玩偶之家〉、〈海妲·蓋柏樂〉等。
本曲的詞為 Ibsen 於 1857 寫給未婚妻的詩,標題為〈致我的玫瑰〉,曲中以豐富 的和聲、溫暖而流動的旋律,充分使聽眾感受詩詞中詩人對其心上人的真摯情意。
Sleep now, to night's peace surrender, sleep now, whoever will and may, I shall lull myself in tender reverie's rich-coloured play.
Sleep on, dreamer, soft and gently. Were I made a child anew, I would send a prayer to heaven — ah, but that's a task for you.
On wings of verse I'll send you Thoughts of mine in soaring flocks, hushed sprites of sleep attend you, wafting o'er your dark brown locks. Sleep now, sleep now, dream now.
And if you are gently drowsing, please don't forget me as you doze. Don't forget the one who's only dream is of his lovely rose.
睡吧,向夜的平靜投誠, 睡吧,將睡與想睡的人, 我將在溫柔且斑斕的夢劇中撫慰自己。
繼續睡吧,柔軟又溫柔的夢想家。
如果我重獲新生, 我會向天堂祈禱-- 啊,但那已是你的任務。
乘著詩句的羽翼 將我成群的思念寄給你, 安靜的睡覺精靈伴你身旁, 飄過你那深棕色的長髮。 睡吧,夢吧。
而如果你輕柔的打起盹, 請別將我遺忘, 別忘了那位 只夢著他可愛玫瑰的人。
曲| Ola Gjeilo
本曲歌詞取自聖經當中的《雅歌》( Song of Solomon ),為 Gjeilo 在 2007 年 的聖誕節於其故鄉挪威所作,蘊含了作曲家從極光中感受到的,那令人敬畏又讚嘆的美。
本曲以 Gjeilo 富有想像力的音樂詮釋了挪威北極圈上空的極光奇景,開始時,樂曲帶有 一種靜謐而神秘的氛圍,彷彿是在暗夜中仰望星空等待極光的出現。隨著音樂的進行, 和聲的交疊愈趨豐富,如同極光在夜空中漸漸綻放。樂曲中的旋律就像是極光的舞蹈, 時而輕盈飄逸,時而澎湃激昂。和聲的層次彷彿能讓人感受到多彩變幻的極光。
Pulchra es, amica mea, suavis et decora filia Jerusalem, terribilis ut castrorum acies ordinata.
Averte oculos tuos a me quia ipsi me avolare fecerunt.
菲律賓傳統 民謠 編曲| Saunder Choi
你是如此美麗,我的愛, 甜美秀麗如耶路撒冷, 令人敬畏如展開旌旗的軍隊。
求你將視線移離我 因你的目光使我驚亂。
Saunder Choi ( 1988 )為菲律賓作曲家暨合唱藝術家,其作品跨界古典器樂、 流行、爵士等,曾於菲律賓牧歌合唱團( Philippine Madrigal Singers )擔任男高音, 亦為該團作了許多優秀合唱作品。
本曲創作於 2016 年,為《三首菲律賓兒歌》( Tatlong Awiting Pambata )中的 第二首,標題可譯為〈我有一顆氣球〉,琅琅上口的兒歌旋律以單聲部、卡農輪唱等方 式編寫,亦使用許多爵士和聲增添色彩,曲中的重音代表氣球的逗趣形象。
Ako ay may lobo
Lumipad sa langit
‘Di ko na nakita
Pumutok na pala
Sayang ang pera ko
Binili ng lobo
Sa pagkain sana
Napusog pa ako
我有一顆氣球 它飛向天空 再也沒有看見它 原來它破掉了
我的錢被浪費了 去買那顆氣球 如果我買了食物 相反地 我會吃飽
曲| M anoling V. Francisco
編曲| Anna Tabita Abeleda-Piquero
Anna Tabita Abeleda-Piquero 為知名菲律賓聲樂及合唱藝術家,曾於菲律賓牧
歌合唱團( Philippine Madrigal Singers )擔任歌手,曾於2016年獲得菲律賓文化 藝術委員會 Ani ng Dangal 最佳指揮獎,更譜寫許多合唱作品。
菲律賓主要信仰是基督宗教,而其中又有半數以上為羅馬天主教,此曲可以說是菲 律賓塔加洛語版本的聖母頌( Ave Maria )。作者以聲部疊加的方式構築和弦,全曲以 飽滿的和聲帶出極大的張力,展現出對聖母極高的讚譽和其慈愛。
Aba Ginoong Maria, Napupuno Ka ng grasya, Ang Panginoon ay sumasaiyo.
Bukod Kang pinagpala sa babaeng lahat at pinagpala naman ang 'Yong
Anak na si Hesus.
Santa Maria, Ina ng Diyos, ipanalangin Mo kaming makasalanan, ngayon at kung kami’y mamamatay. Amen.
萬福瑪麗亞, 妳充滿聖寵, 上主與你同在。 妳在婦女中受讚頌, 妳的親子耶穌同受讚頌。
聖瑪麗亞,上主之母, 為我們罪人祈禱, 於此時和我們臨終之際。
阿門。
幕間 |選自 李榮春 作品
詞|吳茂松、零雨、吳錫和 曲|曾筱雯、卓綺 柔、劉毅、余忠元
李榮 春
(西元1914-1994)
宜蘭頭城人。日治時期頭城公學校畢業,靠自習博覽群書、學習多種語言。甘 於賺取微薄的開銷、婉拒婚姻,以全部的生命奉獻文學志業。
逾六十年的創作歲月, 將生活與文學融合為一,以自身境遇、頭城人文風土、 歲時節慶、家人鄰里生活為創作素材,完成5部長篇小說、20餘部短篇小說,三百 餘萬字手稿。寫下他對自身靈魂的刻劃,對文學的理想與堅持,並為戰後宜蘭、頭 城留下珍貴的文字紀錄。
生前少有作品出版,沒有讀者、沒有知音,未獲掌聲與肯定。過世後,藏在衣 櫥內的原稿,才由姪子李鏡明醫師整理出版。
作品:
《祖國與同胞》 《海角歸人》 《鄉愁》
《洋樓芳夢》 《八十大壽》 《懷母》
《和平街》 《李榮春的文學世界》
頭城,這一片被擠在山海的夾縫之間的平野,本來實在就夠狹窄了,一出了武營便 漸漸的山和海很快地更形靠緊者, 竟被夾得就像一條連綿不斷的赤色帶子。 和太平洋 岸激沖拍擊而激起的,轟轟滾動著的浪花, 遠望像一條靜止的白色帶子似的,蜿蜒地一 路並行著。連綿地橫亙著的峻峰,嵯峨得像接連著天際的,長年翠綠欲滴的峭壁,仿彿 是一個宇宙的巨人,顯出一派永恆肅穆的沈默,那麼莊嚴地在俯瞰著,在陽光下絢爛地 閃耀著的浩瀚汪洋壯闊無涯的銀波。每當風和日麗,一路徘徊徜徉期間,不由神思恍恍 惚惚,如醉如痴地,全部靈魂便會立刻傾囊而出地,丟下這渺小的軀殼,直衝虛空騁馳 翱翔。有如出籠振翼奮飛的巨鵬,沉迷在無邊無際的宇宙大懷中,沒有這軀殼該多好似 的竟至流連而忘返。
這樣一條不絕如縷的赤色帶子,一直延伸到草嶺,便與外界完全隔絕,使這裡成為 一個別有天地了。不過,向南這邊一出了二城,隨著山和海的逐漸隔離,平野也漸漸開 展擴大,一望良田千頃,阡陌縱橫,處處桃花落英繽紛。然而一出蘇澳,山和海忽又靠 攏著,彷彿大自然為了保存這裡的純樸,有意嚴加禁絕外界的混跡 。
李榮春,《和平街》,頁291-292。
那口 井
詞|吳茂 松 曲|曾筱雯
乘海峽的風,破太平洋的浪 從外在的景象說起, 到主角吳沙率領眾人出現,用幾句歌詞道出拓荒的艱辛,兩百 多個春秋已過,而當年維生的古井仍在,英雄已遠,而那份缺憾,早已還諸天地,而音 樂如同歌詞所及,由近而遠,由外而內,從描述性的歷史畫面,逐漸轉唱到個人內心深 處的情感。
乘海峽的風
破太平洋的浪
烏石標記最宜上岸的港灣
吳沙還年輕適合率領兩千人 忘路遠近
忘年已六十六
一斗米,丈量意志的寬度 一柄斧,斫去平原的榛莽
鑿井,水安甜了漂泊 夯土,牆倚靠了疲憊 時光淘洗,兩百多個春秋 如今,早讓缺憾 還諸天地,唯那座 古井不枯 — 思念還淸澈泉湧
吳茂松,《執手 在蘭陽平原》,頁162-163。
出生於嘉義市,2001 年東吳大學音樂系畢業後,錄取北藝大及交大音樂研 究所。同年放棄國內的資格,負笈巴黎深造,2003 年獲得巴黎師範音樂院高級 作曲家文憑。曾跟隨金希文、平義久、 A.Gaussin、 A.Weber、F.Bedrossian、 A.Gorog 等音樂家學習作曲與鋼琴,返台至今,教學之餘仍積極創作新曲。
曾受邀十方樂集作品論壇系列之作曲家。獲獎作品 《播種》、《海》 曾代
表台灣於國外交流,接受諸多音樂團體委創,如音契管絃樂團、奇響室內樂團、 聲子樂集、薪傳打擊樂團、新竹市立管樂團、雙溪樂集等等。此外亦受藝文團 體邀請舉辦音樂講座,推廣法國當代音樂藝術,皆引起廣泛迴響及好評。
筆名望塵。赤腳讀大福國小,單車來回壯圍國中三載,難忘三年宜蘭高中。
因嚮往陶淵明而進臺師大國文系,喜歡老莊而自佛光大學哲學所畢業。宜蘭高 中教師退休後,歸園田居,寫散文也塗鴉現代詩,耕讀宜蘭這塊土地。
著有散文:《頸上棋盤紋》、《不變的方向》。
詩集:《初行》、《一條安心的溪河》、《執手 在蘭陽平原》 等。
第二幕
石港春帆——
烏石港
這裡是吳沙開發蘭陽的發祥地,媽祖宮廟前廣場下面,就是古時的烏石港。蘭陽平 野周圍千山萬嶺,當時外面的簡直沒一個人會到這裡來,這裡的想走出外面一步,都是 非常困難。可說是有烏石港,才有蘭陽。一般出入都靠烏石港,港上來往船隻穿梭如織。
媽祖宮廟和廣場之間,橫穿著一條可能是蘭陽最先開始出現的市集(後來叫做舊街)。
由於烏石港所以當時顯然有過一番相當繁榮的景象,因此曾被稱為小蘇州。後來烏石港 漸漸淤塞,有一次山洪暴發,烏石港被埋沒了。從此小蘇州跟著一起沒落,永遠沒法翻 身恢復。烏石港再由一片平野變成田,戰爭中沒有人種稻子,朝下一望滿眼盡是荒草。
廣場下面就是已成為一片田野的,烏石港的遺址。臨著烏石港的廣場邊緣,有些像 斷崖。這裡有一棵巨松,它默默地像在思念著,憑弔著烏石港,以及當年小蘇州的繁榮 景象和沒落。
老松樹三人合抱不攏,枝葉繁茂,樹蔭遮蔽整個廣場,樹下四周地上有很多粗大樹 根盤錯著。盛夏有許多老人和孩子,很舒服地坐在那裡打瞌睡,一步都不想走開 ⋯⋯
詞|零雨 曲|卓綺柔
許許多多乘載繁華的場所,在時間的長河上,總會消逝, 如同舊時烏石港的沒落, 於李榮春老師的文字中,可見一般。
零雨老師詩句,透露著逐漸失去的淡淡傷感,及對於曾經存在信仰、記憶的濃厚情 愫。樂曲的安排上,由前奏的鋼琴帶出在濃霧瀰漫的海岸行走的沈重步伐,塊狀、停滯 的和聲奠定了整首樂曲的灰霧色調。
走過了第一段敍事般的慢板,第二段進入更流動的樂句中,稍明亮的和聲如對於過 往波瀾的思念,整體的織度由厚至薄,宛若思緒隨著回憶綿延至海的彼岸;接續著間奏, 鋼琴的厚實聲響伴著有力的歌聲帶出了更廣闊的視野,彷彿在歷史的洪流中,似能窺見 逝去的痕跡與新芽互相交錯的風景,如同洋流與海潮,湧現,旋即又隨波逝去。最後一 段中,織度越發地輕薄,沿著鋼琴輕柔淸透的旋律,歌聲也漸漸淡去,但色彩並未回到 最初的灰暗色調,而是如賦予新生般,落在了明亮的朝陽中。
我們正在失去。在海中。載著我們所有
散失之物。往東流去。到另一繁華 的彼處 情感。信仰。記憶。漸漸遠離─ 那時我們將淚眼滂沱。微不足道 加入大海的洪流。然後轉身。有一日 將轉身。迎接另一處漂流而來的─
情感。信仰。記憶。並感覺那種 激動。使我們的血液重新湧現。並驚訝 偷偷換過的那一刻。如何。那一刻 被時間忘卻
零雨,《田園/ 下午五點四十九分》,頁66-67。
作曲家|卓綺柔
台中市人,美國 Seattle Film Institute 電影配樂碩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 作曲組及新媒體藝術學系雙學士。
就讀研究所期間,隨兩次艾美獎得主Hummie Mann 學習電影配樂。參與配樂 的作品亦多獲佳績 — 學生動畫 《Do It Again》 獲第42 屆金穗獎學生作品優等獎、 並入圍國外多項影展;學生動畫 《這個比較甜》 獲台中國際動畫影展 - 台灣學生短 片競賽首獎,並入圍第44 屆金穗獎、韓國獨立動畫影展;學生動畫 《祝你好運》 入 圍2020 關渡國際動畫節;學生電影 《Kill Your Darlings》 獲West Sound Film Festival "Best Student Film”;混聲合唱作品 《大樹》 獲第2 屆音為愛合唱詞曲創 作比賽混聲組首獎,並由全方位音樂出版。
目前為跨領域音樂創作人, 活躍於動畫、電影、遊戲、 流行、國樂及當代古典音 樂的創作。除編曲、配樂及各式委創外,亦與國際知名音樂製作人孫紹庭合作多項專案, 如雷亞遊戲 《Sdorica》、 《Deemo - Reborn》 、 《Deemo II》 等專案的音樂剪 輯製作;Netflix 影集 《預支未來》 的助理音樂製作人及額外作曲家;台北市立國樂團 大型製作 《我的旁白人生》 、 《誰比我流行》 之音樂設計;舞鈴劇場2022 全新創作 《怪奇烏鴉》 之音樂設計;同時作YouTube 上擁有43 萬訂閱的音樂頻道 「SLSMusic」 團隊的創始成員,擔任編曲、樂譜製作、與美術編輯。
詩人|零雨
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文研究所碩士,1991年哈佛大學 訪問學者。曾任《國文天地》副總編輯、《現代詩》主編,並為《現代詩》創社發起人 之一,為臺灣當代重要的現代詩詩人。1992-2021年任教於宜蘭大學。
詩集:
《城的連作》 、 《消失在地圖上的名字》 、 《特技家族》 、 《木冬詠歌集》 、 《關於故鄉的一些計算》 、 《我正前往你》 、 《田園╱下午五點四十九分》 、《膚色的時光》 、《女兒》等。
詩選集:
《我和我的火車和你》(中英對照)、《種在夏天的一棵樹》(中英對照)。
翻譯:《無形之眼》。
佛祖和城隍爺(這兩座廟緊連在一起)前的整個廣場上,密密麻麻數不盡的水燈, 正跟天上無涯無際的繁星在相爭輝似的,閃耀著呈現出一片浩瀚燦爛的光海。看熱鬧的 人潮一波緊接一波,密密層層地還在急激的一直湧來。
孤棚卻已搭成了幾天,兀自雄偉壯嚴的矗立在夜空中,有如一位巨人默默在俯瞰著這種 人間祭獻的盛大壯舉。
各處水燈都在漸漸趕到了,終於一齊集中在佛祖廟前了,隨即按照程序開始遊行了。
儘管唱戲的演得再怎麼賣勁,密密麻麻的人頭莫不一齊轉過來,都在爭看熱鬧,同時随 著水燈移動。水燈逐漸擴展延伸開去,中間夾著一陣陣藝閣,樂隊、子弟、樂音和光美
妙的配合著,壯大聲勢,一路萬人空巷,浩瀚燦爛光海照耀如晝,喧聲鼎沸中恍惚地聽 見眾鬼神莫不醉醺醺,蹣珊雀躍,齊聲祝福:風調雨順,閣境平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一切如夢如幻
李榮春, 《和平街》,頁40; 《懷母》,頁483-485。
艷紫荊
詞|吳茂松 曲|劉毅
樂曲氛圍沿用李榮春老師的文字「壯嚴的孤柱、密密麻麻的人群、鬼神蹣跚雀躍、 水燈」。序奏以塊狀和聲及大小調游移,呈現孤柱的雄偉及中元節的玄幻氣氛:接著進 入快節奏段,以5/8拍及Phrygian Dominat 調式色彩來呈現人群竄動、鬼神樂舞, 再用鋼琴的琶音及人聲的音堆描繪如夢似幻的場景;尾段以水燈為中心,因應歌詞「把 燈點在眼前」 使用E 大調呈現人們誠心的祈禱,最後透過人聲喃喃自語及鋼琴不斷上 行,勾勒水燈逐漸遠去。
火熱寫在靑春的容顏上
用綠色的雙手捧護 風吹不熄 雨澆不滅 盡情塗一季滿滿的色彩 一團團 一團團
把燈點在眼前 引燃的是紅色心思 不論歲月的刀多麼銳利 管它新年成舊曆 放心綻一季艷艷的光芒 一盞盞 一盞盞
吳茂松,《初行》,頁110-111。
作曲家|劉毅
生於臺南、長於臺南,喜愛音樂,熱愛歌唱。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 士班,主修合唱指揮,師事翁佳芬博士。曾受Kurt Suttner、Alicia Walker、Mark Carpio、Jonathan Velasco、Jahja Lin 等大師指導。
從小熱愛歌唱,高中參加李瑪寶老師指導的長榮中學合唱團並擔任 102 級團長,在 合唱團中深受感動, 因而踏上音樂專業之路。曾任和平高中國中部合唱團指揮、臺南大 學音樂系合唱團指揮、嘉義大學嵐韻合唱團指揮、台北室內合唱團助理指揮、高雄室內 合唱團助理指揮、采韻之丘室內合唱團助理指揮;現任教於臺南市立歸仁國小。
近年除了聲樂指導及指揮外也嘗試作曲,近期於2021 年獲第二屆音為愛合唱獨唱 詞曲創作比賽同聲組特優及同聲組優勝,曾受愛唱歌手、Superwomen 女聲、微行星 男聲、新竹高中、采韻之丘、夢蓮花、東吳校友、五十蘭合唱團邀請委託創作及編曲。
第四幕
田疇阡陌稻禾香——
蘭陽平原 「春耕夏收,莊稼人又要開始忙起來了。」這時淸晨和煦的太陽,照著這裡一片廣 漠的平疇,她一個人走出自己的竹圍外來,一邊這兒獨自想著,當時祖先襤褸篳路,披 荊斬棘,開封關疆的情景,彷彿又歷歷顯現在她眼前。她不禁懷念著他們,懷念著唐山 祖先從那兒來的,自己原來的家鄉。這裡再過去約莫五里路就到噶瑪蘭城——宜蘭。那 邊嵯峨蔥翠的山峰,彷彿和蔚藍的天際連接在一起,顯得那樣靜穆莊嚴,和天際一樣地 連綿無涯。平疇上阡陌縱橫之間,錯落地散播著許多竹圍,竹圍裡隱隱地露出農家的屋 頂,一切都顯得這樣平和寧靜。這一刻她感覺做人應該是很快樂,在這種大自然中一切 都這樣和諧,這樣怡然自在似的。田裡的稻米已經成熟了,穗子沈沈地低垂著,在早晨 的陽光下,盪漾著一片黄金色的波浪,已經有人在收刈了。
「稻子都可以收刈了,年成這樣好,做人應該很快樂呀。」 她這樣在心裏說。
李榮春,《懷母》,頁36。
有風自南
詞|吳錫和 曲|余忠元
本曲標題的出處來自陶淵明 《時運》 一詩:「有風自南,翼彼新苗」, 《有風自南》 的詩與樂也因而充滿了陶淵明田園詩的氣息,淸新閒適,無罣無礙;同時,也觀照了李 榮春筆下描寫的蘭陽平原─就如蘭陽平原上的一縷淸風,感通萬物,吹起土地的芬芳, 吹開人們的胸襟。
有風自南 吹開我的衣襟
坦露著胸懷,做人 骨頭吐出芬芳的氣息
骨頭吐出芬芳的氣息 進入花梗,變成花香 隨大氣運行 自由如風,輕快似鳥
鳥飛在落日的燭台 晚雲如張開的錦幅 風景潔白如玉 草蟲明亮似燈
隨風輕歌,擺舞 新秀的稻苗 廣袤的田野 有人輕摇斗笠如南風-
吳錫和,《一起呼吸著》,頁44-45。
政大振聲合唱團
1984 年出生於臺北市,作曲與音樂理論啟蒙於董怡君老師。2002 年進入臺灣師範 大學音樂系就讀,作曲師事金希文教授,鋼琴師事程彰教授,聲樂與藝術指導師事薛映 東教授;2007 年取得學士學位。2009 年負笈德國,並於2015 年以最優異成績畢業於 柏林藝術大學(Universität der Künste Berlin) 之大師文憑班(Meisterschule)。留 學期間曾師事作曲家Walter Zimmermann、Anton Safronov、Marc Sabat。2019
年獲選參與第四期躬耕書院陳其鋼音樂工作坊。2022 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博士 班,師事作曲家郭文景教授。
作品包含管弦樂、民族管弦樂、室內歌劇、室內樂、合唱等多種編制,並曾與諸 多海內外優秀表演團體合作演出,包含Ensemble SurPlus、Formalist Quartet、 Reborn-The Voice of Suka、臺灣愛樂管弦樂團、臺灣交響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 小巨人絲竹樂團、高雄市國樂團、曉韵古樂團、臺北室內合唱團、泰雅學堂合唱團等。
2016 年留學生涯結束後,余忠元嘗試在作品中匯聚更豐富的歌唱性與色彩感;並致力 從漢族的語韻與傳統歌樂聲腔的鮮活動感、幽微的音色變化當中,找尋音樂性的原創生 命力。
詩人|吳錫和
筆名李瘦馬。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畢業。詩風自然高曠,骨節盤硬;於蒼茫 處,令人低迴;於放快處,又不禁令人心神如脫韁;其遒勁之勢,其蒼古之力,已有一 家之風度。作品曾入選 《新詩三百首》、《新詩三百首百年新編》 、 《九十年代台灣 詩選》 、《不枯萎的鐘聲: 2019年臉書截句選》、《2019全球華人網路詩選》 、《2020 全球華人網路詩選》 、 《斷章的另一種可能 - 截句雅和詩選》 、 《疫世界- 2020~ 2021臉書截句選》 等。
著有詩集:《吐詩的蜘蛛》、《一起呼吸著》 等。
詞曲|林育伶
林育伶(1970-)為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New England Conservatory of Music)鋼琴及大鍵琴演奏雙碩士,1995學成歸國迄今,擔任台北喜悅女聲合唱團鋼 琴伴奏。自2011起已譜寫眾多膾炙人口的優秀合唱作品。
本曲的創作契機為作者和年幼外甥女的對話,以「我是狗蟻你是花」為起點發想一
段青澀的愛情故事,開頭為乾淨的無伴奏女聲三部,往後依序加入鋼琴及男聲,恰如其 分的織度仿若帶領大家身歷故事情節,感受一見鍾情的滋味。
無意中看著你
親像踏入桃花境 你的聲、你的影 袂赴參詳,已經刻佇這
我是狗蟻你是花(狗蟻看著花)
你是世間上媠的花 歡喜為你攏無怨慼 因為你是阮的青春 阮的美夢
祝福
詞曲|陳維斌 編曲|冉天豪
作曲家陳維斌本是一名牙醫師,卻不僅演唱,也以臺語創作藝術歌曲。「為鄉愁寫 曲,為母語寫詞。」他的音樂充滿了土地的情感,率真而誠摯。他期待透過歌曲的傳唱, 能使更多人感受臺語優美內涵。
本曲就是一首生日歌,獻給至親的人。歌詞淺顯易懂,內容旨在祝福他人幸福且快 樂。即使人生的道路未必總是順遂,也請別擔心,有人會一直陪在你的身旁。本曲用簡 單的歌詞與旋律,訴說最真摯的情感。也蘊含心中有夢、築夢踏實的精神。
祝福你幸福
祝福你快樂 人生的路途
歡喜閣滿足
祝福你的美夢成就好結果
祝福你有努力就有成果
祝福你的手頭一直有工作 祝福你的腳步行萬里路
無論是彎彎曲曲的山坡 無論是落袂停的風雨 免煩惱免驚惶 有我陪你行 互相依倚手相扶
祝福你會得到上光彼粒星 祝福你唱出上媠的聲音
詞曲|陳永淘 編曲|蔡昱姍
詞曲作者陳永淘1956年出生於新竹關西鎮,為臺灣知名客語作曲家、歌手、藝術 家。其作品蘊含了原鄉的情懷,加上了對母語的依戀。題材從生活中汲取;音樂風格平 易近人,將母語以音樂的形式自然又美麗的呈現。編曲者蔡昱姍擁有豐富人生伴奏經驗。
近年致力為臺灣各時期歌謠編寫合唱版本,包含華語、臺語、客語及多種原住民語言。
作品風格清新多變,膾炙人口,廣受合唱團及聽眾喜愛。
原曲創作於1996年,收錄於專輯《阿淘和孩子一起下課啦!》,是陳永淘老師為 了客家孩子所創作,並與一群小朋友一同演唱。本曲以觀察三芝的老鷹為靈感,透過鷂 婆銳利的雙眼,俯瞰地面上的動物與人們。配合輕快的旋律;利用多處疊字增添歌唱的 節奏與趣味,期許聽眾感受自然鮮活的生命力。
鷂婆飛高高 目珠利利
白鶴牛背項 淨淨利利
鯉嬤水草竇 撩蝦公 阿婆竹頭下 打鬥敘
鷂婆飛高高 目珠利利
蛇哥佬蟾蜍 客客氣氣 兔子耳公長長 恬恬聽
恁多隻尸胐 ㄅㄧ ㄅㄨ ㄅㄧ ㄅㄨ 麼人打臭屁
鷂婆飛高高 目珠利利
豬嬤落菜園 歡歡喜喜
烏鴉上屋頂 做大爺 呱……啊……
阿公介擔竿 ㄅㄧ ㄅㄧ ㄅㄧㄚ ㄅㄧㄚ 斷忒去
阿公介擔竿 ㄅㄧ ㄅㄧ ㄅㄧㄚ ㄅㄧㄚ 啊哈 斷忒去
歌詞注譯|
鷂婆:老鷹。
白鶴:白鷺鷥。
淨淨利利:乾乾淨淨。
鯉嬤:鯉魚。
竇:草叢。
撩:戲弄。
竹頭:竹林。
打鬥敘:與人快樂談天。 佬:一同。
恬恬:安靜地。
恁多:那麼多。
尸胐:屁股。
麼人:是誰。
落:溜到。
介:的。
擔竿:扁擔。
斷忒去:斷掉了。
詞曲作者金承志,為中國當代指揮與作曲家,於2010年創立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 現擔任藝術總監與指揮。代表作有《張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鑰匙放哪裡了》、《我喜歡》、 等等。
本曲使用了說故事的手法,呈現極具張力的穿插。鋼琴的娓娓道來搭配上大提琴的
低喃,讓本曲整體的音樂性達到更高層次的昇華,讓人不由自主地跟隨旋律的推進,走 進其營造出來的情感堆疊裡,從而帶領聽者一步步沉浸於屬於他們各自的回憶漩渦中。
「時光像一輛有去無回的列車,只可惜我們還沒來得及到達終點站。『忘記』真是 一件漫長的事,這首歌唱給那些還沒能忘記的人。」——金承志
永康街的路上,有一家牛肉麵。
應該是西側,我分不清東南西北, 你帶我去過一次,後來我常去。
每次讓老闆少放一些蔥,他不聽。
只好一次一次都挑出來,放進小碗。
假裝你會在一旁幫我吃掉。
收到的信件堆滿我的小抽屜, 裡面有一半是你對我的想念。
可是最近沒有收到, 只有促銷券跟帳單。
下個月阿K的生日,你會出現嗎? 本來說好要一起去的喔。
你會不會用我給你買的領帶呢? 相撲先生的貼紙, 記得要貼在旅行箱上喔。
去往你家的路上,有長長的隧道, 每次都擔心車燈會不會突然熄滅。
總說要陪著你的媽媽去旅行,
現在有空了,
現在開口還來得及嗎?
忘記我,彷彿我從未出現過; 路過我,迷失在熟悉的街頭; 沖刷我,沉溺在記憶的漩渦; 親吻我,如初次見面時一樣。
忘記我,彷彿我從未出現過; 忽略我,流浪在往事的霓虹; 擁抱我,徘徊在過往的日記; 親吻我,如初次見面時一樣。
忘記我,仿佛我從未出現過; 親吻我,如初次見面時一樣。
詞曲|劉毅
詞曲作者劉毅,生於台南、長於台南,畢業於國立臺南大學音樂系,主修聲樂,師 事王志成教授。現就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主修合唱指揮。本曲在台 北室內合唱團舉辦的第一屆「音為愛」作曲比賽中,榮獲混聲組第二名的佳績。
本曲描述昔時母親為了張羅一家大小吃食,在廚房忙進忙出,每每等到家人用餐完 畢,才會上桌吃飯。但是小孩子不懂事,以為母親喜歡「窮菜尾」,到了長大後才恍然, 那是母親對自己的疼愛。歌詞源自劉毅老師幼時發生過的真實軼事,整首歌的前進就是 主角心態成長的過程,從童年的單純,再到成熟的複雜,進而了解到媽媽的辛勞與付出。
最後劉毅老師亦安排主角向母親道歉,而母親對此仍是報以微笑,並巧妙地用了貫串全 曲的三個字作結。
細漢的時陣 阮阿母尚會煮菜 每一次攏煮介 煮介芳貢貢 有時是咖哩飯 有時是炒米粉
有時是我尚愛呷的肉燥飯
每一次呷飯的時 阿母總叫阮緊緊食 毋過她總是 無和阮鬥陣 抑是洗大鼎 抑是款廚房 最後呷到剩菜尾 她才窮來食
有一天阿母問我: 你甘知阮愛呷什麼? 我想起每一次阿母攏窮菜尾 就和阿母講:阿母尚愛食菜尾
阿母啊微微啊笑 微微啊笑 叫我 你齁 戇囡仔
大漢了後才知影 那是阿母的疼 母管食好食壞總先給咱呷飽 那是阿母的疼
有一次 我對阿母講 阿母失禮 我那天按呢講
阿母微微仔笑 戇囡仔
邵族歌謠 編曲|呂泉生
編曲家呂泉生1916年出生於台中縣神岡鄉,後赴日本學習音樂,因此啟發對合唱 的興趣,於1957年創辦榮星合唱團並擔任團長。其畢生致力於採集、改編台灣本土歌 謠,音樂富有鄉土藝術之美。
本曲為台灣邵族之歌謠,描述原住民在進行捕魚、打獵之後,為了慶祝漁獵豐收, 於是築起營火、協同嘉賓一起載歌載舞,在豪爽的歌聲中感恩祭神。本曲中以大量的狀 聲詞和感嘆詞堆疊出熱鬧的氛圍,搭配富有節奏感的旋律和舞步,描繪出台灣原住民的 熱情奔放。
ka wu ka wu pin to si yo da ma sen Heiya ka wu ka wu pin to si yo da ma sen ha ha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ya wu ka wu ka wu pin to si yo da ma sen a yi ya na to sa na si ho ha a yi ya no lin na san na do si yo do la ko lien pin pin pon pon pin pon pon hei a hei a hei yi ya
師
長
指揮| 高端禾老師
大提琴| 陳怡文老師
聲樂指導|
溫佳霖老師、莊皓瑋老師、李駿平老師
社團指導| 葉相林老師
藝術社團| 陳幼君老師
幹
部
群
團長 | 李宜家
副團長 | 吳凱瑞
音樂行政 | 林家維、陳品豪
會計 | 蔡宗翰
出納 | 莫曉峯
網宣 | 馬翊程
文書 | 邱梓瑄
美宣 | 劉亭妤
音
樂
會
籌
備
人
員
總召 | 李宜家、吳凱瑞
行政 | 林家維、陳品豪
財務/票務 | 蔡宗翰、莫曉峯
美宣 | 劉亭妤
文宣 | 馬翊程、邱梓瑄
主視覺 | 劉亭妤、邱梓瑄
節目冊編排 | 馬翊程
曲介及翻譯 | 音樂幹部群
合
作
單
位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振聲合唱團
學生指揮| 黃采泠、陳彥廷
學生伴奏| 李宜家、蔡宗翰
聲部長|
女高音| 張若于
女中音| 陳宥臻、林華盈
男高音| 陳彥廷、吳凱瑞
男低音| 葉俁喆
主持人| 吳秉杰
舞 監| 洪珞芹
工作人員|
王晨育、祁子恩、游雯淇、王玟晴 曾義凱、鄭莨達、李宇翔、蔡明翰
攝影|祁子恩
影像紀錄|好聲藝集Sounds Good
協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課外活動組、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Eslite誠品表演廳 贊助單位|政大校友合唱團
名單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仲安 老師
李駿平 老師
連芳貝 老師
陳幼君 老師
莊皓瑋 老師
溫佳霖 老師
葉相林 老師
Anna Tabita Abeleda-Piquero 老師
吳秀美 學姐
李瑞鑫 學姐
呂蘭芳 學姐
林志恒 學長
邱坤玄 學長
張育慈 女士
陳明娟 學姐
陳達群 學長
鄭淵博 學長
劉萱萱 學姐
蕭玲蘭 女士
羅正南 先生
龐開文 學長
您對於振聲的意見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請您不吝填寫本次公演回饋表單! 再次感謝您今晚的蒞臨, 並祝您有個愉快美好的夜晚!
台北室內合唱團 政大校友合唱團 政大校友青年合唱團 政大校友經典合唱團 宜蘭縣五十蘭愛樂合唱團 晶安實業有限公司 師長及全體工作人員 今日蒞臨的所有聽眾們 支持、關心振聲的人 曾經與振聲一起並肩同行的您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