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政治大學振聲合唱團
第 65 屆年度公演 《漫漫詩,慢慢愛。》 演出節目冊
Part1:寂靜之聲
Ave Maris Stella
編|Javier Busto
Dominus Vobiscum
曲|Jacob Narverud
In the Silence
詞|Robert Bode 曲|Jacob Narverud
Part2:信仰之贊
Baba Yetu
詞|Chris Kiagiri 曲|Christopher Lin
O Love
詞 | George Matheson 曲|Elaine Hagenberg
Little Wheel A-Turnin'
編|Greg Gilpin
Why We Sing
詞 曲|Greg Gilpin
Part3:喚醒世界
On suuri sun rantas autius
詞|Veikko Antero Koskenniemi
編|Matti Hyokki
谷茶前
詞|沖繩民謠 曲|瑞慶覧尚子
Hela Rotan
詞曲|印尼傳統民謠 編|Ken Steven
感恩祭之歌
曲|哈尤.尤道
演出節目表 《上半場》
Part4:心靈相會
Five Hebrew Love Songs
曲|Eric Whitacre
1. Temuná
2. Kalá kallá
3. Lárov
4. Éyze shéleg
5. Rakút
Part5:詩中歌唱 百合花
詞|李敏勇 曲|石青如
春水
詞曲|陳永淘 編|蔡昱姍
茉莉
詞|李皓 曲|潘行紫旻
渡口
詞 | 席慕蓉 曲|劉新誠
烏罐仔裝豆油證
詞|向陽 曲|石青如
《下半場》
演出名單
女高音/ Soprano
張若于、林昀靜、洪珞芹、池亮蓁、梁軒綾、鄭采妮、王存慈、錢宇寧、黃曉柔、
邱湘涵、王逍遙
女中音/ Alto
黃采泠、陳宥臻、林靜雯、劉亭妤、翁瑀婷、林華盈、黃音慈、蘇琬琳、何嘉瑜
男高音/ Tenor
陳彥廷、吳凱瑞、李昇峰、鄭莨達、吳柏承、陳伯霏、簡研弘、陳品豪、鄭維宸
男低音/ Bass
葉俁喆、蔡宗翰、邱玠澂、馬翊程、曾義凱、林家維、莫曉峯、楊彬
4
|演出團隊|
政大振聲合唱團 NCCU Chen Sheng Chorus
振聲合唱團成立於民國四十七年,至今已是第六十五屆,團員約三十餘人,由 政大各院系愛好合唱的同學組成。六十餘年來,本團歷經李抱忱、鄭錦榮、任策、 崔玉磐、陸蘋、黃翠瑜、陳曉雰、劉琦芍、陳志仁、連芳貝、王雅真以及鄭逸伸老 師的悉心指導,現任指揮老師為高端禾老師。
本著「陶冶心性、振興樂聲、普及樂風、推揚樂教」的宗旨,振聲合唱團除了學 期中每週兩次常規練唱之外,不定期舉辦寒訓、暑訓、聲樂課、合唱指揮營、合唱 音樂營等,亦持續協助校方舉辦「政大文化盃合唱比賽」,對推動校園合唱風氣發展 及提高同學音樂水平不遺餘力。此外,亦舉辦迎新音樂會、送舊晚會、社團郊遊等 聯誼活動,增進團員間的向心力與認同感。本團並定期於安養院表演服務,於聖誕 節進行報佳音活動,期以回饋社區。
振聲合唱團在歷屆指揮、團長以及全體團員的共同努力之下,多次獲得全國音 樂比賽大專組冠軍,並曾十六度蟬連大專合唱比賽優等獎。2015年三月參加全國學 生音樂比賽,亦獲得北區優等的佳績;而同年七月,有幸受邀作為美國團隊的聯演 團體,參與臺北國際合唱音樂節的演出。2016 年五月,更受中山大學東校區合唱團 之邀,遠赴廣州與中山大學東校區合唱團及另外兩組大學合唱團進行交流及共同演 出。2018年7月振聲舉辦 60 周年系列活動,不僅委託劉新誠老師和陳煒智老師創
作 60 周年紀念曲目〈青春振值〉組曲並於公演《振值青春時》首次公開發表,更邀請 許多畢業已久的團友回學校參與 60 周年團慶,跨越時代一同享受歌唱。
歷年來本團曾經演唱過的大型曲目包括:韋瓦第《榮耀頌》、莫札特《加冕彌撒》、 約翰史特勞斯的輕歌劇《蝙蝠》及《鄉村騎士》選曲、黃自《長恨歌》清唱劇、林聲翕《海 峡漁歌》及國樂伴奏的交響詩《慈春胡》、屈文中《黃山,奇美的山》、蕭泰然《1947 序曲》、凱魯比尼《c 小調安魂彌撒曲》、巴哈《經文歌:耶穌,我的喜悅》、舒伯特《德 文彌撒曲》、音樂劇《西城故事》組曲、佛瑞《安魂曲》、韋塔克 《五首希伯來文情歌》、 音樂劇《窈窕淑女》、懷塔克里 《Leonardo Dreams of His Flying Machine》等。
除了大型曲目之外,振聲合唱團亦會演唱較為通俗親近的音樂小品,選曲風格多元 豐富涵蓋世界民謠、黑人靈歌、爵士音樂以及現代合唱音樂作品。
振聲合唱團不僅以追求更高的音樂層次為理想。向來保有深厚的情感傳承,不 少學長姐 畢業後仍常在練習出席表示關心。合唱不僅是音樂的藝術,更是人與人和 諧共處的良善薰陶。盼能將此合唱的精神與人共享,提升社會之人文涵養。
振聲合唱團 link tree
5
團長的話
尊敬的觀眾,親愛的音樂愛好者們晚安:
今天是振聲合唱團第65屆的年度公演,一直以來支持著振聲的師長及學長姐們、陪伴 我們共同成長的家人朋友們、或是因緣際會來聆聽我們演出的觀眾們,作為團長,我想在此 代表振聲合唱團對您們表達我們最真摯的感謝,因為有您們的支持,今晚的音樂會才能如此 圓滿的劃下一個休止符。希望今天的這兩個小時,能讓您一同感受到合唱音樂的美好,願這 些動人的旋律,在您的心中繼續迴響,成為您美好回憶的一部分。
今年不管是對我們團員或是老師都是一個特別的時刻,我們一起走過了疫情的艱辛,許 多因疫情停擺的規劃,都在這個年度一一重啟,彌補過去留下的遺憾,也創造了新的回憶與 美好。像是音樂營邀請了從日本遠赴而來的指揮老師,帶我們體驗沖繩的熱情及獨特的文化, 不僅如此我們也透過活動與友團:交大友聲合唱團、陽明合唱團締結了密不可分的深厚情誼, 這些都是我們珍視的回憶與體會。
音樂是一種奇妙的語言,能夠穿越時間和空間,觸動我們的靈魂。這次音樂會的曲目, 精心挑選了一系列充滿多樣性的作品,從古典到現代,從動人的合唱曲到感人至深的獨唱表 演,每一首歌曲都蘊含著我們的情感和對音樂的熱愛。感謝所有團員們以及高老師,我們都 清楚準備一場演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謝謝團員們在過去的日子裡付出了無數的努力和 汗水。也感謝高老師的耐心指導讓我們在音樂上更有所體悟,督促著我們向前奔跑、挑戰自 己的極限。合唱的美,是建立在每位歌者都用心將情感灌注在每一個音符、每一個和聲中, 才能夠將最美的音樂呈現在觀眾們面前。
擔任團長的這一年,我發現了自己很多不足之處,也從中學習到了很多,很感謝行政幹 部和音樂幹部之間相互合作,讓振聲能繼續順利前行。最特別感謝的人是,我的兩位副團劉 亭妤、黃音慈,雖然我們的合作過程中經歷了各種挫折,但我們都一次次的發現並且一起解 決,從一開始的驚慌、不知所措,成長到現在可以操持整個團隊、營隊、演出等,雖然還有 很多可以進步的空間,但相信這一年來的經驗都將成為我們未來重要且珍貴的養分。
最後,我要感謝的是幕後的工作人員,感謝你們為這場演出特別撥出時間來協助我們, 沒有你們這個音樂會也沒辦法順利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若有招待不周或值得稱讚的部分, 希望觀眾們不吝給我們指教和鼓勵,謝謝大家。
6
振聲合唱團第65屆團長 林靜雯
出生於馬來西亞,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大學主修鋼琴,師事李娓娓老 師,碩士主修聲樂,師事任蓉老師。自1998年甄試進入台北室內合唱團,多次隨團出 國參與各種音樂節與國際大賽,分別在義大利、德國、匈牙利的國際合唱大賽中奪魁, 演出經驗豐富。2006年與藝術總監陳雲紅老師集團內志同道合的幹部發起第一屆《合唱 無設限》東方新人聲創作發表計畫,擔任整個計畫的執行和連絡人,延續至今已經成功 舉辦十二屆,與來自世界各國的作曲家合作超過40首當代人聲作品,期間更入選台灣 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大獎《台新藝術獎》前十大製作。同時,計畫的前瞻性和音樂詮釋的精 準也使合唱團陸續受邀在國際上重要的當代音樂節發表作品近100首,奠定了台北室內 合唱團在亞洲當代人聲音樂的領導品牌地位。
2009-2015年分別指揮政大振聲合唱團、萬芳高中合唱團、陽明大學合唱團多次獲 得全國音樂比賽前三名的佳績;近年更帶領宜蘭五十蘭愛樂合唱團在全國社會組合唱比 賽中頻頻得獎,並帶領台北華新兒童合唱團受邀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出馬勒《第三號 交響曲》,同時也獲聘為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兼任講師。目前擔任台北室內合唱團行 政經理、台北室內歌手團長、台北華新兒童合唱團、真理大學音樂應用學系合唱團、陽 明大學暨校友合唱團、政大振聲合唱團、宜蘭五十蘭愛樂合唱團、監察院晴聲合唱團指 揮。
7
| 指揮老師 | 高端禾
指揮介紹
| 鋼琴 | 鍾涵雯
畢業於宜蘭羅東高中音樂班,並以優異的成績推甄至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主修鋼 琴、副修聲樂。大學期間即累積豐富的伴奏經驗,以及極佳的視譜能力與自然濃厚的音 樂表現,不管是與不同性格、程度以及器樂領域的學生伴奏,抑或是和各個音樂家同臺 演出,皆有極佳的靈敏度與寬廣的音樂視野,獲得許多老師的讚賞。畢業後經常在臺灣 各種音樂比賽及表演場合中擔任鋼琴合作。
舞臺上不斷增加的資歷,使其鋼琴技巧及音樂內涵更快速地往前躍進。而除了器樂 之外,也與合唱團有密切的合作,並前後擔任「臺北市萬芳高中合唱團」、「廣青合唱團」、 「五十蘭合唱團」、「上海拉縴人室內合唱團」、「振聲合唱團」、「陽明大學合唱團」、「晴 聲合唱團」、「佳音英語合唱團」及「逢友室內合唱團」的伴奏,訓練與擴增各種音樂向度 的呈現手法,並讓自己的音樂往更多元方向發展,打開音樂無邊無界的眼光及思考。
8
| 小提琴 | 許淑婷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小提琴演奏博士學位、在美國期間接受過諸多大師獨奏及室 內樂指導包括: Federico Agostini James Buswell, Erick Friedman, Yuval Gotlibovich ,Menahem Pressler, Janos Starker, Tsuyoshi Tsutsumi, Bion Tsang, Donald Weilerstein, 胡乃元等,深受青睞。
演奏足跡遍及亞洲、歐洲及美國,包括獲邀參與2004年Spoleto USA國際音樂節. 2006,2007年芬蘭國際 Kuhmo音樂節.2009年Banff Music Centre Chamber Residency. 2010年美國 La Jolla音樂節。2010年獲聘擔任美國職業樂團 Indian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約聘團員。
學成歸國後其獨特的實力深受各方肯定,以演出與教學活躍於樂界。
2011-2013年加入小提琴家胡乃元在台所創之Taiwan Connection 室內樂團,
2016年受邀與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第二屆國際鋼琴藝術節.
2017年故宮南院音樂會、誠品室內樂節、金門坑道音樂節、華岡樂府系列音樂會、歐 亞管弦樂團沙龍音樂會、台新銀行午間音樂會、林建生基金會音樂會、中原大學風雅頌 音樂會等。曾任教於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系碩士班,目前於文化大學音樂系擔任兼任助理 教授, 亦任教於光仁中學,光仁小學音樂班。
9
學生指揮介紹
學生指揮 邱玠澂 學生指揮 黃采泠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應屆畢業生, 臺中一中畢業。曾任臺中一中Annie Laurie合唱團副團長與男低音聲部 長、政大振聲合唱團男低音聲部長, 現為政大振聲合唱團學生指揮、台北 室內合唱團團員。
在擔任學生指揮的第二年,對音 樂有了更多的認識,同時也是在學生 團的最後一年,期許能與團員一同表 達出屬於我們的音樂,畫下不會後悔 的休止符。
畢業於新北市立中和高中,就讀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現為政大 振聲合唱團學生指揮及女低音聲部 長、福爾摩沙青年合唱團團員。
很慶幸第一次擔任指揮就是在振 聲,每位團員都好樂意跟我們一起創 造音樂,總是彼此砥礪前行。開始參 加更多合唱團後愈發覺得自己在音樂 上還只是隻小雛鳥,有太多動人的技 術需要學習,如果可以我也想將那些 打動我的音樂帶給團員和聽眾們。
10
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二 年級。高雄人,畢業於陽明國中管樂 班,同時以優異的成績錄取高雄中學 音樂班以及高雄女中,曾任高雄女中 合唱團伴奏。自幼便展現對音樂的喜 愛,多次參與音樂比賽和演出皆有亮 眼表現。
2018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單簧管獨奏 高中職組高雄市初賽特優第一名、全 國決賽優等第三名。
2019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鋼琴獨奏高 中職組高雄市初賽特優第一名、全國 決賽優等。
2019 與學聲樂的表姊於高雄市音樂 館舉辦「家庭音樂饗宴」音樂會。
2020 謝欣容老師鋼琴伴奏大師班並 接受指導。
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曾參加多場 音樂會、成果發表以及鋼琴表演等。
學習鋼琴將近十年,在音樂領域有自 己獨特的見解。不只活躍於音樂領 域,在學校生活中,無論課業成績或 運動項目皆有不錯的表現,能夠在這 之間取得平衡,並受同學喜愛。
11
學生伴奏介紹
學生伴奏 李宜家 學生伴奏 程海平
Ave Maris Stella
編曲|Javier Busto
本作品歌詞出自聖經路加福音,詞作大約起源於九世紀,歷來眾多作曲家曾為它譜 曲。此版本為西班牙作曲家暨指揮家Javier Busto 作品,其創作在法國、義大利、德 國等斬獲諸多獎項,同時也在西班牙、日本等許多國家擔任合唱與作曲比賽之評審。
海洋之星是聖母瑪利亞最為古老且廣泛的稱呼之一,歌詞描述大天使加百列向瑪利 亞宣告,她將要懷孕生子,並將聖母比喻為海洋之星,能夠引領並拯救人類,打開前往 天國之路,成功地將瑪麗亞以一位慈愛且偉大的母親的形象作為呈現。
本曲和聲編排十分莊嚴又富含巧思,高低聲部時而以上下行音階並行,時而交錯出 現呈現來回縈繞之感,讓人深切感受到作曲家精心安排之下的神聖氛圍。
Ave, maris stella, Dei mater alma, atque semper virgo, Felix cæli porta.
Sumens illud Ave Gabrielis ore, funda nos in pace, mutans Evæ nomen.
Solve vincla reis profer lumen cæcis, mala nostra pelle, bona cuncta posce.
Monstra te, esse matrem, sumat per te preces, qui pro nobis natus, tulit esse tuus.
Virgo singularis, inter omnes mitis nos culpis solutos, mites fac et castos.
Vitam præsta puram, iter para tutum, ut videntes Jesum semper collætemur.
Sit laus Deo Patri, summo Christo decus, Spiritui Sancto tribus honor unus.
Amen.
萬福, 海星聖母,
永保童貞孕育上主, 天國之門滿是幸福。
自加百列之口聽見萬福, 使吾等平靜,扭轉夏娃惡名。
揭開罪人枷鎖,賜予黑暗光明, 驅除吾等災難,求取一切福善。
展現,基督之母, 但願為吾等而生之基督,
聽得汝之信徒。
超越世間之童貞,
解放吾等,
賜予無罪之身。
賜予吾等純潔生命,
使吾等路途安定,
以此得見耶穌基督,同享喜樂。
讚美天主,
光耀基督,
榮耀聖靈三位一體,
阿們。
12
Dominus Vobiscum
作曲|Jacob Narverud
本曲為美國作曲家暨指揮家Jacob Narverud 作品,其活躍於合唱演出、作曲 並擔任多個合唱團指揮,更擔任音樂出版編輯。本作品歌詞取材於傳統天主教進行彌撒 時的祝福語,意指「上帝與你們同在」,回應語“Et cum spiritu tuo.” 意指「也與你同在」。
全曲僅用短短數句歌詞構成,但絲毫不影響其豐富的和聲與結構,彷彿能夠從音樂裡見 得神聖的光輝。
全曲意境莊重神聖,以近似中世紀宗教音樂「葛利果聖歌」的形式,無伴奏且由 單一聲部吟唱作為開頭,吟唱結束後以多聲部的和聲承接。值得注意的是樂句設計與拉 丁文朗誦的抑揚頓挫十分相近,使人同時有聆聽樂曲與朗讀之感,在這基礎之上更是把 部分文字的單一音節用音樂開展,使原本簡短的文字鮮活起來。
Dominus vobiscum.
Pacem relinquo vobis, ut et cum spiritu tuo.
Amen.
In the Silence
作詞 / 作曲 | Robert Bode / Jacob Narverud
阿門。
作曲家Jacob Narverud出生於紐約,為知名的作曲家、編曲家、指揮家,現為 美國合唱團活躍的客席指揮,其音樂注重旋律性,擅於以充滿圓滑線的樂句譜出流行歌 風格的流暢曲子,其常受委託創作合唱歌曲,並為各地之合唱團所演唱。 本曲歌詞為 Robert Bode所作,簡短而深刻的文字帶給人無限想像。
本曲開頭由單音的鋼琴旋律描繪雪花的飄落,帶領聽者進入寂靜的雪白大地,音樂 在和聲的開展中漸漸擴張, 轉調後音樂伴隨流暢的旋律開始流動,男女聲相互回應、堆 疊,音樂在其匯流後歸於寂靜,最後在一片寂靜中找到屬於自己內心的平靜,只聽見最 初鋼琴雪花飄落的聲音。
Give me this life, Give me this life, too: That I may hear you, blessed world, That I may hear your secret life, That I may breathe the unknown air, That I may hear the snow as it nears, That I may hear the snow as it kisses the earth.
請賜我此生命,也請賜我此生命: 以讓我聽見您,幸福的世間, 以讓我聽見您奧秘的生命, 以讓我呼吸未知的空氣, 以讓我聽見將至之雪, 以讓我聽見親吻大地之雪。
13
上帝與你同在。
祂留下的安祥予你; 亦將伴你靈魂。
That I may hear your secret life, That I may breathe the unknown air, That I may hear the snow as it nears, and find the peace in the silence, peace in the silence of this world.
Baba Yetu
作曲 | Christopher Tin / Chris Kiagiri
以讓我聽見您奧秘的生命, 以讓我呼吸未知的空氣, 以讓我聽得將至之雪, 在寂靜裡尋得祥和 ——在世間的寂靜裡。
本曲由美籍華裔作曲家Christopher Tin改編Chris Kiagiri所作之《The Lord's Prayer》,歌詞部分將馬太福音中的主禱文以東非斯瓦希里語呈現,曲風也帶入了非洲 音樂色彩,與典型基督聖樂截然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本曲最初是作為2005年電子遊戲《文明帝國Ⅳ》的配樂,收錄於 Christopher Tin的專輯《Calling All Dawns》,並於2011年獲得第53屆葛萊美獎 最佳器樂編排與伴奏獎,成為首度獲獎的遊戲音樂。
在此合唱無伴奏版本中,由男高音在曠野般的獨唱揭開序幕,其後帶領合唱團唱出 富節奏的虔誠祈禱,中段則充斥著豐富和聲變化,最終以前後對稱的編排重新回到開頭 的祈禱,在悠遠的聲響中迎來結尾。
Baba yetu, yetu uliye mbinguni yetu, yetu amina!
Baba yetu, yetu uliye mjina lako e litukuzwe.
Utupe leo chakula chetu tunachohitaji. Utusamehe makosa yetu, hey!
Kama nasi tunavyowasamehe waliotukosea.
Usitutie katika majaribu, Lakini utuokoe na yule muovu e milele!
Ufalme wako ufike, Utakalo lifanyike duniani kama mbinguni.
Baba yetu, yetu uliye mbinguni yetu, yetu amina!
Baba yetu, yetu uliye mjina lako e litukuzwe.
天父,我們在天上的父,阿們! 天父,願人們都尊你的名為聖。
賜給我們日用所需的飲食。 赦免我們的罪, 如同我們寬恕別人的過錯。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而拯救我們於兇惡, 直到永遠!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世上如同行在天上。
天父,我們在天上的父,阿們! 天父,願人們都尊你的名為聖。
14
O Love
作詞 / 作曲|George Matheson / Elaine Hagenberg
本曲歌詞取自蘇格蘭傳教士George Matheson於1882年在其妹婚禮所贈之聖詩。 詩中除歌詠愛情、祝福新人,更隱含了Matheson自身對愛的理解,他曾在年輕時因雙 目失明遭未婚妻拋棄,後在妹妹的照顧下與對上帝的信仰中走出陰霾,對他而言愛可以 是深刻、溫暖的,也可以是神聖、無私的。
Elaine Hagenberg是美國當代知名合唱作曲家,其作品在世界廣為不同合唱團所 演唱。其作品多具有優美的旋律,以及在不同聲部間,時而堆疊推進、時而匯流或留下 單一線條的織度變化,在動靜間表現出情感上的張力,本曲亦表現出此特色,並透過音 形與力度變化表現出海浪般的效果,象徵愛的包容與無盡。
O Love that will not let me go, I rest my weary soul in thee; I give thee back the life I owe, That in thy ocean depths its flow May richer, fuller be.
O Joy that seeks me through pain, I cannot close my heart to thee; I trace the rainbow through the rain, And feel the promise is not vain, That morn shall tearless be.
喔愛,將不使我離去, 我安放我倦怠的靈魂於你; 我向你獻出我擁有的生命, 在你汪洋深處棋流動將更加豐盈。
喔喜悅,在傷痛中找到我, 我無法對你封閉我的心靈, 我透過雨水追尋彩虹, 並相信諾言並非虛假, 明日將不再痛苦。
15
Little Wheel A-Turnin'
編曲|Greg Gilpin
Greg Gilpin為ASCAP(美國作曲家、作家和發行商協會)著名獲獎作曲家及編 曲家,同時身兼教育合唱出版物總監,擔任大型合唱團指揮。除了傳唱各地的合唱作品, Greg Gilpin也為迪士尼、百老匯作品譜寫配樂。黑人靈歌帶有濃厚宗教色彩,是發自 內心與靈魂唱出的歌聲。內容多引用聖經故事,傳達遭受迫害的痛苦,卻又充斥著樂觀 不屈服的態度。
本曲由許多頑固音型構成,營造《以西結書》中巨輪不停轉動的模樣,輪子和信徒同 進退,如同上帝總是陪伴使徒身側。全曲段落分明,反覆演唱的主題不斷傳達回歸天國 的嚮往,伴著歌聲轉小逐漸遠去。
Little wheel a-turnin', turnin, little wheel a-turnin'.
Ezekiel saw the wheel way up in the middle of the air. Ezekiel saw the wheel turnin', wheel a-turnin'.
The big wheel run by faith, little wheel run by the grace of God. A wheel in a wheel, way in the middle of the, middle of the, way in the middle of the air.
Some wanna sing and shout. 'Fore six months they're all turned out. Zeke! What'dja see up there?
Way in the middle of the, middle of the, way in the middle of the air.
小輪子正在轉動,轉啊, 小輪子正在轉動。
以西結看見那輪子一路攀升至空中。
以西結看見那輪子正在轉動。
那大輪子依靠信仰驅動, 小輪子憑藉神的恩典輪轉, 輪中套輪,
是那輪子高懸在空中,在空中, 高高懸掛在空中。
有人想要高唱歡叫。
六個月前早已準備好。
以西結!你在那看到了什麼? 是那輪子高懸在空中,在空中, 高高懸掛在空中。
16
Why We Sing
作詞/作曲|Greg Gilpin
本曲以簡單的旋律開始引述歌唱的美妙之處,再齊唱出一切的美好都是我們歌唱的 原因。一而再再而三的描寫音樂的好處,並重複邀請眾人一同歡唱。相似的樣式卻一次 比一次更加豐富,最後在激昂的和聲中作結,堅定表達了歌者的信念。
A sound of hope, a sound of peace, a sound that celebrates and speaks what we believe.
A sound of love, a sound so strong, It's amazing what is given when we share a song.
This is why we sing, why we lift our voice, why we stand as one in harmony.
This is why we sing, why we lift our voice, take my hand and sing with me.
Sooth a soul, mend a heart, bring together lives that have been torn apart. Share the joy, find a friend, it’s a never-ending gift that circles back again.
Music builds a bridge, it can tear down a wall.
Music is a language, that can speak to one and all!
一個希望的聲音,
一個和平的聲音
一個歌頌、訴說我們所堅信著的聲音。
一個愛的聲音,
一個強烈的聲音 當我們一同歌唱時, 得到的回饋總是令人驚喜。
這就是我們為何歌唱, 為何提高音量, 為何我們和諧的團結一致。
這就是我們為何歌唱, 為何提高音量, 牽起手和我們一起歌唱吧。
撫慰靈魂,填補心靈 將破碎的生活重新完整
分享喜悅,尋找朋友 這是永不終止的禮物
音樂創造連結, 可以推倒心牆
音樂是種語言, 可以傳達給世界!
17
On suuri sun rantas’autius
作詞 / 編曲|Veikko Antero Koskenniemi / Matti Hyökki
本曲為芬蘭作曲家及合唱指揮家Matti Hyökki的作品,其曾擔任芬蘭赫爾辛基大 學YL男聲合唱團指揮,並帶團世界巡演廣獲國際好評,也曾擔任芬蘭國家歌劇院合唱 指導,受邀至多國參與國際合唱大擔任評審,並舉辦多場國際型的合唱工作坊,現於西 貝流士音樂學院擔任合唱指揮教授。
本曲為一首芬蘭民謠,歌詞取自芬蘭詩人Veikko Antero Koskenniemi之詩作, 描述一位喜歡海洋的旅人,因思鄉而憶起童年故鄉灰暗的海岸,不禁悲從中來。編曲上 以聖詠式的和聲詮釋這首芬蘭民謠,質樸且悲傷的旋律,從齊唱開始,一段段的展開為 多聲部,彷彿將人帶至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冬天灰暗的海邊。
On suuri sun rantas autius, sitä sentään ikävöin: Miten villisorsan valitus soi kaislikossa öin. Joku yksinäinen eksynyt, joka vilua vaikeroi, Jok’on kaislikossa kierrellyt eik’emoa löytää voi.
Sun harmajata aaltoas olen katsonut kyynelein, Ens’surunsa itkenyt rannallas mun on oma nuoruutei.
On syvään sun kuvasi painunut ja sitä ikävöin, Olen villisorsaa kuunnellut mä siellä monin öin.
那裡有著野鴨在蘆葦叢中的夜裡 發出的哀號聲。
他在孤寂及寒冷中徘徊呻吟著, 並在蘆葦叢中迴蕩, 找不到媽媽在的路上。
我眼帶悲傷地凝視著眼前灰濛的浪潮, 早年的第一滴眼淚便流在你的海岸上。
你的畫面深深烙印心中,我甚是想念, 伴隨每夜聽著那野鴨的哀鳴聲。
18
在廣闊而荒涼的河岸邊, 我仍期望在那裡,
谷茶前 詞源|沖繩民謠 作曲|瑞慶覽尚子
生於沖繩的瑞慶覧尚子,自日本東京文化會館所主辦合唱作曲比賽中嶄露頭角,爾 後她持續以故鄉沖繩民謠為素材進行創作,並於2015年日本沖繩時代藝術選賞中獲頒 大賞殊榮。現於沖繩縣立藝術大學任職兼任講師,亦持續於作曲界活躍。
谷茶前(亦稱谷茶前節,「節」指日本旋律、曲調。)以日本沖繩縣恩納村谷茶海岸 漁村為主題的沖繩民謠,經常作為傳統琉球舞蹈用的曲目配合舞蹈傳唱。此民謠歌詞自 由不受拘束,可以依情景調換歌詞中地名,作者取用歌詞第一段,伴隨著划槳撒網等吆 喝聲,呈現谷茶海岸漁村風景。
ナンチャ マシマシ
ディアン グヮ ソイソイ
ディアン グヮ ヤクシク
たんちゃめーぬはまに
スルルグヮーが ゆてぃちゅんどーえー
ハッ!ヒーヤッ!
スルルグヮーやあらん
ミジュングヮーどぅ やんてぃんどーえー
サーッサーッサ
サッサィ
うーっさくゎったい、さーに!
(呼喊聲)
(捕魚聲響)
不是丁香魚
是沙丁魚聚集過來了呀
(灑網聲響)
真是心情愉快呀!
19
在谷茶前的海岸 丁香魚群聚集過來了呀
Hela Rotan
詞曲 / 編曲|印尼傳統民謠 / Ken Steven
作曲家Ken Steven生於 1993 年,來自印尼棉蘭。在菲律賓的亞洲禮儀與音樂學 院獲得教堂音樂學士學位,並在美國加州浸會大學完成音樂碩士學位。其音樂的特色在 於,將印尼色彩和元素與現代技術融為一體,並掌握音樂的和諧與印尼傳統音樂的獨特 性兩者間的平衡,對印尼合唱音樂的發展有重要貢獻。
《Hela Rotan》是來自印尼馬魯古的歌謠,意指「拔河」。hela在當地方言是藤的意思, 當地人常常使用藤編織製作成拔河繩,而rotan意指拉或是拔。這是當地人們經常一起 玩的傳統遊戲,能使得社群保持和平與團結。而比賽中,鼓聲具有重要地位,是負責控 制一個團隊的節奏與平衡,隊員們與他們的鼓手同步,鼓手即是統一團隊的力量。本曲 透過緊湊的節奏、緊密的合聲堆疊,表現出拔河時的緊張刺激,中段開始的旋律與模仿 器樂的聲響則表現出印尼民謠的色彩。
Hela, hela rotan rotan
Tifa Jawa
Jawa ebabunyi
Rotan, rotan sudah putus
Sudah putus ujung dua
Dua baku dapae
Mangga, mangga muda e manise
Mangga mangga
Datang dari Nila
Nona, nona muka manis
Muka manis bikin Sinyo
Sinyo jadi gilae
拔啊拔啊來拔河 爪哇鼓 轟隆隆
拔河繩啊,拔河繩已經斷了 已經斷了,繩子斷成兩段了 兩邊的人們握握手
芒果啊,青澀的芒果如此甜 芒果啊,芒果
從尼拉來的芒果
女孩啊,女孩的臉龐如此甜美 這樣甜美的臉龐實在是讓人
瘋狂地著迷
20
感恩祭之歌
編曲|哈尤.尤道
本曲為哈尤.尤道 (莊春榮) 牧師所做,其本身為萬榮鄉太魯閣族人,早期出版《山 地青年福音詩歌》,內含許多其創作的宗教歌曲。晚期的他,則有感於太魯閣族文化式微, 訪談各部落者老,採集古調和收集傳統樂器,自己編曲寫曲,創作超過百首曲子,並曾 在1994 年帶領那魯灣合唱團,榮獲全國大專合唱比賽冠軍。
感恩祭為太魯閣族人的傳統祭典,約在十月份,全族人會聚在一起一同感謝上蒼, 歌唱跳舞。此曲透過簡單的歌詞、堆疊的和聲來唱出太魯閣族人盡情歡樂來慶祝傳統祭 典的情境,不同節奏的組合也令人想跟著圍圈起舞,唯一一句主旋律在不同聲部間輪流 唱和,以及領唱附和的段落設計,則像極了慶典時快樂的歌聲此起彼落。
Rimuy maku ha!
Rimuy maku win rimuy maku,
Rimuy sa maku mnswai,
Asi ta pqqaras ni ha!
Nigan ta babaw dxgal ni win!
Rimuy maku rimuy wah!
Supu ta mqaras ha!
Supu ta muuyas ha!
各位兄弟姐妹們!
讓我們盡情快樂的來慶祝這祭典!
讓我們一起來歡樂吧!
21
趁我們還住在這土地上!
Five Hebrew Love Songs
作曲 | Eric Whitacre
Eric Whitacre是美國知名作曲家、指揮家,其創作中尤以合唱音樂聞名。2009 年,Eric Whitacre以合唱曲“Sleep”首次嘗試了「虛擬合唱團計畫」,多年來集結了來 自超過120個國家、近兩萬名的歌者參與。2016年成為洛杉磯合唱團首位華特迪士尼 音樂廳駐場藝術家。
本曲的每個樂章,皆記錄了作曲家與他當時的女友Hila Plitmann在德國共渡的 時刻。例如:“Kalá Kallá” 意思是「光明的新娘」,是Eric在她第一次教他希伯來語時 想出的雙關語;而 “Éyze Shéleg” 開頭的鐘聲則是來自附近的大教堂。「正是這些音高 喚醒了我們」,Eric Whitacre表示。作曲上其使用六八拍創造出橫向律動、以充滿異 域風情的和弦帶領聽者走入不同的五個場景,並以同樣的動機前後呼應不失其完整性, 彷若一部電影。
I:Temuná (A picture)圖畫
Temuná belibí charuntá; Nodédet beyn ór uveyn ófel: Min dmamá shekazó et guféch kach otá, Usaréch al pańa’ich kach nófel.
一幅圖畫鐫刻在我心中; 在光明與黑暗之間穿梭:
一種寂靜籠罩著你的身體, 你的頭髮就這樣落在你的臉上。
II:Kalá kallá (Light bride)光亮的新娘
Kalá kallá Kulá shelí, U’ve kalút
Tishákhílí!
光亮的新娘 完全的屬於我,
輕輕的
她將吻我!
III:Lárvo (Mostly) 通常
“Laróv,” amár gag la’shama’im, “Hamerchák shebeynéynu hu ad; Ach lifnéy zman alu lechán shna’im, Uveynéynu nishár sentiméter echad”
「通常」屋頂向天空說,
「我們之間的距離永無止盡;
但不久前倆人來到這裡, 我們之間便僅剩毫釐。」
22
IV:Éyze Shéleg! (What snow!) 噢,雪啊!
Ézye shéleg!
Kmo chalomót ktaníim Noflím mehashamá im.
噢,雪啊!
像是微小的夢
從天上落下。
V:Rakút (Tenderness) 溫柔
Hu hayá malé rakút; Hi haytá kasha.
Vechól káma shenistá lehishaér kach, Pashút, uvlí sibá tová, Lakách otá el toch atzmó, Veheníach Bamakóm hachí rach.
百合花
作詞|李敏勇 作曲|石青如
他滿懷溫柔;
她堅不動搖。
儘管她如此嘗試保持這般矜持, 卻找不到一個好理由,
他將她擁抱懷中,
讓她沉浸於溫柔裡頭。
石青如出生於音樂世家,主修理論作曲,融合台灣本土民謠及西方古典創作許多膾 炙人口的合唱作品。作詞人李敏勇在南台灣的大自然中生長,詩作主題總是圍繞這片美 好的土地,並屢次獲頒國家獎項。
本曲描繪山間的百合花不畏風雨,雨過天青傲然挺立迎接新一年春盛,彷彿台灣女 子既溫柔又堅韌。鋼琴伴奏以相同的節奏搭配各種和聲變化讓曲子變得流動活潑,最後 再以獨立的風趣節奏結束全曲。
山坪的百合花 可愛的百合花
暗暝風來吹
溫柔在看佗
伊的身軀頂 澹澹的雨水滴
親像傷心流目屎
是不是伊想欲講的話
暗暝風來吹 睏去了後會夢著出日的天
看著鳥仔飛
伊會穿新衫擱打扮 歡喜迎接新風景
山坪的百合花 可愛的百合花
23
春水
詞曲 / 編曲|陳永淘 / 蔡昱姍
陳永淘為臺灣當代客語作曲家與歌手,致力於客語歌謠的傳唱與客家文化保存;編 曲蔡昱姍為臺灣當代著名合唱編曲家、鋼琴家,美國琵琶第音樂學院鋼琴演奏碩士畢業, 回國後投入臺灣本土歌謠之合唱編曲,作品豐富且多首經典被廣為傳唱,如:〈花樹下〉、 〈向前走〉等,為合唱之本土文化扎根貢獻良多,現為福爾摩沙合唱團鋼琴伴奏。
本曲原收錄在陳永淘2000年之專輯《離開台灣八百里 阿淘的歌》,描繪出陳永淘所
居住之北埔,在春雨灌溉下萬物復甦、農人辛勤耕種之田園景色,編曲亦保留此神韻, 首段透過穩定有力的合聲,譜出大地的生命力;中段透過由低音至高音的聲部堆疊,表 現出春天來臨,務農者仰望上天之意象;末段回到大地之聲,獨留男高音向遠方高歌, 唱出對未來之期盼。
作詞者李皓為Echo室內混聲合唱團駐團音樂學家,在音樂學與中國文學方面有很 深的研究及造詣。作曲潘行紫旻為著名的旅美青年中國作曲家,美國猶他大學作曲博士 畢業,曾擔任Echo合唱團的駐團作曲家,其作品重視對意境和氛圍的營造,以及對人 的各種細膩情緒體驗的傳達,代表作品《花的訴說》和《雲中》等皆在國際及中國合唱界獲 得好評,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音樂學院助理教授。
本曲為Echo合唱團專門創作的合唱套曲《花的訴說》中的第二樂章。歌詞源自於泰 戈爾的《新月集》裡的詩〈The First Jasmines〉,原詩傳達了詩人對少年時光的回憶是 如此美好而純粹的,曲中亦加入一句英文歌詞“These white jasmines”致敬。作曲上
透過速度轉換與伴奏音符值疏密變化,表現出回憶的不同層次,從寧靜、情緒流淌、激 動、最終又歸於寧靜。
24
春水日日連 蓑衣難離肩
作詞 / 作曲 | 李皓 / 潘行紫旻
山下一坵田 崗頂兩甲園
茉莉
耕種望老天 山歌唱來驅寒煙 阿妹有緣惜 日頭暖水田
記得初次捧起雪白花瓣, 記得曾愛陽光青草藍天。
記得依偎寂靜午夜, 能聽見溪水淙淙呢喃。
蔓草叢生的小徑之上, 秋日是掀開面紗的新娘。 細碎的回憶忽然漫上心頭, 手心的茉莉依然綻放芬芳。
多少個夜晚我們一同縱聲歡笑, 清晨細雨中我們唱過許多歌謠。
記憶中的花海已不見蹤影, 唯有茉莉,潔白的茉莉, 帶我回到從前。
渡口
作詞 |
These jasmines. These white jasmines.
多少個夜晚我們一同縱聲歡笑, 清晨細雨中我們唱過許多歌謠。
記憶中的花海已不見蹤影, 唯有茉莉,潔白的茉莉, 帶我回到從前, 回到那清香的一天又一天。
記得初次捧起雪白花瓣, 記得曾愛陽光青草藍天。
席慕蓉,成長於台灣,曾任台灣新竹師範學院教授多年,現為專業畫家,並榮獲 許多國內外繪畫、新詩獎項。著作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五十餘種,讀者遍 及海內外。近十餘年來,潛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鄉為創作主題。作曲家劉新誠(1980 ─2019),波士頓大學音樂碩士,並於波士頓柏克里音樂學院修習電影配樂。2006 年以 改編自臺灣民謠〈桃花過渡〉的作品《管弦樂狂想曲》,榮獲美國管弦樂協會(FOA)所舉辦 的作曲比賽首獎。2009 年入圍美國 Morton Gould 青年作曲家大賽決賽,曾擔任振聲、 榮星、臺北室內青年等合唱團伴奏。
本曲主旨為道別,而道別是一件難事,在臨別之際的淚眼婆娑,讓人想起詞句「執 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到了唇邊的祝福話語、依依不捨的留念,過往的記憶在此 刻鮮明如昔,光陰的齒輪彷彿停止運轉,唯有綿延不絕的思念,與胸懷間澎湃洶湧的情 感,輕輕別在對方的衣襟,天涯海角長伴對方。
讓我與你握別
再輕輕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從此生根
浮雲白日 山川莊嚴溫柔
讓我與你握別
再輕輕抽出我的手
華年從此停頓
熱淚在心中匯成河流
是那樣萬般無奈的凝視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別在襟上吧
而明日
明日又隔天涯
25
席慕蓉 作曲|劉新誠
烏罐仔裝豆油證
作詞 / 作曲 | 向陽 / 石青如
作詞者向陽,本名林淇瀁,除了是作詞人,也是位詩人以及作家,其詩集、散文集 著作無數,並榮獲國家文藝獎、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等多個獎項。作曲家石青如,先後就 讀師大音樂系、波士頓大學研究所雙主修作曲及鋼琴,其作品除合唱曲,也涵蓋獨唱及 器樂曲等,曲中皆充滿對台灣深厚的情感,著名合唱作品有《講互暗暝聽》及《世界恬靜 落來的時》等。
本曲歌詞極具趣味,向陽用廣播劇的形式來呈現生動的民俗故事,故事裡的主角「王 祿仙」愛四處誇耀自己的富裕,實則只是一窮二白的吹牛大王。石青如依其詞,將歌曲 分為數段保留了換幕分段的文學性,旋律則活潑有趣,透過長短音的交替運用,使音樂 充滿童趣,其更保留了台語之音調特色,讓聽者彷彿真的在聆聽廣播劇的台詞。
天頂若無烏雲就未落雨 樹仔若無雨水就不發芽 玻璃罐仔若清就知有或無 玻璃罐仔若烏恐驚是乞食假大仙
做人像王祿仙彼般閉藏就全無趣味
做事像王祿仙這款怪奇就使人痛苦
生活有光有暗天落紅雨狗會吠
生活無邊無角一斤重過十七兩
王祿仙厝邊頭尾叫伊
鹿仔仙頭路無半項一襲短褲兩手烏
種花買鳥溪埔釣魚乞食敢飼貓 每日笑嘻嘻食酒提物一概無欠錢
王祿仙萬項代誌不驚
未通天厝邊娶某生子伊送錢 溪埔淹水伊造橋道路拓寬伊出地 浪蕩子乞食假扮家財萬貫滾水款
玻璃罐仔若清就知有或無 玻璃罐仔若烏大仙假乞食
天頂若無烏雲歹講照常會落雨 樹仔若無雨水三不五時芽探身
王祿仙
26
製作名單
指揮| 高端禾老師
聲樂指導|
溫佳霖老師、莊皓瑋老師、李駿平老師
社團指導| 葉相林老師
藝術社團| 陳幼君老師
團長 |
林靜雯
副團長 | 黃音慈、劉亭妤
音樂行政 | 鄭莨達、曾義凱
會計 | 李宜家
出納 | 吳奇軒
網宣 | 劉亭妤、馬翊程
文書 | 翁瑀婷
活動 | 馬翊程
美宣 | 劉亭妤
學生指揮| 邱玠澂、黃采泠
學生伴奏| 李宜家、程海平
聲部長|
女高音 張若于、胡家嫻
女中音 黃采泠
男高音 陳彥廷、吳凱瑞
男低音 葉俁喆、蔡宗翰
總召 | 林靜雯、黃音慈、劉亭妤
行政 |
鄭莨達、曾義凱
財務/票務 | 吳奇軒、李宜家
美宣 | 劉亭妤
文宣 | 劉亭妤、馬翊程、翁瑀婷
公關 | 蔡宗翰、林靜雯、
黃音慈、劉亭妤
主視覺 | 劉亭妤
節目冊編排 | 馬翊程
曲介及翻譯 | 音樂幹部群
主持人| 盧光煜
舞監| 盧紫萱
工作人員|
吳奇軒、廖其峯、羅紹綺、
劉祐瑋、黃子芯、游雯淇、蔡明翰
攝影|何依庭
影像紀錄|好聲藝集Sounds Good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振聲合唱團
協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課外活動組、Eslite誠品表演廳
贊助單位| 政大校友合唱團
泰鼎法律事務所
SWAN PANASIA 新天鵝堡桌上遊戲
27
師 長 幹 部 群 音 樂 會 籌 備 人 員 合 作 單 位
特別感謝
名單依隨機排序
王仲安 老師
陳幼君 老師
葉相林 老師
溫佳霖 老師
莊皓瑋 老師
李駿平 老師
謝竺晉 老師
連芳貝 老師
蓮沼喜文 老師
陳明娟 學姐
葉慶元 學長
林志恒 學長
陳達群 學長
邱坤玄 學長
葉秀榮 學長
隆蕙芬 學姐
吳秀美 學姐
劉鳴謙 先生
台北室內合唱團
政大校友合唱團
政大校友青年合唱團
政大校友經典合唱團
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
馨園印刷店
禾伸堂影印店
捷可印專業印刷
禮歐禮贈品
尚進美日韓語
璟禾多媒體行銷有限公司
師長及全體工作人員
今日蒞臨的所有聽眾們
支持、關心振聲的人
曾經與振聲一起並肩同行的您們
回饋表單QR-Code
您對於振聲的意見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請您不吝填寫本次公演回饋表單!
再次感謝您今晚的蒞臨,
並祝您有個愉快美好的夜晚!
28
祝 國立政治大學振聲合唱團 第65屆年度公演 《漫漫詩,慢慢愛》音樂會 演出成功! 02-2703-3366 support@titanlaw.com.tw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16樓 訴訟/仲裁/政府採購與公共工程/智慧財產 權企業併購/勞資糾紛/商業合約研擬談判 消費者保護/法規撰擬/區塊鏈 媒體策略及政策分析/跨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