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的低碳发展——问题与战略

Page 1

中国和印度的低碳发展——问题与 战略 低碳发展的背景 中国与印度在南南合作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目前都 朝着低碳发展转型。中印两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仅对两国, 甚至在全球层面,都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及环境影响。目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印度则名列全球第四。 然而,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中印的人均排放量 相对较低。中国近年来的人均年排放量为 7.9 吨,刚超过世 界平均水平;印度的人均年排放量为 2.3 吨,仅为世界平均 i 水平的三分之一。 尽管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能源消耗、 经济社会发展指数都高于印度,但两国在上升的能源消耗水 平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下降的能源密度数据三个方面, 却呈现出类似的发展趋势。此外,两国都在经历经济结构转 型,服务业与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日益提高,两国 都试图增强研发和创新能力。然而,中印两国能源禀赋不同, 治理结构亦不尽相同,在制定能源及环境政策时,须充分考 虑到上述差异。 鉴于中印两国的能源结构高度依赖煤炭(2014 年中国 的煤炭消耗量占能源消耗总量的 66%,印度的煤炭消耗量占 总能源消耗总量的 57%),能源效率相对较低,中国和印度 在低碳发展上临着类似的挑战。发达国家的碳排放量主要来 自居民消耗,而中印两国则主要来自电力及工业生产。中国 表

中国和印度低碳发展的主要实践

战略 技术与创新

创新融资

供次国家层面 行动参考

中国  基于市场的示范与部 署 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 科技发展专项规划  绿色信贷指导原则  碳排放交易 机制

 低碳试点

来源 中国和印度的低碳发展报告

国家 印度  国家气候变化战略知 识宗旨  国家可持续喜马拉雅 生态系统宗旨  清洁能源基金  可再生能源证书  优先行业借贷规范  绿色债券  财政转移  《气候变化国家行动 方案》

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耗国。2015 年,为了向 2 亿 4 千万无 电人口供电,印度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煤炭消耗国。然而,印 度的煤炭消耗水平不会上升到中国的水平,因为其无法发展 与中国同等水平的重工业。与此同时,中国的煤炭消耗量开 ii 始下降。 尽管两国的工业结构不同,印度总体能源强度低 于中国,但在具体技术层面,中国的总体能效更高,例如, 印度大多数燃煤发电厂采用低临界技术,而中国则大多采用 临界或超超临界技术发电。 中国与印度都制定了国家层面的低碳发展框架。2012 年,中国首次明确将气候变化纳入五年发展规划。印度于 2008 年发布了《气候变化国家行动方案》,2009 年要求各邦 政府分别制定计划。中印两国也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 公约”提交了国家自主决定贡献文件,强调将增加可再生能 源的比例、减少排放强度(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温室气体 iii 排放量)并增加再造林。

倡议 基于对中印两国共同点和差异性的理解,2012 年,联 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携手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印度能源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 国际合作中心、中央财经大学及浙江大学,开展了中印之间 首个气候变化合作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了项目启动 资金,随后挪威驻华大使馆资助了中方的项目经费,夏克提 可持续能源基金会资助了印方的项目经费。 该报告列举了中印两国低碳发展领域的实践,包括政 策创新、融资、次国家层面的行动(见表 1)以及政策交流 等。2015 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印度能源与资源研究所共 同举办了公开在线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就低碳城 市试点、低碳发展融资、低碳发展科学技术及创新政策等议 题展开了探讨。 该合作的成果,也即是《中国与印度的低碳发展》报 告,于 2014 年 3 月 18 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次中印战略经 济对话”期间预先发表。2016 年 5 月初,最终版的英文报告 及中文译本正式发布。该报告结合国家及此国家层面的背景, 分析了低碳发展的几个主要领域,分别是低碳技术、研发政 策和融资等。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