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見琴聲小提琴獨奏會

Page 1

地點:文水藝文中心

學音樂的這條路上, 對我來說很不容易, 所以我非常的珍惜,

也保持著對小提琴的初心, 這場音樂會是我這四年來的總和, 感謝您前來與我共享這場音樂饗宴。

語 言 的 盡 頭 是 音 樂 出 現 的 地 方 Ludwig van Beethoven

演出曲目

Program

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第十七號C大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296

W.A.Mozart: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No.17 in C Major,K.296

I. Allegro vivace

II. Andante sostenuto

III. Allegro

佛里茲·克萊斯勒:西西里舞曲與黎高東舞曲

Fritz Kreisler:Sicilienne and Rigaudon

巴爾托克•貝拉:羅馬尼亞舞曲

Bela Bartok Romanian Folk Dances

I. Bot-tánc/ Jocul cu bâtă/ Stick Dance 拐杖舞-Allegro moderato 飾帶舞-Allegro

II. Brăul/ Sash Dance

III. Topogó/ Pe loc/ In One Spot

踏步舞-Andante

IV. Bucsumi tánc/ Buciumeana/ Dance from Bucsum

V. Román polka/ Poargă românească/ Romanian Polka

VI.Aprózó/ Mănunţel/ Fast Dance

號角舞-Moderato 羅馬尼亞風格波卡舞曲-Allegro

快速舞蹈-Allegro-Piu allegro

亨利·魏歐當:第五號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37

Henri Vieuxtemps: Violin Concerto No.5 in a minor, Op.37

I. Allegro non troppo

II. Adagio

III. Allegro con fuoco

01

Violin

Yu-Chun Weng

2014

新北市學生音樂比賽優等

2016

巴洛克音樂教育全國音樂大賽小提琴國中三

年級組預賽第二名

巴洛克音樂教育全國音樂大賽小提琴國中三

年級組決賽第二名

2017

基隆市學生音樂比賽優等

2022

參與文化大學管弦樂團於衛武營音樂廳演出

與大學同學於文水藝文中心共同舉辦聯合音樂會

畢業於秀山國小音樂班︑福和國中︑基 隆高中音樂班,現就讀文化大學音樂系 ︒主修小提琴曾師事鄞言錚老師︑柯宥 帆老師,現師事林雅皎老師︒副修鋼琴 曾師事陳怡攸老師︑楊蕙菁老師,現師 事陳逸書老師︒

02 演出者
翁郁淳 獲獎經歷 表演經歷

畢業於新竹高中音樂班︑臺北市立教育大 學音樂學系及臺北市立大學音樂研究所主 修鋼琴,師事 :賈元元老師︒

大學期間,曾獲2009年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鋼琴協奏曲比賽第四名︒此外,經常受邀

擔任音樂會及期末考鋼琴伴奏,每年隨台

北市立教育大學管弦樂團於國家音樂廳演 出校慶音樂會,並接受由熹及Marian

Midgal大師班指導︒除了擔任音樂會伴奏

外,也積極參與演出,2007年參與「鋼琴 室內樂期末音樂會」,演出雙鋼琴︔2008

年12 月與2009年11月分別於台北市立教育 大學演奏廳舉行鋼琴獨奏會︒

2010年6月錄取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研 究所︔11月隨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管弦樂 團於國家音樂廳演出校慶音樂會,擔任 鋼琴協演︒2011年1月獲台北市立教育大 學鋼琴協奏曲比賽第三名︔同年3月接受 陳必先鋼琴大師班指導︔4月參與「台北 市立教育大學師生音樂會」,於國家演 奏廳演出雙鋼琴︔9月參與「仲夏音樂會 」,演出雙鋼琴︒2012年11月及2014年1 月於台北市立大學演奏廳舉行兩場碩士 學位音樂會,現積極擔任鋼琴伴奏參與 各項演出︒

03
Pianist
胡比貝老師
Pi-Pei Hu

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第十七號C大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296

W.A.Mozart: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No.17 in C Major, K.296

作曲家簡介

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W.A.Mozart, 1756~1791年),古典時期奧地利作曲

家及鋼琴家,莫札特在其短暫的一生中創作的作品多達800多首,從鋼琴小品到大 型歌劇都是他的靈感來源,因此古典時期絕大部份的音樂形式皆會出現在他的作 品當中︒

莫札特也將該時代的音樂風格臻於成熟並發揚光大,其作品也被當今視為古典時 期的重要代表,對後世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樂曲介紹

此奏鳴曲創作於1778年3月11日德國,比起莫札特童年時期的作品更加成熟,全曲 由三個樂章所組成︒

第一樂章為奏鳴曲式,呈式部第一主題由小提琴與鋼琴鏗鏘有力地齊奏開場,呈 現明亮活潑的氣氛,第二主題轉以對話般的方式呈現主旋律,並加入大量裝飾音 ,更凸顯出莫札特作品中獨有的俏皮可愛風格︒而發展部將呈式部內的素材加以 變化與轉調,使樂句發展更加豐富多元︒再現部則再次出現樂曲主題,讓整首曲 子完整呈現出古典奏鳴曲的均衡美感︒

第二樂章主旋律由附點音符所構成,而鋼琴伴奏則大量使用三連音音型,使樂曲 氛圍有別於明亮的第一樂章,營造出宛如搖籃曲般的溫柔安定之感︒

第三樂章樂曲形式為迴旋曲,先由鋼琴奏出主題後,再交棒給小提琴奏出相同主 題,如同二重奏般相互交織,互相陪襯,而樂句安排上就如其小標題「迴旋曲」 (RONDEAU),相似的樂句雖然會持續不斷出現,但卻都加以變化,使聽眾欣賞時

能感到更加生動有趣︒

[參考資料]

1.ALLMUSIC

https://www.allmusic.com/artist/wolfgang-amadeus-mozart-mn0000026350/biography

2.LAPhil

https://www.laphil.com/musicdb/pieces/3461/sonata-in-c-major-k-296

04
「陳映蓉老師編輯」

佛里茲·克萊斯勒:西西里舞曲與黎高東舞曲

作曲家簡介

佛里茲·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1875~1962年),美國籍奧地利小提琴家和 作曲家︒七歲時進入知名的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音樂,後至巴黎音樂院學習作曲 與小提琴,並成為當時最著名的小提琴家之一︒

Fritz Kreisler:Sicilienne and Rigaudon 樂曲介紹

克萊斯勒以高超的顫音技巧,以及能奏出優美的音色著稱,在身兼演奏家與作曲 家的雙重身分之下,其演奏的樂曲時常為自己創作的作品,也因為到處巡迴演出 的故,使其作品大受歡迎,甚至成為後世小提琴家經常選用的經典曲目︒ 此作品篇幅雖不長,但卻是時常被選為演出樂曲的熱門作品之一,無非是因為其 迷人且富有特色的旋律相當吸引聽眾與演奏者︒

整首樂曲由「西西里舞曲」和「黎高東舞曲」所組成,西西里舞曲源自於17︑18 世紀義大利的西西里島,特色是速度緩慢,多以68拍為主,並採用大量附點節奏 ,而旋律總帶點憂鬱的氣息︒

黎高東舞曲則是一種活潑的法國鄉村舞蹈,通常為24拍或44拍,大約在1630年左 右流行於法國宮廷中,後來也逐漸傳至歐州各國,尤其是英國和德國的宮廷特別 喜歡此風格,因為黎高東舞曲的舞蹈會有一連串的轉身︑跳躍……等高難度動作 ,能使觀眾深切感受到舞者精湛的技巧︒

「陳映蓉老師編輯」 [參考資料]

1.ALLMUSIC

https://www.allmusic.com/artist/fritz-kreisler-mn0000757095/biography

2.Classical Connect

https://www.classicalconnect.com/Violin_Music/Kreisler/Sicilienne_and_Rigaudon/1132

05

巴爾托克•貝拉:羅馬尼亞舞曲

Bela Bartok Romanian Folk Dances

作曲家簡介

巴爾托克·貝拉(Bela Bartok)的音樂作品具有獨特的個人風格和色彩︒他受到匈牙利 民謠音樂的深遠影響,將這些音樂素材融入自己的作曲中,創造出了獨特而豐富的音樂 語言︒他的音樂承襲了民俗音樂的豐富傳統,同時又融入了現代的創新和表達方式,成 為二十世紀音樂史上不可忽視的重要人物之一︒

樂曲介紹

《羅馬尼亞舞曲》是巴爾托克的代表作之一,這組由六首舞曲組成的組曲展現了他對於民 俗音樂的熱愛和獨特的作曲風格︒每首舞曲都以匈牙利和羅馬尼亞民謠為基礎,保留原始 音樂的特色,並同時注入了巴爾托克獨特的和聲︑節奏和形式處理:

1. 拐杖舞(Bot-tánc/ Jocul cu bâtă/ Stick Dance)以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的2/4 拍子呈現︒這首舞曲採自外西凡尼亞馬羅修‧特達區的Mezőszabad,原本是兩個吉普賽人 以小提琴演奏的曲子︒它模仿了戰鬥的場景,年輕男女熱情洋溢地跳舞,每一段的結尾都 伴隨著以拐杖敲地的節奏︒

2. 飾帶舞(Brăul/ Sash Dance)以快板(Allegro)的2/4拍子呈現︒這是一種典型的羅馬尼 亞農民舞曲,跳舞時使用飾帶︒曲調採自巴納特地區的Egres,也就是巴爾托克的家鄉︒

3. 踏步舞(Topogó/ Pe loc/ In One Spot)以行板(Andante)的2/4拍子呈現︒它採用了有 阿拉伯風格的B調愛奧尼亞調式,因此帶有增二度的特徵︒同樣採自巴納特地區Egres的民 謠,這首舞曲主題較為暗傷,旋律則重現了民間樂器的聲音,如羅馬尼亞風笛︒

4. 號角舞(Bucsumi tánc/ Buciumeana/ Dance from Bucsum)以中板(Moderato)的3/4拍 子呈現︒它帶有阿拉伯風格的A調混合利底亞(Mixolydian)調式︒這首舞曲是來自外西 凡尼亞Bisztra的一種緩慢的舞曲,常見於當地的民間婚禮慶祝活動中︒

5. 羅馬尼亞風格波卡舞曲(Román polka/ Poargă românească/ Romanian Polka)以快板 (Allegro)的2/4拍子呈現︒它採用了D調利底亞(Lydian)調式,原始旋律來自Belényes ︒波卡本身是波希米亞地區的一種舞曲,而這首曲子則展現了熱情而野性的特點︒

快速舞蹈(Aprózó/ Mănunţel/ Fast Dance)以快板至更快(Allegro-Piu allegro)的2/4 拍子呈現︒這首舞曲是由巴納特(Belényes)和尼亞格拉(Nyágra)等地的兩首舞曲組合 而成︒第一部分以A調利底亞調式開始,而後轉入混合利底亞調式,第二部分則使用多利 安調式︒第二部分在速度︑節奏和強度上都比第一部分更具氣勢,最後以一小段尾聲熱鬧

地結束全曲︒

06
6.

亨利·魏歐當:第五號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37

Henri Vieuxtemps: Violin Concerto No.5 in a minor, Op.37

作曲家簡介

亨利·魏歐當(Henri Vieuxtemps,1820~1881年),比利時小提琴家與作曲 家,其從小就展現過人的音樂天賦,時常在父親的帶領下於歐洲各國巡迴 演出,甚至更到美國進行了三次巡迴表演︒ 魏歐當曾任教育俄羅斯聖彼得堡音樂院,對俄羅斯小提琴演奏影響甚遠, 他的演奏風格結合了精準的演奏技巧與濃厚的音色,也因此被廣大的小提 琴學習者追隨與模仿︒其與19世紀另為兩位知名小提琴家維尼奧夫斯基 (Henryk Wieniawski)和姚阿幸(Joseph Joachim)齊名,這使他創作的小提琴作 品在小提琴史上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

在魏歐當創作的七首小提琴協奏曲中,此首無疑是最知名且最受歡迎的,其 創作於1858~1859年,並於1861年出版,由三個不間斷的連續樂章所組成︒

第一樂章由鋼琴開場,而後小提琴以琶音音型旋律緩緩奏出主題,此樂章當 中出現許多快速音群與和弦,考驗著演奏者的個人功力,而結尾的裝飾樂段 則更加華麗豐富,也更能凸顯小提琴本身的高亢音色與迷人的炫技技巧︒ 裝飾樂段後直接接續至第二樂章,此樂章借用了安德烈·格雷特里(André Grétry)的歌劇「露西爾」(Lucile)中的主題,整體表現出情感濃烈的風格,有 別於技巧華麗的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結束後仍舊不間斷地接著第三樂章,此樂章也由大量的快速音群與 和弦所構成,且樂曲長度精巧,在一連串的炫技與上行音階中華麗而果斷的 結束樂曲,毫不拖泥帶水︒

「陳映蓉老師編輯」

[參考資料]

1.ALLMUSIC

https://www.allmusic.com/artist/henri-vieuxtemps-mn0001765959/biography

2.PRISTINE CLASSICAL

https://www.pristineclassical.com/products/pasc050

3.FICKS MUSIC

https://www.ficksmusic.com/products/vieuxtemps-violin-concerto-no-5-in-a-minor-op-37-henle

07
樂曲介紹

感謝聆聽

Special Thanks:

長期忍受我各種魔音穿腦的姐姐

以及今天來支持我的所有人!

指導教授:林雅皎教授
文宣設計:簡子晴
鋼琴合作:胡比貝老師 提琴贊助:陳瑞政老師
還有一路上全力支持我的父母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