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圓》 第十一期

Page 1


東華三院「準提閣佛學會生命同行坊」

東華三院「準提閣佛學會生命同行坊」於2012年成立,為支援薄弱的喪親者提供殯 儀諮詢、陪伴辦理後事及情緒支援,紓緩喪親者因對後事處理缺乏方向及孤獨面對 親友離逝所引起的悲傷情緒。

電話:2657 7899

傳真:2657 9300

電郵:ecs-colife@tungwah.org.hk

地址:九龍觀塘翠屏道17號觀塘社區中心3樓319至321室

東華三院「生命部落生死教育計劃」

為打破華人對死亡的傳統忌諱,東華三院在2014年成立「生命部落」,進一步透過 生死教育培訓及體驗式活動等,鼓勵社區人士反思生命,宣揚「珍惜生命,積極人 生」的信息,同時豐富大眾對晚年照顧和善終服務的認識。

電話:2884 2033

傳真:2884 2722

電郵:ecs-lifex@tungwah.org.hk

地址:九龍觀塘鴻圖道71號瀝洋6樓The Oasis青年共享空間 N 及 P 室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聯絡或瀏覽「圓滿人生服務」網頁及Facebook專頁。

https://ecs.tungwahcsd.org

東華三院圓滿人生服務

部門高級經理(安老服務)的話 「圓滿人生服務」簡介

甚麼是「預設照顧計劃」和「預設醫療指示」?

棋中作樂,輕鬆談論生死 ——《五味雜貨店》桌上遊戲現已推出第二版 【預訂.好晚年】活動回顧

最重要的善終元素:精神、情感、醫療、社會 — S.E.M.S.晚年照顧及善終服務提升計劃

「心慟同行」喪親支援及生死教育計劃 ——線上線下為喪親者提供全面服務

賽馬會「無獨有偶」跨代關愛長者計劃 亮然坊 —專為護老者而設的服務

部門高級經理(安老服務)的話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如何提升晚期照顧服務質素,並透過生死教育 宣揚「珍惜生命,重視關係」,一直是東華三院安老服務部「圓滿人生服 務」的目標和宏願。

為了將服務多年累積的豐富經驗和工作手法與業界分享,「圓滿人生服務」 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合作,於 2023年起舉辦獲香港護士管 理局及香港社會工作專科院認證的「 S.E.M.S 晚年照顧及善終服務提升計 劃」 專業人員培訓課程,課程針對安老服務專業人員而策劃,並透過糅合四 個善終元素設計而成 (S.E.M.S. 代表精神 (Spiritual) 、情感 (Emotional) 、醫療 (Medical) 及社會 (Social) 需要 ) ,以「實證為本」的方法,從晚期照顧、人生 回顧、醫護與法律、後事規劃與執行、喪親及哀傷支援多方面培訓專業人 員。

此外,《維持生命治療的預作決定條例草案》的立法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圓 滿人生服務」一如既往,除了舉辦創新且多元化的生死教育活動予青少 年、長者及照顧者等社區人士,亦於 11 月特別舉辦了「預訂.好晚年」活動 系列,鼓勵公眾人士由淺入深,認識長者的晚年照顧及善終規劃,活動中亦 透過生死教育桌上遊戲《五味雜貨店》,推廣「預設醫療指示」之重要性, 該桌上遊戲於2023

年榮獲香港管理專業協會主辦

HKMA/HKT環球創新獎「傑

出社會創新獎」,以表揚東華三院積極回應社區上的生死教育需要。此外, 「圓滿人生服務」更與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合作,參與了M+博物館首次與社福 機構推行的「藝術與社區教育」聯乘活動,透過舉辦一系列寓學習於體驗的 生死教育活動,加強長者及照顧者對死亡的認識,正視生命的意義。

最後,謹向「旭日慈善基金」致以衷心謝意,感謝捐助東華三院「準提閣佛 學會生命同行坊」,支持本院為喪親者提供殯儀諮詢及情緒支援熱線、後事 支援陪伴等別具意義服務,並透過舉辦思親活動,讓經歷喪親之痛的人抒發 對逝者的思念之情。

「逝者善終、生者善別」是提供安老服務不可缺的一環,東華三院會繼續和 業界相關持份者 携手合作,提昇長者的晚年福祉,為迎接本港未來相關政策 和服務的發展奠定基礎。

伍芷君

部門高級經理(安老服務)

東華三院

「圓滿人生服務」

東華三院安老服務部於 2009 年成立「圓滿人生服務」,轄下設有「準提閣佛學會生命同 行坊」及「生命部落」兩間中心,提供一站式的生死教育、生前規劃、殯儀諮詢、後事支 援及哀傷輔導,鼓勵長者安然地享受生命旅程的各個階段,以正向態度面對人生的終結, 達致圓滿人生;同時亦教育大眾未雨綢繆,預早安排終老計劃,在步向生命終站時可以少 一份憂慮和恐懼。「圓滿人生服務」提供以下服務:

喪親者支援 後事跟進及情緒支援

承蒙「旭日慈善基金」慷慨捐贈,支持東華三院「準提閣佛學會生命同行坊」透過後事 諮詢、陪伴喪親者落實殯儀計劃及提供情緒支援,紓緩親友離世所帶來的壓力與悲傷情 緒,並幫助喪親者適應新生活。

活得自在

「活得自在」服務為沒有子女及親屬支援的無依長者,提供後事籌劃及執行服務,鼓勵 長者預先計劃身後事,並於長者逝世後,由註冊社工按其意願代辦殮葬事宜,讓長者老 而善終。

生命部落 全面生死教育

透過舉辦藝術及桌上遊戲工作坊、體驗式活動、導賞、展覽與講座等多元化的生死教育 活動,打破社會對死亡的忌諱,鼓勵大眾探索及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關注生死及晚 期照顧等議題。

生命同行大使

義工服務與培訓

「生命同行大使」義工計劃設有完整的培訓課程,包括溝通技巧、長者情緒與精神健 康、 社區資源及殯儀資訊。完成訓練後,義工可按個人意願和經驗,為無依長者及晚期 病患提供探訪服務、協助中心舉辦活動或支援喪親者處理後事等義務工作。

「修租易」是一個長者自住物業代理計劃,為有意入住或已入住安老院舍的長者,處理 其閒置的自置物業,協助其翻新、出租及管理等事宜,再運用其所得租金以支持入住較 有質素的安老院,達致「以租養老、安享晚年」。

甚麼是「預設照顧計劃」 和「預設醫療指示」?

「預設照顧計劃」和「預設醫療指示」與我們息

息相關,兩者有什麼分別?立法對設定「預設醫 療指示」有什麼影響?

「預設照顧計劃」(Advanced Care Planning,

簡稱 ACP )讓精神上仍有能力自行做決定的成年 人,預先向家人或醫護人員表達自己對未來醫療 或個人護理的意向,討論過程中也可設立「預設 醫療指示」,以書面形式指明在特定情況下所拒 絕的維生治療。很多時病情到了後期已無法逆 轉, 維生治療或許能延遲死亡,但有機會增加傷 害和痛苦。「計劃」讓人們有自主權決定晚期照 顧,減少在病危時可能要承受的痛苦或將尊嚴損 害降至最低,有助家人和醫護人員為自己提供適 切、優質而全面的晚期照顧服務,也可避免家人 因代作治療抉擇而發生衝突和矛盾,減少他們的 壓力與徬徨。

預設照顧計劃 預設醫療指示

為將來的照顧及護理作準備 溝通 文件 事主精神上仍有能力做決定

所有關於照顧 事主的事宜

針對事主所拒 絕之維生治療

「預設醫療指示」以及讓末期病人可以在居處離世是尊重病人選擇、提高臨終病人生活質素的重要 政策措施。早於 2004年,法律改革委員會已發表《醫療上的代作決定及預設醫療指示》公眾諮詢文 件,首次就採用「預設醫療指示」作出建議;2009年進行了第一次公眾諮詢,但到十年後的2019年 才進行第二次公眾諮詢,並於翌年發布了《晚期照顧:有關預設醫療指示和病人在居處離世的立法 建議》公眾諮詢報告,大部份立法建議得到廣泛支持,政府亦宣告即將展開《維持生命治療的預作 決定條例草案》立法及相關修例工作。

立法建議及修例重點³

1. 立法釐清如何訂立、修改 或撤銷預設醫療指示。

2. 在《精神健康條例》制定 特定條文,述明有效而適 用的「預設醫療指示」的 重要地位,醫護及監護人 就病人的最佳利益判斷不 得凌駕有效的「預設醫療 指示」。

3. 修改《消防條例》中就復 甦生命職責的條文,制定 法定表格,讓「不作心肺 復甦術」 (DNACPR) a文件 可獲接受和實施(即落實 消防處救護車接受 DNACPR)。

4. 考慮接受「預設醫療指 示」 認證副本,以便家屬 出示。

5. 鼓勵採用範本表格,同時 亦不禁止其他格式的「預 設醫療指示」

6. 不建議完全排除健康的人 簽署「預設醫療指示」。

修訂《死因裁判官條例》,如 符合以下三項條件,則無須向 死因裁判官報告其死亡:

1. 安老院住客被診斷患有末 期病患。

2. 死亡前 14 日內曾得到醫生 診治。

3. 死亡時由醫生最後診斷及 確定死於自然。

另外,政府亦將殘疾人士院舍 納入是次修例涵蓋範圍。

「預設照顧計劃」在香港與其他地區的概況³

香港

• 2018 年醫管局與

社會福利署「安 老院舍外展專業 服務」試驗計劃 的社工合作,鼓 勵私營安老院舍 內的晚期病人參 與「預設照顧計 劃」。

• 2023 年政府建議 立法,以鼓勵專

業醫護人員主動 與病人討論「預 設醫療指示」, 並移除與其他法 例包括《消防條 例》和《精神健 康條例》牴觸的 部份。

參考資料:

內地

• 中國珠海一間醫院

推行「VIP for future care 」。 VIP 指影 片 ( Video )、疾 病體驗( Illness experience)和意向 (Preferences)。

• 醫護團隊首先向病 人及其家人播放一 些有關生死的影 片, 輕鬆地帶入死 亡話題,之後就著 個人病歷,向病人 介紹「預設照顧計 劃」。

《「預設照顧計劃」?「預設醫療指 示」? 不作「心肺復甦術」?病人、 家屬知多些!》,醫院管理局,2019

《安寧誌》,賽馬會安寧頌,2020

《晚期照顧:有關預設醫療指示和病 人在居處離世的立法建議》,立法會 衞生事務委員會,2023

新加坡

• 2011 年,新加坡開

展了全國性 ACP 運 動,並成立了 ACP National Office,採 用「Living Matters」 的框架來推廣「預 設照顧計劃」。

• 2019 年,利用藝術 促進「預設照顧計 劃」的推行,由社 工與當地藝術家、 創意製作公司、藝

術工作室等合作, 建立如戲劇、電 影、 生活故事展 覽、 藝術品、攝 影、 體驗式學習和 社交媒體等創意平 台,吸引公眾思考 並談論對安寧照顧 的意願和意向。

「圓滿人生服務」將舉辦一系列相關 的教育活動,包括:

「積極晚年」生前規劃講座 協助長者及護老者了解「預設醫療指 示」及晚年規劃須知。

生死教育桌上遊戲《五味雜貨店》 透過桌遊讓長者及護老者認識「預設 醫療指示」、了解晚年照顧的意願。

生死映劃戲《有敬》短片放映會 紀錄了 104 歲有敬婆婆的最後一段人 生路,分享「長命百歲」及晚年照顧 安排的看法。

活動查詢請致電 2884 2033

棋中作樂,輕鬆談論生死 ——《五味雜貨店》桌上

遊戲現已推出第二版³

為推廣「預設照顧計劃」,「圓滿人生服務」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於 2020 年共同研發及出品《五味雜貨店》,是首個為華人文化而設計的生死教育桌上遊戲,鼓勵業 界同工與長者和長期病患者通過輕鬆有趣的遊戲探討「預設照顧計劃」,以至生死及後事想 法。

自推出以來,「圓滿人生服務」已舉辦逾百場工作坊及講座,廣受好評,更於 2023 年 6 月 12 日 由香港管理專業協會主辦的 HKMA/HKT 環球創新獎頒獎典禮暨創新峰會上,獲頒發 「傑出社會創新獎」 (Excellence in Social Impact Innovation Award),印證其在推廣「預設照 顧計劃」方面成果顯著。

2023年9月至11月,為呼應於M+舉行的台灣藝術家張徐展《紙人展與新興糊紙店系列 靈靈 肆,Si So Mi》展覽,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聯同 M+、「圓滿人生服務」及多間機構,一起透過 一系列寓學習於體驗的活動,從博物館到社區鄰里,推廣「由死看生,及早預備,活好當 下」 的訊息,以加強公眾對死亡的認識,正視生命的意義,並鼓勵大眾為晚期照顧安排早作 準備。期間,「圓滿人生服務」與社聯合辦了兩場《五味雜貨店》生死桌遊工作坊,對象為 公眾人士。參加者反映遊戲過程中可與其他人互相交流,有助反思人生觀和價值觀,並加深 了對「預設照顧計劃」的認識,將來更有信心與家人討論生死議題。

《五味雜貨店》讓長者及照顧者透過遊戲、 在社工解說下,以輕鬆的手法認識「預設照 顧計劃」、了解晚年照顧的意願並反思 人生。

「圓滿人生服務」服務經理林智強先生 及致力推動「預設照顧計劃」的陳裕麗 教授代表接受HKMA/HKT環球創新獎 「傑出社會創新獎」。

《五味雜貨店》深受業界同工和 大眾歡迎,現已推出第二版。�

《五味雜貨店》現已加印推出第二版,有興趣人士或團體可致電2884 2033查詢銷售詳情及相關活動。

「認識預設照顧計劃」由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陳裕麗教授主講,介紹了「預設照顧計劃」及「預 設醫療指示」的定義、制訂內容和程序。�

為加強社會大眾對「預設照顧計劃」及「預設醫療指示」的認識,「圓滿人生服務」於 2023年 11月一連三個星期六假東華三院「東蒲」舉辦了六場講座及工作坊。講座邀得香港中文大學醫 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陳裕麗教授、「一切從簡」殯儀社企創辦人伍桂麟先生,以及 MIPCRC 精 神健康資訊匯蔡培偉律師,分別就預設醫療取向、殯葬喪禮意願、財產安排(平安三寶)三個 主題分享,冀令大眾對晚年照顧與善終服務有更多的認識,以減輕長者、照顧者及社區人士就 晚期照顧做抉擇時的困難、壓力及爭執。

三場工作坊則以輕鬆生動的手法,向大眾由淺入深講解上述議題:《五味雜貨店》桌上遊戲工 作坊藉遊戲與參加者一起討論晚年照顧安排、醫療以至後事意願;「回憶生命的重量」帶領參 加者回顧人生的不同點滴,從而放下遺憾和執著,活好當下;紀錄片《伴生》真實紀錄三個家 庭兩代人如何面對「生與死」,並在放映後由社工同事主持映後談,與參加者一起討論「長命 百歲」是否等同幸福?「預設照顧計劃」又在當中扮演甚麼角色呢?

三天的活動吸引逾 250 人次參加,反應熱烈。因應政府將為「預設醫療指示」和「不作心肺復 甦術命令」訂立法律框架,本服務將在稍後再推出相關的活動,讓大眾了解和認識條例,敬請 留意!

遺體修復師/生死教育顧問伍桂麟先生 分享了各類殯葬流程及紀念方式,及從 不同宗教角度看生死,引起參加者熱烈 提問和回應。參加者表示透過講者輕鬆 及有趣的分享,增加了對後事的認識。

「回憶生命的重量」手作工作坊讓參加 者回顧人生中不同的故事,量度生命的 總重量,把開心和不開心的回憶都收進 木盒裡,並用蝶古巴特手法裝飾盒子。 活動中,參加者均陷入沉思中,除尋找 早已遺忘的喜樂外,亦放下記憶中戚然 的失落。

參與者感言

「紀錄片《伴生》中的片段正正是自己的經歷,十分明白 片中照顧者的負擔和無奈,亦對於父母是否長命百歲留下 反思的空間。」

參加者陳小姐

「活動內容豐富,能夠深入淺出了解『平安三寶』,尤其

更加認識持久授權書的重要性,會跟家人商量,盡早『預 訂.好晚年』。」

—參加者黃先生

「精神健康資訊匯」蔡培偉律師為參加者講解了遺囑(平安紙)、持 久授權書和「預設醫療指示」的分別,以及相關內容。參加者對「平 安三寶」十分感興趣,並踴躍的向蔡律師提問。

《五味雜貨店》桌上遊戲工作坊藉遊戲 與參加者一起討論晚年照顧安排、醫療 以至後事意願。參加者在遊戲中引發激 烈的討論,趣味性和刺激感夾集在桌遊 之中。�

最重要的善終元素: 精神、情感、醫療、社會

——S.E.M.S.晚年照顧及善終服務提升計劃

專業人員培訓課程

面對香港人口老化,政府一直致力改善本港的晚期照顧服務,讓長者和病人得以善終。 早於2009年,食物及衞 生局以《在香港引入預設醫療指示概念》作徵詢,並得到大部分 專業團體贊成;至2010年,醫院管理局制訂了一份指引及教育資料冊給醫護及公衆 作為 參考,惟根據政府在 2016年的委託調查,僅有 14.3%本地成年人在受訪前曾聽過「預設 醫療指示」,反映社會對此議題認知不足;政府於2019年就晚期照顧展開公眾諮詢,以 着 手草擬「預設照顧計劃」的相關法例,並持續推動立法以外的配套措施。為呼應 有關 政策發展,近年學術界亦提倡 End-of-Life Care ,以關注長者及晚期病患者的精神 (Spiritual) 、情感(Emotional)、醫療(Medical)及社會(Social)需要為最重要的 善終元素。

透過體驗與長者討論「預設照顧計劃」,導師給予學員相關的技巧提升建議。

有見及此,「圓滿人生服務」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合辦「 S.E.M.S.晚

年照顧及善終服務專業人員培訓證書課程」,特別為安老服務部同工設計,是東華三院 安老服務部首辦的專業證書課程。課程糅合理論與實踐,由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 護理學院陳裕麗教授、執業律師以及「圓滿人生服務」專業同工共同教授,涵蓋「預設 照顧計劃」、醫護與法律、人生回顧、長者靈性、後事規劃與執行、哀傷支援等七個主 題,有系統地提升安老服務同工對長者晚年照顧及善終服務的專業知識與實務技能,以 應對現今長者和照顧者對訂立「預設照顧計劃」等服務需要。課程已獲香港護士管理局 及香港社會工作專科院認可,學員完成26小時的課程可獲持續護理教育(CNE)或持續 專業發展學分(CPD)。

第一期四天課程已於 2023 年 3 月至 5 月期間順利舉行, 29 個安老服務單位共 66 位跨專業 同工完成課程並獲得培訓證書。透過比對前測和後測,參與課程同工對於晚年照顧及善 終服務的知識均有顯著提升;另外,亦有參與同工表示培訓有助他們向服務使用者講解 「預設照顧計劃」和「預設醫療指示」內容,以至晚年照顧與善終服務安排。

「S.E.M.S.

晚年照顧及善終服務提升計劃」專業人員培訓課程 涵蓋七個主題:

• 晚期照顧

• 長者的靈性需要

• 法律事務

• 喪親者支援

• 人生回顧技巧

• 後事規劃

• 後事執行

左:每位學員完成課程後除獲頒發證書外,亦可獲得《S.E.M.S.晚年照顧及善終服 務實務手冊》,資料詳盡,別具參考價值。

右:培訓課程吸引多個本院安老服務單位的社 工、 護士、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 師參與。

生死教育工作坊

除了給專業人員培訓課程外,「圓滿人生服務」亦為東華三院安老服務單位設計及提供 一系列免費的生死教育工作坊、導賞、體驗活動等,以回應長者及晚期病患者在精神、 情 感、 醫療及社會( S.E.M.S.)的需要,推動長者、末期病患以及照顧者以正面態度面 對晚年的各個階段,亦為長者中心及院舍推行晚年照顧及善終服務營造開放的討論氣 氛。

活動內容圍繞「生死議題」:《五味雜貨店》桌上遊 戲、 「積極晚年」生前規劃講座、「生命旅程」後事規 劃講座,以及「走過生死大地」導賞活動等,鼓勵長者 和照顧者及早討論並落實「預設照顧計劃」及後事規劃 等話題,而當中不同類型的培訓工作坊,如「談談生. 說說死」義工培訓工作坊、「未知死,焉知生?」前線 同工培訓工作坊和生死教育桌上遊戲 《五味雜貨店》

主持培訓工作坊,讓參加的義工和同工學會反思生死觀 及討論相關話題的技巧,有助他們於日後和服務使用者 商談「預設照顧計劃」。

追思會

另外,活動為顧及院舍較體弱的長者而設計院友追思會。透過追思會期望能緩減院友及 同工在面對院友離逝時的情緒反應和影響,亦讓院友分享獨特的生命回憶,並以「五道 人生」(道謝、道愛、道歉、道諒和道別)作人生總結,免卻晚年遺憾。

生死教育專題閣

為建立社區支援服務關注生死領域的氛圍,以及打造討論空間,活動派發「生死教育資 源包」予各社區服務支援服務單位如長者地區中心、長者鄰舍中心及綜合家居照顧服務 隊等等,資源包內含平安紙及「預設醫療指示」計劃資訊展板、後事執行手冊、五道人 生明信片等等,期望提升社會大眾對晚年照顧及善終的關注。

「心慟同行」喪親支援及 生死教育計劃

線上線下為喪親者提供全面服務

承蒙「旭日慈善基金」捐助,「圓滿人生服務」推行「心慟同行」喪親支援及生死教育計 劃,透過陪伴喪親者落實殯儀計劃及提供情緒支援,紓緩喪親者處理逝者後事所帶來的情 緒及壓力。

為回應近年市民偏好使用網上社會服務的趨勢,「圓滿人生服務」提升了網上後事支援聊 天機械人 (Chatbot) ,透過「圓滿人生服務」網站、 Facebook 專頁及 Whatsapp 線上平 台,向喪親者及社區人士提供最新、準確而全面的實用後事資訊,當值職員亦會按需要與 查詢者即時對話,解答喪親者對治喪及喪親後情緒反應的疑問。

此外,「圓滿人生服務」亦特別為喪親者準備「癒心 Healing Soul」療癒身心包 多款 DIY手工製作材料包,鼓勵他們透過製作手工抒發哀傷情緒,以正面態度應對生活轉變。

有需要的喪親人士,只需要在「圓滿人生服務」嶄新網站上的「資源區」遞交申請,經同 工進行簡單評估後便獲發「癒心 Healing Soul」療癒身心包乙份,每份療癒包均附有所需 材料及教學短片,讓喪親者可以在自選的時間、寧靜的空間,獨自或與同伴一起製作,給 自己一個沉澱的機會,梳理思念之情。

「圓滿人生服務」特別為喪親者準備 「癒心 Healing Soul」療癒身心包, 提供多個手工製作選擇。

「每逢佳節倍思親」,「圓滿人生服務」於節日裡舉辦思親活 動,由導師和社工帶領,與喪親者透過手作抒發哀傷情感,鼓 勵參加者將思念轉化成祝福,將愛延續下去。

此外,服務亦於節日裡舉辦思親活動,過去曾舉辦花藝創作、刺繡速寫、石膏植物拓印、 香薰按摩蠟燭製作等,由導師和社工帶領,與喪親者在想念親人的難過情緒中尋回片刻平 靜,抒發當中的複雜情感,期望活動過後,參加者將思念轉化成祝福,將愛延續下去。

有關未來思親活動消息,請留意「圓滿人生服務」網站及Facebook專頁。

網上後事支援 聊天機械人: 「圓滿人生服務」 網站:

「圓滿人生服務」 Facebook Messenger: 欲索取「癒心 Healing Soul」 療癒身心包,請填寫網上 申請表格:

「同行夥伴培訓計劃」下一眾大學生及中年義工為長者提供支援服務,如安排參觀大學校園等跨代共融活動,鼓 勵孤獨長者連接社區,促進兩代互相交流。

賽馬會「無獨有偶」

跨代關愛長者計劃

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支持,「圓滿人生服務」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 衞 生 及基層醫療學院(下稱「中大」)攜手合作,於 2022 年 7 月開展為期三年的「賽馬會『無獨有 偶』 跨代關愛長者計劃」,為面對不同程度社區孤立問題的長者提供服務及活動,並由中大進 行項目成效研究。

「賽馬會『無獨有偶』跨代關愛長者計劃」透過招募大學生及45至 64歲之社區人士參加「同行 夥伴培訓計劃」成為義工,向長者提供支援服務,包括探訪、陪診、電話關懷等,以及舉辦各 類型跨代共融活動,鼓勵孤獨長者連接社區,同時促進長幼兩代互相認識及交流,達至「跨代 共融」。

在與長者接觸的時候,義工團隊會與長者進行生命回顧,嘗試發掘和整理長者過去的人生 閱 歷、 技能及興趣等,然後製作成社區地圖並撰寫心願計劃。在可行的情況下,「圓滿人生服 務」工作員更會協助長者完成未了心願,讓他們安享晚年。

「同行夥伴培訓計劃」義工招募

對象:45至64歲之社區人士

詳情及報名:2884 2033(何先生/陳姑娘洽)

現年 86歲的黃婆婆,虔心向佛,以往每週都會到訪志蓮淨苑禮佛祈願,也曾與親友到天壇大佛 和寶蓮禪寺參拜吃齋。年輕時黃婆婆喜歡旅遊增長見識,但隨著年歲漸長,活動能力已大不如 前,更長年飽受腳關節痛之苦,因此,黃婆婆現時大多留在家中,甚少外出。

黃婆婆常聽到電視電台節目介紹慈山寺,她一直很想親自去參觀。工作員得知此事,希望趁黃 婆婆還能行動的時候,帶她遊覽慈山寺。出發當日天公造美,陽光普照。旅途中,黃婆婆不時 讚嘆慈山寺建築宏偉、風景優美,同時細說當年到處旅行的美好時光。黃婆婆非常珍惜這次難 得的外出機會,全程精神奕奕,她亦很感謝計劃義工和工作員的幫助,讓她達成心願。

71歲的左女士是東華三院黃祖棠長者地區中心的服務使用者。左女士小時候曾在天台學校讀書 至小六畢業,其後因經濟困難未能升讀中學,需到工廠打工賺錢養家,婚後又因照顧家庭和子 女,一直未再有機會讀書學習,為此感到十分遺憾。

退休後,左女士不時憶起自己在小學時學習過的四字成語和唐詩,故十分希望在退休後繼續學 習,了卻心願,於是工作員購買了《唐詩三百首》及《成語辭典》,並配上小學毛筆書法練習 本,讓左女士重新踏上知識之旅,再續兒時的學習點滴。左女士收到禮物後十分開心,立刻翻 閱書本,並向工作員分享以往學過的四字成語和唐詩,更即興邀請丈夫一同練習書法,場面溫 馨。

圓夢故事 III ——懷舊影樓留倩影

69歲的任女士是圓滿人生服務「活得自在」的服務使用者,她喜愛攝影,常想念小時候與家人 到影樓拍照的時光,一直希望有機會重溫當時的樂趣。工作員得悉此事,特意陪同任女士到一 間設有多個懷舊場景的影樓再創美好回憶。

拍攝當日,任女士換上漂亮的旗袍,造型師為她弄好髮型和妝容,在攝影師的鏡頭前,她總是 自信地擺甫士,過程中每看到熟悉的舊物,任女士都說勾起了滿滿的兒時回憶,臉上掛著笑 容。

置身在「舊香港」,在記錄當下美麗一刻的同時,任女士也非常開心地跟工作員分享早期 的人生片段。收到相片後,她大為驚喜和感動,衷心感謝本計劃提供這次攝影體驗,讓其心願 得以圓滿完成。

亮然坊

——專為護老者而設的服務

隨著香港人口老齡化,雙老照顧現象普遍,關注及支援照 顧長者及其護老者的工作刻不容緩。護老者壓力巨大並且 困身,為更有效支援護老者,本院將成立一所護老者支援 中心 亮然坊( CareWise ) , 為他們提供一站式的服 務。

亮然坊以護老者個案管理服務模式,為護老者進行需要評估及 連結合適資源,為處於不同階段的護老者進行生涯規劃。

亮然坊 CareWise

電話:2815 7838 / 9447 2564 (Whatsapp)

傳真:2815 7839

九龍新蒲崗七寶街2號東蒲1樓

The Grand Oasis共享工作間19號室

東華安老服務推介

護老者個案管理服務

透過社工與護老者見面傾談,了解和認識護老者面對的困難和需 要,提供輔導及個案管理服務,並協助護老者進行生涯規劃,尋 找個人生活目標。

替假護老者服務

安排職員或受訓義工於協定時間內上門或於特定地方協助看顧長 者。另外,服務亦會支援有突發需要的護老者,如:因生病而需 要有受訓人士即時協助看顧長者。

護老者喘息及減壓活動

提供多元化喘息減壓活動,例如:減壓茶聚、瑜伽體驗、靜觀活 動、藝術減壓活動等。

護老者學堂

以網上及面授課堂形式,讓護老者學習實用的照顧長者技巧和知 識,例如:使用輪椅、扶抱、身體轉移、與認知障礙症長者溝通 技巧及行為處理等。

復康器材租借服務

透過租借合適長者使用的復康器材,滿足長者居家及出行的需 要,從而減輕護老者的壓力及勞損情況。

專業評估及跟進服務

專業團隊包括不同的治療師,如:職業治療師和言語治療師,為 護老者及長者提供專業評估、訓練、家居環境安全評估及跟進服 務。

「亮然坊」不定期舉辦護老者 喘息及減壓活動,給護老者放 鬆的機會。

左列服務將會陸續推出, 如欲成為「亮然坊」會員 或了解更多有關各項服務 的收費及詳情,請致電 2815 7838與中心職員 聯絡。

「生命探索之旅」生死教育巡迴展覽

東華三院「圓滿人生服 務」 於 2017 年始辦 「存 為愛」生死博覽,廣受大眾歡迎,為將 晚期照顧議題帶入社區,「圓滿人生服務」 將於 2024 年開展「生命探索之旅」生死教育 巡迴展覽,以觸及不同地區及單位的服務對 象,實踐於社區中推廣生死教 育, 讓長者和 照顧者及早討論晚期照顧安排、讓青少年感 受生命、反思人生,同時宣揚「活在當下, 愛要及時」的訊息。

「生命探索之旅」生死教育巡迴展覽啟動禮

將於 2024 年初夏假東華三院 「東蒲」 舉行, 屆時將設有互動展覽、導賞和藝術工作 坊, 詳情不日公布,敬請期待!

服務單位搬遷順利完成

東華三院「準提閣佛學會生命同行坊」已喬 遷至觀塘社區中心,一切服務維持不 變。 查 詢喪親者支援服務、「活得自在」後事籌劃 及執行服務、「修租易」長者自住物業代理 計劃,敬請致電 2657 7899。

與此同時,東華三院「生命部落生死教育計 劃」正式落戶觀塘「The Oasis 青年共享空 間」, 如欲舉辦生死教育活動或培 訓, 請致 電 2884 2033洽談。

https://ecs.tungwahcsd.org 東華三院圓滿人生服務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