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季刊第14期

Page 1

M

M

E

.

.

R

S

U

S

R

2022

VOL

U

M

M

E

我 們 人 都 是土星

捏 著 塑著 ,

用陶藝 闢出一方

宇宙

謝 瑩 齡|劉 秋 紅|蔡 賢 忠

王 昱 心|莊 文 慶|侯 小 圓

14


. E D

L A

O R I I T

L . E D

A

O R I I T

N

O

T

E

從實用取向來看,器皿可以盛裝一碗飯、一杯茶,從妝點氛圍來論,也能投入幾枝花朵, 為家中增添鮮活風景,又或是一股腦將情緒注入其中,盛裝無法訴諸言語的種種。然而,

L

I

G

H

T

E

N

·

成就器皿的材質可以是玻璃、木頭、塑膠……,但卻沒有一項媒材堪比陶土如此柔軟多情, 且能在經過高溫燒製後,成為生命中最堅實可靠的夥伴。

於是在夏季號,我們以陶土為題,拜訪了 6 位長居花東的陶藝家,他們將日常所感揉進 土坯,不論是山的翠綠、海的潮鹹、心的悸動,皆能透過雙手塑成令人迷戀的陶器。情感

L

yric

04

I

dea

10

懷 鄉抒 情 謝瑩齡|寄情於陶偶

豐沛如謝瑩齡,她將滿腔澎派化為細膩技法,使得陶塑人偶的面容極為生動、牽引人心; 浪漫如劉秋紅,以土承接喜怒哀愁,也以土展現所見所聞,更會帶著自己的陶壺上山下海, 只為與大自然對飲一杯。

陶藝家的質樸、踏實也能透過陶器如實呈現。堅持使用野燒技法的蔡賢忠,身體力行部 落文化的培育,期盼著以陶器傳承阿美族歷史;莊文慶不擔心浪費時間,一心採集需花費

理 想 生 活 劉秋紅|陶花園裡的山水人生

G ift

天 生 技 藝 蔡賢忠|野燒接起阿美族文化

16

多道工序過濾的當地低階陶土,更於捏塑後選擇耗時的柴燒製陶,對他來說,緩步前行才 是最美的姿態。

H

ope

22

T

hankfulness

28

E

legance

34

N

ext

40

文 化 新 生 王昱心|採集陶土的尋根之路

用陶器闡述血脈認同、用陶器找尋生命力量,王昱心與侯小圓在向內探究自己同時,也 不斷用創作向外追尋答案。在她們的作品中,早已剔除過於華麗的炫技,而是真摯又純粹 地展現土的特性,如同端出自己赤裸的內心,向觀者傳遞自己的生命話語。下回,當你摸 到陶土時,也試著用土盛裝自己的故事吧,捏著塑著,感受那竄動在指掌間的神奇力量。

主 編 _ 黃 映 嘉

感 謝 土 地 莊文慶|美好的柴燒

優 雅 展 演 侯小圓|緩慢捏出花蓮自然

展 覽 新 訊 出發下一站 台東美學館展訊


成 為 土 星人

著塑 宇 Li g h 著 ten , 以 土 闢 出一方 p ott e r y ar t , E f f e ct the world

藝術家們在花東與土為伍, 日日在旋轉的轆轤上、在炙熱的磚窯裡, 用雙手形塑自己的生命與情緒, 打造具有個人特質的陶藝宇宙。 TEXT _黃映嘉

Photo _方凱平

2

3


一堂黏土課,改變了謝瑩齡, 讓天生齶裂的她找到了發洩負面情緒的出口, 埋首創作可以抒發情感、慰藉心靈, 而童年的美好回憶和當下的生活觀察 則成為她汲取靈感的泉源。 面臨遭遇的種種痛苦,她選擇用藝術自救, 同時也伸出雙手, 協助和她際遇相似的孩子走出不幸。

寄情於陶偶 創作即是修行 Text・Photo _方凱平

Lyric 懷鄉 抒情

4

Profile 謝瑩齡 謝瑩齡天生殘疾,口 才不佳,畢業後只能 做苦工。直到她接觸 黏土,才找到人生的 依歸。她將生活的觀 察和童年的回憶揉入 每一尊陶偶裡,將自 己滿腔的情感化為巧 妙出眾的形體。

5


Lyric. 懷鄉抒情

我和別人家的鵝 被吵醒的某個夜 晚,當時是小學生 的謝瑩齡好奇地推 門一看,雪白大鵝 自前方一擺擺走 來,「美極了!」 趕鵝入家門來,告 訴爸爸撿到鵝,卻 被斥責一番,一顆 顆眼淚滴下,只好 又將鵝趕出門,雪 白的大鵝仍是叫不 停,一擺擺走遠, 消失在黑夜裏。

精神換取不足的專業知識。她用鏡子研究自己的身材曲線, 摸清肩胛骨、屁股、手肘、關節等線條走向,然後又憑藉水 瓶座一股不願服輸的韌性,啃完一本醫學生專用的人體解剖 學,寫下大量的筆記,反覆對照自己的身體,直到她將人體 的肌肉線條和路徑熟記在心,隨夠隨心所用。這份毅力奠定 了她日後創作陶偶的基礎。

去掉本質的沈重 勾出生活的詼諧 謝瑩齡從寫實切入創作,如今的作品卻以卡通化的陶偶居 多,每一尊陶偶的肢體和神情精準捕捉到真實人物的情感, 又加以數倍放大,而且不只人偶可愛,連動物也是一般逗趣。

創作是情緒的出口 生命的昇華

「將寫實的人事物透過戲劇化而轉變成卡通,會因此變得很

接觸藝術之前,謝瑩齡是個躁鬱的靈魂。由於她自幼齶

輕鬆易賞,理由是本質裡的沈重在創作的過程中被去掉了。

裂,說話時口齒不清,難以清晰表達自己的意見,導致她脾

這需要一段相當漫長的練習和蛻變,直到今日我依然在練習

氣異常暴躁,隨時隨地都有一把大火在心裡焚燒。這項缺陷

和揣摩人的表情和情感。」她細細解釋道。「人物也好,動

也影響她的職涯,於是找工作只好找無需說話的勞動。本以

物也好,要將他們卡通化,那是很難的。假使沒有詼諧、輕

為此生將庸庸碌碌,直到有一天,她在救國團的課程裡摸到

鬆又幽默的人生觀,沒有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是辦不到的。」

了石塑黏土,就此迎來了生命的轉捩點。 就像蓄滿的水壩開了一道缺口,內裡的水如萬馬奔騰向外

「我的人物和動物,正是因為卡通般的技巧,才得以凸顯 他們的情感。」

傾瀉,石塑黏土在她的心裡開了道口子,讓她能夠透過雙手,

謝瑩齡能夠鉅細彌遺地勾勒每一件陶偶的神韻,不僅仰仗

將內心盈滿的憤怒、焦慮和不安,以及兒時的歡欣無憂,全

當年解剖學的鑽研,更要歸功於幼時的好奇和頑皮。她常常

部揉入黏土裡,再形塑成一尊尊表情極為生動的陶偶。

打哭來家裡玩的表弟表妹,再將他們逗笑,反反覆覆好多次,

為了能夠盡快上手,非科班出生的謝瑩齡以不懈的研究

6

觀察他們哭笑的神情。只是她從未想到當年的舉動,竟然是

7


Lyric. 我是非常熱情的人。

男孩在前挖鼻孔,女孩在後斜視的作

我有滿滿的愛,

的人物,便是取自童年經歷。她那一件

滿滿的感覺,

事,倘若不是來自於她生活裡曾經謀面

沒辦法講出來。

謝瑩齡 ——

憑空而來。每一件作品背後都有一段故

但是我發現我的熱情

陶偶生動的表情,而這些情感當然不是

可以放在我的作品裡,

若非豐富的情感,不足以撐起這些

讓看的人引起他們自己的

喜怒哀樂。

懷鄉抒情

在為未來的創作鋪路。

品,正是她與弟弟的故事。「我弟弟小 時候很愛挖鼻孔,又愛用鼻屎彈人,讓 我很生氣,又害怕他用鼻屎彈我。所以 我常常在他後面瞪他。」 謝瑩齡的藝術生涯並非順遂。每當靈 感倉促來襲,她若不及時拿一塊土,坐 在桌前不斷揉捻,適當地將澎湃的思緒 逐步宣洩,她很容易因此失眠。假使某

創作圓滿自己 教學完善他人

一件作品在創作時令她感到哀傷難受,

對謝瑩齡來說,「教學」與藝術創作

她就會暫時放下這件作品,改從歡快的

同樣重要,尤其是教導和她一樣天生有

童年截取片段,捏成一件作品,然後再

缺陷的孩子,用創作引導心情,平復內

回過頭來完成當下的作品。這也是為什

心的種種負面情緒,做出專屬於自己的

麼她的作品總是充滿了她滿滿的情感。

藝術作品。

「我是非常熱情的人。我有滿滿的愛,

「我觀察到有缺陷的孩子,心裡往往

滿滿的感覺,沒辦法講出來。但是我發

塞滿很多不公平、不甘願和仇視。除非

現我的熱情可以放在我的作品裡,讓看

他們自己跟內心溝通對話,不然其他人

的人引起他們自己的喜怒哀樂。」

怎麼談都沒有用。學會和自己對話,最 快的方法就是創作作品。唯有創作才能 寧靜面對自己。一件件作品,一次次探 討,窺探自己的內心,才能平靜那些澎 湃和不滿,我一直都是這麼認為。」 她很希望哪天能夠收這些孩子為徒, 甚至公開招募也行,陪伴他們一起探討 內心世界,將自己這一生的經歷和他們 分享,協助孩子釋放豐沛的創作力,只 盼能讓他們少走一些冤枉路。 圓滿自我,引導他人,這就是謝瑩齡 此生為自己設下的課題。

8

9


走泥歲月 27 餘載, 早在 2005 年,劉秋紅就曾在花蓮縣洄瀾美展中, 以陶藝作品獲得最高榮譽的洄瀾獎。 她手中所捏塑出的,有茶杯、花器等生活陶, 也有將花蓮大山大海以及人生體悟納入其中的藝術陶。 她以「陶花園」作為工作室名稱,與陶相伴的生活, 對劉秋紅來說,就像身處桃花源般自然、閑靜。

陶花園裡有山水 也有人生 Text _田育志

Photo _方凱平

Idea 理想 生活 Profile 劉秋紅 從為了自己做杯盤、製生活 陶開始,到汲取花蓮自然山 水意象、融入創作,再到將 創作融於生活。就跟這片廣 闊不受限的天地一樣,劉秋 紅的燒陶模式也不限於電燒 或柴燒、上釉或不上釉,一 切順應而走,陶器會長出最 適合它的模樣。近期重拾教 學,為了帶領更多人領略陶 生活的美好,也為了傳承。

10

11


Idea 理想生活

創作作品參賽,後來得到洄瀾美展的陶藝首獎。」憶起早先 做陶的心路歷程,劉秋紅也曾汲汲營營於獎項頭銜,現在偶 爾回望那段時間的努力與渴望,她雲淡風輕地說道,得到肯 定後,心境其實變得更加淡定,很多時候並不再追求外在名 利,反而是滿足於現在的生活。 於是生活裡的所見所聞,都成了劉秋紅的創作來源。因為 喜愛大自然,所以將天地融入陶藝,因為對人、對事都有不 同體會,陶藝創作也乘載了日常中的喜怒哀樂與各般感受。

在陶藝作品裡看見花蓮山水 還有人生體悟 每每有朋友來到花蓮,劉秋紅總是會告訴他們,在這裡 5 分鐘就能到海邊、10 分鐘就能到山邊,走入「自然」是一件 再「自然」不過的事。在花蓮土生土長,劉秋紅更是常常拉 胚或做陶到一半,抬頭望見湛藍天空,心情一來就放下手中 創作,帶著茶具、車子一開就出門了,並不設定目的,偶爾 沿著台 11 線行駛,看到哪裡海水閃耀、雲朵飄渺,就停下來 喝茶、聽浪、觀雲。「看著大自然在眼前慢慢變化,都能轉 化到創作上。」 劉秋紅有一系列名為「彩雲飛」的作品,呈現的正是花蓮

喜愛古樸 一接觸陶藝就被土給黏住了 過去曾在不同職業裡流轉,當過幼稚園老師,也在咖啡 廳、茶藝館工作過的劉秋紅,始終知道自己對老物件還有古 樸風格的喜愛,某次偶然機會下,接觸到陶藝創作,人家說 土會黏人,劉秋紅正是被陶土給深深黏住。從一開始只是單 純的想捏個杯子喝茶、做做花器插花,到後來發現生活陶已 經無法滿足自己,於是轉而投入陶藝創作。 「初期做陶十分投入,真的是埋頭苦幹地做,甚至把正職 都辭掉,就是希望能在陶藝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不僅僅只 是玩陶性質而已。那時很想得獎,不斷提升自己的技法,並

12

13


Idea 花蓮的山、海、雲都很美,

我在做杯子或盤子的時候,

劉秋紅 ——

就會用釉色來呈現這三個元素。

理想生活

圖片提供/劉秋紅

的天空。位於後山的地理位置,日落

劉秋紅創作出「落葉枯槁是新生」系列

時雖然看不到夕陽,但天上變化無端的

作品,以陶塑的荷葉與蓮蓬,傳達生命

晚霞是此處獨一無二的自然風貌,劉秋

的延續與循環。

然就順利將作品完成。「這時才曉得,老師口中的『放下』,

紅在單一色調的化妝土上,塗上一塊塊

是讓我先暫時休息,好好沈澱自己。」自此,劉秋紅再也不

紅、黃、綠、白等釉色,把花蓮的黃昏

不論生活還是做陶 都要懂得放下

融在陶藝作品中。「還有花蓮的山、海、

做陶 27 年,劉秋紅也曾想過放棄,

雲都很美,我在做杯子或盤子的時候,

「記得有件作品,連續做了 18 個小時

這樣的心態轉變,也與劉秋紅的生活型態有所呼應。「早

就會用釉色來呈現這三個元素。」劉秋

都無法完成,怎麼做都裂開或垮掉,我

期我都是喝咖啡,喝完之後就趕著去做陶,我的動作、思緒

紅笑說,用這樣的杯子喝咖啡,喝到的

心裡十分著急,於是撥了電話向陶藝老

都是非常快速。後來接觸茶藝,變成是用壺慢慢沖泡茶葉、

還會有花蓮的山海雲。

師求救,老師那時告訴我:『那你就放

山影隨行

倒進茶海,再斟至小杯子裡,一杯一杯慢慢地喝。」從喝咖

在劉秋紅的作品裡,除了包山、包

下吧!』」說起多年前的卡關經驗,當

啡到喝茶,劉秋紅的生活步調漸趨緩慢,過日子跟做陶一樣,

海,也有大自然帶給她的體悟。「某次

下劉秋紅以為,陶藝老師是勸她放棄做

經過鄉間荷花田,剛好是荷葉凋零、蓮

陶,掛完電話依舊懊惱的她,就這麼停

蓬剛生的情景,這讓我想到生命枯寂的

下創作,好幾天都未曾再碰陶土,過了

同時,卻也孕育出新生。」這般感觸讓

一個星期左右,劉秋紅又嘗試重做,竟

開門見山是居住在花 蓮的幸福,無論是中 央山脈或者海岸山 脈,隨時都可看見或 親臨,劉秋紅喜歡遠 遠地靜靜地望著山, 心煩事在遠山含笑 中,盡解憂愁。

14

追求要一氣呵成地創作,有時一件作品花上好幾個星期才完 成,那也無妨。

都要懂得沉澱、懂得放下。而自用的整套茶具,從茶壺、壺 承、茶海、茶杯到茶葉罐,自然也是出自劉秋紅之手。大概 從認識陶藝的那一刻起,對劉秋紅而言,做陶與生活,早已 是一體兩面的事了。

15


天生 技藝

Gift.

以陪伴者的姿態,蔡賢忠與族人一同投入野燒, 延續部落百年的陶藝傳統。 為了深入研究部落歷史和當代技藝的差異, 他遠至鶯歌學習窯燒的科學與技巧, 更挽起袖子下場實作,用自己的雙手感受泥土, 挑戰還原日本博物館裡典藏的阿美族陶器。

16

Profile 蔡賢忠 憑藉和阿美族長輩共同 捏 陶 的 經 驗, 多 年 累 積 的 陶 藝 認 知, 加 上 阿 美 族 陶 藝 的 深 厚 研 究, 將 黑白照片裡的阿美族陶 製器皿成功地一一復刻。 除 陶 器 之 外, 他 也 收 藏 至今傳唱的數十首部落 歌 謠, 種 植 大 量 的 傳 統 作 物, 甚 至 自 己 學 電 腦 玩設計做海報。

一起野燒 接起阿美族文化板塊 Text・Photo _方凱平

17


人統治台灣,一併將金屬材料和用具帶入島內,這些更耐用

成貓公部落內長達數十年的的陶器斷層。 恰好,蔡賢忠的母親多年前成立了一間陶藝工作室,與在 地居民共同製陶。他偶爾放假回家,遇上大家做陶,也會拿 起一塊黏土,跟隨大家一起投入。心思纖密的他很快意識到,

蔡賢忠 ——

更易修復的金屬製品逐漸取代部落常見的陶器,更進一步造

我認為的傳承,不僅是完全復刻過去的作法,

生,每一件都在敘述過往阿美族的生活型態。只是當年日本

也要搭配現有的科技和知識,

阿美陶是生活陶,阿美族的陶器是從生活上的需求孕育而

在不破壞古老技藝的前提下,

維護古老技藝 佐以知識創新

想辦法去提升原有的技術。野燒便是一例。

天生技藝

Gif t

眼前看似尋常的社區活動其實是珍貴的貓公部落文化展演, 於是掏出積蓄,買了一堆攝影器材,開始對長輩做陶的過程 進行影像紀錄。 他會仔細觀察部落老人家捏出來的各式各樣的陶形,詢問 它們的功能、用途。祭祀、煮沸、蒸籠、煮湯、盛水,他慢 慢地理解每一件陶器在原住民的生活裡扮演的角色,並用心 做成筆記。此外,博識的他也會研究其他民族的陶藝,鑽研 陶藝本身的科學知識,讓他對陶藝的認知和運用的原理更勝 於長年製陶的部落族人。

看見傳統失傳 著手紀錄部落文化 蔡賢忠明白,不能讓阿美陶就這樣越趨沒落,逐步將長年 紀錄的阿美陶文字化,同時正式成立阿利客工作室,廣邀母 親捏陶時便共同參與的第一代貓公族人參與。挖掘史料的同 時,每當有台灣或日本的教授前來此處進行田調,他也會前 往交流,吸收他們的學術成果。「這些學者的研究不僅是部 落的歷史,更是台灣的文化資產,我想好好保存。」他解釋 道。 蔡賢忠做事喜歡雙軌並行。傳承與創新,維護與推廣,他 不拘泥於傳統的開放作風,好比說,他口中的傳承,不僅是

18

19


天生技藝

Gif t 完完全全復刻過去的作法。他會搭配現

十一線的一座文化驛站,吸引路過的人

有的科技和知識,在不破壞古老技藝的

駐足,也讓外出的族人能夠重溫文化的

前提下,想辦法去提升原有的技術。野

溫暖。」蔡賢忠如此描繪他對於工作室

燒便是一例。

的期許。他自謙為局外人,實為不可或

阿美族傳統的野燒,是先在底層鋪

缺的阿美族文化推手,負責擬定策略,

灰,再鋪稻草,最後是木頭。他們將做

串連政府資源,和部落的長輩合作,保

好的陶器放置在木頭上,再將粗細不一

存和推廣貓公部落正隨年歲凋零的古老

的木頭插入陶器裡頭和遍佈周圍,由內

文化。

圈到外圈,由粗至細,直到擺滿了以

返鄉至今 35 年,如今蔡賢忠已經 60

後,再撒上一包包的米糠。最外層的米

多歲,依舊不忘初心,持續推廣部落文

糠像是磚窯的磚壁,足以阻隔熱氣發

化。他仍然年年參加文化相關的研習

散,又留下足夠的氣孔讓空氣流動。可

會,受邀參加演講和辦展,在工作室時

惜的是,古老的野燒良率總在兩、三

便自己捏陶和耕種,傳承陶藝之餘也保

成,難以提高。蔡賢忠遠赴鶯歌學燒

育傳統的作物。如今正計劃引入現代化

陶,學習窯燒的原理,然後以這些知識

的設備,設計相關文創商品,好進一步

去執行必要的措施,好降低造成野燒低

將部落文化推廣至全台,甚至海外。

良率的因素。

「我不是傳道士,也不是顛覆者。我 是陪伴者,在文化傳承培育的路上,藉

步步嚴謹 文化傳承刻不容緩 蔡賢忠的談吐和風範和一般的陶藝家

我的手,與阿美族人合作,延續這項上 百年的技術。」蔡賢忠笑著為自己定位。

明顯不同。他對部落文化侃侃而談的流 利更像是一名長期投入地方耕耘的文史 工作者。他做事極為慎密,習慣先退一 步綜觀全局,同時深入研究相關議題, 直到手邊擁有足夠的資訊做出判斷,便 列出短、中、長期計畫,然後穩紮穩打 地逐步實現。 他的阿利客工作室裡不僅有精緻的小 書籤,描繪了貓公部落的地圖與歷史, 更詳細列出阿美陶的由來、特色、種 類、工具和製作程序,工作室內的牆壁 上更掛上印有阿美族陶器的海報。海報 乃是由他以電腦繪製而成,不假他人之 手。 「我希望阿列客工作室能夠成為台

20

阿美族傳統燈具 蔡賢忠的陶是百年 前的阿美族在生活 裡常做的陶。他親 手捏出來的每一件 作品,皆是阿美族 歷史的傳承和當代 的詮釋。

21


採集陶土的 尋根之路 Text _張雅琳

Hope.

文化 新生

Photo _山貳六影像工作室

許多人對原住民藝術既有的印象, 或許仍停留在傳統圖紋或特定手法的表現, 而長期深耕人與土地情感連結的陶藝家王昱心, 從自身的生命經驗出發,重新解構原民文化。 她的創作傳達對部落、文化等議題的關注, 不僅展現跳脫既有框架的創意思維, 也可以讓人看見更多樣的南島當代藝術樣貌。

Profile 王昱心 陶藝家,擁有卑南族和西 拉 雅 族 血 統, 現 任 教 於 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 院。投身陶瓷創作與工藝 設 計 已 有 三 十 年, 以 純 熟 的 技 法, 延 續 珍 貴 的 原民文化。在其作品中, 結合源自於土地的養分, 飽含生命省思與情感經 驗的再現。

22

23


Hope. 文化新生

土」創作,正是展現地方獨特性的關鍵。所以,當她結束國 外的學業回到台灣,進入教學現場,遇到課堂上的學生來自 不同的原住民族群時,便提議要同學採集自己部落的土來做 實驗。她總是告訴學生,不要一味地把傳統樣式做出來,更 重要的是認識自己地方的土,並延伸到未來的創作。 49 次旋轉

上黑下白,她拋出了作品想對大家傳達 的疑問:「你能分出來黑色在這裡頭占 了幾分之幾嗎?」 原來,在成長經驗中,外貌乍看不像 原住民、卻有著兩個族群血統的她,經 常被關切血緣中的原民比例占了多少。

1 月開展適逢藝術家生 日,在作品中將五個陀 螺原型拆解,切割再重 組出四十九個不一樣的 造型,取播種祭打陀螺 喚醒土地的意涵,象徵 自己的人生就如同陀螺, 歷經四十九次的喚醒, 將要迎向下半場。調製 深咖啡色瓷漿為素材, 傳達天色將亮未亮的氣 氛,一如蟄伏的種子破 土而出前所經歷的黑暗。

王昱心認為,過去陶器在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中廣泛地被使 用,只是歷經多次遷徙,加上與漢人文化交流日益頻繁,部 落裡的技術就這麼失傳了。更深入研究後,她發現花蓮豐濱 鄉的貓公部落,仍保有製陶的技藝,而在光復鄉的東富(阿 托莫),以往是採集黏土礦的重要據點,興盛時期更有五座 磚窯工廠集中在此。 有感於此,王昱心略帶失望地提到,住在這座島嶼上的許 多人,都忘記自己曾經會做陶。因此她透過爬梳歷史脈絡, 策展「2021 洄瀾陶」,呈現花蓮從考古時期到當代社會不

但她始終認為,自己是擁有這些血緣的 一個人,為什麼要被切割成幾分之幾 呢?因此王昱心每次被問到血緣比例的 問題時,她總是笑著說:「沒有幾分之 幾,我就是一。」 她也感性地提到,雖然一直以來的創 作不免會隱約提到身分認同,但有機會

用作品闡述文化認同

回到家鄉展覽,又是不同的層次概念。

手指著今年一月初在臺東生活美學

畢竟隨著年紀越長,越能去理解原來影

館「土生土長」的聯展照片,王昱心娓

響自身最多的,是小時候生長的場域,

娓道來起心動念。命名為《根源 Your

當站在最熟悉的土地上時,過去所有的

Blood ?》的陶藝品,是由數個形似陀

經歷慢慢回溯,慢慢串連,生命痕跡也

螺又像血小板的立體造型組成,顏色深

益發清晰。

淺不一,「本來想做成純黑色,在製作

「我們不見得會知道未來往哪裡去,

時混到一些白色瓷漿,但看起來還是很

但會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因為清楚這

黑,我心裡馬上就有了作品的概念。」

件事,讓她可以很完整呈現創作概念,

她進一步解釋著說,雖然這些立體造型

用藝術和生命展開對話。

的視覺感受與黑色幾無差別,但其實是 由不同階層的灰色組成,她更在眾多的

24

用一方土說一方故事

陀螺裡頭,安排了各一個純白和純黑作

都說一方土養一方人,在王昱心看

為對應,還有一個是外黑內白,另一個

來,就像日本的陶藝家都會使用「在地

25


Hope. 文化新生 同階段的陶藝樣貌。她更將視線從一個

期望小米像快速旋轉的陀螺般快快長

地域擴及全台,看見北投、鶯歌甚至於

大;鄒族將陀螺視為喚醒沉睡土地的法

金門,皆有相關的製陶歷史,「我們從

器,初春播種祭儀的最後要打陀螺,展

來都不知道原來台灣有這麼豐富的黏土

題「bimisi」便是出自鄒語「長根、發

礦。」因此,她相當希望陶器能從以往

芽」之意,隱喻對於土地的期待。

多為代工的角色,轉為能夠代表台灣風

雖然創作靈感源自環境,最終不免還

格的產業,「我希望可以用我的創作去

是回歸自身的探索。王昱心直言,悲情

訴說不同土地的故事,」她如此強調

訴求早已是過去式,當代原民藝術家的

著。

課題,在於如何定位自身的文化特色, 把自己在這個場域的「看見」呈現出

為自己的生命歷程發聲

悲 情 訴 求 早 已 是 過 去 式 ,當 代 原 住 民 藝 術 家 的 課 題 , 在於如何定位自身的文化特色, 把自己在這個場域的「看見」呈現出來。 ——

26

王昱心

來,為自己的生命歷程發聲。是否具有

從 2020 年在臺東生活美學館的個展

原民身分已不再是她的羈絆,「重要的

《波與浪間行走,安身於斯土》,到

是我怎麼去表達自己在這塊土地上所承

2022 年花蓮石雕博物館的個展《蒔光

載的一切。」

bimisi》,在王昱心的作品裡頭,離不

就像她的藝專畢業作品《暗潮》,以

開關於生命、土地等命題,飽含情感的

名為「海參藍」的釉色表現台東外海黑

連結。

潮多層次的藍。自此之後,王昱心以十

在採集黏土礦、走訪部落之餘,聽聞

年為界,發展出系列作回應台東的海。

與耕種有關的神話故事當中,不約而同

不同的是,年輕時看海就只是海,如今

地都提到了「陀螺」,勾起她的興趣。

揉合了三十年來的生命歷程,她手中的

比如阿美族說天神將陀螺放到田裡轉呀

每一個作品,一次次地拋出充滿力量的

轉的,就翻完土了;布農族打起陀螺,

扣問,擲地有聲。

27


Profile 莊文慶

製陶,不只是一門技藝, 更是一種生活, 尤其是使用柴火燻燒的柴燒陶。 莊文慶在退休後離開花蓮市區, 來到馬佛展開第二人生,

在光復鄉的馬佛社區,發 現舊時磚窯廠留下來的 土,如獲至寶的他,透過 陶藝不斷感受土的特性, 也感受在地聲音。同時, 他將舊時磚窯廠改建成 社區居民都可使用的陶 藝 空 間, 讓 美 感 融 入 生 活, 也 將 土 地 的 故 事 持 續傳承下去。。

感謝 土地

不嫌累地從採集泥土開始, 從事柴燒陶製作。 看似更勞碌, 心情卻更安適,不只是創造作品, 他也創造了一種恬淡的美好生活。

Tha

. s s e n l nkfu

時間就該浪費在 美好的柴燒陶藝 Text _賴韋廷

28

Photo _方凱平

29


Thankfulness. 感謝土地

跡罕至,在此處做陶,無干擾居民生活品質之虞。 經過徵詢,取得社區同意後,莊文慶將舊磚場闢為陶藝工 作室,自己也搬到馬佛社區裡定居,每天的生活就是往來住 家與工作室之間,兩點一線,相當單純,至今已是第四年。 馬佛社區位於省道台 9 線與縣道 193 之間,緊鄰全台最大 的平地森林「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環境優美,能見到 花東縱谷少見的平地梯田,因而有「綠野香坡」美譽。居住 在此,莊文慶說,生活比過去更為寧靜悠閒,更能專注地思 考作陶的事。不過,在馬佛做柴燒陶,身體上的勞動,與心 情上的適應,也比在別處多。 馬佛是阿美族太巴塱及馬太鞍兩大部落的緩衝區,阿美族 「陶藝的吸引力就是,能做出讓我

業餘,而不是所謂的「藝術家」。然而,

用起來感覺很方便,很舒適的東西。如

要將陶藝做為一門娛樂,並非易事,特

果能做出特別符合心意,特別好用的杯

別是莊文慶所擅長的柴燒陶。

總圍繞在好用、方便、舒適等一類的詞

料,燒窯時間即便不計冷卻時間,也通

彙;而不是一般人聽到「陶藝」一詞所

常需要兩到三天,不似電窯與瓦斯窯,

想像的藝術、作品、創作概念等字眼。

僅須十幾個小時。為了控制窯溫,柴燒

因為,對他而言,陶藝更接近於一種

窯需要以人力看顧,視情況投柴加火;

生活,而非必須拉開一些距離,以賞析

也較易受天候影響,颳風下雨都是關鍵

角度去玩味與觀看的藝術。

性的變數,既需要經驗與技術,也極度 考驗陶藝工作者的體力與耐性。

陶藝成為第二人生 話說從頭,莊文慶原本從事室內設 計多年,生活與工作圈都在花蓮市區。

對於習慣都市生活節奏的人們而言, 柴燒陶的曠日費時與充滿不確定,可能

難以掌控,就是創作的一部分,

電窯燒、瓦斯窯燒不同,以薪柴作為燃

如果無法克服這種得失心,

藝工作者,莊文慶談起這件事,關鍵詞

就表示在創作上還不成熟。

顧名思義,柴燒陶與一般製陶常見的

莊文慶 ——

子,那就是一種成就感。」身為一個陶

是一種苦,但莊文慶卻能甘之如飴。

2001 年因緣際會,在花蓮高工上了一 學期的陶藝課,雖然覺得有趣,但彼時

從採土開始製陶

仍須為生計忙碌,因此課程結束後並未

近年,他在花蓮縣光復鄉的馬佛社

持續。直到 2011 年,在一股工作多年

區看見一個廢棄數十年的舊磚廠,當下

的的倦怠感驅使下,他重拾了陶藝。

便靈機一動,「要做柴燒窯,沒有比這

2015 年,莊文慶開始專心做陶,過

地方更好的條件了。」製作柴燒陶,需

起一種他稱為「半退休」的日子,並非

要空曠場所,讓燃燒產生的煙能盡速散

依傍陶藝產生的收入過活,而是以此作

去,馬佛社區不但住民相對少,僅約

為日常的「消遣娛樂」。他謙稱自己是

500 戶;舊磚廠更是閒置多年,周邊人

30

31


Thankfulness. 感謝土地

也大約需要十天到半個月之間。尤有甚者,莊文慶搬至馬佛 初期,因對當地的土質不夠熟悉,導致作品失敗率很高,「剛 來的那年,經常是一整窯做好的作品,燒出來全毀掉,等於 那一整段工作時間都報銷了。」他淡然地說。 在此作陶,動不動就花上一整個月,卻又難以控制諸多變 數,也無法掌握作品成敗,難道不會氣餒,患得患失? 「難以掌控,就是創作的一部分,如果無法克服這種得失 心,就表示在創作上還不成熟。」莊文慶自信地說,花時間 就是一種習慣,變成慣性之後,時間與複雜,就不是障礙。 他在馬佛所製成的陶,在柴火燻燒之下,呈現出一種少見的 粗曠與溫潤之美,既純粹,又涵藏著獨一無二的體感、時間 感,確實不需要別出心裁的意念與名稱,生活,即是這些作 品的內涵。 馬佛球 以在地磚窯土製作,並且使用材燒技 法,外型看似簡單,實則需要經過細 心與耐心才能達成渾圓的樣貌。將成 品握在手上,感受經過柴火高溫炙燒 後,表面獨有的觸感,接著在手掌間 轉動,感受土地傳導來的能量。

本有手工採陶、製陶、捏陶、燒陶等傳統;莊文慶在此作陶, 也想採用現地材料,將當地的土經過適當處理,轉化為能用 來作陶的黏土。「這邊的土是較低階的陶土,黏性較差,耐 溫的程度也較差,從處理土到燒製過程,都需要反覆測試, 找到可行的模式。」 光是處理土,就包括不少程序。由於此地空曠處近似原 野,淺層挖掘的土含有很多植物根莖與有機物,為剔除這些 雜質,所採的土須先溶於水,接著過濾,然後沉澱,予以晾 乾,才能成為無雜質的黏土。每個月莊文慶都須以這 4 至 5 道程序製作出約 200 公斤的黏土,雖然過濾只需半天,但是 沉澱和晾乾就得視天氣而定,夏天只需一周,但在濕冷的冬 季,就要耗去半個月

活出屬於馬佛的質樸之美 使用柴燒方式製陶,本就需要較長時間,且不計拉坏、修 坯,將胚烘乾送進柴窯裡等程序,單是柴窯燒製加上冷卻,

32

33


著迷於大火劃過陶器的火痕、以及灰燼落在表面的顏色變化, 在以電窯和瓦斯窯作為陶器燒製主流的今日, 依然有一群創作者堅持傳統的柴燒,陶藝家侯小圓便是其中之一。 她說,「我想通過最自然的方式,讓每件作品表現自我。」 更親手在花蓮打造了一座名為「石梯窯」的柴燒窯。

緩慢捏出 花蓮的自然 Text _羅健宏

Photo _方凱平

. e c n a Eleg 優雅 展演

Profile 侯小圓 陶 藝 家、 石 梯 窯 工 作 室 負 責 人。2013 年 開 始 投 入 陶 藝 創 作, 結 合 手 捏 和 柴 燒 兩 種 技 法, 作 品 關乎個人對花蓮土地的 認同和情感。

34

35


我越來越相信性格決定命運。

因為自己想要自由、喜歡自然,

侯小圓 ——

才會堅持用手捏和柴燒進行創作。

優雅展演

E legance.

法得到的緩慢步調。十年前決定離開台北重新出發,繞了台 灣一大圈,最終決定落腳在豐濱。而在此之前,從未想以製 陶作為人生的新開始,直言「當初只是想如何讓自己的生活 更充實。」想起過去玩茶搜集了不少柴燒陶器,靠著觀察和 自學,踏上製陶旅程。

透過雙手延展泥土的表情 由於作品都是徒手捏製,無法像拉胚做到絕對精準,加上 柴燒帶來的變化,讓每件陶器的造型都有些許的不同,成為 侯小圓創作給人的一大印象。提起早年多做杯碗等生活使用 的食器,現在更偏好製作可以盡情表現的大型花器,表示「我 不喜歡被綁住,我想要自由。」不光是創作,這也是她對生 活的想法。 拿起土塊揉練拍打、手捏塑型。侯小圓說,「土是內斂 的。」過程中你會感受到這塊土的狀態,以及它想要傳遞的 訊息。剛開始學陶,總以為要做的就是盡可能把腦海的想像 落實在泥土上,但她發現土不會如你預期,甚至會進行反抗, 作品可能會因此破損、塌陷,甚至必須要重新再來。「現在 的我會聽土想說什麼,順著它來表現,捏出來的東西,甚至

將花蓮的慢和美揉進泥土之中 石梯窯位於豐濱鄉的港口部落,距離太平洋僅有一小段 路。磚窯旁設有單層的平房,是侯小圓的工作室,多數時間, 她會在這裡進行創作和體驗課。近期剛完成的一件作品,是 以海岸山脈做為發想,呈現不規則山勢的陶瓶, 跟她多數作 品一樣,也都是以大自然作為創作靈感。 在東部生活,侯小圓表示很難不去留意身邊的自然景色, 即便已經在花蓮生活快五年,每天還是會被外面的風景吸 引,甚至常常被季節的變化驚艷,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她 說,「我將我所看到的自然直接呈現在創作上。」她形容, 自然不只是美,而且還很耐看。 除了有激發靈感的美好自然,對她來說,花蓮還有都市無

36

37


花蓮板塊 手捏方式將花蓮地形重現於 陶 土, 高 山、 低 谷、 河 川、 平地,全都縮小於掌心,不 僅令人驚嘆陶的可塑性,以 及創作者對於土地的共感, 竟能轉化成如此細緻的模樣。

會跟原本想像的不一樣。」

感。她的作品「存在」運用白陶土與柴

這樣的體悟讓侯小圓相信,自己是透

燒落灰,表現山石與柔美的海水,詮釋

過雙手,讓土自由長出它應有的樣貌。

生活在石梯窯感受到的自然景緻。而有

包含柴燒也是,呈現在作品上的顏色變

別於常見的陶藝展,「土生土長」的每

化,來自於燒窯投柴的灰燼,以及連續

件作品不以是否實用為前提,而是盡可

五天燒窯跟氣候變化影響的自然產物,

能地通過這個媒材,表達創作者跟這片

「我不會用獨一無二來形容它們。」她

土地的連結。

強調這一切都是作品的自我表現。

侯小圓補充著說「什麼樣的陶器可

直言因為捏得很慢,常被人問說為何

以表現花蓮呢,不單單只是這些吧!」

堅持手捏。除了喜愛手捏的厚實質感,

這樣的初心成了策展動機,並且企圖讓

她回答或許也跟在花蓮生活有關,「以

大家認識花蓮陶藝的不同可能,也想打

前在台北就覺得什麼都要很快,來到

破一直以來,陶器被定義為工藝品的認

花蓮一切都慢了下來。」事實上,自己

知。藉由「土生土長」這 11 件不同創

也是步調緩慢的人。即便在別人眼裡很

作者的作品向觀者提問,你所看見的究

慢,看著用這樣的速度誕生的每一件作

竟是工藝,還是藝術?

品,侯小圓總能回憶起何年製作,因為

追問侯小圓如何看待個人的作品,

慢,甚至可以記住捏陶時的心境,回首

她提及最近重拾書本,回到校園,便是

一路以來的成長,讓她更堅定創作的態

希望替自己釐清。而做陶十年,跟土的

度。

關係早已千分難解,更明白內心有股嚮 往,想讓更多人看見花蓮的陶。除了策

讓陶的不同姿態拉近大眾視野

38

展,也以石梯窯作為品牌,積極出席各

今年年初,侯小圓以「土生土長」策

大會展推廣,她笑稱自己這個部分倒是

展人的身份,邀請花蓮 11 位陶藝家,

衝得很快。不過回到捏陶這件事,她很

透過創作詮釋彼此對於這片土地的情

確定還是會讓它慢慢來。

39


活 動 宣 傳

活 動 詳 情 請 上 官 網 查 詢

發行人_江 愚 總編輯_蘭美幸 編輯委員_蕭賢明 鍾立君 洪玉華 編輯小組_李素瑞 陳皇如 劉姿君 許家綺 鄭任翔 蔡念儒 執行編輯_謝心瑜

編輯製作_三川工作室有限公司 主編_黃映嘉、林郁姍 美術設計_ HSUN 攝影_方凱平、山貳六影像工作室

出版者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地址 台東市大同路 254 號 電話 089−322248 傳真 089−331097 網址 www.ttcsec.gov.tw 出版 2022 年 5 月 CPN 2010800462

後山文學獎收件期間至 8 月 5 日止,後山文學年度新人獎收件期間至 7 月 4 日止

40

本刊全部圖文內容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轉載

41


DAWN 20 2 2

VOL

Te l _ 0 8 9−32 2 24 8 A d d _台東 市大 同 路2 5 4號 We b_w w w.t tc s e c . gov.t w

14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