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傳 劉國松現代水墨師生展 畫冊

Page 1




攝影

美國加州聖荷西世界藝術文化學院榮譽博士 中國北京大學藝術文化研究所榮譽所長 2

蕭耀


主要個展

1965 台北藝術館 1966 美國加州拉古拉藝術協會美術館 美國肯薩斯州立大學美術館 1967 美國紐約市諾德勒斯畫廊 美國密蘇里州肯薩斯市那爾遜美術館 美國喬治亞州雅典市喬治亞大學美術館 1968 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美術館 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塔虎脫博物館 菲律賓馬尼拉市陸茲畫廊 1969 美國德州達拉斯市現代美術館 台北歷史博物館國家畫廊 美國印地安那州諾特丹聖瑪麗學院藝術館 1970 德國科隆東方藝術館 美國拉布拉斯卡州歐馬哈市賈斯林美術館 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市美術館 1971 德國法蘭克福博物館 英國倫敦莫士畫廊 英國布里斯朵美術館 1972 美國鹽湖城猶他州立大學美術館 美國猶他州婁根市猶他州立大學美術館 美國猶他州普柔佛市布瑞根揚大學博物館 德國漢堡市漢斯胡普勒畫廊 1973 香港藝術中心 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市美術館 紐約市開樂畫廊 1974 美國加州卡邁爾市拉克畫廊 1975 美國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泉藝術中心 美國加州洛杉磯市喜諾畫廊 1976 美國肯薩斯州威其塔市烏瑞奇美術館

美國俄亥俄州雅典市州立大學美術館 1977 美國新罕普什州普利茅斯市 新罕普什州大學美術館 美國加州洛杉磯市奧西丹脫學院美術館 1978 澳洲墨爾本市東西畫廊 澳洲北阿德萊市格林赫爾畫廊 澳洲帕斯市邱吉爾畫廊 1979 澳洲坎培拉市劇場畫廊 德國法蘭克福博物館 1980 美國肯薩斯州威其塔市烏瑞奇美術館 美國亞利桑納州吐桑市 亞利桑納州立大學美術館 美國加州蒙特利市蒙特利半島美術館 美國俄亥俄州雅典市 俄亥俄州立大學美術館 1981 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立文化藝術中心 美國科羅拉多州波爾市科羅拉多大學美術館 美國加州哥斯塔梅沙市安德瑞畫廊 1982 美國猶他州羅根市 諾拉依科哈瑞森博物館 1983 北京中國美術館 江蘇省博物館 黑龍江美術館 武漢市湖北省美術陳列館 廣州市廣東畫院 1984 上海美術館 山東省美術館 杭州市浙江展覽館 煙台市展覽廳 福州市五一廣場中央展覽廳 1985 香港藝術中心 澳門市政廳賈梅士博物館

1986 陝西西安市美術家協會畫廊 甘肅蘭州市少年宮 新疆烏魯木齊市展覽館 重慶市文化宮 四川重慶西南大學美術展覽館 1987 湖南長沙市湖南省國畫館 山西太原市山西大學美術館 1988 山東濰坊博物館 1989 德國布瑞曼市烏伯西博物館 1990 台北市立美術館 1992 台中省立美術館 1994 台北龍門畫廊 1996 台北歷史博物館 高雄積禪五十藝術空間 1997 廣東深圳何香凝美術館 台中現代藝術空間 1998 台中現代藝術空間 1999 台北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 2000 台灣中央大學藝術中心 美國紐約古豪士畫廊 2001 成都現代藝術館 2002 「宇宙心印:劉國松七十回顧展」 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上海美術館 廣東美術館

3


4


2003 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山東青島博物館 香港漢雅軒畫廊 2004 香港美術館 台灣創價學會主辦台灣巡迴展 2005 新加坡泰勒版畫學院 台北市中央研究所 2006 浙江省博物館 湖南省博物館 2007 「宇宙心印:劉國松繪畫一甲子」 北京故宮博物館 上海美術館

廣東美術館 2008 法國巴黎法寶75畫廊 2009 「宇宙心印:劉國松繪畫一甲子」 湖北省博物館 寧夏博物館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安徽亞明藝術館 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 2010 英國倫敦Goedhuis畫廊 台灣新北市市府藝廊 2011 「劉國松創作大展—八十回眸」 北京中國美術館 2012

「一個東西南北人—劉國松80回顧展」 台灣國立台灣美術館 2013 「傳功一甲子-劉國松現代水墨創作展」 台北中華文化總會文化空間 「劉國松現代水墨藝術館」 山東省博物館設立永久陳列館 2014 「革命.復興-劉國松繪畫大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15 「革命.復興-劉國松繪畫大展」 東南亞巡迴展 新加坡當代美術館 馬來西亞國家美術館 印尼國家博物館

獲獎及榮譽 1965 台北市第五屆全國美展評審委員 1966 榮獲美國洛克斐勒三世基金會兩年環球旅行獎 1968 當選國際青年商會台灣十大傑出青年 1969 美國瑪瑞埃他學院主流六九國際美展繪畫首獎 1972 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台灣參展評審委員 1976 當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藝術教育協會亞洲區會會長 1977 被選為英國國聯八位代表畫家的亞洲區代表前往加拿大 參加「國聯版畫代表作」之創作 1978 台北市立美術館籌建委員 1979 獲國際靜坐協會完美獎

劉國松

翡翠幽谷

彩墨

94.3 x 61.5 cm

1984 獲北京第六屆全國美展特別獎 1986 獲東京都美術館國際水墨畫特別獎 1991 獲李仲生現代繪畫文教基金會現代繪畫成就獎 2002 當選台灣師範大學「傑出校友獎」 應聘出任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人 2004 獲台南藝術大學頒發榮譽教授證書 2005 受聘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名譽館長 2006 10月應美國哈佛大學之邀請演講 「我的創作理念與實踐」 2007 北京故宮博物館舉辦「宇宙心印:劉國松繪畫一甲子」 大型回顧展

2008 獲台灣國家文藝獎 2010 獲世界藝術文化學院頒發榮譽博士學位 2011 獲中國首屆中華藝文獎「終生成就獎」 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 「劉國松創作大展-八十回眸」大型回顧展 2013 山東省博物館成立「劉國松現代水墨藝術館」永久展出 2014 5月應美國史丹佛大學邀請演講 「挑戰與創新:我的水墨革命」 獲香港亞洲協會傑出藝術家表彰 獲全球傑出華人獎 2015 榮聘 中國北京大學藝術文化研究所榮譽所長

2015 5


6


作品典藏機構

歐洲

亞洲

美洲

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

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

芝加哥美術館

英國布里斯朵市美術館

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俄亥俄州克利佛蘭州博物館

德國法蘭克福博物館

台北市立美術館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德國科隆東方美術館

台北市立國父紀念館

密蘇里州肯薩斯市納爾遜美術館

德國柏林博物館

台北市台灣藝術教育館

紐約亞洲美術館

德國斯都加林都美術館

高雄市立美術館

亞利桑納州鳳凰城美術館

瑞士蘇黎世萊特堡博物館

香港藝術館

拉布拉斯州歐馬哈市賈斯林美術館

義大利麥辛那大學美術館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佛羅里達州諾頓美術館

澳洲墨爾本國立維多利亞美術館

加州聖地牙哥美術館

菲律賓馬尼拉大都會博物館

加州蒙特利半島美術館

馬來西亞吉隆坡藝術博物館

德州達拉斯現代美術館

北京故宮博物館

西雅圖美術館

北京中國美術館

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美術館

上海美術館

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泉藝術中心

廣州廣東美術館

麻州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館

廣東深圳何香凝美術館

麻州康橋哈佛大學薩克拉博物館

重慶市三峽博物館

肯薩斯州肯薩斯大學史班塞美術館

江蘇省美術館

明尼蘇達州明尼蘇達大學美術館

浙江省博物館

亞利桑納州吐桑市亞利桑納大學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

加州史丹佛大學坎特爾藝術中心

湖南省博物館

猶他州婁根市猶他州立大學烏瑞奇美術館

安徽亞明藝術館

佛羅里達州聖彼得斯堡市普利市拜特蘭學院美術館

山東省美術館

紐約坎東市聖勞倫斯大學美術館

山東省博物館

加州惠特爾市雷歐社會學院美術館

青島市美術館 青島市博物館 成都現代藝術館 寧夏博物館 甘肅省美術館

劉國松

日出東海

彩墨

104.5 x 70.6 cm

2015 7


象元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近年重要展覽 2015  2015 劉國松師生展—台北、高雄 台日文化交流藝術展—新竹美術館 台北新藝術博覽會—台北世貿中心 中華畫筌美術協會聯展—台北市社教館 兩岸民俗技藝書畫大會—新北市三重社教館 兩岸名家書畫展—台北 101 大樓 中華新世代交流協會聯展—新北市土城藝廊 Ink Asia「第一屆香港現代水墨藝術博覽會」 2014 林象元個展—台北市議會 

全日國際展—日本東京,榮獲 [ 國際大賞 ] 全球華人藝術家邀請展—法國巴黎羅浮宮 (Musée du Louvre Paris) 卡塞爾廳 傳功—劉國松兩岸三地現代水墨師生展—臺灣師範大學德群畫廊 台灣書畫百人大展—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台東美學館 兩岸三地現代水墨藝術大展—濟南、濰坊、青島、濟寧、煙台博物館巡迴展 劉國松師生展—舊金山 NanHai Art 白線張力現代水墨畫聯展—台南文化中心 中國美術協會聯展—中正紀念堂 中華新世代藝術文化交流協會聯展—台灣藝術教育館、基隆文化中心

2013 林象元現代水墨創作個展—台北市社會教育館 白線的張力 - 兩岸三地現代水墨展—台東美術館 劉國松現代水墨師生聯展 -- 台中文創園區、基隆文化中心、新北市集賢藝文中心 劉國松教授現代水墨師生展—高雄中國書畫協會、中原大學藝文中心 中華新世代藝術文化交流協會聯展—新北市土城 兩岸和諧家庭書畫攝影展—廈門美術館 8

創作自述 林象元 1949 年生於台灣,現居台北市。師承 劉國松老師。 現任中華全球藝術文創協會常務監事、中華新世代藝術文化 交流協會常務監事、畫筌美術協會常務監事。 林象元現代水墨系列作品係使用水墨、宣紙,並運用噴皺、 拓印、宣染等技法,吸取大自然的氣韻,綜合了中國傳統水 墨精神,但突破了傳統山水意象的形式規範,如此暨保留了 中國藝術的精髓,又把握住這個時代的精神,型塑出個人現 代水墨藝術創作風格。 除辦理多次個展、劉國松師生展及兩岸三地公私立美術機構 巡迴展出之外,亦曾受邀請至法國巴黎羅浮宮、美國舊金山、 日本東京、大陸各地博物館、美術館展出。作品受福建美術 館、山東博物館、濰坊博物館等列為館藏。並曾獲 2014 日 本全日國際展「國際大賞」、入選 2015 新北市美展、桃源 美展佳作獎。

獲獎 2015 新北市美展—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 入選 ) 2015 桃源美展—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 佳作獎 ) 2014 全日國際展—日本東京,榮獲 [ 國際大賞 ]


林象元

大地

彩墨宣紙

140 x 150 cm

2015 9


10

林象元

大地之頌

彩墨宣紙

95 x 53 cm

2015


林象元

早春

彩墨宣紙

95 x 53 cm

2015 11


玄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水墨創作研究生

近年重要展覽 2015 「思承-劉國松現代水墨師生展」,首都藝術中心,台北 Ink Asia「第一屆香港現代水墨藝術博覽會」

創作自述 自 1995 年起,有幸承「現代水墨大師」 劉國松老師的啟蒙,開啟了個人修行式 的生命探索與藝術實踐。

2014 「劉國松現代水墨師生展」,台北師大德群藝廊 2013 「劉國松現代水墨師生展」,基隆市文化中心 「劉國松現代水墨師生展」,新北市蘆洲集賢藝文中心 「傳功」劉國松水墨師生展,台中文創園區 「原 ‧ 緣」─劉國松現代水墨師生展,中原大學 「劉國松現代水墨師生展」,高雄

獲獎 2015 第 19 屆桃城美展 ( 入選獎 ) 2015 第 14 屆彩墨新人賞 ( 入選獎 ) 2015 第 63 屆南美展 ( 入選獎 ) 2010 第三屆 2010 台北當代水墨雙年展 ( 創新獎—劉國松獎 ),作品正式典藏 2006 第七屆磺溪美展 ( 入選獎 ) 2001 第一屆「愛我中華」中國畫油畫大展 ( 銅牌獎 ),作品正式典藏 2000 中國當代水墨新貌展 ( 入選獎 ) 2000 第 63 屆台陽美展 ( 入選獎 ) 2000 第三屆日本亞細亞水墨公募展 ( 入選獎 ) 1999 第二屆日本亞細亞水墨公募展 ( 入選獎 ) 1998 中華民國第二屆現代水墨畫展 ( 優選獎 ) 12

以獨特的觀念和創新的技法為傳統水墨 挹注新的生命力,在大墨玄黑的水墨天 地中呈現祖先千年智慧的白色精靈,以 一種強烈靈光的藝術張力,打造新時代 陽剛的畫風,既能尊重傳統,又傳承發 展了現代水墨藝術,不僅創新了中國水 墨畫,又能建構中國文化新的傳統精神。 現代水墨要解決的是傳統文化的現代化 的問題,既要保證傳統在我們手裏得到 延續,又使它能夠成功轉型進入當代。 希望經由不斷的試驗與實踐,能發掘“現 代水墨”創作的多元面相與創新的潛能, 更期盼在此亂世中能建立一種新時代的 文化精神依託,喚醒現代社會失落已久 的蒼白心靈。


蘇玄德

超時空丹青

彩墨紙本

96 x 69 cm

2015 13


蘇玄德 14

銀河瀑布

彩墨紙本

136 x 69 cm

2015


蘇玄德

天地之間

彩墨紙本

136 x 69 cm

2015 15


志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水墨創作研究生

近年重要展覽 2015 「劉國 2015 師生展」,高雄 荷軒新藝空間 「思承-劉國松現代水墨師生展」,首都藝術中心,台北 Ink Asia「第一屆香港現代水墨藝術博覽會」 2014 「白線的張力-現代水墨畫聯展」,台南文化中心 「白線的張力-中國現代水墨藝術大展」,於山東博物館、濰坊博物館、煙台博 物館、濟寧博物館、青島博物館巡迴展出。作品獲山東、濰坊博物館典藏。 「Rebel as Creator 破.立 -The Art of Liu Kuo-Sung and His Students」, 美國加州 NanHai Art 「傳功—劉國松兩岸三地現在水墨師生展」,師範大學 德群藝廊

創作自述 「水墨」是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精髓,也是東方藝術的主流。中 國繪畫主體都在刻畫著對大自然的崇敬與生命的讚賞。中國人對 山水的愛,更寄予一種理想和願望。 在時間的長流中,群群的山巒綿延交織著,譜出每天的生命樂章。 時而如交響樂般,澎派豪放,陽光炫爛,生機蓬勃;時而深沉穩 重,令人生畏,肅然起敬。又時如清平小調般,清幽寧靜,溫順 和諧。每日的日升日落,每年的春夏秋冬,週而復始的萬象不停 變化是宇宙永恆的規律,萬物生存的動能。把自身的精神能量調 至對大自然相同的共鳴度,伴著對山石肌理追求樸質深厚的直覺

2013 「白線的張力—兩岸三地現代水墨聯展」,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劉國松師生聯展」,基隆文化中心 「白線的張力—兩岸三地現代水墨聯展」,台中大墩文化中心 「劉國松師生聯展」,蘆洲集賢藝文中心,新北市 「白線的張力—兩岸三地現代水墨聯展」,台東美術館 「白線的張力—兩岸三地現代水墨聯展」,高雄市文化中心 「傳功」劉國松水墨師生展,台中文創園區 「原 ‧ 緣」─劉國松現代水墨師生展,中原大學

感受,再用以現代符碼方式,依循人性與大自然共鳴的軌跡,融 合成氣運盎然的呼吸-吶喊出來。 在追尋劉國松老師倡導「革筆的命」的理念之下,啟用各種方式 取代筆,並結合現代的材料及工具來呈現皴法,讓創作的空間變 得無限寬廣及多樣。在創作進行中,尋求水墨、顏料在畫紙上流 動、吸收、混合、擠壓所出現的種種趣味與形象,並以小點、大 點與粗線、細線結合成肌理,拉出平面,組合出千變萬化的空間。

獲獎 2015 第三十三屆桃源美展入選 2010 第三屆台北當代水墨雙年展佳作 2008 參加國際第二屆書畫交流比賽獲得優選獎 2007 台灣 ASIA 國際藝術展水墨類入選獎;法務部藝文展聯展 2005 亞太國際墨彩藝術聯盟暨中華國際墨彩藝術學會畫展社會組佳作 16

所以,逕由其中大、小點組成的粗糙平面,和粗、細線條扭曲出 來的厚實空間,創造出來傳統筆墨所難以達成的肌理符碼,以及 形形色色的視覺效果,呈現奇妙幻境的山川水石,近似國畫山水, 卻又撲朔迷離,超越時空,產生有種引人冥空遐思的意境,借以 呼應大自然的奧秘。


羅志英

連動

彩墨紙本

109 x 79 cm

2013 17


羅志英 18

延伸

彩墨紙本

77 x 109 cm

2013


羅志英

碎石崖

彩墨紙本

109 x 77 cm

2012 19


清川 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

近年重要展覽 2015 「2014 國際彩墨彩蝶藝術大展」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Ink Asia「第一屆香港現代水墨藝術博覽會」

創作自述 此次展出「禪悟」系列作品,以個人一貫「留白」的基調來闡述 「荷」的有機形象。個人獨鍾於「荷」的另一生命的呈露意涵, 以隱喻內心圖像的「自然」再現,是故以留白的形式來經營畫面,

2014 台灣彩墨西班牙巡迴展(新馬特博物館、塔眉魅史文化中心、佛蘭西史可 22 藝術 中心、莎蒂瑪文化中心、干地亞文化中心) 「白線的張力」現代水墨畫聯展於山東省博物館 「白線的張力」中國現代水墨藝術大展,聯展於山東省濰坊市、青島市博物館, 作品並獲山東省博物館及濰坊市博物館典藏 「2014 國際彩墨鞋子藝術大展」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台灣彩墨新貌展」聯展於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藝文中心 「劉國松現代水墨畫師生聯展」台北師大德群藝廊 「台灣彩墨新貌展」聯展於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2013 「白線的張力」兩岸三地現代水墨畫聯展於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白線的張力」兩岸三地現代水墨畫聯展於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白線的張力」兩岸三地現代水墨畫聯展於高雄市立文化中心 「白線的張力」兩岸三地現代水墨畫聯展於台東縣美術館 「劉國松老師師生水墨聯展」於中原大學藝術中心 「2013 國際彩墨帽子藝術大展」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煙雨平生─吳清川水墨畫個展」於國立勤益大學(台中) 「非法,非非法」東海水墨三十年聯展於台中東海大學藝術中心

傳喻個人對自然與生命的觀照,再現物象本質的深層內涵。留白 的荷,看似生命的枯竭與結束,卻藉此象徵生命的起源,寄寓生 命無窮生息的循環與生命無限希望的契機來臨。 所謂「一切唯心照」,若能心中自見真,有真即是成佛因。「禪悟」 系列作品是在思索生命意義的情境下,是對生命的另一種期待與 寄望,同時亦希望能表達出生命的另種「繁華」。

獲獎 2015 2005 2002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2

1991

20

榮獲 104 年度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 台中市自製媒體教學競賽互動多媒體類第一名 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美術類補助 中華民國第十五屆全國美展國畫佳作獎 第二屆大墩美展水墨類入選 第一屆「全國三采藝術新秀獎」水墨類第一名 第一屆大墩美展水墨類入選 中華民國第十四屆全國美展國畫佳作獎 第四十九屆全省美展國畫入選 第二十屆臺北市美展國畫優選獎 第三屆聖壽杯書法比賽第三名 東海美術系展國畫、書法第一名 台北市美術館 1992 水墨創新展入選 東海美術系展國畫、書法第一名 第十九屆臺北市美展國畫入選


吳清川

雨露

水墨設色

110 x 62.5 cm

2014 21


吳清川 22

淨如

水墨設色

134.5 x 35 cm

2013


吳清川

真如

水墨設色

134.5 x 35 cm

2013 23


梅香 南光高中機械製圖科

近年重要展覽 2016 「繁花有情—梅香函諭聯展」新北市土城區公所土城藝文館 2015 「待察花-張梅香現代水墨展」,晶華酒店中山畫廊(麗晶精品) 「思承-劉國松現代水墨師生展」,首都藝術中心,台北 Ink Asia「第一屆香港現代水墨藝術博覽會」

創作自述 你看見的世界不只是你見到的樣子。二十一世紀的今日物資充裕 知識隨手可得,面對電腦科技逐步取代傳統人工智慧的同時,是 不是也該好好思考自己的定位 ? 科學無法為人類帶來心靈的快 樂,或許藉由藝術可以喚醒沉睡的心靈吧 ! 待察花系列作品是以一個女性的成長為藍圖,利用泡泡托墨的技

2014 「裁夢入花心-張梅香水墨展」,新北市立圖書館新店分館 2013 「原 ‧ 緣」─劉國松現代水墨師生展,中原大學 「傳功」劉國松水墨師生展,台中文創園區

法打破傳統原則以點出發,不斷堆砌擴張完成構圖雛形,再加上 噴濕 . 柔戳 . 吹燙 . 暈染繪成迎風飄搖的花朵。不在意描繪花的外 型與顏色,只表達出女性柔美的特質,就像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都有它的意義與精采。 初出茅廬就搭上現代水墨開往國際的這班列車,除了幸運也當感 恩…在多位前輩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不畏風雨,雖知前方道路崎嶇 難行我亦前往,因為我知道 : 當時間的巨輪輾過生命的盡頭,我 能為後代子孫留下的也只這朵 ~ 待察花。

24


張梅香

待察花系列六十四 祕境

水墨雙宣

123 x 58 cm

2015 25


張梅香 26

東方女孩

水墨雙宣

70 x 99 cm

2014


張梅香

待察花系列六十六 春日午後

水墨雙宣

139 x 70 cm

2015 27


喆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水墨創作理論組 博士生

近年重要展覽 2015 Ink Asia「第一屆香港現代水墨藝術博覽會」

創作自述 「丘壑內營」-楊喆現代水墨創作論述

2014

筆者創作理念在於探討在當下自身創作與傳統關係、身處不同的文

山東博物館「白線張力」中國現代水墨藝術大展。隨後於濰坊、青島博物館等巡 迴展出,作品獲前述二間博物館收藏 台北 名山藝術「劉國松現代水墨師生展」

化環境影響下,如何尋找及建立一種自身文化的主體性,進而了解

臺灣師範大學之德酴藝廊 「傳功 - 劉國松兩岸三地水墨師生展」 2013 中原大學藝術中心 「原 - 緣」-劉國松現代水墨師生展

自身文化身份認同。在創作上呈現既富東方精神又具有當代意義的 面貌,形成其獨特人格及思想。 筆者在創作時保留中國傳統繪畫的紙與墨,運用油畫筆畫出有別於 傳統毛筆的筆法肌理。這也是受到劉國松「革筆的命」及「先求異,

2010

再求好」的觀念啟發,保留其傳統水墨意境,融入當代語言的結果。

台中 斯比亞「花踨月影」水墨個展 台北縣美術家邀請展

採用熟宣紙本,運用自動性技法 ( 類似拓印 ),在形成第一層的肌理 後,觀其形狀及動態,然後運用順勢而為的方法,創造山、樹、雲

獲獎 2015 劉國松現代水墨水墨畫獎 優選 ( 首獎從缺 ) 2014 劉國松現代水墨水墨畫獎 首獎 2013 劉國松現代水墨水墨畫獎 優選 2012 第四屆台北當代水墨展 佳作 2010 第三屆台北當代水墨展 優選 2008 台北當代水墨雙年展 優選 2003 全省公教人員書畫展 優選 2002 全省公教人員書畫展 優選 2001 第三屆中華民國現代水墨展 入選 2000 中國當代水墨新貌展 入選;台北縣美展 入選 1999 第 26 屆台北市美展 入選 1998 中華民國第二屆現代水墨畫展 (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 入選 1997 第 51 屆全省美展 入選;第 2 屆大墩美展 入選 1996 第 13 屆高雄美展 入選 28

等自然意象,最後調整其整體佈局其動態及氣勢,營造符合道家自 然觀的意象。在陰陽 ( 墨白 ) 的純粹元素中完成之。 山水畫的創作有自身的人生觀的追求及價值觀的表現。在技巧層面 來看,山水畫的創作具有非常多元的不同筆墨表現的特點,既有精 神上的寄托,又有豐富多變的筆墨情趣表現,所以山水畫一直成為 水墨畫中主流表現的主題的最大原因所在。人體本身所具有的美感, 如均衡、變化、起伏、質感、對比及物理性變化以外,更是一種內 部系統精密構造而能完美運作,誠如大自然 ( 山水 ) 也有一套完整運 行的規律一樣。 筆者運用了內經 ( 人體 )- 丘壑 ( 自然 )、陰 - 陽 、虛 - 實的理念,在 自動性技法與內在的修練中探索其中的奧妙。


楊喆

光風霽月圖

水墨紙本

172 x 92 cm

2014 29


30

楊喆

晨光熹微處

水墨紙本

172 x 92 cm

2015


楊喆

如幽如風如影

水墨紙本

180 x 97 cm

2015 31


「薪傳」-劉國松現代水墨師生展

莊子 內篇 ‧ 養生主:「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繼 2015 年四月「思承-劉國松現代水墨師生展」首次於首都 藝術中心展出,不僅獲得廣大迴響,更是劉國松老師傳授現代水

羅志英將雪銅紙作為載材,跳脫傳統水墨使用宣紙的框架,以

墨之路,一座經典的里程碑。今年,「薪傳-劉國松現代水墨師

有別於傳統的皴法來代替傳統的肌理符號,點、線與面相互吸收、

生展」,將與首都藝術中心共同領銜,跨出國際,前進 Ink Asia

混合並擠壓後的空間,形塑出屬於個人的心中山水。

香港當代水墨藝術博覽會,帶來劉國松的六位學生:林象元、蘇 玄德、羅志英、吳清川、張梅香與楊喆的精彩作品,以「立足亞 洲,放眼全球」的信念,傳遞永恆不朽的現代水墨思想。

吳清川的「荷」,有別於水墨畫中常見的大山大水的宏觀景致, 反藉鉅細靡遺的自然微觀與個人生命體驗,以留白形式經營主題 畫面,透過心中婀娜多姿的「荷」,流露出生命無盡循環的契機

此次的師生展,以「薪傳」做為主題。除了延續「思承」之理

與希望。

念,「薪傳」即為「薪火相傳」,源自莊子 內篇 ‧ 養生主。莊 子論道:「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薪,是用作燃

張梅香的創作早已將「革筆的命」之理念發揮淋漓盡致,以獨

料的樹木或草,薪火即是火把,意即彈指之間薪柴就燒盡了。然

門「夢幻泡影皴」技法,利用泡泡拓墨、堆砌,將每朵花蕊的形

而薪和火互相交替,可使火焰不熄,無窮無盡。如同劉國松老師

色,倒映出女性獨有的柔美,卻又如此堅毅不拔的特質。

傳授現代水墨的精神,當師徒傳遞相授不絕,薪盡火傳的含義, 正隱喻了教化傳授能使大道延續於久遠。當然,青出於藍勝於藍, 傳承的箇中意義更是將其發揚光大,走出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楊喆的創作以類似拓印的自動技法,保留中國繪畫中的紙與 墨,熟宣紙本為載材的不同肌理與層次,在順勢而為的布局中, 運用與傳統截然不同的由畫筆,在他揮灑的黑與白、陰與陽之間,

展出的作品中,林象元運用噴皺、拓印、宣染等技法,吸取大

看見專屬於他的心靈山水。

自然的氣韻,綜合中國傳統水墨精神,卻突破傳統山水意象的形 式規範,暨保留了中國藝術的精髓,又把握住時代的精神,型塑 出個人現代水墨藝術創作風格。

劉國松老師的水墨薪傳,星星之火早已燃為火鳳燎原,蔓延至 世界各地。現代水墨思想的傳承,曾被視為異端思想,卻堅持至 今的「革中鋒的命」、「革筆的命」之理念,至今仍歷久彌新,

蘇玄德以獨特的觀念和創新的技法為傳統水墨挹注新的生命

感銘肺腑。現代水墨的教學理念,提出「先求異,再求好」的教

力,構圖上以「圓與直」(0 與 1)做為創作主題,在色彩中以

育革新,將傳統藝術教育的金字塔思維崩解後,重新構築了如同

反白造型,強調老莊黑白二元論的對立關係,更參透了禪修對於

摩天大樓的宏偉成就。時至今日,我們可以看見更多精彩的現代

圓的意境,體現性情、內涵和審美理想。

水墨作品,跳脫臨摹文人畫的框架,揮灑自如,永續傳承。

前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理事長 首都藝術中心 董事長

32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