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譜—北管畢業音樂會

Page 1

曲目順序

大鼓弄-朝天子 五關 中場休息 戲曲-天水關 細曲-烏盆大牌

指導老師(依姓名筆劃排列):

董盈廷老師

詹文贊老師

潘汝端老師

感謝老師們四年的指導!

演出人員:

蔡竣堯

新竹市人,高中畢業於國立 新竹高級中學

喜愛戲曲,因緣巧合加入了 竹塹北管藝術團學習北管音 樂和戲曲前場,演出時主要 飾演小旦。

我...沒有...電波...望遠 鏡...

1

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 走四方!畢音,任何時候都 不想辦,但不辦不行,你們想 想,你騎著機車,出了家門, 吃著火鍋還唱著歌,突然就被 學校騙了!所以,沒有畢音的 日子,才是好日子!

我現在心裡面想的,只有三件 事,畢業!畢業!還是他媽的 畢業!

但只能說,別急,讓畢業證書 飛一會兒 啊廖子堯音樂會 6/17 ,麻煩大 家去看。

本音樂會,他沒贊助

張欣雅

出生於新北市,畢業於國立台 灣戲曲學院-戲曲音樂學系, 主修月琴,師承章麗萍老師。

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 樂系四年級,主修北管,師承 詹文贊老師、潘汝端老師、董 盈廷老師。

我碩士還有音樂會ㄡ!

蘇鑠
2

徐加穎

出身於彰化,當初接觸北管 音樂是個意外,但卻發現自 己對於北管意外的喜歡,待 在北管的時間也意外的久, 或許人生需要多點驚喜。

萬馨予

1999 , 生於新北,臺灣 成長於新竹

近年專注於參與和各地社區 生態與民眾交會的活動,試 圖展現傳統音樂的多種跨界 與社會實踐可能性,並探尋 從 藝術到 自我 之間的平衡。 認為社會經由多元 社群 建立 交集而成立,持續嘗試透過 不同的媒介和各種各樣的人 群對話中。

3

李佳鳳

畢業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高 中部 歌仔戲科

現就讀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大四主修北管

師承彭繡靜老師,石惠君老 師,詹文贊老師,潘如端老 師,董盈廷老師

吳岱怡

亞洲 supreme 龍頭、賣鞋小

天才、代購守護者、草原上 的小仙女、打破體制者、被 音樂耽誤的商人!

有意者請追蹤:dy_dy_go

買耐克 sup 找我,栓Q

BTW 6/17號音樂會,不要去 看!因為主演者沒有來我們 音樂會==

4

李佩君(協演)

來自彰化,畢業於國立台灣 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從小 學接觸北管至今,演出百場 及參與在地文化北管表演亂 彈戲,目前就讀台北藝術大 學傳統音樂學系三年級,主 修北管。

林育慶(協演)

北藝大傑出校友, 2022 獲 犇 藝獎競賽首獎, 2023 進駐研 發處育成中心, aka 安全門 守護者

5

曲目介紹

大鼓弄【朝天子】

大鼓弄,由大鼓作為領奏,並用八音的鑼鼓技 巧,配合大吹演奏牌子,其特色為樂曲中的  「弄」:反覆特定旋律及節奏。

藉由鼓聲與銅器多變的節奏,配合大吹的旋

律,交織出宏亮且熱鬧的特色。

本曲以全閉音「士」(即首調La)吹奏。

編制:

大鼓:詹文贊老師

吹:張欣雅、蔡竣堯

響盞:李佳鳳 鑼:蘇鑠

大鈔:吳岱怡、徐加穎 小鈔:萬馨予

6

曲目介紹

《五關》為多種古路與新路鑼鼓組合而成的 一套鑼鼓合奏樂曲。全套分成五個部份,每一 部份視為「一關」,因此特為《五關》,每關 各有其特色;除此之外,在各關中亦可加人一 首【風入松】,由【正管風入松】為第一首, 其「結音」為第二關【上頭風入松】之「起始 音」,次首之「結音」為第三關【六頭風入 松】的「起始音」,局而復始,直到第五首【 五頭風入松】時,依其「結音」再回到【正管 風入松】,因此可不斷反覆演奏。

編制:

小鼓:蔡竣堯

通鼓:張欣雅

響盞:李佳鳳

鑼:吳岱怡

大鈔:萬馨予 小鈔:徐加穎 吹:蘇鑠

曲目介紹

《天水關》選段,亂彈戲西路(新路)劇目。劇 情翻演三國時代孔明上表出師,兵伐中原。天水 關守將馬遵派韓德父子打頭陣,不敵趙雲陣亡, 馬遵高掛免戰牌。姜維毛遂自薦請令出戰,其年 輕力盛,老將趙雲力不能支,幸關興救之。孔明

早已風聞姜維才略過人,有心網羅此人,便一方 面派人將姜母請來,另一方面用計,使馬岱、關

興、張苞等將將姜維誘至鳳凰山交戰,又派魏延 假扮姜維,請馬遵開城一同降漢。黑夜之中馬遵 不辨真假果然中計。姜維途窮被孔明生擒,無奈 何只有歸降。

三絃:吳岱怡 小鼓:蔡竣堯 通鼓(趙雲):蘇鑠  小鈔(孔明):徐加穎 響盞(劉禪):李佳鳳 大鈔:萬馨予  鑼:李佩君 8
編制: 吊鬼仔、吹:張欣雅 和絃:林育慶

曲目介紹

〈烏盆〉是一套相當流行於北管的大小牌曲 目,曲辭本事出自於「包拯審烏盆」,由於情 節極具張力與戲劇性,相關故事內容亦被許 多地方戲曲或是民間說唱採用。「大小牌」是 一類具有特定形式的細曲曲目,其中稱 爲 小牌

者,皆依其特定名稱的曲牌形式來創製,與傳 統說唱的關係較 爲 密切;反觀形式不一的各個

【大牌】樂曲,其來源卻與傳統戲曲有所關 聯。

編制:

和絃:徐加穎
9
唱(板):蘇鑠 提絃:蔡竣堯
三絃:吳岱怡 秦琴:張欣雅 雙音:李佳鳳
10 工作人員 舞監:蕭珮瑜 燈控:劉家淳 音控:王鈺凱 工頭:何信展 場務:陳盈飴、蔡曉奕、沈惟勛    張焯晴、應宇震、滿庭榮 前台:郭庭瑜、郭鳳茵、林樹蓉 字幕:林雅惠 節目冊設計:萬馨予 特別感謝: 董盈廷老師 詹文贊老師 潘汝端老師 簡秀珍主任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傳統音樂學系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